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3048400000002

第2章 学校文化建设的历史沿革和现代意蕴(1)

一、学校文化建设的历史沿革

一所学校是一部历史,沉积着各个历史时期的校园文化生活,记载和延续着学校的学术传统和文化精神。从某种意义上说,学校的发展可视为对历史文化的传承和开拓。

(一)古代中国学校文化建设

中国优秀传统文化,是我们学校文化建设的重要基石。我们今天“以人为本”的观念,即源于中国古人广义的“天人合一”意识。在“天人合一”的基本意识中,蕴含着生命本体的律动,显示出绵延不尽的生命理性。

谈到中华民族历代学校文化建设的发展,似乎难以绕过科举制度。一般认为科举制产生于隋朝,繁荣发展于唐朝和宋朝,历经元朝、明朝、清朝三代的兴衰演化。在中国古代封建社会中,儒家思想是意识形态的主流,是官方的正统观念。科举制强化了儒家思想的正统地位,使儒家思想渗透到政治、经济、文化、教育等各个领域。科举制度文化激发了人们求学求仕的热情,促进了以儒家经学为核心体系的高等学校的发展,也使科举考试网罗、选拔官吏的制度成为制定高等学校教育内容、教育方法、人才培养目标等的重要依据,“学而优则仕”成为历代知识分子的价值追求。封建国家通过科举制操纵高等教育的发展,使高等教育成为封建统治思想的宣传工具和集权统治的实施机构,起到统一思想认识的作用。萌发于儒家思想,又被科举考试进一步制度化了的伦理政治型文化,使中国社会成为一个大官场,官本位思想在封建统治阶级和广大民众中根深蒂固。

(二)现代中国学校文化建设

中国学校文化建设的近现代发展历程始终与中国社会及文化现代化的进程密切联系在一起。五四新文化运动倡导的“德先生”和“赛先生”所体现出的人文精神,植根于每个人平等的自由意志和对这种意志的尊重,因而“个性解放”成为五四时期所大力倡导的内容。

在大学文化现代化的进程中,中国传统大学精神及理念得以延续与传承,体现出近现代中国大学文化立足本土、吸收先进文化的返本开新的文化生命特征。著名的大学往往都有极为深厚的传统文化底蕴,“国学”受到高度的重视,其重要表现就是大学都注重通过源自经典的校训来凝练大学文化,陶冶学生精神境界,普遍体现出源自经典、继承传统,紧追潮流、顺应时代,中西合璧、相得益彰的特征,如清华大学取自《易经》的“自强不息、厚德载物”,北洋大学取自《汉书》的“实事求是”,复旦大学取自《论语》的“博学而笃志,切问而近思”,暨南大学取自《论语·卫灵公》的“忠信笃敬”等不一而足,体现传统大学文化的根本要旨。同时,中国学校文化在现代大学文化的长期浸润下,一直处于时代先进文化的核心领地,并且不断朝向世界化方向迈进,在百年大学文化发展的过程中,我们始终可以看到大学文化“东学西渐”的暗流,中国大学文化的现代化与世界大学文化的发展相伴相随。

在中国近现代大学文化范式转型的过程中,中西方大学文化的交流始终以一种平等与互动的方式进行。1949年新中国成立后,由于特殊的政治与国际环境,中国的大学文化受苏联模式影响颇大,并且同以美国为首的西方世界相互隔绝。

改革开放以来,中国大学文化进入一个非常重要的发展时期,随着中国文化日益受到国际关注,中国大学与世界大学建立了多种相互沟通与融合的关系,在传播中国文化,创新中国当代文明的过程中,不断地走向世界化。

中国近现代大学文化的发展历程彰显出大学文化的发展是一个持续转化与创新的过程,是一个融合中西方大学文化并不断缔造中国特色的当代中国大学文化的过程。当代中国大学文化的建设需要立足于中国文化的根基与精髓,充分地吸纳西方大学文化中优良品质,在中西贯通的基础上,创造具有中国特色的屹立于世界大学文化之林的中国现代大学文化。

二、国内外学校文化建设概览

(一)中国名校文化精神一览

不同学校有不同的历史渊源,因此也就有不同的文化传承与文化积淀。追根溯源,一些知名大学的文化风格、文化传统和精神的传承和形成,不仅汲取自大学植根的地理文化土壤,还烙刻着时代变迁的印记,更受益于著名校长的学识修养、人格魅力和办学理念,例如张伯苓在南开大学提出“允公允能”的校训,梅贻琦在清华大学推行“通识教育”、“教授治校”与“学术自由”的三原则,竺可桢在浙江大学力倡“求是”校风……都为这些名校辉煌的今天奠定了厚实的文化底蕴,培育起各所名校的个性和精神。

蔡元培在北京大学坚持“学术自由、兼蓄并包”的办学方针。“北大精神”是北大发展历史过程中积淀形成的最本质的特征,是贯穿北大历史的不灭灵魂。1927年,马寅初先生在北大二十九周年纪念会上作《北大之精神》的演讲,第一次明确提出“北大精神”的概念,将其概括为“为了国家、社会,不顾一己私利,勇敢直前,虽斧钺加身毫无顾忌的牺牲精神”。如今,“北大精神”已经成为表明北大特性,凝聚北大人共同意识的口号,具有更加丰富的内涵。

在西安交通大学,唐文治先生以其深邃的教育思想、丰富的教学经验、对教育事业的忠贞不渝、为国储才的献身精神,把“明德为先,科学尚实”作为大学的使命和教育宗旨,为西安交大“爱国爱校,追求真理,勤奋踏实,艰苦朴素”的校风和“起点高、基础厚、要求严、重实践”的教学传统的形成奠定了基础。

中山大学由20世纪伟人孙中山先生亲手创办的,他要求学生“读书不忘革命,革命不忘读书”,“要立大志做大事,不要做大官”,这些思想影响了一代代中大的学子。他亲手题写的校训“博学、审问、慎思、明辨、笃行”成为中山大学办学的理念和治学的传统。中大人将中大精神归纳为革命性、科学性和开放性,吸收了岭南文化的合理内核,形成了以国家兴亡和民族振兴为己任的优良传统,重视基础、重视质量、重视人才培养的科学规律。

天津大学的前身是北洋大学,“实事求是”是天津大学百年文化的精神基础,其本质是“尊重科学、追求真理”。北洋师生在百余年的办学实践中,形成了以实事求是、严谨治学、笃实勤奋的作风为核心的人文气质特征,形成了天津大学独具特色的文化内涵:容纳、厚重,笃实、严谨,坚韧、进取。

上海交通大学作为近代中国最早的现代意义的新式学堂之一,几经沉浮,学校与城市共生共荣,学校文化在城市大文化圈中形成与发展,交大文化中清晰地蕴含着“海派文化”的印记。上海交大建校初期很快就选定了国家经济发展中最为急需的工科(实业)作为办学的主要方向;到了20世纪80年代,学校又从工科大学走上了综合性、研究型大学的道路。在这样的专业素养熏陶下,求真务实、追求真理成为交大人秉烛相传的精神品格。

暨南大学创办于1906年,是中国第一所由国家创办的华侨学府,历经南京、上海、福建与广州四个发展阶段,海派文化的开放性、包容性,岭南文化的实用性、平民性在其身上都打下了深刻的烙印,“百折不挠,爱国爱校”是暨南人的光荣传统,“忠信笃敬”是暨南人恪守的校训,注重以中华民族优秀的传统道德文化培养造就人才。何炳松校长曾制定“学术标准化”、“财政合理化”、“团体生活纪律化”的方针,提倡坚持真理,学术自由的研究风气。近代岭南文化在价值取向上还表现出鲜明的经世致用与开拓创新的精神。

哈尔滨工业大学在工程技术的教育思想及其技术实践过程中逐步形成了注重实践应用的技术价值观、注重团结协作的集体价值观,以应用创新为目的的创新精神、敢于实践和突破的探索精神以及瞄准世界先进的国际化意识,具有鲜明的实用主义特征和理性主义传统。这种核心价值观体现在学生教育方面,就是强调“规格严格,功夫到家”的学养传统,不断塑造着哈工大的技术价值观和教师群体意识,成为哈工大文化历史发展的重要精神资源。

中国科学技术大学建校历史虽短,却取得了令人瞩目的辉煌成就,“自强不息、追求卓越”是中科大的价值观,已成为中科大师生长期实践中积淀而成的共同价值取向、心理趋向和奋斗目标;“我创新、故我在”是中科大的方法论,是科大建校不到50年却创造出中国高等教育界的奇迹和辉煌的根本原因;而“服膺真理、实事求是”和“尊重个性、和而不同”则是科大保持持续创新活力的力量源泉。

华东师范大学附属东昌中学创建于1954年,半个世纪的发展使东昌中学成为一所设备先进、管理科学、教风严谨、学风踏实的知名高级中学。学校坚持“为学生的成人成才服务,为学生的终身发展奠基”,逐步形成以“诚而自治,合而共进”为主旋律的学校精神,并不断丰富完善“诚信、探索、合作、求实”的学校文化。

2004年,北京市白家庄小学将“品味文化”确定为校本课程,扩大传统文化在学生们心里的影响。学校感染着传统文化的魅力,“扬京华异彩,传古韵精神”,三层文化楼分别以“楼”、“民居”和“年文化”为主题,呈现出老北京牌楼、城楼、胡同、四合院的另类风采。如此独具气质的学校让学生们从小就浸润在传统文化的博大精深之中,为培养学生的民族精神与爱国情操独辟蹊径。

南京师范大学附中办学100多年来,人才辈出,历届校友院士云集。学校秉承“嚼得菜根做得大事”的校训,坚持“锐意改革、慎聘良师”,把培养未来社会领跑者作为办学目标,把“责任与创造”作为价值追求赋予每一位学生,并以此构建课程体系,成为百年名校推新的样本校。

苏州中学首任校长是汪懋祖,他超越俗常的“应试”教育水平,使苏州中学抵达卓越境界。如其对苏中师生所言:“一所优良学校的成绩,不仅在毕业生能多数考取大学,或中学会考能得到锦标。而在入学后能独立研究学术,崇高人格,出大学后复能发展其能力,以各得其用。”在此理念下,汪懋祖到处寻找能做好学问、能给学生提供研究性课程的教师,竭尽全力为苏中教师创造条件,并且经常请学术文化名流来苏州中学演讲。

江苏省南菁高级中学是一所具有一百多年历史的老校,校训“忠恕勤俭”就是学校的“文化名片”。南菁人通过扬弃-捕捉-整合-弘扬,将“忠恕勤俭”融注在南菁人的信仰、情感、品质与学识之中,渐以形成了“重实、求严、图新”的南菁文化品质,即“发展师生创新素质的价值取向、图新的思维方式、重实的科学认知、求严的行为准则”的具有南菁特色的校园文化,并孕育了“爱国、勤奋、严谨、朴实”的校风、“实、活、深、趣”的教风和“勤读、自学、活用”的学风,逐步形成“与时俱进的教育理念,打造名师的治校方略,深入教改的科研实践”的文化个性。

同类推荐
  • 青少年应该知道的二十四节气(阅读中华国粹)

    青少年应该知道的二十四节气(阅读中华国粹)

    二十四节气就是我国古代人民为了更好的生活和生产,根据自然现象的规律和特征,概括总结出来的一套天文气象历法。她是一部反映太阳对地球产生影响的太阳历,将一年等分为二十四个时间段,以地球围绕太阳公转的一个周期(一回归年)作为一个轮回,基本概括了一年中不同时节太阳在黄道上位置的不同,寒来暑往的准确时间,降雨降雪等自然现象发生的规律,并且大体规定了大自然中一些具有代表性的物候的时刻。
  • 智力快车冲冲冲(青少年挖掘大脑智商潜能训练集)

    智力快车冲冲冲(青少年挖掘大脑智商潜能训练集)

    潜能是人类原本存在但尚未被开发与利用的能力,是潜在的能量。根据能量守恒定律,能量既不会消灭,也不会创生,它只会从一种形式转化为其他形式,或者从一个物体转移到另一个物体,而转化和转移过程中,能的总量保持不变。
  • 学霸作文学习法

    学霸作文学习法

    怎样学习才能达到最好的效果?学习是一个循序渐进的过程,在这个过程中,只有注意自己的学习方法,才能收到事半功倍的效果。学习方法并没有统一的标准和规定,因个人条件的不同,选取的方法效果也有一定的差别。我们编辑的这套“学霸学习法”作品可供学者参考,从中获取最适合自己的高效学习方法,但要说明的是:“学习有法,但无定法,贵在得法”。《学霸作文学习法》对学生如何提高写作能力做出了理论指导,并推荐了部分有利于学生提高写作能力的故事,可供练习掌握该学习方法。
  • 一千零一夜(语文新课标课外读物)

    一千零一夜(语文新课标课外读物)

    现代中、小学生不能只局限于校园和课本,应该广开视野,广长见识,广泛了解博大的世界和社会,不断增加丰富的现代社会知识和世界信息,才有所精神准备,才能迅速地长大,将来才能够自由地翱翔于世界蓝天。否则,我们将永远是妈妈怀抱中的乖宝宝,将永远是温室里面的豆芽菜,那么,我们将怎样走向社会、走向世界呢?
  • 自救常识悦读

    自救常识悦读

    自救就是在一个危险环境中,没有他人的帮助扶持下,靠自己的力量脱离险境。本书是包罗生活万象的、有趣的书,向读者介绍了不可不知的自救常识。收录了“预防食物中毒、应急食物的储存与使用、安置点食堂卫生要求、灾区水源分类及水源保护、居民家中饮用水安全”等等自救常识,快来了解这些常识吧!
热门推荐
  • 怪我离婚爱过你

    怪我离婚爱过你

    姐姐的订婚宴,成了她跟他的时间。而她,又招惹上了那个魔鬼一样的男人。
  • The Two Captains

    The Two Captains

    本书为公版书,为不受著作权法限制的作家、艺术家及其它人士发布的作品,供广大读者阅读交流。汇聚授权电子版权。
  • 责任比能力更重要

    责任比能力更重要

    一个人若是没有热情,他将一事无成,而热情的基点正是责任心。有无责任心,将决定生活、家庭、工作、学习的成功和失败。这在人与人的所有关系中也无所不及。责任是一种意识、一种精神、一种态度、一种超越能力的素质……
  • 霏雨传

    霏雨传

    重复轮回,只为了改变未来。无奈未来不可变,但情感永留存。朋友的牺牲,换来霏雨的平安。而霏雨的选择,却要改变他们的未来,永远坚持走下去。
  • 跟李嘉诚学创业

    跟李嘉诚学创业

    《跟李嘉诚学创业》对李嘉诚的创业过程及成功之道进行了全面的、系统的阐述。告诉我们应该从李嘉诚身上学些什么:从李嘉诚作为一个推销员,我们学习如何赚到人生第一桶金;从李嘉诚作为一个小老板,发奋图强成为“塑胶花大王”,我们学习他如何开拓自己的事业;从李嘉诚把握投资良机、兵不血刃、以小搏大屡战屡胜,我们学习他如何运用非凡的商业智慧;从李嘉诚善用人才“海纳百川”,我们学习他充满智慧的管理艺术;从李嘉诚以“做事先做人”之信条搏击商场数十年,创造了一个只有朋友,没有敌人的奇迹,我们学习他做一个高尚的商人……
  • 黑光对峙

    黑光对峙

    曼哈顿爆发了一种病毒,数以万计的感染者疯狂袭击整座城市,随之,病毒制造出了两个最强感染者。一个是最强造物主亚历克斯.墨瑟,一个是第二感染者詹姆斯.海勒。两人之间爆发了一场世纪之战,结果以墨瑟的失败为结局,海勒将墨瑟吸收。墨瑟并没有被彻底杀死,有一滴血溅到了一只被感染的乌鸦的身上,海勒找到他女儿后就不再参与杀戮活动。然而墨瑟成功凭借着那一只乌鸦为本体再次复活,局势又陷入了对峙的局面,但两方的对峙,因为有人类的加入而显得更加棘手。
  • 斗破苍穹之倾城绝恋

    斗破苍穹之倾城绝恋

    “三十年河东,三十年河西,莫欺少年穷”“我命由我不由天”突破斗帝后的萧炎如何在一个新的大陆上重新验证这两句话呢?萧炎吸收异火做了无数准备,而小小年纪的薰儿又为何可以掌握排名第四的金帝焚天炎呢?古元活了上千岁,薰儿为什么还是这么小呢?彩鳞从一代蛇人族女王进化成七彩吞天蟒,又从七彩吞天蟒进化为九彩吞天蟒,这就是她的巅峰吗?那个从小受人欺负的却有着碧蛇三花瞳的青鳞和萧炎在异界大陆相逢又会是怎样的情景。一切都在斗破苍穹之倾城绝恋中为你解密。
  • 法的门前

    法的门前

    《法的门前》是美国经典法理学教材《法律之门》的作者之一彼得·德恩里科与原书中文译者邓子滨在原作的基础上,专为中国读者改编而成。原书在美国畅销30多年,历经8版,被誉为英美法的微型百科全书。《法的门前》既汲取了原书的精华,又特别为中国读者考虑,删繁就简,精心筛选和编撰了适合中国读者的素材和内容,尤其适合法学院的学生以及希望了解和思考美国司法模式的读者作为基础读物。
  • 小城畸人Winesburg, Ohio

    小城畸人Winesburg, Ohio

    书中安德森刻画了一座小城镇中的人物,这群人被他称之为畸人,畸人的“畸”并不表现在外表上,而体现在他们的个性上。他们都具有“奇异美丽的个性”,有着常人没有的某一行为动作或是某一坚定信念,因而他们的行为或信念在常人看来是不可思议的、奇怪的,被看作是畸人。书中体现的不是洋溢着对生命、大自然赞美的乐观主义情绪,而是生命中的种种困境和无助的情绪。这部作品由二十五个既相互独立又彼此联系的短篇小说组成,年轻记者乔治·威拉德贯穿全书。作为首先把潜意识写进小说里的美国作家之一,安德森在本书中成功地将现实主义和意识流这两种手法结合在一起,也正是凭借这部作品奠定了其“现代美国文学的先驱者之一”的地位。
  • 个性的树立(大智慧成功方案教程)

    个性的树立(大智慧成功方案教程)

    “人之所以高贵只在于人能思考……人的职责就是要学会正确思考和运用它。”帕斯卡的这些话是发人深醒的。我们说的每一句话,做的每一件事,都是我们思想的外在表现。如果我们学会了正确思考,我们的生命就会像上帝的旨意那样高贵、幸福和美好,否则,等待我们的将是庸俗、痛苦和失败。达到完满的人生首先要有一个健康的身体,它包括充沛的精力、充足的元气和永久的活力,只有这样,人生才会快乐。然而,健康的身体又要依赖于正确的思想。思想支配着我们身体的每一项机能、每一个器官和每一个细胞。思想塑造了我们的身体,增加或削弱了身体的力量和活力,这是一条公认的法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