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一段文字中,“大树”和“小草”都是用来打比方,是临时性的。意思是说鲁迅先生像“大树”一样,具有不屈不挠的斗争精神,而绝不像“小草”具有摇摆性。在这里,“大树”、“小草”并没有产生新的意义。可见,比喻只是通过作者的联想而临时使用的,只能依靠一定的语言环境和上下文而存在。在词典上也不会找到关于词的比喻用法的注释的。
3.词义变迁
有些词的意义从古到今没有什么改变,如“山”、“水”、“牛”、“羊”等。但也有一些词从前的意义和现在的意义很不相同。词义为什么会发生变迁?主要有三方面的原因:
其一,社会原因。即社会的发展,生产方式的变更,引起词义的变化;社会制度的变革,引起词义的变化;生产的发展,文化科学的进步,引起词义的变化。比如“小说”一词最初见于《庄子·外物篇》,本指那些浅薄琐屑、无关大道的言论,并不是一种文学样式。后来成为一种作品的体裁,如班固的《汉书·艺文志》就把“小说”作为一家,但这也是指那些荒诞不经,别的门类里没法安置的书。文化逐渐发展,文学的各种体裁形成,到了宋朝,“小说”的意义与过去就大有不同,接近于我们今天理解的“小说”的意义。现在,“小说”一词的意义就更明确了。
其二,认识上的原因。随着社会的发展,人们的认识也逐渐科学、精密,由低级到高级发展,这自然也会引起词义变化。比如“迷信”一词,原指信仰鬼神。鬼神是不存在的事物,现在就把信仰一切不存在的事物或对某种事物的信仰超出它的真正价值,都称为“迷信”。
其三,语言本身的原因。即词的语法功能的变化引起词义的变化;词汇系统的内容调整也引起了词义的演变。比如“先进”一词原为形容词,在“学先进”、“赶先进”里就成了名词,指先进事迹和先进的人。再如古代的“行”,今天说“走”;古代的“走”,今天说“跑”。之所以如此,皆语言自身的原因所致。
词义变迁的方式,归纳起来主要有三种:扩大、缩小、转移。扩大和缩小是就词义所指客观对象的范围大小而言;转移是指词义概括的客观对象有了改变。下面分开介绍。
第一,词义的扩大。分为两种情况:
一为新义代替旧义,旧义消亡。例如:
脸古代只指眼睛下边一小块地方,现在指整个面部,包括眼睛、鼻子、嘴、两颊等部分。
嘴古代专指鸟的嘴,现在指人和各种动物的嘴。
河古代专指黄河,现在泛指一切河。
江古代专指长江,现在泛指一切江。
这些词的旧义,只有在叙述历史事实时才可能用到。
二为新义和旧义并存。例如:
泥沼原义是泥水塘,现在还比喻不能自拔的境地。
果实原指植物所结的果实,现在还用来比喻经过一番劳动而得到的成绩和收获。
岗位原指军警守卫的处所,后来一切工作职位都称岗位。
这些词义的扩大,有的是词义用作比喻的结果,有的是通过引申词义的结果。
第二,词义的缩小。它同样包括新义代替旧义,旧义死亡和新义与旧义的并存。例如:
丈人古代是对年长的人的通称,现在专指岳父。事故从前指各种事情,现在专指由于某种原因发生的不幸的、招致损失的事情。
勾当从前是指各种事情,不论好的或者坏的,现在只指坏事情。
臭古代指鼻子感到的一切气味,包括好的和坏的气味,现在只指某种坏的气味。
对象一般指各种动作(包括研究、批评、帮助等)
目的所在的事物或人,这是广义。如说“找对象”,就专指心目中所追求的情人。
从上面例子可以看出,词义的缩小都是因词义的引申而造成的。
第三,词义的转移,例如:
兵古代指武器,现在指兵士。
牺牲古义指当做祭品用的牛羊,现在指为了正义事业舍弃生命或利益。
消遣从前是整治或者作弄的意思,现在是解闷的意思。
消息古代指生长消灭或兴盛衰落,现在的意思是新闻或音信。
检讨原义指对某一问题的检查研究,现在指自我批评。
词义的转移也是词义引申的结果。由上面例句可以看出,词义转移之后,新义替代旧义,旧义自然消亡。
以上就是对汉语词义变迁的三种方式的介绍。其中,词义的扩大最常见,而词义的缩小和转移就比较少见。只有掌握了这些词义的变化,才不至于犯以古义释今义或今义释古义的错误,从而才能正确理解作品的内容。
4.同义词
语言里有些词的意义完全相同或者非常相近,这样的词就叫做同义词。同义词分两类:一类是意义完全相同的,我们称之为等义词,如“母亲”和“妈妈”、“铁道”和“铁路”等;另一类是意义不完全相同而有着细微差别的,则称之为近义词,如“企图”与“打算”、“秩序”和“次序”、“发挥”和“发扬”、“美丽”和“漂亮”等等。辨别同义词的意义与用法是学习词汇的一项重要工作。
有些同义词意义完全相同,在有些地方可以互相代替,而句子的意思不变。例如:
1.第二天,吃过早饭,妈妈就到东村去。(母亲)
2.前几年,全市的脚踏车只有十万辆左右,现在已经增加到三十万辆。(自行车)
3.这消息马上就传播开了。(立刻)
4.你工作了很久了,去歇一会儿吧。(休息)
5.这些事情,我都知道。(晓得)
以上句子中加点的词和后面括号内的词同义,它们互换,句子的意思不变。但是,这种意义完全相同的等义词也不是在任何地方都能互相代替的。例如:
1.丧事完毕,父亲要到南京谋事,我也要回北京念书,我们便同行。(爹)
2.这些柱子都是钢骨水泥的。(洋灰)
3.“头重脚轻”是个成语,意思是根基浅薄,不稳当。(脑袋)
4.工作的时候要认真工作,休息的时候要好好休息。
(歇)
5.那时(按指清代末年)乡间豪绅地主的欺压,衙门差役的横蛮,逼得母亲和父亲决心节衣缩食培养出一个读书人来“支撑门户”。(妈妈、爸爸)
可见,意义尽管完全相同的等义词,其用法却也不一定就完全相同。有的常在日常谈话里用,有的常在比较郑重的文章里用;有的是作一般用语的,有的是作专门用语的。有时候为了句子的结构匀称和音节和谐,宜用这一个而不宜用那一个。成语以及习惯说法一般是固定的,里面的词大都不能用别的词代替,哪怕是意义完全相同的词。
与等义词相比,近义词一般不能互相代替,因为在意义上有一些细微的差别。对于这类同义词,我们要认真学习,不但要掌握一定的数量,而且要善于辨析词义的细微差别。只有这样,我们才能从中选择出最恰当的词,好周密细致地表达思想。
那么,如何辨析同义词?下面介绍几种方法。
第一种,从色彩方面辨析。
所谓色彩,指词义附带的某种倾向和情调。它包括感情色彩、语体色彩两方面。
感情色彩:同义词感情色彩的不同,主要表现在词义的褒与贬、庄重与一般以及委婉与一般等方面。在一组同义词中,有的词经常用来写好人好事,带有好的感情色彩,叫“褒义词”;有的词经常用来写坏人坏事,带有坏的感情色彩,叫“贬义词”;有的词既不带褒义也不带贬义,叫“中性词”。比如“团结”、“勾结”、“结合”这三个同义词,它们都表示“聚拢在一起”的意思,但是感情色彩截然不同:“团结”带有褒义,指为了正义事业而聚拢在一起;“勾结”带有贬义,指为了进行不正当的活动而暗中聚拢在一起;“结合”则是一个中性词,没有明显的褒贬色彩。词义的褒贬色彩是一种社会公认的习惯,是约定俗成的,因此运用语言时不能随意违反这种习惯,否则就会犯褒贬失调的语病,影响思想内容的表达,甚至还会造成思想性方面的错误。另外,所谓庄重与一般之分,是指在一组同义词中,有的带有庄重色彩,有的没有庄重色彩;所谓委婉与一般之分,也是指在一组同义词中,有的词带有委婉色彩,而有的词则没有。带有庄重色彩的词,专门用在交际场合,表示对交际一方的尊重,称为“敬词”。例如:
邀请——请参观——看
贵姓——姓光临——来
这些例子表明:双音词一般比跟它同义的单音词所带的庄重色彩要多些,显得更文明更礼貌些。当然,带有委婉色彩的词,使用得当,有助于说话掌握分寸,使人容易接受,同时也有助于表现文明礼貌,做到语言美。比如一个人很“瘦”,你若称她“苗条”就显得委婉,一个人很“胖”,你若称她“富态”就显得委婉。
语体色彩:指人们平时说话写作,因为语言环境不同,内容、目的不同,对象不同,从而就形成了不同的语体。总的看来,语体可分为口头语体和书面语体两大类,而书面语体又分为政治语体、文艺语体、科技语体、公文语体等。各种语体都有自己专门使用的词,我们就称这些专门使用在特定语体中的词带上了语体色彩。在一组同义词中,有的词常用于书面语中,带有书面语语体色彩,在口语里不用或很少用;而有的词则常用于口语中,带有口语的语体色彩,例如:“商榷——商量”、“眷念——想念”、“函——信”等。有的词带有文艺语体色彩,有的不带,如“妖娆——美好”、“苍穹——天空”、“巍峨——高大”等。有的词带有公文语体色彩,有的不带,如“即日——当天”、“准予——准许”、“兹——现在”等。此外,还有政治语体、科技语体专用的词和一般的词组成的同义词,这里不再一一举例。总之,对于词的语体色彩,在选用同义词时也应注意。如果用了同某一语体不相适应的词,就会使读者感到生硬别扭,不自然,不习惯。
第二种,从意义方面辨析。
同义词在意义方面的差别主要有下面三点:
其一,是词义程度有轻重的区别。即在一组同义词中,有的词表示的程度轻,而有的词则表示的程度重。如“优良”、“优秀”与“优异”这一组同义词,都有“出色”之意,但“优良”是“比较出色”之意,程度较轻;“优秀”是“很出色”之意,程度较重;“优异”是“异乎寻常,特别出色”之意,程度则更重。类似者很多。我们要恰如其分地反映客观事物,就应注意选择程度适当的词来用,否则,就会犯轻词重用或重词轻用的语病。
其二,是词义范围有大小的区别。就是说,在一组同义词中,有的词所指的客观对象的范围大些,有的词所指的范围小些。例如“战争”和“战役”是同义词,前者指一切战争,词义的范围大;后者是专指为实现一定的战略目的,按照统一的作战计划,在一定的方向上和一定的时间内进行的一系列战斗的总和,相比之下,词义范围要小些。同样,像“事情”与“事故”、“边疆”与“边境”等也是如此。可见,对于词义范围的大小如不注意,就会犯大词小用或小词大用的语病。
其三,是词义有个体和集体的区别。就是说,在一组同义词中,有的词既能指个体,又能指集体;有的词则是专指集体。例如“书”和“书籍”,“书”可以说“一本书”、“两本书”、“许多书”,“书籍”则只能说“许多书籍”、“一堆书籍”,而不能说“一本书籍”或“两本书籍”。类似的例子还有如“树”和“树木”、“信”和“信件”、“布”和“布匹”等。对于这类词,用时如不留心,也会出错。
第三种,从用法方面辨析。
同义词在用法上的差别需要注意下面两点:
其一,是词的搭配关系的不同。就是说,在一组同义词中,有的词能跟某些词搭配,而有的词则不能跟某些词搭配。例如:“发挥”与“发扬”是一组同义词,它们共同的意义是“发展、扩大”,但跟它们搭配的词则有不同。
发挥——干劲、力量、作用、积极性等
发扬——成绩、作风、优点、传统、精神等
再如“改进”与“改善”是一组同义词,它们共同的意义是“改得好一些”,但跟它们搭配的词则各有不同。
改进——教学、方法、工作、办法等
改善——生活、条件、环境、关系等
在词与词的搭配关系方面,有一点须特别注意,这就是有些同义词在适用对象上有明显的差别。例如“领略”与“领会”这一组同义词,“领略”是指感情上的体验,它的对象多属具体的东西,如“我领略了峨眉山的风光”,而“领会”则是指理性上的了解,它的对象多属于抽象的东西,如“他领会了文中所说的道理”。总之,词义适用对象的不同必然会造成词的搭配关系的不同,用词时需要仔细分辨,否则也会造成语病。
其二,是词性和词的句法功能不同。就是说词性不同的同义词,其句法功能也肯定不同。比如“必需”和“必须”,前者是动词,在句中作谓语或定语,“灾区急需生活必需的物品”;后者是副词,只能作状语,如“必须完成任务”。另外,有些同义词虽然词性相同,但在用法上也还有区别。例如“充分”与“充足”都是形容词,但“充分”一词可作定语,也可作状语,如“要有充分的理由”、“充分发挥作用”。而“充足”一词则只能作定语。如“充足的力量”和“充足的供应”等。总之,同义词中,由于词性不同,其句法功能则不同,应该仔细区分其词性及句法功能,否则也会造成搭配不当的语病。
5.反义词
反义词,是指语言里那些意义相反或相对的词。反义词是客观事物矛盾对立关系的反映。就是说,客观事物存在着矛盾对立关系,因而语言里就产生了表示矛盾对立关系的反义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