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3058400000003

第3章 牺牲已到最后关头(3)

蒋介石的一意孤行背离了民族大义,招致东北军和西北军将士的强烈不满与反抗,最终引发了1936年12月12日“西安事变”的发生。在中国共产党的大力促动之下,“西安事变”最终以和平方式得以解决。“西安事变”和平解决的意义十分重大。在其过程中,蒋氏被迫与中共主要领袖之一周恩来当面谈判,当着周恩来、宋美龄、宋子文以及外籍顾问瑞纳等人的面,蒋介石向张学良、杨虎城表示:以他的人格担保“停止剿共、联红抗日、统一中国、受他指挥”。至此,蒋介石才真正放弃了他在抗日前要武力消灭共产党的企图,终止了“攘外必先安内”的方针。从此以国共合作为核心的国内抗日民族统一战线最后形成,南京政府终于走上了全面抗日之路。

要等“准备好了再打”,在蒋介石的战略思想中,他对于未来抗日战争也已有所思虑。

在中国历史上,中原地区被异族入侵而战败的例子,基本上全都是按照由北向南的战略路线来进行战争的。因为中国南方是大海,无路可退,黄河、长江两条战线一旦失守,南方政权是无法抵抗自北方南下的军队冲击的,最后只有灭亡一途。联系今日中日战争实际,日本人如由东三省而占华北,又形成了将由北南下之局面。为了避免重蹈历史覆辙,就不能在北方与日军大打,尤其不能让日本人从北方西进,占领郑州后再南下武汉,将国民政府西退之路切断,从而形成将中国军队在东南地区“包饺子”的败局,而是应该吸引日军主力南下,在上海开战。这样做起码有两点好处:一是吸引日军南下,沿长江一线西进,使国民政府可以有机会从容地退避武汉再入川,最后还有西康、兰州可恃,使战争持久化,拖垮日本。二是在上海开战,会危及到英美列强在华的既得利益,使他们不能不出面干涉或调停战争。

现在在学术界,有学者认为蒋介石已经形成这种抗日的战略思想,而另一些学者则否认。但这种考虑在事实上是存在的,只不过蒋介石重视的是第二点,而第一点则是出自蒋的高级战略顾问蒋百里先生和德国军事总顾问法肯豪森的建议。

蒋百里是我国着名的军事学家,一生致力于中国国防建设的研究,成就卓着。特别是他在晚年,对中日两国国力、军力及其矛盾冲突进行了大量深入的研究,对中日间发生战争的必然性作出了比较准确的预测,并明确提出了他关于中国抗日战争战略的见解。

1932年,蒋百里赴日考察,综合其在日所见所闻,他总结说:中日之间战事无法避免,拖也拖不得,谈也谈不成。这是因为日本的本意就是“要侵略中国”。1935年,他根据日本在华北的种种侵略行径致书蒋介石,指出中日间战争最长不出三四年,中国必须在二三年内加快完成国防基本设施建设。蒋百里在其《日本人——一个外国人的研究》一书中,曾深刻分析了日本的政治军事状况。他指出日本具有可能称雄于世界的陆军与海军,并且在许多方面都比中国强大。但是日本同时也具备弱点与不足,国内政局动荡,内阁更迭频繁,陆海军在内政外交上行动不一致,互相矛盾,经济畸形发展却很脆弱,加上执行****扩张政策,如同在火山上跳舞,“由日本政治上、经济上及历史上看来,他的失败是必然的”。他经过对敌我力量对比具体分析,提出了一整套克敌制胜的战略思想。他指出这场战争将不仅是一场全面战争,而且是一场十年八年的长期战争,在战争开始初期,中国军队在日军猛攻之下会守不住沿海地区而后退,所以应以湖南一带内陆省份为抗战后方基地。虽然中国可能会失去上海、南京等大城市,但这并不意味着失败,“一个纽约可抵半个美国,一个大坂可抵半个日本,中国因为是农业国家,国力中心不在都会,敌人封锁了与内地隔绝的上海,只是一个死港,点缀着几所新式房子的南京,只是几所房子而已,它们与中国的抵抗力量,完全没有影响”。中国的抗战“不是‘军队打仗’而是‘国民拼命’,不是一定短时间内的彼此冲突,而是长时间永久的彼此竞走”。“以国家为主体,将国内一切的一切镕铸锻炼起来,成功一个的国力”。他形象地把中日战争比喻成一场马拉松赛,“纵然落到最后也要竭尽能力,用最大的速度前进,这是将来得锦标的唯一条件”。他说中国应充分发挥地大人众的特点,“不战则已,打起来就不能不运用‘拖’的哲学”,“把敌人拖倒了而后已”。他还说:“我们对于敌人制胜的唯一方法就是事事与之相反,就是他利于速成,我却用持久之方针来使他疲敝。他的武力中心放在第一线,我们却放在第二线,而且在腹地内深深地藏着,使他一时有力没用处。”“中国人最大的武器就是坚强不屈的意志,敌人可侵占我城市,可屈服我政府,但决不能屈服一国的文化,更不能屈服一个民族的意志。日本假口防共,想拿二百万兵来屈服中国人的意志,等于梦想,日本一天不停止侵略中国,中国势必抵抗到底,最后胜利必属于中国人”。他曾大声疾呼:“胜也罢,败也罢,就是不要同他讲和。”

在抗战战术上,蒋百里提出了正规战与游击战相结合的方针,利用广大农村为基础,全民动员开展广泛的游击战。在这一点上他与中国共产党人的主张颇具相似之处。

蒋百里的这一套抗日战略思想在国民党上层得到了响应与认同。在蒋介石身边工作时,他曾多次致函、面晤蒋氏,宣传其主张,他的主张给蒋介石留下了深刻的印象,使蒋氏对于抗战的持久性有了一定的思想准备与认同,对于其制订抗日战略产生了很大的影响。

而蒋介石的德国军事总顾问法肯豪森则也在战前便向蒋明确提出了“以长江一线为未来抗日的主战场”和“以四川为最后根据地”的战略建议。

他们的这些战略建议是出自纯军事战争的考虑,比较后来中共领袖毛泽东提出的全民抗战的“论持久战”思想还远远不够全面、深入、系统,但在当时对国民政府当局已经有了明显的影响。

国民政府根据在南北两大战场层层设防、节节抵抗的抗战指导思想,和以长江流域为主体,在长江流域又以武汉、南京为中心的防卫原则,部署了未来的抗日战备。

1935年,蒋介石亲自督率中央军追剿红军进入西南诸省,他赞叹川、滇、黔等省地域广大,山川险峻,人口繁庶,经济文化潜力深厚。他声称:“有我们川滇黔三省作基础,一定可以完成御侮复兴的大业。”“即使我们丢失了中国关内18个省中的15个省,只要四川、贵州、云南在我们控制下,我们就一定能打败任何敌人,收复全部失土。”蒋介石对具有“天府之国”有美誉的四川省给予了特别重视,他称赞“四川因为其有如此伟大的自然环境与悠久深厚的文化基础,实在是我们首屈一指的省份……天然是复兴民族最好的根据地”。根据他的指示,南京政府立即着手对西南各省加强编制与“统一化”,首先撤销了四川省内由地方大小军阀各霸一方的“防区制”,并在党、政、军各方面进行渗透,迫使川省当局逐步交出权力,以稳定南京政府在四川的统治基础,并着手建设抗日“最后根据地”的工作。1935年2月10日,南京辖下的四川省政府在重庆成立,结束了四川境内长期分裂的局面。3月间,蒋介石亲自飞往重庆,带去了2500余人的“军事委员会别动队”,将四川党政军要害部门全部占领,缩编川军队伍,接管金融财政。四川完全被蒋介石控制。这一方面是蒋介石在铲除异己“安内”方面的胜利,另一方面也在客观上为后来的抗日战争准备了一个大后方基地,从这一点上来看,蒋介石统一四川之举对于保卫整个国家与民族的根本利益具有积极的意义。

1935年7月4日,蒋介石在高级军事会议上阐明了他对未来抗日战略路线的设想:“对倭应以长江以南与平汉线以西地区为主要线,以洛阳、襄樊、荆宜、常德为最后之线,而以川黔陕三省为核心,甘滇为后方。”由此确立了他“向西南求出路”的基本路线。

1936年1月,蒋介石再一次对统一西南诸省的意义与作用做了明确的阐述。他说:“国军以最大的努力,把江西的匪巢根本摧毁,共匪一路流窜,由湘入黔,最后入川。我亲自督率军队,不断追剿,一面剿匪,一面把向来不统一的川、滇、黔三省统一起来,奠定我们国家生命的根基,以之作为复兴民族最后的根据地。日本人看到这种情形非常不安,以为这三省如果统一起来,中国便有了复兴的根据地,从此不但三年亡不了中国,就是三十年也打不了中国,这就是日本将来的致命伤,所以,他无论如何总是要想方法来打破我们统一川滇黔三省以奠定整个国家生存基础的计划。”

七七事变发生后,南京政府决定以“举全国力量从事持久消耗战以争取最后胜利”为我国抗战的最高军事战略,在8月20日制定的作战计划中决定:“国军部队之运用,以达成持久为作战指导之基本主旨。”这一原则“在当时大本营得到许多人的同意,就成为当时指导抗日战争的基本战略原则”。所谓持久战战略,其具体内容为“针对敌人企图使战争局部化的阴谋,应尽量使战争全面化,针对敌人速战速决的战略方针,应利用我地大物博人口众多的有利条件,实行持久消耗战略”。“为将抗日战争进行到底,在正面上要避开大兵团作战,始终采取消极作战,以期使各部门继续充实准备”。在具体应用上包括七个方面的要领:“(1)利用地形,坚壁清野;(2)利用时间,旷日持久;(3)利用守势及退避战术,以逸待劳;(4)利用离散及退避作战,以弱胜强;(5)利用他国干涉牵制,以夷制夷;(6)以国力战争为主;(7)努力扩大思想、政治、经济的战线。”

在酝酿设计未来抗日战略的同时,1935年后,南京政府也比较积极地开始进行实际的抗日准备。

1935年4月,国民政府军事委员会将国防设计委员会与兵工署资源司合并改组,成立资源委员会,开始着手开发有关国防的战略资源以及实施重工业、军工企业生产建设计划。为增强国力,加快重工业之基础建设,1936年内国民政府给资源委员会拨款1000万元用于增加冶金、燃料、机械、电气、化工等重工业生产投资。在农业方面,1935年亦支出3500万元,用于水利基础建设。特别是自1935年11月起实行币制改革,南京政府在英美帮助下成功地统一了全国货币,整理了财政税收,加强了对财政经济的控制,在很大程度上增强了经济实力,有力地保证了国防建设计划的实施。这些措施使得中国的经济在抗战爆发前一段时间内达到了空前的复苏,全国工农商业都出现了增长的势头,为中国抗战创造了一定的物质基础,提供了必需的保障条件。

长期以来,中国的国防工业相当落后,军队武器装备多数信赖进口,“根据民国二十四年之统计,我国轻武器所需之弹药半数需自国外输入”。这样落后的军工业生产无法适应抗日国防的需要,一旦外援阻断,中国军队百万正规军的战斗力将大为减弱。为了保障军械弹药之供给,国民政府在德国、意大利等的帮助下,创办了一批军工企业。在南京、汉阳、巩县、太原、天水、四川、福建等地增设扩建了一批兵工厂,开始生产德式或仿德式轻武器,主要是步枪、迫击炮及轻重机关枪等,并生产配套之弹药,修理破损武器。但坦克、飞机、汽车、重炮之类重武器装备尚不能生产。由于这些军工企业基本上初具规模,产量颇足,加上南京政府历年大量从国外进口武器装备,使得国内军火供应尚得以维持,“抗战以来绝无因粮弹不济而致影响军事失利者”。

此外,1935年以后,南京国民政府由于“币制改革”的成功,也集中一定经济力量及资金在全国范围内,尤其是长江中下游地区建设了一些大型骨干交通工程。到抗战爆发为止,共筑成铁路数千公里,平均每年修建2030公里,是1935年前八年筑路总数之6.5倍。新筑公路9万余公里,初步形成了全国交通网。这就有力地保证了抗战后军事运输与作战供应,对抗战初期我军的顽强抵抗及后来的运动作战起到了至关重要的作用。

在蒋介石主持下,国民政府的国防准备另一项主要内容是整理军队与训练备战。

军队是国防的基础。30年代,在国民政府名义统治下的全国陆军部队共计有180个师、94个旅、40余个独立团(新疆、西藏、西康省除外)。这支庞大、混杂的军队大都是旧式编制、缺少装备及未经训练的,但每年花费的军费却占全国财政支出的70%以上。其状况正如陈诚所描述的:“以之内哄则有余,以之御侮则不足。”要对外抗日,则必须实行整军与练武备战。

同类推荐
  • 王石传

    王石传

    1951年1月,王石出生在广西省(今广西壮族自治区)柳州市的一个军人家庭里,他的父亲是一名老红军,母亲是锡伯族。王石承袭了父亲军人血液中好胜的本性与母亲锡伯族能征善战的特征,天生骨子里就带着一种野性。
  • 尼克松访华接待组

    尼克松访华接待组

    在接待准备工作的全过程里,接待组成员每周都要到人民大会堂或中南海周恩来办公的地方,汇报情况,听取周恩来的指示。严格的保密岁月如梭,转眼尼克松总统访华已经30多年了。然而,人们对这一改变世界历史的壮举至今仍然兴致不减。随着白宫有关尼克松访华绝密文件的解密,以及当事人的许多回忆,人们有了对这个震惊世界事件的深入了解,不仅佩服毛泽东与尼克松的深虑远谋,周恩来与基辛格的聪明才智,也对参与此事的众多普通工作者的辛勤努力肃然起敬。为了接待首次访华的尼克松总统,中央成立了接待组。
  • 中外历史上著名思想家智慧、情操和人格魅力

    中外历史上著名思想家智慧、情操和人格魅力

    全书主要介绍中外著名思想家,例如孔子,老子,孟子。庄子,墨子、韩非子等等中国思想家的智慧、情操和人格魅力,还有外国思想家,例如苏格拉底,百拉图,亚里斯多德,卢梭,伏尔泰,孟德斯鸠,黑格尔等外国思想家的思想智慧,情操和人格等等。
  • 与拿破仑一起战斗:拿破仑私人秘书回忆录

    与拿破仑一起战斗:拿破仑私人秘书回忆录

    梅尼瓦尔不仅是拿破仑的秘书,他还是拿破仑忠实的伙伴。拿破仑不仅让他记录信件,还让他参加了各种会议,经历拿破仑巅峰时期及后期的人生故事。他几乎掌管着拿破仑所有的事务,包括财政事务以及会议安排。拿破仑几乎所有信件,都是梅尼瓦尔在他的口述下书写的。梅尼瓦尔的回忆录告诉世人,拿破仑到底是怎样的一个人,以及在他身边是怎样的感受。克劳德·弗朗西斯·拜伦·德·梅尼瓦尔的这本《与拿破仑一起战斗(拿破仑私人秘书回忆录)》最早于19世纪50年代在巴黎出版发行,1894年被翻译成英文,并在伦敦和纽约出版发行,成为最权威的拿破仑传记,是拿破仑时代历史最权威的史料之一,研究拿破仑的历史学家几乎都参考过本书。
  • 孙子谋略人生(传世名家经典文丛)

    孙子谋略人生(传世名家经典文丛)

    人生是一门博大精深的学问,有着太多太多的智慧等待着我们去汲取、领悟;思想是一片宽广无垠的大海,有着太浓太浓的魅力吸引我们去畅游其中。名家的人生,闪烁智慧的光芒,为我们折射出人生的光彩,波荡出生活的弦音;名家的人生,尽显思想的魅力,引领我们享受心灵的美丽旅途,体味生命的丰富元素。驰骋于睿智的思想海洋,让我们的精神变得充盈,心灵变得纯净而通透。
热门推荐
  • 婚君

    婚君

    齐光是一名昏君,女昏君。他从小就知道她是天之娇女,眼光高于顶,对于情爱从不在意,但是他也知道总有一天她一回头就能看见他。
  • 五星饭店

    五星饭店

    潘玉龙凭借实力考入知名五星饭店——万乘大酒店。恰在此时,刚刚失去了父亲的韩国时代公司法定继承人金至爱为了躲避集团内部权力斗争和家庭财产继承纠纷入住了万乘大酒店。一个阳差阳错,潘玉龙成了金至爱的贴身管家,负责她在酒店的一切生活。涉世不深又处于四面楚歌之中的金至爱在唯一的亲信被对手陷害之后,把全部的希望寄托在潘玉龙身上,潘玉龙被卷入了一场异常残酷的帮派与利益的斗争之中……
  • 维度小虫子

    维度小虫子

    问:如果你有750公斤念动力,该如何?张耒:“毫无疑问,我会飞,根据推力与体重10:1推重比计算,到想试试三秒破音障是什么感觉。”又问:如果没有金手指,没有系统开挂,该如何?张耒:“我依然能够超神你信不信?我赌5毛钱。”——能够穿越异界的灵魂,本质上就是维度生物。——第一个副本拿到物质之躯工具;二个副本拿量子工具;——苟在第3个世界——漫威(高维丛林中的食人花),慢慢缔造传奇,将触手伸向诸天万界……*偏硬科幻,非系统流,不跪舔,不脑残*
  • 重生豪门影后

    重生豪门影后

    前世,她是亚洲娱乐圈最耀眼的新星,却死于第三者的算计,以吸毒滥交死亡的新闻登上头条! 重生之后,她是剧组默默无闻的道具小妹,唯一有的是前世的勤奋和演技! 她发誓:这一世绝不会放弃事业,这一世绝不会迷醉于爱情,这一世你们欠我的都要还回来! ------- 人品完败,请大家慎跳此坑,给小草点时间!
  • 云千城

    云千城

    故事从一个扑朔迷离的上元节开始,即将要登临后位的云千城被人一把从九重宫阙上拽了下来!然后,发配往边关,与披甲人为奴。然后,就……遇到了攻气十足的锦衣卫大人。--情节虚构,请勿模仿
  • 落叶的黄昏

    落叶的黄昏

    夏季的一天早上,靳冬骑着他的山地车一路顺风地直奔大江。他这是要到江桥西侧的那个大沙坑里游泳去。他面庞清瘦,精神矍铄。眼角的两边虽说已经出现了鱼尾纹,但浅浅的并不太明显。过了江畔小区上了江桥西侧的堤顶,开始下一道漫坡了。这时候,前面忽然传来一阵清丽的歌声:在那遥远的地方有一位好姑娘人们路过她的帐房都要回头留恋地张望……多么熟悉的一首老情歌啊,靳冬一下子就被勾起许多青少年时的回忆。他不禁抬眼望去,就看到沙坑边上站着一个女人,正面对着远山近水悠着劲唱着呢。女人中等个头,不胖不瘦。
  • 机甲之妹纸凶残

    机甲之妹纸凶残

    地球发生了危机,人类被圈养,地球被智脑控制。凶残的地球妹纸苏启逃到了亿万光年以外的星际联盟,展开了一段神奇的旅途。连植物都会唱歌的神秘星球上,到底有着什么宝藏?贫瘠恶劣的兽人星上,有着什么秘密?当一切回到原点,面对拯救星球的使命她又该如何抉择?流落民间的王子?美男天才机甲士?神秘的星际海盗?面对他们眼底难掩的渴望,苏启一抹嘴,邪魅狂狷地笑道:就收藏一下呗!
  • 安广县乡土志

    安广县乡土志

    本书为公版书,为不受著作权法限制的作家、艺术家及其它人士发布的作品,供广大读者阅读交流。汇聚授权电子版权。
  • 彼岸花开到荼蘼

    彼岸花开到荼蘼

    冤案让他越狱,误解让他毁坏了她的清白,为了潜逃,他再次掳走了她,一年的苦守,他抵抗着危险的真情,拿到赎金后,人间蒸发,几年后,她并没有脱离致命的情火,突然出现的假面情人是谁?她陷入了家族的纷争,当真相浮出水面的时刻,真情和忏悔是否可以挽回挚爱的心?
  • 强化大师来了

    强化大师来了

    一梦醒来,重回十二载。系统绑定,从强化自身开始。当发现改变世界能获得强化石的时候,看张良如何倒转乾坤,换得人间盛世繁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