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3119500000004

第4章 左耳听的是风(3)

我以前上班的公司有一位大师。他是一个微胖的哥,面相慈善,常挂笑容,人称周天易周大师当然,这个名字一听就知道是艺名,其实他真名叫作周石桥。我们桥哥专门帮人看风水,或是给东西开光驱邪之类的,内地经常有人请他到家里看风水,收费从五百元到两万元不等,到底给多少,周大师一般双手合十,让人随缘。当然,他说随缘的时候一般都会在公众场合,给多了面子是你挣的,给少了那可是大家都看着的哦,诚不诚不是只有你知我知天地知哦!而且,你要是实在脸皮厚,坚持随缘而且还随少了的话,那下次大师就很难保证会上门了。

有一回,我们公司组织去爬山,晚上回来的路上,我们一致怀疑他那迷信的风水术到底骗了多少良家妇女、无知富婆。

大师不愧是大师,对于我们的冷嘲热讽,他表现得非常淡定,而且还微笑着给我们解释道,其实风水也是一种学问,大家想想,地球公转自转那都是有磁场的,睡床的方位直接决定了磁场是否跟个人所匹配,继而影响睡眠质量,然后影响生活的方方面面,包括财运……一席话说得大家纷纷顿悟。

最后,还想跟大家说说这个大胖子,在成为大师之前,他并没有像他网站上或宣传海报上所说的拜谁谁为师,成其入室弟子,潜心修行几十年。他其实就是一个销售,而且还是负责某个大区的经理,有一段时间销量没做好,差点儿卷铺盖走人,穷极生变之下听人说他脸相好,跟佛有缘,于是就转做大师了,结果还一发而不可收,走上了这条大路。

说完风水,还想跟大家简单聊聊国家的环境,即一个国家的国情。当然,这种环境我们也可以理解为一个国家的文化。

以前很多人说中国出不了诺贝尔奖,说中国缺少这样的文化,同时在国际上也缺少一个被人认同的环境。如今事实胜于雄辩了,人们又说国家三十年出不了一个乔布斯,因为缺少创新的环境,我们的生活缺少必要的文化。

不管这种说法是对是错,总而言之,小到一个起卧的家居环境,大到一个小区的生态环境,再大到国家环境,它们一方面在塑造和影响我们,同时我们又在各种不同的环境中幸存。

如果还有一个值得坚持的信仰、一份清澈如初的纯真,那就真的不错了。

耳边的风永远来自东西南北中,心底的话只会由内而外。

我衷心地希望并号召大家成为听风者,能够从耳边的各种风声中辨别出方向,真正去聆听内心的声音,走出一片属于自己的未来,即便这个未来在走的过程中磕磕绊绊。

另外还想补充的一点就是,现在我发现了一个奇怪的现象,只要我不关注那闹心的垃圾车,声音就听不到了;如果关注了,第二天就会听到。这算不算是唯心主义呢?我也不清楚,大家来说吧。

丝竹之乱耳

想象这么一个场景:阳光明媚的下午,你泡上一杯午后的奶茶,放在桌上,坐在窗前。作业已经写不出来了,你头大如斗,左手托着下巴、右手转着铅笔,双眼直愣愣地望着外面的世界,时而看到有漂亮的姑娘打球,美丽的倩影跳跃在眼前;时而看到有小鸟划过静谧蓝天,瞬间消失不见,似乎从未划过……你内心涌出无限的渴望。你渴望远方,可是你不知道远方会是怎样;你期待未来,但不知道未来会不会更精彩……这时,你把思绪拉回,随手打开音乐,音乐顿时充满整个房间。美妙的音符告诉你,远方很美妙,未来一定会更精彩。

因为岁月如歌,等着你去唱;年华如姑娘,等着你去爱。

就是这样的场景,基本上持续了我中学的六年。六年的时光听起来很长,但回忆起来却如同白驹过隙,眨眼而过,真正能留下来的画面并不多,以上算是其中一个。本文的读者朋友估计有一小部分是“90后”的。据我所知,你们的中学生活是丰富多彩的,你们的世界是五彩缤纷甚至纵欲泛滥的。现在听我回忆起那样的事儿,就像是听老人家讲那久远的苦行僧历史一样,根本不会有共鸣,所以,本文真正的主旨也并不在此。

中学的时候,父母管教严厉,禁止看电视。退而求其次,电台成了我忠实的情人,陪我度过了许多寂寞长夜当然,如果那时家里有电视,估计电台也很难出现在我的历史舞台上起码不会那么浓墨重彩。

听了这么多年的电台广播,给我印象最深刻的一位主持人叫卓越。这个人不是午夜倾心节目里声音极具诱惑、让你忍不住想入非非的女主播,他是一个男的。我当时觉得他声音特别好听:磁性张扬,抑扬顿挫;放的音乐也好听,时尚潮流,风格百搭。最主要的是,他那些穿插在音乐间隙中的话语,如同静谧夜空中的星光,给了我一个想象的窗口这个窗口通往外面谜一样的世界。

现在,我已经在这个世界心力交瘁却不失希望地混着了,而且还一不小心混了多年,很多的谜被证明不过如此。如今再想起当年那位卓先生的话,觉得如同梦呓般缥缈。或许是因为当年有着美妙的音乐做背景衬托吧,多了几分诗意和理想。我早已在不知不觉中变成浑噩不堪、疲于应付现实生活的操蛋鬼,再也没有了当年那种单纯的心境了。

跟大多数读者一样,以前在学校念书的时候我经常背书当然是被迫的,其中有一篇文言文,是唐代诗人刘禹锡写的《陋室铭》,文中描述了这么一个场景,是说他的破房子虽然很简陋,但却一点儿都不影响他愉悦的心情,因为在这房子里“可以调素琴,阅金经。无丝竹之乱耳,无案牍之劳形”,对此,跟大多数的小伙伴一样,我没有任何感觉便死记硬背了下来,唯一可能有的想法就是觉得这家伙还挺有阿Q精神的。明明是小房子、陋房子,没准儿还是不带车位的小区二手房,有那么嘚瑟吗,刘兄?

现在想起,这样的房子和房子所描绘的场景,确实让正身处高房价的社会主义的我挺奢望的,不知道其他房奴或租客是否有所共鸣。正所谓此室虽陋,却拥有“若无闲事挂心头”的风情万种,有着钉子户般舍我其谁的豁然霸气。

2012年,国内有一档节目火遍了大江南北,以至各地的地方或民间演出都是“一拍大腿或扶手就转身”的恶搞场景。这档节目还一直顺势地火到了如今,有了专治上火的加多宝凉茶的两亿元冠名也没有降下火。如你所料,我说的是《中国好声音》。该档节目最大的成功之处在于颠覆和创新(虽说是山寨国外的,但在国内却是实实在在的原创,颇接地气),我们听到了什么回归最纯粹是耳朵所应该关心的事,忽视长相之乱眼,直逼音乐之本质(可惜的是第二季时假唱露馅儿了,让人颇感虎头蛇尾,大失所望)。

已逝的王小波曾说:“一个人只拥有此生此世是不够的,他还应该拥有诗意的世界。”这句话,让我觉得这位曾在“文革”中浪费了无数美好光阴的大叔一点都没有把内心的希望磨灭,依旧对这个缺乏自由的世界充满着无限的诗意。

我想,通往诗意的世界有很多条路,文字是一条我正在上面走着。除此之外,音乐也的确是一条不错的路。然而,什么才是真正的诗意呢?有些朋友可能会犯迷糊:不会是能写几首诗就算诗意吧?或者是不理会现实生活的无奈,纠结于阳春白雪就是诗意吧?又或者说,诗意这种浪漫的玩意儿只是年轻人、没受过社会磨砺的人才有的,纯粹属于年轻人的专利。

说得好听是小资,说得不好听就是矫情……对此,我也不好做评判,只想给大家举个例子。

周杰伦的歌声曾经伴随了我高中很大一段的岁月,几乎每一张专辑我都有收集(当然,我这种屌丝是没钱买正版的),不仅仅因为他的曲风,更因为他歌曲中的歌词有着非常高的文化和诗意,讲究炼字,而不是“亲爱的,你慢慢飞”或是“你总是心太软,心太软”之类的大白话。

此外,周导的第一部电影叫作《不能说的秘密》,里面有这么一幕场景,很有诗意女一号小雨问小伦:“你很喜欢用一只手弹钢琴哦?”

小伦想了想,然后回答说:“因为这样……另一只手才可以牵你啊!”

说到跟音乐有关的电影,还有一部不得不提,那就是《放牛班的春天》。该片可谓是名声在外了很多年,讲述了世界著名指挥家皮埃尔·莫安琦小时候的音乐启蒙故事。总的来说,这是一部让人因为喜悦而泪流满面的电影。其最大的影响力就是创造了法国电影的新概念阳光情感电影:没有性感的美女,没有刺激的暴力,没有华丽的动作以及其他乱七八糟的商业元素。有的是什么呢?有的是一段跟音乐有关的心灵蜕变,真挚而温暖,给人无限的力量,如同许巍的歌声。

然而,就是这样的一部电影,试问:在有着3D技术作为支撑的各种视觉重口味大片的冲击下,又有多少人会耐心去鉴赏呢?恐怕看了前面十分钟已经没有耐心看下去了。

如今,电台如同BP机、电报甚至诺基亚的功能机一样,正慢慢地退出或者被赶出时代的舞台,转变为极窄众的市场。

出版和唱片市场也已经逐渐没落,复兴看似无望,只因有太多的电影、电视剧、电玩等其他东西充塞着我们的世界。新生代人的青春也越来越有更多的色彩,爆炸般的信息无时无刻不扰乱我们的耳朵,冲击着我们的视线,并更迭着我们的选择……但与此同时,也给我们一个越发燥热而缺乏诗意的心。

城市病

前阵子读过一本书,不是小说,是属于采访类的案例收集文。书中讲了很多精神病,其中有一个特别“精神”,在这儿想跟大家分享一下。

简单来说是这样的,此公是京城某地产大亨,年过四十,富得低调,其在采访中说:一无家人,父母已逝;二无朋友,四海的朋友不少,但也可以理解为零;三无女友,以后也不打算结婚……他说这话时就像是一个武侠小说里闯荡多年的剑客,神情很淡定,呼吸很均匀,语气很冷漠,暗藏着一份悲凉到近乎不动声色的沧桑。

当然,如果只是这样的话,还不足以拿出来说事,值得一说的是他每晚都失眠,脑海中总会浮现出一些画面,用他的话来说是发生在上辈子,或是上上以及上上上几辈子的事情。

也就是说,这位富爷能够清楚地记得自己的前世,干过什么勾当,是猛男还是靓女,参过军还是务过农,以及最要命的事儿怎么死的。

对于这么一个记忆不会消亡、意识始终不灭的人,相信很多朋友都会羡慕不已,觉得此君还真够牛的哇!间接地长生不死啊!不过当事人却要第一个跳出来反对,他觉得这简直就是一场炼狱,以致每一世他都在绞尽脑汁让自己彻底死去,可却始终徒劳无功。

在采访的末尾,他说大多数人会把他当作精神病看,这是可以理解的。但这不重要,重要的是他希望有人知道他的想法,希望这个世界听到不同的声音,同时还希望通过那位作家的笔找到跟他类似的人,那样的话他就不孤独了这些年他太孤独了!

对此,我们得分类讨论一下。如果此公所言皆虚,那他编出这么大个谎言,显然是精神有问题;但如果他所言属实,历经了并还将历经几个世纪,他的精神也几乎要崩溃了。所以我们可以得出这么一个结论,不管这朋友说的是真是假,他都已经病入膏肓。

朱德庸出过一本书,名字就叫作《大家都有病》。这里的大家主要是指城市里的朋友,这个城市又以大城市为主。

众所周知,混在大城市里的人压力都不小。这种压力一方面来自外部的方方面面,另一方面也来自内心的林林总总。

如此内忧外患之下,患病的概率肯定要高很多,如抑郁症、孤独症,还有眼下比较流行的咆哮症、强迫症,等等。这些乱七八糟的病症都可以统称为“城市病”,对应到医学里,则有一个很专业的词汇:神经症。

既然专业词汇都出来了,说明犯病的人还真是不少。然而归根结底,到底是什么东西让我们“不健康”了呢?

有些朋友说,猪就没有这么多烦恼!我们之所以会这样,都是因为学到的东西太多,容易想太多,跳楼的、卧轨的、抹脖子的十有八九都是高级知识分子!

照这位朋友的话来说,我们还比不上猪呢!对此我相信没人会同意。猪如果能表态的话肯定也会摇头说No别逗了,你们可是掌控我们生杀大权的人类啊!

所以真正的原因是,我们之所以会庸人自扰甚至扰到想逃离这个世界,不是因为掌握了知识,而是掌握知识的动机本身就不纯粹,带有一种强烈的功利和欲望心,带着一种狭隘的目的性和趋势性。

然后问题又出来了,我们为何有这么多的欲望?到底是人类的天性使然,还是后天的社会文化浸淫所致呢?

众所周知,当下社会里有两种路子比较吃香,也是备受推崇的:一是仕途,一是商途。

本来这也无可厚非,自古以来,达官和贵人都是咱们老百姓的奋斗主旋律,可这种旋律一旦被放大镜给放大之后,就比较容易出乱子了。“我们的社会,不教你自我,也不教你美感。我们是很容易被操弄的,商人干的就是这样的事。你没有价值,别人给你一个,你认为那就是。”朱德庸的话跟他的漫画一样,总能够让我们驻足思考一下。

同类推荐
  • 我心柔软,自有力量

    我心柔软,自有力量

    现代社会竞争越来越激烈,很多人都认为柔软、敏感等特质是人身上的弱点,以为背上坚硬的外壳,就能变得强大。殊不知,把那颗柔软的心隐藏起来,戴着盔甲负重前行,才真正让人疲惫不堪。本书用心理学的知识告诉人们,我们要正视柔软、敏感等特质,它们其实对我们有极大的帮助和正面意义:敏感的神经让我们洞察更多美好的存在;感性是对理性的最好补充;懂得感恩,生命中的美好就会扑面而来;自己简单,世界就不会复杂……因此,每个人都要有接纳自己、省视内心的勇气,这样才能唤醒内心深处的纯真与美好,更真实自在地迎向新的人生旅程。
  • 做人做事36字诀

    做人做事36字诀

    36个字诀,每个字诀都包含着人生的一个方面,同时每个字诀之间又互为统一,互为照应。相信你每阅读一个字诀,都会有不同的体会,都能帮你找到解惑的答案,每个字诀都可能为你在通往成功的路上提供一个向导作用。
  • 爱国金句

    爱国金句

    本书的名言金句句句经典,字字珠玑,精辟睿智,闪耀着智慧的光芒和精神的力量,具有很强的鼓舞性、哲理性和启迪性。具有成功心理暗示和潜在力量开发的功能,不仅可以成为我们的座右铭,还能增进自律的能力。这些名言金句是名家巨人心灵的直接体现,是智慧的结晶和思想的精髓,是人间智慧的高度浓缩和精华荟萃,是人生的奥秘,生命的明灯,是铀,是核,必将引爆璀璨的生命火花!
  • 弱点的根本转换

    弱点的根本转换

    现在活着的美国人中,每20人就有一人在某一段时间得过精神病。第二次世界大战期间,被征召的美国年轻人中,每6人中就有一人因为精神失常而不能服役。年纪轻轻为什么会精神失常了呢?没有人知道确切的答案。可是在大多数情况下,极可能是由恐惧和忧虑造成的。
  • 善待人生的120个阳光心态

    善待人生的120个阳光心态

    本书共有十章,主要从现代人的不良情绪开始讲起,依次分析现代人的意志障碍问题、病态心理问题、自我意识缺失问题、不良的性心理问题、学习和工作中的消极心理问题、人际交往中需要注意的心理问题、爱情和婚姻中的不良心理问题,以及一些特殊人群和人生各个阶段的心理问题。内容全面、简洁而不拖沓,读起来轻松且实用性强,方便你随时为自己的心理把脉并进行轻松治疗。本书的目的只有一个,就是希望你能拥有一个阳光心态,在以后的人生路上能够生活得更加轻松、自在和坦然。人生就像一场随心所欲的旅行,不必在乎目的地,应在乎的是沿途的风景以及看风景的心情。这一句广告语说得很妙。
热门推荐
  • 方洲杂言

    方洲杂言

    本书为公版书,为不受著作权法限制的作家、艺术家及其它人士发布的作品,供广大读者阅读交流。汇聚授权电子版权。
  • 面瘫女神快进我怀

    面瘫女神快进我怀

    一个性格孤傲,一个冷若冰霜,擦的是怎样的火花?
  • 蜚声中外的中国建筑(上)

    蜚声中外的中国建筑(上)

    建筑是时代的一面镜子,它以独特的艺术语言熔铸、反映出一个时代、一个民族的审美追求,建筑艺术在其发展过程中,不断显示出人类所创造的物质精神文明,以其触目的巨大形象和时代的流动性,讲究空间组合的节律感等,而被誉为“凝固的音乐”、“立体的画”、“无形的诗”和“石头写成的史书”。本书为您一一介绍蜚声中外的中国建筑。
  • 无限回档

    无限回档

    有的人活着,他转眼就死了。而有的人死了,他却能回档。本书又名《论主角在末世的各种扑街姿势》。
  • 万域封神

    万域封神

    男儿有志,斩尽天地不平事;女儿有情,柔肠断骨为君寻;国恨家仇,怒发冲冠除恶尽;碧血丹心,生死相依兄弟情。霸天绝地,唯我独尊,不朽伟绩,万载千秋,云家子弟,潜龙崛起,披荆斩棘,演绎一代封神传奇。
  • 半世繁华半世凉薄

    半世繁华半世凉薄

    曙光之后,依旧黑暗可我依然在找你当往事消散,所有的都以过去,你在哪?不要回答我不会再找你
  • 天降神力

    天降神力

    这是一个虚构的故事,发生在距离我们遥远的星球上。
  • 国民歌神之金牌高手

    国民歌神之金牌高手

    第一:情窦初开。第二:年少心喜。第三:往后余生。—耀眼的灯光洒下来,万千束光芒笼罩万千人,舞台上的男人拿着话筒微笑着说,“今天,感谢你们的到来…而我,也想在今天宣布一件事,是关于我喜欢的人。”台下一片安静。她们知道她们的歌神已经有真正专属的金牌高手。这多么值得祝福啊。“你,是我喜欢了十三年的高手,是我懦弱不堪时的念想,是我生命中的阳光。”男人磁性的声音将整个演唱会包绕。“所以,你愿意嫁给我吗?”台下的人早已泣不成声…这城市太大,能保护我的,始终还是来了。“沐先生,有没有人告诉你,我不止这辈子都愿意做你的新娘?”…
  • 人文成都

    人文成都

    以掌故和成语中的成都为切入角度,分“入蜀”和“出蜀”两篇讲述成都的历史人物故事。本书对以成都地域文化为典型代表的巴蜀历史文化进行系统梳理,并在占有翔实史料的基础上加以富有才情的文学化想象叙述,兼具学术性与文学可读性,对传承和创新中华文化具有较大意义,出版价值较高,具有较好的社会效益。
  • 废柴香妃

    废柴香妃

    她一出生,便满身香气,订婚太子,奈何三岁便遭人暗算,丹田被毁,注定不能练气修法。在这武道为尊的世界被称为废材,受尽白眼凌辱。他阳间为王,冥界为帝,翻手为云,覆手为雨,却注定这一生要被这一小女完虐。爱恨情仇,血雨腥风!看废材少女如何横行大陆,笑傲乾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