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3121300000004

第4章 相声“三字经”注释(1)

说相声,逗人乐。祖师爷,东方朔。

相声是起源于北京,以语言为主要手段,以引人发笑为目的的一种曲艺形式。它在清代咸丰、同治年间产生,逐渐形成了以“说、学、逗、唱”为主要艺术手段的表演方式,并一直流传至今。

相声在早期主要用北京话,上世纪八十年代后演员们开始有意摆脱北京方言的影响,用普通话表演。现在,相声早已经流行于全国各个省市,可以说,相声是中国影响最大的,也是最受观众喜爱的曲艺形式之一。

相声的表演形式有一个人说的单口相声、两个人说的对口相声、三个人或以上说的群口相声三种,但影响最广泛的,还是由两人表演,以“聊天”为主要形式的对口相声。其中,两个演员分别称为“逗哏”和“捧哏”,通过“系包袱”和“抖包袱”达到令人开怀大笑的效果。

相声的形式非常简单,相声演员常说:“我们相声也不需要服装,也不需要道具,两个人往这儿一站就能说起来,一句话,我们带着嘴来就成了。”当然,这是一个“包袱”,但也确实说明了相声的形式有多么简单。往往两个演员,只要身穿相同或类似的衣服,无论是西服、衬衫,还是中式小褂、夹克,都可以上台表演。甚至在一般性的社区演出或业余演出中,两个演员穿的衣服不一样也没关系,观众不会觉得有任何不妥。这是由对口相声“两个人和大家聊天”这个艺术特点决定的。

传统相声因为和现代有一定的时间间隔,所以在形式上还是有一定的要求。基本说来,演员要身着长衫(大褂)、白袜子、圆口布鞋,大褂不许挽袖口,如果要挽的话,通常只能逗哏演员挽手背上的一半,称为“马蹄袖”。要有一张长方形桌子,称为“场面桌”,桌子上往往有醒木、扇子、手绢三样道具。

虽然相声的形式如此简单,但是它却能引人发笑,并且是以能引人发笑作为安身立命之本的,不可笑的相声就不是相声。无论是长段、短段,中间都会有很多引人发笑的地方,而且,节目最后,一定有一个非常引人发笑的地方,称为“底”,使观众在大笑声中鼓掌,演员在笑声和掌声中退场。虽然相声并不是笑声越多越好,有些经典的老相声也许一段之中让人笑出声来的地方不多,但它还是以逗人笑为目的。无论有多长时间的叙述和铺垫,都是为了最后让观众开怀大笑一次。

用聊天的形式,达到让观众笑的目的,这就是相声最大的特点。

东方朔(前154~前93),字曼倩,西汉辞赋家。平原厌次(今山东德州陵县神头镇)人。武帝即位后,征四方士人,东方朔上书自荐,诏拜为郎。后任常侍郎、太中大夫等职。他性格诙谐、言辞敏捷、滑稽多智,常在武帝前谈笑取乐。他曾言政治得失,陈农战强国之计,但武帝始终把他当俳优看待,不得重用,于是写《答客难》、《非有先生论》,以陈志向和发抒自己的不满。

司马迁在《史记》中称他为“滑稽之雄”;晋人夏侯湛写有《东方朔画赞》,对东方朔的高风亮节以及他的睿智诙谐倍加称颂;唐代大书法家颜真卿将此文书写刻碑,此碑至今仍保存在陵县。

武帝即位初年,征召天下贤良方正和有文学才能的人。各地士人、儒生纷纷上书应聘。东方朔也给汉武帝上书,上书用了三千片竹简,两个人才能扛得起,武帝读了两个月才读完。武帝读了东方朔自许自夸的推荐书,赞赏他的气概,命令他待诏在公车署中,俸禄不多,也得不到武帝的召见。过了一段时间,他不满意目前的处境。一天出游都中,见到一个侏儒,恐吓他道:“你的死期要到了!”那侏儒问他为何,他说:“像你这样矮小的人,活在世上无益,你力不能耕作,也不能做官治理百姓,更不要说拿兵器到前方去作战。像你这样的人,无益于国家,只是活在世上糟蹋粮食,所以如今皇上一律要杀掉你们。”侏儒听后大哭起来。东方朔对他说:“你暂时不要哭,皇上就要来了,他来了你去叩头谢罪。”一会儿,武帝乘辇经过,侏儒号泣叩首。武帝问:“为何哭?”侏儒说:“东方朔说皇上对我们这些矮小的人都要杀掉!”武帝问东方朔为什么要如此说。东方朔回答道:“臣朔活着要说,死了也要说这些话。那矮子身长只有三尺多,一袋米的俸禄,钱二百四十。我身高九尺多,却也只拿到一袋米的俸禄,钱二百四十。那矮子饱得要死,我饿得发慌。陛下广求人才,您认为我讲的话是对的,是个人才,就重用我;不是人才,就罢退我,不要让我在这里浪费粮食。”皇上听了哈哈大笑,任命他为待诏金马门,这样他见到皇帝的机会就多了些。

因为东方朔的这些特质,所以相声艺人把东方朔尊为祖师爷。马三立曾回忆说,他拜师的时候,曾向东方朔的画像磕过头。

溯源长,历史短。成行业,并不远。

关于相声的发展历史,已故著名曲艺理论家冯不异曾概括为两句话:可溯之源长,可证之史短。说其源流之长,可追溯到古代的“俳优”;而真正形成行业从艺人把相声作为谋生手段算起,到现在不过一百多年的历史。相声在一百多年的发展史上,形成了三百段以上的大段保留曲目,小段的、片段的节目更是丰富,两者综合起来,当有千段以上。名家荟萃,异彩纷呈,著名的传统曲目有《关公战秦琼》、《口吐莲花》、《地理图》、《八扇屏》、《卖估衣》、《贾行家》、《扒马褂》等,新中国成立以后的新作品则以《夜行记》、《买猴》、《昨天》、《虎口遐想》、《五官争功》等影响较大。著名的相声大师则有李德钖(1881~1926)、高德明(1909~1960)、张寿臣(1899~1970)、常宝坤、马三立(1914~2003)、侯宝林(1917~1993)、刘宝瑞(1915~1968)等。

大清朝,道光年。张三禄,始流传。

张三禄,北京人,是迄今已知最早见于文字记载的相声艺人。据传,他原为八角鼓票友,因为性情不好,受人排挤,愤而以卖艺为生,以说、学、逗、唱四大技能作艺,自称其艺为相声,曾是北京东、西、北城艺人的把儿头。

但传说亦有存疑。八角鼓在道光年还没有专业艺人,八角鼓票友社会地位不低,而江湖艺人则处于社会底层,“玩儿票”的张三禄因小愤就转而卖艺,自趋下流,殊不可解。

八角鼓,唱全堂。使口技,演双簧。

已故资深曲艺编辑王决在《曲艺漫谈》中提到对相声发展有影响的五个曲种是:口技、全堂八角鼓、莲花落、评书和滑稽二黄。

八角鼓首先是一种打击乐器,直径不足一尺,木制鼓框,呈八角形,单面蒙以蟒皮,鼓内一边立一短锥以持握,周围七边皆有梅花孔,每孔穿三小钹以为响铃,下端饰有丝穗。演奏时同指弹击鼓面发声,或摇震鼓身或指搓鼓面发出铃声。

满族人把八角鼓每个零部件都赋予神圣的意义,八角即寓意八旗。围鼓之八个小钹及串梁,为三八二十四固山,鼓下所系之红黄丝二穗,黄者为宗室,红者觉罗,即所谓觉罗宗室八旗二十四固山。下缀双穗,象征“谷秀双穗”的意思。八角鼓自乾隆末年以后,盛行于满族旗籍子弟中间,多组织票房。票房是票友们活动的场所,就演唱以为自娱来说,叫票房;唱出一定水平出应外局,即称子弟八角鼓。鼓(八角鼓、大鼓)柳(时调小曲)彩(戏法)齐全的,称为全堂八角鼓。包括五音大鼓、单弦或杂牌子曲、琴腔等。全堂八角鼓中有一种“逗哏”,就是类似相声的演出,又有“拆唱八角鼓”,由两人或三人演唱,插科打诨,这都是相声的前身。

另外,江湖艺人的口技表演,称“象声”,用八仙桌子横摆,围以布幔,一人藏身于其中,仿学自然声态,也要用语言逗趣,拉拢观众,今存北京老艺人汤金澄(1890~1980)表演口技的录音,仿学技巧和包袱笑料浑然一体,几乎就是单口相声。

口技有时也两人表演,一人在布幔外,与布幔内的艺人配合,或引申发挥,或刁难嘲讽,目的都是逗乐,吸引观众,这就已经很接近相声的今貌。

据传双簧是黄辅臣、黄辅亮所创,称双黄,也称“双学一人”,后称双簧。两人表演,“前脸儿”不出声,称发托卖相,“后身儿”或说或唱,称横竖嗓音。双簧中也有大量用语言招笑的桥段,现在演双簧也都是用相声的垫话儿。

口技、拆唱八角鼓、双簧的形式已经很像相声了。但在相声作为独立曲种登上历史舞台之后,它们作为单独的曲种依然存在。

说学唱,带逗哏。相声史,第一人。

说学逗唱,这是过去相声艺人总结的“相声的四门功课”,又称“四门口技”。具体说来,“说”是相声演员最重要的一门技艺,在四门功课中占主导地位。从狭义上说,“说”就指的是叙述故事或绕口令及大段贯口等。但是在广义上,“说”还有更为深刻的含义。人人都要说话,但相声的“说”不同于生活的“说”,相声的“说”要源于生活而又高于生活,必须要“美”,要字正腔圆,要有轻重缓急。但是,这种“说”又不同于朗诵,要尽量平和不露痕迹地把观众引入到所需要的情景氛围中,叙述事情,讲解道理,描摹景物,勾画心理,这都是相声的“说”的范畴。

相声的“学”在四门功课里,概念是最明确的。所谓“学”,第一是学人物,学语气。学个老年人,就要像老年人,而且不但形态上要像老年人,语气声态上也要达到“神似”,这不是一天半天的功夫。因为相声不是为学而学,而是要利用“学”来强化叙述能力和创造幽默氛围。比如学老年人,不是学完就完成任务了,而是要在角色和演员自己两者之间机动地转换,有的时候都没有语言上的提醒,不说“我学一个老大爷”或者“这个老大爷说”、“小女孩说”,直接进入人物,进入对话,如果演员仿学的功力不够,不但达不到应有的艺术效果,还会让观众一头雾水。第二就是学其他艺术形式。比如学唱评戏、学演京剧、学唱流行歌曲等。学其他的艺术形式,就要求不但要学得像,还要学得讨俏。如果学一句就非常像了,就尽量不学第二句,因为毕竟是仿学,不可能句句都像,多学则无异于狗尾续貂。第三是学方言,行话叫“倒(dǎo)口”。相声中的方言都是为了刻画人物而学,或者为了包袱而学,很少有纯粹为学而学的。第四就是学其他杂项,比如学电台播音、学街市叫卖、学动物形态及叫声等。

相声的“逗”,不单单指的是“逗笑”,更指的是“抖包袱”的方法。“包袱”是相声的核心,组织和运用“包袱”有很强的技巧,不会抖包袱,抖不好包袱的演员肯定不是合格的相声演员。其次,相声的“逗”往往是捧哏、逗哏之间逗,两个人对同一件事情表达见解,展示口才,你有来言,我有去语,让观众觉得妙趣横生。再次,相声的“逗”还有一种含义,即“引发”。北方话里常有诸如“把他的火儿给逗起来了”的话,即用此义。相声演员不但要善于说、学、唱,更要善于把观众的热情“逗”起来,营造一种幽默的氛围,使现场观众情不自禁地情绪高昂、笑点降低。我们常见平时很严肃的人听相声的时候却一反常态,开怀大笑,这就是演员把他“逗”起来了。

相声中的“唱”指的是唱戏曲、歌曲、太平歌词及各种小曲小调等。现代相声中运用“唱”的手段的节目很多,但要注意的是,“唱”和“学”在某些部分上容易重叠。比如唱一首歌,是算“学”还是算“唱”呢?这里有一个标准,用自己原本的嗓音唱的,就算“唱”,如果把自己的嗓音装饰起来仿学他人的,就算“学”。举个例子,如果用自己的嗓子唱一段京剧,就算“唱”,但如果是仿学马连良或周信芳,则算“学”。如果用自己的嗓子唱一段《千里之外》,算“唱”,如果把自己的嗓子装饰起来模仿周杰伦或费玉清,则算“学”。

相声的唱不但有增加节目趣味,使现场气氛热烈的功效,在相声的原生态即街头卖艺的时代,相声的“唱”还有聚拢观众的作用。

相声名家马季曾大胆质疑“说学逗唱”,提出“说学演唱,逗在其中”的观点,虽有争议,仍不失为一家之言。

朱少文,穷不怕。一张口,走天下。

中国历史上第一位相声艺人叫朱少文(亦作朱绍文,1829~1904),清末北京汉军旗人。祖籍浙江绍兴,住在北京地安门外毡子房。他幼年学唱京剧,而且有文化,靠教戏、编戏、唱戏生活。后来红极一时的《能仁寺》、《八大拿》等京剧剧目就是出自他的手笔。据传,清同治初年,由于“国丧”,朝廷下令不准唱戏,朱少文也只能改行到北京的各大庙会和天桥等处,给观众说笑话。他随身只带一把笤帚、两块竹板和一口袋汉白玉的细粉面。竹板上刻有“满腹文章穷不怕,五车书史落地贫”两行字,还有一副竹板上写着“日食千家饭,夜宿古庙堂,不做犯法事,哪怕见君王”,穷苦相声艺人的气节可见一斑。他自称“穷不怕”,后来,他收了徒弟“贫有本”、“富有根”、“徐有禄”、“范有缘”等,常常带着一两个徒弟共同表演一个笑话,这样又逐渐创造了对口相声和群口相声。现在的相声演员,都尊“穷不怕”为第一代相声艺人。

及清末,迨民国。说相声,有八德。

同类推荐
  • 中国食俗

    中国食俗

    食俗就是饮食的风俗,又称食风、食规,是指有关食物在筛选、组配、加工、销售与食用过程中所形成的风俗习惯。中国的食俗出现很早,而且涉及社会生活的各个方面,不仅过年过节有食俗、访亲拜友有食俗,纪念历史人物也有食俗,而且,中国地域广阔,是一个多民族的国家,人们信奉各种宗教,自然就形成了宗教信仰食俗。《中国文化知识读本:中国食俗》介绍了除夕饺子、元宵节元宵、立春春饼、端午粽子、中秋月饼、腊八粥、少数民族食俗、地方风情食俗、宗教信仰食俗等中国传统饮食文化。
  • 趣谈成语与文言

    趣谈成语与文言

    每一个成语,都有一个故事,搭建出一座座历史的桥梁。“爱鹤失众”、“班门弄斧”等成语故事让我们在笑前人的无知以及愚昧的同时也可反省自己,警惕自己不犯同样的错误。《趣谈成语与文言》是从成千上万个成语中精选出其中最有代表性的成语故事,为我们在解说了成语的妙趣以及来历的同时也可教会我们一些为人处事的基本方法。
  • 海怪简史

    海怪简史

    《海怪简史》讲述中国古代海怪故事,全书分为外篇和内篇,外篇为来自底层的海怪,它们身上带着原始的野性,千百年来,它们的故事在民间秘密传递。内篇所记则不乏上古帝王苗裔、龙宫皂隶。可见,前者是“体制外”的海怪,后者是“体制内”的海怪,前者比后者可爱,故有此前后之序、内外之别。在当下,重新审视本民族关于海洋的本质追问,承续洪荒年代的奔放想象,无疑是告别平庸与浮泛的一条捷径,亦是物质年代的自救方式。
  • 文化软实力与国际谈判

    文化软实力与国际谈判

    文化是国家软实力的重要内容,国际谈判深受其影响。在两国的谈判竞争中,军事等硬实力与文化软实力是很重要的两个方面。中国为什么在国际谈判桌上很多时候不占优势?我认为原因有二:一是对文化的差异性认识不够。冲突的基本根源不再是意识形态,而常常是文化方面的差异。主宰全球的将是“文明的冲突”。二是对新闻媒体的作用不够重视。在相当大的程度上,媒体已经开始主导社会舆论的话语权,特别是网络世界的兴起,舆论浪潮席卷而来。谈判是最直接的文化角力。我方人员的文化积累,对对方文化背景的熟悉与洞察,和不同文化背景人士的交流应对……小而言之,关乎在某次谈判中是否可运筹帷幄、长袖善舞;大而言之,关乎一个国家在国际交往中的外在形象,以及在国际谈判席上主动权和话语权。
  • 渠家大院主人渠仁甫

    渠家大院主人渠仁甫

    著名晋商家族祁县渠家在晋商后期具有重要的代表地位,其经营的票号、茶庄、布庄遍布海内,盛极一时。
热门推荐
  • 礼单

    礼单

    堡子里寂静了,谁家发出韩剧的对话,男人女人都嗲声嗲气;小洋楼里,喧着搓麻将的哗啦声,这声音能喧到天亮;有媳妇和男人吵架,都是男人挣了钱,跑到县城找小姐按摩;黑暗的角落里,有男娃女娃谈恋爱,不避来人的搂抱亲嘴,亲得吧哧吧哧响,比瘦猪啃苞谷的声音都大。秦玉花看着高楼低舍,高楼是富,低舍是贫,富的是干部,贫的是群众。看着路灯的昏晕,看着游弋的狗,看着身边窜过的猫,她就这么静静地站着,站得很久很久,一直到堡子的灯都熄了,她还站在那里,还在看着眼前的疙垃堡子。
  • 万兽洪荒

    万兽洪荒

    游戏变成现实的世界,苏义再塑重生开启特殊生命角色,修行打怪期间竟然发现自己是天地所剩下的唯一一个……
  • 邪王丑妃

    邪王丑妃

    传闻,笛丞相千金,奇丑无比,花痴成性,不知羞耻,见到帅哥就会飞奔而上…传闻,这名丑女,深受皇后疼爱,在适婚年龄,皇后要赐婚,却被不少于十个男人拒绝,最后,皇后被迫放弃…传闻,这名一无是处,琴棋书画,女红舞蹈,样样不通的丑女,只会拉着自己丞相爹爹的衣裤到处招摇,专门欺负楚楚可怜比她漂亮百倍的姑娘,因为一切的一切都是出于妒忌,妒忌别人比自己长得更美…当然,这只是传闻…一切未经证实!却已闻遍全国,甚至远播他国…这名丑女早已丑名在外,听其名,足以让人奔离四方…但是,有谁知道,这会只是一个表象,是聪明的大小姐为了瞒骗那些肤浅的人的表象…从来只会按自己心意行事,从不在乎别人对自己的看法,一直奉行自己改编的名言:爱情诚可贵,生命价更高,若为自由故,两者皆可抛…但是,光芒又怎会轻易被遮掩,无论保密工作做得有多好,终究还是会有人发现!可,为什么发现她的秘密的人越来越多,追逐着她的妖孽美男一个比一个帅,一个比一个强势?可怜她小女子一名,难道好不容易接受了自己穿越的这个事实,决定过些逍遥人生的生活都这般艰难!片段一:金銮殿上,一个女人傲世而立,身上散发着一种拒人于千里之外的气质,此时的她无论是身姿还是气势,都足以让男人拜服,只是转眼看上她的满布雀斑且有一个胎记大大地印着的脸上是,大家便再次选择了望向别的地方,毕竟谁也不想被这丑八怪污了自己的眼睛!不过,殿上左上方的位置上,一道意味繁深的眼光却是丝毫没有避讳,直直看向了她…“小女子实在配不上绝王爷,而且,小女子希望自己的婚事能自己做主,这也是皇上欠小女子的一个承诺,现在便请皇上兑现…”语句是何其谦卑,只是这话说出来却让人听不出一丝的谦卑,而更有着决断…对着皇上,也能如此高傲地说出一个“欠”字,这是史前第一人!而且还是女子,这更让人感到意外…片段二:“本王要的就是她!”大殿上,妖孽般绝美的男人的一句话,便让全场震惊,大家都纷纷望向男人那修长而白皙的手指指向的方向…不过还好,她的身边还有两个小姐,一个清秀羞涩,一个妩媚动人,而最中间的那位,还是不要看的好,毕竟邪王根本不可能选上那个丑女,除非邪王瞎了…“奴家参见邪王…”
  • 郁达夫散文

    郁达夫散文

    《郁达夫散文》是人民文学出版社于2008年1月1日出版发行的“中华散文插图珍藏版”第三辑十六种文集之一,收集了近代著名作家郁达夫先生的优秀散文,并辅以反映其人生历程的珍贵照片若干幅。可谓美言语与华照相得益彰,即是伴君品味欣赏之佳作,又为珍藏馈赠之上品。
  • 异世龙魂

    异世龙魂

    陆明龙说:“问鼎昆仑,谁与争锋,号令天下,莫敢不从!”话落,红狮摇晃大脑袋,一个水系——水柱,从口中喷射而出,直喷射陆明龙的脸上。陆明龙意外穿越异界,为了完成敖帝给他的任务,与天魔生死较量。他巧夺天书,失意后的他是否能成功打败天魔拯救三界?又是否能回到属于自己的家?他能做到吗?
  • 小丧尸的末世臭美日常

    小丧尸的末世臭美日常

    穿越到一直在玩的末日游戏里,时间是末世当天。本以为能紧抱剧情的金手指,谁想这世界与她在游戏中经历的相差甚远,还有那梅超风一般的十指和青灰色的皮肤是怎么回事?哦买嘎!这不是她预想的生活!为了在末世好好活(?)下去,她给自己制定了伟大的目标:多吃晶核少见人!这位丧尸小哥哥你的声音很熟悉啊?感觉在哪里听过。丧尸小哥哥咧嘴一笑,朝着她露出一口大白牙:很高兴你还记得我,实验室里的研究体小姐。原谅我的文案无能。简单来说,这是一个小丧尸的末世生存纪事,走剧情,期间也会有感情线,是那种细水长流的感情。至于为什么选末世呢,因为它不受道德约束,可以随心所欲的搞事情。
  • 一代创富者的智慧与情怀:民国商魂

    一代创富者的智慧与情怀:民国商魂

    以中国近现代具有独特性情的20位著名实业家为记叙对象,每人一个章节,分别从传略,文华,为人,雅兴,风度,恩怨,情事,妙语,佳作,评誉等10个方面,以小传,故事,言论,评价等方式介绍,从而让读者了解这些实业家的传奇人生。
  • 上学之乌托邦

    上学之乌托邦

    写到第129章时,我觉得这篇小说应该叫《我和国家一级文物们(汉代)的AI网事》***我曾经以为它是一篇严肃向的悬疑小说,但作者性格成功带偏了它的无奈分割线***乔立辰原本是个“清闲”的农家乐小老板。一场车祸之后,他接受了一种被称为“神经元学习疗法”的修复治疗。可醒来之后,他却失忆了。然而每次找回一点儿记忆,他似乎都会发现一些诡异的秘密。与此同时,他的外甥女钟乔伊为了选上心仪的AI活动课《隋唐史》而做了大量准备。可在选课的时候,她还是被AI无情地踢进了《西汉与东汉》副本。自此之后,每个周四的下午她都过得鸡飞狗跳。她一心想把课程线拉回正轨。慢慢地,他们发现两件事指向了同一个方向……
  • 都市最强药神

    都市最强药神

    五年前苏扬离开都市,机缘下获得药尊记忆,踏上一条修神之路,医术无双,药道无敌,能救人,更能杀人。五年后重回都市,各色美女纷至沓来,抢着和他交朋友,早上逗逗傲娇女主播,中午给校花补课,晚上给妩媚大姐姐治病。没事还能装个逼,打下脸,踩踩人,日子过得美滋滋。书友群:543647828。
  • 红血女王(全集)

    红血女王(全集)

    全美狂销140万册!席卷37国个国家和地区,首部曲荣膺《纽约时报》畅销排行榜桂冠!,稳居《纽约时报》《明镜周刊》畅销榜前三!荣获美国豆瓣Goodreads年度最佳处女作奖!入围Goodreads年度zui佳青少年奇幻和科幻小说奖!环球影业同名电影紧张筹备中,《分歧者》系列制片&《绝命毒师》编剧超强阵容联袂打造,备受瞩目!自古以来,血液的颜色决定了人的贵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