甲辰(康熙三年,1664年)黄廷降清,清诰封“慕义伯”,赐御匾“表率元勋”。命自卢沟桥南下屯垦,设行政官兵里,寓兵于农,藏兵于民。当时,依那吐拉遵母亲之命搭船抵铜山,劝依那思罗返回台湾故里,依那思罗以曾誓言追随黄廷为由拒绝了兄长,执意随黄廷内徙。清康熙七年(1668年)腊月二十四日,黄廷率部南下,沿途临县留兵屯垦。留南阳者,分驻方城、唐河、新野、镇平、南阳、内乡、邓州等县市。黄廷率五营亲兵、四大都督、八大参将5600余人至邓州屯垦,分驻并新建五个行政官兵里,计48村;在州城建武衙门、元帅府、天后宫。其后,黄廷数次率部奉诏出征,97岁薨于邓州,葬文渠庙沟桥北,其后人及闽营官兵均落户邓州。
依那思罗屯垦邓州后,经黄廷关照,娶当地农家女岑氏为妻,以妻姓谐音改姓为陈,改名为年,生四子陈元珍、陈元勋、陈元杰、陈元珠。
甲寅(康熙十三年,1674年),邓州垦兵奉命参加平定吴三桂反叛。依那思罗负伤并因功提升为黄廷的亲丁卫士。壬戌(康熙二十一年,1682年),黄廷所部奉命参加施琅水师攻取台湾,黄廷允依那思罗携第二、三子同行。清军统一台湾后,依那思罗携子返回阿里山番社省亲。其母执意留下两孙,依那思罗遂携二子按番社传统登库巴、行祭拜礼、付赎金,将两子留在家乡。依那思罗返回邓州后,又于戊辰(康熙二十八年,1688年)随襄镇总兵蔡元平息湖广之乱,因军功被提升为五品参军副将。戊戌(康熙五十七年,1718年)九月二十六日,依那思罗卒于邓州,享年72岁。依那思罗生前禀胜执拗,尊崇传统,建房舍循番俗,积士六尺为基,房顶以茅草覆盖,状如覆舟。令子孙衣着番服、行番礼,崇尚蛇、文身,永志祖宗。
同治六年(1867年)四月二十四日,捻军路过下营村,忽一人寻入陈氏家中,操闽南语、面带刺青,自称系台湾阿里山士番陈氏族人,名陈阿让,诉说了陈氏仲祖陈元勋(番名思罗邓勋)、叔祖陈元杰(番名思罗垦杰)两家在台湾阿里山老家的状况,陈元勋家族的聚落名陈井寮,陈元杰家族的聚落名陈厝寮。陈阿让系陈元杰五世孙。邓州陈氏家族闻讯,奔走相告、热情相待,并引其入祖茔至祭。陈阿让蹲下合掌念念有词,与邓州陈氏家族的传统礼仪无异。因陈阿让军务在身,不容停留畅叙,陈家宗亲为其集凑盘缠饯行,嘱其回台湾后代为祭祖。
以上《邓州台湾士番垦屯陈氏家乘》的内容,虽然存留篇幅不大、字数不多,但内容比较完整,时间跨度大,不仅记载了依那思罗家族的事迹,还包括了不少台湾少数民族番社、番俗的内容,并涉及了一些重大历史事件。这些资料经受住了专家学者的考证,认为它反映了清季海峡两岸民间互动的重要史事。
邓州台湾村高山族分为八姓五族,周姓人和林姓人系台湾少数民族布农族支系,陈姓人和蔡姓人系台湾少数民族邹族支系,黄姓人系台湾少数民族卑南族支系,张姓人和许姓人系台湾少数民族阿美族支系,谢姓人系台湾少数民族泰雅族支系。当时,除陈年任参军副将,加五品官衔外,其他最高官职是周殿卿,为骠骑将军,从三品官衔;还有蔡万通,内授守备,奖六品官衔;林钟(又名希衡),昭勇将军;黄堦山,游击将军,从五品官衔;张伯春,骁骑将军,从四品官衔;许仲春,骁骑将军,从四品官衔。另外文渠乡谢氏先祖谢国禧,义勇将军,从五品官衔。
至今,河南邓州少数民族后裔还保留着某些民俗。如称“爹”为“嗲”,“妈”为“尼亚”,“爷爷”为“爸”,奶奶为“马”。儿童歌谣中也有“嗲呀,回去吧,回到大海彼岸,那里有阿里山,还有日月潭。稻米飘香甘蔗甜,满山野鹿打不完”和“尼牙啊,回去吧,穿越大海回台湾,高山密林有家园,山也青水也甜,列祖列宗盼团圆”等。1983年,陈朝虎第一个试探胜地将自己的民族成分改回“高山族”,此后随着人民对祖国民族政策的深入了解,越来越多的邓州少数民族人将自己的民族成分改回“高山族”。根据邓州市公安局户政科的资料,至2005年8月底,邓州全市已有1151人改为“高山族”,其他还有很多自报“高山族”但尚未办理变更民族手续者。
豫籍治台官员
清代,既有台湾少数民族定居河南,也有河南人直接迁至台湾者。其中,尤以治台官员影响最大。清收复台湾后,最初制定了闽台合治的管理模式,即治台之官员、护台之官兵都来自福建,由闽浙总督或福建巡抚负责。河南人有很多先在福建任职,后被改派至台湾。在台任职的河南籍官员官职都不高,但因实心任事,被台湾同胞怀念至今。
曾在福建任高官的河南人如河南府人赵廷臣在顺治、康熙朝曾两任福建总督;祥符人周亮工顺治四年(1647年)任福建按察使,六年迁福建右布政使,再迁左布政使,十年升布政使;祥符人赵映乘顺治七年(1650年)任漳南道分巡道;商丘人宋致康熙四十一年(1702年)任漳南道海防海汀漳道,四十六年任福建按察使;河内人刘世明雍正七年(1729年)任福建巡抚,雍正八年任福建总督;清代固始人吴士功乾隆二十三年(1748年)任福建巡抚等。他们在福建任职,负有间接管理台湾之责。
直接登上台湾岛任职的河南人也大有人在。如阳武人孙鲁康熙六十一年(1722年)任诸罗知县,后迁台湾知府;河内人王作梅雍正二年(1697年)任台湾海防同知;淮阳举人吴士元乾隆十七年(1742年)任彰化知县;邓州人高叔祥乾隆四十九年(1784年)进士出身,嘉庆十二年(1807年)四月任台湾知府;商城人程文炘乾隆五十七年(1782年)至嘉庆九年(1804年)三次任新庄县丞、嘉庆十一年(1806年)迁诸罗知县;新蔡人袁锡山嘉庆十三年任新庄县丞;浚县人周式廉咸丰三年(1853年)进士出身,同治十年(1871年)任诸罗知县;武进士出身的邓州人马嵩魁同治九年(1870年)任大甲中军守备;河内人曹瑾道光年间任凤山知县、淡水同知;新郑人阎炘道光年间任噶玛兰厅通判,后任台湾县知县;临颖人陈星聚于光绪年间任台北知府;河内人白鸾卿咸丰、同治年间两任台湾县知县。刘正刚在《从清代方志看河南人与台湾开发的关系》一文中,更明确指出,清统一台湾后“到台湾建省前,共有52位河南籍官员就职台湾,其中文职31人,武职21人”。河南人为宦闽台为河南文化在该地域的进一步传播和弘扬起到了直接的推动作用。现择其中影响最大的曹瑾和陈星聚予以简单介绍。
曹瑾(1787-1849),字怀朴,初名谨,河南河内人(今焦作沁阳人)。他历任直隶、福建等地知县。1837年任台湾凤山县知县。当时,凤山平畴万顷,水利未兴,一遭干旱,颗粒无收。曹瑾“集绅耆,召巧匠,开九曲塘,筑堤设闸,引下淡水溪之水,以资灌溉,为五门,备蓄泄。”“圳长四万三百六十丈有奇,润田三千一百五十甲。其水自小竹里而观音,而凤山,又由凤山下里而旁溢于赤山里,收谷倍旧。民乐厥业,家多盖藏,盗贼不生。(道光)十八年(1838年),巡道姚莹命知府熊一本勘之,旌其功,名曹公圳,为碑记之。已而大旱,溉水不足,复命贡生郑兰生、附生郑宜治晓谕业户,捐资增凿,别成一圳,名新圳,而以前为旧圳,润田尤多。二十年,升淡水同知,士民攀辕涕泣,祖饯者数千人。”
在淡水任上,曹瑾惠政不断,止民械斗,崇学兴教。“淡水固有学海书院,工未竣,捐俸成之。增设乡塾,淡之文风自是盛”。尤其值得称道的是,曹瑾刚莅淡水任之时,英人侵犯福建,辄窥伺鸡笼,曹谨认真备战,“自鸡笼以至大安,凡可以泊舟者,皆囊沙为堵,练乡勇守之。又以厅治薄弱,别筑士城为藩,植竹凿壕为犄角。二十二年,英舰入大安,谨督兵勇御之,编渔舟,禁接济,设哨船,逻海上,先后获海寇三起,解郡正法”。沉重打击了侵略者,大为振奋人心。
道光二十五年(1845年),曹瑾离任归乡,二十七年(1847年)冬因病辞世。咸丰十年(1860年),曹瑾离开凤山已近十九年,凤山人民念其遗爱,在县城凤仪书院内东侧建“曹公祠”,供奉配位“前任凤山知县丁卯解元怀朴曹公讳瑾禄位”,落款“阖邑士民敬署”。春秋俎豆,年年祭拜。光绪二年(1876年),福建巡抚丁日昌根据淡水百姓请求,奏请奉祀曹瑾于名宦祠。在台湾民间,甚至有曹瑾化身城隍神继续保护民众的传说。在凤山,现在还有曹公庙、曹公路、曹公小学、曹公巨树等纪念曹公的实体,可见曹瑾在台湾的影响深远。
2013年10月26日,曹瑾家乡沁阳再次整修了曹瑾墓园,改名“怀朴园”,园区内保留有曹瑾生平事迹展、曹瑾墓碑和曹公墓冢。开园当日,来自台湾高雄市的致贺团团长许智杰率领近50名台胞,在曹公墓前敬献花篮,并向曹公墓冢挥撒了台湾曹公庙的香灰和曹公圳水,以此缅怀祭拜曹公。
首任台北知府陈星聚(1817-1885年),字耀堂,河南临颖县台陈乡陈村人,道光二十九年(1849年)中举,同治三年(1864年)后出仕,历任福建顺畅、建安、闽县、仙游、古田知县。同治十年(1871年)任台湾淡水同知,五年后又调任漉港同知,光绪四年(1878年)升任台北知府。道光十六年(1885年)卒在任上,遗体归葬桑梓。史料记载了他很多勤政爱民、以德治民的事迹,如在粮荒紧急关头,因久等不得上级命令,采取非常措施,擅自开粮仓赈济灾民,自己负荆请罪;尤其在1884年中法战争爆发以后,陈星聚竭尽全力,筹款备饷,招兵募勇,积极防备侵略者。1884年10月,法国侵略军在攻陷基隆后进攻台北,陈星聚奋起抗敌,誓与台北共存亡,自己日夜在城头巡守,督战指挥,让妻儿亲人坐守家中水井旁边,随时准备着,一旦台北城破就投井殉国,决不受辱。经由台北军民同仇敌忾的英勇抗争,法国侵略军终于被打退。此次台北保卫战是中国人民英勇反抗侵略的正气之歌,也是大陆与台湾同荣辱共命运的历史见证。战后,陈星聚累忧交攻,背上毒疽发作,于光绪十一年(1885年)夏,病重而逝,终年69岁。台北各界人士联名奏请清政府追封他为三品道台御赐祭葬如列。
现在陈星聚的家乡人整修了陈星聚陵园,搜集了很多陈星聚的遗物,并整理了陈星聚治台的事迹,予以陈列展示教育后人。2012年9月6日到7日,临颖县召开了“海峡两岸台北知府陈星聚研讨会”,台湾中华博远文化经济协会会长卢博文、台北市议员汪志冰等台湾同胞也参加了研讨,并拜祭了陈星聚。
由于篇幅所限,本书不能一一详述清代以来台湾人在河南,以及河南人在台湾的各种情况。此处所述只是管中窥豹,略见一斑。所幸,近年来,河南与台湾都有很多有志之士致力于发掘河南与台湾的历史文化联系,使历史上的豫台联系资料愈来愈丰富,相关史实愈来愈清晰。毋庸置疑,他们的工作也是在继续谱写豫台交流的新篇章。
第二节同根共源:豫台之根亲联系
根亲者,同根共亲也。天生万物,传衍发展,必有根有亲。人作为社会动物,对根亲联系有着永恒的追求。所谓根亲联系,以尊祖敬宗为内核,以血缘纽带为内证,以姓氏相同为表证,即同姓同根,同姓就预示着是有血缘关系的亲人,有共同的祖先。
河南是中华民族核心文化——河洛文化的发源地,也是重要的姓氏起源地。中华人文始祖黄帝轩辕氏便诞生在河南新郑,中国许多姓氏也起源,或部分起源在河南,如陈姓祖根地在河南淮阳,林姓祖根地在河南卫辉,张姓在河南濮阳,李姓在河南鹿邑,刘姓在河南平顶山,蔡姓在河南上蔡,等等。诚如上文所述,历史上,一部分河南人南迁入闽,一部分闽人又继而入台,使得豫台两地有了同根共源的血脉亲情。根亲文化也成为豫台间最重要的历史文化内涵。
近年来,随着两岸交流的深入,来河南寻根祭祖的台湾同胞越来越多,河南姓氏宗亲会也经常赴台进行访亲交流。这些寻根访亲的活动加深了河南与台湾同胞之间的文化认同,使得河南与台湾的亲情关系越来越紧密。
一、豫台姓氏联系
姓氏,是人们在生活中最重要的个人称号。许慎《说文解字》卷二四“女部”:“姓,人所生也,从女、生,生亦声。”《左传·隐公八年》:“天子建德,因生以赐姓。”刘恕《通鉴外纪》:“姓者,统其祖考之所自出,氏者,别其子孙之所自分。”氏最初是从姓中分离而来的。秦始皇统一中国后,姓氏便开始合而为一。因此,姓氏在中国是家族标志,并被赋予血缘相连、身份地位等内涵。若无特殊情况,姓氏要由子孙永久使用,从而形成一脉相传的家族发展。为了使脉络清晰化,中国流传着修谱联宗的习惯。在家谱中,不仅记载着本族的人口繁衍,而且总结收录了本族的门风、名人文化等内容,使家谱发挥着联系子孙、教育子孙的作用。数千年来,河南与台湾建立起了深厚的根亲联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