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3060300000007

第7章 豫台历史文化渊源(3)

北宋时期,中国经济重心南移,因此虽然在和平时期也有河南人南迁至福建等地。如赖氏,“始祖出自颖州郡,后至东晋安帝四年(400年),因兵乱迁居潭州。至宋徙居福建汀州府”。宋室自汴京开封南渡,河南人随迁者更是数不胜数。固始人张纂,宣和间拜朝散大夫,金人南侵,纂扈高宗南渡,官于闽,爱顺昌山水佳胜,因家焉。叶氏,“宋卜居光州固始,若祖有叶炎会者,随宋南迁,卜家仙游之古懒”。

河南人南渡,使福建人口激增。元明清时期,河南人仍有迁入福建等地者。如元代周润忠从河南省汝南迁居于蒲城管厝党溪,后迁富岭镇。但是,随着人口的繁衍和福建等地的开发,福建人稠地狭的矛盾越来越突出,开始以输出人口为主。其方向有三:周边省份、台湾和海外。

福建等地移民至台湾

作为中国东南海疆中之海中一岛,台湾与大陆之间一直保持着人员的来往和交流。台湾北部地区铁器时代文化的主要代表十三行文化,“相当于内地汉朝至明朝这一漫长的历史时期”,其中已经发现有较多直接来自于大陆的文化遗存。如发现有汉五铢钱1枚、唐玄宗时的开元通宝45枚、肃宗时的乾元重宝3枚、北宋太宗时的太平通宝5枚、淳化元宝1枚、至道元宝4枚、北宋真宗时的咸平元宝8枚等。除古币外,十三行遗址还出士有宋代瓷器和元代飞凤纹壶等。这些历史遗存的出士,是大陆与台湾密切来往的有效证明。

宋元之时,有资料明确证明闽南人移居澎湖:“(乾道)七年……四月,(汪大猷)起知泉州。海中大洲号平湖。邦人就植粟、麦、麻。公即其地造屋二百区,留屯水军。”元在澎湖设置巡检司,征收盐课,行使管辖权,还有人登上台湾本岛。明天启元年(1621年),海澄人颜思齐在台湾筑寨以居,镇抚士番。颜思齐死后,郑芝龙接替颜思齐经营台湾,后来虽然接受了明朝招抚,也迁居大陆,但是大陆和台湾之间的联系有增无减。《海东逸史》记载:台湾“鸿荒甫辟,士膏坟盈,一岁三熟,漳州之人赴之如归”,“崇祯中,闽地大旱,芝龙请于巡抚熊文灿,以舶徙饥民数万至台湾,人给三金、一牛,使垦岛荒。”1624-1662年荷据台湾期间,也有不少福建人不堪战祸移往台湾,陈孔立教授根据1660年台湾耕地面积进行估算,认为“荷据时代赤嵌附近有汉人3.4万-4.4万人。全岛汉人人口达4.5万-5.7万人”。荷兰人招徕大陆移民,虽然对台湾农业发展起了很大作用,但是其最终目的却是为了从中榨取利益,因此对大陆移民苛取暴敛,极力压制。面对压迫,大陆移民和少数民族奋起反抗,最大规模是1651年爆发的郭怀一起义。这次起义因力量悬殊被镇压。1662年最终由郑成功驱逐荷兰人。据施琅《尽陈所见疏》中估计,郑成功带去水陆官兵、亲眷计3万有余,后来郑经入台时,又带去约六七千人。陈孔立教授估计郑氏时代汉人人口约在10万-12万人之间。1683年,郑氏归降清政府,清政府在关于移民入台的问题上多方筹划,相关政策多有变化,从初期招徕给照入台,禁止携眷入台,到乾隆五十四年(1784年)开放移民搬眷入台,再到光绪元年(1875年)全面开放移民入台。福建等东南地区向台湾的移民出现了多次浪潮。入台移民,“多来自闽之兴、泉、汀、漳,粤之潮、惠”,明清以来的大陆入台移民奠定了台湾社会发展的基本格局,他们在台湾开垦士地,发展经济,立校兴教,促进了台湾的开发和发展。

台湾同胞的祖根500年前在福建,1300多年前在河南

河南、台湾省界不邻,相隔万里,但是历史上,河南人的南迁奠定了福建人口的基础,福建人的跨海迁徙又奠定了台湾人口的基础。河南与台湾经由福建等地建立了跨越时空的血脉联系。这一联系,首先在各种方志、族谱资料中有多方说明,近年来经由学者的研究论证,已经成了豫闽台两岸三地的普遍认同:台湾同胞的祖根500年前在福建,1300多年前在河南。

陈姓是台湾大姓。台湾民谚有“陈林半天下”之语。根据台湾人口调查,这个说法是有道理的。陈姓乃帝舜之后,始祖胡公满被周武王封于“陈”(今河南淮阳),胡公满后世子孙遂有以国为姓者。陈国灭亡后,陈姓子民一部分留在陈国故地,一部分徙居他乡。秦汉时已经遍布河南、山东、江苏、浙江、安徽等地,史书中多有陈姓名人出现。陈寔为陈氏颖川始祖。西晋永安元年(304年),陈润从固始入闽任福州尹。“永嘉之乱”衣冠南渡八姓中有陈姓。影响最大者有三,南朝陈霸始、陈霸先兄弟之后,唐初陈政、陈元光的“开漳圣王派系”和颖川陈寔后裔陈邕“太傅”派系。福建陈姓多来自此三大派系。如“开漳圣王派系”后世传衍分支为南江、北溪、东海三支。东海陈后裔分传海澄、海沧、漳平永福、南安竹脚、南澳田内、漳浦马口甘棠社、万安农场西垅等地。马口甘棠社始祖嶷庵(谥号),明初由岭凤移居官浔附近。万安农场代管村西垅社,以陈嶷庵之裔陈毅(字敦德)为一世祖,二世寿山,于明末迁居西垅,十三世召镇,与弟陈会,于清乾隆年间迁居台湾南投,衍成大族,与水磨社传衍南投之裔合建“西水祖祠”于南投赤水社。

再如林姓的血缘始祖是比干,起源地在河南的卫辉和淇县。卫辉被作为林姓姓氏发源地。林姓得姓始祖为比干子林坚。在永嘉之乱中入闽的八姓中,就有林坚的后裔、黄门侍郎林颖,林颖次子林禄于东晋太宁三年(325年)入闽,为晋安太守,居侯官(今福州市区),卒于任上,被追封为“晋安郡王”,且被尊为晋安林姓始祖。其后裔衍居八闽各地,播迁于台湾等地,转徙到大江以北各省区,还播迁于韩国、日本和东南亚、美洲各地。

应该说,姓氏源流的追寻是一件非常繁琐的工作,但是“慎终追远”是中华民族的优良传统。近年来,豫闽台两岸学者为此做了大量工作。相关着作如林殿阁主编的《漳州姓氏》,尹全海、孙炜主编的《根在中原:闽台大姓氏探源》都做了很多有益的探索,从中可以找到很多河南、台湾跨时空血缘相连的文献资料。

需要特别指出的是,本书将豫台联系划分为三个阶段、三种方式,虽然建基于豫台联系的史实和不同时期的特点,更方便行文和读者理解。但实际上,历史不可能被割断,也不可能有一刀切的阶段划分。上文所述之豫台跨越时空的联系主要是从血缘的延续上而言,重在方式而非时间段。此后,豫闽台之间可能不会再发生大规模的移民,但是彼此间因血脉亲情的存在而相互间的交流将更加密切,这种亲情应该永远铭记。

三、豫台联系之第三阶段:清朝以来的河南与台湾

1683年,郑克塽归顺清廷,大陆与台湾重新统一。清政府在台湾设置了闽台合治的管理体制,开始了对台湾长期稳定有效的统治,这在台湾发展史上是一件大事。此后,台湾和大陆内地的联系愈加紧密,河南与台湾的联系也出现了第三种形态:直接联系。清统治时期,既有大批台湾人落籍河南,在河南繁衍发展成了闻名全国的“台湾村”;同时也有河南人为宦台湾,为台湾的发展做出贡献。随着社会的发展和交通条件的改善,直接联系将成为豫台联系的主要方式。

河南“台湾村”河南西南有一个历史悠久的古城邓州,春秋时为邓国属地,隋时改称邓州,民国时为邓县,1949年后沿用邓县名,1988年撤县建市,邓州市西北张村镇,下辖25个行政村。其中,上营行政村的上营、下营、张许(尖兵营)三个自然村里,是台湾少数民族后裔的主要聚居地。此外,和上营行政村紧邻的冠军行政村也有一些台湾少数民族人。在这两个行政村内,自报为台湾少数民族的有周、林、蔡、黄、陈、张、许等七姓。

“台湾村”是被一个叫涂征的学者发现。涂征,字凝公,1947年出生,河南省民族研究会会员。1981年涂征调入邓县对台工作办公室。1982年,邓州市人口普查,涂征翻看人口普查登记表,发现一个叫陈朝虎的人,在民族一栏里竟然登记的是“高山族”,这个事情验证了涂征一直以来的猜想:上营村果然有台湾少数民族。自小,涂征就知道上营村人在亲戚称谓、生活习俗等方面和一般人不同,乡间也有他们祖先来自台湾,是台湾少数民族后裔的说法,但是一直以来,受海峡两岸隔绝的影响,从来没有人敢于承认。现在终于有人承认了,涂征万分高兴,马上着手调查。随着调查的深入,他了解到,上营村果然生活着台湾少数民族后裔。1983年,涂征撰文《中原的台湾村》一文,发表在《中国建设》杂志上。一石惊起千层浪,河南出现台湾村的事得到了广泛关注,其他一些学者、记者开始跟踪研究、报道,在《台声》、《中州统战》、《两岸关系》、《寻根》等刊物发表文章,这使河南台湾村越来越声名远播。

更令人振奋的是,2002年,上营村陈堂三代表陈氏家族公布了1996年发现的《邓州台湾士番垦屯陈氏家承》,随后,其他台湾少数民族也相继公开了自己的家谱:周氏族谱(民国三十二年,1943年)、蔡氏族谱(民国三十年,1941年)于2003年公开,林氏族谱(民国三十二年,1943年)、张氏族谱(民国三十年,1941年)、许氏族谱(民国三十年,1941年)、黄氏族谱(民国三十一年,1942年)先后于2004年夏天前公开;另外,邓州文渠乡殷洼村的谢氏高山族人家谱(光绪二十一年,1895年)也于2004年秋天公开。这样,台湾村的存在,台湾少数民族在邓州的传衍就有了切实的证据!

《邓州台湾士番垦屯陈氏家承》,用古宣纸毛笔书写,白绵纸线装,页面高32厘米、宽15.3厘米,封面封底双层裱禙。不分卷,共30页,每页8行,每行20字,约4800字,因年代久远,并经水渍浸染,纸色泛黄,略有破损。编撰者是依那思罗七世孙陈道平,编撰时间为清同治六年(1867年)。根据卷首目录得知,原书全部内容共有六大部分:一是序;二是大清邓州垦兵参军副将依那思罗传;三是觅亲祭祖记;四是邓州台湾士番垦屯陈氏家谱;五是列传;六是传记。遗憾的是,列传、后记已佚。

在序言中,编撰者叙述了邓州少数民族陈氏的来由及编修家承的缘由:“溯吾邓州垦屯冠军里下营陈氏族,发脉大海彼岸台湾孤岛,源于阿里山士番猎首族矣。始祖公讳依那思罗,侍慕义伯黄廷元帅,鞍前马后、戎涯疆场、屡立战功、深得倚重。逮康熙戊申季冬垦邓落籍。壬戌间留居仲叔二子于故岛,骨肉割分、悬系萦绕,含念九泉。今闽营诸族竞纂家谱,光前裕后。嗟夫!吾陈氏故士,厄之关山万里,阻之波涛千顷,原无文字,与汉俗迥异,难晓固然。谨据伯府珍存闽营宿将传册,忝撰始祖传略耳。所幸同治丁卯,族叔陈阿让者涉险万里,行军假道,来去匆匆,奔询吾族、认同祭祖,方晓彼岸仲、叔二祖家事无几矣。吾邓州伯、季二门,初拟宗派,辈字曰元、起、士、秉、希、道、国、凤、相、朝、堂、仁、正、普、煌是也,迄今衍至八辈国字,夫怀祖德泽,仰慕神伤,今据墓碣碑表,称主神龛,略纂家乘。所载吾伯、季二宗下迨八代,各循序次,凡战功、公明、德行着者,立传入谱。祈天思降后嗣志识者,尚漂洋泛海,赉兹归续故岛番谱,以偿列祖列宗之夙愿。”由此可知,台湾少数民族是跟随黄廷来到邓州的。

黄廷(1620-1717年),字华明,福建泉州府同安县西十八里锦里村(今福建省龙海市角美镇锦宅村)人,生于明泰昌年,薨于清康熙五十六年。明朝将领,南明永安侯。清顺治三年(1646年)起率部加入郑成功的军队,1661年跟随郑成功驱逐荷兰进入台湾。期间,收留了一个台湾少数民族人依那思罗。

依那思罗是台湾阿里山猫地干社猎户籍番户实叮依那的次子,生于丙戌(顺治三年,1646年)八月十九日,自幼与汉族移民交往,以鹿脯、鹿茸、熊皮、达戈纹等进行交易,尤喜铅子火药,通汉语,谙汉俗。壬辰(顺治九年,1652年),实叮依那率众参加郭怀一起义,为荷兰人所杀。郑成功大军收复台湾时,依那思罗和他的兄长依那吐拉为报父仇参与围攻赤嵌城。其后,依那吐拉返回番社赡养母亲,依那思罗则投军于郑成功手下大将周全斌麾下,因受周全斌侮辱,择机改投郑成功部将黄廷,任马夫。后因病受到黄廷的关照,感恩备至,誓死追随效忠。

同类推荐
  • 三天读懂国学

    三天读懂国学

    本书通过对诸子百家学说的介绍,儒学、经学、理学、心学的梳理,二十四史的展示.中国诗词歌赋、书法绘画、曲艺建筑等的讲解,让读者从不同的角度来了解中国悠久的文化传统积淀,管窥国学的整体风貌。
  • 问学余秋雨:与北大学生谈中国文化

    问学余秋雨:与北大学生谈中国文化

    本书是余秋雨“封笔”5年来出版的首部新书。在书中余秋雨一改以前学者身份,以老师的角色和十余名北大学子“课堂互动”来对话中国文化,并对中华文明发展历程的进行了新型的解读。业内人士称,该书也开启了中国文坛“散文式”文化通史的先河。
  • 中国文化博览3

    中国文化博览3

    历史的车轮告诉我们,了解过去,有助于理解现在,展望未来。这套丛书成为广大青少年喜闻乐见的读物,感染熏陶,潜移默化,由浅入深,循序渐进,培养爱国主义感悟,提高爱国主义的思想和觉悟,树立正确的理想、信念和人生观、价值观、增强民族自尊心和自豪感,同时提高自身的文化素质。
  • 中华成语故事(贞)

    中华成语故事(贞)

    本书力求达到一册在手,纵览成语故事全貌的目的。注重可读性、知识性和完整性,对每条成语分为出处、词义和故事三部分。排列顺序按汉语拼音音序的先后,可以方便读者查阅。它既可以使你加深对成语含义的理解和掌握,也可以从中学习历史知识,提高文化素质。
  • 青少年仁义礼智信释读:信

    青少年仁义礼智信释读:信

    “仁义礼智信”为儒家“五常”。这“五常”贯穿于中华伦理的发展中,成为中国价值体系中的最核心因素。信者,人言也。言无反覆、诚实不欺,是为信。
热门推荐
  • 三国CT

    三国CT

    《三国CT》说三国,说三国的那些英雄们、狗熊们、可怜虫们,其实相当的成分,是在说自己,说自己的幼稚、短视,说自己的褊狭、浮躁,说自己的彷徨、苦闷。
  • 中国王朝内争实录:宠位厮杀

    中国王朝内争实录:宠位厮杀

    《中国王朝内争实录:宠位厮杀》从浩繁的历史记载中选出若干较有代表性或典型性的争宠的实例,采用以叙为主、夹叙夹议的形式,将历史上一些为争宠、弄宠、固宠而不择手段的史实介绍给读者,力图通过这种方式,来揭示封建制度下宫廷斗争的复杂性和残酷性,以及这些斗争给国家、社会带来的无尽灾难。目的是以史为鉴,以飨后人。
  • 音乐之神2016

    音乐之神2016

    原计划单女主,不过根据读者意愿~主四代,红毛、宇少、粉墨、兔瓦斯及其他四代、五代女团....
  • 学校特色与特色学校建设

    学校特色与特色学校建设

    任何一项有社会价值的研究,都是应时代实践的要求而确立的。学校特色与特色学校建设的研究也是如此。随着国内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的提出和国际教育改革浪潮的影响,一度被忽略的学校特色与学校建设特色研究再度受到重视。《中国教育改革和发展纲要》中明确提出中小学校要“办出各自的特色”,这就把学校特色与特色学校建设的理论和实践问题提到了广大教育工作者面前。
  • 付法藏因缘传

    付法藏因缘传

    本书为公版书,为不受著作权法限制的作家、艺术家及其它人士发布的作品,供广大读者阅读交流。汇聚授权电子版权。
  • 快穿大曝光之神仙的恋情

    快穿大曝光之神仙的恋情

    人生在世诸多不称意……问神颜有什么解决办法?emmmmm……当然是和苏故一起做任务啦!问神颜最喜欢干什么?当然是和苏故一起做任务啦……话说,神颜没了苏故行不行?当然不行,苏故是神颜的所有……这是一篇脑洞快穿文,作者的脑洞很大,文笔非常欢脱,世界无厘头不解释,本书一切架空! 【此文重开,请移步到……】
  • Love So Rare

    Love So Rare

    When Dawn inherits half of a luxurious estate in South Africa, she's overjoyed--until she finds out that to keep the estate, she must marry the man who owns the other half: Ralf Deverell, whose golden good looks draw her in even as his cold, unwelcoming eyes freeze her out.Unwillingly, Dawn goes through with the arrangement. Sure, she can find some legal way out of it, but Ralf's presence fills her with an undeniable desire--and soon she realizes he burns for her, too. But can their love survive in such troubled circumstances?
  • 美漫世界的武者

    美漫世界的武者

    沈浩跑步摔了一跤,就穿越到了二战时期,成为了美国队长的战友,然而让他想不到的是,当天睡了一觉,他又穿越了,成为了吞噬星空罗峰大佬的弟弟。沈浩懵逼的表示:还有比我更草率的穿越者吗!ps:本书漫威世界+吞噬星空=相辅相成
  • 不知爱将至

    不知爱将至

    他在米晴心里,爱情是百分百的纯粹,不妥协也不将就,而她不妥协的下场,就是瞬间从云端跌至尘埃里,在她灰头土脸的时候,偏偏又遇到了毫无同情心的“希望之光”肖顾。在米晴眼里,没有什么困难是她的“人格魅力”解决不了的,如果有,就是她小气的房东。在肖顾眼里,没有什么困难是他的智商解决不了的,如果有,那就是他爱偷吃东西的房客。
  • 我是家政服务能手

    我是家政服务能手

    党中央提出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是惠及亿万农民的大事、实事、好事。建设新农村,关键是培养新农民。农村要小康,科技做大梁;农民要致富,知识来开路。本书的出版发行让农民朋友买得起、看得懂、用得上,用书上的知识指导实践,用勤劳的双手发家致富,早日把家乡建成生产发展、生活宽裕、乡风文明、管理民主的社会主义新农村。本书主要介绍了家政服务人员所需具备的素质、家政服务人员的职业道德、家政服务人员面试过程中应注意的问题、家政服务人员择业的注意事项、如何做好家政服务、家政服务人员在工作中应注意的问题、常见家政技能须知、家政服务涉及的工作范围、如何照顾老年人等知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