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3061100000004

第4章 引言(3)

第三,关于低碳城市的发展目标。多数学者认为,“低碳城市”的本质是人与环境的和谐发展问题(黄辉,2010),在经济增长和城市发展的过程中降低碳排放是低碳城市建设追求的目标。何涛舟、施丹峰认为,低碳城市建设的最终目标是达到碳源小于碳汇(2010)。不少学者依据美国经济学家格鲁斯曼(Grossman,1991)的“环境库兹涅茨曲线”理论,论证了经济增长与环境质量的关系,指出碳排放减少需要有经济发展水平和人民收入提高的支撑,但倒“U”形曲线不能成为“先污染后治理”的借口(张莉霞等,2004)。单晓刚在肯定“碳减排”目标的同时提出了以城市为单位进行“碳补偿”行动的问题(单晓刚,2010),值得关注。

第四,关于低碳城市的衡量标准。对于什么样的城市才是低碳城市?目前的研究基本上处于定性研究阶段,定量研究较少。诸大建、陈飞认为,低碳城市是指城市发展或城市经济增长与CO2排放趋于脱钩。这种脱钩有两种表现:一种是CO2排放与经济增长的绝对脱钩,即CO2排放随经济增长表现为负增长。这是发达国家当前需要采纳的低碳城市方案;另一种是CO2排放仍然是正增长,但是排放的速率低于经济增长或低于不采取政策措施的所谓基准情景(BAU),这是相对脱钩的低碳城市(2010)。

第五,关于低碳城市建设的路径。尽管切入的视角不同,但学者们在思维方式上基本都是以降低碳排放为中心,在碳循环的各个环节上做文章,入口上关注能源结构,过程上关注技术进步,使用上关注社会性节约,出口上关注增加碳汇。

比如刘志林等认为,低碳城市包含低碳经济和低碳社会发展两个层面(2009);倪外、曾刚认为,构建低碳城市发展路径,包括低碳建筑、低碳交通、低碳产业、低碳能源、低碳消费、碳捕获与封存技术,以及低碳管理与制度七个方面(2010);王可达认为,低碳城市的构成包括绿色能源、清洁技术、低碳规划、低碳建筑、低碳消费、低碳制度(2010);诸大建、陈飞认为,低碳城市包含在经济过程的进口环节、转化环节和输出环节的各种降碳、捕碳、吸碳努力(2010)。

1.2.4国内外学者关于低碳城市评价指标的研究现状

量化、微观、细分、解析一直是西方学者的主流研究方法。

从西方的低碳城市研究体系看,对城市碳排放因素、碳管理效应及碳循环代谢进行量化分析贯穿于西方学者低碳城市研究的始终,并形成了一系列分析模型。

这些模型与方法尽管在揭示二氧化碳排放、管理、控制机理方面从不同角度做出了重要贡献,特别是对自然过程的碳循环有较为深入的研究,但测度模型多源于经济学、环境学、系统学等不同学科领域,除了在应对气候变化这一点上具有相同的出发点外,各自的理论基础、空间尺度、学术背景相距甚远,其学术成果很难整合,且由于城市本身的复杂性,这些研究还远不能提供一个可以有效指导低碳城市建设实践的量化目标。

由于起步较晚,基础薄弱,国内学者对低碳城市的研究总体上属于起步阶段,无论从广度还是深度,与国外学者相比都有很大差距,其模型与方法基本上脱胎于源自西方的相关学科,对中国城市的碳排放及管理控制机制尚缺乏系统深入的研究。但在火热的低碳城市建设实践的推动下,以节能减排为中心,以低碳经济为基础,学术界对低碳城市评估体系的研究产生了不少成果,主要包括以下几大流派:一是基于因素分析的低碳城市综合评价指标体系研究。

2010年全球低碳城市联合研究中心、中国社会科学院城市发展与环境研究所提出了中国城市低碳发展排位指标体系(梁本凡等,2010),指标体系从经济、社会、资源、环境、设施和低碳政策6个方面设置了12项成分指标,并据此编撰了《中国城市低碳发展2011绿皮书》。天津社会科学院城市经济研究所所长、研究员王爱兰重点分析了产业结构、能源结构、能源效率、交通体系、消费模式、碳汇林业、制度环境影响城市碳排放的7大主要因素,提出一个包括20个指标的低碳城市建设水平综合评价指标体系(2011)。中国标准化研究院资源与环境标准化研究所综合考虑了经济、社会和环境3个方面,描述了城市低碳的8大状态,使用23项具体指标,构建了评价城市低碳水平的指标体系(付允等,2008)。辛玲从经济低碳化、基础设施低碳化、生活方式低碳化、低碳技术发展、低碳制度完善度和生态环境优良6个方面构建了一个低碳城市评价指标体系(2011)。

二是基于可持续发展的低碳城市指标体系。中国科学院可持续发展战略研究组在其编撰的《2009年中国可持续发展战略报告——探索中国特色的低碳道路》中,以全国城市和100强城市为对象,以2020年为时间节点,从经济、社会和环境3个层面,将总体目标细化为9个子目标,并依据城市能源的情景分析结果,使用26项指标定量识别各个子目标。

在《基于DPSIR 模型的低碳城市指标体系研究》一文中(邵超峰等,2010),在对低碳城市内涵的分析基础上,提出了建立低碳城市指标体系的基本框架、原则和方法,并构建了“驱动力-压力-状态-影响-响应”(DPSIR)模型框架,该模型涵盖了经济、社会、资源、环境四大要素,不仅表明了社会、经济发展和人类行为对资源的消耗和生态环境的影响,也表明了人类行为及其最终导致的资源环境对社会的反馈。该评价指标体系中,一级指标为驱动力、压力、状态、影响、响应5个因素,二级指标包括社会经济发展、城市建设规模、资源消耗强度、消费方式、污染物排放水平、产业、能源结构、社会经济、生态环境质量、社会评价、物质减量化、污染控制、管理制度、基础设施建设13个指标,具体又细化为能源系统效率、低碳城市规划等63个指标(邵超峰等,2010)。中国社会科学院的研究报告《吉林市低碳发展计划》(2010),提出了低碳产出、低碳消费、低碳资源、低碳政策4大类、12项低碳城市评价指标。同年,沈刚等人对此指标进行改进和调整,增加反映城市能源贡献、低碳工艺水平的技术性指标,并确定了指数化评分方法,以完善评价体系的科学性和可比性。

三是基于生态文明建设的低碳城市评价指标体系。国内学者对生态城市的研究始于20世纪90年代,在大量的研究成果基础上,国家环保总局出台了关于生态省、生态市、生态县等一系列评估标准;最早把生态城市与低碳城市结合起来,倡导低碳生态城市的是国家住房和城乡建设部副部长仇保兴(2009),中国城市科学研究会编撰的《中国低碳生态城市发展战略》提出了中国低碳生态城市发展的总体目标;孙菲、罗杰采用对比分析的方法,分析了国内外生态城市建设指标体系和低碳社会指标构成,构建了低碳生态城市评价指标体系(2011);赵国杰、郝文升构造了自然生态、经济低碳、社会幸福三维低碳生态城市发展空间结构模型,并依此建立了包含生态指数、低碳指数、幸福指数三维目标的多层指标体系(2011)。

四是基于脱钩理论的低碳城市评价指标体系。同济大学城市可持续发展与公共政策研究所诸大建、陈飞等通过分析低碳城市碳排放的极大组成部分,包括城市交通、建筑、生产及生活等内容之间的相关性,采用年人均GDP增长率的能耗及CO2排放增长率比例系数,即弹性系数来评价中国发展低碳城市的效果,碳排放与经济增长的关系分为三种情景:当前惯性情景;相对脱钩的0.50情景; 绝对脱钩的0情景。

基于同一理论,中国科学院沈阳应用生态研究所刘竹等从经济发展、物质消耗与污染物排放相互关系的视角,以“脱钩”模式为目标层,经济发展、碳排放、污染物排放与经济发展为准则层,以CO2排放等8个具体指标为指标层建立低碳城市评价指标体系,定量描述经济发展过程中单位GDP污染物排放降低的态势,进而表征城市发展过程中的经济、资源、环境变化的历史趋势并反映城市低碳建设现状(2011)。

1.3选题意义与创新点

1.3.1研究目的

综合分析目前学界对低碳城市以及评估体系的研究成果,可以看出,绝大部分研究的焦点集中在“低碳”上,是在为全球气候变化背景下的城市如何“降碳”出谋划策,而对“城市”本身的特质和价值关注不够。这样做的一个严重后果是,如果我们把研究的关键词由“低碳城市”变为“低碳国家”、“低碳省”或“低碳县”,不少研究的绝大部分结论同样适用,因而对低碳城市建设的指导作用会大打折扣。如果按照这样的研究逻辑,消极的“降碳”最后得出消灭城市的极端结论,则更非学者所愿。

笔者认为,西方低碳城市研究的特点是在做“减法”,那是因为西方发达国家已经完成了城市化和工业化进程,基本进入后工业时代;中国的低碳城市研究应该着眼于中国处于城市化加速期和工业化关键期的实际,研究“加法”,研究在生态文明框架下通过科学的城市发展来降低区域和国家的碳排放,探讨“发展”与“减碳”的双赢模式。城市作为人类文明成果最集中和最重要的载体,同时也是生态文明理念、制度和物质成果的核心载体,我们关注和研究低碳城市,实质上是在关注和研究生态文明时代城市的发展模式,“低碳”是手段和状态,“城市”及其价值才是目的。在深入研究如何“降碳”的同时,更应该关注和研究城市在生态文明时代的价值及其实现途径。

同类推荐
  • 像铁人一样工作

    像铁人一样工作

    铁人追求完美、苛求细节。用最高、最严格的标准来要求自己。他拥有最优秀的品质和素质,他热情、踏实、自律;他精业、乐业、敬业:他忠诚、知恩图报,是当代员工的典范。铁人精神。是大庆精神典型化的体现和人格化的浓缩,是中华民族精神的组成部分。具有不朽的价值和永恒的魅力。铁人精神推动了石油大会战走向胜利。推动了中国石油的发展。同样。伟大的企业必然要有伟大的精神推动。伟大的精神是企业的灵魂。是企业全体人员活力的集中体现,是激发员工奋发向上的强大动力。通过它,在企业内部会形成一种强大的凝聚力。使每个人受到熏陶和感染,从而激发起高昂的士气,提高工作激情。
  • 周秦政治文化与政治伦理

    周秦政治文化与政治伦理

    本书内容包括:神权政治观向道德政治观的转变、春秋战国时期的形式与多元政治文化的形成、儒家文化对国人政治心理的塑造和影响、墨家的政治哲学等。
  • 马基雅维里时刻:佛罗伦萨政治思想和大西洋共和主义传统

    马基雅维里时刻:佛罗伦萨政治思想和大西洋共和主义传统

    本书对于马基雅维里和意大利文艺复兴时期其他思想家的国家观念在现代的延续性,进行了历史的、社会的经典研究。波考克提出马基雅维里思想的重点在于共和国面对其自身在时间中的不稳定性的时刻——“马基雅维里时刻”,并转而论述共和思想在清教徒英国和独立革命时期美国复兴,认为美国革命是文艺复兴时期的公民人文主义的最后一次伟大行动。
  • 中国政治史

    中国政治史

    仅用数十万字就写完了五千年的理乱兴亡,全书无一废字。吕思勉于1930年前后服膺马克思主义,对于社会主义大同社会的理想和经济基础决定上层建筑的思想极为推崇,但对阶级斗争理论持保留态度,这在他的史学作品中有明显体现。这些治史思想和方法深刻体现在吕思勉的教书、著述之中,并产生了广泛影响。因吕思勉的新式思想和见解,其讲学授业充满意趣,门下多出名人。唐长孺自称吕先生的私淑弟子,杨宽在光华大学坐堂听课于吕先生,钱穆、黄永年、张芝联、赵元任等也都是他的学生。
  • 党委中心组学习参考(2018版)

    党委中心组学习参考(2018版)

    本书共分五个部分,分别是中央重要会议与文件,收录了对2018年党委和政府的各项工作具有指导意义的重要文件和会议精神;中共中央政治局会议精神,收录了2017年各次中央政治局会议讨论研究的内容;中南海讲座,收录了2017年中央政治局集体学习的内容,并用主讲专家的一些论述对学习的内容进行透视;2018政策热点解读,收录了一些领导干部和专家学者对2017年及2018年一些新的政策热点的阐释和解读;国际形势与对外开放,收录了一些领导干部和专家对2017年国际形势、中国外交和对外开放事业的阐述及对2018年国际形势、中国外交和对外开放事业的展望,有助于读者了解世界大势、把握世情。
热门推荐
  • 哈利波特之十九年后

    哈利波特之十九年后

    旧的背景,新的故事。看哈利波特十九年后又是怎样的光景。
  • 温家千金

    温家千金

    温玉婉是温家唯一的女儿,从小就深受父亲精心的教导。身为中盟国际传媒唯一的继承人,身份尊贵的她,却迷恋上冷酷严肃的冷莲。她如愿地与他走向了订婚的殿堂,对他痴心一片,至真至诚,极力地维持着这段感情,沉溺在编制的梦境当中。但是,一个阴谋,一场黑暗的布局,狠狠地打碎了她的梦、她的幸福。未婚夫的抛弃,家族的巨变,使她成为上流社会的笑柄,心灰意冷的她离开了自己的故乡。安冬阳,一个温润如玉,成熟稳重,拥有阳光般笑容的男子,一直在背后默默地守护着他的公主。在她处于绝境时,宛若寒冷冬日中一抹温暖的阳光给予她温暖和希望。她遭未婚夫抛弃,他陪着她,她的家族倒闭,不再是高高在上的千金小姐,却永远是他的公主。到最后他会如愿以偿地得到自己的幸福吗?简介很无力,请亲们看文吧。偶初次写现代文,经验尚浅,若有不足,多多包涵。
  • 我们都曾爱过白月光

    我们都曾爱过白月光

    即使历经生离死别,即使被抛弃,被背叛被欺骗。 她依然还是决定原谅他,继续爱他,因为她知道,他对她的那些心意,从此地直到月亮,悠远而漫长。
  • 在火影的人生

    在火影的人生

    这是一个秘密重重的穿越者,在火影世界生活的故事……(⊙﹏⊙)
  • 穿越红楼之林家双玉

    穿越红楼之林家双玉

    林紫玉怎么也没有想到,被牛头马面勾错魂的事居然发生在自己的身上林黛玉是谁啊是她最喜欢的人既然有机会去做她的姐姐又怎么会放弃这么好的机会呢看看有林紫玉的红楼将会是一个什么样的红楼整个红楼因她的出现,而发生了改变。可是等待着她自己的又将是什么样的命运呢?这具身体的母亲留给她的紫玉又意味着什么呢?当谜底被揭开后,等待着她的是什么?是幸还是不幸?小蝶新建了一个群,群号是:83839682,如果亲有意可以加群。验证码写紫玉(笑脸)小蝶隆重推出另外一个群红楼情思群,群号为:36840339欢迎光大红楼迷前来交流。希望大家多多支持笑蝶拜求点击+票票+留言+收藏!其实我一直想写有关红楼梦方面的穿越小说,看到一个个的都写得那么好,有点不太敢动笔,一直在想应该以什么样的身份写来,后来才决定虚构这样的人物来写,来圆自己的一个梦。借此机会,小蝶推荐自己的文:《一个女人三个老公》的下部《草根妈咪》粉墨登场,地址:《一个女人,三个老公》离婚了,没什么很平常净身出户,没什么大不了带着女儿,是天下最幸福的事离婚后的第一个愿望就是有份工资高的工作,把女儿接到身边来亲自教育,至于男人如果碰到合适的坚决不放过,当然最起码是在拥有一份固定的工作的情况下,谁叫咱是新世代的女性,谁叫咱是坚强的单妈呢?看着哥嫂的脸色过日子,那是没办法的,谁叫咱现在没有能力把女儿带在身边呢?面对前夫的骚扰,坚决反击,也不想想不离婚时忍那是为了家庭和睦,现在离婚了,就算是当炮灰的命,也不应该当你的炮灰。想和心爱的男人生活在一起,本以为水到渠成,谁知道天意弄人,真的是有缘无份吗?出去爬个山吧居然落水,欠了别人一条命。本想要个电话号码以后报答救命之恩,可是人家不稀罕。很好!是你不要报答的,可是为什么再次碰到时,非要逼着人报恩,什么世道!好友的文文:四兄妹的酷乐队:(小四酷=影子宝贝)穿越红楼之甄巧儿:(飞雪若影)红楼之玉落谁家:(玉人何处)
  • 太上洞玄灵宝消禳火灾经

    太上洞玄灵宝消禳火灾经

    本书为公版书,为不受著作权法限制的作家、艺术家及其它人士发布的作品,供广大读者阅读交流。汇聚授权电子版权。
  • 残叶不曾染雪霜

    残叶不曾染雪霜

    每个人的青春里都有这么一个人,她默默无闻地在你的时光中出现,又走得悄然无声。这是多年以后林耀含泪打下的一行字,他知道那个女孩就这样永远消失在世界了。“笨蛋婳啊,这么久过去了你还是那么笨。”微凉的秋风吹落枝头的残叶,林耀目光忧伤而宠溺的望着墓碑前照片上的少女,温柔拂去落在坟墓上的叶,“连叶子掉在自己头上了也不懂打理。”是啊,她就是这样一个不懂爱惜自己的女生,才会永远地离开他……楚婳原以为她的生命中出现了一个拯救她的少年,她如此喜欢他,只是因为他刚好出现在自己最窘迫难堪的那段时光而已。青春中循环上演着那么多悲欢离合,不是在证明人的天真和幼稚,而是在强化着时间的无情,每个人不是输给了自己,而是时间。
  • 国史冷吟:“蚕在茧中找到自己”

    国史冷吟:“蚕在茧中找到自己”

    “蚕在茧中找到了自己”,原典出王辛笛(1912—2004)写的《香港小品》(1982)。此诗感慨其1981年出访香港时获悉的一则史实:一位香港女士在20世纪60年代觅得辛笛1948年版《手掌集》(手抄本)而爱不释手,居然也耗数昼夜抄录全本,却浑然不知诗人当年尚未作古。这当不免让辛笛在庆幸旧作“墙内开花墙外香”之余,又顿生“世上已千年”之感:原来海内外已将其沉寂甚久的诗性复出,视作活的“文物出土”了。
  • 不生气:给大忙人看的佛法书

    不生气:给大忙人看的佛法书

    本书从佛的众多角度来诠释佛的真意,将佛的精神、佛的智慧、佛的精髓融入生活、工作当中。仔细阅读本书,会使你精神生活更充实,物质生活更高雅,道德生活更圆满,感情生活更纯洁,人际关系更和谐,让你的心更加善良、慈悲,胸怀更宽广。
  • 混迹在电影世界

    混迹在电影世界

    欧阳明在第一次被追债的时候,“跑”到了《僵尸先生》的世界。其实他是拒绝的,毕竟被人追,总比被鬼追强啊!!!达摩四大神功叱咤风云!至尊魔法力撼漫威宇宙!大闹天宫!西天取经!封神演义!上古洪荒!证道长生!!!(PS:新书《无限武者道》,跪求收藏、推荐票、......)(PS:新书《我能看见经验值》,求收藏,求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