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胡佛入主联邦调查局开始,美国进入了一个“无法无天”的时代,他使得调查局从一个权力有限的调查机构,发展成职业化、制度化,拥有巨大权力的情报机构。胡佛刚刚接管联邦调查局时,员工只有650人,其中441人是特工,这些人分布在美国的9个城市。6年后,联邦调查局在全美有30个办事处,在纽约、巴尔的摩、亚特兰大、芝加哥等地设有地方总部。他开除了不合格的特工,为新特工开发了培训课程,还建立了监督系统、国家识别和信息部,使联邦调查局成为一个装备全面、无所不能的机构。
这位年纪轻轻的律师并不安安稳稳地过日子,他想要在美国建立自己的情报王国,甚至想让联邦调查局在全世界建立情报网络,他则是这个王国中真正的主人。可惜,他的好梦没有做成。在多诺万的提议下,一战期间负责对外情报活动的战略情报局转成了美国专门对外的、统一的情报系统——中央情报局,对于联邦调查局来说,无异于斩断了它向外伸展的触角。在未来的发展中,联邦调查局在不断扩大,甚至成了美国的超级警察,可是,联邦调查局和中央情报局始终互相瞧不上眼,钩心斗角了70多年,在任何一个历史时期,都有着复杂的恩怨纠葛。
与黑道大亨的较量
在世界各地的黑帮中,名气最大的莫过于意大利的黑手党了。在电影《教父》系列中,黑手党的手段、势力、集团操作展露出邪恶中的优雅,让人望而生畏。黑手党的势力不仅在意大利本土,在大西洋彼岸的“新英格兰”也是风生水起,称霸一方。如今,提到美国黑帮,很多人自然而然地就想到意大利黑手党,好像所有的美国黑帮都始于此一样。事实上,美国的黑帮是由不同种族构成的,最早的黑帮组织始于纽约、芝加哥和波士顿这样的大城市,美国黑帮的始祖则是爱尔兰黑帮。
19世纪中叶,在英国统治下的爱尔兰面临着经济崩溃、粮食歉收的惨淡局面,生活不下去的爱尔兰人逃到了美国,希望能够摆脱贫穷的日子。在纽约,他们住在曼哈顿下城,那里生活条件恶劣,环境肮脏,每个人都贫穷到难以想象的地步。这些初来乍到的移民每天生活在恐惧当中,受到当地白人的歧视,受其他种族移民的欺负,于是,爱尔兰人结成了一个一个的小团伙,以保护自己的利益。
爱尔兰人最扬眉吐气的时候,莫过于美国出现了一位爱尔兰裔的总统——约翰·肯尼迪。早在1888年,肯尼迪家族就成为波士顿地区一个富裕的家族,约翰·肯尼迪的父亲约瑟夫·肯尼迪成年后,非常具有经商头脑,在禁酒运动中,约瑟夫·肯尼迪结交了众多黑帮组织,其中包括爱尔兰黑帮和意大利黑手党。在约翰·肯尼迪竞选期间,这些黑帮势力在选举中帮了大忙,于是,才有了有史以来以最少差额票数选出的总统。
肯尼迪当选后,任命他的弟弟罗伯特·肯尼迪做司法部长,之后,罗伯特非但没有报答黑手党对肯尼迪家族的帮助,反而宣布司法部的主要任务就是粉碎犯罪团伙。从当时的情形来看,约翰·肯尼迪的遇刺以及肯尼迪家族的一系列悲剧的发生,正处在意大利人和爱尔兰人对抗的顶峰。
当然,这些都是后话。在禁酒运动中,不仅黑帮势力迅速壮大,联邦调查局的影响力也开始强大起来,联邦调查局正是借着打击黑帮犯罪的机会,将自己变成国内打击犯罪的强硬派。到20世纪60年代,黑帮势力几经打击,“教父”们要么亡命天涯,要么销声匿迹,联邦调查局受到了民众的拥戴。回溯历史,一切都要从20年代的禁酒运动说起。
今天的人们已经无法想象,在喜宴或者朋友聚会时,没有美酒相伴将是何种情形;也无法想象,在公共场合喝酒竟会被处以罚款1000块或者被关进监狱蹲半年;或者,通过倒卖私酒,能让一个人从穷小子变成大富翁,从无名小卒变成一方霸主。然而,这些事情就曾经真实地发生在美国。
早在19世纪中期,一些美国居民就试图用法律手段制裁酒徒,他们认为,在一般的工人家庭,往往都是男人才能拿到工资,工资很低,仅能维持家人的生活,如果工人将领回来的工资用来买酒,孩子就会没有吃穿。如果染上酗酒的习惯,会严重影响家庭经济。女权主义者认为,酗酒还会导致家庭暴力的发生,使女人成为最直接的受害者。如果酗酒的工人上班的时候喝酒,或者喝得醉醺醺地去上班,容易出现工伤,且影响生产。如果家庭中唯一的工人因伤无法工作,无疑会让整个家庭陷入绝望之境。
禁酒运动的支持者倡议了多年,但都不见成效,一方面是因为当时的地方政府没有能力实现全面禁酒,而且当时的联邦政府连监狱都没有,根本没法处置那些违反禁酒令的人。到了一战时期,政府才在战争的背景下找到了禁酒的最佳时机。美国加入协约国后,需要为欧洲战场提供粮食,如果粮食用来酿酒,很显然不利于战争,此外,战争的敌对国是德国,而美国主要的酿酒商都是德裔移民,德国人又很爱喝啤酒,这个时候颁发禁酒令,可以一箭双雕。于是,在多方力量的推动下,1917年,禁酒令在国会通过,1920年1月正式生效。
《全国禁酒令》规定,禁止在合众国及其管辖下的所有领土内私自酿造、出售和运送作为饮料的致醉酒类;禁止此等酒类输入或输出合众国及其管辖下的所有领土。一夜之间,一切生产、销售、饮用酒类的行为都变成了违法行为,人们既不能享受畅饮的快乐,甚至不能用美酒款待宾客。
就在禁酒令颁布的前一天,人们争先恐后地抢购各种酒类,道路上的运酒车络绎不绝,当晚,人们聚在家里举行最后一次合法的酒会。从此以后,美国人可以独自在家饮酒,如果和朋友一起喝,就可能面临高额罚款和长达半年的监禁。年轻人要到21岁以后才能买酒,购买时需要出示年龄证明,而且只能在固定的地方购买。
从禁酒令颁布的那天一直到14年后,美国进入了全面禁酒的时期,美国黑帮找到了崛起的机会,联邦调查局也开始逐渐显露头角。禁酒令让“私酒酿造和销售业”发达起来,而有胆量这么做的人,都是大城市里的黑帮团伙,如芝加哥的黑手党,这些黑帮组织的成员多是来自社会底层的贫民,甚至是一无所有的赤贫人士。
当时,美国农业歉收,大量农民涌入城市,人口暴涨,城市却没有办法提供足够的工作机会,于是,几百万人便在路上流浪,许多家庭以车为家。为了生活下去,来自农村的失业者便加入黑帮组织,在犯罪活动中牟利——贩酒就是这些人的主要经济来源。此时,联邦政府尚未建立统一的警察系统,只有各州有各自的警察,对于禁酒令的执行,根本就没有实际能力。
有人曾经这样比喻:美国有长达1.8万英里的海岸线,如果将所有警察调到海岸线和边界线上执行任务,每个人要巡查12英里海岸以及12平方英里的沿河陆地,对于尚不完善的执法系统来说,这根本就是不可能的事。于是,我们才可以看到《美国往事》中的两位主人公——麦克斯和面条划着船行进在哈德逊河上,用大皮球贩运私酒——完全不用担心警察会突然出现。
对于喜好喝酒的人来说,禁酒令的颁布只是逼迫他们打破法律。于是,在禁酒期间,联邦政府一共逮捕了50多万人,其中30万人被判刑,和那些穷凶极恶的罪犯相比,这些人没有任何犯罪前科,也没做过伤害他人的事,或许,他们最大的罪过就是爱喝酒而已。从今天的角度看,这样的法律看起来甚至有些好笑,那些因此被判刑的人非常冤枉。在当时的环境下,除了势力强大的黑帮之外,普通老百姓只有甘愿受罚的份儿。
这些黑帮以贩卖私酒起家,逐渐涉足酒吧、赌场和妓院等行业,在积累了大量的财富后,他们开始为了地盘火拼,杀人放火,走私贩毒,与此同时,黑帮的组织也越来越严密,一些政府官员和执法人员也卷入其中。禁酒令让政府官员有了受贿的机会,他们表面上支持禁酒令,查禁违反法律的行为,私下里在黑帮组织的夜总会里抽烟喝酒,这些人利用自己手中的权力,为私酒贩子提供种种方便,催生了许多权钱交易的勾当。
禁酒令原本是要修正社会道德、让人们更加纯洁,结果却成了犯罪的制造者,它非但没有让人们远离罪恶和丑陋,却让政府的腐败和丑闻层出不穷,惊人的贿赂、欺骗甚至腐蚀了法律的力量。黑帮组织的“教父”成为一方的霸主,不仅左右当地的经济,甚至影响政治,其中最著名的人物便是有“芝加哥之王”之称的艾尔·卡彭。
艾尔·卡彭是美国最有名的黑帮教父,以他为原型的电影电视作品已经拍了不下十部。这位原籍意大利的黑手党并非来自西西里岛,而是来自那不勒斯。早年,卡彭的父母从意大利的那不勒斯移民美国,他则出生在纽约的布鲁克林区。1929年,卡彭凭借在10个月内连续干掉了322个对手一举成名,成为第一个非西西里裔的黑手党教父。
卡彭的成功,除了来自他惯用手榴弹、重型机关枪等非常规武器外,还得益于他独创的谍报部门。在芝加哥,无论是理发师、酒吧服务员,还是饭店守门人、出租车司机,都知道一个特殊的电话号码——这个号码会将他们看到的、听到的信息通通转给卡彭,同时,只要找到卡彭,就可以轻而易举地消灭对手。
卡彭也是从贩卖私酒起家的。如此丰厚的利润,使得经营酒厂,组织生产、运输和销售酒成为一条便捷的致富之路,众多黑帮组织参与到贩酒的生意中,一旦遇到商业纠纷,他们无法求助于司法系统,只好用最传统的暴力解决——卡彭连杀322人,也是因为北区帮的“甲壳虫”莫兰抢了他的私酒生意。凭借贩卖私酒,卡彭的酿酒厂每天获利5000美元,一时间,整个芝加哥的黑帮都在忙着卖酒。短短十几年的时间,芝加哥成为美国黑社会网络最发达的大都市之一,直到今天,芝加哥依然是“美国黑社会”的代名词。
从赌博、私酒和娼妓业中获取巨额利润后,卡彭逐渐将目光转向了政界,他关注地方法官的竞选,还关注总统的选举,若不是芝加哥的刑警队长以不计较他的谋杀案件为交换条件,劝说他不要介入总统竞选,卡彭很可能利用自己的势力左右美国的政治。
卡彭以其强硬残忍的作风令其他黑手党胆寒,利用和政客、警界、司法部门的共生关系称霸一方,他虽长期犯罪,联邦政府却始终找不出他犯罪的证据,也无法以法律的名义逮捕他,直到他在经营赌场时犯了一个致命的错误——偷税漏税。正是这一点,让联邦调查局找到了扳倒他的证据。1931年,卡彭和其他69名黑手党成员被送上了联邦法庭,理论上说,他们可能面临上万年的刑期,后来,卡彭提议拿出500万美元当作补交税款,这一提议被芝加哥法院接受,结果被联邦法官否决。随后,卡彭的手下带着枪和钞票拜访了12位陪审员,希望以此脱罪。结果,法官在开庭前换了一批新的陪审员,最后,卡彭被判处11年徒刑。1939年,卡彭因病获释,随后,他带着500万美元前往佛罗里达,在病床上度过人生最后的8年。
1932年,富兰克林·罗斯福竞选总统,他把废除禁酒令作为其竞选纲领之一,最后获得了大选的胜利。罗斯福当选总统后,美国国会通过宪法第21号修正案,终止执行禁酒令。此时,长达近14年的禁酒运动才终于画上句号。
在打击贩卖私酒的黑帮过程中,联邦调查局的社会地位有所提高,接下来,联邦调查局因为抓住了臭名昭著的“一号公敌”约翰·迪林杰和“机枪手”凯利而被民众奉为英雄,那句“政府的人”(government man)正是凯利被联邦探员包围时,特工大声喊出来的台词。之后,联邦调查局又抓获了绑架并杀害林白幼儿的凶手,从此闻名于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