登陆注册
3024800000005

第5章 《诗经》的作者 时代及地域(2)

卫釐侯在位四十三年,他的太子共伯不大可能很年轻,再说太子的弟弟和都到了敢于搞政变的年龄,也说明太子不可能还在“髧彼两髦”的年纪,那么共伯的妻子共姜身为国君夫人,年纪也不至于很小。《毛序》说她身为国君夫人,丈夫死后,父母却逼她改嫁,这不是叫人难以接受吗?

《诗经》的作者难以考证,这本是情理之中的事,对于先民们的创作,本来就不必一味穷究其作者名姓的,而牵蔓扯藤地附会,更是不正确的态度。我们看英国的《伯阿乌尔》、法国的《罗兰之歌》、德国的《尼伯龙根之歌》、中国的《格萨尔王》……谁是它们的作者呢?并没有人能确指得出来,但是这些诗并不因此而失去它们的价值。

我们可以断言的是,《诗经》作者的队伍是相当庞大的,成分是相当复杂的。既有“为王前驱”的士兵,“伐木丁丁”的工匠,也有“采采苤苢”的妇女,“独为匪民”的征夫,“退食自公”的官员,它既有被“二三其德”的丈夫遗弃的妻子,也有丧妻之后,“心之忧矣,曷维其亡”的丈夫,可说是各色人等,无不囊括在内。这真是一个罕见的创作大集团,它艺术地、集中地再现了从西周到东周几百年间各个阶层人们的思想感情、生活状况,反映了周代政治、经济、阶级关系、部族关系以及意识形态,它既是光辉灿烂的中国诗歌的源头,又是一幅巨大的中国古代社会生活和民俗风情的画卷。

第三节漫长的时间与广袤的空间

要探求《诗经》中具体作品的创作年代,是一件极为困难的事情。因为《诗经》中的作品,特别是十五国风,从它们的产生到被写定,一定经历了很长很长的时间,经过了很多很多的作者。这正如美国的基特里奇教授所说:“一段民歌很少有、或绝对没有可确定的年月日,它确定的创作年月日并不像一首赋体诗或十四行诗那么重要。”民歌的完成,“是两重创作的结果,第一重创作是个人的,第二重创作是群众的”。我们接触到不少民间歌谣,一首民歌因为时代、地域、作者的因素,而被不断修改、不断创作,往往出现两种以上的“版本”。如《古今风谣》中所收元朝至正年间燕京的儿歌:脚驴斑斑,脚踏南山。南山北斗,养活家狗。家狗磨面,三十弓箭。

到明代,此歌个别文字作了改动:

狐狸斑斑,跳遍南山。南山北斗,猎回界口。界口北面,三十弓箭。

我们就很难说清它的第一个“版本”和最早流传的时代。

用古代儿歌来说明民歌创作的情况,并不是要把《诗经》中所有的诗都看作民歌,尽管朱熹在《诗集传序》中曾经下了这样的定义:“‘风’者,民俗歌谣之诗也。”“凡诗之所谓风者,多出于里巷歌谣之作,所谓男女相与咏歌,各言其情者也。”因为如上所说,《诗经》中的作品来自当时的各个阶层,而且像《颂》,就是贵族所作用以祭祀的乐歌。我们要说的是,《诗经》中的不少诗歌,是从民间采集而来的,班固《汉书·食货志》说:“孟春之月,群居者将散,行人振木铎徇于路以采诗,献于太师,比其音律,以闻于天子。”当这些诗辗转流传到达太师手中时,肯定已经不完全是原创时的面貌了。

《诗经》中大量作品的创作年代,都无法稽考。过去有一种说法,即指定《国风》中的《豳》、《桧》为西周诗,《秦》为东西周之交诗,《王》、《卫》、《唐》为东周初年之诗,《齐》、《魏》为春秋初年诗,《郑》、《曹》、《陈》为春秋中叶诗。这种说法,显然较为武断。比如《豳风》中某些作品可能是西周时所作,某些作品却可能是东西周之交的创作。歌谣流传的空间也许可以被限定,而歌谣创作的时间却较难被界定。

下面谈谈《风》、《雅》、《颂》各类诗创作的大体时间和产生的地域。

《风》

《周南》、《召南》

《周南》、《召南》与周武王时期的周公和召公有密切的关系。郑玄《诗谱》说:“周、召之地,为周公旦、召公奭之采地。……其得圣人(周公)之化者,谓之《周南》;其得贤人(召公)之化者,谓之《召南》。”《诗谱》此论主要依据《武》乐。《礼记·乐记》:且夫《武》,始而北出,再成而灭商,三成而南,四成而南国是疆。五成而分周公左、召公右。六成复缀以崇。……始奏,象观兵盟津时也。再奏,象克殷时也。三奏,象克殷有余力而反也。四奏,象南方荆蛮之国侵畔者服也。五奏,象周公、召公分职而治也。六奏,象兵还振旅也……

《春秋公羊传》也说:

自陕而东者,周公主之;自陕而西者,召公主之。

这里的“陕”不是今天的陕西省。其地一说是今天的河南陕县,一说是西周时的王城,即今之河南洛阳市一带。周、召之地以此为界分开。

方玉润《诗经原始》主要从方位上来考证:

窃谓南者,周以南之地也。大略所采诗皆周南诗多,故命之曰《周南》,何以知其南耶?周之西为犬戎,北为豳,东则列国,唯南最广,而及乎江、汉之间。

《周南·汉广》中提到“汉之广矣”、“江之永矣”;《召南·江有汜》提到“江有汜”、“江有沱”,以及《关雎》篇中的“在河(黄河)之洲”等,都说明“二南”产生、流传的地域,大体是在河南的临汝、南阳,湖北的襄阳、宜昌、江陵一带,这里的确是十五国风中最南的地域了。

论其时间,崔述《读风偶识》说:“成王之世,周公与召公分治,各采风谣以入乐章。周公所采,则谓之《周南》,召公所采,则谓之《召南》焉。其后周公之子世为‘周公’,召公之子世为‘召公’。盖亦各率旧职而采其风。是以昭、穆以后,下逮东迁之初,诗皆有之。”“昭、穆以后”,“东迁之初”,指的是“二南”中诗歌的起始时间。“二南”中《召南》的《甘棠》,是人们为怀念召伯作的,召伯是周宣王时的大臣,这是较早的一首诗;《何彼秾矣》中有“平王之孙,齐侯之子”的诗句,说的是周室王姬下嫁诸侯。因此“二南”中诗歌最晚的创作时间大致在东周初年。

“二南”的特点,在于作者多是女性,所以反映她们劳动、恋爱生活的作品较多,如《芣苢》、《关雎》、《卷耳》等。其中不少还是礼俗诗,如写新媳妇归宁的《葛覃》,祝人子孙繁衍的《螽斯》、《麟之趾》等。

对“二南”乐曲的特点,先秦人的评语都比较概括、笼统。如《左传》襄公二十九年记吴公子季札来鲁观乐时,赞叹“二南”道:“美哉!始基之矣,犹未也。然勤而不怨矣。”《论语·八佾》说孔子推崇《关雎》“乐而不淫,哀而不伤”。倒是清人方玉润对此作了较详细的评说。方玉润说:故其为诗也,融浑含蓄,多中正和平之音,不独与他国异,即古豳朴茂淳质之风,亦不能与之并赓而迭和。

可见其音偏于雍容和雅,而且据《礼记》等书记载,“二南”中有包括《关雎》在内的六首礼仪歌。因为礼仪性乐歌一般都属《雅》诗,所以有人据此提出“二南”的乐调和《雅》有渊源关系。汉儒把“二南”列为“正”诗,也许跟这一点有关。

“二南”的产生地,因为周昭王南征时,尽丧六师,而沦为楚人占领区,如《左传》所说:“汉阳诸姬,楚实尽之。”故而又有人说“二南”是《楚辞》之源。

《邶风》、《鄘风》、《卫风》

《左传》襄公二十九年,吴公子季札来鲁观乐,乐工为之歌《邶》、《鄘》、《卫》。季札击节赞赏曰:“美哉,忧而不困者也。吾闻卫康叔、武公之德如是,是其卫风乎!”襄公三十一年,卫北宫文子引《邶风·柏舟》“威仪棣棣,不可选也”时,也称“卫诗”。可见春秋时期,人们是把《邶》、《鄘》、《卫》之诗统称作《卫风》。古人这样归纳,不是没有理由的。邶、鄘、卫原来都是殷商的故地,周武王灭商后,把殷都朝歌一带分为三块:朝歌之北称为邶,朝歌之东称为鄘,朝歌之南称为卫。产生在这三地的诗歌,实际上都是朝歌之土风,所以统称“卫诗”。卫诗流传的地域,在今天河北的磁县、濮阳;河南的安阳、淇县、汲县、开封、中牟等地。

这三组诗中创作年代可考的有《木瓜》、《硕人》、《载驰》、《定之方中》等。其中时代最早的应推《硕人》。《左传》鲁隐公三年:“卫庄公娶于齐东宫得臣之妹,曰庄姜,美而无子,卫人所为赋《硕人》也。”卫庄公是公元前七百五十年左右的人,《硕人》的创作年代大约也在这个时候。此外《载驰》和《定之方中》都是以狄人灭卫为创作背景,狄人灭卫发生在公元前六百年左右。而考证《木瓜》的创作时间则比较复杂。按《木瓜》中有“投我以木桃”,“投我以木李”之句。《大雅》中也有一首据说是卫武公所作的《抑》,其诗中有“投我以桃,报之以李”的诗句。卫武公是西周后期的卫人,如果这两首诗都是武公所作、或者武公引用《木瓜》诗句到《抑》诗中,都可证明《木瓜》的创作时间,最迟应在西周后期。

《卫风》中有一些篇幅较长、结构严谨的诗,如《谷风》、《氓》等。过去的学者如郑玄、孔颖达也注意到了这个现象,他们还认为邶、鄘、卫是殷商故地,因而卫国的诗歌乐调多少也体现了商代风诗的影响。冯吉轩《论郑卫之音》就说:“《国风》中各国风谣大部分比较短小,像《卫风》的《氓》与《谷风》这样大段分节的非常罕见。这也说明《卫风》的音乐水平较别国高出一截,具备了更细致、更深刻地反映生活的能力。……这正是它继承了商音乐较高水平的音乐传统的结果。”

卫诗在内容上多反映婚姻爱情问题。如《诗经》中最著名的两首弃妇诗,《氓》产生在卫国,而《谷风》产生在邶地。而《桑中》、《静女》、《伯兮》也都是情感热烈、真挚的恋诗。另外,卫诗也比较集中地反映了人民对上层统治者的讽刺、不满、反抗的情绪,如《相鼠》、《墙有茨》、《新台》等诗,其揭露和批判都是入木三分、不留情面的。这跟卫国昏君多、人民负担重有必然的关系。

《王风》

《王风》全部是周平王东迁以后的作品。“王”,是王都所在地的简称。公元前七七○年,中国历史上发生了一次重大的政治事变。周幽王昏暴,废申后及太子宜臼。申侯联合犬戎攻周,弑幽王,宜臼即位为平王,徙居东都王城,这就是平王东迁事件。平王东迁以后,王室衰微,地位与各诸侯无异,因此不称其诗为“雅”,而称“风”;又因为毕竟王号未除,所以不称《周风》,而称《王风》,算是还给王室保留一点面子。

同类推荐
  • 哈罗!美利坚:一个中国家庭的美国生活琐记

    哈罗!美利坚:一个中国家庭的美国生活琐记

    本书分为衣食住行、教育医疗、工作娱乐、社会生活、五十述怀共五个部分,是一部中国人在美国的生活秀,作者用十分生活化的语言介绍了美国的方方面面,记录了旅居美国20多年的点点滴滴,在嬉笑怒骂中饱含人生哲理。本书反映的一些问题,比如华人子女在美国的教育和身份认同问题,折射出中西两种文化的碰撞与融合,具有深刻的意义。
  • 古琴之道

    古琴之道

    作者从正统的角度指出了“琴道”、“琴艺”、“琴品”、“琴德”、“琴技”间所存在的文化精神、思想内涵与单纯技艺的差异。从人文、物态规律进行审视,入情入理地指出了“清、微、澹、远”的鼓琴之道,在喧嚣繁闹的社会生活中,对调整人们身心安适所能起到的有益作用。通过对诸多琴学疑虑的回答,力求帮助读者从“道器”与“乐器”,琴道和技艺的细微处去比较、体味、领略“琴道”中所蕴藏的中国传统文化的精深内涵。全书行文质朴率真,字里行间每每可见撰者对琴道所爱之深,对中国传统文化感受之切,动情处赤心难得,憨直处坦荡可嘉!
  • 祝酒辞与红白喜事致辞金典

    祝酒辞与红白喜事致辞金典

    本书分为上下两篇:上篇为祝酒辞。通过从酒的起源到祝酒辞的兴起、发展、演变,乃至最后成型,对祝酒辞进行了全方位阐述,希望读者了解祝酒辞的“前世今生”,并对酒文化有一个重新的认识。此外,还遴选出数百例题材丰富的祝酒实例。下篇为红白喜事致辞。书中对红白喜事的礼俗和红白喜事致辞的特色进行了详尽的讲解,同样选取了诸如婚礼、生日、节日、会议、商务庆典、送行、就职、升迁、升学、乔迁等多种不同场景的案例供参考。本书具有很强的阅读性和实用性。“一杯美酒,笑迎五湖四海宾客;一本奇书,恭奉千秋万代读者。”
  • 中国古都研究(第二十一辑)

    中国古都研究(第二十一辑)

    本缉收入的是关于郑州商都3600年学术讨论会的内容,收录38篇论文,具体内容包括:郑州大古都的年代学研究、郑州商城的建造及其性质谈等。
  • 非洲双城记

    非洲双城记

    散文,情到深处即成文。好的散文,不在于有多少华丽浪漫的辞句,而在于能够引起读者仿若身临其境的共鸣。
热门推荐
  • 有弹性的孩子更强大:好妈妈弹性教育40招

    有弹性的孩子更强大:好妈妈弹性教育40招

    强大的孩子,即使父母不在身边也能坚韧地面对各种挑战,能自信地从失望、困境、创伤中复原。本书从心理弹性、思考弹性、管理弹性、情绪弹性、期望弹性、人际弹性、时间弹性八大方面进行详细叙述,教父母如何用“弹性”教育40招把孩子培养得更强大,更成功。
  • 疯狂格斗家

    疯狂格斗家

    网游类小说,主要是幻想创造类型,小说里有网游主流职业的战术和强大也有各种创新战术打法,主题就是这个希望大家喜欢。
  • 霸总裁之夫人太傲娇

    霸总裁之夫人太傲娇

    他是“恋恋不忘”珠宝公司的总裁她是在校兼职生他们因酒而相遇却因酒从此不相见四年后……她带着行李箱和一个挨及大腿边奶声奶气的男孩回国。电视里的真人秀令他眼前一亮,他只手拖着下巴,拇指在下巴来回磨砂,露出邪魅的神情,似乎在算计着什么。
  • 荣誉法则:道德革命是如何发生的

    荣誉法则:道德革命是如何发生的

    道德进步是如何发生的?社会是如何摒弃那些长期沿袭的不道德习俗的?在《荣誉法则》一书里,奎迈·安东尼·阿皮亚探讨了一个长期受到忽视的改革动力。阿皮亚审视了以往道德革命的实例,并且对当代反对残忍习俗的运动作出描述,揭示了一个道理,即理性、道德或者宗教都不足以推进社会的改革。只有在不道德习俗与荣誉发生冲突之后,不道德习俗才会最终消亡。阿皮亚拥有讲述故事的天赋,以及哲学家的严谨态度,他以一种全新的方式探讨了与道德相关的问题。从满人废止中国古以有之的缠足习俗,到弗里德里克.道格拉斯在伦敦与废奴运动领袖们的会晤,《荣誉法则》一书揭示了道德革命是如何获得成功的。
  • 高能小萌妃超凶哒

    高能小萌妃超凶哒

    【虐渣爽文,男强女强】当两个传说级废柴合二为一,负负得正,成为传说级逆天体质。人前,她是娇弱小萝莉。人后,她是腹黑小恶魔。敢说她废柴?统统锤飞!敢说她太暴力?抱歉,刚刚只用了五成功力!敢嫌弃她毛没长齐?呵呵,帅哥排队求撩好吗!唯独那个高冷师傅,她无从下手。一天,她的高冷师傅突然说:”徒儿,你可知阴阳交汇,乾坤倒转?“某萝莉一边撸着神兽,一边炼制顶级丹药,白眼一翻,道:“说人话。”“你上我下。”
  • 犹太人的经商课

    犹太人的经商课

    本书从犹太民族特有的历史和文化中去探源,以生动的故事和浅显易懂的语言方式阐释了犹太人的经商哲学。
  • 绝色王爷的傻妃

    绝色王爷的傻妃

    一个被世人嘲笑的痴傻相府大小姐。一个深不可测体弱多病的王爷。她时而疯疯癫癫,时而倾国倾城,他人前体弱多病,人后似如猛虎,当腹黑的大小姐遇上无耻的王爷,两人会擦出什么样的火花?情节虚构,请勿模仿
  • 一品白易

    一品白易

    韩白易穿越古代成为柳家一名杂役。他绝望之时,一个神秘仓库拯救了他!韩白易已经兴奋不已,道:“柳夫人!我有一款内衣名叫比基尼!”夫人道:“拿来看看。”“不错!提拔你为管家。”“诸葛先生,我有蓝色小药丸!”诸葛先生道:“拿来,我尝尝什么味道!”“县令缺人,你去当吧。”“公主!那文胸不是戴在头上的!妳先拿下来......”公主道:“那应该戴在哪里......过来帮我。”“陛下,我愿当急先锋!率领调教好的特种小队,拿了敌将人头!”陛下激动道:“准了!册封你为天策上将!”于是在这个搞笑的,奇葩的,各方势力蠢蠢欲动的混乱时代,且看韩白易如何逆势而起!成为最大赢家!注:架空历史,轻松阅读,切勿较真^.^
  • 国史冷吟:“蚕在茧中找到自己”

    国史冷吟:“蚕在茧中找到自己”

    “蚕在茧中找到了自己”,原典出王辛笛(1912—2004)写的《香港小品》(1982)。此诗感慨其1981年出访香港时获悉的一则史实:一位香港女士在20世纪60年代觅得辛笛1948年版《手掌集》(手抄本)而爱不释手,居然也耗数昼夜抄录全本,却浑然不知诗人当年尚未作古。这当不免让辛笛在庆幸旧作“墙内开花墙外香”之余,又顿生“世上已千年”之感:原来海内外已将其沉寂甚久的诗性复出,视作活的“文物出土”了。
  • 无双强龙

    无双强龙

    卦术,风水,暧昧,统统是点缀,孟易的心路历程才是这本小说的灵魂,也许他不是很强大,不会很装逼,但是我努力塑造一个真实的,屌丝逆袭的小卦师。情节虚构,请勿模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