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3086300000008

第8章 网络发言人的制度设计(1)

网络发言人作为政府与公众开展信息和意见交流的代言人,其基本职责在于通过网络传播渠道服务于公众对政府工作的知情、监督和参与,同时对于公众的意见表达及其诉求予以及时回应、回复。因而,在网络发言人的制度设计上必须解决好信息的主动发布与被动回复、信息沟通的时效与渠道、信息授权与发布责任主体、信息互动中的组织保障与平台支撑等四个方面的问题,使政府网络发言与网上意见交流得以有效运行,真正构建起政府联系公众的网上纽带和服务公众的即时通道。

§§§第一节信息的主动发布与被动回复

网络发言人作为新闻发言人制度的补充,不仅要进一步强化政府主动发布的传播效果,提高公众的接受度和认知度;而且要从满足公众与政府信息互动的需要出发,对公众提出的信息诉求予以及时回复,并在相互交流的基础上建立信任关系。从网络发言人的制度设计上讲,首先要在已有的新闻发言人制度的基础上,解决好如何进一步满足公众对政务信息的知情诉求问题,同时要在这一过程中,更好地进行政府议程设置和形象传播,提高政府对公共舆论的引导能力。网络发言人制度要在网络传播的环境下实现政府与公众的良性互动,必须从满足双向互动需要、强化主动发布效果和提高被动回复质量三个具体环节入手,建立工作运行机制。

一、 如何满足双向互动需要

互联网与传统媒体最大的不同在于传播的双向性,一方面公众不需要再通过传统媒体的代言,就可以直接将对政府的信息诉求呈现在大众传播环境中,使政府必须面对更大范围、更多数量、更加具体的公众质询;另一方面,政府的网络传播能否有效到达公众那里,不只取决于是否将相关内容呈现在网上,还取决于公众是否在网上选择点击阅读政务信息。可见,网络传播环境改变了以往的信息供需关系,政府和公众在话语权和传播权上变得更加平等和均衡。政府不是单一信息的供给方,公众也不再是单一的信息需求方和接受方,双方都具有信息供给能力,都需要或者能够接受对方提出的信息诉求和传播内容。当然,公众个体在传播中可以有更多的选择权,如选择性传播、选择性接受、选择性交流讨论等,而政府则要面对的是公众群体,不能像公众个体那样进行选择性交流和传播,必须面对公众中的每一个个体诉求进行传播与沟通。因此,已有的政府新闻发言人制度无法满足对公众个体信息交流的需要,立足于满足公众个体差异化、选择性的信息诉求和交流需要,则成为网络发言人制度建设的根本动因。

在新型信息传播关系格局中,网络发言人制度既要满足公众对政务信息的知情诉求、对政府工作的监督诉求和公共管理的参与诉求,又要将政府自身的信息公开诉求通过网上交流互动,实现更好的传播效果。满足公众信息诉求,不仅是政府传播为公众接受的基础,而且是政府的职责所在。如果不能做到公众认可,受损的不只是政府传播效果,还有政府在公众心目中的形象。网络发言人制度应当把满足公众个体在差异化、具体化的信息诉求与沟通需要作为根本点,依托政府门户网站,通过建立专题性网络发言人论坛或网络问政平台,将公众各种信息诉求尽可能地相对集中,由政府及其组成部门的网络发言人进行实时或限时答复和交流。除此之外,一些新闻网站开设的网络问政专题、专栏,或是散布于网络中的其他各种类型的网络论坛、博客、微博等,也应纳入网络发言人的交流平台及沟通对象,作为集中化公众诉求与交流渠道的补充。网络发言人要面对如此多的公众问政与交流诉求,必须有专人和专门机构来负责网上信息的收集、梳理、分解,并在得到授权后进行有效回复。

网络发言人承担的实际上是政府网络舆情处置和网上形象传播的管理任务,在充分满足公众信息诉求的同时,还要通过政务信息的主动发布,积极构建政府与公众网上交流的良性关系,引导网上公共舆论,树立和提升政府的网络传播形象。从公共关系构建和管理上讲,政府信息公开的诉求不应当仅仅是被动性的义务和责任,而应当是主动性的目标和作为,其目的在于通过服务公众、接受公众监督,得到公众的认可与支持。因此,网络发言人制度设计不能只停留在对公众信息诉求的应答和回复上,还要把网络发言人的主动发布信息作为重要内容。可以通过政府门户网站、政府发布网上专题和专栏,以及发言人博客、微博等方式,由网络发言人及时将政务信息主动公布在网上,满足和引导公众对政府工作的认知需要。

二、 如何强化主动发布效果

在网上主动发布政务信息是政府服务公众的重要体现,通过主动构建网上政务传播的内容体系,能够获得积极的舆论评价,树立政府公信。政府网络发言人的制度设计要与新闻发言人制度有机衔接,实现政府新闻发布的在线传播,在网上放大政府新闻发布的大众传播效果。比如,可以将政府举行的各种新闻发布会同步在网上进行现场音视频或图文直播,直接将最新的政府信息实时地呈现在网络大众传播平台上,使公众可以不必通过传统媒体的选择性报道,全面了解政府新闻发布的详细过程及各个具体环节。网上直播政府新闻发布会的现场感强,有利于公众多方位地接受政府传播内容,大大拓展了传统媒体报道的视阈和信息量。同时,考虑到网络传播的双向性,可以开通政府新闻发布会的在线交流,公众可以通过登陆直播网站事先或实时提问,政府发言人将网上在线提问纳入新闻发布会现场回答,使公众能够像现场的记者一样,就政府新闻发布内容进行直接交流。从这一运行要求出发,各级政府新闻发言人都可以同步兼任网络发言人,或是作为网络发言人团队的有机组成,将政府新闻发布内容资源从满足传统媒体报道延伸到网上互动性传播。政府新闻发布会的网上直播及在线交流,是强化政府主动发布网上传播效果的有效方式,在扩大政府与公众交流面的同时,也吸引了更多的人关注政务信息,接受政务信息。

在将政府新闻发布直接通过网络进行交互传播的基础上,还可以将传统媒体中的各种政务新闻报道及时转载或链接到网上,形成政务新闻的网上“超市”,更好地满足公众个性化的信息需求。网络平台具有信息集纳与汇总的优势,且不受传统媒体信息承载空间的限制,可以将同一主题政务新闻的各种报道汇集在一起,供人们点击浏览。网络发言人制度要将政务新闻报道的收集、汇总及网上转载纳入自身的工作设计,通过将各类媒体对政务信息的报道集中,实现网络媒体的二次传播。在信息高度发达的今天,人们获取信息的方式也在发生变化,对自身感兴趣的社会事物往往不再满足于一种报道、一种声音、一种风格,需要将同类信息加以比较,以更好地丰富自身的信息占有,使自己的认知和判断更加科学、更为深刻。网络发言人制度将政务信息报道加以动态地集纳呈现,符合人们对于信息获取滚动式增长的需要,进一步强化了政府主动发布的传播影响,有利于政府传播在公众中的有效到达。

不仅如此,大量集聚在政府门户网站的信息公开,也可以通过网络发言人主动发布的方式加以呈现,使之形成更好的网上传播效果。政府门户网站的信息公开不能满足于将政府文件或相关公告类信息简单地贴到网上,而要从吸引人们阅读和二次传播的角度出发,进行新闻改造或新闻包装,特别是从服务公众的角度进行政务信息的内容组织和方式呈现。网络发言人制度应承担起政务信息网络更新的任务,将政务信息公开的管理和实施纳入到网络发言人的工作运行中来。网络发言人制度建设要努力打造成政府服务公众信息诉求的一个品牌符号,真正成为政府的网络形象代言人,成为政府与公众交流沟通的贴心人,成为公众问政的承接人。

三、 如何提高被动回复质量

在开放的网络传播环境下,网络发言人必然要面对公众大量的问询和监督诉求,在政府与公众之间建立良性的交流关系,关键要提高政府信息回复的质量。政府回复公众信息诉求,其质量高低不能由政府自身说了算,而应由公众去衡量和评价。在网络发言人制度设计中,要把公众对网络发言人代表政府与之交流的评价体系一并考虑,既可以单独进行评价调查,也可以借鉴公共服务客户评价系统的做法,在网络问政平台设立实时的交流对象评价系统,对每一次信息回复和意见交流进行满意度评价。在网上直接呈现公众对政府网络发言人的满意度调查或评价,可能会引起由于交流对象评价过低而影响政府自身公众形象的担忧,事实上这种顾虑完全没有。因为公众对自身信息诉求能否得到政府网络发言人的有效答复,必然基于自己的期望做出评价,与其让这种评价埋在公众心里,不如让它呈现出来。一来可以帮助政府了解公众对政务信息公开的满意程度,找出不足和差距,便于改进和完善;二来可以让公众的不良情绪得到释放,消解其内心怨气;三来可以充分展现政府的坦诚,有利于政府公信的形成。当然,网络发言人接受交流对象的评价,接受来自具体公众个体的监督,目的是提高政务信息的回复质量,更好地为公众服务。

在网络传播环境中,每一个参与者都可以既是信息的提供者,又是信息的接受者,并随时在这两种角色之间转换,共同组成社会信息交往和公共传播系统。由于任何参与网络信息传播活动的行为都被开放的网络平台所公开,形成了一种网上聚会式的“共景”传播特征,政府与公众的交流过程不再是个体对象与对象之间一种私密性活动,而是一种全过程公开的传播行为,并能够引发公众关注和舆论评价。因此,网络发言人代表政府对公众诉求的回复客观上被置于网上围观之中,所引起的公众评价同样具有舆论的压力效应,在网络问政平台上主动开放网帖的跟帖、评论等围观评价,有助于提高网络发言人的信息回复质量。当然,在网上围观评论中存在着大量情绪化的表达,有的措辞激烈甚至不文明,一些传统媒体还时常将网上围观事件及其评论作为自己的报道议题,进一步加速和深化在网上围观评价中的矛盾和冲突。政府网络发言人在与公众交流沟通中无法达成共识的问题自然也就成为传统媒体的报道视点,这就将网上围观评价引入到更深层的媒体评价中来,所形成的公共舆论压力也越大。如何将公众围观评价的舆论压力转化为提升信息回复质量的工作动力,表面上看是对网络发言人与公众交流的态度、方法、水平等方面的工作要求,实质上是体现了政府的执政能力,尤其是面向公众的群众工作能力和面向媒体的新闻执政能力。

此外,引入“第三方”对政府网络发言人与公众的交流情况进行评价,也是提高网络发言人信息回复质量的有效路径。这里的“第三方”是指相对于具体政府机构和公众个体对象直接利益之外的组织,可以是专业研究机构、传媒机构、咨询机构,或是与所评价的政府及其组成部门无行政隶属关系的党政部门及研究机构。“第三方”的出现,常常代表着客观、公正、科学、准确,具有较高的社会公信,是被评价双方都能够接受的权威意见。理想的制度设计可以考虑设定专门的“第三方”机构,对政府网络发言人与公众的交流情况进行随机实时评价或定期评价,及时反馈给相关政府机构,或公之于众,推动网络发言人政务信息回复质量的提升。目前,由媒体充当“第三方”角色的比较多,它们对于网络问政的报道和评论可以用于对网络发言人政务信息回复质量的评价。当然,从现有的地方宣传工作架构出发,各级党委宣传部门对于同级政府组成部门的网络发言人工作也可以进行评价,并以定期通报的方式对其提出具体要求和建议,以推进政府网络发言人政务信息回复质量的总体提高。如南京市委宣传部对南京市政府组成部门的网络发言人在满足公众信息诉求方面的情况,除每天在“南京网络问政”首页上直接呈现外,还以半个月为周期发出简报,对各政府部门网络发言人与公众交流情况进行评价和建议,积极推介好的经验和案例,有效促进网络发言人工作的深化,不断提高与公众进行意见沟通和交流的水平。

§§§第二节信息沟通的时效与渠道

网络传播的优势在于快速、便捷和通达,面向这一新的传播环境,网络发言人的制度设计要在政府与公众信息沟通和意见交流上,突破以往成本高、节奏慢、不畅通等瓶颈,在实时沟通或即时沟通方面提出时效要求,并保障网上交流渠道的畅通,使网络发言人不流于一种形式上符号或装饰性存在,实实在在地为公众提供信息服务和意见交流。

同类推荐
  • 中国广播影视发言人答问录

    中国广播影视发言人答问录

    广播影视在任何时候、任何情况下都必须始终坚持正确的舆论导向,为人们提供健康、有益的精神文化产品。坚持导向和面向市场并不矛盾,受众就是市场,占领市场就能够更好地为党和国家大局服务。
  • 深圳学人访谈录(第1期)

    深圳学人访谈录(第1期)

    30多年来深圳始终秉持敢闯敢试的开拓精神,形成求学问道的学术追求,逐步培育出富于创新精神的学术群体。本书将2016年度“深圳学人”系列访谈结集出版,全面深入地介绍在人文社科领域中具有代表性的18位深圳学人。他们立足学科背景,紧密结合深圳实际,以现实问题为切入点,针对学人自身具体情况,实现理论与实际、历史与现实、个人与社会的全面融合,生动展示了深圳学人的风采,彰显了深圳学派建设的成就。
  • 播音主持艺术10

    播音主持艺术10

    本书不仅是中国传媒大学播音主持艺术学院对外进行学术交流的窗口,也是全国广播电视播音主持学术交流的一个平台。编者虽对来稿有所选择,但书中论文作者的观点并不代表中国传媒大学播音主持艺术学院或编委会的看法。我们将秉持“百花齐放”、“百家争鸣”的方针,欢迎全国高校播音主持艺术专业和其他相关专业的教师、研究人员来稿,对我国广播电视播音主持工作的现状和存在的问题进行分析,对播音与主持艺术专业教学发表自己的看法。我们也欢迎全国各地广播电台、电视台的播音员主持人来稿,就播音主持实践中的问题发表自己的看法。
  • 主持人节目驾驭艺术

    主持人节目驾驭艺术

    随着时代的步伐,社会在不断地前进。近年来,国内外的应用主持领域有了长足的发展。本书强化了应用主持的实用性、可操作性,融知识性和实用性为一体,让广大读者可以在主持工作的实践中灵活地运用这些知识,从而迅速提高自身的主持能力和素质。
  • 中国“超级”大学

    中国“超级”大学

    本书作者在十余年大学生与大学教师的生涯中,对当今中国大学的一应信息、数据和知识进行了横向对比、纵向解剖的综合分析和思考。在资料数据的收集和整理上,充分体现了全面性、真实性、实用性、时新性,加上作者的简要精彩注评,相信能给高三即将高考的学生、大四即将考研的学生、研三即将考博的学生以及学生家长很好的参考。
热门推荐
  • 业成就论

    业成就论

    本书为公版书,为不受著作权法限制的作家、艺术家及其它人士发布的作品,供广大读者阅读交流。汇聚授权电子版权。
  • How to Live on Twenty-Four Hours a Day

    How to Live on Twenty-Four Hours a Day

    本书为公版书,为不受著作权法限制的作家、艺术家及其它人士发布的作品,供广大读者阅读交流。汇聚授权电子版权。
  • 股道酬勤:一本书读懂中国股市

    股道酬勤:一本书读懂中国股市

    全书通过讲故事,学知识,明道理,循序渐进,给投资者以清新、易懂、好学的感觉。文中通篇贯穿了哲理、心理、智慧,引经据典,以典育人,以事明理,读后耳目一新。他是股民的良师益友,通篇故事曾是发生在自己身上,又像是身边股友的事情,读后倍感亲切,离我们又那么近。
  • 万道神皇

    万道神皇

    一代神皇因灭世天劫陨落,却意外转生在一个家族废柴身上,由此揭开他重新争霸三界,主宰万道神皇之路。杜天说,在这个世界上只有两种天才,一种是我,一种是被我轰杀的天才。
  • 鹤顶红之李师师(节选)

    鹤顶红之李师师(节选)

    马小盐,女,七十年代生人。文化批评家、小说家、专栏作者。大学本科生物工程,毕业后从事文学创作。2002年开始在各大杂志发表短篇小说二十余篇,2006年出版《鹤顶红》系列长篇小说。后转型文化批评,先后为凤凰网文化频道、FT中文网、搜狐文化频道、《现代快报》等网络报刊撰写专栏。谁没有过好日子?她也有过。只不过那好,是海上的花,花上的露,露上的亮色,当事人还没来得及细细地品,那好就完了。
  • 华盛顿传

    华盛顿传

    《华盛顿传》是权威美国史作家创作的经典华盛顿传记,完整讲述了美国伟人的成长史和奋斗史,并伟人生涯透视了美国的建国历程。作者深入华盛顿的私人信件和日记,为你还原一位真实而伟大的华盛顿。
  • 神器收藏家

    神器收藏家

    三界的传说还在,旧人已不在,五帝的传说依旧还在,但已物是人非,归来的脚步打开命运的序曲,书写神话的篇章。搜寻三界神器、铸我无上神剑!新书《游戏异界大玩家》今天开始更新,希望大家多多捧场,求票子……→_→
  • 找到你的生命礼物

    找到你的生命礼物

    在无数个不得不面对压力的日子里,你可曾否认了自己的人生梦想,为了生存而生活?你为了生活而隐忍,焦虑、抑郁、成瘾、缺乏成就感、自我攻击、孤独、内疚等心理问题却也潜伏在了你的内心深处。这世界纷乱繁华,一切似乎总是近在咫尺,但又遥不可及。不过,这本书已经帮助世界上成千上万的人找到了神秘而持久的解决办法,通过简单而深远的真知灼见,告诉读者:经由心灵意识的苏醒,鼓起勇气去改变自己,人人都可以窥见生命中隐而不显的礼物,获得持久的自信、自尊和内心的幸福平静。
  • 仙旅之精灵传说

    仙旅之精灵传说

    身负异能的李夏要是一直待在现代,也是可以横着走的,可借她十个胆也不敢,只能将异能藏起来。穿越到古代之后,是不是不用畏首畏尾缩头缩脑了?
  • 快穿之男神苏炸天

    快穿之男神苏炸天

    【宠文】【1V1】安晚,天地间仅存的一条“无心”远古神龙。为报恩穿越不同世界,帮助各种男神逆天改命,走上人生巅峰。【系统:我是让你来报恩,来拯救男神帮他走上人生巅峰的,不是让你和他谈恋爱的。】安晚理直气壮道:“人生巅峰不就是事业爱情双丰收。我不和他谈恋爱,他怎么收获爱情?”【系统:好气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