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3058400000003

第3章 牺牲已到最后关头(3)

蒋介石的一意孤行背离了民族大义,招致东北军和西北军将士的强烈不满与反抗,最终引发了1936年12月12日“西安事变”的发生。在中国共产党的大力促动之下,“西安事变”最终以和平方式得以解决。“西安事变”和平解决的意义十分重大。在其过程中,蒋氏被迫与中共主要领袖之一周恩来当面谈判,当着周恩来、宋美龄、宋子文以及外籍顾问瑞纳等人的面,蒋介石向张学良、杨虎城表示:以他的人格担保“停止剿共、联红抗日、统一中国、受他指挥”。至此,蒋介石才真正放弃了他在抗日前要武力消灭共产党的企图,终止了“攘外必先安内”的方针。从此以国共合作为核心的国内抗日民族统一战线最后形成,南京政府终于走上了全面抗日之路。

要等“准备好了再打”,在蒋介石的战略思想中,他对于未来抗日战争也已有所思虑。

在中国历史上,中原地区被异族入侵而战败的例子,基本上全都是按照由北向南的战略路线来进行战争的。因为中国南方是大海,无路可退,黄河、长江两条战线一旦失守,南方政权是无法抵抗自北方南下的军队冲击的,最后只有灭亡一途。联系今日中日战争实际,日本人如由东三省而占华北,又形成了将由北南下之局面。为了避免重蹈历史覆辙,就不能在北方与日军大打,尤其不能让日本人从北方西进,占领郑州后再南下武汉,将国民政府西退之路切断,从而形成将中国军队在东南地区“包饺子”的败局,而是应该吸引日军主力南下,在上海开战。这样做起码有两点好处:一是吸引日军南下,沿长江一线西进,使国民政府可以有机会从容地退避武汉再入川,最后还有西康、兰州可恃,使战争持久化,拖垮日本。二是在上海开战,会危及到英美列强在华的既得利益,使他们不能不出面干涉或调停战争。

现在在学术界,有学者认为蒋介石已经形成这种抗日的战略思想,而另一些学者则否认。但这种考虑在事实上是存在的,只不过蒋介石重视的是第二点,而第一点则是出自蒋的高级战略顾问蒋百里先生和德国军事总顾问法肯豪森的建议。

蒋百里是我国着名的军事学家,一生致力于中国国防建设的研究,成就卓着。特别是他在晚年,对中日两国国力、军力及其矛盾冲突进行了大量深入的研究,对中日间发生战争的必然性作出了比较准确的预测,并明确提出了他关于中国抗日战争战略的见解。

1932年,蒋百里赴日考察,综合其在日所见所闻,他总结说:中日之间战事无法避免,拖也拖不得,谈也谈不成。这是因为日本的本意就是“要侵略中国”。1935年,他根据日本在华北的种种侵略行径致书蒋介石,指出中日间战争最长不出三四年,中国必须在二三年内加快完成国防基本设施建设。蒋百里在其《日本人——一个外国人的研究》一书中,曾深刻分析了日本的政治军事状况。他指出日本具有可能称雄于世界的陆军与海军,并且在许多方面都比中国强大。但是日本同时也具备弱点与不足,国内政局动荡,内阁更迭频繁,陆海军在内政外交上行动不一致,互相矛盾,经济畸形发展却很脆弱,加上执行****扩张政策,如同在火山上跳舞,“由日本政治上、经济上及历史上看来,他的失败是必然的”。他经过对敌我力量对比具体分析,提出了一整套克敌制胜的战略思想。他指出这场战争将不仅是一场全面战争,而且是一场十年八年的长期战争,在战争开始初期,中国军队在日军猛攻之下会守不住沿海地区而后退,所以应以湖南一带内陆省份为抗战后方基地。虽然中国可能会失去上海、南京等大城市,但这并不意味着失败,“一个纽约可抵半个美国,一个大坂可抵半个日本,中国因为是农业国家,国力中心不在都会,敌人封锁了与内地隔绝的上海,只是一个死港,点缀着几所新式房子的南京,只是几所房子而已,它们与中国的抵抗力量,完全没有影响”。中国的抗战“不是‘军队打仗’而是‘国民拼命’,不是一定短时间内的彼此冲突,而是长时间永久的彼此竞走”。“以国家为主体,将国内一切的一切镕铸锻炼起来,成功一个的国力”。他形象地把中日战争比喻成一场马拉松赛,“纵然落到最后也要竭尽能力,用最大的速度前进,这是将来得锦标的唯一条件”。他说中国应充分发挥地大人众的特点,“不战则已,打起来就不能不运用‘拖’的哲学”,“把敌人拖倒了而后已”。他还说:“我们对于敌人制胜的唯一方法就是事事与之相反,就是他利于速成,我却用持久之方针来使他疲敝。他的武力中心放在第一线,我们却放在第二线,而且在腹地内深深地藏着,使他一时有力没用处。”“中国人最大的武器就是坚强不屈的意志,敌人可侵占我城市,可屈服我政府,但决不能屈服一国的文化,更不能屈服一个民族的意志。日本假口防共,想拿二百万兵来屈服中国人的意志,等于梦想,日本一天不停止侵略中国,中国势必抵抗到底,最后胜利必属于中国人”。他曾大声疾呼:“胜也罢,败也罢,就是不要同他讲和。”

在抗战战术上,蒋百里提出了正规战与游击战相结合的方针,利用广大农村为基础,全民动员开展广泛的游击战。在这一点上他与中国共产党人的主张颇具相似之处。

蒋百里的这一套抗日战略思想在国民党上层得到了响应与认同。在蒋介石身边工作时,他曾多次致函、面晤蒋氏,宣传其主张,他的主张给蒋介石留下了深刻的印象,使蒋氏对于抗战的持久性有了一定的思想准备与认同,对于其制订抗日战略产生了很大的影响。

而蒋介石的德国军事总顾问法肯豪森则也在战前便向蒋明确提出了“以长江一线为未来抗日的主战场”和“以四川为最后根据地”的战略建议。

他们的这些战略建议是出自纯军事战争的考虑,比较后来中共领袖毛泽东提出的全民抗战的“论持久战”思想还远远不够全面、深入、系统,但在当时对国民政府当局已经有了明显的影响。

国民政府根据在南北两大战场层层设防、节节抵抗的抗战指导思想,和以长江流域为主体,在长江流域又以武汉、南京为中心的防卫原则,部署了未来的抗日战备。

1935年,蒋介石亲自督率中央军追剿红军进入西南诸省,他赞叹川、滇、黔等省地域广大,山川险峻,人口繁庶,经济文化潜力深厚。他声称:“有我们川滇黔三省作基础,一定可以完成御侮复兴的大业。”“即使我们丢失了中国关内18个省中的15个省,只要四川、贵州、云南在我们控制下,我们就一定能打败任何敌人,收复全部失土。”蒋介石对具有“天府之国”有美誉的四川省给予了特别重视,他称赞“四川因为其有如此伟大的自然环境与悠久深厚的文化基础,实在是我们首屈一指的省份……天然是复兴民族最好的根据地”。根据他的指示,南京政府立即着手对西南各省加强编制与“统一化”,首先撤销了四川省内由地方大小军阀各霸一方的“防区制”,并在党、政、军各方面进行渗透,迫使川省当局逐步交出权力,以稳定南京政府在四川的统治基础,并着手建设抗日“最后根据地”的工作。1935年2月10日,南京辖下的四川省政府在重庆成立,结束了四川境内长期分裂的局面。3月间,蒋介石亲自飞往重庆,带去了2500余人的“军事委员会别动队”,将四川党政军要害部门全部占领,缩编川军队伍,接管金融财政。四川完全被蒋介石控制。这一方面是蒋介石在铲除异己“安内”方面的胜利,另一方面也在客观上为后来的抗日战争准备了一个大后方基地,从这一点上来看,蒋介石统一四川之举对于保卫整个国家与民族的根本利益具有积极的意义。

1935年7月4日,蒋介石在高级军事会议上阐明了他对未来抗日战略路线的设想:“对倭应以长江以南与平汉线以西地区为主要线,以洛阳、襄樊、荆宜、常德为最后之线,而以川黔陕三省为核心,甘滇为后方。”由此确立了他“向西南求出路”的基本路线。

1936年1月,蒋介石再一次对统一西南诸省的意义与作用做了明确的阐述。他说:“国军以最大的努力,把江西的匪巢根本摧毁,共匪一路流窜,由湘入黔,最后入川。我亲自督率军队,不断追剿,一面剿匪,一面把向来不统一的川、滇、黔三省统一起来,奠定我们国家生命的根基,以之作为复兴民族最后的根据地。日本人看到这种情形非常不安,以为这三省如果统一起来,中国便有了复兴的根据地,从此不但三年亡不了中国,就是三十年也打不了中国,这就是日本将来的致命伤,所以,他无论如何总是要想方法来打破我们统一川滇黔三省以奠定整个国家生存基础的计划。”

七七事变发生后,南京政府决定以“举全国力量从事持久消耗战以争取最后胜利”为我国抗战的最高军事战略,在8月20日制定的作战计划中决定:“国军部队之运用,以达成持久为作战指导之基本主旨。”这一原则“在当时大本营得到许多人的同意,就成为当时指导抗日战争的基本战略原则”。所谓持久战战略,其具体内容为“针对敌人企图使战争局部化的阴谋,应尽量使战争全面化,针对敌人速战速决的战略方针,应利用我地大物博人口众多的有利条件,实行持久消耗战略”。“为将抗日战争进行到底,在正面上要避开大兵团作战,始终采取消极作战,以期使各部门继续充实准备”。在具体应用上包括七个方面的要领:“(1)利用地形,坚壁清野;(2)利用时间,旷日持久;(3)利用守势及退避战术,以逸待劳;(4)利用离散及退避作战,以弱胜强;(5)利用他国干涉牵制,以夷制夷;(6)以国力战争为主;(7)努力扩大思想、政治、经济的战线。”

在酝酿设计未来抗日战略的同时,1935年后,南京政府也比较积极地开始进行实际的抗日准备。

1935年4月,国民政府军事委员会将国防设计委员会与兵工署资源司合并改组,成立资源委员会,开始着手开发有关国防的战略资源以及实施重工业、军工企业生产建设计划。为增强国力,加快重工业之基础建设,1936年内国民政府给资源委员会拨款1000万元用于增加冶金、燃料、机械、电气、化工等重工业生产投资。在农业方面,1935年亦支出3500万元,用于水利基础建设。特别是自1935年11月起实行币制改革,南京政府在英美帮助下成功地统一了全国货币,整理了财政税收,加强了对财政经济的控制,在很大程度上增强了经济实力,有力地保证了国防建设计划的实施。这些措施使得中国的经济在抗战爆发前一段时间内达到了空前的复苏,全国工农商业都出现了增长的势头,为中国抗战创造了一定的物质基础,提供了必需的保障条件。

长期以来,中国的国防工业相当落后,军队武器装备多数信赖进口,“根据民国二十四年之统计,我国轻武器所需之弹药半数需自国外输入”。这样落后的军工业生产无法适应抗日国防的需要,一旦外援阻断,中国军队百万正规军的战斗力将大为减弱。为了保障军械弹药之供给,国民政府在德国、意大利等的帮助下,创办了一批军工企业。在南京、汉阳、巩县、太原、天水、四川、福建等地增设扩建了一批兵工厂,开始生产德式或仿德式轻武器,主要是步枪、迫击炮及轻重机关枪等,并生产配套之弹药,修理破损武器。但坦克、飞机、汽车、重炮之类重武器装备尚不能生产。由于这些军工企业基本上初具规模,产量颇足,加上南京政府历年大量从国外进口武器装备,使得国内军火供应尚得以维持,“抗战以来绝无因粮弹不济而致影响军事失利者”。

此外,1935年以后,南京国民政府由于“币制改革”的成功,也集中一定经济力量及资金在全国范围内,尤其是长江中下游地区建设了一些大型骨干交通工程。到抗战爆发为止,共筑成铁路数千公里,平均每年修建2030公里,是1935年前八年筑路总数之6.5倍。新筑公路9万余公里,初步形成了全国交通网。这就有力地保证了抗战后军事运输与作战供应,对抗战初期我军的顽强抵抗及后来的运动作战起到了至关重要的作用。

在蒋介石主持下,国民政府的国防准备另一项主要内容是整理军队与训练备战。

军队是国防的基础。30年代,在国民政府名义统治下的全国陆军部队共计有180个师、94个旅、40余个独立团(新疆、西藏、西康省除外)。这支庞大、混杂的军队大都是旧式编制、缺少装备及未经训练的,但每年花费的军费却占全国财政支出的70%以上。其状况正如陈诚所描述的:“以之内哄则有余,以之御侮则不足。”要对外抗日,则必须实行整军与练武备战。

同类推荐
  • 张爱玲传

    张爱玲传

    本书从张爱玲的个人境遇落笔,用诗一般的文字,加入对张爱玲相关书信文学作品的解读,完美展现了张爱玲71年的人生经历。具体描述了张爱玲坎坷动荡的人生经历和深陷迷途、爱恨两难的感情经历。真实准确,又生动感人。
  • 傲骨丹青:吴冠中传

    傲骨丹青:吴冠中传

    本书是江苏人民出版社品牌丛书——《大家丛书》之一。向读者介绍的是20世纪现代中国绘画的代表人物之一,著名绘画大师吴冠中。本书以“世纪之争”、“丹青歧路”、“苦瓜家园”和“生命风景”四个篇章生动描绘了大师的艰辛人生经历,执著的艺术追求,无私无畏的铮铮傲骨和出神入化的艺术成就。配以吴冠中在各个不同时期的代表作插图,带给读者的不仅是阅读的享受,也是一幅绚丽多彩的人生画卷,使人寻味良久,所得甚多。
  • 北洋风云人物系列之曹锟

    北洋风云人物系列之曹锟

    本书以纪实的手法描写了北洋直系军阀领袖曹锟复杂的人生经历 ,文笔生动,人物众多,刻画细腻,可读性强,再现了晚清至民国初年军阀斗争、风云变幻的真实情景。
  • 大清皇宫里的女人们

    大清皇宫里的女人们

    后宫,一个女人不想作战却别无选择的战场!一朝成为帝王的女人后,开始为男人而活,为生存而战。那些顶尖绝色的皇宫里的聪慧女子,她们在历史的万道霞光中,叱咤风云、深谋远虑、锐意进取、血泪悲欢,谱写了一段段凄美的史诗。读悲情故事,叹红颜薄命。她们,之所以言其特殊,因为封建时代后妃的身份决定了她们作为一个女性的情与爱是可以被忽略不计的,而事实上能够真正与帝王产生感情的后妃廖廖无几。好在清王朝毕竟还有那么几个性情皇帝,自然也会制造出一些风花雪月的故事。
  • 告诉你一个甘地的故事

    告诉你一个甘地的故事

    精选了甘地人生中富有代表性的事件和故事,以点带面,从而折射出他充满传奇的人生经历和各具特点的鲜明个性。通过阅读《告诉你一个甘地的故事》。我们不仅要了解他的生活经历,更要了解他的奋斗历程,以及学习他在面对困难、失败和挫折时所表现出来的杰出品质。
热门推荐
  • 别让电脑“杀”了你

    别让电脑“杀”了你

    你知道每天坐在电脑前的你,皮肤变得干燥、晦暗,究竟是怎么回事吗?你知道在不经意中你的记忆力开始下降是什么原因吗?……也许,你头歪一歪,脖子就酸疼;握一会儿鼠标,整条手臂就麻了。坐久了,就腰酸背痛。……小心点儿,这些可能都是电脑惹的祸。辐射会慢慢"杀"了你!
  • 鬼眼凡胎

    鬼眼凡胎

    拥有鬼道诀的鬼眼,拥有修真道的天眼,一个被恶魔宠爱,一个被天神眷顾,而命运的最终让他们不但成为了朋友还成为了生死之交,更是命运中最好的对手。一个自称我命由我不由天,狂妄自大,还说要灭世的人,这个傲慢的家伙连地狱也不敢收留他。看看他如何找到真爱,如何与朋友们在异世创造属于他们的天地,看看鬼眼与天眼如何主宰各界。
  • 剑斗九天

    剑斗九天

    看着身边人一个一个的在我面前倒下,我哭了---我的命运,怎么可能由上天来主宰?不能,绝不能。所以,我要逆天而行,用我手中之剑,埋葬我心痛的泪水,让九天在我面前忏悔......(86464840最新群)
  • 邪王妻

    邪王妻

    她是个不中用的废子,人人唾弃的“哑女”,不懂规矩的贱人巧合之下,认识皇子,“亲人”便试图踩着她往上爬不断的挖坑陷害她,却都偷鸡不成蚀把米殊不知平静无波的桃花眼底隐藏着的厉光,足以射穿人心她看似柔弱,却处事极端,心狠手辣,不择手段等到众人回味,却追悔莫及——当一个邪魅,狂妄的男子出现在她生命中后。。。。。。他的邪魅与张狂,遇到她的狠辣与嚣张,到底是他赢了她的人,还是她偷了他的心?
  • 腹黑王爷精明妻

    腹黑王爷精明妻

    她是学富五车海归的学子,她是丞相家的小千金,虽同名同姓,但两人绝不会出现交集,一场意外的救人事故,她无缘无故坠入了一架空时代,穿越成了她,她自信,她大胆,她相信自己在古代同样能活出自己的精彩。他是一闲散王爷,不管朝政,但却深受皇帝的宠爱,他表面风流浪荡,实则才华俱佳。当腹黑的他遇上精明的她,又会产生怎样的结果。◆◇◆◇◆◇◆◇◆◇◆◇◆◇◆◇◆◇◆◇◆◇◆◇◆◇◆◇◆◇精彩小片段(一)“喂,你是不是应该道个歉再走?”少年脚步微顿,并不理会,目不斜视,继续向前。某女怒,俗话说得好,庶女很生气,后果很严重,推之得,嫡女很生气,后果更严重。上前一记飞来一扫,某女迅速带着自己的小丫鬟逃之夭夭。座右铭其一:此时不逃,更待何时。(二)“你四我六。”某人应该没有理解错。“错了,本来我是想你三我七的,念在相识一场的份上,打个折,你四我六。”某女开口了。“......”某人找回了自己的声音,“原来你是属狮子的!”“不,我是属老虎的。”某女一本正经。座右铭其二:脸皮厚才是王道!(三)某人优雅地坐下,挑了挑好看的眉,嘴角习惯性地扬起一抹邪魅的笑容,“丫头,嫁给我吧。”某女淡定地放下手里的茶杯,这才转向他,无辜的眨了眨眼“说说看吧,你看上我哪里了?”某人沉思了会儿,“你很坏。”“......”座右铭其三:女人不坏,男人不爱!◆◇◆◇◆◇◆◇◆◇◆◇◆◇◆◇◆◇◆◇◆◇◆◇◆◇◆◇◆◇绝对的宠文,1V1。。。。。。友情链接:谨啄米《病弱世子,别太宠我!》
  • 男神娇宠之医妻通灵

    男神娇宠之医妻通灵

    【这是一个,冷酷凶残又自带傲娇属性的男神尊上,被生生磨成妻奴的悲惨故事!男强女强,一对一,宠溺文!】*男主*传言:浮空岛是三界九州的禁地,人人谈之变色。传言:岛上之主山河尊上,凶残嗜血,冷酷无情。*女主*听说:红叶湖的沧笙尊者在成名之前生于侯府,长于农家;因为天生血眸又是女儿身,甫一出世就被势利的生母抛弃。听说:沧笙尊者不被命运所屈服,拜于佛门,修通灵医道,掌未来知生死,除邪魔救苍生,最终成为九州至尊!“这简直就是励志人生的典范!”在一众激动的人群当中,一位雍容端庄的妇人满脸悔恨,“当初要是早知她有现在的成就,就不应该……哎,现在说什么都晚了!”*********片段一:奴才甲(一脸八卦):“喂?我听说咱们尊上大人有喜欢的女人了!”奴才乙(满脸惊悚):“谁?谁谁?你说谁有喜欢的女人了?尊上!?你没听错吧?”奴才丙(眼神鄙视):“他肯定听错了!上回那个天下第一美人向咱们尊上自荐枕席,结果被尊上扒了脸皮扔到了怡红院。”奴才丁(满脸愁容):“还有上上回,那个弹琴很好听得黎国美人儿,想借敬酒的机会占咱们尊上便宜,不过就是摸了下尊上的小手,结果被砍了手脚扔到了乞丐庙。还有上上上回……哎,尊上斑斑劣迹简直是罄竹难书。再这样下去,我担心以后尊上只喜欢男人不喜欢女人。”众奴才双眼放光,一脸恍然大悟地表情:“原来尊上喜欢男的啊?哎呀我滴大舅娘哇,不行不行,我要立马去收集美男图呈给尊上……”奴才甲立马拉住众人,“回来回来,谁说尊上喜欢男的?尊上明明喜欢沧笙姑娘,还偷偷给沧笙姑娘做爱心早膳呐。”众奴才一听,顿时七嘴八舌的打听:“沧笙姑娘是谁?”“长得比天下第一美人还好漂亮?”“比黎国美女弹琴还好听?”“比霓裳姑娘跳舞还好看?”奴才甲(一脸神秘):“这沧笙姑娘啊,可厉害了。你们听过‘沧海凝,笙箫默,九州山河倒乾坤’这句话没?”众奴才点头如捣蒜:“听过听过,沧笙九州,听说掌握九州棋盘的沧笙尊者可断生死知未来,是天下九州人界的守护者。她不仅人长得美貌如花,还心地善良蕙质兰心,医术占卜、奇门八卦……样样精通。听说,前去她家提亲地人都踏破门槛了。”尊上大人听到这番赞美之言,怒挥长袖:“放他娘的屁!那女人哪点心地善良了?根本就是个蛇蝎心肠!明明说好一起赏月的,竟然爽约不来,叫本尊像个傻子一样的等了一晚上,哼!”
  • 阳光如烟

    阳光如烟

    这本集子,共收入了我七部中篇小说。其中:《阳光如烟》发表于《收获》2002年第一期。《十月丁香》发表于1998年的《上海文学》,后被收入《中国当代情伦理书系》。《宁阳遗调》2001年底《特区文学》发表后,即被《中篇小说选刊》转载,并被收入中国作协所编《2001年中国中篇小说精选》。
  • 技能制造大师

    技能制造大师

    想要什么技能,就能制造什么技能!视力不够好,就制造一个“鹰眼”技能!跑得不够快,就制造一个“疾跑”技能!
  • 故乡的回忆

    故乡的回忆

    唐代诗人白居易写的《忆江南》中有这样的句子:“江南忆,最忆是杭州”,说杭州“山寺月中寻桂子,郡亭枕上看潮头”给他留下了最深刻的记忆;但我最忆的是童年时那贫瘠而略带苦涩却很温馨的故乡。那时,我的故乡是一个只有二十多户人家的小山村,村后是连绵起伏的大山,村前的荒滩里有一块块农田,二十多户人家很不规整地分布在簸箕形的山湾里。向阳的山坡下排列着六七户人家,可能那是最早来这里拓荒的先驱,选择了穷山村里最好的居住位置,因而成了村上最早的“坐地户”,人们称他们是“阳坡人”;后来者住在山湾阴坡的山脚下,因人们把山脚俗称为“山嘴嘴”,所以称他们是“嘴嘴上”。
  • 唐朝大顽主

    唐朝大顽主

    谁说玩不是一种职业?方回决定,既然穿越了,那就干脆玩个痛快,要把玩当成事业,要玩出花样,玩的兢兢业业。不务正业?土鳖了吧?咱这职业有个特响亮的称号——顽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