只是,买了荒山后没有多少时间,碰到了准备为武汉人民修建“休闲公园”的周苍柏。当时的周苍柏正在逐步实现自己的理想,在他购买磨山这片荒山地时,碰到了困难。因为,此时的杨显东也在实现自己的理想,他怎么可能为一个“资本家”“有钱人”而随意将实现理想的步骤打乱。
4.个性被父亲彻底激发
周苍柏一时陷入两难境地。
看到父亲那些日子回家总在发愣的时候,周小燕时常会小鸟般飞到周苍柏的面前。而父亲每次只要看到“小燕子”快乐地飞向自己,哪怕碰到再大的困难,都会立即张开自己的双臂迎接这个快乐的宝贝。
对于家里的孩子,周苍柏有种特殊的情感。他觉得自己的几个孩子各有特色,而周小燕最具有湖北人“天不怕地不怕”的个性。这种率真的个性,既符合他自己所追求的性格特点,同时他也有个感觉,那就是:觉得女儿这样的个性,也会为她长大后独闯社会,成就出一番自己的辉煌事业。因此,从女儿小时候起,他就不太为“小燕子”这个“大丫头”担心;相反,自己的两个儿子,他倒时常会更操心一点。
1929年,大儿子周天佑已经10岁了。因为早年伤寒病,他落下了右手有些残疾的毛病。另外,大儿子胆小,讲话也比较文弱。小儿子周德佑比哥哥周天佑小1岁,但那时也已9岁,他是属于比较文气的男孩。
当时,周苍柏在结识了俄国琴行的洋老板后,在周小燕学习钢琴的同时,根据两个儿子的特点,专门为大儿子设计了学吹萨克斯管乐器。
由于觉得小儿子性格比较文气,他给周德佑设计了学拉小提琴。
周小燕弹吉他。背后的一面墙,她13岁那年徒手爬上去过。看到几个弟弟都在学习乐器,天性中不怕一切困难,敢于迎接挑战的周小燕,个性被父亲彻底激发。那时,爱好广泛的她在学习钢琴的同时,爱好上了弹吉他、拉小提琴,甚至还爱上了学弹琵琶。这种爱好的广泛,也为她以后走上音乐的道路打下了基础。
在进入教会学校后,周小燕还喜欢上了有声电影。
其实,有声电影产生于20世纪20年代,初期是以蜡盘(即唱片)发音,后改进为片上发音。1929年,当时好莱坞一家电影公司拍摄了一部电影叫《纽约之光》,同年这部有声电影进入了中国。
对于有声电影这样的新鲜事物,周小燕特感兴趣。自从她爱上了有声电影后,每逢上映新片,她都会不惜一切机会去电影院观看。而每次邀请小伙伴看完电影,她都要琢磨其中的片段。像美国的片子《喝彩》(1929),L.迈尔斯东的《西线无战事》(1930),《微笑的中尉》(1931),K.维多的《哈利路亚》(1930)等,她几乎都看过。
卓别林的第一部有声片是《城市之光》(1931)。对于这些电影,还有“百老汇”的歌舞片,周小燕都有印象。
看电影多了,周小燕内心有了蠢蠢欲动的欲望。
一个周末,她忽发奇想,要在家组织大家来表演“电影”。她把家里一大帮小朋友聚拢过来,那些弟弟妹妹们听说二姐要在家表演“新电影”,还说准备分派电影中人物角色给他们,大家立即欢叫着响应。
对于自己的童年表演,周小燕曾在记者采访她时一再回忆说,自己童年印象很深的就是在父亲的影响下接触的西方文化。她时常会在与兄弟姐妹们嬉戏玩笑时,分派给弟妹们担纲她在圣玛利亚学校学的那些圣经故事中的人物角色,尤其是让当时还是幼儿的小妹妹周宝佑插上天使翅膀等。甚至,有时还会将父母的床拼并起来做表演舞台。
有次演得开心有趣,周小燕朗朗地大笑起来。没想到,她的笑声吸引了四姨。结果,四姨看了她们的演出后立即将情况汇报给了周苍柏和董燕梁。
听到女儿和一群小朋友在楼上演出,周苍柏夫妇带着其他人都上了楼。
看到父母和一群大人都上来时,周小燕和其他小朋友都吓坏了。他们以为要挨父母的责骂了。可万没想到,周苍柏不仅没有骂他们,还和他们说:“你们为什么在我们的睡房里造反,不会到客厅里去演给我们大家看啊……”
听到父亲这样讲话,周小燕和其他孩子一下子开心得欢呼起来。从此以后,原本偷偷摸摸的演出,成了整个家庭的公演。
分派角色的时候,根据各人情况,“大导演”周小燕认为小弟弟童声清脆,安排他男扮女装演主角;大舅舅的两个孩子根据剧情的需要,一个用床单作围裙扮一个妇女;另一个穿着西装扮“文明人”。
大弟弟周天佑不仅聪明能吹萨克斯,而且能利用其他乐器制造刮风下雨等效果。虽然他的右手有些残疾,但这个多面手完全可以胜任表演的角色。
正式表演开始了,只见母亲的床单被当作的布幔徐徐拉开,被单后面出现了一个谁也不认识的漂亮男生,他穿着黑色的西装头戴礼帽,嘴唇上的一撮大胡须很惹人眼。在音乐的伴奏下,这个男生利用两只脚的前板后跟,不断敲打着地板发出“霹霹叭叭”的响声。随着节奏的不断变化,现场气氛逐渐被调动得喧闹甚至狂热了。
此时,不知道观众席上谁在说:“哇,舞台上那跳的不就是踢踏舞?!”
“是谁跳那么棒的踢踏舞?”
“是二姐,肯定是二姐”。
这个舞一开场就引起“舞台”底下小观众喊天震地的叫好。
在踢踏舞高潮过后,随着音乐节奏的变化,一个脆脆的女高音又出现了。这是周德佑扮演的女高音出场……
那天,就在周小燕姐弟以及其他家庭的小朋友演出高潮迭起时,黎黄陂路的亲友们也被吸引过来了。这让原本偷偷摸摸的表演,引出了一大家族人的围观。
当父亲也被吸引过来后,这场演出真正达到了高潮。
在周小燕跳踢踏舞时,舞台下的大人谁也没有看过她跳这种舞,现在看到她女扮男装,单单靠两只脚,就成为欢快的舞台中心,大人不由也随孩子们叫喊起来。
那天,周小燕还在最后演出了自己拿手的“黎氏八骏”之一黎锦晖的弹拨乐器。
在弹唱《人间仙子》时,她哑哑的嗓子唱起这个电影插曲真是“别有一番滋味在心头”。
整个演出结束后,父亲周苍柏看到自己心爱的女儿,要把贴在嘴唇上的大胡子拿下时,眉开眼笑地连声叫女儿不要拿下胡须,等他去拿照相机,要为“大导演”和“小演员”合拍一张照片。
看到父亲要给他们拍照,9岁的弟弟周德佑穿着女装不肯过去列队。在看到父亲就要按下快门了,他一个箭步从父亲身边飞到了站好的队伍边,瞬间弯着“柳腰”摆了一个POSE。
5.父亲萌生让女儿考“音专”念头
女儿周小燕是周苍柏的幸运星。
在周苍柏看了女儿组织的表演后不久,他的好运气又一次降临了。1930年年初,机缘凑巧的他终于做通了杨显东的工作。原来他设想花钱买东湖边的磨山之事,竟变成了杨显东主动无偿地将磨山转送给他。
事情的起因是这样的,那次杨显东来上海银行武汉分行办事。周苍柏在听说这位1923年毕业,以优异的成绩考入南京金陵大学农科系,主攻棉花和蚕桑专业,以后又像自己那样出国学习的才子来到,立即将他迎进了办公室。在和他谈到购买磨山的事后,他告诉这位自己尊敬的客人,自己想建一个武汉最大的旅游休闲公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