就这样,打捞出来的飞机残骸被调查人员一一摆放在了飞机原本的位置上,在打捞出来的残骸中,有一块残骸的形状引起了调查人员的注意,就是前货仓的地板残骸。调查人员发现这片残骸上有一处特别的洞口,洞口的边缘呈卷曲状,像是由内向外穿透的,这表明爆炸或许就是发生在这里。
随后,调查人员又相继找到一些带有洞口的飞机残骸,这些残骸上的所有金属都向外卷曲,呈花瓣状,这是货舱内发生爆炸的典型现象。之后,调查人员又在货仓墙面发现了更多的线索,他们找到更多跟地板残骸上一样的洞口,这些洞口似乎也是从货舱内向外打穿。针对货仓天花板的详细检查显示,连接机身的翼肋被往上折断,调查人员确信:这些残骸证实了有炸弹在飞机的前货仓发生爆炸,而这个爆炸也就很好地解释了飞行数据记录仪与座舱通话记录仪同时中断的原因。
可是,飞机怎么会突然发生爆炸呢?这时候,加拿大官方开始怀疑这起印航空难并非意外。警方和调查人员通过过滤班机乘客名单发现了一个问题:许多印度航空182号班机上的乘客都是在温哥华登机的,而在这些登机的乘客中,其中有一名乘客已经购票却未登机,这是怎么回事儿呢?
经过数月的辛苦调查,调查人员自认为已经找到了飞机失事的真正原因,他们确信:印度航空182号班机是因为炸弹而解体的,此次事件并非意外,而是有预谋的恐怖袭击计划,对于放置炸弹的人则需要警方介入进行调查。
真相慢慢浮出了水面。
原来,在飞机起飞的前一天,有一位叫做M·辛先生(简称,其后证实是假名)的乘客于温哥华国际机场办理登机手续并打算托运他的行李,这件行李将通过加拿大太平洋航空60号班机,于多伦多托运上印度航空181号班机到蒙特利尔,再转托运上印度航空182号班机前往印度。
当时,航空公司地勤人员吉尼·亚当斯拒绝了这个M·辛先生,因为M·辛先生的印度航空181和182号班机的机位未被确认。可是M·辛先生竟然在众目睽睽之下对亚当斯破口大骂,使得亚当斯很尴尬,后来为了节约时间,亚当斯索性就同意了M·辛先生的要求,并给了他加拿大太平洋航空60号班机的机位10B。当时,M·辛先生虽然没有拿到印度航空的机票,可他却让他的行李上了飞机。
M·辛先生的行李在温哥华顺利登机之后,由于X光机的故障,行李改由手持炸弹侦测器来检验。当时除了被M·辛先生的这件行李之外,别的行李都正常,但是手持炸弹侦测器发出的声音跟正常的声音不一样。经过考虑之后,检查人员还是让这位辛先生的行李登上了飞往英国的航班。
另外,还有一位L·辛先生(简称,其后亦证实是假名)于温哥华国际机场办理登机手续,搭乘加拿大太平洋航空003号班机(该班机会前往东京成田国际机场),再转乘印度航空301号班机到泰国曼谷国际机场。
同样地,在加拿大太平洋航空003号班机从温哥华国际机场起飞时,这位L·辛先生同样没有登机,只有他的行李跟着上了飞机。等加拿大太平洋航空003号班机抵达东京成田国际机场,L·辛先生的行李要过安检的传输带的时候,L·辛先生的行李发生了爆炸,造成了两名行李搬运员当场被炸死,另有四人受伤。
调查人员随后发现,当印度航空182号班机载着M·辛先生的行李飞越大西洋并发生爆炸的时候,东京成田机场的爆炸案也刚刚发生不久。由此可见,东京爆炸案和印度航空182号航班失事有着密切的联系。
后来,调查人员还发现,托运两件带有炸弹行李的机票是在同一天由同一人购买,由于温哥华机场没有使用X光机,所以才导致这两件带炸弹的行李被成功送到东京和印度航空182号班机上。
最后,警方查明了在飞机上放置炸弹的恐怖分子的身份,他们是住在加拿大的锡克教极端分子,他们的目的是想在印度建立锡克教独立国家。承认组装炸弹的人最后入狱服刑,安装炸弹的嫌犯于数年后在印度被捕时死亡,这两个人都与加拿大西岸的锡克教徒有着莫大的关系。但是,当时出现在机场买票的M·辛先生的身份却成了一个谜。
印度航空182号班机的事故发生之后,大多数国家的机场加强了对乘客行李的检查,现在很多机场都已经采用了更精密的复数扫描射束彩色X光机,这将对乘客行李中的危险品进行更严格的排查。
同时,多数机场也加强了对安检人员的培训和训练,毕竟他们才是真正接触乘客的主要力量,如果他们能严格按照操作流程来执行安检,不法分子也就无法乘虚而入了。
锡克教
15世纪时,曾担任莫卧儿王朝官员的那纳克在印度西北部的旁遮普地区创立了锡克教。锡克教是在和印度教以及伊斯兰教的交流中萌芽,后来,它逐渐发展成为了一个独立的宗教。
“锡克”是梵文Sikhs的音译,原意为门徒。锡克教奉行祖师崇拜制,视祖师为神的使者,而锡克教的信徒则自称是祖师的门徒。锡克教徒对本教的首领和上师非常尊重,按照当时旁遮普的方言,对上师有两个解释:一是指上帝是永恒的真上师,二是指上帝的仆人是上师。上师是指不受“生死轮回”所控制,又能彰显上帝本性的神仆,所以锡克教教徒相信从第一代到第十代的上师全部具有相同的上师精神。
一般来说,在印度军队中,有15%的士兵为锡克教徒。锡克教提倡平等、友爱,强调实干,他们反对印度教森严的种姓制度,同时也不赞成伊斯兰教排斥异教的种种做法,也反对其他宗教的偶像崇拜和歧视妇女。
锡克教的主要节日,是该教第一代到第十代祖师的诞辰日,及第五、第九代祖师的殉教日。而锡克教最隆重的节日是在3-4月间的拜萨哈节,也就是纪念第十代祖师戈宾德·辛格(他为了捍卫该教,开展武装斗争,成立卡尔萨军队)。
同时,在1699年,戈宾德·辛格为锡克教制定了锡克教徒必须遵守的为正义而进行圣战的5条“卡尔萨戒律”,这5条戒律被称为“5k”标志:kesh(终生蓄长须发),kangh(戴发梳),kacch(穿短裤),kirpan(身佩短剑),kara(戴手镯)。
这5件事在锡克教中具有特殊含义:蓄长发、长须表示睿智、博学和大胆、勇猛,是锡克教成年男教徒最重要的标志;加发梳是为了保持头发的整洁,也可以促进心灵的修炼;戴钢手镯象征锡克教兄弟永远团结;佩短剑表示追求自由和平等的坚强信念;穿短衣裤是为了区别于印度教教徒穿着的长衫。
锡克教教徒的着装和服饰一直以来都给人们留下了深刻印象,以致在许多国家的一些影视作品中,头裹长巾、胡子很长,一副英伟的男子气概的锡克教教徒形象成了人们心中典型的“印度人”扮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