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3160300000001

第1章 桃园结义薄云天(1)

1. 穷人的孩子早当家

从离家出走开始

滚滚长江东逝水,浪花淘尽英雄。

是非成败转头空。

青山依旧在,几度夕阳红。

白发渔樵江渚上,惯看秋月春风。

一壶浊酒喜相逢。

古今多少事,都付笑谈中。

——调寄《临江仙》

古语有云:天下大势,分久必合,合久必分。周末七国纷争,并入于秦。及秦灭之后,楚、汉纷争,又并入于汉。汉末时期,宦官权臣结党营私,把持朝纲,民不聊生,饥荒遍野。那些身居上层统治阶级的掌权者似乎并不认为在底层生活的老百姓是人,他们所考虑的是如何能把奢靡的生活过得更奢靡一些,从赋税到徭役,一年比一年加重,只要是能搜刮到钱的地方,他们都没有放过。无法负荷的国家机器已经到了崩溃的边缘,运行不下去了。

所谓的官逼民反就是这个局面,当想活下去都成为一种奢望的时候,反抗成了唯一可以选择的道路,不为别的,只是为了活下去,活下去而已。

一群农民兄弟纷纷扛起了手中的锄头,加入造反的行列。有一个叫张角的,作为当时众多起义者中的一个,他是属于比较出色的。

张角,男,读书人,但却是一个比较失败的读书人,理由就是他逢考必败,考了那么多年都还只是一个秀才,他由此产生了仇恨当权者的情绪他毅然起义,组织了一支人数众多的农民军队,以头戴黄巾为标志,向这个王朝发起了最为猛烈的攻击。

张角起兵没多久后,汉朝政府就派了官兵前去镇压,却遭到了最为顽强的抵抗,久攻不下。这时,一个名叫刘焉的官员提出贴榜招募民兵,壮大官兵队伍。

这个办法很有效果,当榜文在涿郡张贴出来以后,主角才真正登上了历史舞台的中央,在经历了一场又一场艰苦的战役后,逐渐奠定了他们无可动摇的历史地位。

这是一个优胜劣汰的游戏,只有坚持到最后的人才会成为真正的胜利者。

中平元年(公元184年),四月,关羽来到了涿郡(今河北涿州)。

在此之前,他住在并州河东解县(今山西省运城市),出生在一个普通的农家,成年后的职业是打铁匠。他现在之所以来到这里,并不是因为旅游路过或者采风爱好,这其实是个没有办法的事情,因为他在老家杀了当地的一个恶人,杀人要偿命,他犯了法,被通缉了,所以才流窜至此,一直靠给别人拉车,或者做点小买卖为生。

有家不能回,这是很痛苦的事情,但现在情况不一样了。24岁的关羽仰头看着城墙上贴的招兵榜文,他知道自己的机会来了,如果从军打仗,就意味着可以立功,立了功就代表之前犯的错误可以取消,这样就不用再过东躲西藏的日子了,说不定还可以衣锦还乡,和家人一家团聚呢。

兴奋的血液冲进了他的大脑,随便进了路边一个小酒馆里要了两盘牛肉,打算吃饱了就去报名从军,争取在前途无量的军旅道路上走出一片光明,可还没等他坐稳,有两个男人就围了上来。

“不知道这位兄弟叫什么名字?”年纪稍大的那个男人笑眯眯地问他,挺和蔼的样子,看起来不像是挑事的,不过,关羽对他的第一印象就是:婆妈。(十分精准的判断)

互相通报了各自的姓名,大家就坐到了同一张桌子上聊起天来,年纪稍大的叫刘备,另一个脸比较黑的叫张飞。他们也是看了榜文打算去从军的,不过他们没打算跟着政府干,而是想要自己单干。而且他们还力邀关羽加盟,理由是打第一眼看见关羽,就觉得他跟他们是一路的。

换了别人,可能对这个要求不会太敏感,只要能参军就行了,还在乎老板是谁吗,而且跟着刘备他们,自己也算是大头之一呢。

可是关羽沉默了,他没有当即作出响应,他不是不愿意,只是有点担忧,作为一个像他这样的农家子弟,十分清楚这一行为意味着什么——造反。

“我要考虑一下。”去政府指定部门报名签字,那才是正经的从军之路,关羽不是一个好糊弄的人,他冷静下来,他要想想到底哪条路才是自己应该走的。

张飞和刘备没有多说什么,只是邀请关羽去张飞家里小住。在他们看来,这个红脸汉子是一个角色,别人都是印堂红润就算是红运高照了,他却整个脸盘都是红的,一定要拉他入伙。

关羽没有拒绝,毕竟白吃白住的好事,傻瓜才会错过,更何况他现在正愁没地方住呢。但对于一个没读过多少书的关羽来说,造反冒的风险可是太大了,被逮住就会被砍头的,他不能不慎重地想一想。

在很多的评述演义里,关羽都被塑造成了一个天生的英雄豪杰,似乎就是为了起义而生的,刘备一召唤,他立马就和张飞奔入了刘家军的革命队伍中,表现了他重情重义的性格特点。

但是,从事实出发来想想的话,作为一个头脑正常的人,在没有经过认真思考后,是不会断然就做出一个可能掉脑袋的决定的。所以,关羽这样的犹豫,并不说明他就不是一个英雄,而是更加体现出他的谨慎,而不是一个轻率的人。

但是不管怎么样,从他杀人离家的那天起,就注定了要走一条和普通人不一样的道路,艰难坎坷,充满血腥,但却在不断战胜敌人的同时也不断战胜了自我,这就是命运安排给他的,推也推不掉。这就是他的宿命。

关羽光荣受聘

张飞有房有地,职业是杀猪,虽然不怎么高尚,但比起盲流关羽和编草鞋的刘备来说,这已经足够让人羡慕的了。张飞的家要比关羽想象中的还要气派,两间瓦房,一个大院子,后院还有片桃树林子,据张飞自己说他不但衣食丰足,每年还能有余粮存下来,论起成分来,张飞也算得上是一个地主了。

关羽不了解他这样的人为什么还要造反,而刘备更是没道理造反了。他不但是一个有正经编制的国家公务员,而且每年的补贴要比老百姓多得多。这两个人放着安安稳稳、好好的日子不过,非要折腾掉脑袋的事情,关羽非常想不通。

不要紧,你想不通,我们就慢慢让你想通,整个晚上,在张飞家里,刘备亮出自己的身份,证明自己是汉室后人,他起义是为了保住汉室的江山,换种说法就是他是为了保卫自己家族而起义的。而张飞则证明自己从小练武,就是为了想体验一把当豪杰的感觉,没别的。

苦口婆心搞完了普法教育,他们又对关羽展开了心理教育:如果你不将现在这个混乱的局面结束,造就一个新的天下,那还会有多少受苦的人每天流亡或者死去,想想你自己,你就知道这个世界多么需要改变了。

关羽被触动了,是啊,如果不改变现状,还不知道会有多少像他一样的人有家不能回,“好吧,我同意了。”关羽叹了一口气,终于同意了。

刘备和张飞欢欣鼓舞,他们为争取到一个同盟军而兴奋,也为即将开始的事业而激动。商量好之后要进行的事情,他们早早洗洗睡了。

关羽却是一夜未眠,从来没想过自己会踏上这样一条前途未卜的道路。

关羽的童年是在一间四壁漏风,冬凉夏暖,空气流通很畅顺的茅草屋里度过的,这时候他的主要时间是用来放牛。关家以前也算得上是书香门第,只是后来衰落了,但是关羽的爷爷,还有他的父亲也还是非常热爱读书的。

受家庭遗传基因的影响,他曾经非常想读书,但是他家没钱付学费,他没有诸葛亮那样知识改变命运的高度认识,自然也就没有大官来他家里请他出仕,所以,他一直很老实地放牛。

作为一个没读过多少书的淳朴乡村少年,关羽那时内心最大的梦想并不是保家卫国、征战沙场,而是找一个手脚勤快、干活利索的姑娘做媳妇,然后生下自己的儿女,等他们长大后,继续接过他手中放牛的工作。

而他对未来幸福生活的这种向往很快就美梦成真了。因为他常躲在一家私塾的窗外偷听先生讲课,被先生发现后,不但没有怪他,反而欣赏他这种坚韧的学习态度,从此对他是言传身教。

先生姓胡,算是关羽的第一个老师,后来在关羽十八岁的时候,胡先生就做主把自己的女儿嫁给了他。娶了胡姑娘的第二年,关羽有了自己的第一个孩子,他为儿子起名关平,就是希望全家兴旺的意思。

为了养儿子,关羽当起了打铁匠,这样可以挣更多的钱,让妻儿父母过得更宽裕一些,全家可以隔三差五吃上一顿肉了。日子虽然过得清贫,但好歹也算是平安祥和,关羽想过几年再攒点钱,就可以修一间更大的瓦房,让家人都住得更加舒服一些。可是老天爷不知道是不是在和他作对,这么简单的愿望都不让他实现。

在打铁的那条街上,有一个恶霸非常无赖,大家都不敢惹他。关羽虽然对恶霸是一忍再忍,但坏人总是以得寸进尺为光荣的,恶霸一次又一次地挑战关羽的忍耐限度,最终被关羽拿他的脑袋当铁块给锤了。

错手打死那个欺压了他无数次的恶霸后,关羽选择了逃跑,不是因为怕死,而是他不甘心就这样为那个坏人偿命。他虽然杀了人,但他才是受害者,关羽知道这些话是没有人会听的,在那个官官相护的年代,只要他一进入衙门,肯定就会被先折磨,后砍头的。

所以他流落在外,一直不敢回去。父母在恶霸寻仇的时候,被逼跳井身亡,而妻子带着孩子回到娘家才躲过灾难。

本来幸福的一家就这样家破人亡,关羽思念妻儿,但是却不敢回去看望,害怕给他们带来麻烦,也找不到未来的出路,这一切都是如今这个动荡不安的局势造成的。像他这样的人天下还有很多,如果没有人能救他们,那就只有自己救自己了。

为了救自己,也为了救更多的人,关羽终于选择了之前他想都没有想过的一条路。没想到一次偶然的相遇就这样改变了自己的命运,人生如戏,一切皆是命也!

万事开头难,对于造反,三个人都是新手,在拿不定主意的情况下,刘备提出一个没头没脑的意见:结拜。

于是在张飞家后院的桃园里,三个人对着苍天磕了几个响头,根据年龄大小排出刘备大哥,关羽二哥,张飞三弟的顺序后,说些同生共死,不离不弃,皇天后土,在此作证之类的话,就算是将合作的事拍板了,老天爷就是公证人,谁以后有异心,就被雷劈。

此情景后来被无数后人结帮拉派的时候拿来借鉴采纳,但是当中不怕被雷劈的不占少数,毕竟亲兄弟还会反目呢,何况是异姓哥们儿呢!至于誓言,比起利益来,全是狗屁。但是刘关张三人却在那条异常险阻的道路上,互相扶持走到生命的尽头。

此时的关羽看着眼前的这两个兄弟,热血沸腾,他有了再次被亲情包围的感觉,只是没有想到他会是最早离场的那个,更没想到,因为他的离场而变相加速了刘备和张飞退出历史舞台的脚步。

今生是兄弟,至死不离弃。他们用鲜血和生命证明了当初的誓言,在那个乱世中,他们始终站在同一战壕,坚持到了最后。

一把大刀闹革命

要造反当然要有装备和人马,不然就凭他们三个人撸起袖子往战场上冲,跟敌人近身肉搏也太不靠谱了,所以商量了一下,张飞出钱,关羽出力,刘备招人,很快招集起了一支千余人的武装队伍,关羽还为他们每个人量身定做了兵器。

关羽给自己做了一把82斤的大刀,名为“青龙偃月刀”。跨上战马,举起大刀,十分的牛气哄哄,这个造型如果放到如今,拉出去拍几张写真集,关羽肯定会被电影公司定位为硬汉级别的武打新星。可惜生错了年代,关羽没办法拍电影,只能扛着大刀拼命去,还是没有劳动保险、医疗保险的那一种。

刘备的兵器是双股剑,张飞的是丈八点钢矛,都是限量版,独家制造。全军不但都穿着盔甲,整装待发要奔赴到前线,而且还唯恐大家不知道一样,每天敲锣打鼓继续招人。当然了,他们敢如此招摇,是和当地政府打过招呼的,我们是去义务打叛军的,是为你们减轻负担的,所以也就没人去管他们。

招兵活动进行得轰轰烈烈。

接下来的事情比较符合历史规律,张角在起义的第10个月后病死在军中,而他通过搞封建迷信活动组织起来的队伍也和往常起义的农民军一样,壮大、腐化、被不断镇压,然后在这过程中消亡。这似乎成了农民起义军不变的宿命。

在大兴山下,刘家军第一次遭遇了黄巾军,在关羽和张飞各自斩杀了黄巾军两员大将后,成功收服了这支部队,这是他们第一次以少对多的胜利战斗。也就是从这时以后,关羽他们也通过镇压起义军不断地壮大了自己。

此时,刘备决定深入义军最活跃的颍川,进行大规模的清剿活动。然而就在他们走到半道上,即将要成为剿匪英雄的时候,却遇见了一个改变他们方向的人,其实这个人完全是无心之为。

这个人叫董卓,是政府机构里的高级干部,不知道什么原因他和手下正被黄巾军围着,打得灰头土脸,眼看就要扛不住的时候,出于江湖救急的道义,刘备他们打散了黄巾军,救下了董卓。

董卓实在不太厚道,听说刘备他们是自立门户的无编制人员,连声谢谢也没说就拍屁股走人了,那速度快得好像唯恐刘备他们会讹上自己一样,在董高干的眼里,他们实在是太不入流了。

刘备还没发话呢,张飞就气得不行,提起刀来就要追过去把董卓的脑袋给砍下来,本来嘛,好歹也算是救了他一命,他竟然这么没礼貌,素质太差了。

关羽拉住了他,认真地对他说:“他是政府官员,杀了他会很麻烦的,不过,我们一定会比他混得好。”

不要看你现在是吃皇粮的,但是在如今这个乱世中,三十年河东,三十年河西,保不准日后会怎么样呢。

同类推荐
  • 黄骅将军

    黄骅将军

    巍巍沂蒙,逶迤八百余里,覆压鲁中、鲁南大地。沂山、蒙山、北大山、芦山、孟良崮等名山大岭,山高坡陡,崖险岭峻,层峦叠嶂,丛山连绵,到处悬崖峭壁,巨石嶙峋,古木参天。山中飞瀑流泉,涧深溪清。
  • 赵振业传

    赵振业传

    ???齲?????????????????????????????????????????г??????????????????ó?????·??????????????????????????е????????ɡ??????????????????????????о???????????????????????????????????????????й???????????????????????档
  • 狷介与风流:蒋百里传

    狷介与风流:蒋百里传

    他是清末秀才,也是传说中五百年才出现的军事奇才。他受袁世凯器重,被钦点为军官学校校长,他是蔡锷的密友,梁启超的学生,张学良、蒋介石等都要尊他一声“先生”,他有一个愿意陪他坐牢的朋友叫徐志摩,曾有一个副官叫蒋纬国,还有一个女婿叫钱学森……而他真正的传奇之处在于,仅以一人之力两次打败整个日本陆军。早年,他以步兵科第一名毕业于日本士官学校,中日朝野均为之震动,此为其一。其二便是他对中日之战的言论——“胜也罢,败也罢,就是不要同它讲和”,初次形成了抗战持久论的思想。可是,为何终其一生他也只被称作军事学家,而非军事家?
  • 拿破仑大传

    拿破仑大传

    拿破仑的一生,对于整个历史长河来说是短暂的,但是,他的生命历程如同史诗一般;那深刻的底蕴,肤浅的人根本不可能体会,只有崇尚真实的人才能走到他的内心深处。他称得上前无古人,后无来者,用一生写就了生命的悲歌。在他身上,我们会看到自信和勇气,激情与幻想,勤奋与斗志,而他也凭借这些,使自己的人生达到辉煌。今天,世界充满着变化,无数的机遇,只有那些有卓越才能的人才能得到。全欧洲的热血青年们,没有谁比拿破仑更适合做你们的榜样了!他在所有的西方人中,独一无二,在历史的舞台上呼风唤雨,掀起狂风巨浪,并为之付出了毕生的代价。
  • 迪斯尼(世界历史名人丛书)

    迪斯尼(世界历史名人丛书)

    迪斯尼1901年12月5日在美国的芝加哥出生,他的名字随着米老鼠与唐老鸭的问世开始誉满世界。
热门推荐
  • 两世人

    两世人

    一个自认为爹不疼娘不爱的姑娘,为了报复父母,采取了自认为高明的方式——自尽。可死后的她却后悔不已,阳寿未尽让她两世为人。终于,她又以一个全新的面孔,全新的身份,重新站在了亲人朋友的面前……--情节虚构,请勿模仿
  • 登岭望

    登岭望

    本书为公版书,为不受著作权法限制的作家、艺术家及其它人士发布的作品,供广大读者阅读交流。汇聚授权电子版权。
  • 商战

    商战

    本书重点阐述了商战中的四种常用战略形式,如防御战、进攻战、侧翼战和游击战,针对每一种形式又提出了三条应遵循的原则,以及如何在具体的商战中应用这些原则。本书分析了商战中的实际案例:可口可乐与百事可乐的战役,汉堡王与温迪斯对麦当劳的挑战以及DEC对阵IBM等。这些人们熟知品牌的案例在作者精心的组织下,使读者不仅加深了对本书中心思想的理解,而且学习了如何在实战中具体应用各种营销战略和策略的技巧。
  • 每天学点心理学全集

    每天学点心理学全集

    此书着重分析和阐述做人的基本方法与途径,书中理论精辟、案例生动、取材广泛。如果您能把此书吃透,并能娴熟地运用书中提供的方法,就一定能使您在事业上找到成功,在经济上找到财富,在爱情上得到美满,在人生中找到幸福。我们真诚地希望此书能够成为您成就大事业的得力助手!
  • 重生嫡女有空间

    重生嫡女有空间

    新文《重生嫡女悍妻》已发,求支持~苏怀宁死了,又重生了,还意外得了一只空间灵,于是,她把苏家搞的乌烟瘴气,人仰马翻,把背叛她的渣男渣女往死里虐,渣爹继母来势汹汹,她一把香粉,就让继母来一个红杏出墙……某世子:宁宁,以后虐渣的事还是我来做,小心辣你眼睛。某宁:霆哥哥,那个女人敢觊觎你,你去,把她打晕。
  • 英国王室之子·译言古登堡计划

    英国王室之子·译言古登堡计划

    《英国王室之子》是一本讲给孩子们听的历史。内斯比特用讲童话故事的方式,将阿尔弗烈德大帝、亨利五世、“黑太子”爱德华……这些历史上赫赫有名的英国国王、王子们的儿时轶事娓娓道来。在这本书里,除了历史故事,还有适合孩子听的莎士比亚的历史剧、英国诗人迈克尔·德雷顿的战争诗。王室之子不再是单薄的符号,而是活生生的人;历史不再枯燥无聊,而是如此真实有趣。让我们以英国王室之子为典范,了解历史的同时,学习勇气、智慧与道德情操吧!
  • 这样读资治通鉴(第1部)

    这样读资治通鉴(第1部)

    青年学子亦可从中学到有别于课堂上的历史讲述,一部一直放在毛泽东床头的大书,一部曾经让毛泽东读了17遍的大书,《资治通鉴》是中国人的管理智慧。这样读《资治通鉴》,是为官者的管理智慧,是企业家的MBA教材,是奋斗者的行为指南。
  • 保姆

    保姆

    江红生下了私生子,却给工友。养父母去逝后,儿子想方设法去找母亲江红。于是演绎一幕母子深情。不想,母亲江红已经早来到了他家当保姆。
  • 废材狂妃狠腹黑

    废材狂妃狠腹黑

    一纸诏书,一场赐婚,将军府的废物嫡女沦为王爷府的阶下囚。她是尊贵的八王妃,却被妹妹毁容,姬妾幽禁,活活饿死。一次车祸,一场欺骗,商业精英沐琉歌死在未婚夫的车下,再度睁眼,成为王爷府的草包王妃,沐琉歌凭着一身炼丹开挂的本领,智斗恶姨娘,虐杀小婊砸,百姓议论纷纷。
  • 因为迷惘,所以叫青春

    因为迷惘,所以叫青春

    人生就是不停地选择,现在的你,是不是也像当年的我,站在青春的十字路口徘徊,不知道是前进还是后退,向左还是往右?面对未知的世界,心里有些许期待,些许迷惘,还有些许恐惧。这是一部引导我们在迷惘中前进的心灵地图,一部让每一个正在奋斗中的年轻人产生共鸣的暖心读物。众多名家鼎力推荐:年轻人读懂青春就看这一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