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3024900000002

第2章 总序

张善文

十三经者,我国五千年悠久辉煌的民族文化宝库中最为精粹的十三部经典著作之总称。

先师黄氏六庵教授(讳寿祺),昔有《群经要略》之作,其书《自序》尝综述诸经之特色云:“余以《尚书》为吾国最古之史,亦吾国各体散文之祖;《诗经》为韵文之渊薮;《春秋》为记事之宝书,此三经于文史关系最钜。”又曰:“近世《礼》学废绝,专业者至稀,而讲《孝经》者亦每失其义。《论语》、《孟子》支配吾国人思想者垂二千年,昔则家弦户诵,今至大学文史系学生竟罕能举其篇目。《尔雅》关乎文字训诂,不识字何以读书作文?”又曰:“独《易》道广大精微,见仁见智,无体无方,书不尽言,言不尽意,不为典要,惟变所适,初学难以极深研几。”这几句话十分精辟地点明了群经在我国文化史上的显著地位、内容特色,并指出近世学者对经学研究的荒疏与缺陷,其言辞之间,不无激励后人当珍视国学而努力研治之良苦用心存焉。

一九九三年夏末,我与罗萤兄赴台湾访学,幸识台北顶渊文化事业有限公司总编辑陈清荣先生,与之论及中国经学后继乏人的现状,并提议倘能编撰一套简说十三经要义的普及丛书,必将引发今日青年一代治经的兴趣,且将有益于振兴中华民族文化之千秋大业。陈先生闻毕此论,至为赞许,嘱我及早安排编撰事宜。是为《十三经漫谈》之最初编撰缘起。

越二载,一九九五年初夏,我以出席台湾大学与台湾易经学会联合主办的“海峡两岸周易学术研讨会”之机再度赴台,又趁暇与陈清荣先生深入商讨《十三经漫谈》的编写步骤,承其全力支持,遂落实了此套丛书的编辑与出版规划。是年回福州后,我即邀马兄重奇教授共同担任主编,并请罗萤、郭丹、徐启庭、翁银陶、徐六符、汤化、陈节、林志强、黄黎星、刘松来、谢金良、杨志贤、巫少鹏、叶全君等诸位同仁分经撰写,历时一载有奇,经过多次研讨商榷,今喜各书已相继完稿待梓,而诸位撰稿人所付出的努力亦将转化为有补于社会教育之学术成果矣。

中国古代之言“经”者,乃典型常久之谓,故“经典”二字常被联用,而刘勰《文心雕龙·宗经篇》遂称:“经也者,恒久之至道,不刊之鸿教也。”

先秦时代,我国有六经之书,即孔子授徒所用的《周易》、《尚书》、《诗经》、《礼经》、《乐经》、《春秋》六部典籍。秦始皇“焚书坑儒”之后,《乐经》亡佚,故西汉复兴经学,仅立五经博士。稍后又曾将《论语》、《孝经》增列为学官讲经之典籍。及至唐代,学官所立,于《礼》中分《三礼》(《周礼》、《仪礼》、《礼记》),于《春秋》中分《三传》(《左传》、《公羊传》、《穀梁传》),乃成九经;嗣又增入《论语》、《孝经》、《尔雅》,皆刻石于国子学,于是有十二经之名。有宋一代,程颐、朱熹诸儒出,更取《礼记》中的《大学》、《中庸》配《论语》、《孟子》而合为一帙,谓之《四书》,则《孟子》亦入“经”矣,此后风行天下之十三经遂以《孟子》殿焉。明清以降,尤其是清代学者阮元编校《十三经注疏》之后,这十三部经典更进一步受到中国广大知识分子的普遍重视,乃至成为中国古代文化、学术最集中、最深邃、最典型的象征。

略考十三经之编次,依前儒成例,分别为:《周易》第一,《尚书》第二,《诗经》第三,《周礼》第四,《仪礼》第五,《礼记》第六,《春秋左传》第七,《春秋公羊传》第八,《春秋穀梁传》第九,《论语》第十,《孝经》第十一,《尔雅》第十二,《孟子》第十三。本丛书的编纂,即以此为序。各书的撰写,力求简明通俗,浅显生动,言之有物,以合“漫谈”之宗旨。然因诸经原有深浅难易的区别,加以撰稿者分析角度的差异、行文风格的不同、学术水准的未臻一致,或许仍存不少不尽如人意之处,凡此,则至盼读者及学术界各领域之大雅君子的不吝赐正。至于整套丛书面对今天的青年读者,以向他们普及中国经学常识的撰述原则,我想各书的作者一定是兢兢业业地认真把握的。

欲治中国学术者,必自群经始。但研治经学绝不可盲目,务必明确入门的途径,掌握正确的治学方向,才能自立于学术界而有所建树。此即宋儒程颐所谓“见得路径”,“立得一个门庭”之意。先师六庵教授于民国二十九年(1940)在北平中国大学国学研究室演讲《论易学之门庭》时,曾强调指出:读经须先立得门庭。所谓门庭者,便是从师讲问如何下工夫,如何读书。再伸畅其说,便是凡治某一种学问,必须求师指导一了当之途径,使不至迷罔眩惑。若不知要领,劳而无功也。(见《周易研究论文集》第一辑,黄寿祺、张善文编,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1987年9月出版。)

先师之学源于章氏太炎先生,为章门再传高弟,曾受业于礼学名家吴检斋(承仕)先生、易学大师尚节之(秉和)先生等学界宿儒,其所论析研经之道,允为前辈学者治学的至理名言。今值本丛书完稿之际,谨以先师的教诲奉献给有机会读到本书的朋友们,庶可与他们共勉,也期望本书对年轻读者研读十三经有较多的帮助,更期望中华民族优秀的传统文化在跨世纪的新一代学者的努力下,焕发出更加瑰丽的学术之光!

公元一九九六年七月二十九日

岁在夏正丙子大暑后七日

同类推荐
  • 银河相会:七夕节

    银河相会:七夕节

    中国传统节日中有一个十分浪漫的节日,那就是七夕节,牛郎与织女相会的日子,常常被称为“中国的情人节”,近年来也受到众多年轻人的追捧。本书中,编者全面整理了七夕节的起源与演变过程,它形式多变的“乞巧”方式,还有各地各民族不同的七夕节风俗,相信读者们将对七夕有不一样的了解。
  • 孔二先生:孔子的平凡世界

    孔二先生:孔子的平凡世界

    历史上,他是位圣人,知礼明义,正襟危坐,与人保持距离感政治上,他渴望出仕,渴望与当权者合谋,心灵却不肯被招安生活中,他爱好音乐,喜斟小酒,崇尚财富,却鄙视不义之财教学中,他诲人不倦,粉丝云集,却常有弟子质疑他、顶撞他,他是个苦孩子,做过保安、会计,自学成才他善于化解职场矛盾,坚守自己的做人底线婚姻生活并不美满,但他鼓励子女自由恋爱周游列国,率真的他对异性有说不清的萌动,这时的先生,很接地气,在他身上你能发现自己的影子,他是国人心中的夫子,他在兄弟中排行第二,他是我们的孔二先生。
  • 史前再现:半坡遗址(文化之美)

    史前再现:半坡遗址(文化之美)

    在人类几百万年的历史征程中,有一个极重要的时代——新石器时代。陕西半坡遗址,则是黄河流域新石器时代仰韶文化母系氏族聚落遗址的典型代表,距今已有六七千年历史。本书从半坡遗址的各方面,探讨中国黄河流域原始氏族社会的性质、聚落布局、经济发展与文化生活,为我们展现新石器时代母系氏族的繁荣昌盛,以至向父系氏族制过渡的社会结构和文化成就。
  • 颜氏家训

    颜氏家训

    《颜氏家训》是我国历史上第一部内容丰富而系统、体制宏大而完备、兼具学术价值的家训,其中提出的为人处世、为文从艺、仕宦出处等思想至今仍具有借鉴意义。此书语言顺畅,运用了大量的故事、典故、逸事,往往从小处入手,将所阐述的道理蕴含其中,可读性很强。本书对《颜氏家训》进行编译和评析,以当代读者容易接受的方式重新编排。希望帮助读者了解中国古代家庭教育的精髓,实现“望子成龙”、“望女成凤”的夙愿。
  • 中华国学典故知识大全

    中华国学典故知识大全

    典故是中华传统文化的瑰宝,是智慧的浓缩。在日常交往中,我们如能熟练恰当的运用典故,能使我们的语言更加精炼、更富感染力;在文字表达上运用寓意深刻的典故能起到言简意赅和画龙点睛的功效。本书编者在编写过程中不仅对典故进行了解释,还点明了它的出处。阅读典故故事,了解他们的来龙去脉,不仅可以学到很多国学知识,还可以感受到经史子集各自独特的魅力,增加学习的趣味。
热门推荐
  • 我可能是只假猫

    我可能是只假猫

    本准备当一只普通的猫,没想到竟慢慢变成反派大魔王......“我真的只想当一只人畜无害的小猫咪!但可不要惹我......”主角精致如妖的脸颊没有一丝表情。(无敌+妖怪+单女主+宠妹狂魔)
  • 冷面总裁强宠妻

    冷面总裁强宠妻

    被自己的亲姐姐陷害致死,这一世,顾依维只想以牙还牙,以眼还眼。却没想到报仇的过程,始终有个名叫老公的生物阴魂不散。“龙总,你不是不想结婚吗?请不要勉强,否则你未来后悔了怎么办?”龙锦墨:“你是我的妻子,我为了孩子他妈,就算是后悔了我也只能将就,不能退货,你担心什么?”所以,他的目标是宠她,宠她,再宠她,宠得不能没有他,她就不会在嚷嚷着离婚了!
  • 岫岩志略

    岫岩志略

    本书为公版书,为不受著作权法限制的作家、艺术家及其它人士发布的作品,供广大读者阅读交流。汇聚授权电子版权。
  • 夏末未至曾经的我们

    夏末未至曾经的我们

    谁许我们三世繁华?谁许我们地老天荒?〔一部记叙少女时代的小说不喜勿喷。除双休外,每天一更。谢谢支持~〕
  • 欺男

    欺男

    这是没有办法的办法。夜晚的时候,一家人准备好绳子、猪笼、洗碗布——洗碗布是塞嘴巴用的。马进正要下手,马涛哭了:“爸啊!爸啊!”他的哭声把马万良吵醒了。马万良揉揉眼睛,“出了什么事?”他边说边跳起来去抓放在床头的木棍,看见猪笼和绳子放在一边,问道:“你们要开批斗会?”把马万良绑起来送去大兴的办法就这样黄了。
  • 死人来电

    死人来电

    马兰因为妻子生病没钱医治,在别人的怂恿下参加了地下赌博,输了的人就会丢掉性命。而马兰到赌场以后,发现他的对手居然是自己的妻子……
  • 湖蓝色的诅咒

    湖蓝色的诅咒

    十年前海蓝集团董事长梁天鸿凭借“湖蓝色”系列服装的推广让集团名声大振,但却被惨遭杀害。十年后一具深埋地下的白骨重见天日,随即每一个与当年事件有关的人都被死神召唤。利益,金钱,情感,阴谋,复仇交织在一起,真相却始终扑朔迷离。浪漫的湖蓝色变成了可怕的诅咒!
  • 五灵天尊

    五灵天尊

    通玄大陆风起云涌,人魔妖三方冲突不断。三大势力各据一方,成三足鼎立之势。宗天截身为天宗宗主之子,却被长老赶出宗门,且看手握通天功法五行散经。一心只想杀上天截宗报杀亲之仇,看宗天截如何在这风起云涌的世界筑就无上神功,复天地之仇,整一方魔门,踏尽十万妖山。所有种种都在这五灵天尊中……
  • 柳林风声

    柳林风声

    《柳林风声》是英国作家肯尼斯·格雷厄姆的代表作,被誉为英国散文体作品的典范、儿童文学黄金时代的压轴之作。书中以四个拟人化的小动物为主角,讲述他们在野林中从互相结识,到共同冒险,最后合力保卫家园的故事。全篇通过小动物的视角,生动、细腻地呈现了美丽的田园风光,而作者笔下小动物之间的友情和关爱更是纯真动人,充满了真挚而深刻的生活哲理。
  • 嗜宠成瘾三世寻

    嗜宠成瘾三世寻

    她是天界帝君,嚣张跋扈,臭名远昭。他是妖王之子,把玩妖界,骚气腹黑。“几界都让你给玩透了,如今也该轮到我了。”他肆意宠爱,心里眼里都是她。她不以为然,“想玩我也不拦你,抓我作甚?”他邪魅一笑,“你要邀我玩你了,我就恭敬不如从命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