水傀儡表演
水傀儡的剧目有两大部分,一部分是故事戏,一部分是表现社会生活的戏。故事戏部分有歌颂越南民族英雄的剧目,如《二徵女王》、《越氏女王》、《黎利王》、《陈兴道大将》等;有中越历史之故事剧目,如《氏牟上寺》、《刘阮入天台》、《唐僧请经》、《七擒孟获》等。
生活戏部分是水傀儡演出之主要内容,如表现农耕田园生活的“赶鸭子”、“捕鱼”、“碾谷”、“舂米”、“织布”等;体现民间游戏的有“摔跤”、“打秋千”、“爬梯”、“骑马”、“游泳”、“斗鸡”等:表现宗教生活的有“抬轿”、“拜神”、“念经”、“拜佛”、“打醮”等。
水傀儡的剧目,多是一种组合型表演,如“四人戏”,即表现渔、樵耕、牧之捕鱼、挑柴、耕地、放牛等形式;“五民戏”又有再现士、农、工、商、兵的生活的节目。
第四节、中国木偶戏的历史发展
一、汉魏时期的木偶戏
中国木偶真正成为艺术,在于它的戏剧特征是以木偶为媒介,以歌舞演故事。
一般认为,中国木偶戏起源于汉代,兴盛于唐宋。汉代已有“作傀儡”的记载,三国时马钧的“水转百戏”显然是对汉代人戏的模仿;北齐时水动的“机关木人”制作,技艺高超,尤其出现了“傀儡子”演“郭秃”故事的木偶艺术,暗示了中国木偶戏的形成年代。后世历朝多有木偶戏演“郭秃”故事的记载,陕西合阳线戏至今犹在的“来报子”(癞包子)角色,也有“郭秃”的影子。
二、隋唐时期的木偶戏
北齐之后,中国木偶戏始终与戏剧等姊妹艺术为伴,表演形式和内容逐渐增多。
隋朝的“百戏”中多“水饰”,“机关木人”多搬演神话、传说、三国故事,人物颇众,对木偶戏的制作与表演有直接影响,但流传下来的文字记载很少。
唐代文化异常繁荣,歌舞戏、参军戏争奇斗艳,机关木人可以饮酒唱歌吹笙,表演与制作已达完美的统一。据敦煌莫高窟31窟所藏盛唐壁画及诗词歌赋推断,提线、杖头、布袋、“盘铃傀儡”等木偶类型,在唐代就已经都有了。
《古都百戏考图》中记叙唐玄宗李隆基提倡影戏,当时木偶戏也用灯光映影,所以木偶戏当时也属影戏。唐玄宗李隆基在《偶儡吟》一诗中写到:“刻木牵丝作老翁,鸡皮鹤发与真同。须叟弄罢寂无事,还似人生一梦中。”
唐代的木偶制作技艺十分精湛。当时有的皇亲国戚的寝卧处排列着一些木雕婢女,手执华灯,自昏达旦,称为“灯婢”。张鷟的《朝野佥载》里记叙了一些类似现代机器人的木偶,如杭州的杨务廉做了一个木偶,手捧木碗,在街上行乞,还会发声,每天有几千人施钱给木偶。又如洛州殷文亮做的一群木偶会给人斟酒和敬酒,两旁还有一些木歌女按一定的节拍唱歌吹笙,酒未饮完,木歌女会用乐声催促,酒一饮尽,小木人会来斟上。上述记载是否属实,尚可存疑,但当时木偶的精巧是肯定的。
唐宋以后,雕塑、绘画、文学的发展促进了木偶戏的发展。木偶动作越来越灵活,剧情也日益复杂。当时老百姓最爱看名叫“鲍老”、“郭郎”的木偶表演。他们穿着特别宽松的衣服,一脸滑稽相,演出时还配有唱词,专门逗人开心。元、明曲中的《憨郭郎》、《鲍老儿》等曲名,就是由此而得来的。
三、宋元时期的木偶戏
宋代木偶戏较唐丰盛,是中国木偶艺术鼎盛时期,历史资料较多。总体来看,宋代木偶戏题材多样,铺陈故事,以戏剧、说唱为核心内容;门类众多,悬丝傀儡、杖头傀儡、水傀儡发达,亦有药发傀儡和肉傀儡;制作与表演艺术日臻完美,水平不俗;涌现出许多名家,提线、杖头都有技艺精湛的表演家,张金线、任小三等名噪一时。“水傀儡”继承“水转百戏”衣钵,“药发傀儡”似与后世焰火有关,“肉傀儡”是儿童扮演摸拟傀儡,广东乡间还有布袋、铁枝木偶流传。宋代“弄傀儡”,班社众多,普及性强,瓦肆宫廷,无处不见,文人墨客,兴趣盎然。
元代木偶艺术已将操纵技巧与言谈、歌唱及喜、怒、哀、乐作生动表演,剧目已具备了杂剧的现实主义内涵。
【知识小百科】肉傀儡
肉傀儡,是宋代五种傀儡戏之一,一般认为是幼童在大人的托举下表演各种技艺和戏剧,目前已经失传,但在一些民间文艺活动中仍可见到它的遗存形式。如在民间迎神赛会中,有“抬阁”一项,都是以白皙小儿扮为戏剧故事人物,或坐或立,装以木座由人肩抬而行,似可视为“肉傀儡”;二是在旧皮黄班上所演的灯戏中,在三百六十行的穿插中,有一“木头人戏”一项,以人装作傀儡,动作滑稽,疑其与“肉傀儡”有关。
温州在民国初年每年的五月和龙舟竞渡,同时还有所谓的“划台阁”,即在大船上搭几层叠架,架上悬挂着或站立着扮装各种故事或戏剧中人物的童男女;此外在每年春三月迎神赛会中也有旱“台阁”,即在八仙桌(大方桌)上由童男女扮装做故事或戏剧中人物,由多人抬着流行于闹市,也是一种南宋遗风。
陕西潼关南街芯子也是古代肉傀儡的一种遗存,产生于古潼关南街辖区境内,古以木制骨架为装饰艺术,以后铁制骨架为各种装饰艺术的“芯”,可承载一至数名小孩子,加上动作表演,以高、险、奇、巧成为特色艺术,深受广大群众及外国友人的喜爱。
南街背芯子通常在节日庆典及重大活动时表演,从规模大小和构造上分类造型,人数少则几人多则数十人到百人,从造型上说,有刀尖上站人、算盘珠上立人、小笼鲜上愚人、烟袋锅上立人、雨伞尖、扁担两头站人,每组芯子都有3~5米之高,并且还能旋转自如。背芯子是由一个成年入在身上捆看的钢筋架上,悬着几个3~5岁的小孩,一组背芯子由2到3人组成。抬芯子是在特制的板凳上搭杠,杠下四个成人抬着板凳,凳架上可装3到5名小孩,组成一个抬芯子。而车芯子规模比抬芯子更大一些,一般在车芯子上装数人多达10人以上,因抬芯子和车芯子用人较多,加上器具繁重,携带不便,而背芯子相对比较灵活多,故而很快发展起来。背芯子在表演形式上,可用锣鼓伴奏,也可用音乐伴奏,也可用口技伴奏。
甘肃陇东的高芯子、车社火、马社火实际上也是宋代“肉傀儡”的保留或延续。表演时,由人扮成天神和古代名将,披甲戴盔,持名种兵器,如傀儡假人似的,乘车马游行。研究“肉傀儡”和高芯子、车社火、马社火的传承关系,对我们保留和发扬这一独特的民间艺术不无裨益。
四、明清时期的木偶戏
由明至清,木偶戏发展的特点是遍及各地,支派繁多。
明初,朱元璋倡导民间游戏,应天府(今南京)的大街小巷均见木偶戏。清末、民国时,更得到发展,有布袋木偶、提线木偶和杖头木偶三种,各有艺术特色,并用戏曲曲调配合演出。那时,夫子庙的木偶戏所用舞台小巧玲珑,只一人藏在蓝布帷中,手、脚、口并用演出:两手操纵一个,或多个木偶,手法多变、技巧娴熟;乐器是鼓、锣、钹固定在一木架上,脚踩踏板,牵动绳索,击响三件,节奏有声;口里还念白、唱曲。只见台上木偶披红戴绿,手舞足蹈,围观众人翘首踮足、喜笑颜开。
明代木偶,以万历年后最为兴旺。以木偶特盛的福建为例,泉州的提线木偶,制作精巧,操作复杂(一个形象的提线多至十几至二、三十条),且声腔活泼,音乐丰富。布袋木偶,仅福建一境即有南北两派之分。南派属泉州,音乐结构与泉州提线木偶相似;北派属彰州,以龙溪布袋木偶最为著名,用皮黄音乐,行当齐全。演出内容上,南长神话,北擅武戏。后来,北派也增加了不少神怪、鸟兽的动作,表演功能得以扩大。“水傀儡”表演更富故事性;杖头木偶,粤、闽、黔广有流行。
清代杖头木偶遍布四方,行当众多。杭州有“木人戏”,广东有“抓颈”杖头,四川杖头有大、中、小三种形式,山西杖头分晋中、晋南两种。北京杖头,多“内庭供奉”,时称“大台宫戏”,实为一种特殊形态的“京剧”,许多名伶如金秀山、刘永春等都“钻筒子”客串过,出现了“四大名班”,如四义班、金麟班等。陕西合阳线戏,明代已有发展,乾嘉年间,流行于山、陕、豫三省毗连的30余县,仅合阳就有戏班30多个。杭州、泉州班社林立,上杭提线木偶光绪时鼎盛,江苏提线木偶清末便风靡海外(东南亚地区)。流传粤东、闽西的铁枝木偶,清末成型,红极一时。陕西蒲城的“火神会”,以“药发傀儡”形式演《天女散花》、《武松打虎》、《三打白骨精》等故事,是清代此类木偶戏的重要标志。
【知识小百科】陕西蒲城杆火艺术
杆火是目前唯一存世的低空造型焰火艺术,是古老焰火的主要形式。因所有造型都是绑在木杆上燃放而得名。
杆火又叫架子花,专家则称为“吊花傀儡”或“药傀儡”。从南宋时期开始,每年的农历正月二十三日为“敬火神”日,杆火艺人都会按长幼排列,聚集在村外的火神庙,焚香虔诚地跪拜祭祀火神,并燃放烟花、杆火,以求在一年的生活、劳动和烟花、杆火生产制作中能够平安免灾。后因火神庙被毁,艺人们则以每年四家联合轮流主持在原庙遗址上进行“敬火神”活动,近千年来,这一传统的祭祀活动都完整地保存下来,也使杆火这一古老的焰火艺术流传至今。
蒲城杆火表演
杆火全部为手工制作,工艺繁复,从安装燃爆器件(上活)算起,有“要做花炮,七十二套”之说。杆火分为文火和武火,又称为文程子和武程子。每种程子都有不同内容。文火是造型,一个造型就是一杆火,先根据造型需要,设计火线,再经过破篾、烧烤造型、蘸水定型、纸胶扎缠、大小分层、组装成形、装饰上活、装封底盖、装箱等工序。文火燃放前是叠放的,燃放时机关自动打开。武火是首先用铁棍或竹杆造成架子,通常叫火斗(可多次使用),然后设计造型,上活、连接火线、装潢外表、上杆。一般的文、武火高4~12米,一杆火需要3至5天的时间制作,而文火中的笸篮杆和文武双全的老杆制作最为繁杂,需要成个月的时间,制作工艺也最为精湛,可制成十二至二十四层,最高可达二十多米。施放杆火时,用“码子”(火箭式导火索)自动点火燃放。首先以火船、火马、盘火、地摊子为开场花火,火船、火马一般由人驾驶,在全场跑动,渲染气氛;然后施放文火、武火。文武并重,火树银花、争奇斗妍、奇妙壮观。
以民间传说、神话故事、建筑造型、人物活动为内容制作、表演的蒲城杆火造型涉猎广泛、包罗万象、趣味高雅、形象逼真、如梦如幻。燃放时,变化无穷、绚丽多彩、五光十色、神奇莫测,令人目不暇接、瞠目结舌,被人们誉为“焰火奇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