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3086400000004

第4章 导论形象就是旗帜(3)

第三节形象传播的现实意义

形象传播是内涵于各种传播活动中的社会认知建构行为,无论是对于社会组织还是社会个体来说,其在公众心目中所形成的形象认知将会直接作用于自身的社会交往实践,进而促进或阻碍其社会目标的实现。特别是对政府这一特定的社会组织而言,政府形象的好坏不仅直接关系到其在民众中寻求支持与合作的成效,而且在很大程度上决定了政府的民心向背。面向高度媒介化的社会,树立形象传播的责任意识,制定科学的形象传播战略,加强对形象传播实践的管理,提高形象传播的品质与效率,已成为各级政府必须予以重视和解决的现实问题。充分认识并积极发挥形象传播的社会功能和价值导向作用,是政府在新形势下善用媒体的具体体现。

一、形象的关注效应放大了社会影响

形象是人们在社会生活中对某一组织、群体或个体的总体印象,并通过认知主体所持有的基本立场、交往态度、价值评判和情感好恶、意见表达、行动选择等一系列社会行为反映出来。无论是静态的、物质化的、单向作用的产品形象,还是动态的、能动化的、双向作用的社会组织及其个体形象,都具有引起人们认知兴趣和关注的共性特征。对于处于社会交往中的主体来说,有效地感知客体形象,是完成自身社会化和进行社会活动的前提。社会成员只有了解和把握自身需要交往的对象的种种情况,才能有的放矢地选择合适的自我行为表现,以形成和谐有序的社会交往关系。而对交往对象的形象认知则是个体行为选择的首要环节,人们对交往对象的形象关注自然较其他方面更为优先和强烈。因而,良好的形象展现与传播,能够放大社会组织及个体在公众中的积极影响,并在注意力稀缺的信息时代获得宝贵的传播资源。特别是对于政府形象而言,良好的组织形象和官员形象能够更好地获得民众的认可和支持,使体现国家利益、公共利益和长远利益的政府主张与决策在社会公共生活领域得以顺利实现。

当然,形象对于任何社会组织而言都有好坏之分,公众对于形象的关注也来自于两种相对的评价与认知方向。一种是积极的评价、正面的形象认知,另一种是消极的评价、负面的形象认知,两者在社会舆论场都会被放大开来。无疑政府形象传播所追求的效果是积极的、正面的形象塑造和社会认知,而在新闻传播中往往是消极的、负面的形象事件传播速度更快,对政府形象的杀伤力最大。惯常的正面形象宣传多以主题宣传、典型宣传、会议宣传等方式进入新闻传播,容易使人们产生接受疲劳,其传播效果衰减明显,对于提升人们对政府的形象认知作用有限,远不及负面个案的舆论关注导致的对形象认知的解构和重构。解决这一问题的根本方法在于将政府形象传播有效嵌入到与人们社会生活息息相关的新闻传播中来,从中体现政府高度负责、积极作为、秉公办事、务实服务的价值坐标和客观事实,让公众在潜移默化中接受新闻信息所内涵的形象认知。同时,对于政府形象危机事件处置一定要果断,尽可能防止负面形象在社会认知中的积累和蔓延,及时阻断危机的发酵链,正本清源,还政府形象于清白。

可见,形象关注效应对于政府形象传播来说是一把“双刃剑”,既可以放大正面形象效果,也可以使坏形象得以传播开来,其关键不在于说好不说坏、多说好与少说坏,而在于支撑正面形象认知的客观事实。符合民众意愿、满足社会期待的好的事实当然带来好的政府形象,与之背离的坏的事实就会导致人们负面的形象评价,而政府针对坏的事实所采取的态度和做法则完全可以成为有利于自身形象的新的事实。在政府形象舆论引导中,事实永远处于第一位,引导则处于第二位,意见引导必须建立在客观事实的基础之上,否则舆论引导就成为空中楼阁,形象塑造也就成为无本之源。政府让事实说话、媒体用事实说话、公众以事实评价,最终通过事实赢得公众良好的形象认知建构,既是政府形象传播必须遵循的客观规律,也是实现社会对政府形象关注的立足点所在。

二、形象的品牌价值提升了公信地位

人们对于社会对象的形象认知虽然来源于由具体事实构成的对象信息,但人们的认知过程不是对这些信息机械地简单累加,而是在接受对象信息的基础上进行复杂的再加工活动,依据个体的社会经验、知识积累、逻辑判断、价值尺度等主观要素,建构起客观对象的形象认知。人们对特定事物形象认知的建构,既是理性的,又是感性的,其抽象过程伴随着个体的情感、意志等心理活动,而形象认知一旦形成,就具有一定的稳定性,并成为识别和接受该对象新信息的主观参照。政府在社会管理活动中,长期坚持人本、公正、务实、廉洁等为民服务的宗旨,并通过具体的管理行为获得公众的形象认同。良好的形象积累塑造了政府公信的品牌,成为社会生活中支撑法制和伦理秩序的坚固基石,政府官员作为这一公信品牌的化身,成为公众社会交往中的角色期待。坚守和巩固政府良好的形象,就会使形象在人们认知中成为相对稳定的主观参照,其转化而成的符号化品牌的价值就会在传播中凸显,为更多的社会个体所接受,政府形象传播的积极效果将有效提升其自身的公信地位。

公信力是政府最重要的形象品牌,它不仅体现在现行的各种社会制度中,使人们的利益获得处于公平的社会规则之下;而且体现在社会交往过程中的诚实与信任,在公众与政府之间搭建起诚信互动的桥梁,进而引导和规范社会组织与组织之间、组织与个体之间、个体与个体之间交往的道德互信。政府公信力的建设决定着社会公信机制是否有效,并影响着社会生活中的诚信体系建设,政府公信品牌成为人们社会生活中的重要价值标尺。建设政府公信品牌需要在政府、媒介、公众之间建立良性的互动机制:政府通过政务公开、主动接受监督、公民问政等多种方式,树立和维护自身的公信形象;媒体通过对政府与公众交往的事实报道和意见参与,彰显和激励政府公信,揭露和批评与之相悖的无信、失信现象,推动和传播政府公信形象;公众借助媒介扩大问政范围、表达利益诉求、参与社会管理,凭借个体直接经验和媒介信息传播形成对政府公信的形象认知,并转化到自身的社会生活实践中来。

形象树立需要一个较长的过程,但形象解构却可以在较短的时间完成。从这个角度上讲,形象是“易碎品”,需要备加珍爱与呵护。政府公信形象是逐步积累起来的,“有事找政府”实际上体现了一种基于长期对政府行政作为社会认知基础上的公众对政府的信任和依赖,虽然客观上导致社会管理中无限责任政府的定位,但在主观认知上却在塑造着政府公信的口碑品牌。建立市场经济体制、深化政府机构改革,不是减少政府在社会生活中的部分责任,而是建立更加高效的社会管理机制和更加完善的社会服务机制,提高公众的社会生活质量。因而,政府公信形象的维护必须立足于服务民众,从现实社会条件出发,引导和满足公众的合理利益诉求。同时,对于与政府公信形象相左的组织行为和官员个体行为,必须及时处置、严肃问责,划清失信个案与政府整体公信之间的形象界线,使政府公信形象不因孤立个案而在公众心目中瓦解和崩溃。

三、形象的社会声誉促进了资源集聚

任何组织、群体或个体的形象一旦形成,必与社会声誉相伴,积极的、正面的形象认知获得的是好声誉,消极的、负面的形象认知则落得坏名声。在现代社会生活中,树立好形象、赢得好声誉,是各种社会主体开展形象传播所追求的一致目标。基于良好的组织形象的社会声誉,带来的不仅是公众的态度认可、意见赞誉和行动支持,进一步巩固和提升该组织的社会地位;而且能够促进组织发展所需要的各种社会资源要素的集聚,既包括人才、资金、技术等硬资源,也包括交往、传播、信任等软资源,为组织的壮大和发展开拓新的社会空间。政府组织尤其需要通过自身良好形象的塑造与传播,获得民众和其他社会组织给予的社会声誉,在社会建设和管理中赢得更多合作、支持和信赖,使社会根基更加稳固、社会秩序更加和谐、社会发展更具活力。

在政府形象传播中,政府良好的社会声誉源自公众的认同,这就要求政府的现实作为与形象传播诉求内在地一致起来,并在政府的社会目标与公众的利益诉求之间建立和扩大共识。在复杂的社会结构中,社会成员的利益处于多元化的状态,不同的群体和个体的利益诉求存在着差异。如何将社会成员的利益诉求集合有效地转化为公共利益,不是由政府简单定义的,而是经各方意见充分商讨,达成妥协一致的结果。政府只有通过积极、有效的民主决策程序,将社会成员的多元利益诉求转化为公共利益,才能在社会目标上与公众达成共识,在社会管理上赢得民众合作。以尊重民众意愿和促进社会发展为出发点、以完善公共服务和增长公共利益为落脚点的政府作为,不仅支撑起政府组织形象的塑造与传播,而且由于得到公众的广泛认同,而获得社会赞誉。政府良好的社会声誉可以为其实现更大的社会目标集聚更多的社会资源。

在民众参与的现代媒介环境中,社会个体不仅是传播议题的有效提供者,也是社会舆论意见的积极参与者。尽管有的学者研究指出在互联网上真正发起议题的仅为用户的1%(参见格雷姆·特纳:《普通人与媒介:民众化转向》,许静译,北京大学出版社,2011年,第105页),但公众参与传播已是事实,并且具有持续增长的传播力量。传统的口碑传播借助个体化的媒介表达,进入到大众传播领域,成为形象传播议程的重要方面。政府形象的社会认知不再由传统媒体所垄断,而是由更多的社会个体直接参与其中,政府的社会声誉维护也需要建立在社会成员的广泛认同与意见表达的基础之上。

同类推荐
  • 近代上海社团发展及其社会管理意义研究

    近代上海社团发展及其社会管理意义研究

    本书对近代上海社会发展的历史特点及民间组织发育成长的动因与作用进行了深入探讨,重点对近代上海社团组织的社会管理作用进行了深入研究,以期对近代上海的发展历史作一个新视角的观察,从而更加立体地理解近代上海都市化的历史进程,给今天上海社会的现代化发展提供一些历史镜鉴,也为当前推进都市社会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提供一些历史经验的鉴思。
  • 日据时期台湾与大陆关系史研究(1895—1945)

    日据时期台湾与大陆关系史研究(1895—1945)

    本书以台湾与大陆关系史中日据时期的此一断层进行研究,填补了该研究领域的若干空白点,方便人们对于这段历史的整体了解。针对前期研究偏向于台湾义勇队、台湾籍民的状况,增加譬如两岸人员往来、经贸联系、文化交流等等的探讨,从总体上把握该阶段海峡两岸关系的各个领域的特点;在书中作者还搜集藏于各地的稀见史料,包括原始档案、报章杂志等,提出了对日据时期海峡两岸关系发展史的看法:尽管日本殖民当局的隔离政策使得海峡两岸的往来受到种种限制,但在两岸同胞的共同努力下,台湾与大陆的关系仍然在夹缝求得了生存和发展。
  • 打造新世界:费城会议与《美国宪法》

    打造新世界:费城会议与《美国宪法》

    《美国宪法》——划时代的宣告,美国大选——万众瞩目,“杨照公民课”系列新作,带你一览无余!从2004年起,杨照持续开设“现代经典细读”课程,希望经由这些现代经典,让活在当下社会的人,有机会摆脱许多理所当然产生的麻木,重新思考、认知。《打造新世界》是系列课程的第二种。本书中,作者深入浅出地讲解美国宪法的条款,讲解了以这套宪法为依据的美国政治制度是怎样、如何运作,并讲述美国宪法制定背后的思想渊源、历史情境、现实利益考量和斗争妥协,宛如讲故事一般。讲故事的同时,作者也分析了这套背景下诞生的美国宪法所具有的重要意义,它和传统欧洲民主思想的差异,以及美国宪法和美国的现代民主精神如何互相成就。
  • 受伤的美国

    受伤的美国

    “9·11”恐怖袭击事件是举世瞩目的大事。作者向来关注重大政治事件,为此专程前往美国采访,以纪实文学作家的视角对“9·11”之后处于非常时期的美国,作了生动、翔实又充满细节、花絮的记述,写出这部长篇纪实文学新著。作者文笔流畅,娓娓道来,作品具有极强的可读性。本书包含极其丰富的信息,而且立论公允、客观,相信这本书会受到读者的喜爱。这本《受伤的美国》在事发当时记述的是新闻,今日则成为一部充满现场气氛和细节的史书,尤其是“9·11”已成为改变世界历史的划时代事件,这本书更值得一读。
  •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政治文明研究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政治文明研究

    在迎接党的十七大胜利召开的日子里,这本《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政治文明研究》终于最后完稿了。跨越了三度寒暑、数易其稿的历程,当画上本书最后一个句号时,我们的心情是难以言说的,既有一些欣慰,更有许多遗憾。之所以如此,是因为实在还有太多不满意的地方,比如有些应当深入探究的问题没有来得及深入研究,有些章节风格上难以完全统一。但是,这本书的问世,毕竟是我们探索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政治文明建设理论的一次努力,同时也为以后的探索和研究提供了一种参考。 这本书是集体创作的成果,是在专题研究的基础上,综合设计、分工写作、统一定稿的产物。
热门推荐
  • 金正日运筹北南朝鲜高峰会谈始末

    金正日运筹北南朝鲜高峰会谈始末

    半个世纪以前的八月个五日,对于北南朝鲜来说都是个难忘的日子!一九四五年的“8·15”正是日本的战败日,同时在这一天朝鲜半岛正式分裂成北南两个国家。 半个世纪后的这一天——二〇〇〇年八月十五日上午八时,北朝鲜首都平壤的顺安机场上有一架大型波音客机,一跃飞上,莳蓝色的晴空。这架飞机将把一百名年事已高、与南朝鲜离散多年的北方家属送往汉城的金浦机场,他们是作为首批与南朝鲜亲人团聚的幸运者前往封闭了五十多年的韩国。不久,这架客机还要运接另外一百名韩国离散者家属由汉城金浦机场飞回平壤。
  • 珂雪词

    珂雪词

    本书为公版书,为不受著作权法限制的作家、艺术家及其它人士发布的作品,供广大读者阅读交流。汇聚授权电子版权。
  • 吕村的疑惑

    吕村的疑惑

    吕村得知父亲噩耗那会儿,学院期末考试刚完,他正想放松一下,母亲宗秀娥打来了电话,她说,他父亲在窑里出了意外,事发时有个肚子痛得很的矿工正蹲在巷道凹处唤“啊唷”,忽听三四丈外传出骇人的惨叫,觉得不可思议就寻声而去,结果脚底踩着了个软乎乎的东西,惊恐得尖叫起来。他的叫声在狭窄幽深的巷道里格外刺耳,惊动了不远处刨煤的矿工,纷纷赶过来,一阵骚动后,就把人抬到运煤的手推铁斗车里,送出硐口来,可人已无法回生了,话到最后宗秀娥劝吕村别过度哀伤想开点,人之生死乃天意也。说实在话,吕村并未捶胸顿足痛哭流涕,只是惊呆了。
  • Out of Time's Abyss

    Out of Time's Abyss

    本书为公版书,为不受著作权法限制的作家、艺术家及其它人士发布的作品,供广大读者阅读交流。汇聚授权电子版权。
  • 土司灯仪

    土司灯仪

    本书为公版书,为不受著作权法限制的作家、艺术家及其它人士发布的作品,供广大读者阅读交流。汇聚授权电子版权。
  • 弃妇何愁嫁

    弃妇何愁嫁

    开了新坑《绝色魔君你好坏》自己做了个视频,大家来看看:?pstyle=1现代穿越女,无奈的穿越,穿过去第二天就被狠心的爹娘以嫁为名卖给了江家。故事就此展开。江家老爷江晴初,美则美矣,对女人却非常狠辣:“嫁到我江家的小妾都活不过七日,你已混到第六天,看你还有没有命撑到第七天。”将他归为禽兽一类!不鸟他。只求有多远就跑多远。江某某的儿子,摇身一变,却成了龙种:“你要等我,等我长大了,我让你做我的皇后。”小毛头说要娶她,摇头又叹气,太小太小,等你长大咱都成老太婆了。温某,俊雅不凡,胸怀天下,却被人负之。将她全身上下摸个遍后:“你放心,我会对你负责的。”谢谢你,温爷,虽然很想和你那个,但是这种施舍怜悯咱不要。朱某,江湖浪子,宰相儿子,因被她诬陷,给他老爹留信一封:“想抱孙子,除非将那弃妇迎进门。”对不起,猪头男,你的自己以为是咱还看不上,走人。最后:江某:跟我走,我温柔待你一辈子。龙种:你不当我的皇后,我就死给你看。温某:我等了你千百年,你绝不能负我。朱某:肠子都悔断了,怎么就不知道先下手为强。阴阴地一笑,弃妇又如何,有人疼来有人爱,照样不愁嫁不了人。大家且看,穿越时空,寻寻觅觅,辗转颠沛,经历磨难,最后花落谁家?走过路过的亲们看看这里呀,很重要的通知:本文新建群:34518812,欢迎大家进去多提宝贵意见。(请以前入群的读者重新进入这个新群,以前的那个群因群主不在带给大家很多不便,这个新群小星会全天都在。谢谢!)————————————本文感情路线一对一,不是NP,男主对女主痴心绝对。本着自娱自乐的心情写这篇文,喜欢的就留个脚印,欢迎多提建议,不喜欢的可以绕道而行。推荐好友的文,文笔不错哦!老公,咱们小气的过日子都市兰竹(现代都市)贤妻良母鹦鹉晒月(穿越时空)坏坏相公倒霉妻夜初(穿越时空)桃妖乱灵路(架空历史)医仙孽爱寒姿(穿越时空)
  • 艾诗琳之梦

    艾诗琳之梦

    十二岁的吉莉安·布莱灵顿只是名普通的女孩,聪明,勇敢,有时为了自己的利益有些任性。她从没想过自己有什么特别,或是和别人有什么不同。她错了。有一天,她和保姆丹妮儿都被绑架了,他们被带往一个神秘的科学组织。自此,一切都改变了。在那儿,吉莉安得知她有另外一个名字:艾诗琳,并且发现她和实验室里的其他孩子们之间有一种奇怪的联系。他们各自都有超能力,这是一种吉莉安还不太明白的天赋。此外,吉莉安还发现自己的超能力是进入别人的梦境。她的任务似乎很简单:科学家们希望她运用她的超能力找到另一位失踪了的少年。但是,吉莉安在实验室待得越久,她就越清楚地认识到每件事都没有表面看起来那么简单……而每个人都有自己的秘密。
  • 养成系超人

    养成系超人

    中城高中,漫威世界最著名的中学,蜘蛛侠的母校。同时也是现在趴在桌子上生无可恋的家伙,陆强的就读学校。……一个想在多元宇宙打酱油,兴趣只是成为超级英雄的不靠谱家伙,走上“最强的象征”的超人之路。
  • 我要充钱

    我要充钱

    为什么你总是活的不如别人?在你怨天尤人的时候先想想自己充了多少钱,充钱,你就可以变得很强。…………鲁迅
  • 豪门冷少的小酷妻

    豪门冷少的小酷妻

    相处多年却从不曾看过他的真面目,等他在自己的眼前消失之后那才发现自己心底满满的都是这个男人。人生失意之时遇到的那个男人,与他很相似,可是她不确定是不是他?再次被伤害之后却有些不知所措,喜欢的人原来一直都是在欺骗自己,她就像是一个被人踢来踢去的皮球一般再也动弹不得。三年之后再次归来,此时她再也不会让自己受到伤害,即便是相遇了,也不会手软。渣男,小三,败类,曾经伤害过自己的人,统统去死,她不再饶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