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3082700000004

第4章 引言:近代日本中国认识的原型及其变化机制(3)

所交,得其中,则风雨寒暑之会不偏,故水土沃而人物精,是乃可称中国。万邦之众唯本朝及外朝得其中,而本朝神代,既有天御中主尊,二神建国中柱,则本朝之为中国,天地自然之势也。”《山鹿素行全集思想篇》第13卷,东京:岩波书店,1940年,第234页。他力图要改变传统的“以外朝为宗”的认识,大胆地提出外朝不如本朝的主张。他说:盖国之在地,不可枚举,而其文物古今所称以外朝为宗,日本朝鲜次焉。愚窃考惟,四海之间,唯本朝与外朝共得天地之精秀,神圣一其机,而外朝亦未如本朝之秀真也。凡外朝其封疆太广,连续四夷,无封域之要,故藩屏屯戍甚多,不得守其约,失是一也。近迫四夷,故长城要塞之固,世世劳人民,失是二也。守戍之徒,或通狄构难,或奔狄泄其情,失是三也。匈奴契丹北虏易窥其衅,数以劫夺,其失四也。终削其国,易其姓,而天下左衽,大失其五也。况河海之远,而鱼虾之美,运转之利,不给,故人物亦异其俗,如啖牛羊、衣毳裘、坐榻床,可以见之也。况朝鲜蕞尔乎。独本朝中天之正道,得地之中国,正南面之位,背北阴之险,上西下东,前拥数洲,而利河海,后据绝峭而望大洋,每州悉有运漕之用,故四海之广,犹一家之约,万国之化育,同天地之正位,竟无长城之劳,无戎狄之膺,况鸟兽之美,林木之材,布缕之巧,金木之工,无不备,圣神称美之叹,岂虚哉。同上书,第236—237页。这里从政治、军事方面具体提出了“外朝”五大方面的缺点,而且自然、物产、民俗都有不及日本之处,以此来说明“本朝之为中国,天地自然之势也”。如果说在山鹿素行这里还只是从神话传说或具体事例来说明中国与日本“共得天地之精秀”甚至日本更加优越的话,那么山崎斋门下的朱子学者浅见斋(1652—1711)则进一步运用儒家的理论,对以中国为中心的华夷之辨进行了颠覆性的论述,从而提出了“以日本为中国,以他国为夷狄”的主张。

浅见斋在《中国辨》(1701年)中先强调“道”的普遍性,认为“道没有主客彼此之隔”,儒者所说的道是天地之道,而且日本“全体的道德礼义不亚于任何外国”,指出日本儒者所学的也是天地之道,进而对“以唐为中国,以其他皆为夷狄”从地理和德化两个方面进行了全面的批判。同时提出了他自己的主张:

生在哪个国家,就以那个国家为主,他国为客,因此应该有站在他自己的国家的立场的称号。学道就是学实理。在我国要知《春秋》之道的话,则我国即主也。我国为主则天下大一统也。从我国来看他国,则是孔子之旨也。不知道这一点,读唐书就成为亲唐派……这全然与孔子《春秋》之旨相反。如果孔子生在日本,则会从日本来立《春秋》之旨。这样才可以说是很好地学习《春秋》。这样的话,现在读《春秋》而说日本是夷狄,不是《春秋》有损于儒者,而是不能很好地读《春秋》者有损于《春秋》。《山崎闇斎学派》,日本思想大系31,第418页。以本国为主体、站在本国的立场上思考华夷关系,浅见斋认为这是孔子思想的实质。因此他说:“中国夷狄之名本来是自唐而起。以其名而称我国,这也是模仿唐。只要以我国为内、他国为外,辨明内外宾主,则称我国称他国,怎么称都不违反道理。”虽然“以日本为中国,以他国为夷狄”曾经引起纷争,但是从“名分来说就是如此”。《山崎闇斎学派》,日本思想大系31,第419页。为此,他还特意批评说:自古派遣唐使,于足利之末拜受唐的敕封,皆不知名分之误也。如果认为服从唐好的话,那么就该撤销我国帝王之号,年号也不要用,每年都拜倒在唐人的脚下而不抬头才是大义,这样像是我们的父辈就作为别人的奴仆,以乱贼的名目被践踏蔑视之大罪。……汉唐以来,且不论德之是非,只要是置于唐之下就作为好的国家来表彰,皆是从以唐国为主来说的。我国也可以以我国为主,他国顺从的话加以抚慰,……因此唐要掌控日本是错误的,日本要夺取唐也是无理的。同上书,第418页。同出山崎闇斋门下的佐藤直方,则反对“以日本为中国,以他国为夷狄”之说,但是他也强调“日本亦有唐之所不逮之处”。他说:“说唐为中国,外为夷狄,没有什么不好说的。该视为人心之自然。宜哉!所谓中国夷狄,是圣人考虑天地全体之中而定下中国为中国、外国为夷狄的。变其成说为无忌惮之甚矣。圣人如果是表彰自己所生之国为中国而蔑视外国为夷狄,那样的话可以说是私意之甚也。今日都认可的人,虽说唐为中国而日本为夷狄为自古所规定,但外之夷狄在日本亦有唐之所不逮之处。我虽然生于日本,如果真正立学问之志,也可以达圣贤之境。其时唐中国也会感到羞愧。”(《山崎闇斎学派》,日本思想大系31,第423页。)这样,日本就完全从唐(中国)的影响下独立出来,日本成为一个与中国完全对等的具有主体性的存在,从理论上彻底地完成了对中国的对象化、相对化。这种努力,借用韩东育的话,可以说正是日本儒者“‘道统’的自立愿望”韩东育:《“道统”的自立愿望与朱子学在日本的际遇》,《中国社会科学》(北京),2006年第3期;《“华夷秩序”的东亚构架与自解体内情》,《东北师大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长春),2008年第1期。2009年台湾大学出版中心出版了韩东育的著作《从“脱儒”到“脱亚”——日本近世以来“去中心化”之思想过程》,很值得参考。的表现,也是儒学日本化的一个重要标志。

四中国认识变化的机制之二:类型化中国

将中国对象化的过程,实际上就是将中国类型化的过程。所谓“对象化中国”与“类型化中国”只是出于论述的方便所作的逻辑上的区分,事实上,两者是同时进行且互为表里的。或者可以说类型化中国是对象化中国的具体表现形式。类型化中国,这里主要论述其或者从外交或国家战略上敌对化中国,或者如一些儒学者将“文化中国”与现实中国割裂开来,在对“文化中国”保持敬意的同时,将现实中国妖魔化;或者如国学者为了彻底清除中国文化的影响而将“圣人之道”也妖魔化。

一些战略家主张应该对中国持有强烈的警戒心,如林子平(1738—1793)在其《海国兵谈》中就说:“我听说近年来唐山(指中国——引者,以下同)和鞑靼人与欧洲人交往密切。其交往越亲密,唐山、鞑靼英雄豪杰等就可以接受其妙法。而得到了妙法的话,就可能起侵掠之心。彼等要是起侵掠之心,甚至奔日本而来的话,海路也近,兵马又多。那时我们要是没有防备,任何事情都可能发生。仔细考虑的话,后世企图侵略日本者必定是自唐山、鞑靼之地而起,千万不可怠慢。”林子平:《海国兵谈》,东京:岩波书店,1939年,第25页。这是将中国看做是假想敌,觉得是一种威胁。

当然,如上所述,也有像佐藤信渊那样,要么力图结为盟国、要么妄图主动地进行侵略的中国认识。而近代日本帝国主义思想的最有力的鼓吹者德富苏峰,大言不惭地认为如果要在日本寻找帝国主义者的急先锋,可以直接追溯到战国·安土桃山时代的武将丰臣秀吉德富苏峰:《大正の青年と帝国の前途》,东京:民友社,1916年,绪言、第255页。,这可以说是惺惺相惜。丰臣秀吉的计划与行动丰臣秀吉统一日本后,在1592年(文禄元年)和1597年(庆长二年)两次发动侵略朝鲜的战争,日本史称“文禄、庆长之役”;朝鲜称壬辰、丁酉倭乱,而中国明朝称万历朝鲜之役。,为近代日本的帝国主义者通过征服朝鲜进而占领和征服中国、称霸亚洲,提供了一个颇具诱惑力的“样本”。姜长斌:《明治维新前日本****的传承——从丰臣秀吉到吉田松阴》,《学习时报》(北京),2005年4月25日。而更有甚者,在甲午战争之后,日本还有的思想家自豪地宣称“天孙人种”原本就是海上的殖民人种,从历史上强调不仅要认识到殖民是日本人的本性,而且是自己的天职,为此而对“八幡寇”(倭寇)的“海上威名”、对日本人在锁国时代之前对亚洲大陆的“海盗式的侵略”而“毫不仰仗国家的保护”的“先天的冒险精神”充满了无限的敬意。高山樗牛:《植民的国民としての日本人》(1899年3月),《增補縮刷樗牛全集》第4卷,东京:博文館,1915年,第423—429页。

将中国对象化之后,为了突出日本的独立性和优越性,想方设法地贬低、批评和谩骂中国,即妖魔化中国,成为日本中国认识中的值得注意的方面。

1813年,幕府的儒者古贺侗庵(1788—1847)就著有一本专门收集中国“政化民风”中的弱点和短处、对所谓“唐人之失”进行大肆“裂眦骂詈”古贺侗庵:《殷鉴论》序(1813年)。1882年10月《殷鉴论》作为“天香楼丛书四”由编辑兼出版人竹中邦香公刊。荻生徂徕也有“倭之孩移诸华,迨其长也,性气知识言语嗜好皆华也。其见倭人则唾而骂之曰夷。……迨其长也,见华人亦唾而骂之外化人”(《荻生徂徕》,日本思想大系36,东京:岩波书店,1973年,第534页)之语,充分表现了中日两国的敌对感情。的著作《殷鉴论》,这是一本对中国历史和文化进行综合性批判的集大成之作。侗庵的父亲是宽政三博士之一的古贺精里(1750—1817),侗庵的长子古贺茶溪(1816—1884)也是幕府的儒者,并曾负责处理俄罗斯事务,担任过蕃书调所前身“洋学所”的首任总管。可以说“殷鉴论”是幕府后期的一种具有代表性的中国认识。

同类推荐
  • 非常试题大公布

    非常试题大公布

    “更快,更高,更强!”奥林匹克的格言充分表达了奥林匹克不断进取、永不满足的奋斗精神,它已成为人类战胜自我、奋勇向前的精神力量。奥林匹克运动的倡导者顾拜旦说,奥林匹克精神是人类吸收古代传统构筑未来的力量之一,这种力量虽“不足以确保社会和平”,但仍可促进和平;虽“不能更加均衡地为人类分配生产和消费物质必需品的权力”,但仍可促进公平;虽“不能够为青少年提供免费接受智力培训的机会”,但仍可促进教育。和平、公平性、教育性,在他看来就是完整、民主的奥林匹克精神。
  • 中华句典3

    中华句典3

    本书共收录名言警句、歇后语、谜语、对联、俗语、谚语等上万条。这些鲜活的语言文字语简意赅,大多经过千锤百炼,代代相传,才流传至今。这些语句,或寓意深长,或幽默风趣,有着过目难忘的艺术效果。本书以句句的实用性、典型性和广泛性为着眼点进行编排,所选的句句时间跨度相当大,从先秦时期的重要著作,到当代名人的智慧言语均有涉及;所选的名句范围非常广,从诗词曲赋、小说杂记等文学体裁,到俗谚、歇后语、谜语等民间文学都有涉猎。除此之外,书中还提及了一些趣味故事。通过这些或引人发笑、或让人心酸的故事,可以使读者更为深刻地理解和掌握名句。
  • 主持人即兴口语训练

    主持人即兴口语训练

    当今时代,主持人节目正从文本话语操作向即兴话语操作转型。本书提供了一套科学的训练体系和训练方法。全书分为即兴语流、即兴成篇、即兴修辞、即兴描述、即兴解说、即兴评述、即兴听悟、即兴语智、即兴播讲、即兴访谈、即兴主持、即兴幽默等12个单元,将即兴口语的技能要素科学分解,遵循分进合击、循序渐进的技能习得规律,精心设计了48个训练课目,训练目标明确,语用理念新颖,以例引路,以趣激练,配有训练提示和解题参考,与主持人的口语实践紧密联系,适宜在职主持人的业务培训,也适用于大专院校播音主持专业的教学。
  • 季羡林谈佛(典藏本)

    季羡林谈佛(典藏本)

    季羡林先生是国内外公认的佛教研究权威,一生对佛教研究倾注了大量的心血。季羡林从语言学、社会学、历史学等切入,修正了原来的很多假设,考证了佛教是间接传进中国来的。全书收录了季羡林先生经典的佛教研究文章,旨在反映季羡林先生重要的佛学研究成果,呈现季羡林先生在佛教研究中体现的思想和文化观。
  • 创意与责任:中国电视的本土化生存

    创意与责任:中国电视的本土化生存

    本书力图在理论与实践的结合中进行自上而下的演绎和自下而上的概括,从而为中国电视发展、创新的历史轨迹作一阶段性的梳理与描述,为中国电视不断提升自己的竞争力和影响力,提升其品质与境界提供一些思考与探索。
热门推荐
  • An Episode Under the Terror

    An Episode Under the Terror

    本书为公版书,为不受著作权法限制的作家、艺术家及其它人士发布的作品,供广大读者阅读交流。汇聚授权电子版权。
  • 聆雪

    聆雪

    一个是一无所有的零,一个是绫罗绸缎的绫;一个是命运悲苦的雪,一个是阳光开朗的雪, 命运各自给了她们怎样的安排? 两条平行线偏离了各自的轨道相交在一起,分离后又各自走向了怎样的人生?
  • 天价弃妇,总裁请止步

    天价弃妇,总裁请止步

    【全本完结】【番外小简介:所有人都知道她是他的童养媳,就他不知道,他的心情复杂啊。】他说,掠夺她的身体,只是他的一个习惯而已*她隐瞒新身份归来只为复仇,他却像狗皮膏药贴上她。他高高在上,是狂傲的商界天才;是所以女人的坟墓;更是她复仇游戏中的意外被他一次次相救,她无可避免的动心了,心动的同时,也是她毁灭的时候……她为了他,改变复仇计划,换来的却是他轻飘飘的一句:“月,我要结婚了。”结婚的对象却不是她。接近她,不过是为了达到他的目的。于是她悄无声息的去了一趟医院,回来跟他说,孩子已经流掉了。几天后,她对他说:“辰,我要结婚了。”结婚的对象却不是他!他愤怒的将她压在身上,恨不得撕碎她:“你竟然敢打掉我的孩子!”“竟然敢跟别的男人结婚!”他…狠狠的折磨她!鲜血淋淋的占有…她只有逃,消失了整整六个月,才再出现。她再次出现,也只是为了复仇,而他却将她囚禁在房间里,百般凌辱,非逼她再怀上他的孩子不可。他对她说:“就算如此,你也要留在我身边!”
  • A Fair Penitent

    A Fair Penitent

    本书为公版书,为不受著作权法限制的作家、艺术家及其它人士发布的作品,供广大读者阅读交流。汇聚授权电子版权。
  • 民调局异闻录后传

    民调局异闻录后传

    二十六年前,我出生的时候,爷爷给我取了个奇怪的名字,叫做沈辣。二十年前,六岁的我懵懵懂懂地看到了新的世界。四年前,我的噩梦模式就已经开启。两年前,我被同事陷害,坠落万丈悬崖,成了植物人直到最近才苏醒。现在,我给你讲讲最近发生的诡异故事……
  • 最强王妃,暴王请臣服

    最强王妃,暴王请臣服

    古武特工意外死亡,一朝异世重生。睁眼是燎原烈火,满门歼灭,独剩她这个残废郡主面对两拔兵团。烈火中,他霸气劫掠她的人,带回府中——囚禁。世人所知,她扶卿容就是个没了双腿的残废,其父通敌叛国,满门被灭,独她苟且偷生,被有“嗜杀魔鬼”之称的宴王囚禁在王府中,终日没了自由。但世人却不知,宴王府中的扶卿容却是另一番情景。*双腿被折,终日躲在侯府中哭哭啼啼又软弱的容郡主突然换了个人,惊世风华,这哪还是那个软弱容郡主!残废?哼,她扶卿容不过覆手间,天下都要为她颤上一颤。*他霸道,脾气臭,杀人如麻,满身坏缺点的倾权王爷。他的身份,地位,做为,无不让人忌惮,颤栗。负有“嗜杀魔鬼”的他,无不让世间女子为他倾心,可唯独在这个“残废”身上,他却狠栽了跟头,没了翻身的机会。*惊天身世,折腿郡主站于人前,素手倾覆,逐鹿天下!携手相待,双双立于千军万马当前,从此夫妻共进退!
  • 逆天王妃:王爷,定萌约

    逆天王妃:王爷,定萌约

    双十年华的她本是让人闻之色变的商业奇才,却被亲人奸计所害,自尽而亡。重生之后,成为昭阳国京师首富之嫡女,一场南北茶王之争让她如鱼得水,可惜好景不长,亲生娘亲竟然对她神憎鬼厌,她早被安排冲喜六王爷来换取家族茶叶经营官权。“王爷,咱们做个交易吧?”她朱唇轻启,他愕然。“我助你夺得江山。”石破惊天的话从她红唇中溢出,他如五雷轰顶。有钱能使鬼推磨,万金洒尽江山自来。昔日咄咄逼人的强势女,偏要入宫玩一场长袖善舞、八面玲珑的游戏。三年之约,他还来不及龙袍加身,她却嫣然一笑,道:“陛下,还记得当年我们的交易吗?臣妾要的是江山”……
  • 龟巢稿

    龟巢稿

    本书为公版书,为不受著作权法限制的作家、艺术家及其它人士发布的作品,供广大读者阅读交流。汇聚授权电子版权。
  • 嫡女谋:倾城俏佳人

    嫡女谋:倾城俏佳人

    他们相识地太早却又分离地太久,儿时相伴短暂的欢乐记忆都被命运碾碎藏在梦的深处。在那之后,她为寻找害死母亲的真凶甘心被世人咒骂,在青楼中习武读书只为报仇雪恨的那一天。而他则不得不的重新面对皇子身份,为寻找解开母亲身上的毒重回皇宫夺回本属于他的东西。再相见时一切都已物是人非,她已是辰国的名妓,他则是高高在上的皇子。与她而言他是一个高不可攀的皇子,自己再无力追随。但在他的心中她却始终是那个在十几年前就已点在他心口的那颗名为沈绯云的朱砂痣,滚热至今。
  • 帷幕

    帷幕

    波洛与挚友黑斯廷斯的探案生涯回到了原点,他们再次相聚于斯泰尔斯庄园——正是在这里,初到英国的波洛解决了第一起谋杀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