现南京人爬紫金山的比较多,紫金山不像以前那样“野”了。我多次登山都是人满为患,有时可以说是人流如潮。通往山顶的登山道也比以前好,但还是有不少人喜欢走野道,可能是探寻原生态的感觉吧!我喜欢沿着索道下面的那条小道上山,既有“野味”又比较安全,特别是姹紫嫣红的春天和层林尽染的秋天,沿山路观景很有味道。下山时我则喜欢从明孝陵那条路走,从山上下来,看到清幽凉爽的紫霞湖,感觉最爽了。我有时约三五好友一起登山,从天文台那条道至中马腰,爬上头陀岭拜弥勒佛后,再沿着灵谷寺这条路下山,在松风阁旁的深松居品尝素斋后乘兴而归。有一次碰到紫金山俱乐部登山队的队长,他经验很丰富,特地告诉我,天太热或太冷都不宜爬山,否则感冒、中风或脑溢血就麻烦了;另外,上山和下山都尽量走坡道,不要走台阶路,特别是下大石阶很伤膝盖。我回想起有一次下山后,膝盖骨确实疼了好几天。我有位机关的老朋友,以前经常爬紫金山,后隔了好久才见到他,他告诉我膝盖韧带磨“通”了,几个月下不了地。看来爬山还得讲究科学方法,我和夫人于是迅速作出了调整,将散步、爬山分为五个层次:以我们家后半山园为起点,半个小时左右可以走琵琶湖或燕雀湖;一个小时行程,可以到植物园;一个半小时可以玩梅花山;两个小时就可以逛紫霞湖了;三个小时以上,再考虑爬紫金山,并且一年最多一至两次,季节以春天和秋天为宜;一般散步以半小时到一小时最佳。毕竟年纪不饶人,可能青少年体会不太深,中老年人则应多保重,以经验之谈传锻炼之术,以科学之法讲养生之道啊。
我的一位上海朋友来南京出差,我送他经玄武湖到火车站,沿途观赏湖光山色,他无比羡慕地跟我讲:“你们南京人真有福气,紫金山、玄武湖、中华门、雨花台……山水城林都让南京占全了。哪怕有一个给我们上海,保证打扮得花枝招展!”是啊,上天赐予南京的洪福,怎能不全盘接受而且倍加呵护呢!特别是住在紫金山麓的南京人,身在福中要知福,长在山中要爱山哪!
风姿绰约玄武湖
明镜般的玄武湖静卧在紫金山麓,就像一位风姿绰约的美丽少妇,依偎在丈夫伟岸的臂弯里,媚态千姿,风情万种。这种山水相依、湖光山色的意境,给古城南京增添了隽永无穷的韵味。作为南京市民的城中花园和外地游客的眼中明珠,玄武湖可谓是举家出游的好去处。
玄武湖古时称“桑泊”,因湖位于钟山之后(即北面),又名后湖,亦称北湖。南朝刘宋时,相传湖中有黑龙出现,又是操练水军之地,遂改称为玄武湖(玄为黑色,亦代表北方),其实所谓“黑龙”,可能就是鳄鱼类的动物。然后进行大规模峻湖,将挖出的泥土堆成三座山,分别叫做“方丈”、“蓬莱”和“瀛洲”,名曰“三神山”,这可能就是现在湖中五岛中的三岛即梁洲、环洲和樱洲的前身;以后又辟翠洲和菱洲,民国时期称为“五洲公园”,30年代复称玄武湖公园。新中国成立后进行了大规模修建,公园中绿树如荫,鲜花似锦,垂柳依依,芳草萋萋。湖中五岛蜿蜒相连,“环洲烟柳”垂丝飘拂,“樱洲花海”争奇斗艳,“梁洲秋菊”各具风姿,“翠洲云树”修篁茂竹,“菱洲山岚”湖光山色。若论湖中景色,却毫不逊于杭州西湖和扬州瘦西湖。
小时候跟父母去玄武湖,觉得玄武门特别巍峨雄伟,门前的大马路尤其宽阔,那时候父母亲虽然工作很忙,但每到星期天,总喜欢带我们到玄武湖去玩,春天玄武湖碧波荡漾,全家人乘坐在游船上,蓝天白云,绿水青山,公园鸟语花香,真是诗情画意;夏天半湖荷花,蝉鸣林幽,我们在树丛里捉知了,在草地上逮蚂蚱。在湖边上荷叶下躲藏着不少大龙虾,父亲带我们去捉它们时,一不小心脚滑进水里,裤腿都弄湿了,我们蹲在边上笑个不停,母亲则拿着照相机摄下了这些难忘的镜头。特别是玄武湖的动物园,是我们全家人最喜爱的地方,那威风凛凛的老虎、狮子,憨态可掬的大熊猫,姿态优雅的长颈鹿,尤其是顽皮淘气的猴子,把我们小孩子逗得不想走了,真是个休闲度假的好地方。
这以后长大成了家,特别是有孩子后,玄武湖更是经常去玩的地方。那时家就住在玄武湖畔,带孩子陪父母玩玄武湖,几乎成了节假日的必修课。当时动物园还没迁到红山,每到星期天或节假日,大批游人扶老携幼举家游湖,逢“五一”或“十一”还要游园券呢!好在我在市级机关工作,总能弄到点游园券。国庆期间玄武湖公园经常在梁州盆景园举办菊展,那千姿百态的各种菊花争奇斗艳,那时有照相机了,后来有彩卷了,为父母和孩子们拍了不少照片,留下许多珍贵的回忆。我记得有一次动物园新来了狮虎兽,我带儿子前去观赏时,旁边一游客拿树枝去逗弄它们,谁知那狮虎兽异常凶猛,竟然隔着笼子怒吼猛扑过来,把那家伙吓得屁滚尿流,鞋子都跑掉了!要不是有笼子可能就命丧虎爪了,我们父子惊恐之余却也大笑不已!
玄武湖的动物可不都在动物园里,与动物园水禽馆遥相隔望的,是湖面上的野鸭子和鱼鹰。这些自由王国的战士,在水里尽情地嬉戏玩耍,全然不受人类的管束,而且数量日渐增多,品种也有越来越多之势,它们的食物是湖里的鱼类。要说起玄武湖里的鱼,那可是有年头了,不仅尾数多,而且个头大。以前梁洲上的白苑餐厅,就是专门用湖中鱼作美食而闻名遐迩的。我经常在散步时,看到一群群大鱼在湖边遨游,它们一圈圈围着荷叶、水草在吧嗒,在湖边钓鱼者经常能钓到两三尺长、三四十斤重的大鲤鱼或大草鱼,当然也有连鱼钩带线都被扯断拽跑了的。我们有一次带儿子清晨在玄武湖畔骑自行车,当时正值春天鱼咬籽产卵,只见湖边大鱼互相追逐,摇头摆尾上下翻滚,那景象那气势完全旁若无人,仿佛在向游人郑重地宣告:它们才是玄武湖真正的主人!
我在市级机关工作多年,就在鸡鸣寺下玄武湖畔。我觉得在玄武湖散步,是一种十分惬意的享受,在闲暇散步时也经常遇到陈自宁、顾建平夫妇等老朋友,他们对玄武湖同样情有独钟。我曾经数次给市领导建议,开放玄武湖供市民和游客休闲游览。数年前已开放环湖风光带自由出入,在去年国庆节终于全面开放,核心景区可以免费参观游览了,而且新建了阅武台、台菱桥、仙来阁、看山廊、台城烟柳、玄武晨曦、北湖艺坊、柳港观鱼等“九园十八景”。此举深得民心而大受欢迎,国庆节黄金周期间,竟有数十万人入园参观,人头攒动游客如云,真正成为南京市民的城市客厅和外地游客的休闲乐园了。
香雪似海梅花山
坐落在明孝陵前的梅花山,是南京人春天的赏梅胜地,亦是外地游客的春游佳景。每年早春时节,南京市民常常扶老携幼,举家出游,到东郊梅花山踏青赏梅,这已成为南京市民的一项传统习俗。而外地游客也蜂拥而来,穿梭徜徉在繁花似锦、香雪如海的梅花山,尽情欣赏着这美丽的花景,自由呼吸着这春天的气息。
梅花山原为东吴孙权墓所在地,故名孙陵岗,亦称吴王坟。东吴大帝孙权是在南京建都的第一帝,在三国时期雄霸一方,连后来的明太祖朱元璋都很敬重他,建造陵墓时神道特地绕过孙权墓,保留了这块风水宝地。在明朝时,紫金山下就有个梅花坞,是明代宫廷所设的梅园,当时梅花茂盛不下千株。至清代时早春钟山探梅渐成习俗。20世纪30年代初,这一带辟为中山陵植物园花木区,随之而来的大量植梅,使之成为春天赏梅胜地。汪精卫和陈璧君曾来此赏梅,汪精卫死后就安葬于此。后汪坟被蒋介石派工兵炸毁,在原地建观梅轩,遂正式称为梅花山。
新中国成立后,南京市在梅花山广植梅花,并新开辟了100多亩荒山,大量栽植宫粉、胭脂、玉蝶、送春等珍贵品种,其中“蹩脚晚水”全国独此一株。春季梅花盛开之时,繁花满山,香飘数里。80年代以来,中山陵园管理局又在梅花山东侧开辟了新梅园,新植梅树2500余株,与原来的梅花山合成千亩梅山、万株梅园,并新建博爱阁、暗香阁、孙权故事园、梅花仙子雕像、红楼艺文苑等景观。新世纪以来,更是扩建了梅花谷、燕雀湖等大片新景观,梅花品种从220余种增加到330多种,梅花总量达到目前的1.5万余株,成为名副其实的“天下第一梅山”。
我很喜欢梅花山这一带的风光,很享受这里一年四季的美景。春天的梅花山香雪似海、人流如潮,到这里来踏青赏梅,自然是人生一大乐事。但不可忽略了在东面的梅园里,还有一片灿若云霞的樱花,这里是中日友好樱花园,若与情侣结伴悄然而至,或是扶老携幼举家来此,相信这里的香雪似海,定会使你感到意外的惊喜;夏天的紫霞湖鸟语蝉鸣、水幽林静,到如此幽静的清凉世界里,那简直就是避暑胜地;秋天的石象路层林尽染、姹紫嫣红,当你举着相机四周环顾时,定然会觉得美不胜收;冬天的博爱阁瑞雪初霁、冷峻孤傲,但寒冬里的腊梅却流动着幽香,于是踏雪寻梅成为你出游的主题,那踏印在雪地上的新鲜脚印,又会引起你追踪的欲望。潜藏在梅花山的无限张力,无时无刻不在网罗着新老游客纷至沓来。
与梅花山紧邻的植物园,亦是花团锦簇、清幽葱郁的地方。在那万物复苏、生机盎然的早春,首先报春的是这里的腊梅,你要是看见这满眼黄衣仙子,恐怕要被这幽香给陶醉了;这里的梅花也开得灿烂,放得舒展,同样在园子里的樱花,也跟随着梅花迎春怒放;还有那桃花、杏花、蔷薇、月季……特别是玫瑰开得娇艳动人,让你欲采不能,欲罢不忍;而秋天的植物园银杏金黄、枫叶紫红,许多摄影家在此流连忘返。如若与情侣相伴而来,在此摄下深情的倩影,将美好的瞬间留在永恒,那是人间何等美好的享受。冬天的梅花山亦别有韵致,有一年春节,我与徐润、王引二老及濮小南、梁一川、卢海鸣等文友,冒着瑞雪飘扬的雪花,到东郊梅花山去“踏雪寻梅”,大家兴致极佳,精神焕发,一路谈古论今,吟诗赋词,徐润老即兴作《踏雪寻梅》诗一首:“雪掩松针绿,梅开素裹红;何须春日暖,最爱沐寒风。”笑迎漫天飞雪,喜看梅花初绽,好一幅文友赏梅图,好一派瑞雪风光景!
当然,春天里的梅花山是大自然的惠赐,盛开的梅花是永恒的主题。自90年代中期起,每年一度的南京国际梅花节,便吸引了大批中外游客蜂拥而来,而每届梅花节的各种活动,特别是开幕式上的精彩表演,总是能够博得市民和游客的喝彩;尤其是盛大的花车巡游,每年都别出心裁而获得别开生面的效果,成为南京人和外地人津津乐道的旅游乐趣。我们这些住在紫金山麓、梅花山下的“山民”,只要你有时间有兴趣,总能提前得到这份恩赐。特别是下雪后的第一天清晨,你带着相机踏雪赏景,那玉树琼枝的冰雪世界里,只有原住民小动物们留下的足迹,眼前的景物都是鲜活而清澈的,东郊梅花山整个儿融化在你的胸怀里。那含苞欲放的梅花躲藏在雪花下,正欲等待你掀开她雪白的盖头,把初绽的笑靥展露给你,摄下她那娇艳含羞的面容,还有什么比这更加幸运的时刻吗?!
玲珑剔透紫霞湖
在紫金山南麓明孝陵东北的山谷里,紫霞湖像一个情窦未开、天真无邪的少女,静静地仰卧在在茂林修竹和云光岚影的环抱中,远离了周围中山陵的喧嚣和明孝陵的热闹,始终保持了一份纯真的神秘和孤独的清高。而正是这种孤芳自赏、高贵冷傲的风格,反而使紫霞湖形成了一种独特的魅力。特别是在夏日炎炎、火炉蒸烤的时候,一汪波光盈盈、清澈冷冽的湖水,吸引了无数的市民和众多的游客,前来一睹这位冰清玉洁的纯情少女之芳容,享受这暑热天气里清凉世界之乐趣。
以前没有移居东郊的时候,说实话对紫霞湖并无多少了解,因为中山陵周围景点众多,而且多为著名景观,一般游人名胜古迹都玩不过来,哪有工夫跑到这里来探幽寻古,作闲云野鹤状?紫霞湖真是“藏在深闺人未识”,我仅带儿子偶尔来过一两次,当时只是觉得此处较“野”,自然景色还不错,但没什么好玩的地方。90年代以来,这里陆续修建了定林山庄和颜真卿碑林,紫霞湖又建起了戏水池,还有蒋介石自选的墓地正气亭以及新开发的六朝祭坛等,逐渐形成了一定的规模,紫霞湖公园开始热闹起来。特别是清晨和傍晚时分,来此游泳的人愈来愈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