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3026600000012

第12章 有一种幸福叫淡定——淡是人生最深的味(11)

如果每个人都能凭着良心做事,不怕困难,不半途而废,那么不但可以减少失败,而且可使每个人都具有高尚的人格。养成了敷衍了事的恶习后,做起事来往往就会不诚实。这样,人们最终必定会轻视他的工作,从而轻视他的人品。

认真的精神,其实是对自己、对他人、对家庭和社会的高度责任感。做事能否认真,与是否有耐心关系密切。许多人做事只图快,只图省力气,怕麻烦,于是偷工减料,“萝卜快了不洗泥”,这样做出的“成果”必然是经不起检验的。商品社会让我们越来越缺乏耐性,金钱正在大口地吞噬着我们的耐性,把我们搞得无比浮躁。而这种“浮躁”,这种“缺乏耐性”,正是为人处世不再认真、充满着“浮躁心”的突出表现。

能否认真做事,不但是个人行为习惯的问题,更反映着一个人的品行。很难想象一个整天只图自己安逸和舒服、只想着走捷径取巧发财的人,会不辞劳苦又认认真真地去做好该做的事。认真做事的前提是认真做人。

以下是克服浮躁心理的具体步骤。

1.立长志,而不是常立志

这点对于防止浮躁心理的滋生和蔓延是十分有利的。立志要扬长避短,根据自己的特点来确立目标,才会有成功的希望,千万不要赶时髦。立志不在于多,而在于“恒”。要防止“常立志而事未成”。

2.不可急于求成

即使事情再紧急,我们也不能急于求成,而应认真地对事情进行综合分析,避免浮躁心理的滋生。很多人在处理问题时往往认为时间紧迫,就想“一口吃成胖子”。这种因浮躁而进行的仓促行动,很难有完善的结果。

3.重视行为习惯

做事情要先思考,后行动。比方出门旅行,要先决定目的地与路线;上台演讲,应先准备讲稿。在做事之前,经常问自己这样一些问题:为什么做?怎么做?希望什么结果?并且要具体回答,写在纸上,使目的明确,言行、手段具体化。做事情要有始有终,不焦躁,不虚浮,踏踏实实做每一件事。一次做不成的事情就一点儿一点儿分开做,积少成多,积沙成塔,累积到最后即可达到目标。

4.有针对性地“磨炼”

可以采取一些措施,有针对性地“磨炼”自己的浮躁心理。如练习书法,学习绘画、弹琴、下棋等,这些有助于培养耐心和韧性。此外,还要学会调控自己的浮躁情绪。在做事时,可用语言进行自我暗示,如“不要急,急躁会把事情办坏”,“不要这山看着那山高,这样会一事无成”,“坚持就是胜利”。只要坚持不断地进行心理上的练习,浮躁的毛病就会慢慢改掉。

5.用榜样教育

身教重于言教。以勤奋努力、脚踏实地工作的良好形象为榜样,改善自己的言行。还可以用如革命前辈、科学家、发明家、劳动模范、文艺作品中的优秀人物以及周围同事的优良品质来对照检视自己,督促自己改掉浮躁的毛病,培养其勤奋不息、坚忍不拔的优良品质。

总之,做事时要从实际出发,不要异想天开、朝三暮四,而应脚踏实地、认真务实。做事是否认真,体现着一个人的生活态度、敬业精神。只有那些有着严谨的生活态度和满腔热忱的敬业精神的人,才会认真对待每一件事,不做则已,要做就一定要尽心尽力做好。这样的人也往往会得到别人的信任,为自己打开成功之门。

拔苗不能助长,急于求成要不得

有两棵大小相同的树苗,同时被主人种下,也被一视同仁地细心照料着。不过,这两棵树的起跑点虽然相同,后续的成长状况却大不相同。

第一棵树拼命地吸收养分,一点一滴储备下来,仔细地滋润身上的每一条枝干,慢慢地累积能量,默默地盘算如何让自己扎扎实实、健康茁壮地成长。

另一棵树也一样非常努力地吸收营养,不过它追求的目标与第一棵不同,它将养分全部聚集起来,并使劲地将这些养分送至树端,一心想着如何让开花结果的时间提早来到。

第二年,第一棵树开始吐出了嫩芽,也十分积极地让自己的主干长得又高又壮。而另一棵树也长出了嫩叶,不过它却迫不及待地挤出了花蕾,似乎随时都可以开花结果。

这个景象让农夫非常吃惊,因为第二棵树的成长状况非常惊人。只是,当果实结成时,由于这棵树尚未长成,却提早承担了开花结果的责任,因此一时间吃不消,把自己折腾得累弯了腰,至于所结的果实更是因为无法充分吸收养分,比起一般正常的果实要酸涩。再加上它的体型矮小,许多孩子都喜欢攀上树端嬉戏玩乐,并且拿那些还未成熟的果实游戏。时日一久,这棵树在身心受创的情况下,逐渐失去了生长的活力。

第一棵树的情况却完全相反,原本不被看好的它,反而越来越茁壮,在经年累月的耐心等待之后,终于花蕾绽放。

由于养分充足、根基稳固,不久结成的果子也比其他的树更大更甜,而那急于开花结果的第二棵树却日渐枯萎。

很多人就像第二棵树一般,只学会了皮毛,便急着出头与表现。然而,当他的皮毛用尽,也就意味着能力不过如此而已。这时候,不仅难以占有立足之地,还会跌到更深的谷底,甚至连重新开始的机会都很难找到。

今年假期,小李从广州飞往北京参加精英高尔夫训练营,学习打高尔夫球。其实在没参加精英高尔夫球训练营之前,小李也认为没有什么意思,这么小的球还不容易打吗?电视里的高尔夫球比赛,小李从来没有耐性看。但小李是个喜欢挑战的人,也是一名全能型的运动好手,来训练营的目的,是想扫高尔夫盲,成为真正的“十项全能”。

通过一个星期的学习,才知道这个小球不简单。打了整整一天臭球之后,小李才忽然打出了一个极远的好球!没费一点儿力气,一切都是这么自然。小李突然意识到“高尔夫”的真正含义——让我们懂得回归自然,顺理成章、不经意、很自然地,才能完成动作。若刻意想动作,或想发力打远,就一定打不好。急于求成只能拔苗助长,欲速则不达;顺其自然,才能水到渠成。这也是高尔夫告诉我们的人生哲理。

人生何尝不是这样,刻意就是在不适当的时候提出不适当的要求,是希望世界上的事按你的想法去实现。刻意只能让你感到生活一团糟。然而,你往往在不经意中,顺其自然的豁达之中,得到了一切。紧握双拳时,你抓不到东西;放开双手,你却得到了整片天空。

九层之台起于累土,千里之行始于足下

一位成功学大师说过,“人,不是不能遐想、展望,但想了要付诸行动”。如果只遐想,而不学习或实践,那就真成“瞎想”了。孔子讲过“终日不食,终夜不寝,以思,无益,不如学也”,他还讲过另一句很有启发的“坐着想,不如起来行”,这两句意思都差不多。君不闻:“合抱之木,生于毫末;九层之台,起于累土;千里之行,始于足下。”你要成功,就该从那细小的胚芽开始生长,从那一小撮泥土筑起,从此时此刻开始,一步一个脚印地往前走。千里之外的遥远地方,有非常迷人的景致,有富有魅力的目标,如果你只在那儿空想,而不一步一步地去走,那也只能是想想而已。

一个人发挥主观能动性之后,确实能提高生活的质量。但是,创新和发展都是在踏实的基础上进行的,如果丢弃了踏实的态度,再新奇的思路都很难转化为生产力,因为思路没有准确的支点就撬不起“地球”,只能撬翻自己。

成功是务实绽开的花朵。好高骛远,脱离实际的空想、妄想、玄想、瞎想都不过是竹篮打水一场空。鲁迅先生告诫说:“志愿愈大,希望愈高,可以致力之处就愈少,可以自解之处就愈多。”志愿和希望的实现,要靠干和做。干和做就是务实,就是脚踏实地,就是要找到实现志愿和希望的用力之处。否则,就会像鲁迅先生说的,“开首自以为有非常的神力,有如意的成功,幻想飞得太高,坠在现实上的时候,伤就格外沉重了”。

俄国诗人普希金在《青铜骑士》里写道:“只有踏实地累积实力,才能为自己赢得独立与荣耀。”拔苗助长的人,只会让仅有的一点能力过早显露,遭到别人的白眼;好高骛远的人,只不过有个看似比别人崇高的目标罢了,若不肯脚踏实地去做,最后只能与失败为伍。

踏实的含义是每个人都能够理解的,可是你真正做到踏实了吗?

我们可以用比较形象的真实例子来说明踏实的巨大力量。美西战争爆发以后,美国必须立即跟西班牙的抵抗组织首领加西亚将军取得联系,因为加西亚将军掌握着西班牙军队的各种情报。但是,美国军队只知道他在古巴丛林的山里,却没有人知道确切的地点,因此无法联络。然而,美国又要尽快地与加西亚将军合作。一位名叫罗文的人被带到了总统的面前,送信的任务就交给了这名年轻人。

一路上,罗文遭遇了很多坎坷,在牙买加遭遇过西班牙士兵的拦截,也在粗心大意的西属海军少尉眼皮底下溜过古巴海域,还在圣地亚哥参加了游击战,最后在巴亚莫河畔的瑞奥布伊把信交给了加西亚将军,因此罗文被奉为美国的英雄。

看过《致加西亚的信》的人也许会觉得罗文所做的事情一点也不需要超人的智慧,只是一环扣一环地前进,因此认为把罗文塑造成英雄有点儿言过其实。但就是罗文的这种“一步一个脚印”的执着精神,踏踏实实地把信送给加西亚,才使美国赢得了战争。

踏实并不等于原地踏步、停滞不前,它需要的是有韧性而不失目标的精神,时刻在前进,哪怕每一次只是前进了很短的、不为人所瞩目的距离。然而“突然”的成功大多都来自这些进度微小而又不间断的脚踏实地。

成功就是把简单的招式练到极致

中华武术中讲究的“功夫”,其实讲的就是基础。只有能够做到天天练、月月习的人,才能在他所在的领域中占有一席之地,才能看透基础的奥秘,从而从基础中走向成功。

有一个大学毕业生去深圳求职,在碰了很多钉子之后,他站到了一家外企人事部的招聘桌前。一个戴着眼镜的中年人用英语问了些淡如白水的问题,诸如“你为什么要来本公司”。而他用不流利的英语回答之后,中年人点点头,拿出一个包装纸盒,问他:“这是用来装什么的?”他接过来,仔细看了看,外面的说明书是英文写的,但关键的词,也就是盒里所装的东西却是一个他从未见过的单词。

正在一筹莫展的时候,他瞥了一眼纸盒的另一面,另一面是对应的日文说明书,相关部位的英文正是他再熟悉不过的东西,他脱口而出:“葡萄干。”招聘者脸上露出了微笑,用手指了指后面的总经理办公室——他过了第一关。很多英语远比他流利得多的应聘者却因为这个词而被挡在了门外。

可见,这就是一个基础的问题,其他的人都不知道,但他却知道。结果就是他顺利通过了第一关。

有一个可爱的韩国小男孩,在他十岁的时候出了一次车祸,不幸失去了左臂,不过值得庆幸的是他保住了自己的一条命。

小男孩虽然失去了胳膊,但他很想学习柔道。父母被小孩纠缠得没有了办法,就给小男孩找了一位韩国柔道大师,从此小男孩开始学习柔道。

虽然学习柔道很苦,但小男孩并不害怕。因为失去了左臂,他需要比别的孩子付出更多的时间和汗水,但小男孩毅然顽强地坚持了下来,他把基础打得很扎实。

后来,师傅教了他一个招式,并让小男孩天天只练习这一招。小男孩虽然不懂,但想着老师如此教自己肯定有一定的道理,所以就很耐心地练习着这一个招式。

时间一长,小男孩看见别的孩子什么都学,就忍不住对师傅说:“老师,我感觉这招已经练好了,您像教别的孩子一样,也教我别的招数吧。”

师傅望着眼前这个没有左臂的小男孩,郑重地对他说:“虽然你只学了这一招,但这一招练好了,就足够你用了,继续练下去吧。”

小男孩虽然并不知道师傅为什么不教他别的招式,但是师傅明确告诉他有这一招就够用了,因此,这个小男孩也就继续刻苦练习这一个招式。

几个月的时间一晃就过去了。一天,师傅带着小男孩参加了一个比赛。没有想到的是,这个小男孩轻而易举地就赢了前两轮比赛。进入第三轮比赛时,小男孩稍稍感觉有些吃力,但由于对手的急躁,小男孩用自己唯一的那一招,又一次获得胜利。

就靠着这一招,小男孩场场胜利,最后竟不可思议地进入了决赛。

决赛开始了,与小男孩进行比赛的对手要比小男孩高大强壮很多,而且对手好像也更有经验,不急不躁,稳扎稳打,小男孩被逼得节节后退,看样子有点儿招架不住了。裁判这时候叫了暂停,他怕小男孩受伤,并打算比赛就此终止。

但是,小男孩的师傅对裁判说:“没有问题,请继续下去!”

比赛又重新开始了。因为知道小男孩不是对手,与小男孩对决的对手放松了警惕,小男孩瞅准了机会,立刻使出师傅教他的唯一招式,对手招架不及,终于以失败告终。小男孩在这次比赛中获得了冠军。

在回家的路上,小男孩不明白为什么自己只会一招,就赢得了比赛,获得了冠军。他鼓起勇气向师傅说出了心里的疑问,师傅回答他说:“你虽然只会一招,但这却是柔道中最难的一招,你由于天天只练习此招,几乎完全掌握了它的奥秘。而且,这一招使出去,对方唯一反击的办法就是用手去抓你的左臂。”

听师傅如此一说,小男孩才恍然大悟——赢得比赛,有自己招式纯熟的功劳,同时自己的劣势也在此处变成了优势。

看似基本的练习却成了取胜的最高技巧。

同类推荐
  • 人生高起点:追求富裕人生

    人生高起点:追求富裕人生

    人生的智慧丰富多彩,成功的方法许许多多,如果你想把握住未来的人生,那末,善于学习、善于思考,就会裨益多多。这套《人生高起点:卓越人生素质培养文库》,将精彩的人生哲理、实用的人生途径、最有说服力的人生经验,尽收囊中,送给广大读者,目的就是启迪读者对人生的思索,引发读者对生活的感悟,让读者在智慧的海洋中,找到自己的成功之路。
  • 与企业共成长

    与企业共成长

    企业和员工是一个共同体,企业的发展依靠员工的努力来实现,而一个员工的个人成长也离不开企业的平台支持。所以,我们应该自觉把个人的命运与企业的发展融为一体,怀着强烈的责任心。充满热情,积极主动地去工作,恪尽职守,调动潜能。为企业的发展贡献自己最大的力量,同时也使自己作为一个职业人得到不断的成长,与企业一同走向成功。一起来翻阅《与企业共成长》吧!
  • 受益一生的心计学

    受益一生的心计学

    从古至今,人们所进行的一切活动,包括政治、经济、军事、教育、婚姻、交际等等,从一定意义上说都是某一层面的心计活动。《受益一生的心计学》分别从职场、处世、办事、生活、恋爱、家庭、销售、谈判、管理、说话、社交等方面详细讲解了不同领域中不同心计学的使用方法,立足于现实,取材于生活,用实例佐证“心计学”,内容丰富,语言轻松,相信你可以在随意的阅读中,学到严肃的生活哲学。
  • 非常品质

    非常品质

    谁不盼望成功?谁不追求成功?想成功,首先就要修炼自己,使自己具备成功的品质。伟大的丹麦哲学家及宗教思想家索伦·克尔克查得说:“好书能够读透你的心。”静下心来修炼好自身品质,才能在残酷的竞争中立于不败之地。
  • 人生致命的八个经典问题

    人生致命的八个经典问题

    人生很复杂,也很简单,复杂到每个人的生活都不一样,简单到每个人的一生都可以归纳为解决这8个致命的经典问题的过程。解决这8个经典问题的方式和方法的不同导致了最终收益的不同--成功或失败,幸福或不幸,或轰轰烈烈,或平如止水,或"春风得意马蹄疾"或"道似天凉好个秋"。
热门推荐
  • 厨师之路

    厨师之路

    这是个小人物的奋斗史。 我叫刘小飞,是一家餐馆的厨子。女朋友生日那天我花了一个月买了条金链子给她,却被嘲讽又穷又土,一气之下我远走他乡,来到了一个极其贫困的地方。这里物资匮乏,也没有像样的厨师,我觉得我的春天到来了,在这里我拿出了自己的绝技,不仅得到了众人的追捧,更得到了众人的尊重。
  • The Romantic Adventures of a Milkmaid

    The Romantic Adventures of a Milkmaid

    本书为公版书,为不受著作权法限制的作家、艺术家及其它人士发布的作品,供广大读者阅读交流。汇聚授权电子版权。
  • 有点儿闲钱就能发财的创富模式

    有点儿闲钱就能发财的创富模式

    经商其实就是经营人脉,经营头脑,通晓时势与政策,洞悉由人性决定的规则甚至是潜规则。30个立体化创富故事的精彩演绎,让国学经典指导生意。本书让你在提高创业心理素质的同时,找到适合自己的创业项目;在深层次理解财富的基础上,建立性价比最高的投资理念,找到属于自己的生财之道。
  • 总裁先生,宠妻无度

    总裁先生,宠妻无度

    整个江城的人都知道,苏子矜最讨厌的人是裴凉钰,没有之一,她从来只视他如蛇蝎。苏子矜十八岁之前,裴凉钰是整个江城的神话。苏子矜十八岁之后,裴凉钰是她一个人的神话。“谁说江城的神话不会败?最后还不是落在了我的手掌心?”苏子矜得意洋洋的开口。“哦?是嘛,到底是谁落在了谁的手掌心还不好说呢。”某男抬手松了松领带,长臂一揽便将她扣在怀里。
  • 华盛顿:世界第一位“总统”

    华盛顿:世界第一位“总统”

    《图说世界名人:华盛顿(世界第一位“总统”)》介绍了,乔治·华盛顿,美国首任总统,美国独立战争大陆军总司令,1789年当选为美国第一任总统,1793年连任。在两届任期结束后,他自愿放弃权力不再续任,隐退于弗农山庄园。由于他在美国独立战争和建国中扮演了最重要的角色,故被尊称为“美国国父”,学者们则将他和罗斯福、林肯并称为美国历史上最伟大的总统。
  • 知行合一:国学大师讲透阳明心学

    知行合一:国学大师讲透阳明心学

    王阳明是明代“心学”集大成者,阳明心学集儒、释、道三家之大成,是明代影响最大的哲学思想。王阳明的“知行合一”“心即理”“致良知”的核心思想,是500年来中国人精妙的神奇智慧。其学术思想传至中国、日本、朝鲜半岛以及东南亚。本书便是通过冯友兰,梁漱溟,梁启超,章太炎,吕思勉等八位国学大师的角度为您剖析“知行合一”的精华,使读者通过“知行合一”的口号抓住阳明心学的关键,探讨“知行合一”的心学内核。感悟“知行合一”的精神内涵,从而不断进步,提升自我,砥砺人生。如果心学是圣贤功夫,那么“知行合一”则是俗世智慧。
  • 弃妇复仇记

    弃妇复仇记

    清晨的朝阳暖暖的照射在大地,夜府四周还贴着红绸喜布,门口喜庆的对联和花园里张灯节彩的景物,一早便将喜庆的气氛推向了下人的心。长长的走廊里,一个娇小的声音快速的奔走着,因为昨晚太困,陪嫁丫环小梅竟然起床得晚了,此时,她正心急着小姐,赶紧朝婚房的方向走去。而在走廊尽头,却意外伫立着一抹高挺硕拔的冷寂身影,小梅眼神惧怕的垂下头,恭敬的喊了一句,“少爷早。”夜天殇剑眉轻扬,潭眸淡淡的扫了……
  • 法门名义集

    法门名义集

    本书为公版书,为不受著作权法限制的作家、艺术家及其它人士发布的作品,供广大读者阅读交流。汇聚授权电子版权。
  • 根本说一切有部毗奈耶尼陀那目得迦摄颂

    根本说一切有部毗奈耶尼陀那目得迦摄颂

    本书为公版书,为不受著作权法限制的作家、艺术家及其它人士发布的作品,供广大读者阅读交流。汇聚授权电子版权。
  • 后阴门

    后阴门

    本书为公版书,为不受著作权法限制的作家、艺术家及其它人士发布的作品,供广大读者阅读交流。汇聚授权电子版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