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3027600000003

第3章 家园印记(3)

好不容易挨到黄昏,一声口哨声骤起,人们扶老携幼,端着碗碟筷勺,从村子的四面八方涌来,聚餐地点就在三座六扇厝的大厅及走廊里,大几十张八仙桌,前后左右摆开,一时间人声嘈杂,熙熙攘攘,场面不说壮观,也算是热闹。饥肠辘辘的我,一边呼唤着母亲,一边寻找着餐桌。终于在后厅发现了母亲,她一脸平常,没有兴奋的颜色。我再看看其他大人,也大多如此这般。我从中真切地感觉到那是一番无奈呀!

食堂还没有上菜,孩子们都像我一样火烧火燎似的,把碗筷敲得叮当作响,发出了与年夜饭气氛不和谐的响声。

这时,天又下起雨来了。呼呼的北风,夹着丝丝的冬雨,寒气逼人。但是,全村人集中在偌大古厝里,利用饭前空余,呼亲唤友,整个餐厅还是洋溢着暖意。我们中国百姓不是讲天时地利人和吗?天时地利暂且不说,人和总该存在吧。几百号人聚在一起,苦中作乐,也是一种人和吧。我家餐桌紧挨着四伯母一家的八仙桌,大人们你一搭、我一搭的海侃,以消磨难熬的时光。我虽然不大懂得他们聊天的内容,但对造成这一餐年夜饭原因还是明白的。

终于,食堂里传出一阵吆喝声,年夜饭在一阵鞭炮声中出台了。不过有点姗姗来迟。第一道菜是社员从门前溪里捞来的鲜鲤烹饪的,菜名“鲤鱼朝天”。鲜鱼,多么诱人!一种莫名的惊喜、贪婪与激动,悄然袭上心头,我迫不及待地将筷子伸向鱼盘。大人们对我的这种“不守规矩”也不加指责,他们知道多少日子来没有让孩子们吃上一顿可口的饭菜了。几口鱼下肚后,我才把眼光横扫周围饭桌,这时五保户陈老伯进入了我的视线。他正步履蹒跚从门口进来,可能大家把他忘了。我萌生恻隐之心,快速站起来跑上前搀扶,并把他安顿在我的座位上,而自己找来一张椅子坐在他旁边。我这一举动,不经意间被生产队长发现,他当众表扬了我。这时我端起酒瓶为陈老伯斟酒。那是什么酒?那是山上“猴毛头”掺和少许糯米酿就成甜而涩的草酒,是生产队平日里硬从乡亲牙缝中抠出来的。有了苦酒助兴,气氛骤然热乎了起来。我手脚勤快,提着大酒瓶,为面黄肌瘦的大人们加酒,忙得不亦乐乎。

一阵百子炮连环轰响,传统的年夜饭结束了。虽然后来上的尽是些生产队社员自己种的瓜果蔬菜,但都是困难时期的珍稀佳肴,还是给灾年中的乡亲以饱腹,这已经是件幸事。年夜饭的热烈与祥和的氛围,也给寂静的山区村落平添了欢乐的节日气氛。

多少年过去了,但这餐年夜饭却给我留下了深刻的记忆。特别是乡亲们在国家有困难的年代里所表现出来的,与国家同呼吸共命运的宽广胸怀和和衷共济、互相谦让的习俗是感人至深的。我想,不管世事如何变迁,也不管今后会遇到什么困难,我们的民族,我们的国人,对祖国、对党永远是同心同德,风雨同舟,任何艰难险阻都阻挡不了我们前进的步伐。我们的明天会更加美好!

2006年12月9日

大年三十卖柴记

50年前的大年三十这一天,为了开春学费,也因生活所逼,我跟着几个乡下难兄难弟,一同去30里外的浦口镇卖柴。

那年我才13岁。学校刚放寒假,我就融入了农民弟兄砍柴的行列。即便在山区,放眼四周远山,一重山,二重山也是光秃秃的。我们要跋涉到很远的深山野谷,才能砍到好的柴。柴有草柴、木柴、生柴、干柴。一般生柴,就地取材,随砍随用;干柴呢,砍后需个把月风吹日晒,才有一定干度。母亲听别人说,干柴很好卖,叫我收拾收拾练练兵。于是,寒假里,我几乎每天都和村里的同龄农友上山砍柴,为的是攒点学费,贴补家用。在农友们手把手热心帮助下,我学会了整垛、捆绑,拴准柴束,把一挑柴,掂量得前头略轻,后头略重,高低有度,挑起来,结结实实,惬惬意意。

长龙山区的深冬,天寒地冻,偌大的香炉峰,也起不了屏障作用,东北风从黄岐半岛的海面上翻山越岭,呼啸而来。夜晚,老家那栋傍坡而建的木房子,虽有一道护墙,可仍然抵御不了寒风的侵袭。明天第一次出外卖柴,我很早就上床、熄灯,却久久不能入睡。直到半夜,才迷迷糊糊睡去。凌晨3点多钟,我就被母亲叮当作响的做饭声吵醒了。

胡乱吃点东西,我穿上草鞋,隔壁伙伴已招呼上路了。没有月亮,也看不到星星,冬夜的天空和大地,仿佛还原到远古时混沌未开的宇宙。我们挑着干柴,手携拄杖,小心前行,生怕惊动了什么。冷风扫着柴枝“哗啦啦”响,偶尔传来的狗吠声,才似乎让寂夜显得有点生气。寒夜使得那些时常执行任务,无端拦截卖柴人的不速之客,仍然蜷缩在家中被窝里,以至这天竟看不到他们刁难的神情和尊容。

过了下洋、下垱、塘口裡村庄,我们刚松了一口气,便很快进入乌岩头天险地段。这里山道狭长,路面坎坷,弯急坡陡,崖下的财溪水湍流急,发出阵阵令人胆寒心惊的咆哮。路边的草木,愈加瑟瑟发抖。峡口、山谷缥缈着的雾气,把远近的一切涂抹得隐隐绰绰。傍着悬崖峭壁间的羊肠小道,我一步一个脚印,吃力地挑着干柴,翻了这坡又上到那坡。累了,就停下脚步,凭借拄杖的平衡力支撑,拄一拄担子转换肩头,借以得到短暂歇息。因我人小力薄,拄杖更显得颀长,我被折腾得疲惫不堪,腰酸、腿痛、脚软。看着同伴身强力壮步履轻稳,我暗自羡慕他们。可凭着好强不服输的个性,我挺直腰板,打起精神,默默告诫自己:“路,是靠人走出来的!”盘绕在坎坎坷坷的夜路,内心的动力很快转化为热能。细汗从身体各个部位渗出,暖烘烘的,不觉寒气自然消解。这一路上,我经历了自强不息的锤炼。

当东方破晓,听到广播里传来的《东方红》乐曲时,我们到了浦口,候在外厝的市场边,等待顾客来实现货物与货币的交换。年关了,人们起得早。分不清哪是买柴的,哪是卖柴的。人们萝卜白菜,各有所爱,挑选喜欢的柴货色。有的买松柴片,有的买杂柴片,有的买草柴,有的买干木柴,讨价还价的声音不绝于耳。我真看不惯个别买柴的,太小气,又固执,没有人情味,挑三拣四,得寸进尺。心想,自己受了那么多苦累,卖个好价钱还不该?我守在自己的柴垛边,坚信“姜太公钓鱼,愿者上钩”。直到中午,一个中年妇女走来看了看干柴,又相了相我,没说干柴太多的不是,只是狠命地压低价钱。我思忖着时候不早了,“千赊不抵八百现”。结果以百斤干柴一元人民币成交。过完秤刚好48斤。我接过钱,数了又数,细心地把4角8分柴钱装进内裤口袋。我喜欢做自己喜欢做的事情,从中享受劳动的乐趣。这时,我才觉得身上冷冰冰的,肚子“咕咕”作响,于是,就挤到桥头边一家食杂店,买了光饼吃了起来。

我顺手把柴具靠在店墙,不想拄杖突然滑落,与装糖果的玻璃瓶一擦而过,瓶子碎了。这时,女老板从店里斜杀了出来,不分青红皂白,恶煞般冲着我叫嚷道:“赔!赔!赔!”她的丈夫刚说“算了吧”,结果却被她连珠炮愤愤训斥一番。“那是旧瓶,还有胶布黏着,只是边上有新痕。”这是一位老者的声音。在这人地生疏的地方,猛然听到这句公道、温馨的话语,远离家人的我,不由得心头一热。面对围观者的感叹声、讥笑声、责问声,我知道店家钱迷心窍,看在那位老者用心调解的面上,我静下来过滤一下心情,不为外物所役使,留一份沉着,留一份宽心。我毅然掏出内裤口袋里所有的钱,抵了糖果瓶的损失费,那种突如其来的屈辱感,揪得我心里十分难受。我漫步在古老的街巷,那被岁月磨损得滑溜滑溜的路面石,似乎发出强烈的警示幽光。那天的际遇,久久地嵌入尘封的记忆,我忽然对“贫贱是耐久之交,你处得它好,它益你必多”有了新的理解。

天色暗下来了,除夕之夜,鞭炮声此起彼伏,如一道道流星划过长空,不规则的光影相互交织,天气越发寒冷,西北风呼呼地刮,天昏地暗。饥饿使我疲惫不堪,眼前不时迸射出一朵朵悲凉而惨淡的星花。母亲好像有先兆之见,站在家门前,朝着下洋方向,望穿秋水盼子归。我终于回到母亲跟前,她一眼就看出我神色不对,先是怔了一下,接着温存地宽慰我:“平安回来就好,状元无难不成人!”那舐犊情深的慈母形象深深地定格在我的脑海里。

2007年8月14日

种丝瓜

又是春暖花开时节,我的记忆又回到种丝瓜的意趣中。萝卜白菜,各有所爱。在我的家乡,乡亲们都喜欢在房前屋后、田边地头种上丝瓜。夏日里,丝瓜便成了乡野一道美丽的风景线。

春天一到,将丝瓜的种子点播,很快就生根,发芽,舒展真叶,崭露卷须,长成新鲜嫩绿的瓜苗。选择一个天朗气清的日子,荷锄挖穴,下足底肥,复土培畦,种上瓜苗,压土浇水,再用破箩筐之类“围堰”呵护,预防禽畜糟蹋。为了让丝瓜健康生长,有必要在苗穴旁边插上带枝的小竹竿或木杆,让丝瓜日后顺势攀爬上蓠棚。这样,瓜苗移植也就大功告成了。

丝瓜喜温、喜光、喜湿润,需要通风采光条件好的环境。为了节约搭瓜棚占用大面积土地,于是,人们便利用那晒干的稻草,一束束搓结拉长绳子,头接着尾、尾衔着头。通常,用几根高一米左右的木桩,按一定间距楔入土中,再用搓就的稻绳系紧联结,为丝瓜的生长搭桥铺路。天暖风清的初夏,在光合作用和雨露滋润、肥水营养下,瓜苗抽出卷须,茎蔓迅速伸长。它像小青龙似的,一节节,一叶叶,缠绕既成的蓠绳,步步为营,勇往直前。蓠绳,犹如一条明晰的航线,引领着丝瓜前行的方向。

瓜藤,是支撑丝瓜的生命线。触须雄赳赳,在前面执掌龙头,藤子有棱有节,节上生枝、枝上生叶,淡绿淡绿的,犹如一把把绿色的扇子。随着丝瓜旺长,不知不觉中密叶叉出淡黄色的花苞……花儿很快开放,黄灿灿的。风过处,瓜藤上节节叶片,便借着风的爱抚,抖动着花的媚态,羞答答地裸露自己娇艳的姿容,暗香浮动,引来蜜蜂蝴蝶歌舞翩飞,拥绕着丝瓜花,把人们心中柔情扯出来。

“夏至一夜长九草”。丝瓜由营养生长期自然转入开花结果期。在间隔一段雄花节距后,就冒出携着小丝瓜的雌花花茎。它们就似一个个小精灵,火柴棒那么大,嫩嫩的,绿茸茸的,隐藏在翠叶下,朦朦胧胧,躲在深闺无人识。过那么几天,小丝瓜长成筷子般大小,圆筒式的身段,绿皮肤光滑且亮丽,小家碧玉形态显而易见。丝瓜一天天长大,拇指那么粗时,静若处子,随着地心引力作用,身体逐渐下坠,油绿的瓜皮,灿烂的茎花,在阳光的照耀下,健美而平和。瓜果是丝瓜的掌上明珠,丝瓜很快出落得大家闺秀一般俏丽,硕果短的尺许,长的米把,筒式的腰围,有茶杯那么圆润。它经露沐阳的肤色从嫩绿变深绿,悬空挂在蓠绳上,文文静静,懒洋洋地淋浴阳光,呼吸新鲜空气,诱惑着人们的视觉。“丝瓜丝瓜着绿装,体长腰圆真自尊。一生悬空看世界,好蓠至少三条桩”。溜达菜园,吟咏丝瓜歌谣,使人变得神采飞扬。欣赏丝瓜三三两两立正稍息的姿容,那种感觉要不身历其境,你真难体悟出其中的妙处。

不要小觑丝瓜,尽管小巧玲珑,可回报主人,真真切切,确也不菲。在那缺粮少吃的年代,种丝瓜让我们度过了年荒。瓜果收成了,自家烹饪,炒着吃,煮着喝,拌着嚼,口味清爽,祛火润肺。送几条鲜美的瓜果,馈赠亲友、邻居,总寄寓物轻意重和谐温馨的感觉。让瓜果上市场买卖,换回些许油盐酱醋,知足常乐。深秋时节,丝瓜收成结束,而丝瓜“根馏水”、巢布还是贵重草药呢!丝瓜,汗水浇灌的产物,就这样融合在村居素朴安宁的生活里。

2006年5月13日

花菜情

花菜,在外国人的心目中,列居蔬菜第一位。这不仅是因为它价廉物美,更在于营养丰富。而对于我来说,还在于它容易栽种。故乡的土壤、气候,对花菜生长有着得天独厚的地理条件。生产出来的花菜,很结实,很清新,很甜润;看起来养眼,嚼起来有滋有味。

退休后,偶尔上超市采买,我常常避开琳琅满目的商品,独步徜徉在郊外菜地区,流连在尚留有晶莹露珠的花菜边,挑选我中意的绿色食品,为的是完成一次选择的体验,也为在那里捡回一种怀旧和宁静。

花菜是乡下一种普通的菜蔬,施以有机肥,长着绿色的叶、银装素裹的蕾,洁白的碎花有机地组合成一整朵生命的花团,那它就是百分之一百的“绿色食品”。然而,论花形、花貌、花香,花菜未必是“花中之王”,但在可食花类的植物中里,其花朵之大,营养价值之高,味道之鲜美,乃数它第一。

我与花菜结缘,始于20世纪60年代。那时每家每户分有自留地、责任田,要在这有限的天地里经营,就得盘算种何种作物来得划算。可以说,这是“菜篮子工程”,也是农业户的“金饭碗”。经过深思熟虑,瞻前顾后,我选择了栽培优质高产的花菜。

冬天,是种花菜的季节。我利用冬闲地,种上一片花菜,从购苗、定植、浇水、施肥、中耕,我样样精心操作,用辛劳的汗水,浇灌着每一株花菜,用心血编织着菜园的蓝图。菜园,仿佛成了我得意的创作基地,躬耕不已的试验田。

同类推荐
  • 伪自由书:鲁迅作品精选(感悟文学大师经典)

    伪自由书:鲁迅作品精选(感悟文学大师经典)

    本套丛书选文广泛、丰富,且把阅读文学与掌握知识结合起来,既能增进广大读者阅读经典文学的乐趣,又能使我们体悟人生的智慧和生活哲理。
  • 孔夫子入党

    孔夫子入党

    谭运长:比较长时间以来,大概从上世纪八十年代末反思五四开始,到现在,对于中国传统文化的再评价、再认识,已成为学术界、思想界的一大潮流。最明显的就是王元化,从新启蒙向新国学的转变。很早的时候,大概就是1989年,我看到他在我老师(徐中玉先生)主编的那个杂志《文艺理论研究》上面,发表了一篇很长的文章,叫《五四断想》,就是纪念五四70周年引起的各种思考,里面就有很多反思。 一方面他讲到五四是个新传统,五四反传统,也是我们传统文化自身的选择。另外一方面,他认为五四当时的一些具体做法,特别是那种激进主义的态度,值得反思。
  • 大银行家

    大银行家

    京都、大阪的樱花,三月底就全开了。愈往北,花期愈晚,到北海道,五月开花是寻常事。一个半月间,先是南边的冲绳,渐次往北,各处的公园,雪一般堆在枝头的樱花丛下,从早到晚都是游人如织。一九二六年春天,一个来自中国的旅行团,正在日本作为期半个月的观樱之旅。这是一次轻松惬意的旅行。随团的二十余人,每人全程包价五百元,在各个景点随意逗留,饮酒看花。风日甚好,心情也愉悦。促成此行的,是银行业巨子、上海商业储蓄银行总裁陈光甫。
  • 黄昏散步

    黄昏散步

    《黄昏散步》为作者于2009年所写的文艺杂笔作品集,有生活随感、游记散文.有工作体悟、文艺感想,也有为文学艺术界朋友们的图书或书法作品写下的序言,其中包含作者在自治区文联主席工作岗位上对文艺工作的总体思考与实践体会.对文联工作的整合想法与创作实践.对人生的不懈追求与哲理感悟一一并辑成此书。
  • 单读(11-15)

    单读(11-15)

    用全新的视角和文体看世界。中国青年一代公共知识分子的声音。中国公共社会中清新而令人尊敬的声音。本系列收录《单读》第11辑至第15辑,主题分别为联结/断裂、创造力之死、消失的作家、世界的水手、我们的黄金时代。
热门推荐
  • 报告老师,我有意见

    报告老师,我有意见

    本书是快乐少年第四辑之整蛊校园之一,是一部全面反映小学生校园生活的小说,生动有趣描述了小学生的成长经历,肖小笑,“铁三角”中的老大,班长,学习好,头脑灵活,是谋划把老师搞掂的主谋,还有“铁三角”中的唯一女生田田和军师范弥胡,当严肃可爱的老教师石老师碰上这群捣蛋鬼时,她该如何接招?本书生动,幽默,情节简单,适合广大青少年读者。
  • 说话讲技巧 办事有方法

    说话讲技巧 办事有方法

    人生在世,谁都渴望成功。《说话技巧,办事有方法》提供了中国古代和国外大量鲜活、实用的有关资料和心理讲解,帮助你对任何人,任何场所,都可以从容不迫、潇洒自如地面对。让你的财富迅速提升,爱情找到甜蜜,亲朋关系更加紧密,事业上走向成功!
  • 江氏伤科学

    江氏伤科学

    本书为公版书,为不受著作权法限制的作家、艺术家及其它人士发布的作品,供广大读者阅读交流。汇聚授权电子版权。
  • 漫威之无限人格

    漫威之无限人格

    简单来说,这就是一个拥有着连自己都不知道自己到底有多少副人格,而且这些副人格们的原型都是各个世界的风云人物的家伙,在漫威世界搞事情的故事!快银:你怎么可能追上我!雷蒙:速度即力量,年轻人,你有被光踢过吗?洛基:为什么你能无视我的幻术魔法?雷蒙:觉悟吧,我愚蠢的欧豆豆呦~~~ 钢铁侠:你……到底是谁?雷蒙:吾乃威震天,霸天虎的领袖! 【温馨提示①:本书背景是‘漫威无限人格宇宙’,请勿对号入座!】 【温馨提示②:对漫威背景不熟悉也不影响阅读,请放心食用!】
  • 思陵翰墨志

    思陵翰墨志

    本书为公版书,为不受著作权法限制的作家、艺术家及其它人士发布的作品,供广大读者阅读交流。汇聚授权电子版权。
  • 侯门贵女:王爷请让道

    侯门贵女:王爷请让道

    穿越成寄养乡下的阮家三小姐,想做苏玛丽失败了,想做白莲花也没成,还是披着羊皮的狼合适自己。草包妹妹,莲花姐姐这些都是小事。可是碰到古代版总裁怎么破?都说总裁有三宝:面瘫、邪魅。活好,这个碍事的王爷样样也不缺。某王爷:“你,嫁给我。”某穿越女凌乱了,总裁不是都爱小白花吗?她可是女汉子一枚……
  • 一等狂妃:逆世大小姐

    一等狂妃:逆世大小姐

    【新书《一等兽妃:傲世女神医》火热连载,请继续支持朱随作品哦!】她重生在天下第一丑的废材身上,本为家族耻辱。然,当冷眸睁开,一切大变!妖魔鬼怪、贱人奸人,敢惹她?休怪她下手无情,斩草除根!优质美男都对她说,白狐,我愿与你生死与共,同生共死!天上人间,唯你至重!
  • 套中人

    套中人

    公墓永远是这么安静,一眼望去,无穷的山峦之间包裹着一片醒目的墓葬,密密麻麻的墓碑整齐排列着,有无数人躺在地底下,地面上却几乎看不见人。有时候想想会觉得毛骨悚然:如果墓碑的排列秩序代表着地底下人人睡的秩序,那么这满眼整齐的墓碑,就是一具又一具按行列摆放的尸体。“快点,我们放下花就走。”小贵说。小贵是我的同事,他的一个同学几天前去世了,他正好在外地出差,没赶上葬礼,回来后决定来给同学献一束花。但他胆子小,一个人不敢来,非要拉着我一起。“白天有什么好怕的?”我嘲笑他。“这是墓地,阴气重。”他呲着牙道。
  • 冤有头,爱有主

    冤有头,爱有主

    她真的是第一次玩网游,各路大神们要不要这么狠,一个接一个地通缉她!最悲愤的是,她新买来的账号上不但多了很多前任,居然还“绑定”着一个现任!当她终于渐渐适应一切时,那个让她做梦都想追杀的奸商,竟然开始不务正业,化身挖墙脚专业户,并且……挖到她头上来了。
  • 牧明

    牧明

    健身教练重生在天启年间。钟仁没有盖世的神功;没有王霸之气;也没有处处能逢凶化吉的好运气。他有的。只有那多出来的,将近400年模糊历史。有那先贤们耗尽脑汁,为这古老的国度,寻找的一条条出路。明末,有辽东女真虎视眈眈,有日趋尖锐的社会矛盾,有怒急起义的百姓。还有那忙着升官争权的朝堂诸公,以及“无用”的皇帝陛下。在这乌云密布,风雨欲来的大海上,大明朝这艘腐朽笨拙的大船,能否继续安然前行?这是一个,小人物如何在大风雨中艰难前行的故事,他苦辣酸甜的一生,敬请诸君观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