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3111900000003

第3章 行事周全是中庸(2)

韩愈暗中调查,但听华阴百姓都说柳涧的好处,有人更赞他说:“柳大人为官清廉,办事公正,是天下最好的官了,说他贪污,说死我也不会相信。一次,柳大人到我们农家巡察,他不仅和我们吃一样的饭,还亲自下田干农活,整整忙活了一天,他也不叫一声累。请问,这样的人还会是贪官吗?”又有人附和道:“柳县令对我们百姓从不欺压,对官绅子弟也不放纵。城里张员外的公子仗势欺人,柳县令就把他关在大牢里,谁讲情都没有用,柳县令真是个难得的好官。”

韩愈听百姓这样说,对柳涧充满了敬意。他认定这是两个刺史相互串通处治柳涧,就上书朝廷要求惩治刺史,为柳涧复官。

朝廷派来官员复查,令韩愈万想不到的是,柳涧贪赃枉法的证据被一一查实,柳涧的伪装也不攻自破了,韩愈大感沮丧,他醒悟道:“柳涧的伪装纵是精妙,也终有暴露这一天啊!可叹我不作深查,这个教训当时刻铭记。”

知人识人是一件很难的事情。我们不要只注意所能看到和听到的,重要的还是要自己去调查,要有主见,真正去辨别是与非,而不要盲目地以为多数人就是正确的,致使我们把错的当成对的。

中庸的艺术

判断一个人的好坏,只凭道听途说就下断论是不行的,重要的是要进行调查,但也要注意,调查不能在只是在表面上调查,只有要深入调查,才能真正查明真相。

善于寻找并创造机会

等待机会的人是愚者,创造机会的人是强者。

一位超级富翁在一次演讲中说:“许多人空叹没有机会,机会来时,他们却总是因为没有准备而失之交臂。我的建议是只要你准备好迎接机会,机会随时都会来叩门。”

戴尔·卡耐基曾说过一句话:“成就最大的人,往往是那种愿意行动而且敢于行动的人,‘万事俱备’号轮船永远不会驶离码头太远。”惟有那些主动出击、善于创造机会和把握机会的人,才可能从最平淡无奇的生活中找到一丝机会,用自身的行动改变他们的处境,把自己的人生之船开到理想的彼岸。

俗话说:“愚者丧失机会,弱者等待机会,智者把握机会,强者创造机会。”强者可以在可能的情况下,通过自己的努力,创造有利于自己成功的机会。如果你想成功,你就要做强者,就要学会创造机会。

机会不是等待来的,在今天竞争这样激烈的社会,只有通过自己的努力,利用各种客观条件为自己创造机会,才能让自己的才华得到施展,才会拥有一个更大的发展空间。

怎样才能够创造机会呢?法国作家巴尔扎克告诉我们:“机会的获得是极不容易的,需具备三大条件,那就是:像鹿一般会跑的腿,逛马路的闲工夫,和犹太人那样的耐性。”

美国新闻记者罗伯特·怀尔特则说:“任何人都能在商店里看时装,在博物馆里看历史。但具有创造性的开拓者在五金店里看历史,在飞机场上看时装。”

也有人说:“当别人做得十分全面时,你不但要做得全面,还要做得有特色;当别人做得有创意的时候,你要做得有颠覆性,即概念创新……”

对待机会,有两种态度:一是等待机会,一是创造机会。成功者不是等待机会,而是创造机会。任何一种良好的机会,全在于自己去创造,如果你天真地相信好机会在别的地方等着你,或者会自动找上门来,那么,你是无疑是天下第一号傻瓜。所以,如果你正失业,不要等着好差使上门找你;如果你不去创造,就不要等着上司给你加薪;如果你不去找客户洽谈生意,客户也不会主动给你送来业绩,就算你等白了头,也不见得成功会找上门来。总之,如果你不去创造机会,不去发现机会,你就会在守株待兔般的等待中虚度一生。机会从来都是给有准备的人准备的。一个人若想要获得机会,需要采取行动,把机会创造出来,但如果他等着别人用银盘子双手把机会送到他面前,他只有失望的份。我们应该牢记,良好的机会要靠自己去创造。成功的人,都是善于创造机会的人。

机会只给准备好的人。在一家合资公司里有A、B和C三人是同事,他们三人都想得到晋升的机会。A常常觉得自己满腔抱负没有得到上级的赏识,而且经常想:如果有一天能见到老总,有机会展示一下自己的才干就好了!B呢,也有同样的想法,他更进一步,去打听老总上下班的时间,算好他大概会在何时进电梯,他也在这个时候去坐电梯,希望能遇到老总,有机会可以打个招呼。他们的同事C更进一步。他详细了解老总的奋斗历程,弄清老总毕业的学校、人际风格、关心的问题,精心设计了几句简单却有分量的开场白,在算好的时间去乘坐电梯,跟老总打过几次招呼后,终于有一天跟老总长谈了一次,不久就争取到了更好的职位。所以说,机会只给准备好的人。

在一次大型招聘会上,某着名外企人事经理说,他们本想招一个有丰富工作经验的资深会计人员,结果却破例招了一位刚毕业的女大学生。当时,女大学生因为没有工作经验,在面试一关即遭到了拒绝,但她并没有气馁,一再坚持。她对主考官说:“请再给我一次机会,让我参加完笔试。”主考官拗不过她,就答应了她的请求。结果,她通过了笔试,由人事经理亲自复试。然而,找一个没有工作经验的人做财务会计不是他们的预期,经理决定收兵:“今天就到这里,如有消息我会打电话通知你。”女孩从座位上站起来,向经理点点头,从口袋里掏出两块钱双手递给经理:“不管是否录取,请都给我打个电话。”

经理对这个女孩产生了浓厚的兴趣,问:“如果你没被录取,我打电话,你想知道些什么呢?”“请告诉我,在什么地方我不能达到你们的要求,在哪方面不够好,我好改进。”“那两块钱……”女孩微笑道:“给没有被录用的人打电话不属于公司的正常开支,所以由我付电话费,请您一定打。”经理也笑了,说:“请你把两块钱收回,我不会打电话了,我现在就通知你:你被录用了。”正是这位女大学生的积极努力,给自己创造了这次机会。

在追求成功时,请记住一句话:“有机会要上,没有机会创造机会也要上。”在可能的情况下,要通过自己的努力,创造有利于自己成功的各种机会。

中庸的艺术

机会稍纵即逝,守株待兔地去守望机会的降临,机会是不会降临的。机会只是成功的有利条件,能否成功,取决于人们的主观努力。如何努力?成功的法则极为简单,但简单并不代表容易。要想获取成功,不但要善于把握机会,更要善于创造机会。

要有一双善于发现的眼睛

善于发现,生活才会丰富多彩。

很多时候,生活都是平淡的,是重复而单一的,往往人在这个时候就会觉得无聊而难受,做什么事情都没什么激情。因此,我们需要一双在生活中善于去发现乐趣的眼睛。其实在很多时候,只要你认真去体会,换个角度来想,或许就会有不一样的体会。同时也会为你的生活增加色彩。我们需要的只是一双善于发现的眼睛。

我国着名教育家陶行知“四颗糖的故事”,对我们很有启迪意义。陶行知先生某天看到一名男生正想用砖头砸同学,于是立即将其制止后,随后责令那个男生到他办公室来。陶行知先生简单地了解了一下情况后回到办公室,发现那名男生正在等他,便掏出一颗糖递给他:“这是奖励你的,因为你比我准时。”接着又掏出一颗糖:“这也是奖励你的,我不让你打人,你立刻就住手了,说明你很尊重我。”该男生将信将疑地接过糖,陶行知又掏出一颗糖给他:“据了解,你打同学是因为他欺负女生,这说明你有正义感。”这时那名男生哭了:“校长,我错了。同学再不对,我也不能采取这种方式。”陶校长又掏出第四颗糖:“你已经认错,再奖励你一颗。我的糖分完了,我们的谈话结束了。”陶行知先生对“打架事件”的处理,完全打破了以往的常规教育模式,不是采取说教的方式,而是在了解事情的经过后,抓住学生行为中的积极因素,发现学生的“亮点”,采取“赏识”的策略,使学生自己认识到了错误。

法国着名雕塑家罗丹说过:“世界上不是缺少美,而是缺少发现美的眼睛。”人似乎一生下来就是矛盾的,就和命运中的高低贵贱抗争,和命运中的悲欢离合抗争,和命运中的生老病死抗争,也和命运中的成功与失败抗争。但我们发现,人只有不懈的努力,不懈的坚持,才会有收获和成功;我们发现了只有苦心孤诣才能做到最好;我们发现了阴晴圆缺是自然的法则不可避免。

从前,有个农夫拥有一块土地,生活过得很不错。有一次,他听说有个地方的土地的底下埋着钻石,于是,他把自己的地卖了,离家出走,四处寻找可以发现钻石的地方。农夫走向遥远的异国他乡,然而却没发现钻石,最后,他囊空如洗。一天晚上,他在一个海滩自杀身亡。真是无巧不成书!那个买下这个农夫土地的人在散步时,无意中发现了一块异样的石头,他拾起来一看,晶光闪闪,反射出光芒。他拿给别人鉴定,才发现这是一块钻石。这样,就在农夫卖掉的这块土地上,新主人发现了从未被人发现的最大的钻石宝藏。这个故事是发人深省的,这告诉了我们一个道理:财富不是奔走四方去寻找的,而是在身边发现的。

中庸的艺术

人的一生似乎都在寻寻觅觅,寻找幸福,寻找成功。为此人们劳苦终日,行色匆匆。很多人也许到了弥留之际,都找不到自己要找的东西,因为要找的东西可能早已擦肩而过了。生活给予我们的实在太多了,可惜大多数人都不懂得发现和珍惜。“钻石”其实就在我们身旁,关键是我们要有一双发现“钻石”的慧眼。

闲时多烧香,急时有人帮

处理人际关系,不要寄希望于临时抱佛脚。

有事之时找朋友,人皆有之;无事之时找朋友,谁可曾有过?

你有没有这样的经验:当你遇到了困难,认为某人可以帮你解决,你本想马上找他,但仔细想一想,过去有许多时候本来应该去看他的,结果都没有去,现在有求于人才去找他,会不会太唐突了?在这种情形之下,你不免有些后悔“闲时不烧香”了。

俗话说:“平时不烧香,临时抱佛脚。”那样的话,菩萨虽灵,也不会帮你。因为你平常心中就没有佛祖,有事才来恳求,佛祖怎会当你的工具呢?所以我们求神,自应在平时烧香。而平时烧香,也表明自己别无希求,完全出于敬意,而绝不是买卖;一旦有事,你去求它,它念在平日你的烧香热忱,也不致拒绝。

如果要烧香,就找那些平常没人去的冷庙,不要只挑香火繁盛的热庙。因为在热庙烧香的人太多,神仙的注意力分散,你去烧香,也不过是众香客之一,显不出你的诚意,神对你也不会有特别的好感。所以一旦有事求它,它对你只以众人相待,不会特别照顾。

冷庙的菩萨就不是这样了,平时门庭冷落,无人礼敬,你却很虔诚地去烧香,神对你当然特别在意。同样的烧一炷香,冷庙的神会认为这是天大的人情,日后有事去求它,它自然特别照应。如果有一天风水转变,冷庙成了热庙,神对你还是会特别看待,不把你当成趋炎附势之辈。

人在得意的时候,一切就看得很平常,很容易,这是因为自负的缘故。如果你的境遇地位与他相差不多,交往当然无所谓得失。但如果你的境遇地位不及他,往来多时,反而会有趋炎附势的错觉。即使你极力结纳,多方效劳,在对方看来也很平常,彼此感情不会有多少增进。只在对方转入逆境时,才会对人际关系有新的认识。因此,多结识落难英雄不失为明智的交际手段。

只要你认为对方是个英雄,就该及时结纳,多多交往。或者乘机进以忠告,指出其所有的缺失,勉励其改过。如果自己有能力,更应给予适当的协助,甚至施予物质上的救济。而物质上的救济,不要等他开口,随时采取主动。有时对方急需,又不肯对你明言,或故意表示无此急需。你如得知情形,更应尽力帮忙,并且不能有丝毫得意的样子,一面使他感觉受之有愧,一面又使他有知己之感。寸金之遇,一饭之恩,可以使他终生铭记。日后你如有所需,他必奋身图报。即使你无所需,他一朝否极泰来,也绝不会忘了你这个知己。

“人情冷暖,世态炎凉”,趁自己有能力时,多结纳些潦倒英雄,使之能为己所用,他日才能使自己的事业得到无穷的发展。很多人没有如此长远的眼光,只看到一时,但友谊之花须经年累月培养,做人做事也是不可急功近利的。

善于放长线、钓大鱼的人,看到大鱼上钩之后,并不急着收线扬竿,把鱼甩到岸上。因为太急于收线,到头来可能不仅抓不到鱼,还把钓竿折断。聪明人会按捺下心头的喜悦,不慌不忙地收几下线,慢慢把鱼拉近岸边,一旦大鱼挣扎,便又放松钓线,让鱼游窜几下,再慢慢收钓。如此一张一弛,待到大鱼筋疲力尽,无力挣扎时,才将它拉近岸边,用提网兜拽上岸。

人际交往也是一样的道理,如果你太急功近利,往往什么也得不到。只有平时多用心,多烧香,有难处时才不至于孤立无援。

中庸的艺术

积累人脉资源,最重要的就是要不断交往,善于交往。现代人生活忙忙碌碌,没有时间进行过多的应酬,日子一长,许多原本牢靠的关系也变得松懈了,朋友之间逐渐互相淡漠。这是很可惜的。我们要珍惜人与人之间宝贵的缘分,即使再忙,也别忘了进行感情沟通。

主动交友,赢得好人缘

太客气、太害羞,你将失去很多成功的机会。

同类推荐
  • 青少年受益一生的感恩故事

    青少年受益一生的感恩故事

    感恩是一种处世哲学,是生活中的大智慧。人生在世,不可能一帆风顺,困难、失败、无奈都需要我们勇敢地面对、旷达地处理。当你遇到挫折时,是一味地埋怨生活,从此变得消沉、萎靡不振?还是对生活满怀感恩,重新振作起来?
  • 礼仪与风俗(和谐中华知识文库)

    礼仪与风俗(和谐中华知识文库)

    习俗礼仪是人们生活和社会交往中约定俗成的,人们可以根据各式各样的礼仪规范,正确把握与外界的人及交往尺度,合理的处理好人与人的关系。如果没有这些礼仪规范。往往会使人们在交往中感到手足无措,乃至失礼于人,闹出笑话,所以熟悉和掌握礼仪,就可以做到触类旁通。
  • 哈佛最神奇的24堂成长课

    哈佛最神奇的24堂成长课

    照亮生命旅程的智慧心灯,描画美好明天的成长箴言。成长究竟是什么呢?有人说:成长就是走向成功。也有人说:成长就是珍惜生命中的每一天……哈佛像一位久经沧桑的老人,他用低沉的声音告诉我们:成长不是冷眼细数时间的流逝,生命唯有付出才有意义。与本书一起走近哈佛,共享成长。
  • 信念:相信是万能的开始

    信念:相信是万能的开始

    美国十大励志好书畅销榜第一名。很多时候,奇迹不会在你身上发生,仅仅是因为你不相信它会到来。请保持相信15秒,信念便会和愿望产生共振;保持相信一分钟,信念会开启内心能量的大门,幸福和成功便款步而来。信念一旦确立以后,就会给主体的心理活动以深远的影响,它决定着一个人的行动和原则性、坚韧性。因此,具有坚定信念的人,能够为捍卫自己的观点和自己的事业,不惜牺牲一切。并且能激发出一种不可思议的力量。最顶级的超级潜能开发书,激发正能量的秘密。
  • 中外55位名作家的成长历程

    中外55位名作家的成长历程

    本书选择了中外55位名作家,是为多数人所公认的一流作家,更是中学语文课本中涉及到的著名作家。本书分别对他们的生平成就、创作成果、趣闻轶事等方面加以简明扼要的介绍和评述。重点是突出作家们如何走上成功的道路,对他们成才的主客观因素进行了分析,从而使读者受到启发、得到教益。
热门推荐
  • 朝野佥载

    朝野佥载

    本书为公版书,为不受著作权法限制的作家、艺术家及其它人士发布的作品,供广大读者阅读交流。汇聚授权电子版权。
  • 天海幻影

    天海幻影

    本书为奇幻长篇小说,讲述为了人类能够拥有自由穿梭于太空,来往宇宙空间的装备,军事科学家与地外科学家共同研制相关产品,而发生的故事。通过一系列惊心动魄的经历,换一种手法来展现现代军人形象。作品曲折动人,传递着正确的价值观。作品入围第一届海峡两岸网络原创文学大赛。
  • 余音暖暖皆为你

    余音暖暖皆为你

    【甜宠1v1】【元气唱见VS电竞大神】她是声音甜美的元气唱见,他是超人气电竞大神。三岁那年,小封兮就被大灰狼江之卿给拐回了家当小媳妇。长大以后,拉她小手就算了,竟然还天天亲亲抱抱举高高!当本仙女是你的宠物啊摔!“怎么会是宠物呢?你分明是一只小蠢猪。”“......江之卿你大爷的!”
  • 穷二代潘橙橙

    穷二代潘橙橙

    潘橙橙生在农村,又是那个穷地方的穷人,从小自尊主强的她发誓一定要考上大学,光耀门楣。潘橙橙以全县第一考上北京的一所高校。后来经过华丽蜕变大学里交上了知心好友,又获得了爱情。潘橙橙本来以为自己的生活将要越来越好,谁知毕业后,她才发现,原来困难还在……
  • 游走在诸天万界的普通人续

    游走在诸天万界的普通人续

    身似秋水任飘渺,名剑求瑕亦多愁。?独向苍天开冷眼,笑问岁月几时休。??风满楼,卷黄沙,舞剑春秋,名震天下。?雨飘渺,倦红尘,还君明珠,秋水浮萍。
  • 采珠勿惊龙:鬼雨法螺

    采珠勿惊龙:鬼雨法螺

    说中,龙是由蛟幻化而成,长出翅膀为应龙,双翅消失后才成龙王,具有呼风唤雨之能。龙拥有这些异能,正是因为龙牙与龙守护的异珠形成某种能量场,而龙的一生都要借助异珠能量来修炼进化。异珠深藏在海底,龙会守候在周围,凡人不易得。但龙在化蛟时却是能量最弱之时,懂得天向地势之人则有可能获得龙牙。民国初年,专门为慈禧采珠的简氏一族就曾在旅顺附近猎杀过一条蛟龙。百年之后,南京。因怀疑在上海大学研究地质古生物学的爷爷是被人毒死,一直在深圳生活的我(杨宣)得知南京山海大学的麦思贤教授曾经在学术杂志上提过这种毒素,于是找他寻求帮助……
  • 长阿含经

    长阿含经

    本书为公版书,为不受著作权法限制的作家、艺术家及其它人士发布的作品,供广大读者阅读交流。汇聚授权电子版权。
  • 服务的59个满意法则

    服务的59个满意法则

    由于客户服务这一行业的特殊性,本书的侧重点不在于理论的梳理,而是偏重于理论知识与案例并重,本书为从事各个行业的客户服务工作者们提供了实用的技能和大量可供借鉴的案例。除了理论点评外,更设计了大量的服务场景和实例,内容生动、真实、有趣。描述了这些行业客服人员有可能会遇到的服务难题及应对方法,将这些案例集中在一起,并予以适当的点评与指导,以适应不同行业的客户服务人员的要求。
  • 送王书记归邠州

    送王书记归邠州

    本书为公版书,为不受著作权法限制的作家、艺术家及其它人士发布的作品,供广大读者阅读交流。汇聚授权电子版权。
  • 改革现场:晚清经济改革始末(全集)

    改革现场:晚清经济改革始末(全集)

    1862年,晚清经济改革拉开序幕,在执政集团与汉族武装集团争权夺利的过程中,马尾船厂、江南制造总局两大军工项目上马。衙门化的国有企业运作效率极低,在1872年开始的一场国企反腐运动中,改革的大门向民营资本开放。自此,1872年成为国有向民营、局部向整体改革的一个起点,也是晚清王朝为自己埋下隐患的起点。以奕、曾国藩、李鸿章、左宗棠、袁世凯、张之洞为首的官方实力派成为改革的主角,以唐廷枢、胡雪岩、盛宣怀、郑观应为首的新旧商人成为改革的先锋。朝廷与商人的较量,国退民进、民进国退的多年交锋,最终使经济改革倒逼政治体制改革。在一场商业势力助推的宪政改革中,1911年晚清走向灭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