同治三年,曾国藩兄弟率湘军攻破天京后,虽然举国为之欢庆,连皇上也为之十分振奋,但曾国藩多年的官场经验告诉他:功高震主危及身家。于是他在给朝廷的奏折中表示“臣统军太多,即拨裁撤三四万人,以节靡费”,实际上,他是主动要求裁撤湘军。
时人王定安曾说过:“曾国藩向来不爱出风头,懂得功高震主的道理,认为湘军暮气太重,不可复用,主张任用淮军。但曾国藩的言论,实际上是远离权势,保住美名。”出于对清廷官场的熟悉与了解,加之对自己弟弟曾国荃性格的了解,曾国藩在裁撤湘军的同时,他还奏请曾国荃因病开缺,回籍调养。
因为当时曾国荃攻破天京的所作所为,一时间成为众矢之的,而且清政府也担心他登高一呼从者云集,所以既想让他早点离开军营,又不想给他一个实权的位子来坐。曾国藩此时以其病情严重为由,让其回乡调理,很快就得到了清政府的批准,并赏了曾国荃六两人参,以示慰藉。
虽然弟弟一度对曾国藩的所作所为不理解甚至怨气满腹,但最终曾氏能在整个官场平平安安走到最后,这一点足以验证曾国藩的藏锋守拙是有先见之明的,是明智之举。
曾国藩的守拙是一种自我保护、实现自我价值的生存之道。实际上,藏锋守拙与锋芒毕露是两种截然相反的处世方式。有才干固然是好事,是事业成功的基础,适时适地地显露出来也是必要的;但是带刺的玫瑰最容易伤人,也会伤着自己,因此何时该显露,何时不该显露,就很有学问,不适时、不适当地一痛乱显狂显就可能遭遇灭顶之灾。
很多时候,藏锋守拙,放低姿态,是一种高明的处世智慧。
秦兵马俑坑至今已经出土清理各种陶俑1000多尊,除跪射俑外,皆有不同程度的损坏,需要人工修复。而这尊跪射俑是保存最完整的,是唯一一尊未经人工修复的。仔细观察,就连衣纹、发丝都还清晰可见。跪射俑何以能保存得如此完整?文物专家说,这得益于它的低姿态。
有才华是好事,但我们不应过于炫耀自己的才华,炫耀易流于自大,自大则不免招致轻视。即便展示,也应以谦虚的态度流露,以免流于粗俗。露才过甚,为智者所不屑。必要的时候,要学会掩饰自己的真实意图。智而示以愚,强而示以弱,能而示之不能,用而示之不用。
藏锋守拙绝不是懦弱和畏缩,而是一种聪明的处世之道,是人生的大智慧、大境界。
接受是一种勇气,改变是一种智慧
你改变不了环境,但你可以改变自己;你改变不了事实,但你可以改变态度;你改变不了过去,但你可以改变现在。
在威斯敏斯特教堂地下室里,英国圣公会主教的墓碑上写着这样一段话:
当我年轻自由的时候,我的想象力没有任何局限,我梦想改变这个世界。
当我渐渐成熟明智的时候,我发现这个世界是不可能改变的,于是我将目光放得短浅了一些,那就只改变我的国家吧!
但是我的国家似乎也是我无法改变的。
当我到了迟暮之年,抱着最后一丝努力的希望,我决定只改变我的家庭、我的亲人。
但是,唉!他们根本不接受改变。
现在,在我临终之际,我才突然意识到:如果起初我只改变自己,接着我就可以依次改变我的家人。然后,在他们的激发和鼓励下,我也许能改变我的国家。再接下来,谁又知道呢,也许我连整个世界都可以改变。
生活中,有些人总是认为改变自己太难,而改变一个国家一个社会却似乎很简单。结果可想而知,他既不能改变社会,同时也不能改变自己,于是牢骚和抱怨就成了家常便饭。其实,这个地球不需要你多操心也会运转良好。而你能改变的,更容易的是自己,要一心一意把自己应该做的事情给做好。
台湾女作家吴淡如曾经说过一句很有哲理的话:“改变我所能改变的,接受我所必须接受的,让自己活得充实,永远不要画地自限。”生活中,明智的做法就是接受必须接受的,改变能够改变的。比如,你改变不了环境,但你可以改变自己;你改变不了事实,但你可以改变态度;你改变不了过去,但你可以改变现在……只有这样,才不会被生活击倒,才能活出自己的精彩。
下面的这个故事,或许能让你明白这个道理。
巴雷尼小时候因病成了残疾,母亲的心就像刀绞一样,但她还是强忍住自己的悲痛。她想,孩子现在最需要的是鼓励和帮助,而不是妈妈的眼泪。母亲来到巴雷尼的病床前,拉着他的手说:“孩子,妈妈相信你是个有志气的人,希望你能用自己的双腿,在人生的道路上勇敢地走下去!亲爱的巴雷尼,你能够答应妈妈吗?”
母亲的话像铁锤一样撞击着巴雷尼的心扉,他哇的一声,扑到母亲怀里大哭起来。
从那以后,妈妈只要一有空,就给巴雷尼练习走路,做体操,常常累得满头大汗。有一次妈妈得了重感冒,她想,做母亲的不仅要言传,还要身教。尽管发着高烧,她还是下床按计划帮助巴雷尼练习走路。黄豆般的汗水从妈妈脸上淌下来,她用干毛巾擦擦,咬紧牙,硬是帮巴雷尼完成了当天的锻炼计划。
体育锻炼弥补了由于残疾给巴雷尼带来的不便。母亲的榜样作用,更是深深教育了巴雷尼,他终于经受住了命运给他的严酷打击。他刻苦学习,学习成绩一直在班上名列前茅。
最后,他以优异的成绩考进了维也纳大学医学院。大学毕业后,巴雷尼以全部精力致力于耳科神经学的研究。最后,他终于登上了诺贝尔生理学和医学奖的领奖台。
接受是一种勇气,改变是一种智慧。生活就是这样,你无法预料它会带给你什么,你必须接受你遇到的;但你也能改变你遇到的,只有这样,才能品尝到胜利的果实。
忍是人生永不败北的智慧
忍是一种眼光,忍是一种胸怀,忍是一种领悟,忍是一种人生的技巧,忍是一种规则的智慧。“忍耐”在某种积极意义上是中国传统文化的精华。
生活中,没有谁是可以随心所欲地生活的,总会有一些不如意,或者心想而事不成的时候。一些人不懂得忍,他们往往会因为一些小得不能再小的事儿,让自己气急败坏,大发雷霆。自己和自己过不去,结果吃苦头的还是自己。
人有的时候就是这样的,等自己无缘无故地发怒以后,就连自己也不知道为何发那么大的脾气。所以说,当你感觉自己要发脾气的时候,要让自己学会忍住,如果学不会忍,不仅伤害了身边的人,自己也不会好受。不随便生气,就要求我们多学点忍的功夫。人生有很多事,需要忍。人生有很多话,需要忍。人生有很多气,需要忍。人生有很多苦,需要忍。人生有很多欲,需要忍。人生有很多情,需要忍。忍让,作为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有许多历史典故和名人名言为后人所铭记和推崇,“退一步海阔天空,忍一时风平浪静。”“将军额上可跑马,宰相肚里可撑船。”“忍得一时之气,免得百日之忧。”等,这都是对忍让境界的诠释。历史经验告诉我们:忍让是一种智慧,忍让是一种修养,忍让是一种风度,忍让是一种美德。
佛说:凡事都需要一个“忍”字,忍他人之不能忍,方为人上人。
忍是一种眼光,忍是一种胸怀,忍是一种领悟,忍是一种人生的技巧,忍是一种规则的智慧。“忍耐”在某种积极意义上是中国传统文化的精华。孔子曰:“小不忍则乱大谋。”道家把“忍耐”看成是全身远祸的法宝。清代曾国藩则认为:“面对命运,忍耐似乎是走向成功的唯一法门。”人的一生是不断奋斗的历程,在这奋斗的过程中,必然有胜负,有得失,但只要具备忍耐的胸怀,不管有多大的压力,都会风平浪静、化危为安。
忍有时是怯懦的表现,有时则完全是刚强的外衣。忍有时是环境和机遇对人性的社会要求,有时则是心灵深处对人性魔邪的一种自律。学会忍,是人生的一种基本谋生课程。懂得忍,才会知道何为不忍。只知道不忍的人,就像手舞木棒的孩子,一直把自己挥舞得筋疲力尽,却不知道大多数的挥舞动作,只是在不断地浪费自己的体力而已。
别人能忍的,我要忍;别人不能忍的,我更要忍。但“忍”不是压抑自己,而是把情绪淡化,让它无影无踪,没有恨的影子,事态的发展才会是良性的!不去和别人争辩无用功,不逞口舌之快,别人的事是别人的事,别人有别人的看法,自己有自己的评价。如果观点不一,也不必因此争得面红耳赤。更不必去把自己的观点强加于人,毕竟每个人都有自己的看法。学会了忍,人才能成长,才能成熟。
埋进土里的种子,才能长成大树
这就像一粒种子,你要它长大,就必须先把它埋在土里。如果不肯忍受被泥土埋藏的苦闷,只想享受温暖的阳光、新鲜的空气,那么它永远也不会生根发芽、茁壮成长。
韩信《胯下之辱》的故事很多人都听过,但真正能懂得故事内涵的人却不是很多。
特别是一些刚步入社会的年轻人,年轻气盛,有时候会轻蔑地说:“如果是我,才不会受这样的侮辱呢!”可是,不受这种“辱”的后果是什么?如果韩信当时也不懂得受辱,不懂得适时低头,那就很可能没有后来的赫赫战功。但韩信毕竟是大将之才,懂得一个道理:要想抬头,先学会低头。
“直木遭伐,水满则溢”,低头是一种智慧,低头做人,可以使自己站得更稳,更容易被别人接受,要想出头,先学会低头。“低”就是让自己在不该出头的时候忍得住。一个不会低头的人,往往是很容易被伤害的人。
可以想象,一个人如果什么事都忍不住,凡事都急于出头,除了自寻苦恼之外,他不会真正得到什么。这就像一粒种子,你要它长大,就必须先把它埋在土里。如果不肯忍受被泥土埋藏的苦闷,只想享受温暖的阳光、新鲜的空气,那么它永远也不会生根发芽、茁壮成长。
同样的道理:人只有忍住浮躁的欲望,埋头做事,才能有所作为,最后出人头地。人都有出头的欲望,但出头不可强出。“烦恼皆因强出头”,这句话可以说是生存处世的经验之谈。这里的“强”有两个意思。
第一个意思是“勉强”,也就是说,自己的能力还不够,却勉强去做某些事情。固然勉强去做也有可能获得意外的成功,但这种成功的可能性并不高,通常的结果是:失败了,既折损了自己的斗志,也惹来一些嘲笑。当然,我们并不是嘲笑正常情况下的失败。失败是成功之母,可是在别人眼中,你的失败却是能力不足、自不量力的同义语,这种失败是一种致命伤,而且极有可能成为烙印。这就是你强出头的烦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