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宋时期,中国经济重心南移,因此虽然在和平时期也有河南人南迁至福建等地。如赖氏,“始祖出自颖州郡,后至东晋安帝四年(400年),因兵乱迁居潭州。至宋徙居福建汀州府”。宋室自汴京开封南渡,河南人随迁者更是数不胜数。固始人张纂,宣和间拜朝散大夫,金人南侵,纂扈高宗南渡,官于闽,爱顺昌山水佳胜,因家焉。叶氏,“宋卜居光州固始,若祖有叶炎会者,随宋南迁,卜家仙游之古懒”。
河南人南渡,使福建人口激增。元明清时期,河南人仍有迁入福建等地者。如元代周润忠从河南省汝南迁居于蒲城管厝党溪,后迁富岭镇。但是,随着人口的繁衍和福建等地的开发,福建人稠地狭的矛盾越来越突出,开始以输出人口为主。其方向有三:周边省份、台湾和海外。
福建等地移民至台湾
作为中国东南海疆中之海中一岛,台湾与大陆之间一直保持着人员的来往和交流。台湾北部地区铁器时代文化的主要代表十三行文化,“相当于内地汉朝至明朝这一漫长的历史时期”,其中已经发现有较多直接来自于大陆的文化遗存。如发现有汉五铢钱1枚、唐玄宗时的开元通宝45枚、肃宗时的乾元重宝3枚、北宋太宗时的太平通宝5枚、淳化元宝1枚、至道元宝4枚、北宋真宗时的咸平元宝8枚等。除古币外,十三行遗址还出士有宋代瓷器和元代飞凤纹壶等。这些历史遗存的出士,是大陆与台湾密切来往的有效证明。
宋元之时,有资料明确证明闽南人移居澎湖:“(乾道)七年……四月,(汪大猷)起知泉州。海中大洲号平湖。邦人就植粟、麦、麻。公即其地造屋二百区,留屯水军。”元在澎湖设置巡检司,征收盐课,行使管辖权,还有人登上台湾本岛。明天启元年(1621年),海澄人颜思齐在台湾筑寨以居,镇抚士番。颜思齐死后,郑芝龙接替颜思齐经营台湾,后来虽然接受了明朝招抚,也迁居大陆,但是大陆和台湾之间的联系有增无减。《海东逸史》记载:台湾“鸿荒甫辟,士膏坟盈,一岁三熟,漳州之人赴之如归”,“崇祯中,闽地大旱,芝龙请于巡抚熊文灿,以舶徙饥民数万至台湾,人给三金、一牛,使垦岛荒。”1624-1662年荷据台湾期间,也有不少福建人不堪战祸移往台湾,陈孔立教授根据1660年台湾耕地面积进行估算,认为“荷据时代赤嵌附近有汉人3.4万-4.4万人。全岛汉人人口达4.5万-5.7万人”。荷兰人招徕大陆移民,虽然对台湾农业发展起了很大作用,但是其最终目的却是为了从中榨取利益,因此对大陆移民苛取暴敛,极力压制。面对压迫,大陆移民和少数民族奋起反抗,最大规模是1651年爆发的郭怀一起义。这次起义因力量悬殊被镇压。1662年最终由郑成功驱逐荷兰人。据施琅《尽陈所见疏》中估计,郑成功带去水陆官兵、亲眷计3万有余,后来郑经入台时,又带去约六七千人。陈孔立教授估计郑氏时代汉人人口约在10万-12万人之间。1683年,郑氏归降清政府,清政府在关于移民入台的问题上多方筹划,相关政策多有变化,从初期招徕给照入台,禁止携眷入台,到乾隆五十四年(1784年)开放移民搬眷入台,再到光绪元年(1875年)全面开放移民入台。福建等东南地区向台湾的移民出现了多次浪潮。入台移民,“多来自闽之兴、泉、汀、漳,粤之潮、惠”,明清以来的大陆入台移民奠定了台湾社会发展的基本格局,他们在台湾开垦士地,发展经济,立校兴教,促进了台湾的开发和发展。
台湾同胞的祖根500年前在福建,1300多年前在河南
河南、台湾省界不邻,相隔万里,但是历史上,河南人的南迁奠定了福建人口的基础,福建人的跨海迁徙又奠定了台湾人口的基础。河南与台湾经由福建等地建立了跨越时空的血脉联系。这一联系,首先在各种方志、族谱资料中有多方说明,近年来经由学者的研究论证,已经成了豫闽台两岸三地的普遍认同:台湾同胞的祖根500年前在福建,1300多年前在河南。
陈姓是台湾大姓。台湾民谚有“陈林半天下”之语。根据台湾人口调查,这个说法是有道理的。陈姓乃帝舜之后,始祖胡公满被周武王封于“陈”(今河南淮阳),胡公满后世子孙遂有以国为姓者。陈国灭亡后,陈姓子民一部分留在陈国故地,一部分徙居他乡。秦汉时已经遍布河南、山东、江苏、浙江、安徽等地,史书中多有陈姓名人出现。陈寔为陈氏颖川始祖。西晋永安元年(304年),陈润从固始入闽任福州尹。“永嘉之乱”衣冠南渡八姓中有陈姓。影响最大者有三,南朝陈霸始、陈霸先兄弟之后,唐初陈政、陈元光的“开漳圣王派系”和颖川陈寔后裔陈邕“太傅”派系。福建陈姓多来自此三大派系。如“开漳圣王派系”后世传衍分支为南江、北溪、东海三支。东海陈后裔分传海澄、海沧、漳平永福、南安竹脚、南澳田内、漳浦马口甘棠社、万安农场西垅等地。马口甘棠社始祖嶷庵(谥号),明初由岭凤移居官浔附近。万安农场代管村西垅社,以陈嶷庵之裔陈毅(字敦德)为一世祖,二世寿山,于明末迁居西垅,十三世召镇,与弟陈会,于清乾隆年间迁居台湾南投,衍成大族,与水磨社传衍南投之裔合建“西水祖祠”于南投赤水社。
再如林姓的血缘始祖是比干,起源地在河南的卫辉和淇县。卫辉被作为林姓姓氏发源地。林姓得姓始祖为比干子林坚。在永嘉之乱中入闽的八姓中,就有林坚的后裔、黄门侍郎林颖,林颖次子林禄于东晋太宁三年(325年)入闽,为晋安太守,居侯官(今福州市区),卒于任上,被追封为“晋安郡王”,且被尊为晋安林姓始祖。其后裔衍居八闽各地,播迁于台湾等地,转徙到大江以北各省区,还播迁于韩国、日本和东南亚、美洲各地。
应该说,姓氏源流的追寻是一件非常繁琐的工作,但是“慎终追远”是中华民族的优良传统。近年来,豫闽台两岸学者为此做了大量工作。相关着作如林殿阁主编的《漳州姓氏》,尹全海、孙炜主编的《根在中原:闽台大姓氏探源》都做了很多有益的探索,从中可以找到很多河南、台湾跨时空血缘相连的文献资料。
需要特别指出的是,本书将豫台联系划分为三个阶段、三种方式,虽然建基于豫台联系的史实和不同时期的特点,更方便行文和读者理解。但实际上,历史不可能被割断,也不可能有一刀切的阶段划分。上文所述之豫台跨越时空的联系主要是从血缘的延续上而言,重在方式而非时间段。此后,豫闽台之间可能不会再发生大规模的移民,但是彼此间因血脉亲情的存在而相互间的交流将更加密切,这种亲情应该永远铭记。
三、豫台联系之第三阶段:清朝以来的河南与台湾
1683年,郑克塽归顺清廷,大陆与台湾重新统一。清政府在台湾设置了闽台合治的管理体制,开始了对台湾长期稳定有效的统治,这在台湾发展史上是一件大事。此后,台湾和大陆内地的联系愈加紧密,河南与台湾的联系也出现了第三种形态:直接联系。清统治时期,既有大批台湾人落籍河南,在河南繁衍发展成了闻名全国的“台湾村”;同时也有河南人为宦台湾,为台湾的发展做出贡献。随着社会的发展和交通条件的改善,直接联系将成为豫台联系的主要方式。
河南“台湾村”河南西南有一个历史悠久的古城邓州,春秋时为邓国属地,隋时改称邓州,民国时为邓县,1949年后沿用邓县名,1988年撤县建市,邓州市西北张村镇,下辖25个行政村。其中,上营行政村的上营、下营、张许(尖兵营)三个自然村里,是台湾少数民族后裔的主要聚居地。此外,和上营行政村紧邻的冠军行政村也有一些台湾少数民族人。在这两个行政村内,自报为台湾少数民族的有周、林、蔡、黄、陈、张、许等七姓。
“台湾村”是被一个叫涂征的学者发现。涂征,字凝公,1947年出生,河南省民族研究会会员。1981年涂征调入邓县对台工作办公室。1982年,邓州市人口普查,涂征翻看人口普查登记表,发现一个叫陈朝虎的人,在民族一栏里竟然登记的是“高山族”,这个事情验证了涂征一直以来的猜想:上营村果然有台湾少数民族。自小,涂征就知道上营村人在亲戚称谓、生活习俗等方面和一般人不同,乡间也有他们祖先来自台湾,是台湾少数民族后裔的说法,但是一直以来,受海峡两岸隔绝的影响,从来没有人敢于承认。现在终于有人承认了,涂征万分高兴,马上着手调查。随着调查的深入,他了解到,上营村果然生活着台湾少数民族后裔。1983年,涂征撰文《中原的台湾村》一文,发表在《中国建设》杂志上。一石惊起千层浪,河南出现台湾村的事得到了广泛关注,其他一些学者、记者开始跟踪研究、报道,在《台声》、《中州统战》、《两岸关系》、《寻根》等刊物发表文章,这使河南台湾村越来越声名远播。
更令人振奋的是,2002年,上营村陈堂三代表陈氏家族公布了1996年发现的《邓州台湾士番垦屯陈氏家承》,随后,其他台湾少数民族也相继公开了自己的家谱:周氏族谱(民国三十二年,1943年)、蔡氏族谱(民国三十年,1941年)于2003年公开,林氏族谱(民国三十二年,1943年)、张氏族谱(民国三十年,1941年)、许氏族谱(民国三十年,1941年)、黄氏族谱(民国三十一年,1942年)先后于2004年夏天前公开;另外,邓州文渠乡殷洼村的谢氏高山族人家谱(光绪二十一年,1895年)也于2004年秋天公开。这样,台湾村的存在,台湾少数民族在邓州的传衍就有了切实的证据!
《邓州台湾士番垦屯陈氏家承》,用古宣纸毛笔书写,白绵纸线装,页面高32厘米、宽15.3厘米,封面封底双层裱禙。不分卷,共30页,每页8行,每行20字,约4800字,因年代久远,并经水渍浸染,纸色泛黄,略有破损。编撰者是依那思罗七世孙陈道平,编撰时间为清同治六年(1867年)。根据卷首目录得知,原书全部内容共有六大部分:一是序;二是大清邓州垦兵参军副将依那思罗传;三是觅亲祭祖记;四是邓州台湾士番垦屯陈氏家谱;五是列传;六是传记。遗憾的是,列传、后记已佚。
在序言中,编撰者叙述了邓州少数民族陈氏的来由及编修家承的缘由:“溯吾邓州垦屯冠军里下营陈氏族,发脉大海彼岸台湾孤岛,源于阿里山士番猎首族矣。始祖公讳依那思罗,侍慕义伯黄廷元帅,鞍前马后、戎涯疆场、屡立战功、深得倚重。逮康熙戊申季冬垦邓落籍。壬戌间留居仲叔二子于故岛,骨肉割分、悬系萦绕,含念九泉。今闽营诸族竞纂家谱,光前裕后。嗟夫!吾陈氏故士,厄之关山万里,阻之波涛千顷,原无文字,与汉俗迥异,难晓固然。谨据伯府珍存闽营宿将传册,忝撰始祖传略耳。所幸同治丁卯,族叔陈阿让者涉险万里,行军假道,来去匆匆,奔询吾族、认同祭祖,方晓彼岸仲、叔二祖家事无几矣。吾邓州伯、季二门,初拟宗派,辈字曰元、起、士、秉、希、道、国、凤、相、朝、堂、仁、正、普、煌是也,迄今衍至八辈国字,夫怀祖德泽,仰慕神伤,今据墓碣碑表,称主神龛,略纂家乘。所载吾伯、季二宗下迨八代,各循序次,凡战功、公明、德行着者,立传入谱。祈天思降后嗣志识者,尚漂洋泛海,赉兹归续故岛番谱,以偿列祖列宗之夙愿。”由此可知,台湾少数民族是跟随黄廷来到邓州的。
黄廷(1620-1717年),字华明,福建泉州府同安县西十八里锦里村(今福建省龙海市角美镇锦宅村)人,生于明泰昌年,薨于清康熙五十六年。明朝将领,南明永安侯。清顺治三年(1646年)起率部加入郑成功的军队,1661年跟随郑成功驱逐荷兰进入台湾。期间,收留了一个台湾少数民族人依那思罗。
依那思罗是台湾阿里山猫地干社猎户籍番户实叮依那的次子,生于丙戌(顺治三年,1646年)八月十九日,自幼与汉族移民交往,以鹿脯、鹿茸、熊皮、达戈纹等进行交易,尤喜铅子火药,通汉语,谙汉俗。壬辰(顺治九年,1652年),实叮依那率众参加郭怀一起义,为荷兰人所杀。郑成功大军收复台湾时,依那思罗和他的兄长依那吐拉为报父仇参与围攻赤嵌城。其后,依那吐拉返回番社赡养母亲,依那思罗则投军于郑成功手下大将周全斌麾下,因受周全斌侮辱,择机改投郑成功部将黄廷,任马夫。后因病受到黄廷的关照,感恩备至,誓死追随效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