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朝中期,什刹海一带曾被称为凤潭、鸡头池、莲花泡子等;道光、咸丰年间,人们以银锭桥为界,东边水面称“前海”;西边水面称“后海”。据民俗专家介绍,当时沿岸民居纷纷将临水门窗装饰成为扇面、寿桃、圆月、方胜等形状,谓“十拌锦”。清乾隆十四年(1749年),为修建清漪园(颐和园前身),将瓮山泊扩建改造为昆明湖,朝廷曾下令从香山双清泉和卧佛寺引水至玉泉山,增加昆明湖水量后,再经由通往下游的高粱河河道注入积水潭和什刹海。据《道咸以来朝野杂记》记载:内城水局,属于西北隅。前为十刹海,水浅不能泛舟,多种莲花、稻米为生涯。中为秦家河地,俗呼后海,自广化寺门前抵德胜桥,亘成王府前,皆是也。水阔,然不甚深,可泛小舟。当年河地主人有采莲小舟二,游人可借乘之。最后德胜门西净业湖也,亦名积水潭,南北岸皆有庙。北为净业寺,西高阜上为汇通祠。南为普济寺,俗称高庙,中有楼可凭眺,北望城谯雉堞,足资遐赏。佛院凌霄花最佳,当年有牡丹台、鹿囿,近已废矣。
四、王府的兴衰
明朝永乐年间,明成祖朱棣迁都北京后,改北平为北京,开始大规模城市改造与扩建,什刹海附近地区由城市中心地带变为内城北端。朝廷为了安抚“靖难”有功之臣,使大多来自江南的文武官员在京城安家乐居,在城内建造宅园;而有资格在什刹海周围受赐建造私宅仅限于公、爵等皇亲贵胄。据考古专家专证,明代年间始建的名苑名称为:定国公府、镜园、刘茂才园、方园、堤园、杨园、英国公新园、李广花园、米氏漫园。而在德胜桥以东仍保留数百亩稻田,出产稻米供御用,由朝廷委派太监数十人常驻管理。
清朝入关后,实行“旗、民分城居住”政策,规定北京内城仅允许满族旗人居住,汉民只能住在正阳门以南外城。按照民间说法,北京城有两条“龙脉”,一条是“土龙”,指紫禁城,另一条是“水龙”,由中南海,经北海至前海、后海。什刹海位于“水龙”龙脉之上,因此成为皇亲贵胄建造王府的首选之地,康熙时期,什刹海被划入“御苑”范围,内务府专设奉宸苑负责管理御苑内园圃、河道事务。拱卫京城的八旗军队分区驻扎,镶黄旗军队驻守安定门内,而位于什刹海的王府群落则由驻扎在德胜门内的正黄旗军队守卫。
按清朝规制,凡亲王、郡王、世子、贝勒、贝子、镇国公、辅国公等皇室宗亲的住所称为“府”,其中亲王、郡王的住所称“王府”,其正房可称“殿”,殿顶可覆盖仅次于皇宫“金瓦”等级的绿色琉璃瓦,所谓“碧瓦”,殿中可设屏风与宝座,但规制须小于皇宫。
“府”的规制次于王府,其屋顶不能使用琉璃瓦,也不能称“殿”,并不允许设屏风和宝座。非皇室宗亲的朝廷官员的住所只能称“宅”或“第”,无论在房间数量、油饰彩画图案、台基高度、大门式样及规制,朝廷都有严格规定,不得逾制,否则将获罪受罚。
各受封王的王爵御封种类可分功封、恩封,前者因祖上战功卓着而受封,如清初时随努尔哈赤驰骋天下的“八大铁帽子王”;后者为皇帝对皇室宗亲的直接封赏,如恭亲王、醇亲王、庆亲王。按照清朝规制,始封王身故后,其后人承袭时须低爵位一等至镇国公、辅国公级别,称“世袭递降王”。除此以外,皇帝还封以与皇家亲近的蒙古族王爷爵位,允其在内城建造王府。因为较多王府分布在西城,而掌管朝廷的各部大臣、高官大多住在东城,粮食、布匹、火油等民生物资也大都集中在东城各处,故民间有“东富西贵”之说。
在什刹海沿岸众多王府中,阿拉善王府(位于前海北沿毡子胡同)和敦郡王府(位于三座桥北、南官房口,亦称“十王府”)建立时间最早,前者主人与皇室联姻,其后裔,第三代阿拉善亲王罗布桑道尔吉平定新疆、西藏、青海叛乱立下战功,清朝康熙皇帝为表彰其殊荣为其封王加爵,并特拨银两赐建府邸。后者主人为康熙第十子敦郡王,雍正元年(1723年)被夺爵拘禁,十多年后被释放,封为辅国公,其去世时按贝子规格殡葬,故称“贝子宅”。愉郡王府(位于现定阜街,原为李广桥西街),主人为康熙第十五子愉郡王。道光年间,因愉郡王后裔被降爵为镇国公搬离,王府被道光皇帝赐予自己的八儿子锺郡王,称锺郡王府。光绪二十八年(1902年),醇亲王奕譞第七子载涛被过继作为已去世锺郡王后嗣,延续家族香火,继承家业,成为王府的新主人,数年后又加郡王衔,人们仍习惯称该王府为“涛贝勒府”。除亲王府、郡王府之外,许多王公贵族或高官在什刹海周边建有府邸、馆舍。
恭王府和醇亲王府因规制、规模与名气超过其他王府,可称得上紫禁城之外、京城中各王府的“至尊”,两府分别位于后海南北两岸,隔湖相望,并且都被传说与曹雪芹写作《红楼梦》的原型有关;更为重要的是王府历经大清王朝自中兴到覆亡的沧桑,成为“活”的博物馆和历史教科书。
恭王府,原址明朝时大太监李广府第;清朝乾隆四十一年(1776年)大学士和珅(1750-1799年)建府辟园,始占地面积达5.7公顷。
古人以“水”喻“财”,因而恭王府内处处见水,只内引不外流,实为京城内的风水佳地。所谓“月牙河绕宅如龙蟠,西山远望如虎踞”。
园内分府邸、花园两部分,府邸殿堂宏伟、威严,占地46.5亩,分为中、东、西三路;头门上镶嵌63枚金色门钉,喻义“七九”,按照中国传统,“九九”是“至尊”象征。花园又名翠锦园,占地38.6亩,也分三条轴线与府邸对应,园内花木繁茂,叠石假山,曲廊亭榭,小桥流水,曲径通幽。在花园中央有一座用太湖石垒砌的假山,山脚下开辟洞府,称“洞天福地”,穴中设一座石龛,安放有一座由康熙亲笔书写的“福”字,正上方盖有“康熙御用之宝”玉玺的碑石。“福”字底下的“田”未封口,据说喻义“疆土无边”,成为恭王府中的“镇园之宝”。据说,和珅倒台后,嘉庆皇帝几次想把此碑迁回紫禁城,因顾及惊扰龙脉,动摇大清根基,只好作罢。此碑与“西洋门”、“大戏楼”被称为恭王府花园“三绝”。
有关这座“福字碑”的来历,民间还有一种说法,相传康熙十二年时,孝庄皇太后60大寿吉日将至,突然旧疾复发,经太医们多方诊治仍不无好转,束手无策;康熙皇帝依照“请福续寿”古法,为祖母祈福,首先沐浴斋戒三日,遂后提笔一气呵成写下“福”字,盖上自己的印玺。孝庄皇太后将此字悬挂于床头,每日面对并抚摸,数日后身体逐渐复原了。为此,康熙皇帝命人将此字镌刻在汉白玉石上,永久保留下来。据说这一“福”字的写法是康熙在梦中由上天感应所悟,暗含“子”、“才”、“多”、“田”、“寿”五字,寓意“多子多才多田多寿”;在“福”字上方嵌印康熙御用玉玺以镇福。乾隆时代,和珅位高权重,将这块碑悄悄移往自己府内花园假山下的洞府,连同花园内建筑格局中形状、墙饰等喻义“吉祥”共九千九百九十九只蝙蝠一道,号称“万福”,藏有“福”字的假山称“福山”,“福”字碑两旁各有一条龙饰,喻义“龙坐江山”。据说和珅曾夸口:“皇帝是‘万岁’,我是‘万福’”。
旧时代的北京人流传一句话:“和珅倒,嘉庆饱”,指的是和珅依仗自己在朝廷中显赫的权势,肆意搜刮、收受贿赂,积财聚宝,富可敌国。清乾隆四十五年(1780年)和珅长子5岁时由皇帝亲自赐名为丰绅殷德,并指其为年仅6岁的十孝固伦公主额驸(驸马),“待年行婚礼”,赏戴双眼花翎。乾隆皇帝去世后,嘉亲王喁琰(1760-1820年)继位,改元嘉庆,庙号“仁宗”。清嘉庆四年(1799年),和珅因罪被皇帝赐死,在朝廷宣布20项罪名中,“僭侈逾制”、独断专权与非法敛征钱财成为其主要罪名。如和珅宅邸内有一处使用金丝楠木盖建的房屋,名为锡晋斋,其中的楼阁,以及室内隔断,仿照紫禁城内宁寿宫式样;花园中的许多点缀装饰与圆明园内蓬岛、瑶台几乎相同。其东西配殿,一座为乐古斋,一座为尔尔斋,据说曾被和珅用来收藏金银珠宝。对此,嘉庆皇帝大怒并质问道:“不知是何肺肠”。传说朝廷从和珅宅邸查缴贪银8亿两,超过朝廷每年7000万两税收总额达10倍之巨。在朝廷公布查抄和珅家产清单中列有:“家内所藏珍宝,内珍珠手串,竟有二百余串,较之大内多至数倍,并有大珠,较御用冠顶尤大,其大罪十五”;“家内银两及衣服等件,数逾千万,其大罪十七”等,可谓证据充分,罪无可赦。或许,在这些表面理由后面另有隐情,然而对于号称“天下第一贪官”如此结局,合乎社会“善恶终有报”愿望,因而被人们普遍认可。
恭王府第二位主人是乾隆皇帝第十七子,嘉庆皇帝同母胞弟庆僖王永璘(1766-1820年)。嘉庆二十五年(1820年)永璘被晋为亲王,其府邸称“庆王府”,民间俗称“老庆王府”。道光三十年(1850年)庆王永璘长子奕匡沿袭辅国将军爵位后,按规制对王府进行整修,大兴土木,建起了万字楼、大戏楼等建筑。次年奕被封为恭亲王,内务府奉旨将奕匡由老王府迁至位于定阜街原大学士琦善府邸,原王府由恭亲王奕(1832-1898年,咸丰皇帝的异母弟,曾任军机大臣、总理衙门大臣)居住,成为王府的第三位主人,始称“恭王府”。此后,王府又进行大规模建设,添置山石林木,博采西洋建筑风格与中国古典园林建筑精华,集南北山水胜景于一园之中,可称“京城中最气派、规模最大的王府”。此外,在恭王府周围分布王府的地亩与宅园,在大、小翔凤胡同内另辟别邸,北临后海,幽美宁静。当时朝廷严格禁止歌姬舞女入宅,因此恭王奕将别邸作为唤凤引蝶之所;也有说,有一段时间奕与慈禧太后关系不睦,担心自己一旦被降爵或革职,府邸被收回,因而购买此园作为退路。据史籍记载,“院临后湖,座设明镜,以揽山色水光之胜”,故名“鉴园”
醇王府,位于后海北沿,起初为清朝康熙时代重臣、武英殿大学士纳兰明珠(1635-1708年)府邸,他曾官居阁揆达13年之久,“掌仪天下之政”,被尊称为“明相”。康熙二十三年(1688年)被以“贪污受贿”罪名弹劾下狱,据说他向朝廷揭发了自己一桩罪名“谋反”。乾隆年间,明珠的后人因触犯权臣和珅被判罪,府第成为和珅别院。和珅出事后,这所府第被赐予皇兄永瑆,称“成亲王府”。当时,为了保护什刹海水源,朝廷曾规定“非御赐,不准引用什刹海水”,因此,被允引水入园,以造曲径溪流、潺潺水景,是贵族特权的一种彰显。由此位于净业湖畔(积水潭西海)成亲王府成为京城中唯一引入玉泉山水流的王府,被誉为“府第中之至佳者”,王府花园西侧建有渌水亭,后于同治光绪年间,由醇亲王亲自改为“恩波亭”,以示“恩赐引玉河水入宅”,与之相呼应,花园东侧建有“箑亭”,形若一把打开的扇子。明珠之子纳兰性德(1654-1685年)曾在王府中生活。他19岁中进士,被选拔入宫做御前侍卫,诗书骑射样样精通,享有康熙时代“第一风流才子”雅号。当年他手植的一株“明开夜合树”至今仍保留在王府花园原址内,该树每年初夏开小白花,昼开夜闭。在成亲王府时期,成亲王永瑆在花园内一块形状嶙峋的假山石上手书“歳歳平安”,他将“歳”字中下部的“少”写为“小”,喻义并非过一年少一年,而是越活越年轻。
清道光年间,一代词人龚自珍(1792-1841年,字尔玉、伯定,又称定庵)与文采横溢的女词人顾太清(又称西林春、太清春)知遇,传出风流佳话,后者为醇王府贝勒奕绘侧福晋,号称“醇邸四美”之一。相传龚自珍与太清春相遇于醇王府花园内,而进入醇王府则是由一种名为“黑车子”载入。所谓“黑车子”是由太监在街上物色英俊书生,以游览向导为名将其用黑色薄帷遮掩的车辆,通常趁着天色昏暗载入王府之中,供府中妻妾嬉戏。
清光绪十四年(1888年),道光皇帝第七个儿子、光绪皇帝生父、醇亲王奕譞(1840-1891年)因其原居住的宅第(位于现西城区太平湖东里)为光绪皇帝爱新觉罗·载湉出生地,称“南府”,按清朝规制升格为“潜龙邸”,受赐迁居至后海原成王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