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3102600000004

第4章 回族在祖国各地(3)

福建是回回民族形成的发祥地之一,早在唐初就有为数不少的阿拉伯、波斯商人由海路来泉州进行商贸,一部分人定居下来,在宋元时期,泉州海外贸易空前发展,大批阿拉伯、波斯商人、手工业者、旅行家、学者、传教士云集这里,使泉州成为“蕃客密居之地”。福州在元代亦有阿拉伯、波斯侨民居住。在元文帝至顺三年(公元1332年),西域穆斯林金吉奉敕为讨平王禅拜官武略将军而率领扬州的“合必军”3000人(多为波斯穆斯林)来福建,途经邵武时留下一部分,主力到达泉州后在当地安家落户,此后在明、清两代,从安徽、河南、广西等地到福建经商和从外省来担任官职的回族人留居下来。

福建回族在节日庆祝、生活习俗、婚丧嫁娶、饮食禁忌方面与内地回族大体相同,平时在汉语中夹杂使用一些阿拉伯语、波斯语,在各户的厅堂、大门门楣上往往贴有阿文“杜阿”。

江西省回族人口较少,只有1万人左右,主要分布在南昌、九江、景德镇市等地。回族在江西定居,是从18世纪晚期开始的,当时来自河南、江苏、山东、安徽等地的回族商人中相当一部分人定居下来,成为江西历史上最早的回族。清真寺为回族穆斯林提供了寺内礼拜和丧葬设备以及进行宗教活动、商议宗教事务的场所。

山东省回族主要分布在济南市、泰安市、德州地区、菏泽地区、聊城地区、济宁市、临汾地区、潍坊市、淄博市、惠民地区、枣庄市,青岛市、东营市、烟台市也有一些分布。

山东回族人数较多,最早来自于元朝时期从西域东来的穆斯林,这些穆斯林组成的“探马赤军”在各地屯垦过程中不少人定居下来,在山东境内形成了一些聚居的村镇。与此同时,也有一些穆斯林达官贵族携妻子眷属来到山东,在元末明初和明清时期,从北京、山西、湖北以及全国各地迁入山东的回族持续不断,使回族成分不断扩大。

山东回族在日常生活中,在汉语中夹杂使用一些波斯语和阿拉伯的词汇,回族住户的门楣上往往有用红纸书写或用长砖刻制阿文书体的“杜阿”,平时见面常互道“色俩目”问好,在婚丧习俗、饮食禁忌、新生儿取名、服饰和节日庆典等方面,都带有伊斯兰特色。全省教派以格迪目人数为最多,哲合林耶派人数较少。

河南省回族人口仅次于宁夏、甘肃而居全国回族第三位,遍布于全省17个地市的110个县,主要分布于郑州市、焦作市、平顶山市、开封市、洛阳市、许昌市、新乡市、南阳地区、周口地区、商丘地区、驻马店地区、信阳地区,其中回族人口超过万人的有27个市(县),并设有郑州管城回族区、开封市顺河回族区和洛阳市缠河回族区,另有20个回族乡(镇)。

洛阳是唐朝东都,这里早就是“胡商”、“蕃客”云集的地方,,开封在北宋时是政治、经济、文化中心,当时也有不少阿拉伯和波斯的穆斯林商人、学者、使者、宗教界人士来此进行经济文化交流,不少人定居下来,他们的后裔逐渐成为回族来源的一小部分。随着蒙古军队西征的胜利,大批由中亚、西亚穆斯林组成的“探马赤军”来到中国,曾驻军于沁阳、孟县一带,或在南阳、襄阳、开封、洛阳、安阳、淮阳、沈丘等各地聚居屯田,形成了一些回回村镇。

河南回族的教派以格迪目居多,后来一部分人改宗伊合瓦尼教派,伊斯兰氛围在回族中较为浓厚,生活习俗、婚丧、饮食、禁忌均具伊斯兰特色。

湖北省回族分布于全省的81个市县,而武汉市的回族人口又占全省回族人口的四分之一,其他回族人口较多的地区是沙市、荆州地区、十堰市和郧阳地区。回回先民早在五代十国时期即已进入湖北,而从元代开始,回回即在湖北定居下来。元世祖至元十一年(公元1274年),蒙古军队攻占湖北各州郡时,一些回回上层分子陆续被派往湖北充任各级地方官员,不少人后来留居下来。明代,山西、河北、山东等地回族将领相继调往湖北各地,他们的后裔逐渐在湖北发展壮大,江浙一带和陕西、甘肃、河南也有大量回民来到汉口经商或逃荒流入湖北,从而使湖北回族得以正式形成。

湖北回族都严格遵守伊斯兰教和各项宗教功修,重视因袭传统和宗教习俗。穆斯林大多属于格迪目教派,后伊合瓦尼派传入,但只有少数回民信奉。

湖南省回族、维吾尔族是世居的少数民族,回族主要分布在常德市、邵阳市,这两个市的回族人口占全省回族总人口的百分之七十以上,其余回族人口分布在益阳、湘西土家族苗族自治州、长沙、怀化、株洲、衡阳及全省各市、县。在回族聚居区先后建立了2个回族乡、3个回族维吾尔族乡、1个维吾尔族回族乡、10个回族村。

湖南回族兴起于元末明初,当时一批随军南下的回族将领进入邵阳、常德等地,其中部分人建功封侯,屯田落籍,繁衍生息,从而形成回族聚居区。另有一部分从事商业和贸易的商贾定居于湖南各城镇和水陆交通要道,成为城市集镇回族人口的主要组成部分。明末清初和清代后期,西北等地回民和皖、浙、陕、甘、冀、鲁等地回民或因战乱或因逃荒纷纷迁徙来到湖南。

湖南各地清真寺里除有碑文、《古兰经》、族谱等等之外,还有一些雕刻、书法、绘画等回族名人遗作。

广东省是伊斯兰教最早传入我国的省份之一,回族人口主要居住在广州市区,其余分布于深圳市、肇庆市、韶关市、湛江市、珠海市、茂名市,省内其他地区有少量回族人口分布。早在唐宋时期,大批波斯、大食(阿拉伯)商人的船队即来到广州,聚居在今怀圣寺一带的“蕃坊”,不少人定居下来,在随后的几百年间,他们逐步融合到回回民族之中。广东回族来源的主要成分,是明代中叶以后从西北、东北、华北以及华东、中南等地陆续迁来的回族。

广东回族的宗教教派属于“老教”,坚持信真主、天仙、经典、先知、前定、后世等六大信仰,严格履行念、礼、斋、课、朝五功。各清真寺一般都挂有“万物非主,惟有真主;穆罕默德,真主使者”的清真言匾额,在宗教活动和日常礼俗中,一般都遵照《古兰经》的规定。

广西回族人口主要分布在桂林地区,其次是柳州市和南宁市,仅桂林市的回族人口即占全区回族人口的百分之五十以上。广西回族是从13世纪于元代时随蒙古军队进入的,包括其他各种色目人。自明清以来又从中原以至西南、西北各省迁入大量回民,内地省份的回族移民是组成广西回族民族群体的主要部分。

广西回族伊斯兰教主要实行教坊制,在宗教信仰和生活习俗方面均保持着自己的民族特色,婚丧、节庆、饮食上也严格遵守伊斯兰教教义的要求。

海南省回族绝大多数分布在三亚市羊栏区,这里曾是唐宋以来粤、闽、浙地区与阿拉伯、波斯、东南亚贸易往来中,许多外籍商人和移民进入大陆的必经地之一,回族族源既有阿拉伯、波斯及中亚细亚地区信奉伊斯兰教的各族人民,也有东南亚信奉伊斯兰教的居民。

海南回族的婚姻、节日、丧葬、生活习俗等,都严格遵守伊斯兰教教规。

三、西南地区和港、台地区的回族和伊斯兰教

四川省回族主要分布在盐亭、广元、青川、平武、松潘、阆中、武胜、苍溪、宜宾、高县、新都、崇庆、西昌、德昌、会理、阿坝等县以及成都、重庆、泸州、自贡、内江等地。四川回族先民可上溯到唐朝,唐德宗贞元十七年(公元801年),唐剑南西川节度使韦皋部将毗罗在南诏军的配合下,潜袭吐番险要,俘虏2万大食兵,同时,唐僖宗广明元年(公元880年)黄巢起义军攻破唐朝首都长安,唐僖宗在逃往成都的途中,所带的随从中还有波斯人,另外,唐代中外贸易极盛,首都长安蕃客云集,旅居长安的大食、波斯商贾也有一些人到了四川。在元代时,一些探马赤军中的穆斯林在崇庆州、灌州等地进行农垦,元代著名政治家赛典赤·赡思丁在至元元年(公元1264年)出任陕西五路西蜀四川行中书省平章政事达九年之久,其第三子忽辛曾在大德八年(公元1304年)出任过四川行省平章政事,其第四子苫速丁兀默里曾任建昌路(今四川西昌)总管,这样,赛典赤·赡思丁父子以及其他回回官员、驿站的回回官兵、工匠加上在四川境内屯田的回回军户和大批回回商人,便构成了元代回族的重要组成部分。明清时期回族在四川有进一步发展,有更多的回族随军或经商入川,云南和西北回民起义失败后起义将士入川者不少,回族的分布格局基本上在清代定了下来。

四川回族信奉的伊斯兰教,基本上都属于老教格迪目派,尕德林耶教派也发展了一批信徒,其他教派门宦如伊合瓦尼、西道堂、虎夫耶也相继传入四川。四川回族的风俗习惯深受伊斯兰教的影响,在给婴儿取经名及饮食、服饰、节庆、婚丧等方面的习俗,基本上和全国各地的回族大致相同。

贵州省回族分布于全省各地,其中毕节地区的威宁彝族回族苗族自治县约5、8万人,是贵州回族人口较为集中的地区,其次为黔西南布依族苗族自治区和安顺地区、六盘水市、贵阳市,其他地区有零星分布,现全省有3个回族乡、2个苗族回族乡、2个彝族回族乡。

回族先民于元初到达贵州,忽必烈曾于公元1253年率10万大军政入云南,而贵州省威宁自治县,昔日就是云南管辖的地方,在当年驻扎的军队中有不少回回军士。明初朱元璋征讨云南,其中许多回族军士在乌撒(今威宁)境内屯垦,明末清初是回族移入贵州的一个时期,回族商人和军士中不少人在贵阳、遵义、安顺、镇远、威宁等地定居下来。清初中叶,又从云南迁来不少经商和反清起义失败的回族人士到贵州各地。

伊斯兰教传入贵州有700年的历史,现有格迪目、哲合林耶、伊合瓦尼等3个教派,当地回民除宗教生活中使用阿拉伯语和波斯语外,还在日常生活中夹杂使用阿拉伯语和波斯语的词汇。

云南省回族人口在全国回族人口中居第六位,主要居住在滇东、滇东北的昭通、鲁甸、会泽、宣威、曲靖、寻甸,滇中的嵩明、西山、盘龙、五华、禄丰,滇南的个旧、开远、建水、弥勒、泸西、砚山、通海、华宁、玉溪,滇西地区的巍山、永平、大理、腾冲、泪源等。

回族先民进入云南最早始于唐代,大批回回人迁入云南是在元代。元世祖忽必烈于公元1253年率蒙古军、西域回回军10万人攻占大理,此后众多中亚、西亚穆斯林和新疆维吾尔人作为官吏、将领、士兵、军匠被派往云南,在赛典赤·赡思丁及其子纳速拉丁等回回官吏、将领的统帅下,分散在云南各地进行屯戍。在明清两代,内地回民大批进入云南,回族人沐英被留下治理云南,明代中期,不少陕甘回族和江南回族随兵部尚书王骥以及其他明军将领多次征讨麓川而入滇落籍,明末又有湖、广等地回族随明桂王永历帝转战各地退入云南,清康熙、雍正、乾隆时期,清廷又曾从河北、山东、四川等省区征调一批回族士兵随同回族将领驻防滇东北等地区,使回族遍布云南各地。赛典赤·赡思丁任云南行省平章政事达六年之久,杜文秀领导回民起义坚持斗争18年,明代大航海家郑和及伊斯兰学者马注、马德新、马联元、傅统先、马坚、纳训、纳忠等人,都是云南回族的杰出人物。

云南伊斯兰教有格迪目、哲合林耶、伊合瓦尼3个教派,回族在婚俗、生育、丧葬、节庆等方面均按照伊斯兰教礼仪的规定进行。

西藏回族多数居住在拉萨市,其余人口分散居住在西藏的44个县中。西藏回族中,包括内地迁来的回族和克什米尔迁来的穆斯林两部分。西藏回族属伊斯兰教的正统派(逊尼派),老年人每天都要到清真寺作礼拜,青年人一般每个星期五去清真寺作一次礼拜。

台湾有回族人口4万人,伊斯兰教在唐代由陆路(经西域)和水路(经南海)传人中国时,由海路传入了台湾。明永乐七年(公元1409年)至宣德六年(公元1431年)年间,郑和曾率领一批回族人士路过台湾,此后福建泉州一带的回族陆续有人不断来台,公元1661年郑成功率25000名官兵从荷兰侵略者手里收复台湾,东南沿海一带的一些回族曾与郑成功一起参加战斗。1683年清军来台时带去一些以使船为生的回民,1945年台湾光复后从大陆移去部分回民,1949年国民党当局撤退台湾时也带去一些回族人士。

台湾回族属伊斯兰教的格迪目派(即老教),回族社团主要有“中国回教协会”、“台湾省回教协会”、“中国回族青年会”、“中国回教文化教育基金会”,出版有《中国回教》杂志。

香港特别行政区有穆斯林3万多人,其中回族2万多人,分布于香港本岛、九龙、新界等地。香港回族主要来源于广东省,香港开埠前就曾有广州和肇庆的回族零星迁徙到香港,抗日战争至解放前夕又有大批回族从广州和肇庆移居香港,解放前后亦有小部分回族从北京、上海、南京等地移居香港。

香港穆斯林来自世界各地,在宗教派别上有逊尼派和什叶派之分,其中逊尼派人数居多,中国穆斯林属逊尼派,穆斯林每逢星期五都到清真寺参加“主麻”礼拜,每年的开斋节、古尔邦节也到清真寺举行聚礼。

①张天路等《中国穆斯林人口》.宁夏人民出版社1991年版,第163页。

②见《陕西通志》

③见《多桑蒙古史》。

同类推荐
  • 前辈们的秘密

    前辈们的秘密

    本书所写的是中国文坛和学界的一流文化人。其中包括王元化、李泽厚、黎澍、施蜇存、金性尧、黄裳、范用、唐振常、曾卓、辛丰年、谷林、吴小如、周作人、张爱玲等,多为第一手材料,对这些人物作学术分析,写出他们真正的价值。这些人都是“专家之上的文人”,中国文化都是由这种“专家之上的文人”传承和推进的。此书深入浅出、雅俗共赏,是一本具有深刻文化含量的大书。
  • 文化软实力与国际谈判

    文化软实力与国际谈判

    文化是国家软实力的重要内容,国际谈判深受其影响。在两国的谈判竞争中,军事等硬实力与文化软实力是很重要的两个方面。中国为什么在国际谈判桌上很多时候不占优势?我认为原因有二:一是对文化的差异性认识不够。冲突的基本根源不再是意识形态,而常常是文化方面的差异。主宰全球的将是“文明的冲突”。二是对新闻媒体的作用不够重视。在相当大的程度上,媒体已经开始主导社会舆论的话语权,特别是网络世界的兴起,舆论浪潮席卷而来。谈判是最直接的文化角力。我方人员的文化积累,对对方文化背景的熟悉与洞察,和不同文化背景人士的交流应对……小而言之,关乎在某次谈判中是否可运筹帷幄、长袖善舞;大而言之,关乎一个国家在国际交往中的外在形象,以及在国际谈判席上主动权和话语权。
  • 世界最具神奇性的探险故事(1)

    世界最具神奇性的探险故事(1)

    我的课外第一本书——震撼心灵阅读之旅经典文库,《阅读文库》编委会编。通过各种形式的故事和语言,讲述我们在成长中需要的知识。
  • 听三毛讲远行

    听三毛讲远行

    好想跟着三毛远行,一同去金色海洋吹风,聆听音乐王国的天籁之音,伴着大西洋的七颗钻石感受清风拂面的恬然情怀。
  • 古寺之谜

    古寺之谜

    悬空寺作为现存唯一的三教合一的寺庙为什么能悬而不坠?“先有潭柘寺,后有幽州城”的说法古已有之。这种说法是否准确?博大精深的少林武学究竟源自何方?布达拉宫这一世界屋脊上的“白宫”最初是为女人而建?杭州灵隐寺中是否有那位传说中的济公?雍亲王的府邸被乾隆改成了喇嘛庙,是出于孝心还是另有目的?法门寺何以能使整个大唐帝国疯狂,它的地宫中埋藏了怎样的天机? 千年古寺,衍生无限传说:匪夷所思的佛像传奇,珍贵无比的佛家法器,趣味浓郁的佛国典故,神奇诡秘的佛教传说。让我们走进奇妙的世界,探索中国二十座著名古寺。
热门推荐
  • 鬼王霸宠:逆天大小姐

    鬼王霸宠:逆天大小姐

    汉白玉材质的地板在柔和的灯光下映出一幕绝美的画面:一个妙龄女郎轻躺在一张铺满天鹅绒的躺……
  • 清朝十讲

    清朝十讲

    说到清朝,人们最先想到的可能就是紫禁城(故宫)。紫禁城是分外廷和内宫的,但是,国事与家事在这座紫禁城中混合,掺杂不清,融为一体,这也是这座故宫里面独特的现象。
  • 老人与鸟

    老人与鸟

    那是一只狡猾的鸟。鸟不同于走兽,想飞哪就飞哪,鸟在天空翱翔,是自由的象征,总是让人忍不住要抬头张望。老人已经老了,懒得去外面的世界走动,他再看鸟,就觉得鸟也不容易,鸟也有它的局限。比如,鸟虽然可以飞来飞去,但除了燕子大雁那样的候鸟外,大部分的鸟都是留鸟。留在哪里?生活在怎样的环境,它似乎可以随便选择,但事实却并不是那样。母鸟把它生在什么地方,它的影子就留在了哪里。天空无限,它的生活圈子却是有限的。
  • 欠你一滴泪

    欠你一滴泪

    “如果我死了,你一定要记住我。前世我一定是欠你一滴眼泪,否则这辈子不会爱的这么辛苦。”于是她跑了出去,将日本人引开,好让他离开。他在逃离时,听到不远处传来几声枪响,热泪盈框……后来在收拾她的遗物时,发现了她的日记,里面画满了他的素描……
  • 血门

    血门

    本书为公版书,为不受著作权法限制的作家、艺术家及其它人士发布的作品,供广大读者阅读交流。汇聚授权电子版权。
  • 游酢新论

    游酢新论

    收录近十年来的文稿近40篇,内容包括游酢的历史功绩、影响和评价,游酢理学思想、诗风、书法等方面的论述,以及福建游氏源流考述等,比较客观地探讨了“程门立雪”以及“道南”源头活水、“道南酋”、游酢的交往文化氛围等论题,尤其是成穗典故“程门立雪”,乃尊师重教典范,影响广远,数篇专稿集中推出,以为“程门立雪”920周年之纪念。总之,“游酢新论”(续编)涉及方方面面,颇出新意,是传统文化探索者坚守的成果。
  • 列仙传

    列仙传

    本书为公版书,为不受著作权法限制的作家、艺术家及其它人士发布的作品,供广大读者阅读交流。汇聚授权电子版权。
  • 快穿之男配大大你别跑

    快穿之男配大大你别跑

    她身为一个杀手,被最爱之人背叛任务失败而死,为了能重生报仇,她与系统签订了契约,穿越位面攻略男配。她以为此生再也无法爱上别人了,可是他却成了她生命中一束光,温柔了她的岁月。问世间情为何物?不过是一物降一物。
  • 毒妃至尊

    毒妃至尊

    一句话简介:为你血染天下,但求一世长安。 苏九黎:我爱你,即便等上千年万年,也甘之如饴。寒夜柒:我爱你,即便失去所有记忆,也一见倾心。
  • 鸟与昆虫

    鸟与昆虫

    本书分上下两篇分别介绍了常见的鸟与昆虫。主要内容包括:留住大雁;天鹅仙女;“爱情的象征”;导航鸟;神秘的鹤;稀世珍鸟;亚洲“鸵鸟”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