记得知堂老人说过,日本文化的特点是美。我们也不妨对日本文化做一次审美式阅读。
审美会不会美化日本文化呢?当然不会。所谓美化,是指对丑的修饰,对恶的遮掩和渲染,而审美却要面对事实和真理,因此,审美要真,而美化则伪。
那么,武士道也能被审美吗?有人这样问道。
为什么会有此一问呢?这是由于武士道在战争中的表现,使人很容易将武士道与****等同起来,而事实上,日本****者正是这样做的。那些战争贩子们,用武士道来发动战争,让武士道承担战争犯罪,更以武士道来对抗审判,美化自己的嘴脸。而我们却忽略了这一点,没有将二者区分开来,使他们终于如愿,死了多年以后,竟然被供在了靖国神社里面。我们的历史观,使我们注意到了将日本人民与侵略者区分开来,但是,却没有注意到把****与日本文化区别开来。我们反对****,但不反对日本文化,遗憾的是,我们没有及时把这一点告诉日本人民。日本人民生活在日本文化里,不了解日本文化,就不懂日本人民。而日本文化的核心就是武士道,不把武士道与****区分开来,就不能将日本人民与侵略者区分开来,侵略者利用了这一点,把武士道当作保护伞。
****并非来自武士道,而是帝国主义阶段在日本的表现,是帝国主义利用了武士道,用武士道对日本人民进行政治动员和文化动员。
武士道有多面,尚武精神是其中一面,还有伦理精神和政治精神,方方面面,归结起来,则无非两点,一是对死的追究,二是对美的执着。
因此,武士道就是死之道,而且讲究带着美去死,是武士道的根本。武士道来源不一,有来自中国的儒教、佛教和本土化的神道教。
****强调神道教,文化主义倾向于儒教和佛教。因此,武士道也分为三派:一派是儒教武士道,一派是佛教武士道,另一派就是神道教武士道了。
发动战争的武士道,是神道教武士道,而本书如上所言,是对日本文化一次审美式阅读,既然绕不开武士道,那就主要谈谈山鹿素行的儒教武士道和山本常朝的佛教武士道,基本上没有涉及神道教武士道。
来源不同的武士道,政治倾向也不一样,有从武士道进入国家主义的,也有从武士道进入民主主义的,还有从武士道进入基督教和社会主义的。例如,内村鉴三从武士道进入基督教,而幸德秋水则从儒教武士道进入社会主义。
武士道是一种文化,它没有宗教形式,亦非国家组织,战争是国家犯罪而非文化犯罪,国家犯罪应该从文化上进行反省,但不能要文化来承担犯罪责任,就像清朝丧权辱国,但不能认为中国文化就是卖国文化一样。
我们在对待中国文化时,要将中国文化与清朝卖国划清界限,也就是说,清朝卖国可以从文化上来反省,但不应该由中国文化来承担责任。
对待武士道也是如此。将政治文化化了,我们反而会找不到真正的犯罪主体,而使那些犯罪者心安理得地躺在文化——靖国神社里安息。
我曾经在《南方周末》发表过一篇题为“为什么‘大中国’被‘小日本’侵略”的文章,也许有人会问,你审美怎么审出个“小日本”来了,这样的提法是否对日本文化不够尊重,有失学术规范和水准?对此,我的想法如下:
“小日本”的提法,来自中世纪,其依据是天下观和王权主义。例如,在我国的史书《魏书》《隋书》里就有“倭国志”,“倭国”就是小日本。
可我所谓的“小日本”,并非来自“倭国”,而是源于近代以来日本人自己的文化哲学。日本人认为,他们的文化具有短小性和简洁性两大特性。
作为岛国,日本国土“小”,没有像大陆那样辽阔的平原和绵延的河山,古代日本人不知道陆地上有一望无际的原野,没见过太阳从地平线上升起来又从地平线上落下去,也不知道地球上还有烟波浩渺、横无际涯的江河。
日本人常见的自然,是山和平原交错的小自然,栖息于小自然中的日本人,在文化上当然要采取与小自然相应的短小形式,而没有中国式的万里长城和大运河,也没有罗马式的水道,更没有创作出像大乘佛教教典那样包罗万象的庞大作品。以和歌、俳句为代表,日本文化具有短小而简洁的特性。这一特性,在日本的艺术表现形式以及法律、宗教、思想等其他形式中都表现出来。日本人不喜欢巨大的东西,也不喜欢巨大的表现形式。日本风土多样,日本人将风土多样性纳入短小的文化表现形式之中,使文化具有简洁的性格,“小”没有贬义,是一种文化特性。问题当然不止这两点,举出这两点来,是要表明:第一,我们不能泼脏水——****连孩子——武士道也倒掉了。第二,我们尊重日本文化,但不至于连“小日本”也不能提了。提醒了这两点,我想,我们就可以迈出对日本文化审美的第一步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