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3053300000002

第2章 年画入门(2)

四、年画的种类

不论是从实物资料还是从历史发展来看,最早的年画应是手工彩绘的。之后年画经过1000年左右的发展传承,木版年画得到了空前发展,彩绘年画逐渐降为陪衬地位,多是为印版填彩。

19世纪末20世纪初,随着西方新印刷术的传入,年画制作也随之发生了很大的变化。先是出现了石印年画,接着又出现了“月份牌”年画,后来又发展了擦笔淡彩的胶印新年画。

1.彩绘年画

彩绘年画有可能是最早的年画形式。但木版年画出现之后,由于印刷可以大量复制,手绘无法适应这种需要,彩绘年画便逐渐降到了次要的地位。

2.木版年画

木版年画最早出现于宋代,但其发展主要集中在明清两代。另外,近代所用的材料也影响到木版年画的画风和形式。较早的土纸土色和后来的洋纸洋色,产生出两种截然不同的效果。前者的纸是较粗的手抄品,颜料多为矿物质,印出的年画质朴浑厚;后者的纸是光洁的机制品,颜料则是染布的直接性染料,印出的年画红绿鲜亮。

3.印版着彩年画

利用木版印年画,只是解决了墨稿的困难。有了墨线的黑版,便可用手工着彩。前面提到过的现存最早的年画《四美图》便是墨线版。现在的山西临汾一带的农民仍然以家庭为单位,世代保存几块年画的墨线版,农闲时拿出来刷印,全家人参加着彩,以此当做副业生产。山东高密除制作扑灰画外,也有先印黑线的墨版,然后再行填色的,叫做“半印半画”。

4.石印年画

石印属于平版印刷,是利用水油不相溶的化学原理,在石版上印出画面来。最初还没有照相制版,全靠在一种特制的转写纸(俗称“汽水纸”)上描绘。画面的深浅浓淡,也是用一种特制的网线胶片模具将药墨擦到版面上制作而成的。

5.月份牌年画

“月份牌”用现在的话说就是单张的挂历。月份牌吸收了西方的形式,最初与二十四节气的《春牛图》合璧,叫“华英月份牌”。月份牌或用木版,或用石印,以后又与香烟广告等形式结合,发展了用炭精粉擦笔的淡彩画。这种淡彩画可以接近照片,并用照相分色制版,称为“月份牌年画”。

6.胶印新年画

在新中国成立之初,国家曾重点抓了年画与连环画的创作和出版,作为艺术的普及形式。胶印新年画不论在内容上还是在形式上都得到快速的发展,成为一种流传很广的群众艺术。

五、年画意义恒久远

千百年来,年画不仅是春节一种五彩缤纷的点缀,还是道德教育、信仰传承的载体与工具,又是一种看图识字式的大众文化读物。另外,年画也是一部地域文化的辞典,从中可以找到各个地方鲜明生动的文化个性。民间年画历史源远流长,产地星罗棋布,形式通俗普及。它不仅对民间美术的其他门类产生了深远的影响,而且与其他绘画形式相互融合成为一种成熟的画种,具有雅俗共赏的特点,更有久远的生命力和永恒的文化意义。

中华民族有着悠久的历史文化,作为民族文化载体的绘画,总是表明一种寄托和向往,它在最早的古代先民生活中就有雏形,只不过那是简单的手绘。这种代表美好愿望的绘画,在中国最重要的节日—春节逐渐得到发展,家家户户都要绘制年画,成为一种广泛的民俗文化。木版年画的雕版制作便是在这样的基础上产生的。

年画内容丰富,适合在民居中张贴,同时也给年画的发展提出了这样的问题:年画年年都需要除旧布新,怎样才能更好地复制年画,促进年画发展?放眼中华民族几千年的文明承传和技艺发展,年画复制先后经历了手绘复制、单线木版、半印半画、套色木版、石版、胶印等多种制作手法。

一、手绘复制的年画形式

手绘年画的复制,画工们需要解决两个方面的问题,即画稿的简省与手绘复制方法的探求。这两个问题的解决与实践,也是手绘年画形式产生的过程。手绘复制年画首先要排除从稿样到复制的方法,因为复制年画不可能拥有大量的时间。

我们从元明时期手绘年画《福禄寿喜图》的稿本中能够发现古人复制年画的起稿方法:在白描人物线描的厚纸上布列一些与线的粗细相同的针孔。抹灰能从孔中漏下,这样就能再现点线的画稿,然后一抹就能制成一稿。这种起稿方法,既加快了起稿的速度,也节省了复制的时间。这种方法多适用于复制工笔手绘年画。其中比较著名的是高密扑灰年画和云南炮山手绘。

1.高密扑灰年画

明代初期,高密北公婆庙村的王姓人家善画庙宇壁画,为了生计,他们首先想出了在纸上手绘年画、融合写意与壁画的方法,此后经几代人的努力,创造了写意年画的形式。

这种形式没有采用庙宇壁画中重彩的严谨的勾线平涂之法和立粉堆金的装饰,而是取粉脸、刷粉、磕花、描金的办法。扑灰年画中的粉脸、粉手、粉衣、刷彩落笔大胆,不拘泥于形,用勾线把形捉住,线条常这样变化:(1)程式的线描被减少到屈指可数的地步,已没有壁画的繁密与厚重。(2)笔锋只处于平动之中而来不及进行更多的变化,线条曲中取直,显出直率与单纯。(3)双勾的局部有的被没骨粗线代替。

扑灰年画的制作方法确实能够带来高效率和高收益,举一个例子,1908年至1923年,高密的王家城子的“三合永画店雇画工70余人,每人每日要作画40张,高手画工为赚钱竟能画70张”。70余人的画店一天手绘数千张年画,这在手绘复制史上是一个奇迹。

2.云南炮山手绘

云南炮山手绘用竹笔墨色手绘而成。竹笔为扁形,前端成丝,无主副毫之分,只能正行可得宽面,侧行可成细线。显然这样的笔法不适于作画,但是富有智慧的古代画工找到了另一种变化的办法:竹笔虽然锋硬,但正、侧可以互换,能够画出稳定而变化的长线;并且竹笔含水少,用笔轻重还能表现出飞白的虚实不同的线条。他们没有以飞白的流速之线装饰成为“飞白书”,而是俗化为“飞白画”,成为炮山人的画风。

二、雕版印刷年画

早期的年画产地都有手绘年画形式,后来大部分都自然消失了,主要原因是有了新的复制方法—雕版印刷术。唐代时,中国的雕版印刷技术已经产生,逐渐地成为年画复制技术,形成了木版年画形式。在这期间雕版技术由单色雕版印刷发展成多色套版印刷。而年画的复制首先是单色线稿复制形式,此后它与手绘复制结合成半印半画的形式,当雕版印刷术发展到多色套版印刷的时候,年画复制便产生了多色套版形式。

雕版印刷年画的基本程序:将年画稿反贴在选好的木版上,用刀刻出阳文反形象,这样就做成了雕版;然后就是上墨、铺纸,用棕刷在纸上均匀刷印;最后,把纸从雕版上小心揭下晾干,一张年画就大功告成了。

这种以印代画的复制方法是对劳动力的解放。在速度和数量上,雕版印刷年画解决了手绘复制的局限,从而得到了千遍如一的年画。而这时候年画更多考虑的是画稿、刻版和印刷方面的问题。

三、单线木版年画

雕版印刷早期在线稿印刷复制的过程中就产生了单线木版年画。唐宋时期,民间就普及了雕版印刷技术,像历画、佛像、纸马等单线木版年画十分流行。到了元代,《进宝图》、《八方朝贡图》等线版年画都不同程度地反映出刀刻对线的改变,演化出刻刀形成的特殊线型。特别是民间单线纸马类神像,如云南纸马、内丘纸马,采用刻工直刀,线形规整,特色鲜明。

四、半印半画年画

雕版印刷初期,还没有套色印刷技术时,往往依靠画工手绘完成。从7~12世纪流传的佛教木版手绘作品看,与传统绘画差别不大,在构图上体现了印刷时为了不亏损画面而把线和字充盈整幅画,这种工艺限制延伸到以后的木版年画构图形式中。印与画合作,扬长补短,它填补了没有套色印刷空白。

套色印刷出现以后,印与画也没有失去合作机会,两者的结合产生了不同的面貌,如清初桃花坞、杨柳青年画大多是半印半画。印绘方法有2种,一种是墨版敷色,另一种是墨版彩印敷色。

五、套色木版年画

套色木版年画印刷技术减少了单线木版年画上手绘颜色的过程,大大提高了印刷效率。套版印色技术应用到年画复制上,目前能够看见的最早的保存作品有《东方朔盗桃》、《四美图》和《义勇武安王位》等。这些套版印色作品印刷时构图饱满,并与传统造型非常接近。

明清之后,中国年画形成了以套版印色为主体的各种木版印刷复制技术,大约从明代后期陆续形成了年画中心产地,至清代前期呈现出繁荣发达的景象,逐渐形成了自己的面貌。

套版印色程序有刻版和印刷两大过程。刻版包括“稿样—刻线稿—刻各色版”,印刷包括“印线稿—套版印色”。具体来说,就是画工制作了稿样,同时又在刻版工艺和印刷工艺上得到了刻工等其他工匠们的补充和修正,二者的结合便是套版色印的形成。

但二者也存在着一定程度上的对立,由于套版色印过程还原不了稿样的原貌,因此有的地方始终没有取消以手绘为辅的制作方法。同时,刻版工艺需要考虑刻版的寿命和大量印刷的效果,因此要求陡刀立线,线深则难度大,线的印刷牢固度则要求线条简化,这种工艺使得画工与木工也保持工作的相对独立。例如,朱仙镇年画除神像外,人物都具有戏剧化,造型多夸大头部和动作,刻工尽量把线加粗。这样做,既保证了刻版的印刷寿命,也增加了装饰效果。同时,在空白处能见到作为补充的吉祥物或文字。

同类推荐
  • 青春思绪

    青春思绪

    《最适合青少年的哲理美文:青春思绪》所选文章打破了纯文学界限,不仅精选了中外著名作家的有关名篇,也精选了哲学家、成功家、思想家、政治家以及科学家等著名人士的哲理美文,这些文章都具有深刻的思想内涵和丰富的人生体验,那闪光的语言,精辟睿智,鞭辟入里,简直是句句经典,字字珠玑,闪耀着智慧的光芒和精神的力量,具有很强的哲理性和启迪性。
  • 盛开:第十七届全国新概念获奖者范本作品A卷

    盛开:第十七届全国新概念获奖者范本作品A卷

    本书为2015年春节期间举办的第十七届全国新概念作文大赛获奖者作品集,获奖者均为当下正游走在校园里的少年作者,他们拥有最崭新的视角和情感,以此描绘出新一代最年轻的成长面貌和梦想导航。作为《盛开》每年推出的特色系列,一直以来都是可读性非常强的作文辅导类和课外阅读类书籍。
  • 最新高中语文基础知识手册

    最新高中语文基础知识手册

    本书以新大纲为指导,以新教材和新考纲为依据,全面、准确、新颖地融合了高中语文基础知识的方方面面,具有较强的实用性和针对性,具有极高的资料性与工具性。本书可供平时学习使用,亦可供考前复习参考,是一本不可多得的语文基础知识必备工具书。
  • 语文新课标课外必读第十辑:彼得·潘

    语文新课标课外必读第十辑:彼得·潘

    国家教育部颁布了最新《语文课程标准》,统称新课标,对中、小学语文教学指定了阅读书目,对阅读的数量、内容、质量以及速度都提出了明确的要求,这对于提高学生的阅读能力,培养语文素养,陶冶情操,促进学生终身学习和终身可持续发展,对于提高广大人民的文学素养具有极大的意义。
  • 民用航空法概论

    民用航空法概论

    本书主要涉及了与民用航空法有关的各个领域,内容更注重实用性,既包含了公法的内容,又包含了私法的内容。主要论述了空气空间的法律地位、国际性民用航空组织和公约、民用航空器、航空人员、民用机场、国际航空运输、我国航空运输法律制度、航空器对地面第三人的损害赔偿责任、航空保险法律制度、民用航空安全保卫法律制度等,并给出了一些参考案例,同时还附有现行的公约和航空法。
热门推荐
  • 文学消费与中国现当代长篇小说

    文学消费与中国现当代长篇小说

    《文学消费与中国现当代长篇小说》分为上、下卷。上卷为文学消费理论研究,是近年来作者借鉴西方文学社会学的研究模式,对文学社会学、文学消费学研究和大众文化研究的理论成果。开篇《论文学的第三种价值——消费价值》是全书的理论基石,该文着重阐释了建立在“文学事实”基础上的文学的第三种价值——消费价值。文学消费与文学的密切关系,包括文学出版、图书市场、大众读者、传媒文化、影视生产等对于文学生产的作用和影响,上卷各篇对此都有专题论述。下卷运用上卷的理论成果,从文学消费视野中对20世纪中国各个文学时期的长篇小说作专题研究。
  • 中医乾坤

    中医乾坤

    中医药是在中国特有的文化背景下发展起来的,历经了几千年的临床验证,是临床实践经验的总结、结晶。《科普通鉴:中医乾坤》是科普通鉴中的一本,主要介绍了中医的起源、发展,中医基础理论,少数民族医药,常用中药的性状、功效、食疗方等,并附有家庭常用中药饮片的彩图,以方便读者,书稿内容通俗易懂,对中医基础理论的普及大有益处。
  • 傲娇上神倾城妃

    傲娇上神倾城妃

    一个从天而降的蛋改变了侯府大小姐原本的命运,而那从天而降的妖孽萧君陌谁又能告诉她,为何如此冷酷无情的人,内里怎么也如流氓一般呢?啊,萧君陌,你在干什么,啊大流氓,且看,我们的神君萧君陌是如何追到自己的小蛮妻的。
  • 舰船巡航(走进科学)

    舰船巡航(走进科学)

    本书对舰船有较全面的介绍,是少儿科普类的精品书籍,会对少儿的知识面有一个广泛的拓宽。
  • 九鼎战神

    九鼎战神

    英雄与奸雄创造历史,平庸者充当看客。一代军神、武甲战王被权奸所害,死不瞑目,不甘的意志让他带着三十万枉死军魂从地狱爬出,重生于少年。这一世,薛炎誓要杀上帝都,讨个公道!这一生,他将弥补所有遗憾,重铸昔日辉煌,武甲傲凌天下!
  • 八荒剑神

    八荒剑神

    星辰演化大道,日月繁衍规则。强者无敌于世,夺天地之造化。叶晨风身负神秘金色血液,融合噬神之脑,继承恒古不朽意志,一念万骨枯,一剑沧海平,一人一剑横扫天地八荒,气凌万古苍穹,成就八荒剑神!
  • 丸经

    丸经

    本书为公版书,为不受著作权法限制的作家、艺术家及其它人士发布的作品,供广大读者阅读交流。汇聚授权电子版权。
  • 西湖杂记

    西湖杂记

    本书为公版书,为不受著作权法限制的作家、艺术家及其它人士发布的作品,供广大读者阅读交流。汇聚授权电子版权。
  • 国民老公娶回家

    国民老公娶回家

    豪华婚礼上前男友突然出现随之新婚丈夫的追求者前来捣乱!这是一场注定艰难的协议婚姻!情敌不断然而偏偏还不能离婚不说,对眼前这个完美丈夫脸红心跳会不会算犯规呢?
  • 萌妻来袭:大叔一抱好欢喜

    萌妻来袭:大叔一抱好欢喜

    被一个狂霸拽的特种兵大叔缠上是何种体验?她不过还是一个纯情的小丫头,居然第一次见面就……她讨厌他,一心只想摆脱他。她有心心念念的男神,而不是这个专制的老司机。她逃,他追。她躲,他捉。“小可可,你闹够了没,乖乖跟我回家!”“你这个暴君,我不要你管!”“封太太,你敢再说一遍吗?”他步步紧逼,一下子将她的小手,举过头顶。“封大叔,你欺负人!”“小可可,我还能再欺负你点,想不想试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