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3173300000012

第12章 上古史(10)

他进取的兵,可以把他分做三路看:公元前313年,败楚,取汉中。到公元前280年,司马错伐楚,取黔中,楚献汉北之地。明年,白起伐楚,取鄢、就是春秋时的鄢陵。邓、如今河南的南阳县。西陵。如今湖南的东湖县。又明年,白起再伐楚,拔郢,烧夷陵。在东湖县,楚先王坟墓所在。楚东北徙都陈。如今河南的淮宁县,后来又迁到寿春,如今安徽的寿县。这一支可以算是“出长江流域的兵”,攻楚的。其中又分为两支,从江汉上游,顺流而下。其“出河南的一支兵”所走的,便是如今从陕西出潼关的一条路。

公元前311年,伐韩,拔宜阳。如今河南宜阳县。从此以后,韩和东西周,都入秦人掌握之内。他却又“出一支兵于河北”:公元前262年,伐韩,拔野王。如今河南的河内县,于是上党如今山西的晋城县。路绝,上党的人不愿意归顺秦国,就降了赵。秦国的白起,大破赵军于长平,如今山西高平县。坑降卒四十万,就攻破了上党,北定太原。于是过娘子关到直隶,出天井关到河南的路,都在秦国人手里。公元前257年,秦国就围了赵国的都城邯郸。如今直隶的邯郸县。这时候,列国救赵的兵,都不敢进。幸而有一个魏国的公子无忌,夺了晋鄙的兵,击败秦军于邯郸下,三晋才算苟延残喘了几年。公元前249年,秦灭东周,又伐韩,取荥阳,如今河南的荥泽县。成皋,如今河南的汜水县。地界直接大梁。

公元前246年,秦始皇立。立后十九年,就是公元前228年,灭赵。赵国的公子嘉,自立为代王,和燕国人合兵,驻扎在上谷。如今直隶的怀来县。秦始皇派王翦驻扎在中山如今直隶的定县。以图燕。燕国的太子丹,派勇士荆轲到秦国去,要想刺杀秦始皇,事情没有成功。秦始皇大怒,发大兵围蓟,燕王奔辽东。公元前225年,秦灭魏。明年,攻楚;又明年,把楚国灭掉了。公元前222年,大发兵攻辽东,虏燕王喜。还灭代,虏代王嘉。明年,就把灭燕的兵南攻齐,虏齐王建。于是六国尽亡,秦国就统一天下了。周赧王的灭亡,在公元前256年。先是敬王从王城(洛邑西城)徙居成周(洛邑东城)。考王时,封弟揭于王城,是为东周桓公,桓公的孙惠公,又自封其少子于巩(如今河南的巩县),是为东周周惠公。郝王时,又徙都西周。郝王入秦,西周君也同时灭亡。东周君又奉周祀七年,到公元前249年,才给秦国灭掉。其余诸小国,许亡于郑,郑亡于韩,曹亡于宋,宋亡于齐,鲁及陈、蔡皆亡于楚。只有卫国,到公元前209年——秦二世元年,才给秦国灭掉。

秦国所以能灭掉六国,下列三条,大约是最大的原因:(一)秦国和戎狄竞争最烈,以磨砺而强。晋在太原时近狄,迁绛之后,距敌较远。和楚竞争的“黎”、“越”二族,和齐竞争的莱荑,都不是强敌。比不上犬狄。参看第六章。(二)秦国所据的地势,和商周先世是一样。参看第四章。从这地方出函谷关攻山东,出武关攻南阳、襄汉,都是上流之势。秦国攻楚的路,和楚国先世拓土的路,也是一样。参看上节自明。(三)秦国开化较晚,所以风气朴实,国力较六国为充足。试看李斯《谏逐客书》。列举当时淫侈的事情,秦国竟没有一件。大抵进化已久的国,往往不免于暮气;文明程度太浅的国,因为物质和精神两方面,强盛的元素都太缺乏,又兴旺不起来,就暂时强盛,也不能持久。吴越就属于这一种。战国时代的六国属于前一种。只有新进于文明的野蛮国家,最为可怕,秦国就属于这一种了。

秦国吞灭六国,我国的封建时代实在应当说是分立时代,但是封建这名词,通行已久,现在姑且沿用他。就此告终了。但是还有一个问题,便是“我国的分裂时代从最早可考的时代起,到底共有若干国,后来怎样渐次吞并,归于统一的”呢?这一个问题,我请在第七章里头解答。

【第六章】汉族以外的诸族

第一节 獯(xūn)粥(yù)

中国人决不是单纯的民族。以前所讲的,都是汉族的历史,这是因为叙述上的方便,不能把各族的历史,都搅在一起,以致麻烦。现在汉族的历史,已经讲到统一时代了,就得把汉族以外的各族,都讲述一过。

中国人向来称异族为“夷”、“蛮”、“戎”、“狄”,这四个字,是“因其所居的方位而称之”,参看下章。不是种族的名词。若用这四个宇来分别种族,一定要陷于误谬的。到后世,这四个字的称呼,也有不按着方位的(譬如狄侵入东方,仍旧称他为狄)。然而这是后起的事,到这时候,能够认明他的种族,居地虽然变换,还用旧名称称他。——种族的关系,已经纷乱得不可究诘了。

同汉族杂居最久,而关系又最密切的,便是獯粥。獯粥,又唤做猃狁,后世唤做匈奴《史记索隐》(《匈奴列传》):“晋灼曰:匈奴,尧时曰:獯粥,周曰猃允。”都是一音之转;这两个字的合音,便是混,又写作昆,写作串,写畎,写作犬,到后世又写作胡。《诗·皇矣》:“串夷载路”,《郑笺》,“串夷,即混夷,西戎国名也。”《正义》:“《书传》作畎夷,盖畎混声相近,后世而作字异耳。或作犬夷,犬即畎字之省也。”古代所谓西戎北狄,都是这一种人。何以知道呢?因为除这一族之外,可称为戎狄的,只有汉时之所谓羌,而据汉朝的事情看起来,羌人在古代,和汉族实在没甚交涉,看本章和第三篇所述羌人的事情自明。太史公《匈奴列传》把古代的戎和狄都混杂在一起,或讥其不能分别,殊不知道戎和狄本没有种族上的区别的。

这一族古代的根据地,也在黄河流域;到后世,才渐次退却到阴山山脉一带;再退却而至漠北,再退却而到如今俄领中央亚细亚一带,而入欧洲。参看第二篇。误以为汉时的匈奴,在三代以前,就据有漠南北的,却是大误。漠南的南部,虽有“分散溪谷”的小种落,然而不是他重要的根据地。至于漠北,则三代以前,大抵是丁令的地方。所以《尚书大传》说“北方之极,自丁令北至于积雪之野”。

这一族的根据地,大约在汉族的西北。所以《史记》说“黄帝北伐獯粥,而邑于涿鹿之阿”;见第三章第二节。《墨子》说尧“北教八狄”;尧都太原。可见得这一族,从古以来,就占据如今直隶、山西的北半省。至于陕西,更是他的大本营。所以《史记》上说“夏道衰,而公刘失其有余岁。周西伯伐畎夷氏。后十有余年,武王伐纣,而营雒邑,复居于酆鄗,放逐戎夷泾洛之北”。洛,如今陕西洛水。可见得周从受封以后,历代和此族竞争。幽王被弑以后,此族“遂取周之焦获,而居于泾渭之间”。《诗》:“猃狁匪茹,整居焦获,侵镐及方,至于泾阳。”《毛传》以为宣王时候的诗;恐不如《史记》之确。《尔雅·释地》“周有焦获”。郭璞注:今扶风池阳县瓠中是也。”池阳,如今陕西的泾阳县。镐,方,无可考。

于是平王东迁,直到秦文公手里,才把岐丰的地方收回。见上章第一节。秦穆公时,“开国十二,辟地千里”,这是《秦本纪》上的话,《匈奴列传》说“西戎八国服于秦”。这一族在泾渭上游,便无从肆其凶焰了。其在陕西东部,也给晋国人所攘,居于圁、洛之间,圁就是《汉书·地理志》上郡白土的圜水,《清一统志》说是在陕西葭县入河的秃尾河。谓之白狄。《史记》说“号曰赤狄白翟”,误。其入侵入东方的,谓之赤翟。赤翟的境域,从晋国的蒲,如今山西的隰县。屈如今山西的吉县。起,绵延向东,和齐、鲁、卫接界。邢、卫、宋、鲁、齐、晋、郑,都颇受其害。其种落,有东山皋落氏、如今山西的昔阳县。廧咎如、如今山西的乐平县。潞氏、如今山西的潞县。甲氏、如今直隶的鸡泽县。留吁、如今山西的屯留县。铎辰,如今山西的长治县。都给晋国人灭掉。白狄也有侵入东方的,就是肥、如今直隶的藁城县。鼓、如今直隶的晋县。鲜虞。如今直隶的定县。肥、鼓亦灭于晋,鲜虞到战国时谓之中山,灭于赵。又有扬拒、如今河南偃师附近,泉皋、如今河南洛阳县西南。

伊洛之戎,《左传》杜注“居伊水洛水之间”。地都入于周。又有蛮氏、如今河南的临汝县,亦称茅戎,因为他本居茅津,茅津,在如今山西的平陆县。骊戎,如今陕西的临潼县。地亦入于晋。于是这一族在山、陕、直隶的南部和河南的,几于全给汉族征服,以上说赤狄白狄,据《春秋大事表》。其未尝服属的,都在甘肃和直隶、山、陕三省的北边。《史记》上叙述他的形势道:“自陇以西,有绵诸、如今甘肃的天水县。绲戎、亦在天水境。翟豲之戎;如今陕西南郑县境。岐梁山泾漆之北,有义渠、如今甘肃宁县、庆阳县境。大荔、如今陕西的大荔县。乌氏、如今甘肃的泾川县。朐衍之戎;如今甘肃的灵武县。晋北有林胡、如今山西的朔县。楼烦之戎;如今山西的崞县。燕北有东胡山戎;见下节。各分散溪谷、往往而聚者,百有余戎,然莫能相一。”

列国的开拓,便是“赵有代、句注之北,句注,如今的雁门山。魏有河西、上郡,以与戎界边。河西、上郡入秦之后,秦、赵、燕三国,边于匈奴。……秦昭王时……伐残义渠。于是秦有陇西、北地、上郡,筑长城以拒胡;赵武灵王……北破林胡、楼烦,筑长城,自代并阴山下至高阙为塞,《集解》“徐广曰在朔方”。而置云中、雁门、代郡……燕亦筑长城,自造阳《集解》“韦昭曰:地名,在上谷。”至襄平,置上谷、渔阳、右北平、辽西、辽东郡以拒胡”。大抵这时候,这一族在甘肃和山、陕、直隶北边的,都是“分散溪谷”的小部落;所以汉族开拓,毫无抵抗之力。汉族所以要筑长城,也是要防这些小部落侵盗的缘故。像后世的匈奴、突厥……原不是长城所能防。后人议论秦始皇的筑长城,有人说他“立万世夷夏之防”,固然迂谬可笑。又有人说,筑了长城,还是无用,引后世史事为证,也是陷于“时代错误”的。其中有一族,根据在如今河套之内的,较为强大。大约因为地形平衍易于合群的原故。这个便是秦汉时代的匈奴了。

第二节 东胡

太史公把古代的戎狄算做一族,并不能算他错;然而把东胡和匈奴混在一起,实在是弄错了的。为什么呢?因为东胡之后为“乌桓”、“鲜卑”,乌桓、鲜卑和匈奴,确非同族。

《后汉书》、《三国志》都说:乌桓、鲜卑是东胡之后,东胡为匈奴所破,遗族分保此二山,因名焉。后人因把东胡两个字,当作这一族的本名,乌桓鲜卑,当作后起之名;因而有说东胡就是通古斯Tongus的译音的。依我看起来,却实在不然。为什么呢?据《希腊罗马古史》,“里海以西,黑海以北,古代即有‘辛卑尔族’居之……故今黑海北境,有辛卑尔古城。黑海峡口,初名辛卑峡,而今俄人名乌拉岭一带曰西悉毕尔”。《元史译文证补》。《北史·魏世纪》述鲜卑二字的由来,也说“国有大鲜卑山,因以为号”,东西相去数千里,不谋而合。可见所谓鲜卑,不是“部族以山名”,实在是“山以部族名”的。所以鲜卑部落,分布极广,而乌桓一部,从魏武帝柳城一捷后,就不复见于史,《新唐书》所载乃一极小部落。可见得鲜卑二字,实在是此族的本名。《史记索隐》引服虔“东胡,在匈奴之东,故曰东胡”。《后汉书·乌桓传》“氏姓无常,以大人健者名字为姓”。《索隐》引《续汉书》:“桓以之名,乌号为姓。”这么说,东胡二字,是中国人因他居近匈奴,“貤匈奴之名以名之”。好比后世称菲律宾为小吕宋。乌桓二字,是大人健者之名,是一个分部的名称。

这一族在古代,谓之山戎。据《史记·匈奴列传》,公元前706年,“山戎越燕而伐齐,僖公与战于齐郊。其后四十四年,山戎伐燕,燕告急于齐,齐桓公北伐山戎,山戎走”,“其后燕有贤将秦开,为质于胡,胡甚信之。归而袭破东胡,东胡却千余里”。这一族的根据地,似乎就是燕所开的上谷、渔阳、右北平、辽西、辽东五郡。为什么呢?因为后来汉武招致乌桓助防匈奴,所居的也是这五郡塞外。可见得所谓“却千余里”者,就是弃这五郡之地。

有人说鲜卑就是《禹贡》析支的转音(《大戴礼》鲜支渠搜,《史记·五帝本纪》作斯支渠廋)。这话似乎附会,我却以羌俗“氏族无常,或以父母姓为种号”,可见母有姓父无姓,乌桓亦“氏姓无常,以大人健者名字为姓”,又“怒则杀其父兄,而终不害其母,以母有族类,父兄无相仇报故也。”乌桓“妻后母,报寡嫂”,羌亦“父没则妻后母,兄亡则纳嫠嫂”。乌桓“俗贵兵死”,羌亦“以战死为吉利,病终为不详”。可为古代曾经同居之证。这一族,连亚洲的西北方和北方都有,在古代,似乎也是从中亚高原,分散出去的。《汉书·地理志》:朔方郡有渠搜县。蒋廷锡说就是《禹贡》上的渠搜后世望东北迁徙的(《尚书地理今释》)这一说,假定为确。则析支也可从如今的青海,迁徙到山陕北边。再看下一节貉族迁徙的事实,则析支从山陕北边再迁徙到燕北而为鲜卑,也不足怪了。

同类推荐
  • 晚唐不良人

    晚唐不良人

    先天体弱的刑侦教授穿越回大唐,成为一名缉捕盗贼的长安不良人。
  • 历史不忍细看:世界史

    历史不忍细看:世界史

    《历史不忍细看(世界史)》搜集了54个让世人迷惑不解或有所误解的世界历史人物和历史事件,包括耐人寻味的史料、不忍细读的残酷,以及令人惊讶的谜团。既有震烁古今的大人物、大事件,比如亚历山大大是被毒死的吗?拿破仑是死于疾病,还是死于谋杀?希特勒到底有没有在柏林自杀?又有一些看似渺小,却与人们生活息息相关且颇具趣味性的小片段,比如喝酸奶能延年益寿是个谎言?古希腊雕塑为什么都是裸体的?近代的欧洲人为什么喜欢戴假发?《历史不忍细看(世界史)》延续了作者一贯的幽默、犀利的语言风格,文笔轻松,内容丰富,可读性十分强。确认过眼神,你与世界之间还差一本《历史不忍细看(世界史)》。
  • 大顺新天

    大顺新天

    大顺新天,顾名思义为“大顺朝”的“新天”,请注意,此处大顺是基于明末李自成建立的大顺,所虚拟的一个封建王朝,在此世界线中,是由顺代明,具体为,顺占北京后与后金(清)签订互不侵犯条约,从而南下、统一中国。顺在灭明后休生养息,又对外扩张,扩张后之疆域大致是现实中盛清疆域。大顺后的“新天"便是本故事的主体,即“大顺天下换新天”,至于这“新天”是个什么天,“新“又新在哪里,此处不作解释。读者可发挥想象,猜想这“新天”是何意,带着问题去看这个故事,后续会为大家揭晓答案。
  • 大汉之全球攻略

    大汉之全球攻略

    延续千年的大汉帝国与罗马帝国迎面碰上,究竟谁能主宰世界沉浮?大汉羽林军与罗马军团正面对决,谁又是雄霸之主?汉元千年是什么时代?唐?宋?还是元明?这是一个让无数人都魂牵梦绕的问题。究竟是大汉铁骑能够横扫天下,还是罗马军阵能够独霸一方?这是一个大汉帝国与罗马帝国争霸的时代。先来的穿越者汉圣祖已经将汉帝国改造成一个拥有现代国家意识的冷兵器强国!整个世界都沐浴在烈烈汉风中!而原本历史上地跨三洲的罗马帝国也不可避免地受到了汉帝国的影响。罗马分裂没有再出现,反而蠢蠢欲动要与东方大帝国决一雌雄。真正的雄霸之主,就在《大汉之全球攻略》!
  • 干校札记

    干校札记

    三十多年前,杨绛先生写了《干校六记》。1969年,作者徐方也去了同一所干校——河南息县中国科学院哲学社会科学部“五七”干校。当时只有十五六岁的她,用少年的眼光写出了顾准、俞平伯、何其芳、吕叔湘、丁声树、陆志韦、巫宝三、骆耕漠、吴敬琏、陈瑞铭等知识分子的灰色往事,首度大量披露了其中鲜为人知的一手材料。
热门推荐
  • 地球的神秘地带

    地球的神秘地带

    本书在注重知识性与科学性的同时,充分地体现了可读性,从不同角度展示了地球的风貌。地表的演变,足以引发沧海桑田的感慨;地球的环境,定会让人感受到保护地球的紧迫;地球的史前文明让人不可思议;地球的自然景观叫人心旷神怡;地球的神秘地带让人闻之色变;地球之最,让人眼界大开……
  • 青崖集

    青崖集

    本书为公版书,为不受著作权法限制的作家、艺术家及其它人士发布的作品,供广大读者阅读交流。汇聚授权电子版权。
  • 宠婚总裁遭嫌弃

    宠婚总裁遭嫌弃

    他,曾在商场上运筹帷幄,唯独对家里的正室漠不关心,而今:““老婆,抱一下,好不好?”“太热了!”……作为总裁夫人头很大,说好的相敬如冰呢?怎么和想象的不太一样!
  • 人文常山

    人文常山

    本书辑录了《今日常山》2012年至2015年间的“人文常山”专版约150篇。书稿大部分文章均为挖掘整理常山本土的、蕴含正能量的史志资料、村居历史、民间传说等。采编时着力增强文章的故事性和可读性,提升内容的推广力和影响力。同一处人文遗迹,可能在多篇文章中涉及,但是角度和重点不一样,编辑选稿时我们尽量把住这个标准,让各篇内容互为补充、印证。本书不失为了解常山人文景观的一部综合性史料读本。
  • 中国现代文学简史(世界文学百科)

    中国现代文学简史(世界文学百科)

    本套书系共计24册,包括三大部分。第一部分“文学大师篇”,主要包括中国古代著名作家、中国现代著名作家、世界古代著名作家、亚非现代著名作家、美洲现代著名作家、俄苏现代著名作家、中欧现代著名作家、西欧现代著名作家、南北欧现代著名作家等内容;第二部分“文学作品篇”,主要包括中国古代著名作品、中国现代著名作品、世界古代著名作品、亚非现代著名作品、美洲现代著名作品、俄苏现代著名作品、西欧现代著名作品、中北欧现代著名作品、东南欧现代著名作品等内容;第三部分“文学简史篇”,主要包括中国古代文学简史、中国近代文学简史、中国现代文学简史、世界古代文学简史、世界近代文学简史、世界现代文学简史等内容。
  • 微信改变世界

    微信改变世界

    由中国财富出版社出版、网络新经济研究者、中国电子商务协会专家邱道勇先生撰写的国内第一本微信相关书籍《微信改变世界》在京上市发售。该书从微信应用入手,详细介绍了微信的发展,也收录了微信营销的经典案例并对案例进行了深入剖析。
  • 有匪2:离恨楼

    有匪2:离恨楼

    晋江超120亿积分、大神级作家Priest古言小说扛鼎之作,《有匪》系列第二部。我心中有英雄,不在朝堂之上,而在草莽之中!动荡江湖,诡谲朝堂,匪寨后人与旧朝遗子乱世横刀,谱一曲荡气回肠的有匪长歌!周翡没有等来段九娘,却一头撞上青龙主郑罗生。 "南北双刀"传人、"山川剑"后人、芙蓉神掌……竟全在衡山脚下这一间小小的"三春客栈"凑齐了。"山川剑"亡故,一把剑鞘却被多方争夺;忠武将军死后,家眷南渡时遭北斗追杀;齐门生变,至今下落不明;而衡山这样大的门派,竟也人去楼空……桩桩件件不合理之事频繁发生,这其中究竟有什么关联?然而洗墨江边冲天的火光,已经让周翡来不及细想这一切了。二十年了,风雨飘摇的夹缝里,这一隅的桃源,真能长久吗?
  • 安平县杂记

    安平县杂记

    本书为公版书,为不受著作权法限制的作家、艺术家及其它人士发布的作品,供广大读者阅读交流。汇聚授权电子版权。
  • 易烊千玺我与你的远方

    易烊千玺我与你的远方

    飞鸟的孤岛是鱼,而鱼却只有七秒的记忆,到第八秒时,他忘记了飞鸟,飞鸟也走了,去了很远的地方……我想我们的关系就像飞鸟和鱼,相识过,但最后还是忘了对方,失了远方。我曾记得,我和你的点点滴滴;我曾记得,我和你的欢声笑语;我还记得,你的一切……
  • 网游之佣兵世界

    网游之佣兵世界

    佣兵,拥有自我智能意识,可以代替玩家出征作战、刷怪、打副本。佣兵世界,一款多国参与的游戏,掀过旧时代经典游戏的篇章,集各种元素一体,玩家可以选择任何玩法都能走上巅峰———任务流、竞技流、副本流、经营流、战争流、跑商流、休闲流......设定高度自由,玩法存在即是合理,一夜风靡。从神级任务开始,把握住一次机会,吊丝就有逆袭的无限可能!书友群:642345013对于书评的疑问,统一会在提问楼回答,有问题的朋友可以去看,可以提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