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3077900000002

第2章 千古第一完人绝非虚传(1)

笨鸟先飞,天道酬勤

曾国藩,初名子城,字伯涵,号涤生,汉族,出生于湖南长沙府湘乡。他是晚清重臣,湘军之父,并且还是湘军的统帅,“中兴四大名臣”之一。他官至两江总督、直隶总督、武英殿大学士、封一等毅勇侯,谥曰文正。

曾国藩拥有很高的历史评价,毛主席就曾说过:“予于近人,独服曾文正。”表达出了对这位已故乡人的推崇之情。

要知道,虽然在曾国藩的履历中,他是清朝著名的战略家、理学家、政治家、书法家、文学家,晚清散文“湘乡派”创立人,但是您要是看了他的画像,就会觉得非常奇怪了:

这不就是一个普普通通的农民吗?

事实也正是如此。

要知道,从祖父那一辈算起,曾国藩的出身就是农民,他一辈子也不改农民本色。而改变这个农民一生的命运,最后让其成为封疆大吏,完成“三不朽”丰功伟业的原因,其实非常的简单。

就是一句话:知识改变命运。

进一步说就是死读书、读死书、书读死。

殊不知,这里还有一个搞笑的故事:

某一天夜里,一个贼潜伏在了曾国藩家的屋梁上,他准备等曾国藩睡着后,就跳下来捞点好处。结果,这个贼等呀等,就是等不到曾国藩睡觉。

原来,此时此刻的曾国藩,正在拼命地读书。热爱学习无可厚非,但问题是,曾国藩有点“笨”,而且还不是一般的“笨”。在这个贼的眼中,就这么一篇“极其简单”的文章,曾国藩已经翻来覆去读了无数遍了,而且看这个架势,大有一背到天明的决心。

眼看这种局面没完没了,到了最后,这个贼终于忍无可忍了,他从房梁上跳了下来,直接对曾国藩大骂道:“就你这种水平,还读什么书?”说罢,这个贼立刻将这篇文章流畅地背读了一遍,而后就扬长而去,只留着这个一脸茫然、不知所措的曾国藩。

连一个贼都敢痛骂、数落他,曾国藩的智商,大家也就可想而知了。

不过那又怎样!

曾国藩虽然笨,但是他懂得笨鸟先飞、坚持不懈,最后以勤补拙、靠着自己非凡的毅力和超人的付出,终于成为了一位“立德、立功、立言”的“千古第一完人”。

可见,虽然资质平平,甚至迟钝笨拙,但是始终锲而不舍的人,依旧能够成就一番事业,最终青史留名,这就是所谓的“天道酬勤”!

“千古第一完人”曾国藩,就是这样一个“天道酬勤”的人。

翰林院的悲催生活

凭借着这股“不成功,便成仁”的劲头,曾国藩居然成功了。清道光十八年(1838年),二十八岁的曾国藩殿试名列二甲第十九名,赐庶吉士身份,进翰林院进修,开始了自己为期十二年的京官生活。

曾国藩以前认为,翰林院是一个风光无限的地方,翰林也是一个万众瞩目的职位,但是,直到曾国藩获得这一切后,他才惊讶地发现:这根本不是他所想的那样!

虽然翰林院为国家储才之地,地位极其重要。翰林们每天出席各种重大典礼,且常与皇帝和高级大臣打交道,面子上也风光无限。但实际上,翰林就是一个闲职,既然白吃饭,为什么还要给钱?因此,翰林们的经济待遇十分低下。

曾国藩刚刚入翰林院的时候,道光皇帝任其为“翰林院检讨”,相当于一个七品官员,这个职位的年俸为45两。

当然了,皇帝也知道作为一个京官,平时没有什么油水,所以从乾隆年间起规定,但凡京官,如果一年之内没有重大过失的,发放双俸,也就是给其两倍工资,这么一来,曾国藩的年薪就为90两。

除此之外,皇帝还给各种补贴,每发一两工资就给一斛米,称为“禄米”。曾国藩的基本工资为45两,所以他还有45斛米。

45斛米相当于22.5石,在道光年间,一石米的价格为1.54两银子,45斛米的价格大约为35两银子,加上曾国藩一年90两的基本工资,曾国藩一年的总收入,大概为125两银子。

125两的年薪,如何换算成现在的人民币,它又是多少呢?

通过史料分析可知,清朝道光年间,虽然大清国势已成下降趋势,但是它的物价水平还是很低的。

那时,一斤猪肉大概五六十文钱,一枚鸡蛋2文钱,蔬菜也2文钱左右,葱每斤10文钱,桃子10文钱一斤,一亩良田只要10两银子。如果这些记载属实,清朝道光年间的百姓,过得应该很幸福。

按照这种模式计算,道光年间的一两银子,差不多相当于180元人民币。所以曾国藩一年的收入,应该是22500元。虽然有点少,但是根据当时的通货膨胀率计算,曾国藩在京城的生活,应该过得非常不错。

如果比“生活”,曾国藩应该不错,但是要比“生存”,曾国藩就苦不堪言了。

众所周知,翰林是一个极其尴尬的职位,因为翰林的命运不掌握在自己手里,能够决定其生死的人,只有皇帝。

此时的曾国藩,他就像被一个巨人拎在半空,只要再上去一步就能登天,但就是上不去;如果巨人放手,他也能下放到地方,混个一官半职。但是事实呢,这个巨人就是不放手,他就这么拎着曾国藩。这种上不着天、下不着地的日子,真是令曾国藩难受无比呀。

翰林们如果要改变这种处境,唯一的办法就是引起皇帝的注意,好让皇帝召见自己,进而争取个一官半职。但是问题来了,皇帝每天日理万机,一个无权无势小家庭出来的人,皇帝怎么可能召见呢?

因此,为了尽快让皇帝召见自己,翰林们就会开展地下工作,找关系、托路子,好有人在皇帝面前说好话,替自己谋得一杯羹。

曾国藩也想这么干,但是他没法干,原因很简单,因为他既没有靠山,也没有钱。

钱财靠外敛

有人说:“这个世界上,主要由三种东西构成,即权、钱、色,只要你获得了其中任何一项,另外两项,那真是唾手可得。”

曾国藩虽然处境悲惨,他也是握着其中一样东西,即“权”。

在大清道光年间,贪污现象极其严重,且捞钱的办法五花八门,但是归结起来,主要有两种,即“份子钱”和“孝敬钱”。

所谓“份子钱”,即地方官员贪污的钱。官员们认为反正天高皇帝远,为官不捞,那是傻子。各种名目的苛捐杂税,以及各种稀奇古怪的“希望工程”,反正老百姓都得“参与”,所以这些钱叫“份子钱”。

贪污完,地方官员将这些“份子钱”分成两份,一份留给自己享用,另一份送到中央,孝敬自己的顶头上司,而给国家的中央大员的这些钱就称为“孝敬钱”。

这些“孝敬钱”是地方官员必须给的,他们也没有任何办法拒绝。要知道要想保住脑袋,好好地继续贪污腐败,就必须知道朝廷的最新动态,不然自己怎么死的都不知道。

虽然在朝廷当官的人,“孝敬钱”是见者有份的,但是曾国藩却是一个例外。当时的他,就是一个小小的翰林,根本没有官职。既然没有官职,为什么要孝敬他?所以,为了自己的荣华富贵,曾国藩必须运用其他捞钱的办法。

曾国藩捞钱的办法,一共有三种。

第一种办法:回家捞钱。

道光十九年(1839年)三月,曾国藩离开京城,回到了湖南老家,开始了自己衣锦还乡的生活。这次回家,曾国藩彻底惊呆了,他万万没有想到,自己这个“空匣子”的庶吉士,居然这么受欢迎。此次回家的场面,只能用“盛况空前”来形容了。

自从回到老家以后,曾国藩就没有一天休息过。知道翰林老爷回乡后,曾家的亲戚朋友、亲戚朋友的亲戚朋友、亲戚朋友的亲戚朋友的亲戚朋友,全都争先恐后地前来祝贺,直接把曾家的门槛踩烂了。

面对这些求字、求诗、求文的狂热粉丝,曾国藩是来者不拒,照单全收,而他这些字画的“收入”,更是让曾国藩高兴了很久。

除此之外,那些各地官员孝敬他的“灰色收入”,更是让曾国藩瞠目结舌,怪不得人人都想当官呢。这些额外收入,不仅让曾国藩还清了以前所有的债务,还剩下很多,完全可供其在京城的所有开支。

虽然这是一个捞钱的好办法,但是不能多用,毕竟用多了,曾国藩的穷翰林身份就曝光了。为了自己家族的颜面,从这次回乡后,曾国藩就再也没有回过老家。这还不算,为了不穿帮,曾国藩每年过年的时候,还要给自己老家寄一笔银子。

自从断绝了与老家的联系,曾国藩就开始苦哈哈地过日子了。当然了,这条路是曾国藩自己选择的,所以他必须默默承受。还好朝廷待曾国藩不薄,在他有限的权力内,他还是能够获得肥差的。

第二种办法:出差进补。

道光二十二年(1842年),曾国藩捞到了一个不可多得的美差,去四川担任乡试主考官。

当主考官可是一个肥差,根据当时的规定,主考官可以从户部领取两千两银子,乡试结束后,地方上还要准备一份厚礼相赠。

这份礼金不详,但是有人做过推测,根据官场的惯例,这批孝敬曾国藩的厚礼,不能少于曾国藩在户部领取的银子,即肯定不止两千两。

同类推荐
  • 天才的幽默与智慧

    天才的幽默与智慧

    一个人的幽默感是与其人的文化、知识、才气、智慧、经验、应变能力、表达技巧分不开的。人类历史上的杰出人物几乎都是著名的幽默大师。例如:哲学幽默大师苏格拉底,政治幽默大师第十六届美国总统林肯,科学幽默大师爱因斯坦,小说幽默大师马克·吐温,表演幽默大师卓别林,喜剧幽默大师萧伯纳等。笔者编译本书的宗旨,就在于以上述诸位大师的幽默片段为主体,展示人类历史上众多天才人物的幽默大观,以期读者能受到启迪、得到教益和欣赏乐趣三方面的效果。
  • “画圣”吴道子

    “画圣”吴道子

    吴道子,唐代画家。画史尊称吴生。又名道玄。汉族,阳翟(今河南禹州)人。少孤贫,初为民间画工,年轻时即有画名。曾任兖州瑕丘(今山东滋阳)县尉,不久即辞职。后流落洛阳,从事壁画创作。开元年间以善画被召入宫廷,历任供奉、内教博士、宁王友。曾随张旭、贺知章学习书法,通过观赏公孙大娘舞剑,体会用笔之道。擅佛道、神鬼、人物、山水、鸟兽、草木、楼阁等,尤精于佛道、人物,长于壁画创作。《中国文化知识读本:“画圣”吴道子》为“中国文化知识读本”系列之一,以优美生动的文字、简明通俗的语言、图文并茂的形式,介绍了“画圣”吴道子的有关内容。
  • 巴尔扎克:人间喜剧大师

    巴尔扎克:人间喜剧大师

    《图说世界名人:巴尔扎克(人间喜剧大师)》介绍了,奥诺雷·德·巴尔扎克,法国小说家,被称为现代法国小说之父,擅长塑造被贪婪、仇恨、野心等强烈情感所控制的人物。一些评论家认为他的文学造诣仅次于莎士比亚。巴尔扎克计划以《人间喜剧》为题,撰写描绘和分析法国社会各个层面的系列小说共137部。至其逝世时,《人间喜剧》已完成91部小说。这些小说主要分为三组:道德研究、哲学研究、分析研究。每一组又可以分为个人生活、外省生活、巴黎生活、政治生活,及乡村生活等场景。
  • 才高八斗:曹植

    才高八斗:曹植

    本书介绍建安时代与建安文学,记录曹植的起伏人生与其文学创作生涯。
  • 何澄(下)

    何澄(下)

    《何澄(下)》历述何澄留日学生活、辛亥革命、军阀混战、抗日战争几个时期中何澄的作为。何澄坚持共和,主张统一,反对日寇,抨击汪伪,这是他一生的大节。作者苏华、张济用自然流畅、真实深沉的笔调记录了何澄的一生。本书是一本关于民国史的人物传记。作者苏华、张济用自然流畅、真实深沉的笔调记录了山西省灵石两渡村何家的代表人物何澄的一生 。《何澄(下)》中几乎涵盖了晚清和民国众多名人,可以说每一章都是一 个专门的学科,是一部超具史料价值的图书。
热门推荐
  • (校园)酷少的淘气女孩(大结局)

    (校园)酷少的淘气女孩(大结局)

    雨后落下一里的幽香雄花掉落山底的伪装落叶排成思念的形状我唱着Song不去看樱花飘落悲谷的悠雅藏着一句说不出的话窗外吹着屋里的牵挂轻轻吹动我头发初次的爱你化自痛的伤我不想抵抗该要如何学会隐藏傻傻的微笑表情却无法言语偷偷的像是记忆里幸福的相机静静的呼吸身边有你的空气我还记得你说樱花很美丽不愿意在今夜从你身边离去不忘记写下樱花飘落的那场雨不放弃心中刻下了永远爱你你说我和你都为了此刻着迷
  • 全辽志

    全辽志

    本书为公版书,为不受著作权法限制的作家、艺术家及其它人士发布的作品,供广大读者阅读交流。汇聚授权电子版权。
  • 相公有点坏

    相公有点坏

    她代姐而嫁,未曾洞房即被下堂。隔天,全府上下传言她婚前失贞,她无力辩驳。嘲笑谩骂冷眼喷涌而来,她泰然处之,自认清者自清。他对她恨之入骨,她却爱他无怨无悔。当刻骨恨意碰撞绵绵情意,她用满腔温柔来软化他铁石心肠,却被他伤的伤痕累累,心碎成殇。当她小产,那触目惊心的鲜血将他的理智摧毁,也让他对她的感觉发生了变化。可是,她已经心死。
  • 太上老君说解释咒诅经

    太上老君说解释咒诅经

    本书为公版书,为不受著作权法限制的作家、艺术家及其它人士发布的作品,供广大读者阅读交流。汇聚授权电子版权。
  • Six Lectures on Political Economy

    Six Lectures on Political Economy

    本书为公版书,为不受著作权法限制的作家、艺术家及其它人士发布的作品,供广大读者阅读交流。汇聚授权电子版权。
  • 半朵青莲

    半朵青莲

    沈青婵,人称“半朵莲”,不过是稍微不同,年纪轻轻就掌管着醉欢枝里的各色美人。醉欢枝也不过就是个烟花之地,为何惹得几位皇子天骄频频光顾?美人三千,如花美眷,缘何心思各异,自怀鬼胎?到底谁是谁的棋中棋?谁又是谁的谍中谍?一曲青莲舞,婀娜尽姿色。且看性格独具的烟花主事如何翻转半璧江山。《半璧青婵》现更名为《半朵青莲》,每天晚上8:30分左右更新,请大家继续支持关注,谢谢。
  • 受用三水要行法

    受用三水要行法

    本书为公版书,为不受著作权法限制的作家、艺术家及其它人士发布的作品,供广大读者阅读交流。汇聚授权电子版权。
  • 纳米研究

    纳米研究

    科学是人类进步的第一推动力,而科学知识的普及则是实现这一推动的必由之路。在新的时代,科技的发展、人们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为我们青少年的科普教育提供了新的契机。抓住这个契机,大力普及科学知识,传播科学精神,提高青少年的科学素质,是我们全社会的重要课题。科学教育,是提高青少年素质的重要因素,是现代教育的核心,这不仅能使青少年获得生活和未来所需的知识与技能,更重要的是能使青少年获得科学思想、科学精神、科学态度及科学方法的熏陶和培养。科学教育,让广大青少年树立这样一个牢固的信念:科学总是在寻求、发现和了解世界的新现象,研究和掌握新规律,它是创造性的,它又是在不懈地追求真理,需要我们不断地努力奋斗。
  • 台湾关系文献集零

    台湾关系文献集零

    本书为公版书,为不受著作权法限制的作家、艺术家及其它人士发布的作品,供广大读者阅读交流。汇聚授权电子版权。
  • 了不起的盖茨比

    了不起的盖茨比

    美国学术界权威榜单“20世纪全球百部英语小说No. 2!”著名翻译家、人民文学出版社著名译审苏福忠权威译本;梁文道读书栏目《一千零一夜》首夜推荐!《人民日报》推荐“值得一读再读的50本书之一”;村上春树、海明威、塞林格等文学大师的心头挚爱!莱昂纳多·迪卡普里奥领衔主演同名电影斩获奥斯卡多项大奖!《了不起的盖茨比》最早出版于1925年,是一部以20世纪20年代的纽约市及长岛为背景的中篇小说,小说的背景被设定在现代化的美国社会中上层的白人圈内,通过书中人物“我”——卡拉韦的叙述展开。“我”从中西部故乡来到纽约,住所旁边正是本书主人公盖茨比的豪华宅第,这里每晚都在举行盛大的宴会,“我”受邀前来并和盖茨比相识,故事就这样开始了……这部作品被称为“美国小说从亨利·詹姆斯以来迈出的第一步”,马尔科姆·考利把它列为美国最优秀的十二部小说之一。20世纪末,美国学术界权威在百年英语文学长河中选出一百部最优秀的小说,《了不起的盖茨比》高居第二位,傲然跻身当代文学经典行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