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3027600000007

第7章 家园印记(7)

拄杖,是农村老百姓最熟悉不过的辅助性工具。由于年代久远,加上以车代步,今天许多人对它十分陌生了。

试想,在人挑肩扛的年代,一个人挑着百多斤重的担子,在崎岖的山道上行走,是何等艰辛。而且山道狭隘,连转身都不太容易,更不用说撂下担子休息一下。于是,人们就发明了拄杖。一来,它伸入扁担下,架在另一肩上,使担子多了一个支点;二来,可以直立在地上,上头支撑着重担,可以随时随地休息。这样一来,出门劳动,它便成了必带的工具之一。

我长在农村,从小就是家里的小劳力,学习使用拄杖就成了必修课。

然而,掌握拄杖的使用技巧并不是件容易的事。拄杖是用一根坚韧木头削成的,头前有一个不大不小凹进去的“挽”,与扁担的弧度相吻合;下脚离地面大约尺把高的地方有一个拄锥,用来挂拴绳。有条件的人家,还在它的末端,即接触地面的一端的木头上套进一个铁匝,以减少它的磨损。最重要的一点,它因人而异,即必须与使用者的肩膀等高。换句话说,各人认各人的拄杖,不然用起来十分别扭。

拄杖上肩,求的是减轻双肩负荷,是力的分解与平衡。要做到这一点,最重要的是,用凹槽准确地挽在扁担下面,一头搁在另一肩上,且走起路来,不磕不碰。这里用的是杠杆原理。用它支撑时,也就是发挥它的拄杖作用时,力求支撑点准确着地,担子压力须通过扁担与拄杖、拄绳等有机结合,要在同一框架内,形成“三点一面”的拉力作用,才能站得稳、立得住,人才能借时休息。拄杖使用起来方便,可是没有十天半月是学不成的。其间,不是摔倒,就是碍手碍脚的。我就凭着一股初生牛犊不怕虎的精神,偷着学、背着练,终于功到自然成,把它掌握了。

一旦掌握了拄杖,它伴随我从田间到地头,从山里到山外,得心应手,运用自如。

更难忘的是,拄杖还可以防身。有一次,夜间行路,一条巨蛇横在路上,把我吓了一大跳,我顿时举起拄杖,手起杖落,就结果了那条蛇的命。还有一次,路过一处偏僻山岬,突然窜出一头野猪,我手握拄杖,大喝一声,吓得那头野猪落荒而逃。更值得一提的是,日本鬼子入侵连江时,逼着乡亲们当挑夫运送货物,被百般欺凌的乡亲们行至乌岩岭天险地段时,一齐呐喊着利用手中拄杖,直把那几个押送货物的鬼子乱棍打落山崖。默默无闻的拄杖,也显出了愤怒与不屑的神情。

“从今若许闲乘月,拄杖无时夜叩门”。参加工作后,我走出了大山,与我相随多年又敢赢敢拼的拄杖,便“束之高阁”了,但这并不影响我对它的真情实感,我从它朴实的身上得到了真诚、勇敢的启示,得到了坚实互助的力量。

2010年9月8日

拾田螺往事

我的童年在山里山乡度过,风风火火的日子,有点离奇与苦涩。在灰蒙的记忆脑海里,常常放映拾田螺的艰辛镜头。

田螺姑娘的故事生动感人,孩童时就听说。然而,当年苦涩地去拾田螺并不是想得到田螺姑娘的好处,而是“一碗田螺九碗汤”,给贫苦的家庭餐桌上增加一碗肉香鲜嫩的佳肴罢了。

田螺,属软体动物,绿色食品。其身体由头、足、内脏囊等三部分构成,头上长有口、眼、触角以及其他感觉器官。田螺的足肌发达,紧贴着厣的膜片,像一个圆盖子,当遇到不测或需要休息时,便把身体收缩在螺旋形的贝壳里,并用厣将贝壳严严实实地盖住。它生长在阴凉的稻田里、小溪中、池塘里。俗话说:“田螺生百子”,其繁殖力很强。夏、秋季节是田螺生长的黄金季节,也是捕取田螺的最好时期。

田螺土生土长,乍一看,和蜗牛长相不分上下。它的走路姿势跟蜗牛一样,挥舞着一对短短的触须探路,蠕动挪行。田螺十分谨慎,警惕性非常高。一旦风吹草动受侵扰,它就全身缩进壳中,以防万一。当它感觉没什么大碍,便又探出头来,继续自由活动,这些小家伙黛灰外壳,形态小巧,动作迟缓、反应敏感、食性脆嫩,营养丰富,真叫我喜欢!

我在上小学时,学校离家不远,隔着一片田野、一湾小溪,偶尔下到田里,探幽寻奇拾起田螺来。然而,拾田螺大有学问。这个学问,我也是从实践中得来的。开始,我以为有水田就有田螺。因此放学后,总是见了水田就顺着田埂绕圈圈,先做“火力侦察”,发现有田螺了才放下书包下到田里。其实,这种拾法多少带点“闭着眼睛捉麻雀”,偶尔也能拾到十粒八颗。后来,发现阴凉的水田拾到的多,再后来发现阴凉且肥沃的水田更多。这就是认识规律。有了这经验,所以我拾到的田螺总比别的小孩多得多。他们看我总是携带满筐回家,都投来羡慕的眼光。后来,他们总是屁颠屁颠地跟着我去寻找“螺源”。回头望着跟在屁股后头的同伴,我心里有了自豪感,也是一种乐趣吧!

人总有一点私心的。虽然他们发现了我多拾田螺的秘密,但我还留有一手,就是掌握田螺水性、怕高温、喜阴凉之外,发现田螺总爱傍晚出来觅食、活动等习性,等那时下水田,不用多少时间就大有收获。这个拾田螺小技我是不会告诉给别人的,生怕他们抢了我的“饭碗”。这说起来可笑,但它毕竟是小孩的脾气使然。

我拾田螺的最大乐趣还在于得到母亲的赞扬。当看到我每每拾回许多田螺也就是满载而归时,她是非常高兴的。有时她把田螺分送给左邻右舍,并对他们说:“这是我家娃子拾的,有福齐享,大家尝尝鲜吧!”于是,我总是得到“你家小孩很懂事,很勤劳,能吃苦,有头脑”的一片赞许声。这时,我的母亲也感到一种自我满足。

拾田螺有它的甘甜,也有它的艰辛。比方说,山田僻远,拾田螺最佳时间又在傍晚,说不定什么地方还会窜出毒蛇来,田里又有蚂蟥,还有烂泥潭等。这些潜在的危险,都是大人的挂心和小孩害怕之处。但是,为了能分担家庭困难,再苦再累也要克服。现在回想起来,我的倔强性格,大概就是在拾田螺时培养起来的。我的勤劳良习,大概也与拾田螺有关。

流年似水。拾田螺的日子多少年过去了。现在,田螺也有了人工养殖基地。每当我把买来的田螺经“吐水”和咬尾处理后,用酒糟煮、煎、炒,香喷喷的,吃起来口齿留香,不知有多少畅快时,总是忘不了孩提时候拾田螺的情景,总是要向家人说一番拾田螺尘封的趣事。这大概是“忆苦思甜”吧!口里是一番“田螺宴”滋味,心里却是另一番滋味。

2010年8月27日

缅怀大哥阮经在

大哥,你悄然走了20年。十月十五日忌日,成了我打开记忆缅怀之门。

听家里人说,你出生时,雷鸣雨注,哭啼不止。这时,有位算命先生恰巧避雨屋檐下,祖母素怀怜悯之心,就拿出干衣给算命先生更换,并捧上一碗热腾腾的“太平面”,使这位先生感动不已。于是,他便自告奋勇为你“定时”请安,并给你取个“经在”之名,还交代了日后培育成才之要领。母亲遵先生之嘱,就把出生才个把月的你寄养到“岚下府”姨妈家。姨妈家曾连中“五武举”,是经武世家,在这样环境里对大哥你来说无疑大有裨益。稍懂事后,你就入私塾接受“天蒙养正”的启蒙教育,继而熟读“四书五经”。由于你的勤奋好学,自幼成了童“星”。15岁时,私孰老师出上联“经文纬武济家国”,而你稍加思索便脱口而出应对“在世为人学哲贤”。这让在场的人都为你的才思敏捷而惊呼,说你将来定有出息。

新中国成立初期,百业待兴,乡里创建供销社。大哥,你有文化,年纪又轻,手脚也勤快,为人更厚道,你受聘首选,理所当然。于是,供销社营业员成了你第一份工作,也是你人生迈出的第一步。你和所有的乡下有心人一样,对待工作是那么的兢兢业业,对待顾客是那么的热诚周到,上级组织很快看中了你,把你调到长龙公社办公室工作。在那里,你依然为人正派,严于律己,处事果断,雷厉风行,为民办事。24岁不到,你就被提升为党委副书记,后又调往连江县委办公室。一步一步往高处走,有许多你的同龄好友提醒你:“高处不胜寒。”而你却怀揣一颗滚烫的心和忠于职守的责任感,埋头苦干。同时,又以你的精明能干,文思明捷,笔耕不辍,大块大块的文章不经意地突见于《福建日报》等报刊。于是,人们给你送来了绰号“土记者”。

我小时候就读过你的作品,心里对你是佩服得五体投地。在你的字里行间,我仿佛看到你对故乡,对连江,对国家,对共产党领导充满着无限的热爱与激情。我想可能就是因了这种激情、这种热爱,使你义无反顾地在人生的道路上勇往直前。因了这种激情、这种热爱,使你毫无愧疚地当个人民的好儿子。

你曾经私下里对我说:“当国家干部,是人民的公仆,待人接物,要换位思维,跟人交换意见,和颜悦色,心诚则成,于己于人于事业都有好处。”尽管那时我还在上中学,未曾经风雨见世面,对你这些话语还不能很好地理解,但你的为人处世,你的立党为公,我是深信不疑。因为你是我心中的一个标帜。或许,应了那句“公道自在人心”的古话,你的处世为人,为你的人品平添了亮点,为你的形象增加了高度。

“十年动乱”时期,在县委组织部当干事的大哥,也遭批斗、进“学习班”,然而,你的职业操守并没有因此而缺失,你宁可受凌辱,也不泄露组织的秘密,更不会出卖领导和同事。我知道,因此你精神上、身心上遭受到巨大的痛楚。含辛茹苦的母亲,也为你增添了不少的牵挂。然而,你,我,都坚信没有共产党就没有新中国。真理是不容颠倒的。在那最艰难日子,你忍辱负重,抗争到底,书写了你人生最可贵的一页。你的言行,给我一种书本上找不到的认知——“任从波浪翻天起,也有中流把渡舟。”

我清楚地记得,有一次,你和你的同事被抓去游街批斗,其罪名是“修正主义”、“牛鬼蛇神”、“黑五类分子”,属于“打倒”与“炮轰”之列。在游斗中,你突然发现跟你一起受难的同事,被打得鲜血直流,奄奄一息。此时你意识到人命关天,不顾自己的安危,立即撕破自己的白衬衫给你的同事包扎伤口……

我还清楚地记得,那一年,你从县委机关下放到潘渡公社,继后再派到贵安大队“蹲点”。对此,你没有半点怨言。白天与贫下中农打成一片,加入当地春种秋收、开垦茶园、绿化造林等劳动行列;晚上,你孜孜不倦看书学习,或者走村入户,与农民共商兴农大计。当你离开时,从村民那种依依不舍的送行场面,可以看出:你留下了什么,你尽心尽力了没有?所有这些,山不言,而标高低;海无语,则知深浅!

大哥,你在出任荷山纸厂厂长期间,胸怀大局,与厂里干部职工同心协力,消除派性隔阂,身先垂范,以制度管理人,以“技改”为动力,以产品质量取胜,以营销促生产,使一家濒临倒闭的企业,迅速扭亏为盈。大哥,你的亲和力和责任心,有口皆碑。

县交通局局长任上,大哥,你一心扑在事业中,怀揣连江交通规划图,三天两头往省、市交通部门跑,希望在有生之年,能多争取些项目,多争取些资金,为连江多修几条像样的大道,为改善投资环境、发展县域经济,让乡亲们出行方便。每当我徜徉在当年大哥任内修建的长马、小沧、真茹、赤石、青芝、下宫、文朱公路,黄岐对台码头,连江新大桥,以及凤城至琯头104国道时,每当人们赞扬你创建发展连江汽车修配厂、交通客运公司、海运公司等,使企业蒸蒸日上时,我的眼前似乎再现你深邃、智慧的目光,如同秋晖,直抵我的心灵。几多风雨,几多春光?你的执着,你的奋斗,你的付出,也赢得了好名声。我想,这就是一个普通共产党员的作为,就是平凡中的不平凡之特质。

“积德名声远,存仁品格高”。这是你走的时候,乡亲们慨然合赠你的一副挽联。你主张让弟侄学做人,走自己的路,达则济天下,对后昆影响颇深。事业有成的福州龙事达房地产有限公司董事长阮孝木,慷慨献资200多万元,在长龙中学建设一座以你的名字命名的“阮经在教学楼”,足见你在父老乡亲心目中的分量,足见你的高风亮节和令人敬仰的感染力。

大哥,你的一生,虽然平凡无奇,但有作为,在我们的心目中是完美无瑕的。你留给我们的精神遗产,影响着鼓舞着我和我们的后辈,我们一生都享用不尽。大哥,安息吧!

2011年4月1日

大姐夫擀面

说实在话,男人下厨早已习以为常,但是男人会擀面却为数不多。我的大姐夫就属于会擀好面的男人。

大姐夫的擀面手艺,是他15岁在修建鹰厦铁路当民工时,因食堂缺少帮工而当“勤杂”学到的。食堂的擀面师傅见他年少肯学就教他和面、制作面点,于是,姐夫很快手艺见长,能擀出一手好面,制作若干面点。

同类推荐
  • 掌纹

    掌纹

    本文诠释了乡村人事的重量,这重量是那么的沉重。这份沉重是生而为农人的艰辛,是在田地上用汗水和泪水浇灌的人生。
  • 搓麻手记

    搓麻手记

    我不怕,我怕什么!老子一不贪污二不腐化三不杀人放火四不争权夺利五不欺世盗名打打麻将怕什么?真的话。七筒,好牌趁早打!你干什么?采访?你就公开讲,想在老子跟前套几句话编编写写然后卖给哪个小报骗几个钱花就是了。缺钱花你就找老子来了,平时头昂得跟公鸡一样。哎!你讲老实话。老子跟你也不外。如今这年头……兑!狗屎(九筒)兑。你一讲话差点把老子一副好牌搞糟了。九万。不就是打麻将吗?好,我给你透两句,稿费提成百分之十。零八年是麻将年你可晓得?谁说的?主席说的。
  • 爱看月亮的猪

    爱看月亮的猪

    孙悟空、猪八戒、白蛇、王昭君、哪吒、孟姜女、梁祝、金蝉子、蜘蛛精、杨玉环、牛郎织女……如果他们的故事,和你知道的不一样呢?所以,有了这本胆大包天,重写经典神话的爱情故事集。你想看吗?歌功颂德让他们去吧,我们来歌颂爱情。
  • 这辈子活得热气腾腾

    这辈子活得热气腾腾

    这原本是一些写给没有人的文字,是一个人写给世界的情话和狠话。这本十年写就的书完整展现了一个不向生活认怂的人所会经历的世界。接手第一个剧本就被骗的迷茫与无助,28岁被催婚的委屈与惶恐……作者写尽了人在各种境遇中的无奈和进退两难。在那些眼泪,那些温暖,那些自嘲与自尊中我们看到: 人生艰难时,犹豫不决时,在恐惧要先于生活压垮你时,走错路不是最糟糕的事,害怕走错才是;受伤后最难的不是止痛,而是还有像没受过伤那样去爱的胆量。或许一个人永远无法拥有80而无悔的人生,却可以保有在80岁都敢重新开始的勇气。这,就是我们为之努力的东西,就是让生活热气腾腾的东西。
  • 陈沂评说

    陈沂评说

    本书从小说、散文、诗歌、影评、文艺思想、政治思想、政坛伟人交往、文艺大师交往等方面对陈沂进行了研究。
热门推荐
  • 过着语文的日子

    过着语文的日子

    《过着语文的日子》是一名小学语文特级教师汪智星十多年从教经历的精华总结。有成长经历、经验反思、精品课堂,为语文教学回归本真,发出呐喊的声音。
  • 为爱繁华误入秋

    为爱繁华误入秋

    《为爱繁华误入秋》收录了郁达夫所著的最经典、最纯美、最精致的作品,包括小说和散文。书中的小说多带有“自叙传”的色彩,有的注重内心的纷争与苦闷描写,有的侧重反映社会底层民众的疾苦。书中的散文,无论是游记还是写景的散文,也深深植入了作者的思想感情、个性和人生际遇。全书内容香艳而沉郁,语言感伤而率真,一定程度上体现了作者的思想风貌、创作风格以及浓郁的浪漫主义倾向。
  • 英雄联盟之全能天才

    英雄联盟之全能天才

    【新书:无上帝尊归来】“要上单,不给就送……”“只会打野,不给挂机。”“给我中单亚索,你们躺好。”……洛夏,16岁登顶韩服路人王,每当在国服的小号排位中看到这些熟悉的话,都会不自觉的挠挠头。五个位置,真的有什么不同吗?
  • 重生之华丽逆袭

    重生之华丽逆袭

    论如何优雅的踹开金主和潜规则。李歆泽重生到被潜规则的小明星身上,冷静地撇开金主后,一脸血的发现小明星没学历、没积蓄、没人脉……不是每个重生到明星身上的人都是影后,脱离娱乐圈后的励志成长,从一无所有到排除万难的华丽逆袭!
  • 伪骄

    伪骄

    睡梦中的沈熙和感觉到有人喊慢慢睁开双眼,一入眼便是一张俊美的脸庞酒精的作用下没有认出来是谁开口就是“好帅小哥哥啊!”韩梓辰端来醒酒汤“喝了。”“不要”沈熙和有点撒娇的语气。“乖,喝了不然明天头疼”韩梓辰也不凡耐心的哄着她。“不要~除非……除非……”“除非什么。”沈熙和一下凑到他耳边说“你亲亲我”说完还对韩梓辰笑了一下。(人前高冷自己媳妇面前小奶狗×在别人眼里中是冷艳美女自己人面前调皮小可爱)
  • 中华神秘文化:相术文化

    中华神秘文化:相术文化

    生死有命,富贵在天。富贵之骨,不遇贫贱之苦;贫贱之相,不遇富贵之乐。世间之人各有其察性、聪愚、寿夭,乃至贵贱、吉凶、祸福的差异,并有其相应的特征。“故知命之工,察骨体之正,睹富贵贫财,犹人见盘孟之器,知所设用也。”让我们一道进入相术的神秘世界,披石拣金,去芜取菁。
  • 富可敌国之相公宝贝

    富可敌国之相公宝贝

    “莞儿,你在干什么呢?快来吃饭了。”妈妈的声音从房间外面传了进来。“哦!”琮紫菀应着声但是并没有任何行动。“你这死丫头,喊了你半天都不出来,又一个人躲在房里干什么呢?”琮母见女儿始终没有出来,于是破门而入喊道。看到妈妈双手插腰,手里拿着铲子站在门口,一副要大义灭亲的架势,赶紧陪着笑脸说道:“妈,我正在问同学到哪里拍写真又好又便宜呢!这样也能为您省点儿钱不是吗?”“省钱,……
  • 都别太难过

    都别太难过

    晚上八点,女儿还没回来。刘云端上最后一盘西红柿炒鸡蛋,看了一眼墙上的石英钟,内心的叹息像傍晚的潮水,一浪涌过一浪。不用问,她都能猜到女儿此刻在干什么,和几个女同学挤在一起打打闹闹,或围着露天小摊儿吃什么烧烤,再或,跟她喜欢的那个男同学,你送过来,我送回去,最后拥在黑暗的某处,依依惜别,难舍难分。女儿不喜欢回家,当然,她也不喜欢课堂。每天放学后,离开老师,也不在母亲的眼皮底下,能自由自在地玩儿,享受快乐,这是女儿一天中最美妙的时光。刘云解下围裙,坐到方厅的椅子上,用两只脚扔下拖鞋,拱上腿,抱膝而坐。
  • 飞鸟与鱼(外一篇)

    飞鸟与鱼(外一篇)

    丁丑年,我在中印边境线上度过了难忘的十八岁生日。铁丝网那边的印度上校安尼尔送了我一件神秘礼物。达旺山口的风很寂寞,驻扎在此的哨兵不寂寞,只是有点无聊。因为那一场被历史遗忘的战争渐渐淡出人们记忆。但边境局势仍不怎么稳定,NEFA(藏南地区)不断成为国际媒体的焦点。我注意到安尼尔是个不用过于警惕的印度军方上校,他穿着枯荷色尼子上衣,马皮靴子在阳光与雪花的陪伴下失去了应有的光泽。他乌黑的头发一定是打过发蜡的,比影片《流浪者》中的男主角更俊美。他双手合十,坐在草地上闭目养神。黄昏时候,我看见他手上拿着报纸,烟斗里的青烟如同牧人德吉草燃烧的牛粪。
  • 加缪文集2:堕落·流放与王国

    加缪文集2:堕落·流放与王国

    《堕落·流放与王国》为郭宏安译加缪文集第二卷,包含中篇《堕落》和短篇小说集《流放与王国》,重点表现了作家对于社会现实的深刻反思。阿贝尔·加缪(Albert Camus,1913—1960),法国小说家和戏剧家,存在主义的代表作家之一,1957年获得诺贝尔文学奖。加缪在50年代以前,一直被看作是存在主义者,尽管他自己多次否认。1951年加缪发表了哲学论文《反抗者》之后,引起一场与萨特等人长达一年之久的论战,最后与萨特决裂,这时人们才发现,加缪是荒诞哲学及其文学的代表人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