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个人就算有天大的本事,也会碰上难处,这时候靠的就是亲人和近邻。对邻里之间出现的矛盾,要“退一步,海阔天空;让一步,柳暗花明”。即遇到矛盾要忍让,有了矛盾要及时沟通,大事化小,小事化了,消除隔阂。
工作中要学会宽容
工作中的宽容,主要体现在上级对下级的宽容。俗话说:将心比心,我们只有对别人付出爱和真情,才能得到别人的尊重和拥护。作为领导者,要怀着一颗宽容之心去和下属相处,只有这样才能和下级搞好关系,赢得下级的拥戴,调动下级的积极性,使他们尽心尽力的工作。
三国时期,诸侯割据称雄,各个势力长期混战,力量此消彼长。曹操在这个过程中逐渐强大起来,成为唯一能和袁绍相抗衡的力量。不过在当初,袁绍的实力比曹操大得多。曹操手下的不少谋士都与袁绍有书信上的秘密往来,因为他们害怕曹操被袁绍兼并以后自己没有退身之路。官渡之战结束后,在清理战利品时,曹军从袁军大营里缴获了一大摞书信,都是曹操的部下写给袁绍的密件,那些写了信的人见秘密即将败露,一个个胆战心惊,不知如何是好。正当众人紧张万分之际,曹操却当着众人的面,把那些信全部烧掉了,并对他们说:“过去的就让它过去吧,以前我们就像是鸡蛋,而袁军就像是石头。我也在为自己的退路担心,我的属下这么做,我完全能够理解”。那些提心吊胆的人见曹操如此宽容,又目睹那一大摞书信在烈火中化为灰烬,个个如释重负,感到空前的轻松,同时都流下了感激的泪水。那些给袁绍写过信的人,从此成了曹操忠实的谋士,他们争相出谋划策,为曹操的称霸贡献了自己的力量。
工作中难免会遇到与领导顶撞的下属,这时,更需要领导者从容应对。如果顶撞者的意见有可取之处,被顶撞后领导者应当以宽广的胸怀和诚恳的态度,主动接受其意见。如果顶撞者的意见是错误的,被顶撞的领导也不能因为自己的观点正确就任意地训斥人,而是要针对顶撞者错误的地方,晓之以理,动之以情,耐心地说服和解释,让他心悦诚服。
唐朝时,魏征以“犯颜直谏”而闻名。有一次,魏征和唐太宗因讨论问题发生了争执,魏征毫不客气的顶撞了唐太宗,唐太宗气得当场退朝。回宫后,唐太宗向皇后讲了事情的经过,并说要杀掉魏征。长孙皇后听完后就退出去穿上礼服再进来,并恭喜唐太宗有一个敢于进谏的臣子,全都是因为他的英明。唐太宗听了皇后委婉的批评和规劝,怒气顿消,清醒地认识到虚心纳谏对于天下兴亡的重要性。
由于魏征能够犯颜直谏,即使太宗在大怒之际,他也敢面折廷争,从不退让,往往使唐太宗感到难堪,下不了台。不过事后唐太宗能认识到,魏征极力进谏,是为了使自己避免过失,因而先后接受了魏征二百多次的批评规劝。
作为领导一定要以身作则,奖罚分明。该在一起玩的时候就像姊妹兄弟开开心心的玩,但工作上的事情一是一、二是二,不能马虎。有特殊的问题,能私下解决的就私下解决。但如果牵涉到整个利益的话就应该严厉,这样才能让下属明白事情的重要性。对于可以睁只眼闭只眼的事情,如果领导插手的话,就会生出大事来,因此很多问题,领导能够担当的就担点,能够包容的就包容,这样的领导才会得到下属的支持和爱戴。作为领导者,还应该放低姿态,只有怀着博达的胸怀去和下级相处,才能赢得下级的尊重。
宽容并不是一味地迁就
宽容是人与人相处的高尚品德,恰当的宽容可以透露出做人处事的一种智慧。但宽容忍让也要有度,一味地忍气吞声,逆来顺受是胆小懦弱的表现。宽容是以退为进,是积极地防御,宽容所体现出来的退让是有目的有分寸的。
有一天,佛陀在竹林精舍的时候,忽然一个婆罗门愤怒恶言地冲进精舍来。因为他同族的人,都出家到佛陀这里来,故使他大发恼火。
佛陀默默地听他的无理谩骂,等他稍微安静时,向他说道:“婆罗门呀!你的家偶尔也有访客吧!”
“当然有,何必问此!”
“婆罗门呀,那个时候,偶尔你也会款待客人吧?”
“那是当然的啊。”
“婆罗门呀,假如那个时候,访客不接受你的款待,那么,那些菜肴应该归于谁呢?”
“要是他不吃的话,那些菜肴就只好再归于我!”
佛陀以慈眼盯着他看了一会儿,然后说道:“佛罗门呀,你今天在我的面前说了很多坏话,但是我并不接受它,所以你的无理谩骂,那是归于你的。婆罗门呀,如果我被谩骂,而再以恶语相向时,就有如主客一起用餐一样,因此我不接受这个菜肴!”
其实,在现实生活中我们不能一味地迁就那些做错事的人。当别人犯了错,我们必须给他指出来,让他能够加以改正。如果,我们毫无原则得迁就他,那只会害了他。
家长对孩子要宽容。宽容不是对孩子的缺点或错误放纵不管或听之任之,而是在严格要求的前提下,注意教育的艺术。对孩子该严则严,该宽则宽,目的在于给犯了错误的孩子以改正的机会,保护他们的自尊心,使他们能从思想上认识到自己的不足之处,并尽快努力加以改正。家长只有这么做,才是真正为了孩子好。对他们一味的宽容,听之任之,那样只会害了他们。
老师对学生的宽容,主要体现为对学生由于知识浅薄而发生的错误行为,从心底里的谅解,这种谅解具有一定的感化作用,有利于学生自省和接受教育。而迁就则是对学生的行为不做深入了解,只持姑息、应付态度,甚至任其自然。
在平日的生活和工作中,如果一个人总是受到身边人的欺负、刁难,往往是自己的软弱所致。这时候,我们就应该拿起武器来维护自己的合法权益,端起强硬的态度来,改变被人欺负的现状。
宽容是有限度的,过于宽容就容易导致以上局面的产生,但是掌握宽容的尺度也不是一件简单的事,它是一种人生的艺术和智慧,它要求有一种对具体环境、具体情况做出具体分析的能力。一般情况下,忍耐的限度可以从以下几方面来衡量。
1.事不过三
所谓“事不过三”,说的是人们对同一对象的“忍”,可以是一次、两次,但绝不可一退再让。忍让到一定份上,必须有所表示,是对方真正认识到我们的退让不是一种害怕和无能,而只是一种“宽容”,从而不再继续下去。
2.转化原则
所谓“转化原则”,指的是在生活和工作中,有些事情随着自己本身的发展,或者是外部条件的变化而不断地转化。这种转化则是我们掌握容忍之度的重要参照原则。有些人在侵犯别人的某种权益之后,由于对方采取了“忍”的态度,使之更加胆大妄为。于是,这种人在得逞之后,又会将贪婪的目光转向新的利益,从而使原来的行为转化成为另一种难以忍受的事情。这时,我们便不能再保持一种“忍”的姿态,而必须随着事物性质的变化而毅然决然地予以反击和抵抗。
3.忍无可忍便无须再忍
有时尽管在同一事件中,我们起初还是比较客气、谦逊地做出一些必要的忍让,但由于对方实在是过于无理,而且行为方式和欲望令人发指,实在是难以接受。在这种情况下,便可以算得上是一种“忍无可忍”了。在某种程度上,我们已经是仁至义尽了,此时此刻,如果我们再忍下去,就会演变成一种懦弱和无能。
海纳百川,有容乃大
“海纳百川,有容乃大;山高万仞,无欲则刚”“宽以待人,厚以载物”等都是我国传统文化遗留下来的精神所在。中华民族厚德载物则是渊源博大之根本,是一种容纳百川的气度,是一种宽容的思想。学会宽容,才能胸载万物,为人所不能。
宽容体现在能够最大限度地容忍其他意见和观点,这些观点可以是与自己的观点相矛盾的或相反的。莎士比亚说:“宽容就像天上的细雨滋润着大地,它赐福于宽容的人,也赐福于被宽容的人,我们应该学会对别人表现的宽容”。宽容不仅是一种美德,它同样可以为我们带来博大和智慧。
三国时,诸葛亮初出茅庐,刘备称之为“如鱼得水”,而关、张兄弟却未然。在曹兵突然来犯时,兄弟俩便“鱼”呀“水”呀地对诸葛亮冷嘲热讽,诸葛亮胸怀全局,毫不在意,仍然重用他们。结果新野一战大获全胜,使关、张兄弟佩服得五体投地。如果诸葛亮当初跟他们一般见识,争论纠缠,势必造成将帅不和,人心分离,哪能有新野一战和以后更多的胜利呢?
宽容是一种博大,它能包容人世间的喜怒哀乐;宽容是一种境界,它能使人活跃于大方磊落的台阶。只有宽容,才能“愈合”不愉快的创伤;只有宽容,才能消除人为的紧张。芸芸众生,各有所长,各有所短。争强好胜失去一定限度,往往受身外之物所累,失去做人的乐趣。只有承认自己某些方面不行,才能扬长避短,才能不因嫉妒之火吞灭心中的灵光。拥有一颗宽容之心,才能做到海纳百川。
宽容地对待自己,就是心平气和地工作、生活。这种心境能够充实自己的良好状态。充实自己很重要,只有有准备的人,才能在机遇到来之时不留下失之交臂的遗憾。知雄守雌,淡泊人生是耐住寂寞的良方。轰轰烈烈固然是进取的写照,但成大器者,绝非热衷于功名利禄之辈。
俗语有“宰相肚里能撑船”之说。古人与人为善之美、修身立德的谆谆教诲警示于世人,一个人若胆量大,性格豁达方能纵横驰骋,若纠缠于无谓鸡虫之争,非但有失儒雅,反则终日郁郁寡欢,神魂不定。唯有对世事时时心平气和、宽容大度,才能处处契机应缘、和谐圆满。
宽容的过程也是“互补”的过程。别人有此过失,若能予以正视,并以适当的方法给予批评和帮助,便可避免大错。自己有了过失,亦不必灰心丧气,一蹶不振,同样也应该宽容和接纳自己,并努力从中吸取教训,引以为戒,取人之长,补己之短,重新扬起工作和生活的风帆。
宽容,对人对己都可成为一种毋须投资便能获得的“精神补品”。学会宽容不仅有益于身心健康,且对赢得友谊,保持家庭和睦、婚姻美满,乃至事业的成功都是必要的。因此,在日常生活中,无论对子女、对配偶、对老人、对学生、对领导、对同事、对顾客、对病人……都要有一颗宽容的爱心。宽容,它往往折射出为人处世的经验,待人的艺术,良好的涵养。学会宽容,需要自己吸收多方面的“营养”,需要自己时常把视线集中在完善自身的精神结构和心理素质上。
当然,宽容绝不是无原则的宽大无边,而是建立在自信、助人和有益于社会基础上的适度宽大,必须遵循法制和道德规范。对于绝大多数可以教育好的人,宜采取宽恕和约束相结合的方法;而对那些蛮横无理和屡教不改的人,则不应手软。从这一意义上说“大事讲原则,小事讲风格”,乃是应取的态度。
处处宽容别人,容纳别人的观点和看法,做到“百花争鸣,百家齐放”,才能够更加完善和充实自己。宽容绝不是软弱,绝不是面对现实的无可奈何,也不是一种思想和观点上的妥协。在短暂的生命里程中,学会宽容,意味着我们的思想更加开拓、宽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