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3048400000003

第3章 学校文化建设的历史沿革和现代意蕴(2)

(二)外国学校文化建设扫描

1.美国的学校文化建设

近年来,美国对于学校文化研究的一个重要方面是对于学校文化的解释,不同的专家学者有不同的看法,但都强调学校文化具有核心的价值和共同的行动方式,每所学校的文化都具有不同于其他学校的历史,形成的鲜明的个性。这种对学校文化的理解帮助人们抓住学校文化的本质属性,不仅看到学校文化是一种具有核心价值的观念形态,更看到学校文化是一种共同面对挑战的共同的行动方式。

美国学者通过考察和研究,确认积极的学校文化具有一些共同特点,除了学校以学生为中心,学生和教师都非常重视学习并努力提高课程和教学水平外,还拥有:(1)广泛共享的目的观和价值观;(2)继续学习和改进的规范;(3)要让所有学生都学习的承诺和责任感;(4)合作与平等分权;(5)教师拥有反思集体研究和共享个人实践成果的机会;(6)有一种共同的专业语言;(7)共有的成功故事;(8)广阔的专业发展机会;(9)共同协作和学习;(10)专有的庆典活动等。

美国中小学的学校文化中存在着性别歧视、种族歧视、虐待、骚扰等对多文化社会来说是不可回避的问题,美国学校采用多种途径和方法加强文化的积极方面,如校长负责,关注学校组织的健康状况并对此做出反应,教师和管理者要改变文化消极的和有害的方面,创造能够培养学生成为终生学习者的学校文化,减少不可讨论的问题,建立学习型社区,等等。

2.韩国的学校国民精神教育

韩国在近代从殖民属国到独立国家的过程中,一直比较重视国民的道德素质和精神状态问题,尤其关注学校国民精神的教化和培育。1948年,韩国颁布了体现国民精神建设目标的教育法,提出社会科教育的目标是“使受教育者认识到个人与社会、国家之间的关系,培养道义、责任感、公民意识及合作精神;教育学生了解国家的历史与现状,培养国民精神、独立自主精神与国际合作精神”。

进入21世纪以来,韩国政府提出学校国民精神教育的中心目标,确立了韩国学校民族精神教育的根本方向与基本内容,即培育“主导21世纪世界化、信息化时代的自律而又有创意的主体韩国人”,培养熟悉基本生活习惯、礼仪和道德规范,具备合理判断和解决道德与法律问题的能力,具备正确的市民意识、国家和民主意识、世界和平与人类共赢意识,具有实践理想的道德趋向的现代韩国国民。韩国学校侧重从历史文化、道德传统和生活习俗等几个方面构建了国民精神教育的丰富内容。

长期以来,韩国学校在开展国民精神教育方面善于发掘和利用自身优势,积极探索适合自身国情和社情的有效途径,在总体思路、建设布局和实践途径上,呈现出以下几个方面的突出特点:(1)依托强势的道德教育塑造学生的精神品质;(2)建设牢固的国民精神教育维系体系;(3)推行理实结合、知行并举的效度化教育模式。

3.加拿大的特色学校文化

在加拿大的学校里,学生文化多姿多彩,这从五花八门的“学校日”中可见一斑,例如“疯狂发型日”、“双胞胎日”、“睡衣日”、“牛仔裤日”、“我喜欢写作日”,等等。这些活动日不仅尊重和张扬了学生的个性,也培养和激励了他们的创造性,同时也是养成良好品行的有效教育策略。

加拿大学校的课堂环境让人感到轻松、愉快,墙壁利用充分,墙报内容丰富,富有童趣和创意;采用小班教学,座位灵活多样,营造出和谐、宽松、平等和愉快的课堂氛围。教师的角色是服务员兼指导者,他们平等对待每一个学生,尊重、了解、关心、赞扬学生,经常鼓励学生挑战自己,挑战知识,挑战权威,师生关系十分融洽和谐。

三、新时期学校文化建设的内涵

任何社会组织都有自己的文化。组织文化可以分为三个层面:一是精神层,包括组织宗旨、组织使命、核心价值观、组织精神等一系列价值理念,这在整个组织文化体系中处于核心地位;二是行为层,包括组织制度及员工行为等内容,在整个组织文化体系中,它处于中间位置;三是形象层,包括组织中的各类人员、环境、标识等一系列形象设计,在整个组织文化体系中,它处于表面。任何社会组织的文化建设都是围绕这三个层面展开的。

学校文化是社会文化的有机组成部分,它是以学校群体成员为主体,在教育教学和管理实践中逐渐、共同创造生成的体现时代特征和社会进步的价值观念、思维方式、行为规范及其活动结果。学校文化以具有学校特色的精神形式、制度形式和物质形态为外部表现,并影响和制约着学校群体成员的活动方式、精神面貌与文化素养。21世纪学校文化建设是学校建设的重要组成部分,是进行教育教学的载体、实施素质教育的突破口,是学校深层次、高品位的建设。

21世纪的学校文化建设彰显出以人为本、素质教育、创新精神、信息网络、和谐发展等时代精神。

●以人为本

21世纪学校文化建设的出发点是以育人为本,以培养具有国际视野与历史眼光的21世纪人才为总目标,这就必须要体现“以人为本”的理念。学生作为学习活动的主体和文化载体,是学校文化建设目的和价值所在,因此必须积极倡导以学生发展为本,尊重学生的个性,发现并培养学生的特长,激励学生的进步。此外,以薪酬、事业、机会和氛围吸引师资,建立健全教师、学生民主参与学校管理与教育活动的各种制度,给师生的自主发展留下足够的空间也尤为重要。

●素质教育

21世纪的学校文化建设,是以素质教育为主旋律的学校文化的选择、设计、转化和生成。全面素质教育是21世纪对人才要求的应有之义,应当发挥资源优势、开展特色教育,发扬创新精神、激发挑战意识,发掘师生潜力、开拓多元文化,全面提高学生的思想素质、文化素质、业务素质和身体心理素质,培养基础扎实、知识面宽、能力强、素质高,富有创新能力、实践能力和创业精神的高级专门人才。

●创新精神

创新是历史发展的必然,是21世纪学校自身发展的内在要求,更是学校发展的强大动力和不竭源泉。顺应创新型国家建设的时代要求,学校应强化“文化创新”的建设理念,建立“学习型组织”,努力形成培育创新意识、倡导创新精神、增强创新能力的校园文化氛围,不断完善与时俱进的学校文化建设体系。

●信息网络

21世纪是信息的时代,网络信息技术已成为日常生活中必备的工具,更是获取资源、交流便捷的好帮手,给人们带来了新的学习方式、交往方式和生活方式。

利用多媒体与网络技术可以促进学校课程文化资源的开发,实现学生由被动消极的学习方式向多元化、个性化的学习方式变革,建立自主式、开放式、创造式的多种学习方式。具体建设内容涉及多媒体技术与网络文化背景下对课程的审美性、生活性、理解性、开放性等特点的分析,网络环境对学生价值观发展的提升,网络文化对学生学习方式变革的促进等。

●和谐发展

和谐发展是21世纪学校文化建设的基石。校园需要和谐,作为培育人才的摇篮,只有自身的文化和谐才能培养和谐的人,并引领社会文化的和谐。和谐就是公平正义、诚信友爱、充满活力、安定有序,没有和谐就没有稳定、秩序,更谈不上发展。所以,在学校文化建设中,应大力倡导和谐理念,提倡团结协作精神,强化责任意识,促进共同发展,建设和谐校园。

21世纪学校文化建设的具体内容很多,至少要包含如下三个方面:

1.学校精神文化建设

学校精神是学校全体成员在长期的办学历史实践中逐步形成的、被学校成员认同和信守的相对稳定的价值理念、行动准则,是学校文化核心价值观的表达,是学校本质个性、精神面貌的集中反映,是学校一切行为的内在灵魂,是学校文化建设的核心和关键。它反映了学校的基本价值倾向,综合体现了学校的传统作风和目标追求,主要在于塑造、培养和形成主体的精神面貌和心理状态,对学校群体成员的思想和行为具有激励作用。

学校精神文化提供了学校全体师生对共同发展方向的意识强项,它派生并规定着学校成员的日常行为准则,渗透在学校工作的一切领域,在学校文化体系中具有统摄作用,决定学校的办学方向和教育质量。学校管理者要在对学校现状、本土文化、自身与社会的发展要求进行综合分析的基础上,构建出体现学校自身特色的精神文化。它的价值应当聚焦在有利于学生发展的根本点上,树立起正确、积极、向上、合乎社会要求和时代精神的价值观念,并将其内化于全体师生的意识形态当中,使大家共同认可并遵循,充分发挥其整合、凝聚、促进、激励的作用,并提升为学校特有的文化,从而对学校师生产生潜移默化的影响,促进学校的全体力量统一于共同的指导思想,向一个共同的方向发展。学校精神的基本精髓上应该是民主的精神,科学的精神,进取的精神,创新的精神,和谐的精神。

2.学校制度文化建设

学校制度是学校在日常管理中逐步形成的管理机构和规章制度,是学校文化建设的保障系统,是精神文化的具体化和外在化,体现学校个体特有的管理理念、人文精神和运行效度。建设协调一致、有效制约、和谐发展的学校制度文化,是一项系统的工程。

制度文化要注意制度的文化层面与规则层面的内在一致性,任何制度体系都是学校文化价值无言而有力的声明。学校的制度文化隐藏在学校的仪式、人际关系、教育观念、课程知识、教学方法、管理结构、发展规划、组织形式、教育目标、传统习俗以及心理氛围之中。制度文化建设首先要坚持以人为本的理念,发扬民主,集思广益,根据校情实际,建立一套符合学校社会要求、反映师生意愿并为师生认可的、能够提升学生道德修养、促进师生素质发展的规章制度,涉及学生教育管理制度,班级管理制度,教师教育、教学管理制度等。

制度的执行应列入隐性课程的范畴,把制度文化的客观精神转化为师生个体的主观精神,把外在的管制转变为内心自发的需求。学校的制度文化偏重于规范性特点,因此也必须强化监督、约束机制,确保执行的有效性。通过“软”文化与“硬”制度的结合,对师生进行多方位的情操陶冶、行为规范,促进学生身心愉悦地成长,塑造和谐发展、健康向上的文化环境、教育环境和精神氛围。

3.学校物质文化建设

学校的物质文化,是学校精神文化价值观的物质载体,是积淀学校历史、传统与文化的特殊之物,是学校文化发达程度的外部标志。学生通过对她的解读与领悟,学会与他人、社会、历史、文化的交流与对话,把物质环境中隐含的客体精神转化为自身的主体情趣和自我感受,在深切微妙的文化氛围中受到精神的感染和教育的熏陶。

学校的物质环境可分为基础设施文化、自然人文环境文化等。学校的图书资料、文化设施、活动场所、物质环境等基础物质设施是现代学校文化的硬件,这其中又包含着强烈的自然气息与人文精神,能够渗透学校的价值精神,营造一种强有力的育人氛围和磁场。学校物质环境文化建设的具体内容包括学校建筑文化的建设,如学校建筑的布局、命名、风格,校门、校史馆与标志性建筑的设计与修建等,使其尽可能包蕴审美性的人文文化品位,表现丰富的思想内容和价值;学校绿化与美化,如学校绿化景点、雕塑与壁画的创作设计与修建等,利用自然情趣的移情效果育化心灵,涵养性情,提升境界,形成具有鲜明个性和方向感、立体感的品牌形象系统;学校内部教学楼、实验楼、图书馆、教室、走廊的陈设与布置,使其传达出人文关怀与现代精神的理念;学校传播设施,如校歌、校徽、校标、校服等学校标志物的设计制作,黑板报、展示窗、阅报栏、标语牌、广播、信息网络的设置等,创造校园形象文化,建立品牌形象系统,传播校园核心价值观。

通过对每个学校文化物质载体的精心加工、提炼和升华,赋予其精神内涵与教育的力量,使其具备独特的风格和文化意味,使师生浸润精神意蕴,从景观中领会特定文化的空间设计、态度、情感和价值观,就能起到“此时无声胜有声”的作用,潜移默化地影响学校群体成员的观念与行为,建设21世纪和谐文明校园。

同类推荐
  • 救忘录:一个特级教师的读书零札

    救忘录:一个特级教师的读书零札

    本书收录了作者50余年的阅读札记,涉及文史、哲学、教育、文学等领域,既有其因书与作者(如汪曾祺)相遇相识相交的故事,又有因书罹祸仍嗜书如命的经历,于细微处见大识,处处摇曳思想的烛光,是广大教师提高修养的必备书。
  • 校园实用经典歇后语(实用一生的语言精华丛书)

    校园实用经典歇后语(实用一生的语言精华丛书)

    《实用一生的语言精华丛书:校园实用经典歇后语》是一本科普类读物。歇后语、座右铭、格言等无疑都是一种浓缩的语言精华,可能经过千百年来人们的不断提炼和传承,才得以流传至今。《实用一生的语言精华丛书:校园实用经典歇后语》主要内容包括:歇后语类型的语言精华。集趣味性和知识性于一身,可以作为广大青少年朋友修身养性、努力学习的一个指路明灯。
  • 快乐作文大全集(优秀小学生必读)

    快乐作文大全集(优秀小学生必读)

    书突破了传统的作文教育和写作模式,针对小学生的写作水平筛选并列举了众多优秀范文,突出了创新性和趣味性,并对常见的记叙文、说明文等文体进行了重点示范。相信对提高小学生的文字表达能力会有很大帮助,让他们轻松地读,快乐地写。让写作文不再头疼!
  • 学生人道主义的教育

    学生人道主义的教育

    学生德育是指学校按照一定的社会道德要求,有目的、有计划、有系统地对学生进行思想、观念和道德等方面的影响,并通过学生积极的认识、体验与践行,使广大学生形成社会所需要的道德品质。学校德育教育的目标是德育工作的出发点,它不仅决定了学校德育的内容、形式和方法,而且制约着德育工作的基本过程。
  • 王子与贫儿(语文新课标课外必读第十二辑)

    王子与贫儿(语文新课标课外必读第十二辑)

    国家教育部颁布了最新《语文课程标准》,统称新课标,对中、小学语文教学指定了阅读书目,对阅读的数量、内容、质量以及速度都提出了明确的要求,这对于提高学生的阅读能力,培养语文素养,陶冶情操,促进学生终身学习和终身可持续发展,对于提高广大人民的文学素养具有极大的意义。
热门推荐
  • 终极妖孽狂兵

    终极妖孽狂兵

    云海市,西山烈士陵园。天空一片阴暗,伴随着滚滚的雷声,绵绵细雨,坠落在大地。山下……
  • 家有灵田

    家有灵田

    助人为乐重生,是老天爷的奖励还是奖励?荒天大陆这个没有尽头的陌生世界,作为浑身散发着王八之气,随身携带幸运女神祝福,轰轰烈烈重生大军的一员,到底是是独善其身,还是兼济天下?或者是祸国殃民?
  • 地先生

    地先生

    术道上的每一种称谓都有特殊的含义:盗墓的叫土夫子、无门无派的叫白先生,给尸体缝头的叫补天姥姥……我们这行叫地先生。鬼顶香、剥皮煞、啄目蛊、九人窟……我接手的每一桩生意都波云诡谲,危机四伏,杀过去,才能神惊鬼惧,笑傲术道,杀不过去,就是尸骨无存。一路走来,我发现自己真正想要的,其实就是一个能给我收尸下葬、烧纸上香的人……
  • 发明的故事

    发明的故事

    《发明的故事》是房龙最重要的著作之一,一经出版就风靡全球,影响了一代又一代人。房龙的文笔风趣幽默,若行云流水,让人不知不觉就进入了他用文字为我们构架的科学世界中。正如著名作家郁达夫形容的那样:“枯燥乏味的科学常识,经他那么一写,无论大人、小孩,读他书的人,都觉得娓娓忘倦了。”
  • 御定佩文斋书画谱

    御定佩文斋书画谱

    本书为公版书,为不受著作权法限制的作家、艺术家及其它人士发布的作品,供广大读者阅读交流。汇聚授权电子版权。
  • Confidence

    Confidence

    本书为公版书,为不受著作权法限制的作家、艺术家及其它人士发布的作品,供广大读者阅读交流。汇聚授权电子版权。
  • 无敌剑神

    无敌剑神

    前世因兄弟背叛,被围攻至死,重生之后,天上地下,只要手中有剑,与我作对之人,概以一剑杀之,荡平一切仇敌!
  • 城市黄昏里的一只候鸟

    城市黄昏里的一只候鸟

    李铭的作品并不刻意的追求和营造思想或是主题的深度,只是对底层进行原生态的书写,用亲身的体验抵达底层生活的深度。因此,李铭作品的意义就在于展示和揭开被现代城市文明所遮蔽的苦难,被社会和历史忽略了的底层民众的生存状态。尤其是他的进城务工文学,他以真切的“底层生存写作”带有纪实性的记录了那些生存在城市里的异乡人。小保姆二燕子怀孕了,男主人被迫屈服。谁将对她的未来和幸福负责,在城市的黄昏里,她注定变成一只候鸟。除了掉落高楼,还能有什么更好的办法?就像同样命运的春草,她沦为男人生孩子的工具。从水深到火热,这里的女人,还是难以逃脱命运的捉弄。
  • 修罗将军本无心

    修罗将军本无心

    要问皇城中最著名的是谁,那莫过于蓝家的废材花痴女蓝戎尘,年仅七岁的废材花痴,成为皇城中人不耻的对象;七年之后皇城中最著名的是谁?依旧是蓝戎尘,只是冠上了一个修罗将军的称号,让人们不寒而栗的名字充斥整个时代,翻手为云覆手为雨,民间流传着一句话:宁惹地府死阎王,不惹笑面活修罗。
  • 滴水恩骨肉情

    滴水恩骨肉情

    往事的记忆,让你我一同翻阅。我会将自己喜欢的电影续集一一写下,而今年就是《大鱼海棠2》,让你我共同见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