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于黄河流域的中原地区,与位于东南沿海的闽台地区,相隔千里且互不为邻的区域文化模块,却有着相当密切的文化渊源关系,甚至可以认为在中国不同区域文化模块中,中原文化与闽台文化关联胜之密切,是其他各个区域文化所不能比拟的。征之于文献,中原姓氏入闽迁台,绵延千年而不绝,于是有“台湾同胞之祖根地,五百年前在福建,一千三百年前在河南”之历史叙述;求之于民间,台湾族谱记载之“中原血统”、闽南话(客家话)遗存之中原古音,以及台湾同胞中传承至今的中原习俗,无不诉说着台湾同胞的中原记忆;见之于当下,则有台湾同胞中原祖地寻根、两岸共祭于“黄帝故里”、“光州固始”,以及豫闽台三地学者联合举办“中原与闽台渊源关系学术研讨会”,可称之为台湾同胞的中原认同。
1979年元旦《告台湾同胞书》发表,1987年台湾开放赴大陆探亲,两岸隔绝随之打破,先是探亲访友、旅游观光,继之经贸合作、两岸协商。进入新世纪,两岸青年交流独具特色,并成为两岸交流最活跃之群体。河南省台办顺应两岸和平发展之大势,选择与高等学校合作,以中原文化为载体,积极推动豫台两地大学生双向交流。2010年3月,河南省台办与信阳师范学院联合成立中原文化与闽台寻根研究中心,次年暑假,研究中心应台湾师范大学之邀请,赴台参加“2011东亚儒学论坛暨研习营”活动,通过为期一周的研习活动,两地师生在交流中发现同根同源、血浓于水。以此为基础,2012年,河南省台办与信阳师范学院联合主办“2012两岸青年中原文化研习营”,来自台湾11所高校50余名师生走进中原,感知中原文化;同年,信阳师范学院师生赴台参加“2012东亚儒学研习营”。与此同时,“河南大学生台湾夏令营”自2011年持续开展,“台湾大学生河南冬令营”于2014年元月在信阳师范学院开营启动,豫台两地大学生实现双向交流,并成为两岸青年文化交流之新亮点。
为全面呈现豫台两地大学生双向交流之成果,以利交流活动持续开展,信阳师范学院刘党英、孙炜作为“两岸青年中原文化研习营”、“河南大学生台湾夏令营”、“台湾大学生河南冬令营”和“东亚儒学研习营”参与者,撰写“豫台大学生双向交流”(2011-2013)之亲历亲见,三年艰辛,完成《豫台大学生双向交流研究》书稿。由于工作关系,作者索序于我,当然本人因此先睹为快。在本书即将付梓之际,仅就个人读书体会略述于后:
新世纪以来,两岸联合举办以中华传统文化为主题的研习营活动,日趋活跃,渐成为两岸文化交流新亮点。据不完全统计,以两岸青年为主体的各类研习营约计40余种,几乎遍及海峡两岸各个区域。若进一步分析,大概可归纳为三大类:中华历史文化研习营、中华区域文化研习营(如中原文化、闽南文化、齐鲁文化)和中华特色文化研习营(如妈祖文化、中医药文化、中华音乐文化),各具特色,异彩纷呈。刘党英、孙炜主持完成的《豫台大学生双向交流研究》,以豫台两地大学生双向交流为观察对象,具体包括河南省教育厅主办的河南省大学生台湾夏令营(2011-2012)、河南省台办与信阳师范学院(历史文化学院)联合主办的“两岸青年中原文化研习营”(2012),以及台湾师范大学主办、信阳师范学院(历史文化学院)应邀参加的“东亚青年儒学论坛暨研习营”(2011-2013),属于“中华区域文化研习营”。中原文化如同中华文化、中华文明之缩影,选择中原文化为主题,实录两岸大学生研习营活动,其影响大大超出“区域文化”之意义,因此值得认真总结。
《豫台大学生双向交流研究》之纪实部分,作者作为亲历者,所依据者多为第一手资料,且附有讲座讲义、学员心得(日记)、活动掠影,真实而鲜活。本人作为亲历者之一,读之倍感亲切,如同“研习营”之回放,历历在目。譬之每次活动之描述,诸如活动背景、组织概况、活动过程、活动成效,以及学员反馈情况,均有真实呈现;更有学员课堂求教、文化考察、实景体验,以及彼此交流探讨之场景,丰富多彩,原汁原味。当然,海峡两岸共同认知的自然景观、文化遗址,如:台湾的日月潭、阿里山、101大楼、野柳地质公园、彰化孔庙;中原大地之世界文化遗产龙门石窟、嵩山“天地之中”历史建筑群、开封清明上河园、新郑黄帝故里、固始闽台祖地,等等,亦伴随两岸大学生之研习脚步一一呈现,对于尚未能参加交流的两地其他大学生,借助本书亦能获得如此信息。因此,本书之出版似可列为两地交流之成果。
据目前所掌握的信息,《豫台大学生双向交流研究》为国内首次全面呈现两岸大学生交流交往之历史专书,言之有开创之功,似不为过。尤值得关注者,本书系由当代人记录、研究当代人书写的历史,亲历者记录、研究亲历之事件,正可谓近身之学、亲见之学,其价值超出纯粹的“让史料说话”的学术旨趣;本书作者从现实出发、从鲜活的文化事件和文化现象出发,发掘其背后的社会意义,其研究思路及现实关怀,亦值得学界同仁借鉴。
上述三项,为一孔之见耳,若有不妥,还望方家指教,是为序。
2014年6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