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3082700000005

第5章 引言:近代日本中国认识的原型及其变化机制(4)

儒者对中国的批评,总体上是以儒家的圣人之治、先王之道为依据,“人心世道”是其批判的一个重要方面。如《殷鉴论》中说:“齐州(指中国——引者,以下同)人心世道,污下溷浊,远不及外国。其在三代,业已民风浇漓、谲诈滋生,治之非易易,观于春秋战国可见已。……夫风俗之薄恶,加之施设之乖方,无惑乎其乱之坏极矣。唐人称颂三代不容口,非独佞谀所生之邦,亦其泥于古而然也。”古贺侗庵:《天香楼丛书四殷鉴论》,东京:竹中邦香编辑出版,1882年,第9页。“三代之治”是儒家理想政治的象征,对“三代”尚有如此尖锐的批评,其他就更不用说了。尽管如此,将圣人、先王作为一种理想,在这里还是不可动摇的。他要做的工作是将“圣人”普世化。这有两个方面的意思,首先从人类平等的观点出发,认为圣人是公正的。他在《殷鉴论》开篇第一章就指出:“原夫天之所覆焘、地之所持载、日月之所临照、霜露风雨之所沾被,凡夫含齿而戴发、圆颅而方趾,谁非万物之灵?谁非天心之所仁爱?华夏戎狄均是人也,类也,庸讵可以自尊而相卑耶?然则诗曰:戎狄是膺,荆舒是惩。孔子曰:微管仲,吾其披发左衽矣。圣人何以汲汲乎内夏外夷也?曰:圣人承天而行者也。天既不有私爱于齐州,圣人焉得独异乎。”古贺侗庵:《天香楼丛书四殷鉴论》,第1页。其次,他认为圣人不只是中国才有,而指出:“齐州有圣人,万国亦有圣人。其圣也无别乎?曰:其圣则一也。”其为圣之方具体而言虽有不同,但“圣人之所以为圣,顾其德如何耳”。接着他对日本和西洋的圣人进行论述说:我神武开天辟地,垂万世之丕基;安宁懿德诸帝,无为之治,不宰之功;崇神德威光被,远夷宾服;仁德劳来辅翼,无一物不获其所;天智经文纬武,同符神武。皆古圣人也。乃天下后世咸被其覆载生成之泽,而人或不知其为圣,此尤圣德之盛,所谓荡荡乎,民无能名焉。帝之力于我何有者,猗欤休矣。不独本邦为然,夫尧舜禅代,唐人嗟称,以为亘古无匹者,虞夏之后,莫能踵行。踵行者,不过莽操懿裕逆篡之徒,假以济其奸而已。而西洋意大里亚等国,自古皆就欧逻巴洲,遴选贤者,立以为君,然而祸乱不作,篡夺不萌,斯其美,比之尧舜不多让焉,断非唐人所能翘企万一也。呜呼,万国大矣,吾不能一一周知,即此一事,吾更有以知他国多圣人,而齐州少圣人矣。同上书,第4—5页。值得注意的是,上述“亘古无匹”,如果是就圣人之“德”而论,虽然无可争辩,但是就知识见闻而言,圣人也不是没有局限性。所以他说:“盖春秋虽季世,犹有先王之善政流风存焉。当时戎狄,圣人见闻之所及,仅仅不过犬戎猃狁近塞之夷耳。犬戎猃狁或父子聚麀,或兄弟相杀,习以成俗,恬不疑怪。比之齐州,迥乎不及。庸人犹判其优劣,况圣人乎。圣人庸讵预知数百千载之后,齐州反不及外国耶。又庸讵远知天壤间有本邦神圣继承、政俗大度越齐州者耶。”同上书,第1页。不仅如此,还指出中国后世也已经没有圣人了。他在《侗庵笔记》中说:“三代以还,绝无圣人者,非独气运之衰、人才之日污,亦时俗使之然也。古昔风俗仁厚,好成人之美,故圣者相踵;末俗懻忮苛酷,吹毛摘瑕,不一毫假借,故世无完人。欲圣者之出难矣。王充曰:使尧舜更生,恐无圣名也。洵为不易确论。”关仪一郎编纂:《续日本儒林丛书》第一册(随笔部第一),东京:东洋图书刊行会,1933年,第26页。因此,他进一步批判说:唐人识见窄狭,夜郎自大,以为宇宙之际,绝无强大富赡若我齐州者;又未始知圣人夷夏之辨因时而发,是以抑外国太过,不比为人类,多见其自陷于夏虫坎蛙之见也。夫齐州风气中和,人性聪明,善产才贤,亦未易轻也。顾其治教清明,民风懿美,乃远在三代之前。载籍欫有间,难得而详。若夫秦汉而还,则伦理之悖、侵代之繁(又作“兵戈之扰”),无以异于戎狄;习俗之浇、刑法之惨,翻有甚于戎狄。犹哓哓然,以中国礼义之邦自居,非颜之厚而何也。古贺侗庵:《天香楼丛书四殷鉴论》,第2页。既然中国无异于戎狄、甚至不如戎狄,那么应该如何认识“满清”的统治呢?他认为满清虽为戎狄,也正是因为其出于戎狄才能将现实的中国统治得好,不得已也只好认命。他说:齐州习俗浇漓,有言无行,将士疏隔而情不通,约束细苛而不合于要,加之生平沦陷于财利酒色之间,勇灭智竭,远不及戎狄悍鸷之俗、易简之法。以是敌彼,其不能抗也则宜。惟清有天下百六十载于兹,虽多酷虐之政,国势盛强,封域廓大,大胜于汉唐。盖出于戎狄固能然,宜非唐人之所及也。唐人之贱戎狄,至明尤甚,若不齿为人者。今清自满洲入代明,举齐州之地莫不辫发而左衽,乃唐人求媚,动称以为五帝三王所不及。虽出于畏死而不得已,其无特操甚矣。虽然,使唐人帝齐州,其治效绝不及戎狄,则惟当妥尾帖耳,以媚事满虏可也,奚必以变于夷为恨哉。同上书,第21页。既然作为夷狄的满清可以统治中国,日本作为“神国”,即便是被视为“夷狄”,征服中国也没有什么可奇怪的。这种中国认识为也近代的日本侵略者提供了一种心理上的慰藉。

不可否认,《殷鉴论》中对中国的批判也确实有些地方如王韬所言“殊中肯綮”,其“识微于远,烛几于先”王韬:《扶桑游记》,钟叔河主编:《日本日记·甲午以前日本游记五种·扶桑游记·日本杂事诗[广注]》,长沙:岳麓书社,1985年,第471页。,表现在对中国的科学知识贫乏和强行比附的批评方面,洋学者对中国的自然科学(医学)的批判,杉田玄白的《狂医之言》(1775)很有代表性。他说:“支那之书者有方无法也,非无法,所以为法者不明也。其法也,人人阿所好设说作论,立以为法也。故十书十说未一定焉,譬如隔铜器察热,或云炭火,或云柴火,或云热汤,或云热饭,不辨汤与火,唯知其热,而论之焉耳。今有一病妇,脉迟而小,且当脐之右上有块,时时疼痛发则微热。试使通支那学者三人诊之,一人云食积,一人云恶血,一人云饮癖。又使之施治,五日与消积之药,不治则十日与破血之药,如此而不治,则又十日与逐水之药也。幸治者,医以为我能知病也,病者亦以为幸遇良医也。若不幸而不治,则医者茫然不知因何死焉,病者亦不知其因何死焉。是其本不明,其法不正也。”(《洋学》上·日本思想大系64,东京:岩波书店,1976年,第241页。)不仅如此,他还就礼乐文物分析说:“腐儒庸医不知天地之大,少闻东洋二三国之事,以支那为万国之冠,又少读其书,则漫然自称曰:夷狄其俗固无礼乐也。夫礼乐文物,以为分尊卑也。何国无尊卑?何国无礼乐?”因此,他进而指出:“衣冠文物,明尊卑之分,不必以支那为是,以从风土之宜为是也。道者,非支那圣人所立,天地之道也。日月所照,霜露所下,有国有人有道。道者何乎?去恶进善也。……夫地者一大球也,万国配居焉,所居皆中也,何国为中土,支那亦东海一隅之小国也。”(同上书,第239—240页。)这也是从洋学者的角度来将中国对象化的一个典型的例子。洋学者的相关论述这里仅举此一例,详细可参见韩东育《两种“实学”的相遇与江户日本的“去中华”由绪》,《社会科学战线》(长春),2008年第8期。可以说是振聋发聩。如他举例说:“万历二十九年,西洋人至,唐人始得闻二仪七曜之定说,旷若发蒙。乃曰:此乃周代司天之官所识知,周之乱,畴人子弟失其职,散之西洋,因存其说于西洋,而中州反亡。可谓强项矣。夫唐人缪妄之说,但自误而已,犹之可也。今乃至传播以荧惑他国,得闻西洋二仪之定说,自耻从前瞽说之可笑,犹之可也。今乃掠其美谓出于我,是之谓下愚不移,是之谓播恶于众。”古贺侗庵:《天香楼丛书四殷鉴论》,第14页。

实际上,上述的中国认识中,已经包含着将“文化中国”与现实中国加以分裂的思想。儒家的圣人之治、先王之道作为“文化中国”的象征,虽然是被崇敬的对象,但这最多只是在三代之时出现过。《殷鉴论》中也说过:“齐州三代之盛,君臣相与有不忍人之心,举以措政是以后世靡及,春秋以还,人心忮忍,毫无仁恩,迨战国极矣。”见古贺侗庵《天香楼丛书四殷鉴论》,第10页。而三代之后的现实中国,则无异于戎狄,甚至不如戎狄。而这一点,事实上早已经为荻生徂徕(1666—1728)所道破。他一方面自称“幼耽典籍,景慕华风”平石直昭编:《徂徠集付徂徠集拾遗》(近世儒家文集集成第三卷),东京:ぺりかん社,1985年,第314页。,同时对“慕华风之深”的状况,强调对“中华”要加以区别,即所谓“三代而后,虽中华亦戎狄猾之,非古中华也。故徒慕中华之名者,亦非也”。《荻生徂徕》,日本思想大系36,第516页。对此,吉川幸次郎在《作为民族主义者的徂徕》一文中有非常明晰的分析,说这就意味着“中国的优越,是在古代的‘先王之道’的时代。但是秦始皇以后的中国,因为失去了‘先王之道’,也就丧失了其优越,而当时重新获得此道的日本的德川王朝,要优越于中国,这就是他的认识”吉川幸次郎:《仁斋·徂徕·宣长》,东京:岩波书店,1975年,第235页。

同类推荐
  • 信用知识宣传手册

    信用知识宣传手册

    个人无信则不立,企业无信则不兴,政府无信则不威。提高诚信江苏建设水平,必须从加强诚信教育入手,大力培育诚信意识,弘扬诚信文化,在全社会倡导重诺守信的价值取向和行为规范,营造“守信者荣、失信者耻、无信者忧”的诚信氛围。
  • 学历史 思教育:教育的反思与历史的回响

    学历史 思教育:教育的反思与历史的回响

    面对社会发展对人才的要求,就学生中普遍存在的问题,以历史事例和现实经历为背景和参照,提出自己的观点和看法,并结合实际探索活动强调实践、行动的重要性。原受教育者健康成长,全面发展,服务社会。
  • 刷新世界的100个技术发明(上)(世界历史回眸经典文库)

    刷新世界的100个技术发明(上)(世界历史回眸经典文库)

    技术发明是应用自然规律解决技术领域中特有问题而提出创新性方案、措施的过程和成果。发明的成果或是提供前所未有的人工自然物模型,故而技术发明可以为我们的生活带来翻天覆地的变化,看《刷新世界的100个技术发明》,让我们对那些影响深远的技术发明有一个全面的了解,同时也可以打开我们创新的思维。
  • 媒介融合与表达自由

    媒介融合与表达自由

    本书系统、细致地梳理了“表达自由”的学理脉络,并结合媒介融合的生态特征论述了其生存的可能性,提出“媒介融台为体,表达自由为用”的观点,并提出“技术前提论”以取代“技术决定论”,指出在法治社会中,表达自由是公民实现其表达权的权利前提-媒介融合则是公民实现其表达权的技术前提。作者关于表达自由,媒介融合及博客自媒体等内容自有心得,而展望媒介融合趋势下我国表达自由的实现前景,更显出其对社会进步所持的理性态度和人文情怀。
  • 信仰追问

    信仰追问

    这本小册子,所说的信仰,不同于日常生活中人们恪守的个别信念或信条,而是关于信念的系统化的理论思考,是作者二十多年来关于信仰问题的不懈探求与追问。在论述信仰这一哲学味很浓的较为玄奥的问题时,作者梳理出101个问题,采用哲学随笔的形式,向读者娓娓道来:何谓信仰、谁在信仰、信仰什么、怎样信仰、信仰何用,极富哲理的语言,给人以思辨的体验和一种精神的愉快。
热门推荐
  • 绝版婚宠,呆萌娇妻你别跑

    绝版婚宠,呆萌娇妻你别跑

    在苏温暖眼里,许堇年简直就是南山市豪门圈的另类。当别的公子哥吃喝玩乐游戏人间的时候,他在手术台上救人。当兄弟们娶老婆、为婆媳关系发愁的时候,他还在手术台上救人。初见,她带着两瓶颜料,泼在了他的白大褂上吸引他的注意.
  • 井下传来脚步声

    井下传来脚步声

    大陆矿是一家年产上万吨煤的国有企业,坐落于红旗湖的西端。锦绣林场和将军山之间,差不多是横亘百里荒芜得不成样子的棚户区了。高耸的煤矸石分布在矿区的四周,煤矿经营得好的那些年,进出矿区大门运输原煤的汽车都排成长龙,想应聘进入矿采煤队当工人,那得使大礼托关系走后门才会心想事成。刘传带是这个矿技术股的副股长,掌管着四个采煤队的井下挖采技术,隔个十天半月就跟随采煤工人下一次井,查验安全状况和生产数据。
  • 穿越之福气农妇

    穿越之福气农妇

    一个不起眼的山沟沟里,生长了三朵奇异之花。大丫头海棠未婚先孕,牛叉!三丫头紫葵敢与猛男斗,够拽!喂,二丫头呢?因为过于温顺乖巧,夭……折……了。穿越来的丁香顶替二丫头,本以为此生艰难,能吃饱肚子便是福气。没想到她的福气远远不只这些,在娘家她逆转穷命,顺风顺水,到了婆家,更是福气满堂!【情节虚构,请勿模仿】
  • 网游之一梦百年

    网游之一梦百年

    “不升级”江湖网游《天下》开服!迟玩了三个月本已落于人后的严云星,因为接到一个冗长复杂的任务,游戏轨迹走向了未知的方向……五毒鬼谷、东瀛百越、日月幽隐!且看他如何用卡牌助力,神甲加持,以血指路,以战扬名,搅动暗黑江湖风云再起!
  • 亲情戏码

    亲情戏码

    对于这个每日睡在自己身旁的男人沈炎有着可怕的觊觎之心。他强大又温柔,还腹黑又能“干”呢。沈炎:你让我怎么说出口,喜欢舅舅的事?沈樱执:小畜生,犯法的事情我不干!尽管吃他的喝他的被他养着,然而都是沈炎在细心地照料着舅舅的起居呢。
  • 私语时

    私语时

    游魂野鬼叶南艺自小就能看到早就见怪不怪,可守护石化灵这种事她还是第一次见到,好在她心脏够强没有被吓死,更让她想不到的是这个救了她的男人居然是条龙?就连从小一起长大的白墨都是狼族!原以为只有在玄幻剧里才能看到的东西,也存在于现实世界中,真是怪事年年有今年特别多...
  • 快穿之虐渣攻略

    快穿之虐渣攻略

    【甜宠,1V1,固定男主】穿越大千世界,虐渣渣,神清气爽学技能,轻松愉快收神兽即可萌萌哒,又可酷酷哒,更可么么哒我们的口号是:让所有的宿主满意量身打造,总一款适合你
  • 牌戏人生

    牌戏人生

    人生如牌戏,发给你的牌代表决定论,你如何玩手中的牌,却是自由意志。本书收录了作者几十篇随笔、杂记。这些文章,记录了我们这位著名翻译家生活中不平凡的脚步。尤其是本次增订,又增加了作者在抗战最后两年的经历和感受以及其他两篇忆人文字:续完了《出亡记》,增补了《我在抗日战争中的最后两年》《往事——回忆孙用》《心中的大佛》等篇目。能更好地突出作者创作、翻译、旅游、收藏、摄影五个方面的心得体会,一以贯之的是他“牌戏人生”的“任意”的人生理念。
  • 民国的农村1:农事考

    民国的农村1:农事考

    《齐如山文丛·民国的农村1:农事考》一书中,齐如山先生重点介绍了民国时期农工的分类和园艺的分类。
  • 孤独的行脚

    孤独的行脚

    一年多以前的一个冬天,夜幕降临,伦敦的上空开始飘雪。我独自一人,误打误撞走到了圣保罗大教堂门前。被眼前的景象震惊。圣保罗大教堂门前所在的主要街道上,密密麻麻摆满了五颜六色的帐篷,帐篷上扯满大大小小的字条,像布达拉宫前的帷幔。孤独的行脚,那些我的生活经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