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3084800000003

第3章 “人才其实都是自我造就的”(2)

当时冯其庸有个小伙伴,叫“阿桐”,也爱读书,俩人有了书就交换着看,还一起讨论,不懂的句子一起揣摩。他们借到了《唐诗三百首》和《古诗源》,开始迷上了古典诗歌,俩人比赛着背诵,自觉其乐无穷,虽不能全部理解,但渐渐略有所悟。冯其庸对《古诗源》中的《古诗十九首》尤为偏爱,尽管有些诗句也是似懂非懂,但感觉意味特别醇厚缠绵,并且读久读熟了,意思自己也能领悟。有一次锄地,脑子里想着“胡马依北风,越鸟巢南枝”的句子,忽然悟解这是写思乡之情,胡地来的马依恋着北方吹来的风,越地来的鸟,筑巢也要选择南枝,因为可以离家乡稍稍近一点。还有“相去日已远,衣带日已缓”这一句中的“缓”字,当时不得其解,后来忽然触机领悟,“缓”与“宽”字义可通,“宽”就是松,这样这句诗就豁然贯通了,意思是说:离家的日子久了,因为想念亲人,以至于身体消瘦,所以衣服和带子也都显得松了。当他一旦解悟到这些诗意以后,感到无比的高兴,真有点陶渊明说的“每有会意,便欣然忘食”的味道。《古诗源》中的《孔雀东南飞》,他也特别喜欢,那个封建时代的爱情悲剧被作者描写得如此凄美,如此扣人心弦,所以他第一遍读就感到十分震撼。恰好他在芜湖工作的二舅父到家里来,他就问舅父芜湖离庐江有多远?舅父非常奇怪,问他为什么问这个问题。他说读了《孔雀东南飞》,诗里写的就是在庐江发生的事。舅父虽然没有读过这首诗,但是觉得他小小年纪就这么喜欢读书,还喜欢追根究底,很是难得,因此特别喜欢他,给他讲了庐江有周瑜墓,有小乔墓等等,更加引起了他的兴趣。

古诗看得多了,背得多了,渐渐模仿着也能写上几句了。有一天,“阿桐”告诉他,母亲为自己在云南找到了工作。冯其庸不知道云南在哪里,只觉得那是很远很远的地方,一旦分别,恐怕就很难见面了。最要好的小伙伴的离去让他依依不舍,于是他写了平生第一首五言古诗为伙伴送行。诗较长,他一直能背。后来读高一时,抄给顾钦伯老师看,竟得到老师大大的夸奖。他疑心老师哄他,跟老师说这是他小学失学以后在农村时瞎写的。哪知顾老师反而更加夸奖,说他十多岁就写出这样的诗来,真了不起,老师还特别指出诗中“簇上春蚕老,垄头麦油油”等好几处诗句,说是极好的古诗格调。

冯其庸读书的范围越来越广了,逐渐读完了《论语》、《孟子》、《史记精华录》、《东莱博议》、《古文观止》、《西游记》、《聊斋志异》、《夜雨秋灯录》、《浮生六记》等书。有一次,他二哥到苏州去学做生意。他不知道从哪里听到的几种书,有史震林的《西青散记》、张岱的《陶庵梦忆》、《西湖梦寻》、《琅嬛文集》,还有叶绍袁、叶小鸾、沈宜修一家的作品,迫切想看,就开了一个书单,让二哥给买。他知道苏州的书店有名气。想不到二哥真的给买回来了,都是很便宜的版本。当时他真如一朝暴富,兴奋得不知如何是好,之后一段时间,天天夜以继日地沉浸在这些书里。

古人云,开卷有益。读书的确能够开启人的心灵。艰苦卓绝的苦读,使得冯其庸懂得越来越多了。他还记得童年时人们说他笨,他自己也没有自信,似乎什么也不懂。当他受到大人责骂时,总是老祖母护着他,说他不是笨,是还没有开窍!而现在,他真的慢慢“开窍”了,灵性被开发出来,对于文学和历史有了很强的领悟力。他享受着读书的快乐,体验到读书带来的充实与自信,较之乡里同龄的小伙伴,他的知识与智力都已经明显胜出一筹了。

3.初显文章妙手

冯其庸小学失学以后,不可能系统地读书,更没有老师指导,只能拿到什么读什么,只能暗中摸索,所以他非常羡慕别人能读中学、大学。总算,他17岁那年,镇上办起了一所中学,名字叫“青城中学”。他得到家人的支持,考入初中,不过,是半农半读,因为家里需要他这个劳动力,没有办法支持他专力读书。

冯其庸的文史功底和写作能力在读初中的时候显露出来,因而他很快脱颖而出了。国文老师丁约斋特别器重他,称赞他读书多、领悟快,还以为他出身书香门第,坚持要到他家去看。冯其庸心里说,天晓得,哪里是什么书香门第,父亲仅能写信,究竟识多少字也不知道。祖父老早过世了,连他叫什么名字都不清楚,更没听说他读过书。曾祖父倒是有过功名的,但是是什么功名,是秀才还是举人?则不清楚。冯其庸小时候见到自家老屋的屏门上和柱子上贴了不少报录,据说这就是考中后由报子送来贴上去的。但也有人说,这功名是捐的,不是考的。究竟如何,谁也说不清楚。何况已经过去100多年,家里早就变得一穷二白了。可是丁老师还是要去家里看看,结果看到的是一个虽大却破落不堪的家。丁老师在冯其庸的旧书架上找到了一部《安般簃诗钞》,一部《古诗笺》,大为高兴,说这种书,一般人家是不可能有的,好像证明了他的“书香门第”的说法。其实这几种书,都是冯其庸的一位朋友送给他的。那位朋友倒是出身真正的“书香门第”,几间屋子里堆满古籍,零乱地堆砌着,任凭鼠咬虫蚀,他却不怎么爱读,也不知道爱惜,对冯其庸说,你喜欢古书,随意拿吧,不拿也就全毁了。冯其庸看着真心疼,又无法进去仔细挑,只好在门口拿了上面说的几种。

丁老师对冯其庸赏识有加,经常悉心指导。但当时究竟教他读了什么书,冯其庸已经回忆不起来了。不过丁老师讲过的三句话他一直牢牢记在心里。一句是:“读书要早,著书要晚”。“读书要早”好理解,“著书要晚”则是说要让自己的思想更成熟,见解更可靠,才形诸文字,不至于贻误后人。

再一句是:“读书要从识字始”。意思是说读书时不能囫囵吞枣,要从真正认识每一个字入手,尤其是读古书,要把每一个字的字音、字形、字义搞清楚,字义包括原始义和引申义,只有这样,你才算是真的读懂了这篇文章这本书。冯其庸躬行实践以后,深深体会到这句话的重要,所以他读书不放过每一个字,包括自以为认识了的字,后来总把《说文解字》一类的字书放在案头,随手查阅。

还有一句是:“写好了文章自己要多读几遍”。丁老师在布置了写作文的题目以后,总是反复叮咛,写好的文章,自己必须读三遍到五遍,方可交卷,自己没有反复读过的文章,不准交卷。冯其庸照着去做,觉出这真是一个好习惯,是非常有益的习惯。因为文章多读几遍,有些不必要的字词,自己就会感觉出来,意思好不好,畅通不畅通,也可以通过朗读有所发现。直到今天,他仍旧保持着这个习惯,写好的文章,总要反复读五遍到十遍才敢放手,哪怕是给别人写的信,也总要重读一两遍,看看有没有落字,有些话说得妥不妥。

初中阶段,冯其庸在丁约斋等老师指导下读书更加自觉了,也比较有系统了,而且学会写一手漂亮的文章了。

这时期还有两件事值得一说,因为这两件事都和后来他的学术研究有密切关系。一件事是他开始迷上读词。他的表弟在旧书摊上买到一册清代词人蒋春霖的《水云楼词》,两人读得爱不释手,觉得写得真美,真有情韵。不过词是长短句,押韵的规律不像诗,所以有些词一时无法准确断句。两个人就反复推敲,寻求韵脚,琢磨着如何断句,结果有不少是蒙对了,有一些却搞错了。冯其庸随时向老师请教,后来又托二哥从苏州买回了一部万树的《词律》,将《水云楼词》逐阕与之对照断句识韵,于是一部《水云楼词》全部读通了。不久他差不多将整本词都背下来了,这成为他钻研《水云楼词》之始,也成为他读词之始。之后他又读了宋代词人的大量作品以及清代纳兰容若的《饮水词》、《侧帽词》,顾贞观的《弹指词》等等。

还有一件事是他迷上了戏剧。无锡是戏剧相当盛行的地方,他小时候曾经经历过鲁迅先生所描写的看社戏的那种生活,而且这段生活经历比较长。他清楚记得,离他家不到三里地的一个地方,有一座规模很大的“孟将庙”,有人说是“猛将庙”。每到晚秋吃大红瓤西瓜的时候,庙前广场照例要演社戏,一般是演两个通宵,有时也有演三个通宵的。在他家的西边约六七里地的地方,有一座庙叫“七宝堂”,也是每年秋天吃红瓤西瓜的时候,照例要演社戏,也是少则演两夜,多则演三夜。有时还有演“双台”的,就是在同一个广场上搭起两个戏台并列着同时演戏。每逢到演“双台”,那情形就更热闹了。演戏的多是草台班子,最流行的是京剧,戏目很多,例如《追韩信》、《斩经堂》、《借东风》、《卖马当锏》、《四郎探母》、《霸王别姬》、《长坂坡》等等。村里人对京戏都是很喜欢的,每到演戏的时候,远到十里外的人都要赶来看戏。当太阳西沉,吃罢晚饭,凉风拂暑,远处隐隐有锣鼓声传来的时候,就急急忙忙赶去戏场,所谓“锣鼓响,脚底痒”,大人孩子都坐不住了,这是辛苦忙碌了一年的农民的一种精神享受,是他们在苦难动荡岁月中的一种精神调剂。

每次看戏前或看戏后,大人们总要三五成群兴致勃勃地说戏,于是小小的冯其庸就津津有味地听讲。他家有一位亲戚,一辈子独身,穷得娶不起老婆,给人做散工、校役之类的事或做点小买卖,却是一个十足的戏迷。每隔几个月,用做工积攒的钱,只要够买一张戏票的钱了,他就步行30华里,跑到无锡城里的戏园子看戏,过一次戏瘾。回来后,总要大讲三天。有时冯其庸在家舂米,他就坐在一张小凳子上,给其庸开讲他所看到的名角,那真是绘声绘色;有时看到的戏不满意,演员不卖力,戏演得“瘟”,他讲着讲着就要骂起来,说这几个月积的钱白掷了。

同类推荐
  • 等一场姹紫嫣红的花事:最美林徽因

    等一场姹紫嫣红的花事:最美林徽因

    男人都想有她这样素淡如莲的知音,女人希望像她那样和有情人做快乐事。为什么要读林徽因?她是让三大才子魂牵梦绕的奇女子,民国学者眼中学识渊博的林先生,文学与建筑的双料才女,事业与婚姻美满无暇的女神。最真实的林徽因,温雅如玉,民国气质,美到极致,纵然岁月流转,未曾输给时光。
  • 哥白尼:现代科学的引导者

    哥白尼:现代科学的引导者

    《图说世界名人:哥白尼(现代科学的引导者)》介绍了,尼古拉·哥白尼,1473年生于波兰。他于40岁时提出了著名的“日心说”。哥白尼的“日心说”沉重地打击了教会的宇宙观,这是唯物主义和唯心主义斗争的伟大胜利。哥白尼是欧洲文艺复兴时期的一位巨人,他用毕生的精力去研究天文学,为后世留下了宝贵的遗产。
  • 流浪的权杖:晋文公传

    流浪的权杖:晋文公传

    晋文公,姓姬名重耳,与周王室同宗,春秋时期著名的政治家,晋国国君,春秋五霸之一。晋献公之子,因其父晋献公宠爱骊姬,便废太子申生,立骊姬之子为嗣,重耳(晋文公)也遭到骊姬之乱的迫害,在其舅舅狐偃、好友赵衰等一班文武贤才的护送下离开了晋国,并流亡国外19年,在其流亡期间先后到达过狄、齐、曹、宋、郑、楚、秦等国,受到狄、齐、楚、秦等国的礼待。这期间,他先后与狄国公主季隗、齐国郡主齐姜相遇,并与她们产生了深厚的感情,继而结为夫妻。在流亡的19年里,晋文公尝尽了人间的酸甜苦辣,也了解了各国的风土人情,丰富了政治经验,为他后来称霸诸侯创造了条件。本书为你一一阐述了晋文公的传奇传奇一生。
  • 震撼中国的100位英雄模范人物

    震撼中国的100位英雄模范人物

    这是一次对英雄事迹的重温,也是一次对烽火年代的回望。所有的重温和回望,都是因为在这些远去的英烈们的身上,深藏着我们民族不可失落的魂魄。阅读他们的故事,从中感受到生命的韧劲与执著;走进他们的内心世界,心灵会得到无数次震撼与洗礼。
  • 东方兵圣:孙武(创造历史的风云人物)

    东方兵圣:孙武(创造历史的风云人物)

    名人创造了历史,名人改写了历史,那些走在时代最前列、深深影响和推动了历史进程的名人永远会被广大人民所拥戴、所尊重、所铭记。古往今来,有多少中外名人不断地涌现在人们的目光里,这些出类拔萃、彪炳千古、流芳百世的名人中,有家国天下的政治家,有叱咤风云的军事家,有超乎凡人的思想家,有妙笔生花的文学家,有造福人类的科学家,有想象非凡的艺术家……他们永远不会被人们忘记!
热门推荐
  • 外科临床处方手册(第3版)

    外科临床处方手册(第3版)

    《外科临床处方手册(第3版)》是在前面两版的基础上修订而成的。《外科临床处方手册(第3版)》包括大外科各专科的常见疾病,有些疾病因病情、类型不同而处理不同则分别介绍。每一疾病均从“诊断要点、治疗程序、处方、警示”四大方面进行阐述。“治疗程序”集中体现了治病的理念,表述了治病的步骤和重点。“处方”是该书的重中之重,以临床应用的正规模式开列,既有药物的剂量、用法、疗程,而且还明确了用药的先后顺序,什么情况下该换药,什么情况下该减药,什么情况下要改变用药方法,如何联合用药等都一一作了交代。
  • 将军大人很傲娇

    将军大人很傲娇

    海外归来在家待业的单身狗郝瑟,自从网购了一个木雕之后,生活就开始不太对劲了…… 脑袋空空的花瓶美人vs心黑手狠的千年老鬼
  • 追忆往昔

    追忆往昔

    如果我只不过是你转身就忘的路人甲,那么我凭什么陪你蹉跎年华到天涯!**那一场雨夜里偶然的出手相救,她收留了失忆的他。迎接她的却是冰冷。**几个月后,当她看到电视上那个令人仰望的晟世总裁权天晟,她知道,他已经忘了她。独自一人怀着爱和思念,她没有等到他的归来。**七年后,有一次不期而遇,她燃起的一点点奢求,还是被彻底的粉碎。不过,还好,她还有他留给她唯一的礼物。她和他的儿子。*****
  • 盛世先忧

    盛世先忧

    我闭上眼,头痛欲裂,过往的一幕幕,历历在目。人们说,最残忍的是杀戮,我却不以为然,最残忍的,应是碌碌无为!
  • 车溪

    车溪

    我有个朋友叫李以宁。他来自车溪。和他聊天,即使从阿拉斯加起头,他也能将话题拉到车溪,然后一直说,一直说,好像可以说到地也老,天也荒。他说车溪那座坐落在罗宵山脉尾端的小山村,是世外的桃花源。他说那条名叫车溪的小溪,从村子里弯弯曲曲穿过,流入米水。他说车溪沿岸、山峦脚下,散落着星星点点的土坯青瓦农居,在炊烟与夕照中若隐若现。他说他爷爷相生和父亲翼龙,说仓库的麻雀长冲的麂,说长庚的药锄四爷的枪。好汉四爷四爷姓王,是大刀王五的一支后裔,不知何年何代流落到车溪,世代以打猎为生。
  • 王爷妃要翻身

    王爷妃要翻身

    【邪魅出品】她,本性天真,只为了打破诅咒。而后的一次次漩涡令她身陷囫囵,一场不明所以的背离令她愤然挥袖离去。十年后,一袭艳红名震天下,绝色容颜却带着嗜血的狠戾,朱唇噙起一抹蔑视天下的笑容。她凤眸轻扫,傲然骄嚣:“宁我负天下,不允天下负我。”一场谁与争锋的角逐,一次惊心动魄的对峙,问鼎天下的赌博中,谁才是最后的赢家?曰是:天畔星降,生死两难,非正非邪,问鼎天下。
  • 极品纨绔妖主

    极品纨绔妖主

    她是灵狐界至高无上的女王。‘他’是东临帝国人人唾弃的断袖皇子。她强大、睿智、腹黑、花心。‘他’废物、愚笨、纨绔、风流。一朝风云突变,当灵狐女王重生为废物皇子,大陆是否会因为她而变得不同?废物!那又如何?且看她一步步踏上天才之路,惊才绝艳。笑看天下一世风华,我独狂!美男!敢不屑与她?且看她略施小计,一网打尽。桃花妖娆尽收怀中,我独欢!=======片段一、“小畜生,乖乖投降,老夫饶你不死。”道骨仙风的灵尊一脸傲气的看着她。她耸耸肩,一脸的不屑,竖起中指,“你算个毛?识相点滚远些。贱人!”小小灵尊,也敢在她面前牛叉?“你!你.你竟敢骂老夫?”灵尊气的浑身发抖。“骂了你又怎么样?打扰小爷你就是贱!贱人!贱人!”某灵尊倒地,吐血三升.片段二、她坐在太师椅上,悠闲的轻啜上好春茶,双眸滴溜溜的打转,垂涎着床上的男人。“快点!我就当被妖兽压了!”男人恶狠狠的瞪着将他锁在床上的罪魁祸首。“你真的如此想吗?”她伤心的看着他,眼中闪过一丝诡异。他重重的一哼!别过头去。“好吧!那我就勉为其难的满足你的愿望!”手指一弹,只见一只妩媚多姿的妖兽出现在房中。看着他双眼圆瞪,一脸被吓到的表情。她露出一抹狡诈笑容,小样!跟我斗,你还嫩了点。片段三、“你想干什么?”俊雅的少年一脸怕怕的看着不断的向自己接近的她。“吃你!”她一边舔着唇瓣,一边用色色的眸光打量他。“你想要在上面?”被压倒的俊雅少年没有反抗,黑眸沉静的看着她,声音淡淡的。“你有意见?”她挑眉问道。“没有!只是不要忘了把赏赐给我。”他双眸亮晶晶的注视着桌上那颗价值连城的黑莲石。嘿嘿!他的小金库又可以增加了。“.”她额角顿时滑下一排黑线。这丫的!什么时候可以不谈钱?本文NP,女主强大腹黑,女强男也强,强强联合,男女主身心皆干净。
  • 地球:在月亮上看地球

    地球:在月亮上看地球

    人类已经生活在地球上很多很多年了,我们都知道地球是一个巨大的球体,它的外貌我们可以看得见,有陆地、海洋、高山、平原……然而,地球的内部是什么样子的呢?是热的,还是冷的?是空的,还是实的?是固体的,还是液体的?非常有趣的是,1818年有一位美国人说地球里面是空的,那里非常适合人类居住。他还说在地球的南极和北极附近开着两扇大门,人们可以从那儿走到地球的里面。
  • 倏忽一夏

    倏忽一夏

    也许很多年以后,你有爱人相拥,我有他手相执,那时我们如果偶然在某条街上遇到,还可以笑着坐下喝杯咖啡。我可能还是会忍不住问:“嗨,我想知道那时候你是怎么想的。现在你能告诉我了吗?”小说以夏天青年旅舍为时空背景,讲述了这里遇见的人和与爱情相关的故事,剧情流畅引人入胜。本书为第一届海峡两岸网络原创文学大赛入围作品。
  • 有一种做人智慧叫低调

    有一种做人智慧叫低调

    “低调”并非我们人生永恒不变的旋律。低调是厚积,高调是勃发。处处谦虚、谨慎,努力夹起尾巴做人,有时也会给自己贴上“庸人”的标签,让你失去很多获得更高成就的机会。该出手时就出手,风风火火闯九州!现代社会是一个快节奏、多能人的社会,机会转瞬即逝,你要适时亮相、“高调”地展示自己的能力,才能将自己推销出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