林氏宗祠始建于明永乐二年(1404年)。新中国成立后,祠堂被征用作闽侯地区团委图书馆。地区机构外迁后,祭祀活动仍未能正常开展。直到20世纪80年代后期,政策落实。祠堂年久失修破损不堪,在海内外族亲合力集资捐助下,于2004年开始重修,2005年秋竣工。从此,又恢复了每年一次的祭祖活动。
螺洲洲尾林氏家族现已衍发了数十世。现居本地人口约有两千多人。
洲尾林氏,在古代人才辈出,如:明永乐年间,洲尾林氏出有闽中三才子——林岊、林峦兄弟及其侄林頳。他们曾为螺洲的自然风光、景物名胜作四季八景(螺渚春烟、春潮带雨、平波澄练、远屿堆蓝、龙津夜月、秋江渔唱、野渡横舟、雪屋书檠)之咏(时贤灵武王偁同飘所道人林敏共为《螺江八咏》作序)外,还著作宏富。他们三人虽均有才气,却无意功名,宁为当世的隐逸高士。林镒,字世栋,自号抱璞子(寓“怀宝弗售”之意),性恬淡而善文,曾为陈若霖的业师,只惜科举不顺,于四十多岁时便弃儒业而隐居山谷,以诗酒自娱,是当时一位颇有才气的诗人。其诗见录地方志。林瑞春,字子卓,又字芝谷,为清嘉庆辛酉科进士,授官内阁中书,也任过顺天府分试同考官,因母丁忧辞官回故里教书,闽海将军萨新建曾聘之为龙光书院山长,后福州太守戴又也聘他主讲越山书院,曾著有《中庸仪礼》等。林希五,字雨化,为乾隆二十三年举人,性情耿直,不阿权贵。
在现当代洲尾林氏也涌现出不少的高官名贤,如:林庚白,字举衡(同盟会会员,辛亥革命后曾任南京国民政府立法院委员);林炘,字而一(1934年在南京步兵学校任研究员,领少将军衔);林立,原名林笑幼,化名萧一秋(在国内革命战争期间,曾历任中共工委、县委地下党及闽支纵队政委等重要领导职务,1948年不幸牺牲);林浩藩,字孟屏(先后任福一中、福四中、福商中学校长,新中国成立后又任福州市民政局局长和福建省政府副秘书长等职);林宪民,字子群(全国及福建省书法协会会员、福州林则徐书画院院长),其书法作品有《<红楼梦>诗词曲赋行书字帖》、《常用六千汉字行草字汇》、《四季风景诗行草书》、《古诗文标准行草帖》、《毛泽东诗词行草字帖》等。
以下为螺江林氏行第世序(第8世始有表字):
公廷重汝 文道以昌 用昭世美 于宗有光
日东应祥 时华懋章 建子继祖 克贤元良
创垂统绪 景维莆阳 聪听彝训 亲显名扬
学颜希孔 仕虞佐唐 家声丕振 忠孝泽长
继颍水簪缨望族 开闽疆文教先河
杜园陈氏宗祠
杜园陈氏宗祠坐落于螺洲镇杜园村(旧称杜亭头或杜尾,后与花园村合并,便取名为杜园)。祠堂始建于明崇祯年间,虽屡经修缮,但还是到1931年重修后,才初具规模。
20世纪50年代起,祠堂被先后充作小学仓库和工厂等,祠堂建筑受到严重破损,且年久失修,时至1993年后方由陈氏族人经交涉后收回。在全体族亲的积极支持和协助下,杜园陈氏成立了宗祠建祠理事会,1996年便从新建起了宗祠。现今宗祠已成为融文化宫及老人活动场所为一体的综合使用场所,共耗资两百多万元。
祠堂宽20米,深43米,面积为1300平方米,坐南朝北,背靠五虎山,面向白龙河,硬山顶,三进双天井。
祠堂门墙前为绿树成荫的祠埕。在红色大门的上方,镶嵌有“杜园陈氏宗祠”金字石匾。正檐翘角,羊梁檐下有六个斗拱与悬钟。门侧立有一对石狮。门墙顶为三层斗拱式金黄琉璃瓦顶,中央顶脊上有双龙戏珠的雕刻,生动形象;墙顶下方又有白瓷彩绘衬托,美轮美奂。
入祠门即为戏台,两侧为看台,分别绘有“二十四孝”故事和《三国志》的人物图像。前天井有可闭合的双拱形玻璃顶棚,明亮而颇具特色。
过大天井,登石阶入祠厅前,有一对石雕龙柱。厅内16根石制厅柱上,分别挂有由名书法家陈曦、陈奋武及曾子敏等撰写的十多幅楹联。其中“开闽疆文教先河不愧蒸尝永世,继颍水簪缨望族务须建树当今”尤其引人注目。另,厅梁上还悬有“南国儒宗”等多面牌匾。
大厅后座设有本家族的神主龛。龛前摆有古式大供案。案上摆着香炉和烛台。龛上方立有“庆源堂”金匾堂号,给人以庄严、肃穆的感受。
杜园陈氏家族入闽始祖是陈勋,为河南光州固始县万善乡人,唐僖宗乾符元年(874年)甲午科进士,官拜大司马。其于唐昭宗天复二年(902年)入闽,赐第福州南营石井巷,后辞武就文,大兴文化教育,建立学校,特设四门,世称司马先生。其十七世孙陈子政,于明万历癸酉年(1573年)迁亭头(即今杜园),繁衍至今,已38世。分支族人分布于福州市建新、马尾、连江一带及三明、南平、晋江、厦门、漳州与台湾、香港。少数族人还旅居美国、马来西亚等国。现本地陈氏人口约四百余户,两千余人口(不含历年来入迁的外来居民)。
杜园陈氏,从二十六世到三十世,有世裔陈星拱、陈鸿均、陈鸿筠、陈文铨等人中举。陈鸿筠历任山西省沁水、汾西、左云等县知县。
新中国成立后,杜园陈氏历代还出了不少人才,如有县处级以上领导干部23人,其中有福建省电力工业局副局长的陈文庚、原闽侯县县长的陈传恭以及福建省委党校理论部主任陈福寿等。
以下为螺洲杜园陈氏第6世至第38世行第世序:
名:文章华国 诗礼传家 学如孔子 贤有曾生
于时作述 其道大成 用以为本 聿修乃来
字:振尔世德 长昭永克 念祖与宗 承恩积庆
发起明声 诒谋清正 善能兴邦 福元主信
颍水迁闽檄公祖 鳌山派属古灵陈
鳌山古灵陈氏宗祠
古灵陈氏宗祠位于于螺洲镇鳌山村,清顺治初年,在家庙基础上扩建为宗祠,乾隆三十一年(1766年)改建,道光十六年(1836年)复修,同治十二年(1873年)再进行扩建,总占地面积达一千多平方米。
由于历史原因,祠堂屡遭厄运,受到了严重的破损,于是到2004年,便成立宗祠董事会,决定重建。经过近一年的修复工程,2005年初宗祠终顺利竣工。
重建后的宗祠仍保留清代建筑风格,砖木结构,硬山顶,燕尾脊,国公墙,飞檐翘角,吊悬钟。祠门上镶“古灵陈氏宗祠”青石金字匾额。门前两侧立有石鼓,门墙下方有“花开富贵”、“梅雀争春”两块精美浮雕。大门两边为仪门,上方分别镶嵌着“入孝”和“出悌”的石匾。祠埕以花岗石铺地,两边有双斗旗杆碣座。祠埕上植有翠柏古榕。门墙右侧立有宋重和戊戌(1118年)进士、给事中陈向神道碑,宋宝祐丙辰科(1256年)状元、佥判陈赏神道碑和清道光年间重修宗祠石碑。
从祠埕登三级石阶入祠堂大门,一进为木构戏台。戏台顶为钟式喇叭形藻井,雕刻精美,古色古香。戏台四周是贴金彩塑的“二十四孝图”樟木浮雕。台柱有原福建省人大主任袁启彤所写的“弘扬始祖圣德,继承中华文化;光大神州文明,共创世纪新风”贴金楹联。东西樵楼和游廊有族人、福建省委政法委副书记陈友荣所撰的《古灵陈氏义山支源流考》、《古灵陈氏宗祠重建记》等石匾镶嵌墙上。
由天井登石阶上祠厅。厅上设有神主龛,供奉古灵一世祖陈檄及其夫人画像和历代本家祖先灵牌。神龛上方镶挂有“不忘始祖”的牌匾。龛前有大香炉和烛台。厅上有许多石制方柱和原木圆柱共撑祠梁。前后厅梁上分别高悬有清康熙钦赐的“义山衍古堂”及“古灵陈”派支宗裔“工部尚书”、“状元及第”、“给事中”、“武德郎”、进士、文魁、武魁等古代名宦官职和功名牌匾。此外,还有名人陈立夫与省领导宋峻等的题匾。陈立夫所书赠联“至孝治国世泽悠远,笃亲齐家亙古绵长”尤为难得,而且还在祠左侧边墙挂有名书画家绘制的《古灵陈氏历代祖宗圣像》,也充分显示了“古灵陈”的荣耀。雕梁画栋,联匾交辉,彰显了祠宇的富丽堂皇。
古灵陈氏的入闽始祖陈檄,官授太尉大都督节度使、检校司空左武卫上将军,封推诚奉国功臣,于唐僖宗光启元年(885年)随王审知入闽。其下发有三支:长子陈令镕,累官至大中大夫、补阙上柱国颍川郡开国伯,为闽侯大义祖;次子陈令图,累官至客省使、金紫光禄大夫、左骁卫上将军、颍川县开国子,为古灵晓洞、长乐东渡珠湖、福清陈库祖;三子陈令猷,官至建州长史,擢升御史、工部尚书,为古灵崎峬、福和,长乐岱峰,福安,罗源祖。后世陈襄,字述古,号古灵先生,为宋仁宗庆历二年(1042年)辛巳科进士。其五世孙陈向为北宋徽宗重和戊戌科进士,官给事中;十世孙陈赏为南宋丙辰进士,殿试中榜眼,宋理宗恩赐状元及第,官授佥判、翰林院学士、崇政殿说书。
从宋至明、清,古灵陈派下共出3名举人、10名进士。新中国成立后鳌山陈族出有厅级干部如:原福建省人民检察院代理检察长、党委书记、省委政法委副书记陈友荣(福州民俗文化的守望者和耕耘者,出版多部老福州民俗画卷,被誉为开创闽都民俗风情画之先河,用画笔“守护”福州传统文化第一人,其作品新版《二十四孝图》发行全省),原国家公安部二十六局局长陈斌得,福建省社会治安综合治理委员会副主任、办公室主任陈国政,原福建省石油化学工业公司副总经理陈传生,原福建省广播电台副台长陈夏尔等人,另有一批教授、博士和县处级干部。
迄今,本族姓已衍有五千余人,除世居本地外,还遍布国内各地,部分旅居东南亚与欧美。
祠内藏有宋、明、清时期编撰的本族谱碟及2001年重修的《古灵陈氏鳌山族谱》等珍贵的历史文物资料。
以下为鳌山古灵陈氏第13世至第72世行第世序:
可法文天伯 孔孟仲叔德 仕君必宗存
世继维尔则 治国传善政 忠爱道宜知
允守高曾志 祥和永在斯 敬睦敦孝友
勤谨致荣光 齐家思承泽 贤才望裕昆
祠侧左右双高坊 院前中央一清池
天福陈氏宗祠
天福陈氏宗祠位于螺洲镇天福村,为鳌山古灵陈氏派下2005年新建支祠。祠宇坐北朝南,建筑面积为750平方米。整个祠区占地面积达两千五百多平方米。祠宇两旁建有土木结构的四柱三门的祠坊,形制古朴壮美。
祠堂为三进两落,硬山顶,国公帽夹墙的仿古建筑。顶脊有双龙戏水的生动造型。祠门前,立有一对汉白玉狮子,大门上方有“螺洲天福陈氏宗祠”的金字门额;两侧为仪门,上面分别有“入孝”、“出悌”嵌墙石匾。在宽阔的祠埕前有一口大水池,池周植有花木,与清澈的池水互为映衬,构成了颇为夺目的景观。
入祠门,迎目便是“琴、棋、书、画”的插屏,屏上刻绘有花鸟、二十四飞天仙女与百个童子,雕刻精致,栩栩如生。步至天井前即见戏台。戏台与樵楼边墙上分别有“三国演义”与“隋唐演义”人物雕刻,十分生动形象。
由天井升三级石阶便到祭祀祖先的祠厅。祠厅正中设有神主龛、供案、烛台和香炉。额悬本家族“天福堂”堂号的金字匾。整个厅堂雕梁画栋,联匾交辉。祠宇前翘角飞檐,琉璃黄瓦装饰,丹红梁柱彩雕,给人以气宇轩昂和金碧辉煌的美感。
宗祠系在宗祠理事长陈统训带领下,在海内外族亲的积极献资和村两委大力支持下,历经三年的努力顺利完成的。
以下为天福陈氏第13世至第72世行第世序:
可法文天伯 孔孟仲淑德 仕君必忠存
世继维尔则 治国传善政 忠爱道宜知
允守高曾志 祥和永在斯 敬睦敦孝友
勤谨致荣光 齐家思承泽 贤才望裕昆
中国祠堂文化探论
祠堂,对于广大社会民众,尤其是居于村镇的乡民,可以说是再熟悉不过了。
祠堂,也俗称为家庙、祠庙、庙堂或宗祠。笔者认为以“宗祠”称之是最为确切的。在古代,祠堂多建于墓所,故将祠堂称之为祠室。后来随着时代的变迁和发展,祠堂一般多建于同一姓氏的聚族地或其附近。
建祠是为尊宗敬祖,只是民间的合群族姓祠堂是把祭祖的场所称之“祠堂”,而帝王的祖祠则尊称为“太庙”,其实是同源而异流,都是表示对先祖的崇拜、尊敬或纪念,从而反映了家族血脉相承的强烈观念。因此,祠堂在几千年来对封建宗法制度的延续、发展和维护、巩固历代贵族的统治地位,起着重大的作用。其地位之重要,简直可以与社稷并列。皇室家庙在后世继续得到承继,而民间的祖庙也逐渐兴起。尽管在某个历史时期有过波折,但到了宋代,随着程朱理学的兴起,民间祠堂纷纷起建。在明、清两代,宗祠有更大的发展,尤其在江南诸省,民间祠堂十分昌盛。经调查,八闽的许多祠堂,基本上都在这两个朝代里肇始的。据悉,江苏无锡附近的一个乡村就拥有一百多座祠堂,也多建于这个时期;而螺洲陈、吴、林三族姓祠堂亦然。
追溯中国几千年的历史来,由于朝代更迭与社会动乱,有许多同姓氏的家族只好背井离乡逃离故土,四处颠沛流离。他们每到一地,因人口增加往往需再分支分流择地定居繁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