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3086100000008

第8章 金陵风光(7)

深山藏古寺,古寺出高僧。如今栖霞寺香火缭绕,游人如织,在历代高僧如雪公上人、茗山法师、圆湛法师、真慈法师等住持下,梵音不绝,声誉日隆。我多次去栖霞寺,亦与寺内高僧有过交流,确实犹如醍醐罐顶,茅塞顿开。我老同学顾志坚因在地处栖霞的南京炼油厂工作,常与栖霞方丈切磋佛学,彼此谈经论道,从中得益匪浅。我有一次陪大姨子到栖霞寺进香,游览了该寺后,在舍利塔旁的千佛崖下,见一相貌奇伟的僧人正在为人算卦解签,大姨子当时是生意人,比较相信抽签算卦这一套玩意儿,见到僧人在向她招手,我就陪她过去了。那老僧让她抽了一支签,送到老僧面前,谁知老僧竟然两眼放光,两手捧着竹签也颤抖起来,他连声说道:“了不得,了不得,这是上签中的头签,名曰王中王!有好几十年没有人抽到过了!”我们忙问他签文怎么解,只见老僧摇头晃脑,道出真言,谓这位女菩萨要升官就升官,想发财就发财,而且官至宰相,富可敌国。讲得大姨子心花怒放,回去逢人就讲这段奇缘,多少年后还记得这件事。

“放目苍崖万丈,拂头红树千枝”。到栖霞山赏红叶,是南京人的老习俗了。每当秋高气爽,山上丹枫似火,叠叠红树,片片丹霞,游人云集于此登山赏枫,男女老少趋之若鹜,人们或欢声笑语,或嬉戏游乐;或徘徊吟咏,或引吭高歌;给秋色里的栖霞山带来了蓬勃的生机。金陵之“栖霞红叶”已蜚声大江南北,成为南京旅游的著名品牌。我以为栖霞山的神韵在于:在色彩上明暗交错,在姿态上动静相间,在艺术上古今可鉴,在品位上仁智咸乐。这种外在美和内在美的有机结合,使“第一金陵明秀山”更加明秀,让千年古刹栖霞山更为丹霞。我记不清在深秋去赏红叶的次数了,只记得有一次我和妻子陪母亲上栖霞山赏红叶,当时我母亲腿脚不便,一度情绪也有些消沉。正好遇到一位外地来游览的老太太,她主动问起我母亲的年纪,我母亲告诉她80多岁了。后询问她年纪时,不想这位老太太已经90开外了,看她精神矍铄、爬山如履平地的架势,确实就像只有80多岁的样子,而且她很欣赏红叶象征老人晚年的健康,并很自信地表示每年都要来爬栖霞山。我母亲游栖霞山回来后,好像精神面貌焕然一新,那种自信心似乎又回来了,看来栖霞山赏红叶还有强身健体、返老还童之功效啊!

雨花台上雨花阁

金陵南郊的雨花台风景区,这里山岗起伏,绿荫葱茏,汇聚了众多的名胜古迹和人文景观,历史上曾经是寺庙云集、胜迹遍布的游览胜地。同时,由于现代无数仁人志士在此前赴后继地英勇献身,雨花台又成为革命烈士陵园和纪念场所。经过半个世纪以来的规划和建设,雨花台已形成既是庄严肃穆的纪念圣地、又是赏心悦目的旅游胜地的基本格局。

南京人过去讲“一出南门尽是寺”,南郊这一带寺庙星罗棋布,相传梁武帝时佛教兴盛,一代高僧云光法师在此设坛讲经说法,众僧侣数百人趺坐聆听,持续数日而不散,终于感动佛祖,天上落花如雨,坠地成雨花石,故称为雨花台。该处位于古雨花台山冈顶部,曾于北宋晚期开始有建筑物,为古雨花台讲经处遗址。晚清时在遗址上建起云光寺,后毁于战火。20世纪90年代中期,在这里又建起了一幢巍峨壮观的雨花阁,为雨花台风景区的一座标志性建筑。

新建的雨花阁为一座三层四重檐八角形建筑,坐北朝南,高耸岗巅,飞檐翘角,气势雄伟。雨花阁为混凝土框架结构,仿古花格木门窗,底层楼阁外侧设有回廊,楼阁飞檐及回廊屋面均铺以绿色琉璃瓦,并用黄色琉璃瓦剪边,阁台外墙为花岗石贴面,楼层外围均设置了闭合式栏杆,整幢楼阁除屋面外均以枣红色为基调。为烘托雨花阁意境,在阁内墙面上铺贴了巨幅彩色瓷壁画《云光法师讲经说法图》,再现法师当年讲经盛况。由通往雨花阁的台阶拾级而上,仰望雨花阁高耸云天,登临顶楼极目远眺,远处的长江犹如天际银河,近处的秦淮河展现古貌新姿,中华门城堡巍峨雄伟,先烈纪念区蔚为壮观,历史与现实相互辉映,蓝天与白云里孕育着未来。

我当时在出版社组织编撰《雨花神韵》时,恰逢雨花阁正式建成之际。陵园管理局对这套书很重视,局长兼书记徐敦龙、副书记盛同和亲自出马,并让陈建军处长负责协调,抽调精兵强将组成编写班子,烈士纪念馆张逸馆长带着两位“雨花才女”向媛华和孙月红等披挂上阵,他们收集了雨花台纪念馆多年来征编的大量珍贵资料,并认真撰写了许多文章。我们还聘请市委副秘书长、著名诗人许青,市文物局副局长韩品峥、市方志办副主任王能伟和编辑部主任陈济民等著名专家亲自撰稿并审读把关,力争这套丛书质量过硬。而他们确实是高度负责,经常为书稿的某些问题与我反复商议,还将亲撰的文章请我修改,使我既受感动又很不过意。

更为重要的是这次所请的专家层次很高,不仅是由上述专家学者直接参与,而且还特邀南京大学包忠文、茅家琦、蒋赞初、吴新雷这四位著名教授,分别担纲分册学术顾问,极大地提高了全书的档次。这四位资深望重的专家不但认真审阅了各分册的内容,而且还分别亲自撰写了前言,为《雨花神韵》丛书增添了浓墨重彩的神韵。在与这些专家学者的交往过程中,我虚心求教,真心拜师,从而增长了不少学识,并领略了大师的智慧和风采,这是终身受用不尽的。

在编书的过程中,通过作者文章和实地考察,使我对雨花台风景区有了更多了解。雨花台既是一部爱国主义和传统教育的政治教科书,同时又是一部博大精深、名胜荟萃的旅游博览书,其实人们一般就沿着纪念区的中轴线参观,并不清楚雨花阁这一带的景观,特别是杨邦乂剖心处、方孝孺墓、李杰墓石刻、木末亭、三忠祠、辛亥革命人马冢等众多历代名人墓葬;还有诸多名胜景观荟萃,如江南第二泉、甘露亭与甘露井、乾隆御碑亭以及锦绣的曦园与玲珑的怡苑等等,我时常与同伴或家人来此游览,脑海里总浮现出当年编书时的情境,那些给予我教益的老师、给予我支持的同伴、给予我帮助的朋友……

狮子山头阅江楼

位于南京城西北的狮子山,原名卢龙山,高78米,周长2公里,占地面积14公顷,濒临长江,地势险峻。山上楼宇嵯峨,风光无限,山下有明城墙和护城河环绕,景色宜人。1360年,朱元璋在此以8万伏兵大败陈友谅40万军队,为明王朝建都南京奠定了基础。明洪武初年,朱元璋便赐名“狮子山”,下诏于山顶建“阅江楼”,并亲撰《阅江楼记》,又命众文臣各自撰《阅江楼记》,其中以大学士宋濂所作流传最广,但后因各种原因而弃建。

但阅江楼并未因朱元璋的放弃而消失,随着新世纪的到来它真的出现了。2001年9月,一座金碧辉煌的阅江楼巍然屹立在狮子山顶,这是南京市和下关区投资兴建的,结束了600多年有“记”无“楼”的历史。

阅江楼成为继岳阳楼、黄鹤楼、滕王阁之后的江南第四大名楼。而且因阅江楼建在狮子山巅,故海拔高度还超过了其他三大名楼,成为四大名楼中位置最高之翘楚。

这座雄峙长江之滨、傲视大江南北的巨型楼阁,主翼面北,次翼朝西,两翼均可观赏长江风光。

其主楼位于两翼犄角处,内设三层,外观四层,共七层,总高50米。

两翼各以歇山顶层次递减,高低起伏,跌宕多姿,饰以黄绿相间的琉璃瓦屋面绚丽典雅,檐下千余斗拱彩绘缤纷,完全符合朱元璋笔下“碧瓦朱楹,檐牙磨空,朱帘风飞,彤扉彩盈”的生动描述。楼内陈设有明代16位皇帝的巨幅画像,刻有朱元璋《阅江楼记》的金字靠壁,还有郑和下西洋巨型

瓷画,以及仿制的朱元璋龙椅等一批明代家具和书画、陶瓷等物件,特别是双面绣的“四大名楼”屏风,形象逼真,技艺高超,而且突出了阅江楼的形象及地位,使外地游客在此领略到阅江楼的震撼力。

阅江楼落成后,游客纷至沓来,成为南京旅游的著名品牌。漫步楼阁回廊之间极目远眺,顿觉眼前天地开阔,金陵风光尽收眼底。因楼阁之造型呈“L”形,其转折点恰好使阅江楼能观赏到长江的转角,而且视野极佳,既可饱览大江东去的壮丽景象,又可尽赏金陵名城的古貌新姿,令人眼界大开,心旷神怡。如果晚上观赏这座名楼,则是晶莹剔透,流光溢彩,阅江楼犹如江滨之明珠,给游客带来绝佳视觉效果。

我曾陪同中央党研室、各省、市领导参观阅江楼,每次听到他们的评价都是感慨不已,为南京市和下关区的大手笔而赞叹,为南京人享有这样的名楼而羡慕。特别是在纪念南京解放60周年的时候,我们请原南京军区司令员向守智上将在阅江楼作采访,将军虽已90开外,仍然精神矍铄,身板坚挺,在阅江楼上迎风站立,侃侃而谈,滔滔不绝,言谈话语中流露出对历史的回顾和对战友的怀念,使我们晚辈们深受感动。当我们抚今追昔的时候,确实应该牢记在历史上做过贡献的志士仁人。

狮子山阅江楼这一带山清水秀,明城墙风光带环绕其间,山上孙中山阅江处、李时珍采药处、徐达将军庙、古炮台遗址、地藏寺、玩咸亭、狮字林碑刻等古今景观星罗棋布,山下静海寺、天妃宫、三宿岩、仪凤门、卢龙胜境等人文胜迹鳞次栉比,附近还有绣球公园、小桃园、八字山、江南水师学堂等不少景点可供游览。我有一次陪父母去挹江门城墙下的小桃园,时值阳春三月,真是满园春色,桃红柳绿,鸟语花香,景色美不胜收。如上城墙漫步登高望远,则大江南北尽收眼底,“南京外滩”已逐渐成形。如果在游览后驱车到江边的“红船”美食港,一边欣赏江上鱼鹰翱翔、船帆穿梭的壮阔景色,一边品尝桌上长江鱼虾蟹鳖制成的江鲜佳肴,那可是神仙般的美妙享受。

秦淮河畔奇芳阁

南京夫子庙的奇芳阁酒楼,是一爿名闻遐迩的清真老店。它坐落在夫子庙贡院街口158号,在酒楼林立、菜馆毗连的繁华地段,显得格外耀眼醒目。南京人玩夫子庙,外地人游秦淮河,总有很多食客慕名而来,在此品尝具有秦淮特色的传统风味小吃。该店经常顾客盈门,应接不暇,确实买卖兴隆,生意鼎盛得很。

奇芳阁始创于清朝末叶,1917年,由当时的社会名流和商界要人李仰超、朱寿仁、刘海如、禹子宽等人合股集资,在当时的奇望街(今建康路)上承恩寺附近,开设了“奇芳阁”清真茶社。1919年,朱寿仁、刘海如等又沟通关系,捷足先登,买下了夫子庙贡院街口当时誉为“龙灯头”的这块宝地,另筹新店。为区别旧名,在字首上冠一“新”字,定名为“新奇芳阁”清真茶社,于1920年农历五月初一正式开张。

奇芳阁开业来生意兴隆,达官显贵、商界巨贾不时光顾流连,政界、军界要人及社会名流经常在此品茗聚会,当时社会上特别是茶客中曾流传一谚语:“六朝居的楼堂大,得月台的座炊(烧开水的水壶)大,奇芳阁的势力大。”新奇芳阁的地位显赫,由此可见一斑。当然,奇芳阁并非是因为其势力大,而是在于其经营有方。新奇芳阁当时就以店堂典雅、手艺精良而蜚声于金陵,该店原有营业面积500多平方米,分楼上下两层,楼上设置红木大方桌100张,楼下设置杂木大方桌70张,质地优良,制作美观,内部陈设富丽雅致,充满浓郁的秦淮风味。四壁悬有木雕的特制吊屏,内嵌名人字画,如岳飞书出师表、郑板桥的兰、竹之类,给茶客以清新风雅之感。楼下的厢房客座中悬有一面高大的红木镶框的穿衣镜,镜子的两旁挂对联一副:上联为:“得山水情,其人多寿”;下联是:“有诗书味,生子必才”。

奇芳阁的传统小吃品种,以鸭油酥烧饼、麻油素干丝和素什锦菜包、茭儿菜烫面饺等四大名点最为食客称道。其制作工艺确不同凡响:如鸭油酥烧饼,先将鸭油做成油酥,按对半的比例与面粉掺和;再反复揉擀,做成大小均匀的面剂;最后蘸满芝麻,下炉烘炕,达到两面橙黄十成酥方可出炉。掌握火候全凭功夫,夹生或焦煳都是不允许的。顾客品尝时那份酥劲,比起月饼来毫不逊色!

麻油素干丝更为叫绝,它以选料精、制作细、口味好而为顾客称道。首先选料要求极严,手感要硬铮铮的,进嘴要绒酥酥的,干子放在手心攥紧,松开手即还原;其次制作十分考究,先将干子切成极细的丝(确是其细如丝,刀工不同一般);再将干丝放入大缸,用开水烫两遍,而后置于冷水中浸泡,以除却黄浆味;然后开始打卤,用酱油、绵白糖和碎虾屑按比例配备并且包好,置大锅内熬煮;最后将打好的卤和浸泡过的干丝放入锅中煮,煮干丝的功夫全在于看颜色——乳白色则尚未煮透,酱黑色则火候太过,唯有色泽金黄乃为上品。至此,干丝即可捞出,浇上盖头作料,另加小磨麻油,香味扑鼻而来。难怪有书法家曾留下墨宝——“知味停车”。

素菜什锦包雅号“翡翠”,足见老食客们珍爱的程度了。店家根据时令选购鲜嫩的菠菜或青菜,先用沸水烫成八成熟剁碎,再掺和芝麻屑、豆腐干、木耳、面筋,拌以糖、盐、麻油,即成清香爽口的素馅;未及包好上笼,已是令人垂涎。及至“翡翠”上桌,雾气弥漫之中,恍见白玉之间碧玉几点,异香奇趣,不忍下箸。又有美食家曾留下口碑——“闻香下马”。

同类推荐
  • 青春似酒

    青春似酒

    青春美好而阴晴不定,我们都曾经历,用文字,把它定格下来,我们就成了追逐阳光、露出灿烂笑脸的向日葵。这本书是余红人生经历和生活美景最真实的记录,像一扇扇门窗,每一篇都带你走进一个诗情画意的世界,和你分享青春的秘密,带你游历美不胜收的大自然,一起感悟生命不可多得的智慧和哲理。余红用书写留驻了青春,将生命变成一条潺潺流淌、浅吟低唱的小溪,让我们在阅读中获益匪浅。
  • 午后三点

    午后三点

    那头由黑炭铸成的硕壮巨牛,牛头向东,盘尾向西,凝卧蛰伏,藏形 匿影,一副敛财聚福之相。前来卧牛安宅的阴阳先生安托儿一再告诫道: “这是卧财牛,宜静不宜喧,宜藏不宜露,安安稳稳,平平静静,方保富 贵仁人。”
  • 那

    当代诗歌的进程中,70后诗人的山场,随之而来的迅姑崛起,确乎超出了很多人的预枓,不仅诗歌读者感到意外,而且诗歌界内部也感到意外。对冇些诗人来讲.由于70后诗人的登台,原先似乎清晰可辨的当代诗歌发展的脉络变得模糊起来,甚至变得无从把握。原来设想的从始于1970年代的地下诗,延伸到朦胧诗,再转换到第三代诗歌,并进而扩展到后朦胧诗的这一当代诗歌的谱系,本来就在上世纪90年代的诗歌中遭遇了离析,但在诗歌史的评述上似乎还有折中的办法。而70后诗人的星火燎原,则彻底捻灭了人们对修复原先的当代诗歌谱系的动机和可能。
  • 似水流年

    似水流年

    1999年我最爱听的一张专辑是《新长征路上的摇滚》。我将这盒磁带塞进随身听循环播放,一直到电池没电。如果有同事或偶尔串门的村人问我听什么,我就谨慎而乖巧地回答:“对面的女孩看过来。”没有人知道我耳机里的音乐是怎样排山倒海喧嚣破裂,当然更不会有人知道我的心以同样的速度叫嚣——死去——重生。“我曾经问个不休/你何时跟我走/可你却总是笑我/一无所有/我要给你我的追求/还有我的自由/可你却总是笑我/一无所有……”这歌儿曾让我哭过很久。时至今日我仍然认为,《一无所有》是中国摇滚音乐中永远不可逾越的珠穆朗玛峰,而崔健就是神山之下的仓央嘉措,那个半人半神的活佛诗人。
  • 蒋勋说红楼梦(第三辑)

    蒋勋说红楼梦(第三辑)

    这是蒋勋在长达半个世纪的时间里,数十次阅读《红楼梦》后的心血之作。无关红学,不涉及考证,作者从青春与美的角度出发,带领读者逐字逐句细读小说本身,梳理《红楼梦》中的人物与情感,探寻书中表达的繁华的幻灭、逝去的哀伤,讲述青春的孤独、寂寞与彷徨。这是一个生命对其余生命的叩问与聆听。跟蒋勋读《红楼梦》,仿佛是在阅读自己的一生。蒋勋说:我是把《红楼梦》当“佛经”来读的,因为处处都是慈悲,也处处都是觉悟。
热门推荐
  • 恰好是少年

    恰好是少年

    (暖文)喜欢你那年时光刚刚好,一见钟情那一刻,我们都好像是个傻子。那个人,恰好是那个风度翩翩,会打篮球,会跳舞,会暖心的少年。情不知所起,一往而情深,顾雨泽,当初的一见钟情造就了现在了我们的相伴永生。那年,阳光刚好,你刚好,我刚好,我们都未彼此的遇见而感到庆幸。在这样浩瀚的宇宙里面遇到了那么渺小的你,遇到了那么让我心动的你。恰好是少年。
  • 灵界小修

    灵界小修

    这是一本凡人流小说,讲述张崇修仙路上的故事。在与世隔绝的秘境中长大,小小少年孤身一人闯入充满未知的世界。求道之路多艰辛,无师长指点,无家族依靠,然大道之下,亦留生机、亦予变数。长生之途,身后曰舍,身前曰得。
  • 探索经济学的路径

    探索经济学的路径

    为了让读者深刻了解作者在经济、金融学科上所进行的艰辛探索,作者将过去同行专家对有些著作所写的序言、所写的书评、作者自己所写著作的前言、后记以及对有些学者理论观点的评价、政策建议集结出版,希望通过此书梳理作者在进行经济学学术探索以外的很多真实想法和看法。目的是让同行知道进行了哪些探索,有哪些观点,存在哪些不足,希望这种做法对同行有一些帮助和启发。
  • 魔法制造者

    魔法制造者

    步凡因为买泡面丢了小命儿,以拯救世界为条件转生异界。从此一个无系魔法师开始了他的魔法制造者之路。
  • 从地下城开始的二次元

    从地下城开始的二次元

    宅男杨凌重生到一个平行空间的富二代身上,无妹有房,父母双亡的日子过得十分舒畅。但是——没!有!二!次!元!正当杨凌被逼无奈打算告别过去,成为现充时,他被卷入了一场游戏中。“啊咧,这不是吾辈最爱的二次元世界吗?”杨凌如是说。
  • 夕阳盛暖烟火微凉

    夕阳盛暖烟火微凉

    我平凡如草芥,却有幸得你相护。青春年少时贪恋的温暖,却成了此刻伤害你我最深的利刃。如果我现在回头,你还会在原地等我吗?所有伤痛都自缚成茧的时候,我还在这里,听时光静静吟唱,任羁绊抵死缠绵。
  • 元诗纪事

    元诗纪事

    本书为公版书,为不受著作权法限制的作家、艺术家及其它人士发布的作品,供广大读者阅读交流。汇聚授权电子版权。
  • 影后的通关攻略

    影后的通关攻略

    【甜宠文】【不虐】一次意外的坠机,来自X星球的Aida从本体脱离,精神源正好和即将死亡的高中生赵清雅契合。从此,她便成了她,代替她活下去,替她报仇。可谁又知道她是怎么在半路惹到一只“小奶狗”的?黏人就算了,谁让他长得帅!生气的时候看看这张脸,什么气都消了。“顾北陌,你要是再气我,我就和你分手!”“你确定?过了我这个村,后面可都是我的连锁店,你还想到哪儿去?”“哦~你这是打算赖上我了?”“可不是?我这一辈子,就赖着你不走了。哼!就算是你赶我走,我也不走,就要赖着你。”
  • 海怪湾迷案

    海怪湾迷案

    银灰色的凌志车行驶在深秋的夜色里,滨海大道两旁路灯映照的椰树舒展着枝叶,在风中摇曳。驾车的是位苗条的女士,她的乘客聂柯四十来岁,身材修长匀称。他脸部轮廓硬朗、双眸略陷,深邃的目光很具穿透力。“很庆幸能亲历您办的案子。”许菲说,“您打算就回武汉吗?”聂柯说:“这阵子有点疲倦,附近有什么新景点吗?”
  • 腹黑王爷的毒医丑妃

    腹黑王爷的毒医丑妃

    如果千夏知道她会死在这个垂涎已久的美男手里,她肯定要把他绑在床上折腾几天,然后割掉他小JJ做标本!黑暗世界的妖娆毒医悲催穿越,她成了离王府里的丫鬟,而且还是一个勾引王爷未遂即将被推出去砍头的丑丫鬟,没见过这么倒霉的吧?好不容易死里逃生,顺便抱上了王爷的大腿,哪知道却招来无数的情敌,喂喂,我只是一个小丫鬟,干嘛用抢了你男人的眼光看着我?再看?再看老娘就真的抢你男人了!她只想做个本分的丫鬟,每天垂涎垂涎王爷,倒腾倒腾毒药,然后顺便再红杏出个墙什么的,可是谁来告诉她这一个个要杀她的人是怎么回事?今天刺杀明天暗杀,真当我是小白兔了?毒医出手,一手毒药,一把匕首,想生不如死还是开肠破肚?王爷很俊美,但是同样也很腹黑,没事占占便宜,顺便再装装可怜,水到渠成之时化身为狼,将小丫头吃干抹净!千夏:靠!我该在上面!《内容一》看着压在自己身上的王爷,千夏心肝扑通扑通的跳个不停,但素,有件事情还得讲清楚:“咳咳!王爷!你看着我这张脸,你确定你下得了口?”某王爷端祥片刻:“虽然你黑了点,丑了点,但是终究是个女人,算了,本王不嫌弃你!”千夏:“.王爷!你不必勉强!真的!”《内容二》“王爷!不好了!千夏把莫侍卫拉去做实验了!”“没事!莫棋皮糙肉厚,刚好!”管家为莫侍卫默哀两分钟!过一会又有人进来了:“王爷!千夏把侧王妃推进荷花池,还放了蛇进去!”某王爷叹了口气:“快去把蛇捉起来!”两人以为王爷终于受不了这无法无天的丫头了,却听得他又道:“都说了叫她不要玩蛇了,万一咬伤了怎么办?”两人跪倒:王爷!这不是你该担心的啊!简单来说,这是一个超级牛叉且无敌的丫鬟鸠占鹊巢,赶走一干情敌之后将王爷就地正法的故事!女主无良、臭屁,偶尔狗腿花痴,男主腹黑强大,未达目的不择手段;两个都不是好人,强强联手,狼狈为奸,一起祸害天下!一对一宠文,暧昧是有的,奸情是无限的,宝宝是悲催的,结局是不坑爹的!欢迎跳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