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3119700000010

第10章 新机器带来新订单(2)

但是,要实施这个计划,多少具有一些挑战性。在建造第一辆曲面地板奥尔兹汽车之前,1901年3月9日,车间失火了。先是总装线上的柴油爆炸起火,火势在一个小时内就蔓延到所有厂房。唯一抢救出来的东西是一辆原型车以及制造它和其他奥尔兹汽车原型车的机械图纸。

然而,奥尔兹仍然毫不退缩。自己的车间被烧毁以后,他转而请求主要的供应商生产那些本该在自己车间生产的一切,然后在兰辛组装;同时在城市开工建设一个更大的新厂房。到那年年底,生产出来的小巧的轻便汽车轰动一时。1901年,总共建造和出售了400辆。次年,因为兰辛的新厂房投入运行,产量达到2 500辆,曲面地板奥尔兹汽车便成了日益复苏的市场中最受欢迎的车子。

销量的大幅度上升表明,人们喜爱奥尔兹汽车公司这一富于创意的新品牌,同时也反映出奥尔兹在其新厂推行的另外一个更具创新意义的举措:总装生产线。

人们常常把发明流水生产线的功劳记在亨利·福特的名下,但这个概念本身至少要回推到1798年,当时伊莱·惠特尼赢得了向新建的美国军队提供10 000支滑膛枪的招标。托马斯·杰斐逊亲眼看到了惠特尼发明的可替换零件的流水生产线,后者以此证明自己有完成招标任务的能力。

虽然比利·杜兰特在其弗林特的马车生产中使用了流水线,标志着它在车辆生产上的第一次应用,兰塞姆·奥尔兹却是第一个将其应用到汽车生产上的人,他也是第一个设计了专门用来生产汽车的工厂的人。在一系列的车间中,零件被摆成一线,在一个车间里,工人们只做一件事(如组装轮子和车轴),然后到下一个车间,这个车间的工人们接着做下一件事(如组装发动机和底盘)。零件通过传动皮带被源源不断地送到各个车间。

奥尔兹汽车厂的生产体系一直是汽车工业的模范。十多年后,亨利·福特对此作了自然而然的改进:使流水线动起来而工人保持不动,从而彻底改变了大规模生产的面貌。

为了推广自己的汽车,兰尼安排罗伊·蔡平(未来的赫德森汽车公司总裁,后来到克莱斯勒汽车公司,克莱斯勒汽车公司跟奔驰汽车公司合并以后,又去了合并后的新公司)驾驶一辆曲面地板奥尔兹汽车从底特律开往纽约,因为第二届纽约汽车年度展销会将在麦迪逊广场公园举行。蔡平迟到了,没有赶上开幕式,而是在沃尔多夫·阿斯托里亚停了下来,先会见兰尼,将汽车洗刷一新并作了全面保养后,于1901年11月6日(星期四)盛装入场。第二天的《纽约论坛报》报道说:又一个新机器昨天到达公园。它的所有人声称它创造了一项有趣的纪录。它是星期四到达的……汽车是柴油发动机类型,用了七天半的时间从底特律开来。机器重800磅,在这次820英里的旅途中,共消耗柴油30加仑。行程经过了加拿大,穿过尼亚加拉大瀑布下面的悬桥进入美国。它的所有人说,其经历表明轻型汽车完全能够胜任这样的旅程…

通过其他报纸的报道和广告宣传,故事很快就传开了。奥尔兹是第一个在全国打广告的汽车制造商。他的第一批广告之一刊登在《妇女家庭》周刊上,仍然是经典之作:它直接指向女性驾驶员和更喜爱技术的男性:购物和访友的理想汽车——同样适合于下午兜风或者较长的旅行。

通过唯一的操纵杆就可在座位上完成全部操作——总在你的直接掌控之下。机械装置简单,没有复杂的机器,零件也不多。

转动曲柄,奥尔兹汽车就走起来;你除了看路,别的就什么也不用操心了。

价格包括挡泥板在内是650美元…

奥尔兹的远见和决断不仅给自己带来巨大的回报,而且也让那些拼命完成他那空前巨额的订单的供应商们获利匪浅。1903年,奥尔兹汽车的销量飙升至4 000辆;1904年达到5 000辆,成了销售量最大的汽车。很快,奥尔兹的双重概念——成批生产和针对买主的需求与愿望的成批广告宣传一一将被所有其他的汽车制造商所采用。

尽管奥尔兹的贡献未受到赞颂,阿尔弗雷德·斯隆在他的《我在通用汽车的岁月》一书中也没有提到他的成就和贡献,但是在《一个白领男人的经历》中用了三句话评价奥尔兹:“速度!这是兰塞姆·奥尔兹最重视的一个词。他是成批生产方面的先驱者。”’

利兰,追求精确的大师

在美国汽车工业那些独特而各具色彩的人物中,阿尔弗雷德·斯隆最敬佩的是冷静、蓄着银须的亨利·利兰。利兰在汽车业的起步也跟奥尔兹汽车有关。作为凯迪拉克汽车公司的创办人,利兰是一个完美主义者:他期望并要求高于任何同行的标准。他不接受任何借口,不容忍任何傻瓜,是一个完全符合阿尔弗雷德·斯隆心愿的人。斯隆用了更多的篇幅讲述自己从利兰那里学到的东西。

亨利·利兰于1843年2月16日出生在距离加拿大边境25英里的佛蒙特州的巴顿。跟斯隆一样,利兰在年轻的时候就随着全家搬迁到马萨诸塞州的伍斯特,在那里,年轻的利兰(跟兰塞姆·奥尔兹年轻时一样)很快就对机器特别是发动机着了迷。16岁时,他成为了一名机械师学徒工。他本来想参加联邦军,但因为太年轻,没有被招募,所以他就转向加工来复枪枪托所用的板条。当他哥哥爱迪生在战斗中牺牲的时候,他提出去操作生产来复枪的机器,而不是制作枪托。

跟同时代人一样,利兰一辈子都对内战记忆犹新。在他于76岁时创办了自己的汽车公司后,他给公司取名为“林肯”,以纪念亚伯拉罕·林肯总统。一年以后,福特汽车公司收购了他的公司,但仍然保留了林肯的牌子。

内战之后,利兰娶了一位当地姑娘埃伦·赫尔,但他在附近一直找不到稳定的工作。1872年,他们带着两个孩子迁居罗德岛的普罗维登斯,为国内首屈一指的羊毛制造商布朗一夏普公司工作。在那里,他学会了用机器制作工具和零件,精度达到千分之一英寸,那在当时的制造业界是了不起的技能。他还为布朗一夏普公司的客户发明了第一个机械的理发剪刀,完善了汽车用的新式气压制动系统的活塞和汽缸的精度。

1883年,部分是因为他对制造和改进固定式发动机的喜好,部分是因为对他为公司所作贡献(许多贡献都只是增加了公司的收入,他个人并没有得到多少回报)的奖励,利兰被任命为布朗一夏普公司在匹兹堡西部地区的销售负责人。他很快就去了底特律,拜访这个日益扩张的城市中的潜在客户,因为这座城市里有很多小企业和发明家为了各种目的正在制造和改进柴油发动机。

他还制定了在底特律建造自己的机器厂的计划。1890年9月19日,在底特律一名自行车制造商和密歇根市的阿尔皮纳地区(底特律以北100英里)的一名木业巨头的资金支持下,利兰的新机器厂开业了,工厂取名为利兰一福尔克纳一诺顿公司(后两个名字是给他提供资金支持的人的名字)。利兰的儿子威尔弗雷德一直在布朗大学读书,原想做一名医生,后来改:变了主意,退学回来帮父亲一起打理生意。

:父子俩很快就收到大量的订单,都是那些想让利兰改进他们的发动机精密度的企业发来的。这样,儿子威尔弗雷德返回到罗德岛,在布朗一夏普公司进一步研习精密机器制造。在掌握了父亲那样能制造精确到千分之一英寸的铁件的本领后,他回到底特律,负责培训公司所有其他的机:[。

半年之内,公司的员工人数就由最初的十几个人增加到60人。在受到威尔弗雷:德培训的人里面,有个名叫霍勒斯·道奇的员工,他后来跟哥哥约翰建立了自己的工厂,负责为另一家新企业——福特汽车公司——生产发动机,他是负责人。

随着利兰企业规模的持续壮大,亨利·利兰作为一个严厉的监工的名声也传开了。关于“老头子”巡视工厂、踢开或者扔掉不合格铸件的故事成了传奇。通常被他当做不符合要求的废品而丢弃的零件,要按他的客户的标准,都是合格品,但是老利兰就是不能降低自己的标准。

由于利兰公司严格管理的好名声越传越大,所以奥尔兹在1901年决定生产那款曲面地板奥尔兹汽车时,自然而然就想用利兰公司生产的柴油发动机。耐用而可靠的奥尔兹汽车发动机很快就赢得了客户的青睐。

虽然客户的汽车大获成功,亨利·利兰还是对奥尔兹发动机的效能和表现不满意。他让公司的技师和工程师们放手去做,想看看他们能否做得更好一些。不久,他们就开发出一款完全新式的发动机,马力达到了10.2,而奥尔兹汽车原来的发动机只有3马力。

1902年,利兰兴致勃勃地向奥尔兹汽车公司的管理层介绍了这种新型发动机,没有想到立刻就遭到回绝。奥尔兹汽车公司的管理层是以主要的资金支持人弗雷德·史密斯为代表的,而不是兰塞姆·奥尔兹。他们解释说,重新设计汽车、改造工厂以安装新式发动机的费用太高,划不来。利兰马上就去寻求另一伙银行家的支持,这些银行家四个月前刚刚联合起来,准备资助一个名叫亨利·福特的铁匠制造汽车。他们看了利兰带来的新型发动机以后,马上就抛弃了福特,转而支持利兰。

亨利·福特及其坏习性

亨利·福特第一次成批生产汽车的尝试败给了亨利·利兰,这件事至今对那些过于自信的企业家和投资资本家来说都是一个教训。亨利·福特的性格缺陷的过早表现,也是他后来不被人们信任和尊重的原因。他被认为是一个心胸狭窄的人,只有他觉得自己是一个霍雷肖·阿尔杰式的成功典范。

亨利的成长经历与价值观跟比利·杜兰特和阿尔弗雷德·斯隆都不一样。他于1863年7月30日(比杜兰特小不到两岁,比斯隆长12岁)出生在底特律以西10英里的一个农场。那个地方后来并入迪尔本市,但在亨利长大以前,除了森林包围着的农田之外,一无所有。

跟比利·杜兰特和阿尔弗雷德·斯隆一样,亨利小时候很穷苦,但三人的共同之处也就是这个了。他的父亲威廉是1847年从爱尔兰移居美国的,其时正值著名的马铃薯饥荒。威廉有两个叔叔在19世纪30年代就到了美国。威廉来的时候,叔叔们已经是当地的大农场主了。他们给他提供了一笔贷款,让他创办自己的农场。由于父亲的苦干和决断,到亨利出生的时候,那笔贷款已经使他们家的农场成了当地最大、最繁荣的农场之一。

亨利在六个孩子中是老大。他就在自家地里干活,但恨透了这种营生。虽然父亲总在经济上接济他,但是两人关系一直紧张。他父亲是个热心公益的人(曾经当选为治安法官),亨利却被认为是个顽固而内向的家伙,弟妹们对他也都是这个看法。打小就熟悉他的人,都知道他怨恨父亲。比如,亨利总说他老早就想做个技工,可父亲硬逼他在地里干活,他这话连几位写他传记的人都不相信,他们拿出邻居和亲戚们的信件和传言证明,他的父亲根本就没有逼过他。

亨利的传记作者们都把他对父亲的怨恨归因于母亲玛丽悲惨的早逝。

她于1876年死于孕期感染,死的时候才37岁,而亨利只有13岁。在亨利与父亲干仗时,母亲一直站在亨利一边。母亲的几次生产都没有医生在场,这次父亲虽然请了个医生来,但母亲已经病了好几天了。此后,亨利把自己后来的成功完全归功于母亲给他灌输的价值观,而极少提起他的父亲。

关于他的母亲,亨利是这样说的:

她教导我,不中意的工作更需要勇气、耐心和自律,还教导我说“我不想做”会让人一事无成……

当我抱怨的时候,我妈妈常常说:“生活将让你做许多不愉快的工作……你的责任将是艰巨而不如意的,有时甚至是痛苦的,但你必须去做。你可以怜悯别人,但你不能怜悯自己。”’

关于父亲,他只是淡淡地说:“我父亲完全不支持我对机械的爱好……他觉得我该做个农民。”

母亲去世后,亨利跟父亲越发疏远了。大部分时间里他都是待在屋里拆装钟表,了解它们是怎么运转的。两年以后,即亨利15岁的时候,他离开了家庭,在底特律给一个技工当学徒。他父亲到处找他,发现他借住在一个姨家,亨利告诉父亲说他喜欢待在那里。

四年后,亨利回到了农场。他25岁时才结婚,之前一直住在父亲家里。1886年,亨利23岁(那年比利·杜兰特24岁,已经开始了自己的马车生意),父亲给了他80英亩地和一栋房子。1891年,即结婚三年后,亨利在底特律最终找到一份全职工作,之前他一直待在农场。

这段依赖父亲的日子,亨利·福特自然不愿意多提,他的几本传记也很少说到。对亨利和父亲都幸运的是,亨利大部分时间都花在了路上,为威斯汀豪斯公司在密歇根东南部的农场客户提供巡回维修服务。

同类推荐
  • 莎菲女士的日记

    莎菲女士的日记

    《莎菲女士的日记》是丁玲的成名作。二十年代末,莎菲以其独特的面貌出现于文坛,犹如“抛下一颗炮弹”,顿时震撼了整个文坛。这是个漂泊在外,对生活抱有美丽的幻想,但又被肺病缠身和爱情失意折磨着的孤独少女。她集善恶于一身,“多样性、矛盾性和一致性”高度统一在她的性格之中,以至让人捉磨不透而产生仁者见仁、智者见智的歧义。
  • 院士世家:杨廷宝·杨士莪

    院士世家:杨廷宝·杨士莪

    本书是以拥有两个院士的科学世家为宣传对象的科普读物。杨廷宝,新中国第一批学部委员(院士),世界著名的建筑学家、国际建筑师协会两届副主席,中国建筑学会理事长,在建筑学界有“南杨北梁”之称,曾任南京工学院副院长、江苏省副省长。杨士莪,杨廷宝之子,中国工程院院士、著名水声工程学家,哈尔滨工程大学、西北工业大学教授,曾任哈尔滨工程学院副院长、中国水声学会副理事长。书中主要讲述了杨氏父子两院士、满门科教才成长的的事迹,探索了这个文化家族培养人才的理念和做法,揭示了中国诗书传家的文化传统。
  • 孔子执着人生(传世名家经典文丛)

    孔子执着人生(传世名家经典文丛)

    人生是一门博大精深的学问,有着太多太多的智慧等待着我们去汲取、领悟;思想是一片宽广无垠的大海,有着太浓太浓的魅力吸引我们去畅游其中。名家的人生,闪烁智慧的光芒,为我们折射出人生的光彩,波荡出生活的弦音;名家的人生,尽显思想的魅力,引领我们享受心灵的美丽旅途,体味生命的丰富元素。驰骋于睿智的思想海洋,让我们的精神变得充盈,心灵变得纯净而通透。
  • 卫国英雄:邓世昌(青少版)

    卫国英雄:邓世昌(青少版)

    卫国英雄丛书,将中国历史上在抗击外敌战役中荣立功勋、威名远扬的名将事迹做以介绍,将中国古代名臣名将独有的思想气节,转化为民族共享的文化力量。在当代中国正经历错综复杂的国际局势下,戍边卫疆、保家卫国的爱国主义精神亟需宣扬,卫国英雄的形象更需要深入人民群众,尤其是青少年的心中。本套图书面向青少年读者群,配以手绘插图,装帧精美,作品版本经典,作者均为相关领域研究专家,是值得收藏阅读的人物传记读本。陈明福所著的《卫国英雄:邓世昌(青少版)》以白描笔法,讲述了邓世昌成长经历、抗击外敌的气壮山河故事。?????????????????????????????
  • 开宗立派的艺术家(1)(世界名人成长历程)

    开宗立派的艺术家(1)(世界名人成长历程)

    《世界名人成长历程——开宗立派的艺术家(1)》本书分为彼得·柴可夫斯基、小约翰·施特劳斯、约翰内斯·勃拉姆斯等部分。
热门推荐
  • 名门婚爱

    名门婚爱

    人前,他是气势逼人、冷酷无情的豪门大少!人后,他是疼爱老婆的宠妻狂魔!
  • 狼情犬意

    狼情犬意

    爱犬豆豆爱上了对面豪宅里的白狼……可是,它的主人是个浑蛋!豆豆放尿伺候!谁知道,他竟然是她的顶头上司,看着她的眼神充满着她是特种行业的鄙夷……要不是为了豆豆的爱情,她才懒得理他!可是,白狼的生活好好,她竟然会羡慕嫉妒恨一只狗狗……
  • 让学生勤劳节俭的66个故事

    让学生勤劳节俭的66个故事

    励志就是勉励自己勤奋向学,集中心思致力于某种事业。志,就是心愿所往,心之所向,是未表露出来的长远的打算。汉代班固《白虎通·谏诤》里“励志忘生,为君不避丧生”的话,讲的就是这个意思。励志是一门学问,这门学问应该从小学起,终生不辍。
  • 邪帝追妻:爱妃,别跑!

    邪帝追妻:爱妃,别跑!

    堕落的网瘾少女,也就是排名一百倒数第一的特工,在一次电脑炸了给炸穿越了。原主委托复仇,恩......那就把他们搞一波团灭吧。劳资可是巫女。不过,和自己同生共死的姐妹竟然......齐月,你休怪我无情。某夜,乘凉的钟离霏看了眼天上的星星,我擦不好!“媳妇别跑了,你看小包子都那么大了,是不是可以跟朕回宫了。
  • 熵——来自对边远山区一个出家教师的深度调查

    熵——来自对边远山区一个出家教师的深度调查

    作品以章问樵工作生活过的三所学校的经历为时间经线,以对“九五科研成果调查报告”人的调研为空间纬线,以黄龙县为现实大背景,横跨改革开放后的十几年时空,着重展示县内高中学校的教育教学和教师生态,不惜浓墨抒写农村基层教育者们的现实挣扎与精神困惑,刻意挖掘隐含在中学教师灵魂深处的精神寄托和信仰追求上着力点。二十一世纪初年的秋季开学前,湘西南贫困山区某重点中学名牌教师章问樵忽然离职出家,引起省城某晚报领导的高度关注,特派记者水汪洋前去深度调查。
  • 极品老婆妖孽夫

    极品老婆妖孽夫

    被冥王批作阴险狡诈、卑鄙无耻、歹毒狠戾、乃女子中小人的佣兵之王——血狐狸,因为一场神的赌约死而重生。人生多磨难,重生的便宜不好占!一体两魂?不好意思!既然她来了就没有走的道理。管你正主是谁,有多远滚多远。这巢,她占定了。豪门恩怨多,水深不见底?那她偏要趟浑水!你口蜜腹剑惹她不安生,她笑里藏刀搅你全家不太平!商场如战场,明枪暗箭接连不暇?那她就缴了人的枪、断了人的箭,阴谋阳谋轮番上,看谁技高一筹!人生多精彩,异能人士组队来!欺负她没异能?那不过是她闲来消遣的东西!只要拥有强悍的灵魂,照样混得风生水起。更何况,不知道她重生的福利是开挂?人生有惊喜,桃花朵朵袭!未婚夫悔婚?切!爱情无用,要来干什么?只是,要甩也由她先甩!无情无爱一身轻,却有妖孽死皮赖脸缠。重生后的第一次见面,他是万众瞩目的娱乐界新宠,擦肩而过之时,她披着的外套拂过了他的手臂。她嗤鼻:“不过是个戏子!”他脚步微顿,纸巾擦手:“总算干净了。”她外套一脱,顺手扔进垃圾桶:“晦气!”第二次相见,人来人往的街道上,风情万种的她一手吊儿郎当晃荡着手里的恨天高,一脚光溜溜踩着地上小贼的胸口:“找死?”街边跑车内妖孽般的他看得目瞪口呆:“奇葩!”回眸,万分妩媚撩发,优雅对他竖起中指,转身离去时嘴型可见二字:“傻B!”掉落的烟头在半空悬浮,他似笑非笑:“有趣!”第三次、第四次......“你滚不滚?”她白眼大翻。“一起滚!”他笑得不怀好意。既然甩不开、赶不走、打不跑,那就——扑倒独占!携手并肩、为祸天下!本文一对一都市异能重生女强爽文!各位看官若是喜欢,请持续关注《极品老婆妖孽夫》!
  • 仙人掌的回忆

    仙人掌的回忆

    寓言,是一种既古老又年轻的文学形式:说它古老,因为它产生的年代久远,最早的寓言——伊索寓言——诞生在公元前6世纪。寓言比其他许多文学门类更古老;说它年轻,一是因为寓言作家往往都有一个年轻的心态、都有一颗不泯的童心,二是因为寓言特别受到少年儿童的青睐。
  • 五母子经

    五母子经

    本书为公版书,为不受著作权法限制的作家、艺术家及其它人士发布的作品,供广大读者阅读交流。汇聚授权电子版权。
  • 大话全能系统

    大话全能系统

    文武全能、全知全晓,行家里手,涉猎广泛,十全十美,无所不能!然而那是系统,不是我...然而我却可以凭借系统想干嘛就干嘛。这其实就是一个普通人得到了一个无所不能的系统纵横寰宇,收下一个又一个弟子,学生的故事。有句话怎么说的,似乎是:伍昊(伍日天),想干嘛就干嘛。
  • 愿陪愿等愿爱

    愿陪愿等愿爱

    讲述金乔在高中经历的人情冷暖,在冷漠的环境中保持自己的真心。金乔,女,爱好体育运动,担任小组长,体育委员,英语课代表,班长唐安,男,班主任兼生物老师罗王云莉,女,金乔视为亲人的好朋友,金乔对她的特称“罗王”黄加冰,男,金乔的异性好友王明雀(小),金乔的朋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