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3060100000013

第13章 两岸民间政治对话的路径探讨(2)

这种智库社团形式的交流使两岸退役将领或卸任官员也有了对话的机会。除了2010年两岸退休将领的交流对话外,2013年6月,大陆的中华文化发展促进会与台湾的两岸统合学会共同举办“筑信研讨会”,近30名两岸退役将领和学者共同探讨建立两岸军事互信机制。此外,2013年,两岸退休涉外官员也进行了规模性的研讨交流。1月,由方夏文化交流协会和两岸统合学会共同举办的“夏合研讨会”,就两岸涉外事务协商在内的议题进行研讨交流。近30名与会者中,包含了首次受邀的两岸退休涉外人员。

另外,大陆与民进党人士也得以通过智库社团的平台有机会进行沟通。2013年6月,由谢长廷担任董事长的台湾维新基金会主办、中国社科院台研所协办的“两岸关系的发展与创新研讨会”在香港举行。台湾与会者由谢长廷领军,成员除学者外,还包括9位民进党籍不同派系的现任“立委”、3位民进党籍市议员和1位民进党籍县府处长。大陆则由国台办副主任孙亚夫以海峡两岸关系研究中心主任身份领军,成员包括大陆北、中、南台湾研究重要智库的学者。虽然谢长廷定位香港研讨会为思想与政策研讨会,不是政治谈判或对话,但从与会者涉及的研讨内容看,涉及红绿政治立场方面的言论并不少。

第三种:政党对话形式。两岸之间的政党交流始自2005年连战以国民党主席身份首访大陆,目前主要以国共交流为代表,主要包括国共两党领导人会面及两岸经贸文化论坛等非官方形式。2005年以来,国共已形成了年度交流机制,每年度不但有高层会晤,也有国共论坛。2012年在哈尔滨举行的“国共论坛”上首次增设“两岸和平发展”小组,开始讨论政治议题。时任政协主席的贾庆林提出两岸同属一个国家的想法。2013年“习吴会”上,习近平提出推动两岸关系发展的四点意见:坚持从中华民族整体利益的高度把握两岸关系大局;坚持在认清历史发展趋势中把握两岸关系前途;坚持增进互信、良性互动、求同存异、务实进取;坚持稳步推进两岸关系全面发展。吴伯雄则表示,两岸各自的法律、体制都主张一个中国原则,都用“一个中国架构”来定位两岸关系,而不是“国与国”关系。“习吴会”的重点在于马公开授权,吴有代表性地传达马的想法使两岸领导人有机会间接对话。作为两岸的执政党,国共党际交流平台对于两岸关系发展有一定的先导作用,是非常重要的一种对话形式。

从既往的两岸民间政治对话看,其对象包括:学界、智库、党政军人士及意见领袖,话题论及包括认同、互信、政治定位、军事互信、国际空间及和平协议等,呈现平台的多元性和对象的广泛性以及内容的包容性。同时由于约束少,因此表现出相当的创意和前瞻性思考,有一定的探索性。

三、两岸民间政治对话的功能和作用

两岸政治互动是两岸关系全面发展的重要组成部分,和平发展阶段的两岸政治互动从政治对话入手,以政治谈判为目标,最终达成军事安全互信机制以及签署两岸和平协议。一般而言,政治对话是指地区间、国家间以及政治团体间通过正式或非正式的沟通,以获得某种共识的活动。因此,很显然,政治对话的对象一般应该是官方。而两岸关系发展中之所以出现民间政治对话的倡议,则是因为两岸关系特殊性所致。由于台湾社会目前的政治生态,两岸公权力机关政治对话的环境与条件尚未成熟。但为了和平发展的两岸关系能够稳定持续地深化,两岸政治对话须以民间为起点,逐步探索政治议题的解决之道,必须积极主动地营造有利于进入公权力机关政治对话的环境与条件。

两岸民间政治对话应该成为未来两岸公权力机关正式对话的前奏,它是一种在当前两岸无法通过正式授权管道进行政治对话时由两岸民间先行探索的铺垫对话,时机成熟后则再由双方授权管道接手。两岸民间政治对话须对两岸公权力机关的政治对话产生先导作用。

政治对话民间先行遵循了先易后难、循序渐进的互动原则。民间相对于政府部门而言,具有某种程度的非正式性,对话中的分歧不至于对两岸关系造成直接冲击。民间政治对话非正式的特点比较容易打破台湾分裂社会甚或美国质疑的牵制,是先易后难、循序渐进的两岸互动原则在政治对话程序上的具体表现。

鼓励、支持民间展开具有建设性、前瞻性的政治对话是铺设两岸高层政治对话的重要路径。两岸民间政治对话须为两岸高层政治对话铺路搭桥。

首先,路径的铺设须有一致的方向。两岸民间政治对话需界定功能性目标。两岸民间政治对话须着力于解决两岸关系和平发展的制度化和稳定化,即旨在为和平发展的制度化、稳定化排忧解难,创造一个切实可行的路线图。

其次,路径的铺设须有明确的对话步骤。对话步骤牵涉对话议题设定,对话议题设定应包含现实和未来两大方向,与两岸关系相关联的政治性议题均可涉及,同时还可包含对于两岸高层政治对话的机制和内容探讨。由于承担造势铺路的功能,两岸民间政治对话必然主要围绕敏感政治议题。由于需求不同,目前两岸各方感兴趣的对话内容各有侧重。大陆关注的内容主要包括:两岸尚未统一前政治关系合情合理的安排;结束两岸敌对状态,建立军事安全互信机制;和平协议问题;一个中国框架的共同认知与大陆和台湾同属一个中国的认同表述。台湾关注的内容主要包括:“中华民国”定位;台湾的“国际空间”。另外,民进党方面则特别凸显民主人权的对话。董立文在《两岸政治对话的美丽新世纪》一文中强调民主人权对话可以“把主权之争扩展向价值、制度之争;把政治对话转变为文明的对话”。由于两岸需要讨论的政治议题很多,为了更好地体现为现实两岸关系服务,需要对共同关心的政治议题作出梳理,在此基础上按照先易后难、先急后缓原则将对话内容做一先后顺序排列。综合而言,两岸需要着重处理的敏感政治议题主要包括:国家尚未统一前两岸政治关系的安排;两岸和平协议;军事安全互信机制;台湾参与国际活动。基于两岸关系发展的实际需要,统一前两岸政治关系的探讨最具迫切性,应该成为对话的首要关键议题,宜集中力量攻坚克难,对此一事关两岸关系的深层次、战略性重大问题进行富有成效的沟通与对话,集思广益并在此基础上进行前瞻性思考,以提出务实和具有建设性的共识性意见。

第三,路径的铺设须有机制化的设计。由于承担造势铺路的功能,两岸民间政治对话在保持多元渠道的同时,须致力于机制化的建立。两岸民间政治对话的机制化建设须注重形成以智库社团对话为主渠道的对话机制。为此,两岸有识之士已经提出了很好的建议。2012年的国共论坛曾提出和平论坛的倡议;国民党荣誉主席连战在2013年2月的“习连会”上曾提出民间办理和平论坛的提议;刘兆玄2013年4月28日在台北举行的“辜汪会谈20周年纪念”座谈会上表示,两岸民间应成立共同智库和举办论坛,不分党派和意识形态,来探讨有争议、敏感的政治问题,理性探讨中华民族的未来。;蔡玮教授建议两岸在和平论坛的架构下成立共同智库,甚至考虑建立常设的秘书处,双方都把事情按照大、中、小,重要性列出一个序列,看看那些是可以先做,哪些必须后做,做得成、做不到的原因,列出负责主管单位及相关时程。大陆已表态支持举办民间性质的两岸和平论坛,认为举办和平论坛,是一个很好的办法,也是一条可行的途径,期待两岸和平论坛能在2013年内举行。从两岸目前反应看,大陆意愿强烈,态度积极;台湾也不乏有兴趣的民间团体。作为两岸未来可以也是能够推动和经营的民间政治对话的机制化平台,和平论坛值得期待。为了凸显社会力和影响力,和平论坛的参与者须体现多元性和代表性,既要有学术精英,也要有意见领袖;和平论坛的成果须有共识性意见的累积展现。从有利于和平论坛的推展看,两岸民间共同智库的规划也是一个值得思考的方向。

两岸两会谈判是得到官方授权的一个渠道,以往是经济性、事务性协商谈判,未来在以经济性、事务性议题为主的情况下可否思考择时尝试处理一些政治性问题。

第四,路径的铺设需要有利于政治互信的累积。两岸政治对话的开启有赖于双方善意的表达。两岸民间政治对话须是增信释疑、聚同化异的过程。由于是非正式、非官方,民间政治对话可不设限制和框架。对象的广泛性有利于在广开言路的基础上增加了解,促进理解,换位思考,建立共识。双方应协同努力在各自关心的核心政治领域取得进展,逐步消除在政治关系、军事安全、涉外事务等方面的隔阂和误解,增进理解和信赖,从而为今后开展正式的两岸政治对话积累经验,营造社会氛围,以民间互信推动高层互信。期待两岸民间政治对话成为双方扩大了解、增进互信、拓展合作的重要平台。

第五,从各说各话、畅所欲言进入互动交流、寻找交集乃至发挥创意、建立共识是两岸民间政治对话的发展路径。两岸民间政治对话旨在讨论事关两岸关系发展的全局性、战略性、长期性问题,因此需要累积信任,相互磨合,共创未来,在这一过程中实现谅解、达成默契,达成共识。两岸民间政治对话先要经历各说各话的阶段,这是一个互相了解的阶段,在此阶段双方都需各抒己见,倾听彼此。两岸民间政治对话再要进入寻找交集的阶段。这是一个互相理解的阶段。在此阶段,双方都需换位思考,善意相待。最后,两岸民间政治对话还要进入建立共识的阶段,这是一个达成谅解的阶段。在此阶段,双方需发挥创意,展现前瞻智慧。

同类推荐
  • 蓝海博弈:世界顶尖学者中国演讲录

    蓝海博弈:世界顶尖学者中国演讲录

    本文集收入的是一些大学的机构在大学之外——国家图书馆举行的的学术报告。讲演者结合自己的专业研究,向听众娓娓道来,讲学结束后,讲演者与评论人、讲演者与听众、评论人与听众、评论人与讲演者、评论人与评论人之间,通过相互问答、彼此辩论、互为补充等形式,进行思想的碰撞与交流。可以说这是一个知无不言、言无不尽的思想交流平台。
  • 聚焦中国改革

    聚焦中国改革

    本书立足于党的十八届三中全会的大背景,以全会审议通过的《中共中央关于全面深化改革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为蓝本,重点阐述我国经济体制、政治体制、文化体制、社会体制、生态文明体制、党的建设制度等重点领域改革的方针政策,为深入贯彻十八届三中全会精神、深刻理解《决定》内涵、全面深化改革若干重大问题提供有益的借鉴和参考。
  • 党委中心组学习参考(2018版)

    党委中心组学习参考(2018版)

    本书共分五个部分,分别是中央重要会议与文件,收录了对2018年党委和政府的各项工作具有指导意义的重要文件和会议精神;中共中央政治局会议精神,收录了2017年各次中央政治局会议讨论研究的内容;中南海讲座,收录了2017年中央政治局集体学习的内容,并用主讲专家的一些论述对学习的内容进行透视;2018政策热点解读,收录了一些领导干部和专家学者对2017年及2018年一些新的政策热点的阐释和解读;国际形势与对外开放,收录了一些领导干部和专家对2017年国际形势、中国外交和对外开放事业的阐述及对2018年国际形势、中国外交和对外开放事业的展望,有助于读者了解世界大势、把握世情。
  • 身边的共产党人(第四辑)

    身边的共产党人(第四辑)

    党的十八大以来,8000多万共产党人满怀激情凝聚在鲜红的党旗下,紧密团结在以习近平为总书记的党中央周围,紧跟全面深化改革的铿锵步伐,励精图治,披荆斩棘,以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为奋斗目标,以践行党的群众路线为价值追求,自觉践行“三严三实”要求,以踏石留印、抓铁有痕的劲头狠抓作风建设、回应群众期盼。兰辉、菊美多吉……一个个平凡而伟大的共产党人用青春和热血践行群众路线,把名字深深烙在了人民群众的心中。
  • 历史选择了毛泽东

    历史选择了毛泽东

    本书以特殊的“领袖史”视角,写出了毛泽东被选择作为中国共产党领袖的历史必然性,以及毛泽东当年的沉浮,并披露了许多鲜为人知的史实。
热门推荐
  • 情深孕时:嫁给秦先生

    情深孕时:嫁给秦先生

    父亲入狱!被继母赶出家门!林欣怡在走投无路之时,遇到了传说中澜城最富有的权贵秦廉东,他对她伸出手来,“我帮你,不过你要用自己来交换。”可按辈分他算得上是叔叔辈的人,她有点蒙地说:“秦叔叔,不可以!”“不准叫叔叔!”秦廉东冷声命令。绝境之中不得不答应这场注定是忍辱负重的交易,她一直以为秦廉东不会想要她的心,想要的只是身体而已。所以当眼看着秦廉东挽着心爱之人将要步入婚姻殿堂时,她想他们的交易也该结束了。可他突然却出现,对她吼道:“交易还没终止,我的孩子你必须得生!”后来,每每情至深处时,她都会忍不住呢喃:“秦先生,余生我们要在一起!--情节虚构,请勿模仿
  • 做人生赢家:赢家的哲学智慧

    做人生赢家:赢家的哲学智慧

    本书是作者通过对那些人生赢家的观察与总结,并结合自己的工作经验和学习体会而撰写的。本书从七个方面让你懂得,什么可以让你的聪明才智和人生哲学更彰显智慧。本书贯穿的思想和原则适用于职场人士,尤其是商务工作者。本书的哲学智慧提醒你,要成为人生赢家唯一能依赖的就是自己。如果你能在失败中创造奇迹那就是人生大赢家。
  • 上清经真丹秘诀

    上清经真丹秘诀

    本书为公版书,为不受著作权法限制的作家、艺术家及其它人士发布的作品,供广大读者阅读交流。汇聚授权电子版权。
  • 摩呼罗迦衣

    摩呼罗迦衣

    摩呼罗迦(Mahiraga):佛教传说中的蛇神,人身蛇头,是佛教神祇的天龙八部之一。原本是腹行类,但由于其智力较低而无知无欲,反而能得道,脱胎换骨成为神祇。风从门缝里挤进来,发出“丝丝”的声音,像是一条意图不轨的毒蛇。萧左听着,不由得打了个寒战,看看旁边已经轻轻打起鼾的好友丁育秦,不由得苦笑——讲故事的人睡熟了,听故事的人却失眠了——这世上总是有心者不讨好。
  • 浪花

    浪花

    写一位拥有澎湃生命力的女画家和一位拥有成功事业、贤惠太太和优秀儿女的上流社会的男人,她洒脱、自信,她勇敢、独立,她令人不忍逼视,但她也令人不忍掉眸而去,他们之间会发生怎样的故事、会有一个怎样的结局?
  • 引渡河川

    引渡河川

    他是因为不服气别人对自己的认定,而决定出家的小和尚,她是齐国龙佑将军。 齐国皇室的内乱,让齐国覆灭,她身中剧毒落入悬崖,被他所救。 于是,原本互无交集的人,就此命运产生纠缠。-----女强文,男主前期会稍微写弱一些以上√
  • 做人与处世之道

    做人与处世之道

    《做人与处世之道》从做人、处世两大部分,心态、诚信、谦逊、细节、品格、口才、思维、宽容、沉稳、忍耐、“糊涂”、沟通、职场、操守等十四个方面来解析做人与处世的密码,相信读者定会开卷受益,进而在为人处世上永立不败之地。
  • 禅宗直指

    禅宗直指

    本书为公版书,为不受著作权法限制的作家、艺术家及其它人士发布的作品,供广大读者阅读交流。汇聚授权电子版权。
  • 商业的逻辑:正和岛智库揭秘新经济大趋势

    商业的逻辑:正和岛智库揭秘新经济大趋势

    为了推动管理研究能够更好地贡献于实践,我们需要这样的努力,而真正的挑战是,如何在一系列的实践研究基础上寻找方法、工具与理论,并使其转化为管理者自己的智慧,帮助其在当下的环境中产生价值。直面中国管理实践,我们依旧需要回归到实践中,但是又要抽离出来,沉静地寻找方法论的意义;回归管理的本质,深刻地洞察那些基本的命题,让管理实践研究具备持久的生命力和价值。
  • 归于永寂

    归于永寂

    宇宙大爆炸是一切的起点,但也是所有的终结。因为打开不知名的盒子释放出强大的能量三人被卷入空间漩涡,来到了一处神奇的世界。宇宙之中,充盈着暗能量,大爆炸的产物,但是在大爆炸之前这是被称为灵能的修真之气。三个现代人,到达修真世界又会发生什么事,三人还能再次见面吗?敬请期待正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