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3120400000006

第6章 楚国贵族发轫江东(6)

沛县的县令也是在这种局势下,产生了与会稽太守殷通一样的心理,他也想起兵独立。他的属下官员萧何与曹参向他建议说:“您一直就是秦国的地方官,现在说起来反秦,我们担心的是沛县的百姓不相信您,因此也就不会听从您的命令。我们认为,您首先应该将那些因为犯了秦国的法律而逃亡在外的人都召回来,这样一来就可以有数百人为您出力了。一方面证明您反秦是事实,另一方面,再有谁不服从您的命令,他们就可以帮助您镇压下去了。”

沛县的县令一开始认为这是一个好主意。实际上他自己被他的这两个好部下给蒙骗了。

当时的刘邦正因为私自放了应该去服役的人,犯了大罪,在外逃亡不敢回到沛县来。萧何与曹参二人都是刘邦的好朋友,他们为县令出这么一个主意,其用心不过是想让刘邦名正言顺地回到县城里来。一旦刘邦进入县城以后,城中的武装力量也就完全在刘邦的控制之下,县令最好的结果不过是一个被架空的牌位,弄不好也许就被赶下台去,或者是身首异处。原因很简单,他没有属于自己的力量。

当刘邦与樊哙一起率领着他的百十来个弟兄回到县城来的时候。县令才想清楚,是中了人家的计了,于是他紧闭城门,不放刘邦入城。萧何、曹参知道自己的计策已经被识破。由于担心被杀。他们越城逃出,去投奔刘邦。

刘邦向城中射进一封信,信的大致内容是说:“天下百姓受秦国的虐待已经很久了,现在如果你们继续为秦国的沛县县令守城,诸侯的军队一到,恐怕就会对这里进行屠城。倒不如现在你们一起杀了秦国的县令,自己选一个你们大家都中意的人作长官,以响应诸侯,起兵反秦,只有如此,才能保全你们的家室。否则的话,面临你们的只会是被屠杀。”

沛县的百姓自动起来杀了县令,共立刘邦为沛公。、刘邦还是推辞了一下,好显得谦让。他说:“现在正是天下诸侯并起的时候,如果选择领导人不当,就会使我们大家一败涂地。我并不是自爱,而实在是担心我自己的能力不足,不能够使我们这一方的父老兄弟得到保全。

选择领导人可是一件大事,我请求大家一定要慎重,选一个可以担当起大事来的人,我实在是难以胜任。”

而当时的人想的都不是如果胜利后会如何如何,而是首先想到的是失败后应该如何如何脱身,在这种心理支配下,有谁肯出头来作领导人,也只有刘邦这种不在乎生死的人了。所以大家意见一致,一定要刘邦来领导他们。

刘邦就这样起兵了。

刘邦派雍齿守丰,他自己引兵出战。

刘邦的想法很简单,他是在想办法扩大自己的地盘。但是从他一开始的行动来看,他与项梁相差太多了。刘邦并没有在沛城中完全树立起自己的威信,他作为一个在外逃亡的人,一回到城中,就杀了沛令,接下来就是自己带兵出战,这一切会在沛县人民心目中留下什么印象?刘邦也不了解他手下人的真正意图。刘邦以为,他们能杀了县令起兵,就足以证明他们是可用的。而实际上,沛县人是怕事的。他们杀了县令,正是他们怕事的表现,因为各地都起兵反秦了,刘邦在给城中的信里又以屠城相威胁,所以他们不得不起兵。他们起兵仅仅是为保全自己,他们没有一点进攻的野心,也没有一点成就一番事业的幻想。在这种环境中,刘邦面对的是这样一些百姓,他所做的应该是稳定城中的人心、而不是积极地引兵出城作战。

从一开始的决策失误中。就已经种下了刘邦失去沛县的种子了。

当时陈胜王还正处于极盛时期,他派出部将周市平定魏地。周市派人对雍齿说:“丰,本来就是魏国的土地,现在我已经平定了魏地的几十座城池。如果你可以投降我,陈胜王可以封你为侯。如果你不肯投降。只怕是大兵一到,就会得到一个被屠城的下场。”

雍齿本来就不愿意作刘邦的部下,于是他投降了周市,反过来为周市守卫丰。

刘邦听到这个消息后十分生气,引兵回过头来攻打丰,但是攻城不利,自己反而损失了不少人马。刘邦咽不下这口气,他想找一个强有力的靠山,凭借他人的力量攻下丰。当秦嘉立景驹为楚王的时候,刘邦就曾赶去投奔。

可是不久,秦嘉的势力就在项梁的打击下瓦解了,因此刘邦才来投奔项梁的队伍。

项梁十分欣赏刘邦的才能,给他五千人马,以便他可以回去赶走雍齿。

项梁很不喜欢与自己不相关的力量兴起,因此他觉得与其让雍齿坐大,倒不如给刘邦一个人情。在打败自己的敌人的同时,为自己争取到一个能干的部下。在这里,项梁犯了一个致命的错误,他没有认真区分,刘邦是不是甘心作他人部下的人。项梁前不久还在嘲笑殷通没有知人之明,很快地,他却沿着前人的足迹走了下去。殷通为他的错误失去了自己的性命,项梁却为他的错误失去了他侄儿的帝国。

刘邦起兵前的事迹可以不论,就是在他起兵以后,先是进攻名义上属于陈胜王部下的雍齿,实际上是与陈胜王为敌,失败以后,去投奔继陈胜王以后称楚王的秦嘉与景驹,又在秦嘉与景驹被项梁消灭以后投项梁,这样的人,是可以信赖的吗?

项梁亲手扶植起了一个强大的对手。

虽然同是以历史为基点进行自己个人的表演,但是刘邦与项羽不同。项羽不论是何时何地,表演的都是他自己;而刘邦却在不时地扮演着自己以外的角色——至少在他人的眼中是如此。

英雄不能帮助英雄,否则必然会打垮一个英雄。

项羽是英雄,刘邦也是英雄。

还有一个人是英雄。这就是范增。

一个已经70余岁的老人,不肯颐养天年,特地赶到项梁的军中来。因为他用了毕生的心血研究政治、军事,但是一直没有一个用武之地,他以此为恨。现在机会到来了,他又怎么能够轻易放过。

机会对每一个人来说都是平等的,就看你如何去利用。

在同样的社会环境中,每一个人都有着不相同的社会经历,因此,面对同样的机会,他们也会有不同的选择,——即使他们同样是想利用这个机会冲出去。

项梁是想重新建立他的楚国,项羽是想取代秦王的地位,而范增却只是想施展一下他自己的才华,使他看中的人能够登上帝王的宝座。范增只是追求着一种成就感,这也是每一个人都在追求的,只不过是每个人为此而选择不同的表达方式。范增选择的是帮助他人打天下。

君臣名分并不是在最后才确定下来的,而是从一开始就在心理上确定下来。

项梁十分欣赏这个精神矍铄的老人。

惟有精神上的高层次追求,能够使年迈之人焕发出青春的活力。

历史原来是不动的,是在不同角色的不同表演下,历史才是活动的。

9拥立楚怀王

范增虽然不是楚国旧贵族,但是他十分清楚楚国旧贵族的梦。所以在他一到项梁的军中,就为项梁献上一计:“陈胜的失败是情理之中的事。在被秦始皇灭亡的六个国家中,楚国是最不幸的。楚怀王受欺骗进入秦国而被扣留,直到今日,人们都为之惋惜。

也正是因为这个原因,楚国的南公才说出这样的预言:‘楚虽三户,亡秦必楚也。’而陈胜作为首先起兵反秦的人,他不是立楚国的后代为王,而是自立为王,所以他存在的时间才不是很长的。现在将军您从江东起兵以来,有许多将领前来投靠您,为的是什么?因为大家都知道,您家世世代代是楚国的名将,认为您一定会立楚国的后代作王。”

虽然范增的分析中过分地强调旧六国在人们心目中的地位,但是,他所指出的陈胜之所以失败也不是一点道理也没有。六国灭亡还不久,在原来六国统治下的人民心中,还存在着对旧有国家的思念之情。秦王朝的统治越是残暴,人民心中的这种怀旧心理也就越强烈。在他们没有忘记他们以前的统治者的时候,陈胜这个普普通通的农民自立为王,这是令人们心理上一时还无法接受的。特别是农民自立为王,陈胜是中国历史上的第一人,没有任何先例可寻,这就更在人们的心目中留下了一个不大合理的印象。

历史是在打倒旧有的贵族统治,打破旧有的社会等级结构,可是在人民的心目中,对这一切历史的进步毕竟还需要一个适应期。

历史的前进实在是太快了!

在秦灭亡六国以前,战国七雄无一不是处于等级制社会中。可是就在短短的十几年之后,当陈胜起来反抗秦国统治的时候,社会原有的等级结构已经被秦始皇的改革所破坏,留下的只有人们心目中对昔日的追忆。

可是人的思维本身也是一种现实的社会力量。当人的思维落后于现实发展的时候,对现实也确实可以构成一股强大的阻碍力。

也许陈胜王的伟大就在于他思维中的超前意识,而他的悲剧也正是在于他,的这种超前意识。

陈胜的称王是出于楚地旧贵族们的劝进。他们对陈胜说:“将军您亲自披甲上阵,率领着士兵们奋勇作战,以期消灭暴虐的秦国,重新建立楚国,这样的大功德,是理应称王的。况且您现在的身份是天下反秦各路将军们的领袖,不称王怎么可以呢?希望将军可以自立为楚王。”

楚国的旧贵族们一天也没有忘记恢复他们的国家。但是他们自己却不具备这个实力。因为秦始皇早就对六国的旧势力进行过比较彻底地铲除。他把六国原有的大族豪门都迁到关中去居住,让他们离开他们原有的封地与他们手下的人民。一方面是使他们失去他们家族在本地所拥有的那种势力,另一方面,也是为了把他们放在眼皮子底下加以监视。秦始皇还下令,将全国的民间兵器一律销毁,在咸阳,他用这些兵器的材料制成了12个巨大的铁人,显示着秦王朝的武力,也使有心反抗的六国旧贵族失去物质基础。

当陈胜反秦起义后,由于他的起义是在楚地,楚国的旧贵族们认为他们复国的机会终于到来了。所以他们才劝陈胜自立为楚王。

他们要借助于陈胜王的力量,达到他们向秦国复仇的目的。

中。同时,派人立以前六国的后代为王,以便增加自己的友军,增加秦国的敌人。秦国的敌人一多,他的兵力就不可避免地要被分散,我们的友军一多,力量自然可以增强。这样一来,我们就可以轻而易举地打败:秦国,进入咸阳,来号令诸侯。六国本来已经被秦国灭亡了,是赖着您的力量才恢复的国家,他们一定对您存在着感激之心,会服从您的号令,这样一来,您也就成就了帝王之业。现在,才占据了一个陈地就自立为王,我们怕的是天下因此而土崩瓦解。”

陈胜没有听从他们的意见。还是在陈地自立为王了。但是后来的事实证明。入民对于陈胜这个普通的农民确实不如对楚怀王感兴趣。

楚怀王本人并不是一个贤明的君主,但是他在江南地区人们的心目中,已经成为楚国的标志。一想到他,就会勾起人们对被秦国灭亡的楚国的回忆。

秦昭王曾经给楚怀王写信,约楚怀王与他相见结盟:“以前,我和您相约为兄弟,在黄棘立盟约,相互派太子作人质,那是多么好的事情。可是你的太子在我国,杀了我的重臣以后,不向我谢罪,而是私自逃回国去,这件事确实使我十分生气。所以我才派部队进攻您的国家。现在我又听说您要派太子作人质与齐国讲和,这就不对了。我们两个国家是邻邦,而且世代通婚,长期以来一直保持着友好关系。我们如果不团结,就没有办法号令诸侯。我希望可以与您在武关相会,让我们重新建立盟约。”

楚怀王收到这封信以后很犹豫。去吧,怕的是上当受骗;不去吧,又怕因此而得罪了秦国,使楚国成为秦国进攻的目标。秦国国力日上,楚国可不是对手。

昭雎劝楚怀王说:“大王千万不要去赴约,马上派兵守卫边境,以防备秦国的进攻也就是了。秦国是虎狼之国,不可以相信它。他们一直就存在着吞并我们诸侯国的野心。”

楚怀王的儿子子兰却劝楚怀王赴约,他的理由很简单:“为什么要无故得罪秦国呢?”

于是楚怀王前往武关赴约,但是被秦国伏兵所俘,押到秦国的都城咸阳。秦国以此为要挟,要楚国割地赎王,而且要先得到楚国的土地,然后才肯释放楚怀王。

楚怀王大怒,说:“秦国以欺诈的手段抓我,又以此来要挟我,一定不要答应他们的要求。”

秦国不肯释放楚怀王,楚国就另立楚怀王之子顷襄王。秦兵攻楚,大败楚军,斩首5万,攻占了15座城。

楚怀王也曾从秦国都城咸阳逃出,但是秦国马上就发觉了,派兵守住去楚国的所有道路。楚怀王没有办法,只好向北逃到赵国与秦国的交境处,请求赵国保护他。赵惠王初继位,而且是他的父亲还健在的情况下,把王位让给他的。所以在这样的大事情上他不敢作主,而他的父亲当时在代地,不在都城中。于是赵国没有收留楚怀王,楚怀王再一次被秦兵抓了回去。急怒中,楚怀王病死于秦国。

这件事不但使当时六国都认为秦国办事不对,对楚国人来说,这件事尤其使他,们痛恨秦国。

从项梁引兵屯薛时,他就得到了可靠的消息,知道陈胜王确实已经死了。项梁把诸将都召到薛,一方面是为了与章邯决战,另一方面,正是想在这里举办一件大事——重新建立楚国,由他们来拥立一位楚王。

项梁认为范增的话很有道理。

这也是他早就在内心中反复思考的问题。答案他早已经有了,只是他一时还下不了决心来付诸实践而已。

范增的献计恰是时候。

同年六月。项梁在民间找到一个楚怀的孙子。名字叫心的,立为楚王,王号仍旧是叫楚怀王。以纪念以前死在秦国的那个楚怀王。

项梁的梦想终于成真。

同类推荐
  • 居里夫人:伟大的女科学家

    居里夫人:伟大的女科学家

    《图说世界名人:居里夫人(伟大的女科学家)》讲述了,玛丽·居里,波兰裔法国籍女物理学家、放射化学家,1903年和丈夫皮埃尔·居里及亨利·贝克勒尔共同获得了诺贝尔物理学奖,1911年又因放射化学方面的成就获得诺贝尔化学奖。玛丽·居里是第一个荣获诺贝尔科学奖的女性科学家,也是第一位两次荣获诺贝尔科学奖的伟大科学家。
  • 最美女教师张丽莉:高尚师德,感动中国

    最美女教师张丽莉:高尚师德,感动中国

    本书探访了舍己救学生而失去双腿的“最美教师”张丽莉的学校、家庭、朋友,深入了解了一个平凡的教师,在临危义举的背后,蕴藏着怎样强大的善良和爱心。通过一件件平凡的小事,每一点滴的闪光,还原一名受人尊敬的好教师在教育战线上不平凡的感人事迹。爱生如子的她关心每一位学生,让学生在老师那里都能体会到父母般的关爱;不惧风险地尽责,在危险时刻奋不顾身地保护学生;一以贯之地奉献,刻苦钻研业务,全身心投入到教育教学中。她为教师立范、为社会立标、为世人立信、为人性立尊。
  • 暗杀风云王亚樵

    暗杀风云王亚樵

    王亚樵的故事虽很多,也很精彩,但由于此人背景复杂,行动神出鬼没,飘忽不定,所以多年来,他的生平事迹始终鲜为人知。当时,世人对他的评价就众说纷纭,褒贬不一,因多夹杂着国民党和日本侵略者的言论,故而毁多于誉。于是,“支那魔鬼”、“名人克星”、“暗杀大王”、“领袖公敌”等便成了他特有的绰号。然而,远在千里之外西北高坡的某孔窑洞里,一个伟人用他那特有的浓重的湖南口音给了他一个相反的说法,说他“杀敌无罪,抗日有功。小节欠检点,大事不糊涂”。这无疑是对王亚樵一生言行操守、是非功过最为公正的评断了。
  • 热土群英

    热土群英

    本书入编100个人物(含英雄模范群体),主要包括2001至2010年期间中共十六、十七大代表;获省以上表彰的优秀党员和党务工作者;获省以上五一劳动奖章、全国劳动模范、全国先进个人;受省以上表彰的英雄群体、先进组织;在全市社会各界、各系统、各行业中成绩显著,在社会上有重要影响力,在省内外知名度高,对萍乡经济社会发展有突出贡献的专业人士等。
  • 中国古代高僧传

    中国古代高僧传

    在波澜壮阔的中国历史长河中,在富饶广袤的神州大地上,数千年来,曾经涌现出了一批批叱咤风云、扭转乾坤的英雄豪杰。他们如夜空中的群星,交相辉映,璀璨夺目。岁月的流逝,冲刷不掉他们的英名;朝代的兴废,也改变不了他们不朽的业绩。他们中间,有雄才大略、举贤任能的国君;有变法图强、励精图治的名相;有横刀立马、席卷千军的将帅;有运筹帷幄、料事如神的谋士;有忧国忧民、忠言直谏的贤臣……他们是我们民族的精英、祖国的脊梁。
热门推荐
  • The Voyeur

    The Voyeur

    Mathias, a timorous, ineffectual traveling salesman, returns to the island of his birth after a long absence. Two days later, a thirteen-year-old girl is found drowned and mutilated. With eerie precision, Robbe-Grillet puts us at the scene of the crime and takes us inside Mathias's mind, artfully enlisting us as detective hot on the trail of a homocidal maniac. A triumphant display of the techniques of the new novel, The Voyeur achieves the impossible feat of keeping us utterly engrossed in the mystery of the child's murder while systematically raising doubts about whether it really occurred.
  • 聆听自然的歌唱(我的动物朋友)

    聆听自然的歌唱(我的动物朋友)

    本书阐述了动植物在环保中的作用,环境污染会给人类生活带来的危害等内容健康、积极向上的科普知识。正是伴随人类对环境问题认识水平的不断提高,环境保护事业才得以不断深入和发展。相信这本书的出版将对增进公众环境科学知识,提高全民环境意识起到积极的促进作用。
  • 初望安宁

    初望安宁

    月升雪飘风凝,相遇未定终生。一切自有天命,求你勿忘我名。
  • 钝刀

    钝刀

    李东文, 70后。1999年开始学习写作,以小说及情感专栏为主,曾在《天涯》《长城》《十月》《西湖》《长江文艺》等杂志发表小说,作品多次被《小说选刊》《中篇小说选刊》《读者》等转载。
  • 寿世青编

    寿世青编

    本书为公版书,为不受著作权法限制的作家、艺术家及其它人士发布的作品,供广大读者阅读交流。汇聚授权电子版权。
  • 蚕丛女皇

    蚕丛女皇

    6500年前,河西走廊,岷江源头,驻着许多氏族部落。其中西羌部落、匈奴部落是最大的部落。这两个部落一衣带水,世代友好相处。自从巴特戈尔当了匈奴部落酋长之后,对西羌部落这块资源丰富,沃野千里之国土垂涎三尺。捍然出兵偷袭西羌,先后发动了三次侵略战争,在战争中实行杀光、抢光、烧光之“三光”政策。善良仁慈的西羌部落酋长乌布吉毫无战争准备,只得率领族群向蜀山氏区域茂洲、汶川、北川、理县一带撤退……戈特巴尔把乌布吉的善意视为软弱可欺,称霸世界的野心恶性膨胀,在侵略西羌的同时,竞然不顾后果闪电般地偷袭了万里之遥的西天部落雀儿岛。迫使西羌部落酋长乌布吉与西天部落一起,联合其它小部落共同抵抗匈奴部落……
  • 强宠小萝莉:兽王妖夫

    强宠小萝莉:兽王妖夫

    她捡回了一只猫,然后……呃,整个世界癫狂了!她第一晚起来,小猫不见了,多了只白虎,她汗颜之余,好吧,勉强接受。可是为什么第二天清晨起来,白虎也不见了,床上多了个男人!!男人!!凤小鱼惊跳而起,“你你你你你……”某猫却淡定如常,“本尊乃三界魔尊,你这女人还不错,本尊要了。”
  • 茶园日记

    茶园日记

    秧塔位于云南普洱市境内深山中,海拔1760米以上。这里是景谷大白茶原产地,有着四百多年栽培史。2006年7月,30余岁的唐望上了茶山秧塔,开始了自己的有机茶种植之旅。他凡事亲自动手,体会到了劳作的辛酸与快乐。现在他的茶园已稍具规模。晴耕雨读打理茶园之余,唐望抽空去镇上的网吧写一些有关茶园的文字。2007-4-21建好小木楼后,就搬进了茶山。这是一块远离村寨的荒疏之地,周围森林茂密,园子下山泉淙淙。接着请了几批民工,开沟挖渠。又筑了一个大水池与粪池,接着盖羊圈,买羊买鸡,边选育茶苗边搞基础建设。
  • 丫丫穿越记:将军霸爱

    丫丫穿越记:将军霸爱

    他是一個冰冷的將軍,對於女人他棄之如撇,可是一次尋找出逃的格格居然遇到了即將陪伴一生的女子,殊不知這就是老天的抉擇。
  • 跟踪外星人(千年回望神秘探索系列)

    跟踪外星人(千年回望神秘探索系列)

    我们人类社会那些出类拔萃的名家巨人,在推动人类社会向前不断发展的同时,也给我们留下了宝贵的物质财富。他们通过自身的体验和观察研究,还给我们留下了许多有益的经验和感悟,他们将其付诸语言表达出来,被称之为名言或格言,其中蕴含并闪耀着智慧的光芒,成为世人宝贵的精神财富。人们将之作为座右铭,产生着无限的灵感、启发、智慧和力量,从而成为人生的航灯,照耀着成功的彼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