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3026200000006

第6章 宏伟壮观的古名祠(1)

物华天宝尚书里 人杰地灵帝师乡

螺江陈氏宗祠

螺江陈氏宗祠始建于明嘉靖后期,系由陈氏家族六世祖陈淮创建的,原为家庙,迄今已有四百五十多年历史了,清康熙十六年(1677年)始扩建为宗祠,占地面积达1710平方米,雍正五年(1727年)由进士陈芳楷、陈依德等进行扩修为较完善的祠宇。其后,又有两次重大修复工程先后是由尚书陈若霖、太傅陈宝琛分别于嘉庆己卯年(1819年)和宣统年间进行的。这两次全面修缮后,终于形成了现有宏伟的祠貌。

1949年8月间,部队入驻祠堂。部队撤后,祠堂先后又改作厂房、民居以至作为牛栏使用,使古老的祠堂遭到严重的破坏,许多珍贵的名人题联、题匾付之一炬,祠堂内外颓垣残壁,破损不堪。

20世纪70年代末,保护历史文化遗产的政策,获得了福州市人民政府的重视和落实。1979年“螺江陈氏宗祠”被福州市人民政府列为重点文物保护单位以后,遂由国家拨款赞助并海内外陈氏族亲集资近35万元人民币,按原貌进行了整修。工程1993年10月竣工,这座精美名祠又重新恢复了尊贵容颜,2009年11月16日同“陈氏五楼”一同列入第七批福建省重点文物保护单位名单。

祠堂坐北朝南,建有门楼。门楼前有低矮的古朴木栅栏。门柱上挂有覆竹楹联。门梁上悬挂着古色古香具有陈氏标志的巨大灯笼和宫灯。门楼大门上方,悬有由清代名宦左宗棠题写的“螺江陈氏宗祠”大横匾。大门两侧则为晚清重臣李鸿章的赠联:“冠带今螺渚,诗书古颍川”。门侧左右上方则高悬着“二十一名进士”和“一百零八名举人”两方耀眼夺目的科举荣匾,与门楼内外所挂的“六子科甲”、“兄弟叔侄同榜进士”及“南元”、“馆元”等牌匾交相辉映,充分显示了陈氏宗祠的尊荣身份和陈氏家族在科举上所取得的辉煌。

门楼前为祠埕。祠埕正中墙上有足踩八仙神器、寓意吉祥的麟麒兽照壁彩绘。祠埕两侧墙壁上分别有一只栩栩如生的雄狮立体造型。靠近牌楼的祠埕左右分别立有“福州市重点文物保护碑”、“福建省重点文物保护单位碑”以及“舜帝驻骅螺江陈氏祠堂纪念碑”。

从门楼入门厅,中间为小天井,旁侧为左右廊庑。在二进的祠宇门墙上方,有传为尹秉绶所题隶书的“百代羹墙”石制匾额,矩形匾额周边有红色纹饰,甚显美丽端方。祠门两侧有陈宝琛亲撰的祠联“大德显辉煌仰绳祖武,俊才成美丽垂荫宗支”。祠联旁侧为两方蓝竹明窗,左右有“入孝”和“出悌”的两道仪门。在二进的祠堂大门和仪门间的小天井上还立有党和国家领导人李先念、朱镕基、李岚清为陈氏族人、享誉中外的经济学大师、北京大学教授陈岱孙八十寿辰所题贺文、贺词的纪念碑。

三进为祠堂的主体建筑。祠厅前为大天井,置有许多花木;周边是回廊,廊边上分立威严显赫的执事牌。左右廊墙上挂着陈氏历代名臣、名家人物肖像,明、清科举榜,群体芳名牌匾等。

祠堂主厅前梁上悬挂有道光皇帝在时任刑部尚书陈若霖七十寿辰时,钦赐给他的五面正菱形的“福”字金字贺匾。

厅堂,也就是旧时所称的享殿。厅后正中是宽大多层的陈氏列祖列宗的神主龛,那里陈列着许多灵牌。龛前两侧有书法大师启功所书的“召爽稽谋尊寿考,甘盘旧学重师资”楹联,此为宣统皇帝钦赐给其师傅陈宝琛的寿联。

神龛前摆有纹雕精美的古式大横案桌,案上置有铜制大烛台。案前是供桌和大香炉。殿厅主梁上悬挂六盏巨大的六角玻璃宫灯。供桌两旁放置两列楠木太师椅与茶几。殿厅两侧为左右厢房,分别辟为“文典之家”(由著名书画大师潘主兰所题,现作为展示族人的著作与书画作品的展览室)与贵宾接待室。

祠厅黛色梁柱和内墙上挂满了历代陈氏家族名人的族贤牌匾,还有清代名宦左宗棠、张之洞和民国政要陈立夫、近现代书法巨匠启功、书画大师丁仃及诗书名家陈曦(二人均为本家族人)等所分别题撰的篆书、隶书、行书、楷书祠联、祠匾和大幅书法立轴,显得十分典雅。几十面牌匾包括有“帝师”、“三部尚书”、“一代宗师”、“省人大主任”、“三军十将军”、“两院双院士”、“科技铁人”、“内阁学士兼礼部侍郎”、“两朝三武将”、“监察御史”、“同光四知府”、“高品三大夫”、“兄弟双厅长”、“巾帼十杰”、“博士生导师”、“司法厅长”、“财政厅长”、“书画大家”、“革命一家”、“爱国爱乡企业家”、“闽峤女宗”、“进士”、“解元”等。联匾交辉,不仅彰显了螺江陈族的辉煌,也展示了螺江陈氏宗祠珍藏的书法艺术瑰宝。

厅后还有一个两廊庑、一天井的小院,院中置有两个防火用大瓷缸。其后就是旧祠园,今部分改为小戏院或祭祠时接待族亲、来宾的临时餐厅。院后为种有乔木的园林(部分为某单位占用作职工宿舍,尚待收回)。

祠宇建筑为歇山顶,国公帽夹墙,挑檐翘角,檐口排一列瓦当,柱梁上有斗拱、悬钟、雀替架构,双层燕尾脊下有彩绘纹饰,充分展现出明、清建筑的典型风格特征,从而显得十分古朴庄严。

论区域面积,螺洲并不大,店前村则更小;论人口,作为一个小村的店前,也不过数百户而已。可就是有一代代陈家优秀子弟从这一小片故土中走了出去。他们历经磨炼,努力奋斗成才,业绩辉煌,乃至名垂青史。

陈氏族裔历经近六百年的繁衍,已衍传了二十五世,早已“十代如见”。现在陈氏族人多分迁于全国各地,部分族人还旅居于美、欧、澳、日与东南亚各国。现今居住在本地的族裔只有630户1700多人。

螺江陈氏祠堂文化内涵之厚重,不仅誉满福州十邑和八闽,而且名扬省外。2012年9月9日(农历八月十二),恰逢陈氏血缘始祖舜帝祭典在湖南永州举办。原任世界陈氏宗亲总会会长、台湾社会贤达陈铭坤老先生应邀参加。经与湖南永州庆典大会组委会协商,同意2012年10月上旬舜帝巡闽的第二站,便由闽南巡驾来螺洲。于是,10月6日,店前陈氏族人便依约在螺洲举行隆重的迎驾舜帝活动。是日,可谓万人空巷,盛况空前。

舜帝金身巡闽都并驻跸螺江陈氏宗祠时,由陈氏宗裔、世界宗亲总会名誉会长陈铭坤老先生担任主祭。祭告活动结束后,遂在祠堂前勒碑纪念。族人陈铭坤老先生主动捐资助办庆典,功不可没,为乡亲们所铭怀。

以下为螺洲陈氏第4世至第51世行第世序:

世克允文 惟尔永昌 宏道宗孔 孝敬泽长

明体达用 经术显扬 公忠佐理 祖训聿彰

格致诚正 修齐治平 运绍圣学 丕振家声

三世侍郎光吴族 一代将军傲故乡

螺江吴公祠堂

螺江吴公祠堂坐落于吴厝村,紧邻孔庙与文昌宫(现已废,合并于“三刘祠”),始建于明代,距今约有三百多年的历史。祠堂占地总面积为1405平方米。祠宇前有宽18.5米,长25.5米的广阔祠埕。祠埕的正面是彩绘麒麟象征吉祥的照壁。

祠堂坐北朝南,面宽17米,进深45.9米,建筑面积达780平方米,砖木结构,飞檐翘角,琉璃瓦面,富丽堂皇,规模壮伟。

大门前高悬有“明赠螺江工部侍郎吴公祠堂”金字匾额(原为明代名宦郑少谷所书)、一对具有吴姓标志的古式大灯笼以及四盏宫灯。门柱及门旁,均挂有金字祠联。进门石阶两旁,立有两只精美的石雕雄狮。大门两侧“入孝”、“出悌”的仪门上挂着进士牌匾。

进大门,门厅前为小天井。登三级台阶则为斗拱柴坊的全木结构二门厅,门楣悬有“恩光”、“少司空”牌匾,厅梁上两边分别悬挂着“工部侍郎”和“巡抚布院”灯笼,插屏门有“三世侍郎”金字匾额。

二天井深11米,为供春秋祭祀时搭台演戏之用。天井以条石铺地,旁侧庑墙上分镶八大块青石石刻,上有“孝悌忠信”和“礼义廉耻”八个苍劲有力的贴金大字。每字高约2米,宽为1.6米,而且字中有画,别具特色。

原祠厅地势较低,有洪涝之患,后重建时垫高了1.3米,从而更显敞亮轩昂。祖厅建有吴姓历代祖先的神主龛,龛前置有供案、烛台与香炉。厅堂大梁上悬有直径为1.2米的巨型木雕八角宫灯一盏。灯上还雕绘有精美的花草图案和八仙形象。大灯上方又附八盏小宫灯,更添神采。

祠厅两侧墙上与边梁上遍挂着“文武名宗”、“进士”、“文魁”、“拔贡”、“陆军中将”、“全国政协委员”、“纺织部部长”、“大学博士”等古代功名牌匾和近现代著名族贤祠匾。厅柱上的十五副金字祠联也多由名家名人撰写。其中悬挂主厅的两副长联“派衍延陵,累朝文武名臣三赐荣封隆庙祀;支分螺渚,奕世圣贤善闾一堂孝友颂宗功”和“螺渚家声远,岁月尽峥嵘,闾里相亲情和睦;延陵世泽长,山川皆秀丽,祖祠重葺貌堂皇”,不仅字体遒劲端方,而且道出了螺江吴族的历史源流和引以为豪的辉煌荣耀,表达了对宗功祖德的称颂和宗祠重修后的欣慰。联匾交映,使祠堂显得更加壮观。

螺江吴姓家族也是历代人才辈出。古代有19名举人,6名进士,不乏达官显宦,如明永乐年间历任太平府济仓大使、海盐县和吴县主簿、工部主事,后又擢升为工部侍郎的吴复;明崇祯年间历任广东白云守备、长宁参将、南赣总兵、定国大将军、荣禄大夫、湖广彬桂道、巡抚的吴颖;清顺治年间,任广东惠州知府兼副总兵,并受钦赐“文武名宗”匾的吴璋。

近现代,吴族名人有“台湾国防部”参谋次长的陆军中将吴石(为祖国的统一大业,于1950年被台湾当局杀害,1975年在周恩来尚在世时即追认他为革命烈士);原任纺织工业部部长的吴文英(女);中国民主促进会常委,学委会主任,第六、七、八届全国政协委员吴荣;原福建省工商银行行长吴深芳;原福州人大常委会常务副主任吴又成;全国美术技术学会常务理事、高级美术师吴永;超声波医学主任医师吴幼波等。另有族居美国的吴族名士,如美国普林斯顿大学博士、原任旧金山博物馆协会董事、美国中华文化中心第一届副主任吴定等。此外,尚有吴球等各行业高级工程师多人,县处级干部三十多人。

迄今,本家族已繁衍了31世,分支广布于省内各地和广东、浙江、上海等省市及海外,约计有三万余人。

不过,吴厝吴公祠堂命运多舛:早在1950年就改为闽侯专署会场,后又当做夜校,农业社社址和仓库等;1957年再改作闽侯县文化馆,并于1964年将祠堂前面部分全部拆除,改建为三层的新楼房;原祠堂建筑仅余祠厅,并屡遭破坏,祠堂面目全非。原祠堂中所保留的文物,如明代郑少谷手书祠匾“螺江吴公祠堂”、圣旨诰封盒、碑志、进士等功名牌匾等损毁殆尽。1970年,闽侯县迁往甘蔗镇,祠堂又作为公房被移交给福州市房管局。改革开放后,海内外族亲返乡祭祖,无不痛心疾首,强烈呼吁祠堂要收回重修。经落实政策,祠堂到1995年时方准予赎回,随即族人集资110万元进行重建。1997年10月,祠堂历经两年终于按古制风格修复。祠匾、祠联也陆续重制。在这次重建祠堂中有闽侯南屿双峰吴耀斯、郑小琴夫妇捐资19万元,海外族人吴洞源、吴良烺和黄光栋、吴燕仪夫妇,迁居连江、闽侯的支派族亲,还有本地族裔吴春沦、吴圣宝、吴仕官等都积极捐款,为建祠做出了很大贡献。

“螺江吴公祠堂”现附列于福州市重点文物保护单位螺洲孔庙。

以下为吴姓第8世至第40世行第世序:

克叔廷夫 允以昌世 宗永茂兴 敦本积学

用佐圣君 聿开昭夏 守道熙朝 臣弼友邦

升公侯伯 敬天思仁

莆阳望族迁螺渚 闽中才子出林门

螺江林氏宗祠

螺江林氏宗祠位于螺洲镇洲尾村,占地面积千余平方米,坐北朝南。在宽大祠埕对面就是壮阔的乌龙江和隔江的五虎山。

林氏祠宇两进,面阔三间,进深五柱,砖木结构,国公帽式,封火夹墙,硬山顶平脊。平顶中央和夹墙左右侧顶分别踞着栩栩如生的三只狮子雕塑。祠墙两边是金色琉璃瓦盖顶的八字形白壁矮墙,白墙上绘有精美图案。

祠堂正中大门上方是“螺江林氏宗祠”的金字横匾,两侧为石框拱形仪门。两仪门上分别镶有“入孝”、“出悌”的石匾。旁侧的石柱上所雕刻的楹联:“双流汇渚为襟带,群峭当门似画图”,既为清帝师陈宝琛所题,也为其所书,显得十分珍贵。

在屋檐与门梁之间是三叠斗拱,显现了清代建筑风格。悬在红漆前梁上的红色宫灯映衬着深蓝色的门墙,显得格外醒目。

二进是建有藻井的古戏台。红色梁枋、彩色斗拱及悬钟结构,都表现了清代的建筑特色。梁上悬有六角玻璃宫灯和大灯笼,回廊两侧有看戏的樵楼。回廊中间是铺着大石板的敞宽大天井,其后为祭祀林氏列祖列宗的祠厅。厅上设有神主龛。龛前雕刻精美的供案上摆着各类精制花瓶和大香炉,案侧分立高大的铜制烛台。厅梁上下挂有六角玻璃宫灯,并悬挂着“进士”、“文魁”、“武魁”等题匾。祠柱上都有覆竹楹联。厅前红柱上“卜迁来此地旧家乔木本螺渚,聚族构新居子孙繁衍落枕峰”等楹联多为赵玉林等名家名人所撰。厅侧墙壁上另展示书画名作,颇显古朴典雅。厅前红漆大梁上的蓝底金色进士匾与两旁雕刻精美绝伦的五彩悬钟与雀替交相映衬,尤感光彩夺目,华丽动人。

同类推荐
  • 自古红楼出才子

    自古红楼出才子

    载入地图:北宋疆域图。我方势力进入战场上单名单:千古第一才女李清照,千古第一名妓李师师,盘丝洞女妖精柳依依。中单名单:得瑟小王子,千古第一昏君宋徽宗赵佶。夜夜笙歌,喜欢跟美女谈理想和人生的宋哲宗赵煦。废止变法的女中尧舜太皇太后高滔滔、权同处分军国大事的向太后。下单名单:经常内斗掐得你死我活的北宋新党官员和旧党官员。辅助:北宋六贼:蔡京、童贯、梁师成、李邦彥、王黼。打野:千古优秀穿越者王洋(我就是主角!!!!!)。“哎哟,好嗨皮,居然上单可以有那么多人,老子赢定了,哇哈哈哈……”王洋兴奋地嗨起了鬼步舞。系统提示:敌对势力进入战场……上单名单:拥兵三十万的西夏。中单名单:拥兵百万的辽国。下单名单;拥兵五十万的女直金国。辅助:吐蕃、大理、交趾等战五渣。打野名单:牛逼的全屏杀手蒙古铁骑。“卧了一大个槽,这他特么的怎么开局,换队友,不换队友老子不干了。”王洋愤怒地掀桌朝着老天爷怒吼。老天爷系统:因王洋发表不和谐言论,禁言十分钟,开始倒计时:5,4,3,2,1……
  • 每天读一点世界史(近现代卷)

    每天读一点世界史(近现代卷)

    以风趣的语言将世界历史分为:上古部分:人类文明的起源和初步发展;中古部分:封建社会与基督教的千年;近代部分:西方世界的兴起与支配地位的形成;现代部分:世界大战、冷战与全球化。在这其中,又对各历史时期的著名人物和著名历史事件进行了客观评价,评价并不囿于固有的历史观点,而是从客观公正的角度对他们的历史行为和人生轨迹一分为二。读来风趣、幽默、可读性极强,解决了一般历史书的沉闷、古板。是一部难得的,且适合各个层次的人阅读的历史书籍。
  • 睦宋

    睦宋

    敢与皇帝抢女人,是作死吗?敢与赵匡胤谈条件,是作妖吗?······请看一个九岁穿越者的别样人生······
  • 元史学:19世纪欧洲的历史想象(人文与社会译丛)

    元史学:19世纪欧洲的历史想象(人文与社会译丛)

    《元史学:19世纪欧洲的历史想象(人文与社会译丛)》指出任何史学作品都包含了一种深层结构、一种未经批评而被接受的范式,它是诗学的,也是语言学的。书中以十九世纪八位有代表性的史学思想家为例,展示其历史著述所采用的主导性比喻方式,从而确证历史作品普遍存在的诗学本质。
  • 冰火契机

    冰火契机

    皇帝为子嗣亲上寺庙祈福,大师成全了他的心愿,一年过后,双胞胎诞生,各有灵异,一个奇香无比,一个却奇臭无比,皇帝想要丢弃臭儿命太监去执行,他的命运将会如何,又将给世界带来什么?
热门推荐
  • 五代史补

    五代史补

    本书为公版书,为不受著作权法限制的作家、艺术家及其它人士发布的作品,供广大读者阅读交流。汇聚授权电子版权。
  • 薄命是红颜

    薄命是红颜

    历史似乎只是由男人写就的,女人们偶尔参与其中,身影也往往被夹在了缝隙中成了—枚标本或书签。《薄命是红颜》选取了近20位历史上的女 名人,大体每人一篇——既非人物小传,也非名人逸事传奇,而是一 个齐整的散文系列,作品每每从独 特的角度切入,紧扣人物一生中重要的“点”进行叙述、铺陈、议论,读罢可思、可感、可叹。
  • 柒言0a

    柒言0a

    推荐旧作《时光微凉,我们正暖》树叶沙沙作响,一缕暖阳洒在身上,温暖了冰冷的心。即将破碎的恋情,藏在口袋里不敢送出的戒指,和你一起过副本,陪你从校服到婚纱,为了你逆袭成学霸,暗恋的苦涩,未说出口的喜欢。七段暖心治愈的故事,柒言:暖阳温心。
  • 康有为评传(国学大师丛书)

    康有为评传(国学大师丛书)

    本书是一部从思想学术角度描述康有为一生的传记。内容包括突破传统的藩篱;“貌孔心夷”的“今文学家”;一个先知的悲剧。
  • 重生娇妻:君少,别太冷

    重生娇妻:君少,别太冷

    前世,她被继母继妹算计,被父亲抛弃,被闺蜜抢了男友,孩子刚出生就被掐死,在最后那一刻,那个她厌恶了4年的男人却突然出现,用自己的生命去保护她……今世,她霸气归来,虐渣渣、撕白莲,把他们对她的伤害一一奉还,以及对他的补偿……
  • 苍蝇在飞

    苍蝇在飞

    小昌,80后新锐作家,广西作家协会会员,山东冠县人,1982年出生,大学教师。曾在《北方文学》、《黄河文学》、《延河》等杂志发表中短篇小说若干。现居广西北海。
  • 庶妃压嫡:步步杀机

    庶妃压嫡:步步杀机

    身为庶女,没有掌控命运的权利。身为母亲,亦无保护孩子的能力。一年来的柔情许诺,所谓此生不疑,皆是虚幻。身为废妃,在深宫诞下死胎。身为庶人,在冷宫受尽苦难。她再无能力保护身边人,身边人却皆为她而死。再见之时,她贵为贵妃,宠冠后宫的言贵妃。他将苍梧宫赐予她,取义凤栖苍梧。“宜琰,你待你的棋子太好,竟让我险些以为你亦有真情。”情丝缠绵,她是他的贵妃,爱恨纠葛,她是他的棋子。谁是谁非?孰真孰假?何生何亡?
  • 快穿,男神,离远点

    快穿,男神,离远点

    “叮咚,欢迎来到系统空间,我是12580,恭候你的到来。”顾竹揉了揉头,站了起来,眼前……
  • 重生之腹黑娇妻太粘人

    重生之腹黑娇妻太粘人

    前世,她爱他。爱到自卑,爱到只能将那段感情隐藏在心底……可是,当她选择了另一份温情的陪伴之后,却被自己的新婚丈夫和好闺蜜联手害死!重生归来,她誓要脚踩渣男,拳打白莲花;当然,还要找回那个在她濒死之时声嘶力竭的男人,那个记忆中的他……【本文不虐,微毒,女主成长型,非喜勿入。】
  • 名侦探的守则

    名侦探的守则

    推理小说的核心在于解谜,解谜的真髓在于逻辑,逻辑的对象则在于诡计。迄今涌现的无数大师终其一生都在想一个问题:如何写出千古奇绝的诡计?密室之谜、不在场证明、叙述性诡计、童谣杀人、死亡密码、暴风雪山庄、消失的凶器……所有推理模式都已被人写尽,推理世界还剩下什么?当真一定要扑朔迷离、峰回路转、异想天开,才能令人感到刺激有趣?一部由东野圭吾系统“研究”诡计的作品,一部开拓推理小说疆域的作品,整理种种可能,道出种种不能,涉及诡计之广、意外之深,无不令人瞠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