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3047200000001

第1章 浅析马克思主义关于人与自然的思想与我国生态文明建设(1)

王晓梅

【摘要】从改革开放至今,我国致力于经济建设,在社会经济等各方面取得了突飞猛进的发展。然而在发展的同时,各种生态环境问题也日益突出,成为一个亟待解决的难题。马克思主义关于人与自然的理论充满了丰富的辩证思想,它以实践为基础来分析人与自然的关系,达到了两者的辩证统一,对我们今天的生态文明建设有着重要的启迪意义。

【关键词】马克思主义 人与自然的关系 生态文明

人与自然的关系一直是人类发展面临的永恒主题,任何国家、任何社会的发展都要正确处理好人与自然的关系。因为这一关系在人类所有关系中具有基础性的意义,这一基本问题若是解决不好,那么其他问题不可能从源头上得到解决。过去人们为了满足一己私欲,疯狂地向自然掠夺,结果造成了现代社会面临的种种生态环境问题,人类遭受到了大自然的报复。于是,人们越来越关注与大自然的关系,并利用它指导自己接下来的行动。马克思在其一系列重要著作中都涉及人与自然的关系这一问题,其中某些重要思想对于我们中国这样一个以马克思主义为思想指导的国家来说,无疑更有指导作用。

一、马克思主义关于人与自然关系的理论概述

在马克思主义以前的旧哲学中,无论是直观的唯物主义还是思辨的唯心主义,都把人与自然主客二分作为其思考问题的前提,在人与自然处于分离对立状态的前提下,再论述两者的统一。马克思主义在批判旧哲学的基础上确立了实践这一人类感性活动,并由此明确阐述了人与自然的关系问题。不仅如此,马克思认为,人与自然的关系更是一个关乎人与人,人与社会的历史观问题,马克思主义又将这一关系引入到了社会历史领域。

马克思确立了人与自然间的对象性关系,确立了对象性活动原则,即实践,并以实践为基础找到了解决人与自然关系问题的基础和可能。马克思在《关于费尔巴哈的提纲》中提到:“从前的一切旧唯物主义——包括费尔巴哈的唯物主义——的主要缺点是:对事物、现实、感性,只是从客体的或者直观的形式去理解,而不是把他们当作人的感性活动,当作实践去理解,不是从主观方面去理解。”这里马克思明确了实践观念,指明实践是连接人与自然的基础。

首先,马克思主义认为人的生存发展离不开自然界,自然对于人们来说具有先在性。恩格斯说:“人本身就是自然界的产物,是在自己所处的环境中并且和这个环境一起发展起来的,”“我们每走一步都要记住:我们统治自然界,绝不像征服者统治异族人那样,绝不是像站在自然界之外的人似的——相反的,我们连同我们的肉血和头脑都是属于自然界和存在于自然界之中的”。马克思指出:“现实的,有形体的,站在稳固的地球上呼吸着一切自然力的人本来就是自然界”“外界的自然条件在经济上可以分成两大类:生活资料的自然富源,劳动资料的自然富源。在文化初期,第一类有决定性的意义,在文化较高发展阶段,第二类资源具有决定性意义”。也就是说,无论人类凭借自身本质力量怎样发展,都离不开对自然的依赖。自然界是人们进行各种活动的基础性前提,人是自然的存在物,“人作为自然的肉体的感性的对象性的存在物,同植物一样,是受动的受制约的和受限制的存在物”。即人是自然界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其生存发展要受到自然界的制约。马克思主义在这里实际上是讲人类自身在发展时必须要尊重自然界,以它为前提出发,若是违背自然规律就会遭受惩罚。

其次,马克思主义将自然分为自在自然和人化自然,自在自然简单讲就是人类活动尚未涉及的自然领域,它对我们处理人与自然的关系没有直接利害性影响。马克思要探讨的人与自然的关系问题指的是人与人化自然间的关系。人化自然实际上已经有了人类活动的深刻烙印,它是人类表现自身主体性的标志。

人不仅是受动的,更是主动的。“人不仅仅是自然的存在物,而且是人的自然存在物”,就是说,人要凭借自己身外的自然界,自己身外的对象来表现自己的生命,“正是在改造对象世界中,人才真正地证明自己是类存在物”。从这个意义上说,自然对于人类而言又不是先在的,而是在人的现实对象性活动中生成的。在这里,马恩实际上强调了人的主体地位,人通过自己掌握的知识、经验、技术、方法、技巧去作用于自然界,使自然界满足自身发展的需要,为自己所用。人类必须要借助于外部的对象,必须给大自然打上人类的烙印才能展示出自身的力量。人将自身力量延伸到自然界,既改变发展了人自身,又使自然界产生了变化,自然不再是原初的自然。而连接人与自然的中介就是实践活动。实践的观点是马克思主义的基本观点,正是在实践的基础上,才有了人与自然唯物辩证的统一。同时,马恩指出人的重要的本质活动——劳动,劳动既是人与自然之间的物质交换过程,又是控制人与自然之间物质交换的过程。在劳动过程中,人成为主体性的存在,自然界成为客体性的存在。马克思在讲到人与动物的区别时指出动物是适应自然界盲目生存的,“而我们比其他一切生物强,能够认识和正确运用自然规律,在生产实践中获得生存与发展”。“人们在生产中不仅同自然界发生关系,他们如果不以一定的生产方式结合起来共同活动和相互交换其活动,便不能进行生产。为了进行生产,人们便发生一定的联系和关系,只有在这些社会联系和社会关系的范围内,才会有他们对自然界的关系,才会有生产。”从这方面讲,在人与自然的关系中,人处于主动地位,人具有主观能动性。

马克思始终强调人与自然的和谐统一。不论是自然存在的客观性及其对人发展的制约性,还是人类所具有的主体性力量,这两个方面是辩证统一的,并且是在实践基础上的辩证统一,两个方面缺一不可,一方的发展都离不开另一方。

在原始社会里,由于人的认识能力有限,生产力不发达,人在自然面前显得相对渺小并表现出对自然的畏惧。这时自然处于相对优势的地位。随着人类文明的发展,人自身知识经验的不断丰富与发展,生产力的提高,这时似乎自然拜倒在人类的脚下,人类又具有相对的优势地位。这两种状态都不是马克思主义想看到的,真正的发展应该是达到两者之间的一个平衡状态,即人的发展不对自然造成伤害,自然也不再在最大限度上制约人的发展,两者平衡发展,相互促进。

再次,马克思主义认为人与自然的关系会影响到人类社会的发展,将人与自然的关系作了进一步的深化,引入到社会历史领域当中来。“历史可以从两方面考察,可以把它划分为自然史和人类史,但这两方面是密切相连的,只要有人存在,自然史和人类史就彼此相互制约”,“人们对自然界的狭隘关系制约着他们之间的狭隘关系,而他们之间的狭隘关系又制约着他们对自然界的狭隘关系”。人在物质生产实践活动中,就要相互发生各种联系,不仅产生出生产关系,而且还产生了各种社会关系。人与自然间的关系当然会对社会关系产生影响。因为人与自然关系是人们进行其他一切社会活动的基础,人们只有满足吃穿住行的生存需要,然后才会有政治、文学、艺术、法律等其他活动。根据社会生产力发展水平,人类依次经历了原始社会、奴隶社会、封建社会、资本主义社会和社会主义社会。由于所处的时代环境,马克思着重分析了资本主义社会的生产关系及社会矛盾,认为资本主义社会是产生环境问题的根源。资本家为了满足自己发财致富的欲望,疯狂地向自然展开了攻势。由于人们的这种短视行为与盲目行动,结果不仅给生态环境造成了巨大破坏,而且反过来又制约了人的发展。这也就是马克思主义所说的异化,本来人要通过利用自然界来发展自身,结果却是自然成了人们本身发展的阻碍,反过来制约人类本身。资本主义这个最后的也是最发达的私有制社会里,异化达到了顶峰。不仅有劳动产品的异化,劳动本身、人类的本质同人也产生了异化,其结果就造成了人与人的异化。因此人越是成功地改造自然,人与人之间的对立和冲突也就日益尖锐。在这样一个社会里,其环境问题必然是严峻的。马克思主义指明了这一问题的出路:“共产主义是人和自然界之间,人和人之间的矛盾的真正解决”。也就是只有扬弃异化,扬弃私有制,才能达到人与自热间的和谐平衡发展。而共产主义运动正是扬弃私有财产的革命的运动。只有这样人才能自由全面地发展,自然界也才失去纯粹的有用性而在人类社会中得以复活。正是在此种意义上,马克思称“社会是人同自然界的完成了的本质的统一”。

同类推荐
  • 纵横神学(天书悟语)

    纵横神学(天书悟语)

    本书的内容是从鬼谷子《纵横经》中摘选有关立身处事,修身养性的奇言妙语进行译释,再通过举一反三,融汇贯通地妙语点拨,使古老的思想焕发时代的光辉。
  • 每天读点哲学

    每天读点哲学

    智慧不是知识,知识关乎自然,智慧关乎人生。而关于人生的“知识。是没有规律可循的。因为没有哪一个人能够找到人生的规律,谁也不敢说自己掌握了人生的真理。所以,哲学家寻找人生的智慧,注定了是在解答一个没有固定答案的“人生方程式”,每天读点人生哲学,其内容或来自经验的总结,或来自理论的阐释,或是生活的感悟,它们以一种浓缩的方式记录了人类的思想史。也就是人逐渐认识自己的历史。从这意义上来讲,人生哲学都已经被读了几千年,但今天我们还在读,而且每读一遍都有不同的体会,究其根本,就是因为里面是。点燃火焰。的智慧,而不是“授人以鱼。的知识。
  • 问佛陀:《碧岩录》里明心见性大智慧

    问佛陀:《碧岩录》里明心见性大智慧

    此书著于宋徽宗政和年间,以雪窦禅师精选的一百则佛家公案作为底本,由当时的佛家名宿圆悟禅师加以点评而成。《碧岩录》运用垂示、本则、颂古、着语、评唱等形式将公案故事讲解得通俗易懂,帮助研习者荡涤心中杂念,启悟潜藏已久的智慧,对于参禅悟道与明心见性极具启发功用。因此,《碧岩录》被禅林弟子称为“雾海之南针,夜途之北斗”。
  • 价值观的力量

    价值观的力量

    《价值观的力量》共分为九章,第一章“中国的月亮”曾经也很圆啊;第二章大悲壮、大不朽之中国;第三章打造中国形象养清正、凛然之气;第四章我们需要一场灵魂拷问第五章亟待雪中送炭莫急锦上添花;第六章“改革创新”当代最深厚的爱国主义;第七章老百姓是天老百姓是地;第八章核心价值观之探究;第九章“和谐、公正、仁爱、共享”。
  • 马克思主义研究资料:经典作家著作研究II(第12卷)

    马克思主义研究资料:经典作家著作研究II(第12卷)

    改革开放30多年来,中央编译局陆续编译出版了大量国外学者关于马克思主义的研究成果。为了满足当前学界的需要,让这些宝贵的研究资料发挥更大的作用,中央编译局《马克思主义研究资料》丛书课题组经过两年多的努力,对这些资料进行了精选,分为“经典著作研究”、“基本理论研究”、“版本和传播、编译以及生平事业研究”和“国外马克思主义研究”四个部分重新编辑出版。
热门推荐
  • The New Machiavelli

    The New Machiavelli

    本书为公版书,为不受著作权法限制的作家、艺术家及其它人士发布的作品,供广大读者阅读交流。汇聚授权电子版权。
  • 绝处逢生:世界知名企业大逆转经典案例

    绝处逢生:世界知名企业大逆转经典案例

    本书精选了曾经陷入过尴尬境地的世界知名企业做为案例。针对这些企业的成长经历,本书从“陷入困境”、“绝处逢生”、“案例启示”三个部分入手,前两部分回顾了他们曾经走过的由衰而盛的道路,第三部分由资深企业管理研究人员执笔,对案例进行了深刻分析,旨在为陷入困境而难以自拔的企业提供可借鉴的宝贵经验,帮助他们东山再起,重展雄风。
  • 星月岂能与她争辉

    星月岂能与她争辉

    季倾潇前世被所谓的爱情蒙蔽了双眼,宁愿选择一个渣男私奔都不愿意宠幸自己的正牌老公。只想着离婚离婚,还是离婚。一场场精心设计的阴谋,将涉世未深的她落的个凄惨下场。老天待她不薄,重生归来,季倾潇不只要将总裁老公狠狠宠,她还要让前世陷害她的人都付出惨痛的代价。
  • 带队伍:不会带团队,你就只能干到死!

    带队伍:不会带团队,你就只能干到死!

    能否管理好团队,是决定一个职场人士能走多远的关键因素。作者全方位讲述如何建立领导力、完善制度、高效沟通、科学考核、提高执行力、做好时间管理等团队管理中的常见问题。他通过简洁有趣的描述,翔实动人的案例,告诉你应该如何建设和管理一个团队。内容简洁易懂,定位清晰明确,是中高层管理者提升管理水平的必读之书。
  • 阅世编

    阅世编

    本书为公版书,为不受著作权法限制的作家、艺术家及其它人士发布的作品,供广大读者阅读交流。汇聚授权电子版权。
  • 特工王妃:冷傲王爷腹黑妻

    特工王妃:冷傲王爷腹黑妻

    她是21世纪的王牌特工,飞机失事魂穿到一个历史上从未有过的王朝。化身婴孩不说,屡遭姨娘陷害,庶姐欺凌,多年忍让只为冲天一击。天下第一楼楼主?江湖上神龙见首不见尾的鬼医?本应在千年前灭绝的宗族圣女?哪一个才是真的她?他是天凤王朝最有能力的王爷,同时也是最受皇帝喜爱的儿子。他冷傲,他无情,他残忍,他嗜血,他视女人如衣物。众人皆知他无情,却不知他若有情天亦老。他是千年前消声灭迹的宗族少主,是她千年前的恋人。千年的纠葛,千年的追寻,愿付出一切,换红颜一笑。片段一:“你是谁?”“我是你夫君。”“你当我是三岁孩子么?我那夫君长的可比那你好看。”“我是你一千年前的夫君。”“.”某女石化,小心翼翼的问道,“那你今年多大?”“两千二百岁。”“滚!!你当你是王八啊?两千二百岁!!王八的爱恋?你怎么不说你爹一万两千岁呢。”“我爹是这个岁数,原来你还记得。”“.”
  • Volcanic Islands

    Volcanic Islands

    本书为公版书,为不受著作权法限制的作家、艺术家及其它人士发布的作品,供广大读者阅读交流。汇聚授权电子版权。
  • 盛夏妄想

    盛夏妄想

    《盛夏妄想》又名《壹·闲潭梦落花》是我闲暇时间写出来的短篇小说故事合集,大多都是灵感突然出现的产物,主打青春校园,题材不限,内容不限。或多或少的迷茫,在青春里跌跌撞撞的成长,你还记得最初的欢喜吗?那个曾让你,偷偷爱过的他/她。相关意见欢迎在评论区讨论。
  • 愿学集

    愿学集

    本书为公版书,为不受著作权法限制的作家、艺术家及其它人士发布的作品,供广大读者阅读交流。汇聚授权电子版权。
  • 鲁府禁方

    鲁府禁方

    本书为公版书,为不受著作权法限制的作家、艺术家及其它人士发布的作品,供广大读者阅读交流。汇聚授权电子版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