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3056700000001

第1章 中国木偶戏概说(1)

木偶戏,古称“傀儡戏”、“傀儡子”,是由艺人操作木偶表演故事的一种戏曲形式。是民间戏剧表演中的一种特别类型,表演时,演员在幕后一边操纵木偶,一边演唱,并配以音乐。

中国的木偶戏兴起于汉代,至唐代有了新的发展和提高,能用木偶演出歌舞戏。宋代是我国木偶戏发展的一个重要时期,木偶的制作工艺和操纵技艺进一步成熟。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明代木偶戏已流行全国各地,经济发达的南方各省区木偶戏更为繁荣,故有“南方好傀儡”之说。清代以后木偶戏进入全盛时期,不仅流行范围广,而且演出的声腔也日益增多,出现了辽西木偶戏、漳州布袋木偶戏、泉州提线木偶戏、晋江布袋木偶戏、邵阳布袋木偶戏、高州木偶戏、潮州铁枝木偶戏、川北大木偶戏、石阡木偶戏、阳提线木偶戏、泰顺药发木偶戏、临高人偶戏等分支。

第一节

木偶戏的起源

一、我国最早的木偶

中国木偶艺术起源于“俑”,即古代墓葬中的服侍木俑、木乐俑、可活动的木歌舞俑等。

奴隶制社会有一种“杀殉”制度。奴隶主将奴隶杀死陪葬,名曰“杀殉”。后来,逐渐用人形偶像来代替“杀殉”,这种偶像开始是用茅草扎成的,叫做“刍灵”,慢慢发展到用木头制作,称之为“木偶”。为了把木偶尽量做得像真人一样,甚至还安装一些机关,使之能够跳跃。古代称跳跃为“踊”,所以把这种会跳跃的木偶叫做与“踊”同音的“俑”。

俑,开始用于陪葬,后来又渐渐用来办丧事和在饮宴集会上表演节目,这样就产生了木偶戏。木偶在古代也称为“傀儡”,又叫“壮丑”,因为那时木偶外形魁梧丑怪,除用于陪葬外,还用以守墓、守门。

春秋、战国时期,我国就有了木俑,其中包括部分“乐俑”。长沙马王堆西汉墓发掘出的乐俑、歌舞俑,工艺、种类和造型水准较前朝又有很大进步。这便是最初的木偶,它经历了一个由工艺到表演的变化过程,由祭仪而成了喜庆娱乐活动的一种方式。

1979年,山东莱西县院里乡岱墅村发掘的一具高193厘米的大木偶,肢体由13段木条组成,关节可活动,坐、立、跪兼善。它的发现,一则体现了木偶自丧葬而娱人的过渡;再者表明,木偶制作已达到与真人无二、活动裕如的境地,这为木偶戏的萌芽奠定了坚实的物质基础。

【知识小百科】我国古代的“俑”

俑,是指中国古代坟中墓中陪葬用的偶人。是象征殉葬奴隶的模拟品。东周墓中出现渐多,秦汉至隋唐盛行,北宋以后逐渐衰落,但仍沿用到元明时期。俑的质料以木、陶质最常见,也有瓷、石或金属制品。宋代以后纸明器开始流行,陶、木、石质的俑开始渐渐减少。俑的形象,主要有奴仆、舞乐、士兵、仪仗等,并常附有鞍马、牛车、庖厨用具和家畜等模型,还有镇墓胜的神物。俑大多真实地模拟着当时的各种人物,因而可以考见当时社会的生活习俗,也是研究各代舆服制度的重要资料。俑还可以反映出各个时代雕塑艺术的水平。

秦代的秦始皇陵兵马俑,形体比人略高,陶制,是已知最大的俑;另外还有铜俑等。汉俑种类比以前增多,有兵士、女侍、仆役及乐舞俑。南方以木俑为多,有的彩绘着衣。其他地方多陶、石、木、金属等多种材质的俑,注重传神。两晋南北朝制作多样,南方承中原传统并有了瓷俑;北方出了少数民族形象的陶俑。隋唐俑型大而精美,三彩俑为盛唐时的制作高峰。现在能见到的,是保存在陕西省历史博物馆的唐三彩杰作,有陕西省乾县懿德太子李重润墓出土的、三彩纹胎骑马狩猎俑,和西安市中堡村唐墓出土的唐三彩骆驼戴乐舞俑。这些俑的特点,普遍是形象高大雄健,神态生动富有传神,可谓形神俱佳的作品。并反映了盛唐时期,中华民族富有创造性和豪迈自信的民族性格。五代以后,以俑殉葬的风气开始低落,金元墓葬中出现了陶塑、砖雕表演杂剧的俑,往往成组塑造,还有舞台背景,较为生动,是制作俑的最后一个高潮,以山西出土为多。明清墓葬中俑的出现渐少。在高官王侯墓中出土有木俑和石俑,多以成群人物或辅以仪仗、侍从的庞大场面,用来炫耀死者地位为主,但作为雕塑制品已失去了艺术感染力。

二、木偶戏与古代巫术活动

世界上很多民族都有在祭祀仪式中制偶做戏的习惯,通过傀儡戏的象征性表演,达到仪式所要实现的目的,以满足人的心愿。古代的希腊、罗马、埃及和印度都有木偶表演的文献记载。

我国先秦时期已经有了土傀儡和木傀儡,还有一种功能和做派很像傀儡戏的傩仪,只是它不用傀儡做替身,而是由人戴面具驱赶疫鬼;山东莱西的西汉墓中有悬丝傀儡,说明傀儡及其操傀儡表演在我国是由来已久的。

民间木偶戏极少作为纯粹的娱乐活动,多数情况下是作为祭祀活动的有机组成部分出现的。我国许多地方的木偶戏是在丧葬活动中表演的。至今闽南民间仍称提线木偶戏为“嘉礼戏”,常常用为丧家之乐,所演多为唐太宗入冥,目连救母之类的故事。

根据民间的解释,丧葬仪式中表演傀儡戏是为了辟邪。辟邪是一种巫术活动,在我国民间也叫“厌(魇)胜”,意思是压住鬼祟入侵。镇压鬼祟,是为了保全人类免遭它们的伤害。傀儡戏中的“傀”或“儡”都是鬼脸,演傀儡跟压镇鬼祟有着密切联系。

辟邪,是一种保护型巫术,主要是利用一定的物件或表演防止鬼祟来犯。很多地区的木偶戏被人恭敬地视为辟邪物,供奉傀儡或表演傀儡被认为有一种神秘的威力,可以与邪祟对峙,保佑亡魂一路走好或保佑家宅平安。

以台湾为例,明清时期,很少有人把演傀儡戏当作娱乐性的欣赏,往往仅做祭祀之用,凡是在神庙落成,火灾或吊死、溺死等迷信人所谓有妖气的情形下,都会有傀儡戏上演,并禁忌孕妇观看。

由此可见,民间认为有“妖气”的地方,必然通过搬演傀儡加以阻挡,这进一步显现了傀儡戏的辟邪功能。即使不在丧葬活动中表演,傀儡戏的驱邪功能也并没有退化。闽西木偶戏中的安龙戏多用于新屋落成或旧宅不宁,届时由木偶艺人主持安龙仪式,既可以驱邪镇宅,又可以延宾谢客,戏剧内容以平安喜庆、驱邪邀福为主。

【知识小百科】何谓“巫术”

巫术,是企图借助超自然的神秘力量对某些人、事物施加影响或给予控制的方术。“降神仪式”和“咒语”构成巫术的主要内容。

古代施术者女称巫,男称觋。巫术通过一定的仪式表演,利用和操纵某种超人的力量来影响人类生活或自然界的事件,以满足一定的目的。巫术的仪式表演常常采取象征性的歌舞形式,并使用某种据认为赋有巫术魔力的实物和咒语。

巫术来自于舜帝部落,传说,舜帝的时候,为了给老百姓生产食盐,满足人民群众的生活。舜就让他的一个儿子到巫咸国做了酋长,咸即善于煮卤土为盐而得名。巫咸国的人右手操青蛇,左手操赤龙,地处大荒之中,它与巫即、巫盼、巫彭、巫姑、巫真、巫礼、巫抵、巫谢、巫罗称作十巫。

传说舜的儿子做了巫咸国的酋长。带领巫咸国生产食盐。因为当地的巫咸人掌握着卤土制盐的技术,他们把卤土蒸煮,使盐析出,成为晶体,外人以为是在“变术”。加上巫咸人在制盐的过程中,举行各种祭祀活动,希望南风为他们带来好的气候等,以利于析盐。她们的祭祀,有各种表演,并且附有各种许愿和祈祷的言语。最后,开始各道工序,直至生产出白色结晶的食盐。

这一整个过程,在别的部落,把它看成是在实施一种方术,于是,人们称这种会用土变盐的术为“巫术”。这就是“巫术”一词的由来。

从巫术的性质角度,可以把巫术分为黑巫术和白巫术。黑巫术是指嫁祸于别人时施用的巫术;白巫术则是祝吉祈福时施用的巫术,故又叫吉巫术。

从施行巫术的手段角度,巫术又可分为两类,一为摹仿巫术,另一种叫接触巫术。

摹仿巫术是一种以相似事物为代用品求吉或致灾的巫术手段。如恨某人,便做人形,写上该人的生辰八字,或火烧或投水,或针刺刀砍,以致那人于死地。从性质上讲,这属于黑巫术。再如小儿常常落井,为避灾,常做一偶人代替小儿投入井中,这种行为称作破灾破煞。在上古生产习俗中,稻花开始,男女相会于田,以促进稻谷结穗。人若生疮,画在植物叶或黄纸上,便可移走病患,也叫摹仿巫术。白云观里拴娃娃、民间的“偷瓜”等祈子习俗,都属于此类。

少数民族驱鬼招魂仪式

接触巫术是一种利用事物的一部分或时事物相关联的物品求吉嫁祸的巫术手段。这种巫术只要是接触到某人的人体一部分或人的用具,都可以达到目的。如某人患病,在病人病痛处放一枚钱币或较贵重的东西,然后丢在路上任人拾去,于是任为病患便转移到了拾者身上。过去害人的黑巫术常常搜集不和睦人的头发、胡须、指甲以及心爱之物,以备加害对方。小孩子的名字也不能随便告诉别人,否则便要受制于人。

在凉山彝族,奴隶主发现奴隶逃走,除派人寻找外,还要请巫师施行巫术,方法是把奴隶丢下的破衣片招来,放在石磨内磨,由于布片不易磨下来,便认为奴隶也必然在山间转来转去,找不到逃生的路;奴隶为能逃出虎口,也以巫术对抗,一般在逃走时,背一小扇石磨,顶在头上,这样奴隶主磨的布片就会很快掉下来,自己也能逃跑成功。

第二节、木偶戏的起源传说

一、偃师造木偶人

据《列子》一书记载,周穆王向西巡狩的时候,曾经在遥远的异域遇见奇人偃师。

偃师是古代传奇中最神奇的机械工程师,他曾献给周穆王一个比起现代机械人还要出色的偶人。偃师造出的偶人和常人的外貌极为酷肖,周穆王一开始还以为只是偃师的随行之人,经过偃师的解说,才让这位神性极强的名王也惊奇万分。

那偶人前进、后退、前俯、后仰,动作和真人无一不像,掰动下巴,则能够曼声而歌,调动手臂便会摇摆起舞,让旁观者惊奇万分,周穆王看得有趣过瘾,还让宠姬一起出来观看。

表演将毕,那偶人却向周穆王的宠姬抛了抛媚眼,让周穆王勃然大怒,一心认定这个灵活宛似活人的家伙本就是个不折不扣的真人,便要将偃师当场处决。偃师却将偶人立刻折开,发现它只是由皮革、木头、胶漆、黑白红蓝颜料组成的死物。

周穆王趋前细看,偶人的内部器官俱有,外边则是筋骨、关节、皮毛、牙齿、头发一应俱全,但却都是假物,一经组合,却又是一个活生生的偶人,将佣人的心拆走,偶人便无法说话,拆走肝则眼目皆盲,将它的肾拆走,就无法走路。最后,才让周穆王心悦诚服,大叹偃师技法的高超。

偃师的这一脉“木甲术”,后来竟自人间失传了。时光流逝,到了六百年后的战国时代,当时的“工匠之神”公输般,曾发明了会走会动、以线枢控制的“机关人”,和各式各样具高度杀伤力之机关战具,而墨家之祖墨子也发明了能飞行三日的机关飞鸢、以及能自由移动的机关屋。当时二人都自认自己的技艺,已达到天地间从未有过之最高水平。然而墨家的大弟子禽滑厘把他所听到的偃师技艺之巧,告诉了这两位老先生,二人很惭愧,从此再也不敢谈论有关“机关术”技艺的事……

二、陈平造木偶解兵厄

关于木偶戏的起源,唐代《乐府杂录》中有这样一个故事:汉初时,有一次汉高祖刘邦被匈奴的单于冒顿包围在平城,城外四面重兵驻扎,其中一面是冒顿的妻子阏氏,她的兵力比其他三面强大。当时城中断粮,情况危急,刘邦手下大将陈平得知阏氏妒忌她丈夫纳妾,顿生一计,令人造了一些形似歌女的木偶,装上机关,在女墙间跳舞。阏氏远远望见一些女子舞姿婆娑,楚楚动人,担忧破城后冒顿会宠幸这些歌女,就先撤了兵,于是高祖转危为安。后来,就有一些艺人从事木偶表演。有一个姓郭的艺人,人称“郭郎”。以木偶戏为业,其地位在百优之首。

三、金娘、银女的传说

据已故著名布袋木偶老艺人陈友三先生口述记录,及现民间布袋木偶老艺人黄长凤和董光花两位先生口述介绍:汉陈平媳妇金娘和女儿银女,整天在布机上织布,疲倦了容易困着,为了不困着,姑嫂二人边织布、边说、边唱,双脚踏布机活动板,口唱、手织、脚踏,觉得很有节奏感,又在布机脚踏板安上锣槌、锣片,随着踏板上下活动,敲打着大锣小锣,后来在悬系傀儡的启发下,二人把家父陈平创造的悬丝傀儡卸下傀儡的下身部分,用手指套入傀儡头和两手,比比划划觉得很有趣。在布机上休息时,用双脚敲打锣鼓,用手表演木偶,二人自编故事,有说有唱。

机房里一片热闹声,吸引了周围群众前来观看。陈平看了姑嫂俩的聪明才干,即帮她俩设计了一个布袋台,一张小方桌大小,周边蒙布,只留一舞台框口,人在里面操作,用双脚踏动跳板敲打锣鼓,双手表演木偶,逐步形成了布袋木偶戏,以后传入宫中,又流传到民间,一直延续至今,所以布袋木偶艺人立金娘、银女为布袋木偶的祖师爷。在平阳布袋木偶戏祖师爷田公元帅左右还立有金娘、银女两位女性祖师爷。

同类推荐
  • 学霸习惯学习法

    学霸习惯学习法

    怎样学习才能达到最好的效果?学习是一个循序渐进的过程,在这个过程中,只有注意自己的学习方法,才能收到事半功倍的效果。学习方法并没有统一的标准和规定,因个人条件的不同,选取的方法效果也有一定的差别。我们编辑的这套“学霸学习法”作品可供学者参考,从中获取最适合自己的高效学习方法,但要说明的是:“学习有法,但无定法,贵在得法”。《学霸习惯学习法》对学生如何提高文科学习能力做出了理论指导,并推荐了部分有利于学生提高文科学习能力的故事,可供练习掌握该学习方法。
  • 老舍经典

    老舍经典

    本书精选了著名作家老舍的经典篇目50篇,涵盖作者自述、散文以及小说,作为新版部编教材的补充,有利于青少年读者进一步深入理解名家名篇,激发课外阅读的兴趣。老舍的作品多从普通人的视角出发,用亲切的口头语言传达普通人的喜怒哀乐。
  • 海底两万里(语文新课标课外读物)

    海底两万里(语文新课标课外读物)

    现代中、小学生不能只局限于校园和课本,应该广开视野,广长见识,广泛了解博大的世界和社会,不断增加丰富的现代社会知识和世界信息,才有所精神准备,才能迅速地长大,将来才能够自由地翱翔于世界蓝天。否则,我们将永远是妈妈怀抱中的乖宝宝,将永远是温室里面的豆芽菜,那么,我们将怎样走向社会、走向世界呢?
  • 每个老师都是故事

    每个老师都是故事

    只要为孩子真心付出,就能够为自己和孩子们带来无法衡量的成长与快乐……在李镇西校长带领的成都武侯实验中学,每个教师都是一个故事,每个教师都是一位爱的传播者,“让人们因为我的存在而感到幸福”的人文精神深入到每一个武侯实验人的内心,他们与作为一校之长的李镇西在教育生活中相互砥砺与激荡,共同谱写了新教育的华章。这些真实的故事就如同一首首教育诗,为被温家宝总理所盛赞的“平民教育实践”留下了生动的教材和宝贵的资料。
  • 小学语文课程与教学

    小学语文课程与教学

    本书结合小学语文教学实践,围绕小学语文课程教学中的热点、难点问题,以开阔的视野、缜密的分析、典型的案例,揭示小学语文课程教学规律和学习方法,为小学语文教师教学素养和专业成长提供借鉴。
热门推荐
  • 合江亭

    合江亭

    合江亭,地处成都,府河与南河于此相合,汇为一条河流。因为两江相合,永不分离的寓意,成了当地人心中的爱情圣地。《合江亭》即以此背景,讲述了在这个物欲和浮躁的现在,一对男女为追求真爱发生的悲欢离合的感人故事。
  • 魔君宠妻

    魔君宠妻

    云层氤氲如海,天庭宏伟,破云而出。青崖子乃东方之神,是天宫赫赫有名的神仙,传承逆天神力、练成天外化身、手控辟邪神雷、驯服超级魔兽,一路披荆斩棘,最终踏上终极强者巅峰!雷霆大陆风起云涌,少年雷羽破九幽,战雷霆,独领天下,逆天而行,走出自己的雷道,成就无上雷帝!
  • The Doctor

    The Doctor

    本书为公版书,为不受著作权法限制的作家、艺术家及其它人士发布的作品,供广大读者阅读交流。汇聚授权电子版权。
  • 职场商务英语看这本就够

    职场商务英语看这本就够

    本书分为职场办公篇和商务篇两大部分,包含100余个模拟场景,近千个对话。场景对话只精选最常用的句型,让你学以致用,拿起就会说。职场商务英语并不可怕,只要每天学习一点本书的内容,你就会发现其实职场英语很简单。想要成为职场英语达人,本书一本到位,看这本就够了。
  • 总裁妻,为期一年(全本)

    总裁妻,为期一年(全本)

    夏威夷纪念旅行,他抛下她,去陪别人,让她心碎于此;家生剧变,一夕之间公司破产,他的一纸离婚协议,件件事接踵而来,让她应接不暇,更让她措手不及;一场阴谋,他不分青红皂白责怪到她身上,丢下狠话要她全家陪葬…………父母双双离去,大哥下落不明,民工蜂拥而至,她被围在街头被打得遍体鳞伤,他却公开表示与她早已离婚;得知真相以后,才知道这所有的一切都是他处心积虑所为,他们的婚姻只不过是一场骗局,从一开始就精心布局的一场骗局……把父母送上了绝路,害大哥被逼逃逸,毁了赫连家几百年来的基业……这一切竟是自己亲手造成,得知这一切的她,又该何去何从?…………六年后,她带着孩子重新回到伤心之地,不过已是罗敷有夫,见面不过一句“卫先生”,生疏得仿佛不曾相识;他亲眼看着她巧笑嫣然的依靠的别的男人的怀抱里,心为何有种名为嫉妒的情愫;偶然见到她的孩子,竟发现其中别有原因,那个孩子究竟是谁的?那情意绵绵的眼神,温馨的家居生活,他竟要借朋友的光才得以重温,那一刻,有什么在撕扯着自己的心;为什么你连仇恨都可以抛弃,没有爱,甚至连恨都不肯留下………………简介会逐渐修改,希望各位看官留下爪印和票票、收藏哦!(*__*)嘻嘻……偶要花花!偶要票票!偶要支持!!!
  • 图南一号

    图南一号

    前不见古人,后不见来者,念天地之悠悠,独怆然而涕下。
  • 拜水问道 都江堰与青城山(文化之美)

    拜水问道 都江堰与青城山(文化之美)

    关于都江堰与青城山有一种说法叫做“拜水都江堰,问道青城山”,不仅仅是因为都江堰是世界保留下来的最为古老宏大的水利工程,或者青城山是有“第五洞天”之城的道教名山。也因为都江堰两千年来对巴蜀大地农耕的重要作用,或者青城山对宣扬道教文化及青城武功的巨大贡献。
  • 夏日独直,寄萧侍御

    夏日独直,寄萧侍御

    本书为公版书,为不受著作权法限制的作家、艺术家及其它人士发布的作品,供广大读者阅读交流。汇聚授权电子版权。
  • 自然探谜

    自然探谜

    把兴趣引进课本,使爱好代替讲台,将学生的被动接受知识变为主动学习吸收,激发学生的阅读热情与探索精神,奠定良好的知识基础与创新素质,这就是本套全书的宗旨。
  • 林徽因画传

    林徽因画传

    以流畅自然的文字记叙一代才女林徽因的传奇一生,并配以数十幅精美珍贵的历史照片,图文并茂地讲述既是建筑家又是诗人的“第一才女”林徽因的一生,感受这位美貌与智慧并重的才女的精彩人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