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3103600000006

第6章 度量如海涵春肓,气概如乔岳泰山(2)

孔融的父亲听到这句话,直夸他说:“这么小就懂得礼让,真是爸爸的好孩子,好孩子!”

孔融后来成为当时举足轻重的人物,这应该与他从小懂得谦让的品格有直接的关系吧?

列子在《列子·天瑞》篇中写道:“若是聪明的人计算利害,估量虚实,揣度人情,所得一半,所失也一半。若是不聪明的人,不计算利害,不估量虚实,不揣度人情,所得一半,所失也有一半。计算与不计算,估量与不估量,揣度与不揣度,有什么不同?只有无所不估量,则完全成功而没有失败。”让人不是怯懦,“让”,中有道,“让”中有术。

《菜根谭》中说到:“径路窄处,留一步与人行;滋味浓时,减三分让人尝。此是涉世一极安乐法。”这句话旨在说明谦让的美德。在道路狭窄之处,应该停下来让别人先行一步。只要心中经常有这种想法,那么人生就会快乐安详。所谓谦让的美德绝非一味地让步,不要忘记精确的计算:即使终身的让步,也不过百步而已。

凡事让步表面上看来是吃亏,但事实上由此获得的必然比失去的多。这是一种圆熟的,以退为进的做法。为什么要退让呢?书中说:“人情反复,世路崎岖。行去不远,须知退一步之法;行得去远,务知三分之功”。“人情翻覆似波澜”。今日的朋友,也许将成为明日的仇敌;而今天的对手,也可能成为明天的朋友。世事一如崎岖道路,困难重重,因此走不过的地方不妨退一步,让对方先过,就是宽阔的道路也要给别人三分便利。

在社会上,无论说话也好,做事也好,不肯给别人一点余地,不愿给别人一点空间,往往只为了“争一口气”,本来没有什么大不了的琐事,非要大费周章的。坚持己见、互不让步,结果小事变大事,甚至搞得两败俱伤,又是何苦?

人在世间若是不能忍受一点闲气,不肯给人方便,让人一步,往往使自己到处碰壁,到处遭逢阻碍;不肯给人方便,结果自己到处不方便。

如果大家都能像李叔同那样,在自己面临危难之际,还能想到他人的需要,把自己急需的福利让于他人,那我们的社会不就早变成了“美好的人间”?或许让大家都做到这一点会很难,但最起码,我们平常在语言上能不能让人一句?能不能给事情留些许回旋的余地?

谦让,多发生于竞争情境,谦让能使矛盾化解,争斗平息,对手变手足,仇人变兄弟。谦让是避免斗争的极好方法,无论对个体还是对整个社会都具有深远的意义。

如果得理不让人,让对方走投无路,有可能激起对方“求生”的意志,而既然是“求生”,就有可能是“不择手段”,这对你自己将造成伤害。好比老鼠关在房间内,不让其逃出,老鼠为了求生,会咬坏你家中的器物。放它一条生路,它“逃命”要紧,便不会对你的利益造成损害。

对方“无理”,自知理亏,你在“理”字已明之下,放他一条生路,他会心存感激,来日自当图报。就算不会如此,也不太可能再度与你为敌。这就是人性。

得理不让人,伤了对方,有时也连带伤了他的家人,甚至毁了对方,这有失厚道。得理让人,也是一种积蓄。

人海茫茫,却常“后会有期”。你今天得理不让人,哪知他日你们二人不会狭路相逢?若届时他势旺你势弱,你就有可能吃亏!“得理让人”,这也是为自己以后做人留条后路啊!

以宽宏坦荡之心

应对他人之险恶人褊急,我受之以宽宏,人险仄,我待之以坦荡。

——李叔同《格言别录》

1925年,李叔同应然庆法师之邀,前往上虞法界寺挂褡,住在一套供比丘净修的禅房,一明一暗。外间供养佛祖,里屋为比丘寮房,是一处极为安静的地方。但是李叔同在这里却是体格日衰,尤其是鼠类搅扰,令人昼夜不宁。

一天夜里,李叔同洗笔掩卷,吹灭了油灯,刚想睡觉,这批山鼠就像进入无人之境,在寮房里上窜下跳,你咬我追,吱吱乱叫。已是深夜十二点了,大师披上海青,拖着草鞋,点燃小油灯,上上下下照了一遍,“啊!”了一声,不禁大惊失色,山鼠不仅把在俗弟子刘质平为他刚做的新僧衣咬了几个洞,竟连佛像的手足,也啃得像大菠萝一般,坑坑凹凹;这还不算,竟敢在如来佛的手心里拉了许多的黑色粪便。

“罪孽!罪孽!”李叔同喃喃自语着,心中很觉得难过。小小鼠类竟然凌辱佛祖!既不能“杀生”,又要避其烦扰,奈何?他举灯伫立着,一动也不动。

“啊……有了。”李叔同眼睛一亮,心想:“记得昔贤有‘畏鼠常留饭,怜蛾不点灯’之说,何不以饲猫之饭饲鼠,可免鼠患矣……”于是,吹灭了灯,回到寮房睡下,任其山鼠翻天。

翌日,小沙弥送来了早斋。自己在未吃之前,先把饭菜的大半撒于佛下;午斋照样。如是早中两餐,每日如此。果然,山鼠渐渐被驯服了;每日固定时间、固定地点“开饭”,再也不去乱咬衣服了,再也不爬到佛爷头上拉屎了。

从此,彼此相安无事!

正所谓冤冤相报何时了,他人对我不善,我以暴制暴,以恶制恶,反过来他人也如此不开面,那我们的生命岂不要在无穷无尽的仇杀中度过?

佛法讲究的是以德报怨,你以怨对我,我以德对你。所以在这里李叔同用自己和老鼠之间的一段“斗争”告诉你这样一个道理:人褊急,我受之以宽宏,人险仄,我待之以坦荡。

关于此,有一个很经典的佛家故事:

过去,有一位国王带领许多妃嫔、宫女到郊外游戏打猎。途中,国王追逐野兔走远了,妃嫔们于是在树林中等候。

妃嫔们看到一位修道者正在林中沉思,于是向他请教。国王回来之后,责备她们与陌生人说话。

“我不过是指导她们学习忍辱的精神而已。”修道人安详地回答。

“哈哈!你自命为忍辱的人吗?我倒要试试你的忍辱修养。”说着,他挥剑将修道者的手臂斩断。

“现在,你该愤恨了吧!”国王得意地说。

修道者虽然痛苦,仍然和缓地看着他,回答:“我不愤恨。怀恨只有冤冤相报。将来我成道后,一定要来度化你,以了结这段业缘。”

慈悲心在他的神态中表露无遗。国王感动极了,跪在地上,深深后悔。

修道者以德报怨的精神,充分显示他崇高的修养。

这位忍辱仙人,正是释迦牟尼佛的前生。

佛陀说“冤冤相报何时了”,我们也经常把这句话挂在嘴边,可是又有多少人理解蕴含其中的博大的智慧?冤冤相报是多少痛苦的根源,佛陀让我们放下怨恨,就是给我们指了一条通向幸福的光明大道。这不是一句空话,有实例为证。

在一个偏僻山间,住着一个被病痛折磨的老人,他知道自己将不久于世,就把两个儿子叫到床前。他对长子说:

“弟弟还幼小,要好好爱护他,尽兄长的责任。”

没几天,老人家离开了苦恼的世间。

三年后,哥哥结婚了,娶了同村的女孩子,妻子看丈夫厚待弟弟很不顺眼,所以经常对丈夫说:

“我看还是让弟弟自己去谋生吧!”

爸爸临终的遗言,哥哥不敢忘记。所以每当妻子对他说这一类的话,他就转过头,掩住耳朵。

但日子一久,在妻子的影响下,哥哥也嫌恶起弟弟来了。

一天,哥哥照妻子的指示,把弟弟带到离城很远的尸陀林。

按照当地的习俗,人死了将死尸抛弃在这儿,由鸟兽去啄食。林内非常幽暗,白骨遍地。深远处,有一棵古老的柏树,高及云霄,遮住了整个山谷。哥哥取出绳子,将弟弟绑在粗大的枝干上,说道:“不是我残忍,说实在的,你带给我许多麻烦。”说完掉头奔跑回去,不顾弟弟悲惨的哀求声。

天暗下来,一片漆黑。虎、狼、狮、豹陆续出现,无数只凶恶的兽眼,发出贪狠的蓝光,逼近柏树。树上的弟弟极力挣扎:“救命呀!救救我吧!”他发狂似地叫着。

恰好途经此地的佛陀听到了呼救声。

“可怜的孩子,下来吧!”佛陀对着树上的孩子说。那孩子下来后抬头仔细一看,一位高大庄严的人在他面前,慈和地微笑着。

“您是?”过度的惊奇使他不知怎样才好。

“我是佛陀。”

“噢!佛陀!我愿像你,做佛陀,自救救人!”弟弟五体投地向佛陀叩拜。

于是佛陀带他回王舍城。从此,弟弟在佛陀的僧团修学,听闻佛法,不久便证得果位。

弟弟证道以后很想念哥哥,他对佛陀说道:“佛陀!哥哥虽曾危害我,但我因此得到佛陀的引渡,所以我想去度化他。”

“很好!我很嘉赏你这种心意。”

于是弟弟返回哥哥的家里,嫂嫂看到他赶紧躲到房间里去。她想弟弟一定是来报仇的。

“哥哥!嫂嫂!你们不必躲避,我一点也不记恨,反而要感谢你们。我因你们遇到恩师佛陀;我是特地来致谢的,希望你们也能够学佛早日离苦。世间上的财物、生命都是无常的,终有一天将离开我们;但是在佛法里,可以获得无价的财宝和快乐。”

这番话,使夫妻俩如梦初醒,他们鼓起勇气对过去忏悔。于是,兄、弟、嫂嫂三个人并肩走向佛陀住的竹林精舍。

从以上故事中我们不难看出,佛教的以德报怨是要有忍辱功夫的。而佛家推崇的忍辱是一种强毅的忍力,不但可以成就世间的大事业,就是出世间的一切善法,也无不靠它完成。所以释迦牟尼佛陀曾经教诫弟子们说:“世间最有力者,为能行忍辱之人。”因此,忍辱绝不是屈服于恶势力之下的一般懦夫行为,更不是含恨于心而不敢怒形于色的无力反抗,佛教的忍辱,是通过了缘起的真理,而以慈悲心为基础的,是不怀怨恨,不存报复,进而感化和度化对方,就是以德报怨。

在我们现实生活中,人与人之间贵在和谐,如果谴责别人的小过失,念念不忘别人的旧恶,将使我们的心受到挟制,心眼狭小,更造成自己与别人相处时的潜藏危机,为自己树立更多的敌人。相反,一个讲忠恕待人之人,心胸开阔、宽恕仁爱,他自身的修养不但臻于完美,与他人之间也是一团和气。

“爱产生爱,恨产生恨”,懂得用宽容的心去看待仇恨自己的人,甚至能帮助对方摆脱危险,这才是大丈夫所为。

不计前嫌是一种很高的思想境界,是一种处理彼此积怨的好方法。不论在同事之间,还是在家人亲友之间,采取捐弃前嫌的言行,不仅有利于化解已有的矛盾,恢复和发展人际关系,而且有助于塑造自身良好形象,赢得舆论好评,营造良好的人际环境氛围。

同类推荐
  • 做才是得到

    做才是得到

    现在,许多人常抱怨生活太苦,想尽各种方法寻求解脱之道。实际上,就算有人告诉了你苦的真相,以及改变逆境、离苦得乐的究竟智慧和方法,但你不相信,就是不去做,最后还是只有在人生中高一脚、低一脚地跋涉,从一种苦陷到别一种苦中,对快乐只有望洋兴叹。本书开示我们:唯有敬畏因果、感恩无常,依靠佛法的殊胜加持,方能挣脱逆境,不怕苦、不怕死,享受人间各种福报利益。如此,人生不同年龄段的所谓“难关”,也只不过是通往解脱的阶梯而已。
  • 走进神秘高僧

    走进神秘高僧

    在这里,我们即将看到:秀丽的山川,古老的城镇,尘封的遗迹,神秘的陵寝;我们将接触到:奇石美玉,奇异建筑,珍贵遗产,传奇人物……它们背后的故事,深藏的历史,蕴蓄的文明,让那些渐行渐远的动人往事重新焕发生机,让那些早已离去的作古先人变得生动可感,在这里,每个人都会获得“不一样”的感觉。
  • 吴言生说禅壹:经典禅语

    吴言生说禅壹:经典禅语

    禅学大师吴言生的权威著作《经典禅语》精选流传禅林、脍炙人口的禅宗格言名句,结合富有启迪性的禅门智慧故事,进行生动形象的体悟与诠释,将禅语的精髓要义,呈献于读者面前。全书语言精警凝炼、形象明快、雅俗共赏,能让读者准确全面、生动亲切地领悟、欣赏经典禅语的言外之言、味外之味、韵外之韵,获得心灵的净化与提升。在浮躁烦扰的现实社会中,《经典禅语》将带领读者感悟禅门智慧,培养禅悦心态,为红尘浊世中迷失自我、喧嚣烦躁的现代人找到安稳身心的家。
  • 李叔同说佛

    李叔同说佛

    字字珠玑,启悟世人的大德讲演录——他是个才气横溢的艺术家,更是一代名僧。在人们心目中,他就像一个“谜”,一个难以琢磨的谜。
  • 修行即修心

    修行即修心

    引领都市禅修风潮,慰藉心灵的灵修之旅。人生在世如身处荆棘林中,心不动则人不妄动,不动则不伤;如心动则人妄动,则伤其身痛其骨,于是体会到世间诸般痛苦。
热门推荐
  • 城堡

    城堡

    《城堡》是卡夫卡三部长篇小说中的最后一部,始写于1922年,小说描述了这样一个故事:土地测量员K受命赴某城上任,不料却受阻于城堡大门外,于是K同城堡当局围绕能否进入城堡之事展开了持久烦琐的交涉。城堡就位于眼前的一座小山上,可它可望而不可即;它是那样冷漠、威严,像一头巨兽俯视着K;它代表了一个庞大的官僚机构,那儿等级森严,有数不尽的部门和数不尽的官吏,还有数不尽的文书尘封在那里,长年累月无人过目,得不到处理。面对这座强大的城堡,K很无奈,直到最后也未能进入城堡。小说自始至终笼罩着一种神秘、梦魇般的气氛,寓意深刻,令人回味无穷。
  • 曹操

    曹操

    伊沙的长篇历史小说《曹操》用三十六个章节,以新颖的视角和开阔的历史态度,书写了三国时期最重要的历史人物之一曹操的一生。本书讲述了曹操少年时的种种趣事,青年时的锋芒初露以及他此后历经的刺杀董卓、始兴大义、痛失至亲、得遇天下义士、官渡之战、灭袁绍、平定河北、又定辽东、赤壁大败死里逃生、战马超收复长安等一系列的事件,描写了曹操南征北战的武功和叱咤风云的军事天赋,展现了一代枭雄在乱世中终成魏王的传奇风采。
  • 拈花忆剑录

    拈花忆剑录

    百花盛开,群芳争艳,再美景色不及她嫣然一笑。一位冷若冰霜,一位热情如火,爱恨情仇之间,主角快意恩仇,仗剑天涯,执剑为红颜。
  • 画满田园

    画满田园

    玄妙儿从当代画家,穿越到了家徒四壁的古代农家,不过没关系,自己只要一笔在手,不怕赚不来银子。执笔:画一幅万里江山,画一幅锦绣田园。画一幅金玉满堂,画一幅锦瑟和鸣。
  • 不灭龙剑

    不灭龙剑

    从死人堆里爬出来的奈萨托尼,一出生就被万千宠爱于一身的公主爱丽丝,毫无焦点的平行线。却在世界与命运的玩弄下,走在了一起。冷酷的世界和温暖的世界,丑恶和纯真,谎言与真诚碰撞在了一起。
  • 都市功夫圣医

    都市功夫圣医

    “穿越者?高手重生?你有系统?”“不好意思,在本帝面前,你们都是蝼蚁!”且看一代仙帝,带着整个宗门回归都市!管你人皇鬼帝,还是神魔仙佛,逆我者,通通轰成渣!!
  • 鬼妃夜行:相爷,小心撩

    鬼妃夜行:相爷,小心撩

    “今日,我要跟你恩断义绝!”她割袍断义,痛斩三千青丝。“你若断得了,算我输!”他高居上位,低眉俯瞰,众生若蝼蚁,她若浮萍。她说,诸葛夜行,你从来都没有爱过我。你爱的,只是跟我一样的另外一张脸。可是,阿樱啊,我若不爱,为何要为你打下这锦绣河山,血染了大地,为你,我与众生为敌,不惜……叛国、弑帝、征战天下。这万丈河山纵然再好,若没了你,该多无趣……
  • 学懂弄通基本理论

    学懂弄通基本理论

    本书系统阐述了中国共产党基本理论的各个组成部分及其相互关系,着重说明理论的精髓、特色和关联。在概述马克思列宁主义、毛泽东思想、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全貌、全程的基础上,突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特别是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历史地位和指导意义。全体党员干部,要把学懂弄通党的基本理论作为自身良好发展的工作习惯和生活习惯,把理论的力量转化为工作的动力和指引,以便更好地观察复杂形势,破解疑难问题。本书注重基本理论和基础知识的整体性与系统性,旨在说明其中的贯通性,将精深的基本理论通俗化,做到一看就懂、一学就会,真正做到学懂弄通,以帮助广大党员干部更好地学习党的基本理论,努力在新时代开启新征程续写新篇章。
  • 人体透视:生命的密码

    人体透视:生命的密码

    集中你的视线,来进行一次人体的奇妙之旅!你无需移动分毫,借助这本书中的神奇书页就可以进行一次人体的深度探索。本书共分八个章节,分别从人体的感觉系统、神经系统、循环系统、运动系统、呼吸系统、消化系统、泌尿系统、生殖系统详细阐述人体的奥秘,不但全面而且适合青少年的阅读思维方式。希望广大青少年朋友能够在阅读的同时增长更多的科学知识。
  • 爱情契约:总裁请守诺

    爱情契约:总裁请守诺

    多年后,童柔茵回过头来想自己前些年的日子,觉得真的是波澜不断。不过,现在的她,儿子平安无事,健康成长,又有了一个活泼可爱的女儿。虽然,第二个孩子无缘出生,但已经足够了。童柔茵抬手摸了摸自己的脸,这张脸,也恢复得差不多了。她爱的人陪在她的身边,还有一双可爱的儿女,人生也就满足了。“老婆,这辈子,我们一直在一起。我爱你。”封翊翰深情的对着童柔茵说。“羞羞羞,爸爸妈妈羞羞脸。”在女儿的调侃中,童柔茵幸福的笑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