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3130800000012

第12章 价值(4)

那个欧亚混血儿走到我身边,用头示意我们来的方向,会心地笑道:“您知道吗,先生,当我们的朋友(他指的是那个死去的人)得知自己的上诉被驳回时,小便失禁,尿在牢房的地板上。因为恐惧。”

一些人笑了,说不准为什么笑。

狱卒头儿走过典狱长身边,饶舌地说着:“啊,先生,一切都非常顺利,太令人满意了,咔嚓一声,就都结束了。并不总是这样顺利。我知道有些情况下,法医不得不走到绞架下,抱住犯人的双腿往下拉,确保他已经被吊死。太让人恶心了!”

“抽搐扭动,那太糟糕了。”典狱长说。

“啊,先生,当他们执拗起来那才麻烦呢!我想起有个人,我们要把他带出来,他死死抓住铁栏不放。您不会相信,先生,6个狱卒才把他拖出来,3人拽一条腿。我们和他讲道理,我们说:‘亲爱的朋友,想想你给我们带来的痛苦和麻烦吧!’但他听不进去!哎,他可真让人讨厌!”

我发现自己正在大笑,甚至典狱长也宽容地咧嘴笑笑。“你们最好都到外面去喝一杯,”他非常亲切地说,“我车里有一瓶威士忌,我们可以把它消灭掉。”

我们通过监狱的双层大门,来到路上。“抱住他的双腿往下拉!”一个缅甸的地方官突然大叫起来,并且开怀大笑。我们又都开始笑起来。那一时刻,狱卒头儿的故事似乎出奇的好笑。我们一起畅饮,当地人和欧洲人,相互间非常友善。那个死去的人,离我们100码。

★上面这节有关死刑执行的生动描写出自乔治·奥威尔(George Orwell)的《猎象》,它能够给我们某些直觉评价,而无须进行哲学探讨。奥威尔没有告诉我们那个被绞死的人究竟犯了什么罪,他似乎不必知道这些就已经对死刑产生了反感。奥威尔有伟大的思想和作品,除《一九八四》外,最值得一读的是《动物庄园》。奥威尔没有到过苏联,他从外部观察苏联,却对极权主义有精准的描摹与深刻的揭露。

第四节反思断头台

1914年,“一战”前夕的阿尔及尔,一个杀人犯被判死刑。他杀了一个农民的全家,连最小的孩子都不放过。他杀人的方式残忍凶暴,还顺带洗劫了被害人。这个事件引起轰动。普遍的想法是,对这个恶魔来说,砍头实在是便宜他了。父亲告诉我,他也是这个意见,杀害孩子尤其令他怒不可遏。我只记得,他有生以来第一次要去亲眼见识一下砍头。他天不亮就爬起来,大老远赶到行刑的地方,那里已是人山人海。他没跟任何人说过那天早上他看到了什么,我母亲只是转述说,他冲进家门,表情扭曲,话也不说,一头栽到床上躺了一会儿,突然呕吐不止。他发现了华丽辞藻掩盖的真实情形:他能够想起的,不是被杀的孩子们,只是人头落地瞬间那抽搐的躯体。

可想而知,那个行刑场面一定非常恐怖,它成功浇灭了一个单纯、正直男人胸中的怒火,原本让他觉得是罪有应得的极刑,仅剩的效果就是让他恶心。当极刑只是引起它声称要保护的可敬公民的呕吐时,怎能说它可以(也应该)为社会带来和平与秩序呢?而且,极刑是一次新的谋杀,其令人作呕的程度比犯罪有过之而无不及。它根本不能补偿犯罪对社会的危害,而只是加重了危害。

实际情况是,没人敢于直接描述这个死刑仪式。官员和记者也好像意识到死刑现场有刺激与可耻的两面,在不得不提到它的时候炮制出一大堆不着边际的套话。于是,早餐时我们在报纸的一角读到,那个该死的家伙“已经向社会偿还了血债”,或者“凌晨5点正义得到了实现”。官员们称被处死的人为“当事人”、“病人”或者只用一个数字指代他。人们也只是悄声议论这个极刑。

我们对极刑讳莫如深,正说明它是一种恶疾。中产阶级的人最多是说大女儿的“咳嗽很可疑”,父亲近来“严重了”,因为肺结核与癌症被看作某种可耻的疾病。极刑更是如此,人们提到它时都绞尽脑汁使用委婉语。当然,极刑与癌症也有区别:从没人说癌症是必须的,而人们却毫不迟疑地说,极刑是令人遗憾的必需品。极刑是正当的,因为它是必须的;而我们对它有所讳言,因为它是令人遗憾的。

我想对极刑谈些粗浅的看法,不是因为我喜欢丑闻,也不是因为我有某种不良本性。作为一个作家,我向来回避这个话题;作为一个男人,我何尝不知,对某些无可回避的糗事最好是保持沉默。但是,如果沉默或者巧言只益于维持必须改革的滥刑或者本可减轻的痛苦,那么,除了大声疾呼直揭真相而外别无选择。法兰西与英格兰、西班牙分享了一份“荣耀”,它们是最后几个用铁幕将死刑遮蔽在镇压武库中的国家。只有对民众的极端漠视才可能使这种原始仪式存活,而民众也只是运用他们所熟悉的那套装饰话语来回应死刑。当想象力沉睡、言辞沦为空话的时候,在那里喊杀的,只有半聋的没心没肺的人。但是,如果向人们展示杀人机器,让人们实际触摸,并且让人们听到人头落地的声音,那么,公众的想象力就会被突然唤醒,就会在拒绝巧言的同时拒斥死刑。

当波兰**疯狂地公开处决反抗者的时候,为了不让他们呼喊抵抗与自由的口号,**用生石灰堵住反抗者的嘴。将无辜的受害者与该死的犯罪人相比,可能让人感到不可思议,不过,我们国家的一个事实是:上断头台的可不只是罪犯。这个事实之外还要补充一点:杀的方法是一样的。我们用温吞的言辞修饰一种刑罚,而如果不在现实情况下对这种刑罚做认真的检视,就不可能肯定其合法性。我们不能一边说死刑决不可少,一边又赶忙说最好不谈论这个话题。实事求是地审视死刑到底是不是必须的,这才是最重要的。

就我所知,死刑不仅不是必须的,而且无疑是有害的。我的结论不是来自几星期的调查研究,但也不是来自我父亲对死刑的感受。我不愿沉迷于虚弱的怜悯,这种怜悯将价值与责任混为一谈,最终使无辜者的权利丧失殆尽。与诸多当代名流的看法不同,我认为人并非本质上就是社会动物。我认为正好相反。不过我相信,人不可能活在社会之外,社会的法律对人的生存是必要的。因此,社会自身必须以合理而有效的规模确立一些责任,但法律最终的正当性需要检验,标准是看它为社会做了好事还是干了坏事。

多年来,死刑在我眼中不过是想象力无法容忍的刑罚,我的理智不断谴责这种懒惰的无序。我不想把自己的判断力留给想象力,我近期也做了许多研究,研究的结论加强了我的信念,更加强了我的论点。今天,我绝对同意匈牙利小说家库斯勒(Koestler)的看法:死刑玷污了我们的社会,应当立即废除,而死刑的支持者却无法作出合理的辩护。无需重述他的关键论点,无需叠加事实与数据,我只是补充一些理由。

我们都知道,支持死刑的最强论点是它的示范价值。砍头不只是为了惩罚,它更是为了威慑,通过一个可怕的样本,吓阻那些蠢蠢欲动的人;社会不是在报复,而只是在预防;在空中挥舞被砍下的头颅,让潜在的谋杀犯看到自己的下场,知难而退。这个观点,只要细加辩驳,其实并无力量。第一,社会并不相信自己所宣称的示范价值;第二,没有证据证明死刑曾经使下定决心的谋杀犯望而却步;第三,死刑是一种令人作呕的展示,它的后果无从预料。

我从第一点说起,社会并不相信自己所说的示范作用。如果它相信,它应当展览那些头颅。社会应当让处决现场万众瞩目,成为社会的纽带或者痛饮的琼浆。可我们知道,死刑在我国并不是在公共场所执行的,而只是在监狱的院墙内由少数人士完成的。

今天,再没有宏大的死刑现场,人们知道死刑,只是通过口口相传,处以极刑的新闻用语都是修饰加工过的。一个潜在的罪犯,在将要犯罪的时候,何以能够牢记已被步步抽象了的那次行刑?如果真想让他时刻铭记这次行刑,以致能够使他消除、逆转犯罪的决心,那就应该努力强化行刑的可怖,动用所有影像和语言手段来刺激公众的神经。在提到今天凌晨某人已向社会偿还血债的时候,就不该用模糊的言辞,而应当用更生动的详述向每个人提示犯罪的后果是什么。

不应当说“如果你杀人了,就只能在断头台上赎罪”,最好告诉他,为了杀鸡给猴看,“如果你杀人了,你会被投入监狱,几个月或者几年,挣扎于无与伦比的绝望与接踵而至的恐惧之间。直到某个早上,我们溜进你的牢房,事先脱了鞋,免得把你从睡梦中惊醒,因为我们知道,极度的焦虑使你好不容易才入睡。我们会扑到你身上,把你的双手反绑在背后,如果需要,再剪掉你的衣领和头发。我们可是完美主义者,我们会用绳子捆住你的胳膊,迫使你身体前倾,以便我们更容易接近你的脖子。然后我们就架起你,左右各有一人夹持你的胳膊,任你的双脚拖行在走廊上。那时,天还黑着,一个刽子手好不容易抓到你的裤子,平直地将你扔到断头台上,另一名刽子手把你的头固定在铡刀槽里,第三个刽子手让7尺高处的120磅的刀片飞落下来,切掉你的脑袋,像剃须刀一样锋利”。

为了使威慑更有效,有必要更进一步,使恐怖对我们足够巨大,足以在适当的时刻克服那难以抗拒的谋杀欲望。我们不应只是装腔作势点到为止,不应满足于发明这个“快捷、人道的”处决坏人的方法,我们应当出版成千上万册目击死刑者的回忆录,公布描述行刑后躯体状态的医学报告,然后在中学、大学里广泛传播阅读。

特别符合这一目的的近期报告,来自医学科学院的两位勇敢的医师,他们为了科学研究而受邀检查刚被斩断的头和躯体。医师们认为总结那些可怕的观察是他们应尽的义务:“如果允许我们发表意见,我们要说这些场面是令人惊恐的巨大痛苦。血从断开的颈动脉高速喷射出来,然后逐渐凝结;肌肉先是收缩,随后,这种纤维性颤动便转为僵硬;肠部痉挛,心脏不规则、不完全地跳动;嘴部因痛楚而皱缩起来。在那颗被砍下的头上,双眼不动,瞳孔放大,看不清任何东西;对眼睛来说,透明属于生命,凝固属于死亡。所有这一切都要持续几分钟,对于健全的肌体来说甚至持续几小时。死亡不是即刻来临的,关键的器官在砍头之后都还活着。医师们全程见证了这个谋杀式的活体解剖,直至那个过早来临的埋葬。”

我不知道有没有人无动于衷地读完这可怕的报告。为了使威慑有望发力,没有理由不在医师的观察之外加上目击者的描述:夏绿蒂·科黛,那个因刺杀马拉而被处决的女人,在被斩首后,刽子手提起她的头颅,掌掴她的面颊,她竟还以愤怒的表情。这个细节不可能比刽子手的一次描述更令人震惊:“铡刀落下,头立刻死了,身体却在跳跃,在绳索中挣扎。20分钟后,在墓地里,躯体还在颤动。”一位并不反对死刑的牧师在书中写道:“行刑的那个早上,罪犯的情绪糟透了,拒绝我们的宗教安慰。我们知道他的心情,也了解他对妻子的热爱。于是我们对他说,看在你对妻子爱情的分上,死前做一些祷告吧!罪犯接受了。他在十字架前祷告了很长时间,也似乎注意到我们的存在。行刑时,我们离他很近,他的头掉落在断头台前的木槽里,躯体很快被放进一个大的柳条篮筐中。这时出了一个差错,头还没放进去,就把篮筐合上了。刽子手拎着那颗人头等在那里,等篮筐重新打开,好把头放进去。就在这么短的时间里,我们看到罪犯的眼睛正盯着我,一副祈求的目光,似乎在请求宽恕。我们本能地手画十字祝福这颗头颅,它的眼帘眨了眨,眼睛的表情放松了。最后,那依然充满表情的眼神,变得模糊了……”读者们各自的信仰不同,可能接受也可能不接受这位牧师的解释。但是至少,“那依然充满表情的眼神”不需要任何解释。

★上文是法国作家艾伯特·加缪(Albert Camus)的文章,写于20世纪50年代末60年代初,译自贾斯汀·欧拜伦(Justin O Brien)的英译本。加缪反对死刑,但他对终身监禁又会如何评价呢?如果死刑是个好东西,就该让法官去监斩他所判处的每个死刑,以便他积极地推广这个好东西,难道不是这样吗?在一些国家里,多数民众还很拥护死刑,对主张废除死刑的人非常反感,其中有复杂多样的原因。法国大革命时期的杜塔尔给出了一种解释:

尽管回忆遭受磨难的人性令我痛苦,可我还是要说,在政治上,这些处决产生了很大的影响,可以安抚民众对自己遭受的灾难的不满,满足他们的复仇心。失业的商贩、面对物价飞涨而工资贬值的工人,只有在看到比他们更加不幸的人时,才能勉强接受自己的不幸。

同类推荐
  • 妨害社会管理秩序罪

    妨害社会管理秩序罪

    本书是中华人民共和国重要基本法律知识宣讲系列丛书之一,具体内容是对我国刑法分则第6章所规定的妨害社会管理秩序罪,以及与其相关的司法解释等内容进行宣讲和普及。
  • 《中华人民共和国就业促进法》释义及实用指南

    《中华人民共和国就业促进法》释义及实用指南

    本书由参加《中华人民共和国就业促进法》立法的通知撰写。全国人大常委会法制工作委员会经济法室参加本法立法的同志以促进就业发为蓝本,对本法的立法背景、立法主旨、实务中适用的规则进行了逐条的阐述。本书对就业管理方面的业内人员是不可或缺的工作指导。
  • 企业所得税与纳税指南

    企业所得税与纳税指南

    《企业所得税法》主要对企业所得税额的计算等实体问题作出规定,税收征管方面仅涉及纳税地点、期间等部分内容,故需要配合《税收征收管理法》的内容,才能对企业所得税有一个全面的掌握。另外,当前市面上关于税法的案例指导书不少,但以“企业所得税”和“税收征收管理法”为主的案例指导书却不多,且原有书籍引用的法条及选取的案例较为陈旧,无法与现行《税收征收管理法》、《企业所得税法》规范恰当地衔接。
  • 农民维权一本通

    农民维权一本通

    从历史来看,农民长期处于弱势地位,亟须维权。在我国历史上,农民长期处于社会底层,经济上受剥削,政治上受压迫,自身权益长期得不 到有效的保障。新中国成立以后,农民们翻身做了主人,改变了以往社会底层的弱势处境。但是,由于我国采取优先发展重工业的战略以及以 城市为中心的城乡二元制的户籍管理制度,农民为此做出了巨大的牺牲。这一时期,他们一方面勒紧裤腰带支持我国工业化建设,几乎把土地 产出的一半拿出来上交国家;另一方面,他们还在国家的动员之下,纷纷离乡,到祖国最需要的地方去做产业工人。
  • 《中华人民共和国行政强制法》释义与案例

    《中华人民共和国行政强制法》释义与案例

    2011年6月30日,十一届全国人大常委会第二十一次会议审议通过了《中华人民共和国行政强制法》,这是继行政处罚法、行政许可法之后又一部规范行政行为的重要法律。为了配合行政强制法的学习、宣传和贯彻实施,全国人大法工委行政法室参加这部法立法工作的同志编写了这本书,对条文的具体含义逐条解释。 本书作者具有权威性,条文释义准确,便于广大读者对于行政强制法精神和内容的学习和掌握。
热门推荐
  • 村情

    村情

    小村里的爱与恨,情与仇的感情纠葛,廉洁与腐败,正义与邪恶的斗智斗勇。谱写了一曲新农村进程中,丑与美,善与恶,生与死的情感大戏!
  • 神级登陆器

    神级登陆器

    开局一台机器,装备全靠分解合成。手机上多出一款名叫沙盒创造(SandboxCreation)的APP,从此许航拥有了穿梭异世界的能力。在这个沙盒世界里,他需要靠智慧生存下去,利用黑科技和史前恐龙争夺地盘,从当地土著中获取资源……*******************ps:种田开荒流 群号:721779323
  • 世界经典科幻故事全集:星球纵览的故事

    世界经典科幻故事全集:星球纵览的故事

    我们编辑的这套《世界经典科幻故事全集》包括《太空环游的故事》、《星球纵览的故事》、《海底探险的故事》、《岛上猎奇的故事》、《科学传奇的故事》、《奇异幻想的故事》、《神秘人类的故事》、《远古寻踪的故事》、《机器大战的故事》和《古堡秘影的故事》等10册内容,精选了包括法国著名科幻作家、科幻小说之父儒勒· 凡尔纳和英国著名科幻作家威尔斯等人的作品近百篇,既有一定的代表性, 又有一定的普遍性,非常适合青少年阅读和学习。
  • 寂静的春天

    寂静的春天

    此版本《寂静的春天》为麦家、苏童、阿来、马家辉,四位知名作家指定推荐版本,茅盾文学奖得主、作家阿来作序深度解读。《寂静的春天》以寓言开头,向我们描绘了一个风景宜人、生机勃勃的村庄像魔咒一般陷入一片死寂,由此引出了以DDT为代表的化学农药对于水源、土壤、动植物甚至人类自身的严重危害。意在唤起公众的环保意识,揭示环境污染的严峻性和紧迫性。这是一本公认的开启了世界环境运动的奠基之作,它既贯穿着严谨求实的科学理性精神,又充溢着敬畏生命的人文情怀,是一本具有里程碑意义的著作。
  • 思考致富(经典励志文丛)

    思考致富(经典励志文丛)

    这部伟大的著作,曾指引许多耳熟能详的知名人物走上成功之旅,诸如美国总统罗斯福、发明家爱迪生、企业家洛克菲勒,都从中获益匪浅。还有更多的平凡人因此积累了财富:有的人走出了彷徨和挫折,有的人找到了理想和方向,有的人实现了家庭的和谐,有的人获得了商业伙伴的支持,许许多多的人实现了人生的梦想。
  • 寄李相公

    寄李相公

    本书为公版书,为不受著作权法限制的作家、艺术家及其它人士发布的作品,供广大读者阅读交流。汇聚授权电子版权。
  • 人鱼公司

    人鱼公司

    美丽姑娘米兰达,因为坚决反对商业性捕杀鲸鱼的行为,想要进入日本一家大型捕鲸公司工作,但她是一条美人鱼,只有上半身才是人类,于是当机会来临时,她便高兴地用全身鳞甲去交换到了人类的下半身,如愿以偿地进入了人类世界。但她对人类世界懂得太少了,当然也就闹出了一连串的笑话。最最不懂的是,为什么每次遇见贾斯汀·洛克希德,公司里那位英俊的老板,自己的心跳就急速加快呢?最最糟糕的是,自己如果帮助贾斯汀在事业上大发展,就是在毁灭自己的种族;如果不让贾斯汀捕杀鲸鱼,又是在毁灭心上人的事业!亲,假如你是这位美人鱼姑娘,你会怎么办?请欣赏爱情喜剧《人鱼公司》!
  • 道虐

    道虐

    宇宙之阴阳,乾坤之虚实,人世之生死,德之贤明昏庸,人之喜怒哀乐,事之悲欢离合,演绎泰兴一百年兴衰,勾勒情爱一瞬间痛彻心扉,静观天人数万载此消彼长,心听仙魔一念间尘世沧桑。
  • 带着军团异界游

    带着军团异界游

    当一个退伍的特种兵李天,准备玩一款新时代的游戏的时候,却被意外的卷入了穿越的潮流中,带着这款战国军团的游戏一起来到了一个混乱的王国中。一个落魄的将门之子,因为意外,灵魂跟李天得到了融合,而李天也接着这次的穿越,以及伴随着他的战国军团游戏,在这个混乱的国度开始了新的人生……
  • 儒教与道教

    儒教与道教

    当前世界上存在着四大文化区,即基督教文化区、伊斯兰教文化区、佛教文化区、儒家伦理文化区,前三大文化区都是以宗教为中心形成的,而以中国为中心的儒家伦理文化区,虽然其内部也存在宗教,但整个文化区的凝结核心却是儒家的伦理文化,一种以家庭文化为基础的文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