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3179800000002

第2章 引子:让故事领你走进故事(2)

直到1920年以前,奥尼尔创作的19部短剧和7部长剧(占他全部剧作的一半以上)中,有12部以海洋为背景,或者与海洋有关。从《东航卡的夫》到《归途迢迢》、《加勒比的月亮》,大海始终迷住了他,鼓舞着他。他称自己是“大海母亲的儿子”,而大海则体现了“生命背后的动力”。后来,他还计划写一部自传性系列剧《大海母亲的儿子》,并给这部系列剧拟了一个副标题:《一个灵魂诞生的故事》。

在奥尼尔心中,大海就是生命,大海就是母亲,大海就是生活。他并没有让自己的作品仅仅停留在反映海洋生活上面。从20世纪20年代到40年代,他的创作之舟进一步驶向生活的大海,向着更深更广的领域开拓。《天边外》、《安娜·克里斯蒂》、《琼斯皇》、《毛猿》、《上帝的儿女都有翅膀》、《榆树下的欲望》、《大神布朗》、《马可百万》、《奇异的插曲》、《悲悼》、《送冰的人来了》、《进入黑夜的漫长旅程》、《月照不幸人》,……一部接一部的剧作,使全世界都知道了剧作家奥尼尔这个大海母亲的儿子的名字。

作为一个高贵的灵魂,他诞生在大海上。

请记住他留给我们的两句话吧:

“我们想方设法占有灵魂以外的东西,虚掷了灵魂”。

“人如果赚得全世界,却赔上自己的灵魂,有什么益处呢?”

一个战俘的抵抗

一阵清脆的枪声划破了黎明的寂静。

二等气象兵让—保罗·萨特从梦中醒来,隐约听到外面的说话声和喊叫声,说话人操的是德语而不是法语。接着,一枚炮弹击中了教堂。萨特立刻意识到,法国军队已被德国人包围,自己将要成为俘虏。昨天夜里,德国人的炮弹已经轰击了附近大约10公里远的一个村庄。

这是1940年6月21日,在法国的一个小镇上。

运气极坏的他在生日这天当了俘虏,此刻,离法、德两国停战还只有几个小时。

毫无战斗力的法国气象兵们在德国人步枪的监视下,通过镇中广场走向羁押的地方。他们被集中关押在巴卡拉一个德国宪兵队营地,躺在地板上,一连三天没吃到任何东西。不久,他们被赶进一列火车的车厢,火车汽笛一声长鸣,缓缓地朝德国方向开去。

35岁的萨特就这样成为了德国特列尔的一个战俘营的战俘。当时,德国人不知道,甚至连一起被俘的法国人也不知道,在他们眼前走动的这位戴眼镜的士兵,就是在战前已经出版了多部哲学著作和一部小说、在巴黎学界小有名气的萨特。

1939年应征入伍之前,勤奋学习、博览群书的萨特毕业于著名的巴黎高等师范学院哲学专业。后来,又在德国柏林法兰西学院进修一年,研究胡塞尔、海德格尔的学说。虽然是学哲学出身,但是,萨特最初的愿望,是想成为一位诗人,《恶之花》的作者、法国著名诗人波德莱尔是他当年崇拜的偶象。不久,他又被普鲁斯特的小说《追忆逝水年华》深深吸引。其实从很小的时候起,他就立下了当作家的志向,把文学创作视为一生的事业和生命的意义之所在。他身上的这种对于文学、艺术的热爱和秉赋,与他从小受到最好的文学和音乐教育分不开(7岁不到,他就在任大学教授的外祖父影响下读了莫泊桑、高乃依、伏尔泰、雨果、福楼拜等许多法国大作家的作品)。正是这些东西,使他在走近哲学和文学的同时走近了戏剧。说到戏剧,不能不提到萨特晚年(1974年夏秋时节)与他最亲密、最忠实的伴侣西蒙娜·德·波伏瓦的谈话。在这次内容极其广泛的谈话中,波伏瓦问他:你是怎样写起戏剧来的?它对你有什么重要意义?萨特作了详尽的回答。他说他总觉得自己会干戏剧这一行的。他谈到八岁时即对木偶戏有兴趣,少年时代就模仿滑稽剧和小歌剧写了一个戏,后来在巴黎高师又写过两个戏剧。然而,真正让他强烈地爱上戏剧并留下刻骨铭心记忆的,还是在战俘营时自编自导的历史剧《巴里奥纳》。

让我们再一次回到1940年冬天的德国特列尔战俘营。

漫天飞舞的雪花,不时从墙缝中钻进大谷仓,带进来一股股寒气。这是一个星期天,战俘营的俘虏们聚集在这里议论着一个问题:圣诞节要到了,我们应该排一个戏演一演,自娱自乐。排什么戏呢?这时,有人提议说:萨特不是知识分子吗?他一定能写,就让他给写一个吧!所有的人都一致附议,事情就这样定下来了。接受邀请的萨特显得有些激动。望着外面被白雪覆盖的田野,他陷入了深深的思索。

早在战争爆发前,萨特就对希特勒和纳粹主义在德国的崛起表示担忧。他是一个坚决的反战主义者,反纳粹主义者。德国人占领了巴黎,萨特成为了德军的俘虏,同时,成为了一个抵抗主义者。半年来在德国人监管下的屈辱生活使他对战争,对侵略者,对社会有了更深刻的感受。他和其他的战俘们一起挨饿、受冻,浑身长满虱子,一起听德国人的愚蠢自负的训话。在他心里,却充满了对侵略者的鄙视和对终将把他们驱逐出去的乐观情绪。他坚信,德国人最后终将以这种或那种形式耗尽精力,就象古代的罗马帝国一样,它征服了一些国家,同时也摧毁了自己。想到这里,萨特忽然来了灵感,他决定写一部以罗马大军占领巴勒斯坦为背景的历史剧,借这个历史故事来表达对占领法国的德国法西斯侵略者的不满和反抗。

戏写出来了,戏又在大谷仓里排出来了。编剧兼导演萨特有些激动,也有些惴惴不安。演出那天晚上,他感到有许多话要给大家说。当他迈过自搭的舞台上的脚灯向看戏的难友们讲话时,他忽然意识到,戏剧是那样神圣,那样崇高,又是那样有力,戏剧简直就是伟大的集体的宗教现象。这台名叫《巴里奥纳》的历史剧在艺术上不算很成功,但台下的法国战俘一看就懂,而且深受感动。1941年初,萨特被释放。

萨特一生为后人留下了9个剧本,《巴里奥纳》显然远不如他的《苍蝇》、《禁闭》、《死无葬身之地》、《肮脏的手》等剧那样著名,那样影响深远。但是,萨特自己却把《巴里奥纳》看作是真正的戏剧。因为,这个戏表达了他对现实的一种介入,表达了法国人民的一种反纳粹主义的情绪。《巴里奥纳》诞生在萨特的思想产生重要转折的时期,从战俘营回到巴黎,萨特做的第一件事就是成立一个名为“社会主义与自由”的地下抵抗团体。可以这样说,没有这部《巴里奥纳》,就不会有后来表现勇敢的法国抵抗运动战士的名剧《死无葬身之地》。

萨特是一位哲学家。他认为一个作家必须是一个哲学家。他写戏,是为了通过戏剧表达自己的哲学思想,而他的哲学思想,最终来源于生活,特别是来源于战俘营里的那一段难忘的生活。

无论是萨特,还是奥尼尔、曹禺,他们的戏剧创作的最初动机,其实都源于一种无法抑制的、强烈的生命冲动。这种向上的、创造的生命冲动,只与两样事物有关:一是外在的、承载个体生命的社会生活,一是内在的、先天赋予的艺术直觉。生命冲动无疑是他们唯一重要的创作动力。在创作的高峰期,他们没有迎合某个利益集团在某个历史时期的政治需要进行违心的写作,他们也没有考虑自己的创作能否获得各类社会奖项(萨特甚至以“一向拒绝来自官方的荣誉”为理由,拒绝领受诺贝尔文学奖),他们更没有为讨好大众消费品味而从事媚俗的写作,而是进行独立自主的个人写作。他们始终抱定对戏剧的基本信念,那就是深信戏剧是关乎人心、解释灵魂、软化人心、提升灵魂的反抗虚无同时反抗物质化的精神家园;他们始终保持了一个由中西优秀文化孕育而成的戏剧作家(附带说一句,奥尼尔对中国老庄哲学有浓厚的兴趣,道家思想的影响使他的剧作具有鲜明的东方特色)的高贵的人格和尊严。

感谢曹禺,感谢奥尼尔,感谢萨特,是他们告诉每一个正在从事和准备从事电影、电视剧、广播剧创作的人,作为一个编剧,首先需要解决的是什么和为什么。

同类推荐
  • 达·芬奇笔记

    达·芬奇笔记

    1651年,一位名叫拉斐尔·杜弗里森的法国出版商根据达·芬奇笔记手稿整理出版了《达·芬奇笔记》。笔记手稿非常随意,稿纸凌乱,没有排序和编码,有的甚至是达·芬奇用左手写成的反书——后人需拿镜子才能破解。手稿无所不谈,但中间不连贯,同一页稿纸上有可能开头说天文,中间谈声音原理,最后说色彩,许多文字写在稿纸边缘。这些即兴的议论,闪耀着真知灼见的光辉,给后人以无穷的智慧的启迪。配上达·芬奇手绘的图片,本书具有极高的欣赏和保存价值。
  • 杂剧艺术上(生命百科)

    杂剧艺术上(生命百科)

    白朴杂剧杂剧艺术唐明皇秋夜梧桐雨楔子(冲末扮张守珪引卒子上,诗云)坐拥貔貅镇朔方,每临塞下受降王。太平时世辕门静,自把雕弓数雁行。某姓张,名守珪,见任幽州节度使。幼读儒书,兼通韬略,为藩镇之名臣,受心膂之重寄。
  • 承德避暑山庄散记

    承德避暑山庄散记

    一个人不可能走遍天下,览尽风光。如果有个风光集中、景物荟萃的地方,一览知天下,那可是人生一大乐事。巧啦!我就是生活在这样一个地方——承德。我是1955年至1958年在承德念高中,1971年又来承德工作,一直到如今,前前后后在承德生活了40年,和承德产生了深厚的感情,把她视为我的第二故乡。如今,我已到了“古来稀”之年,三个子女全在北京,他们动员我和老伴去北京过晚年。可我们舍不得离开承德,坚意要在承德生活下去。承德在300多年前只是居住十几户游牧人家。
  • 响彻天籁的世界音乐

    响彻天籁的世界音乐

    本书概要地对从远古至20世纪的世界音乐进行了梳理和论述。全书简明扼要,包括古代音乐,中世纪音乐,巴洛克音乐,古典音乐,浪漫主义音乐,民族主义音乐,欧洲的歌剧艺术和现代音乐几个部分。
  • 知音相聚:西方音乐那些人和事

    知音相聚:西方音乐那些人和事

    连纯慧这本《知音相聚:西方音乐那些人和事》以音乐人的视角解读西方音乐,尤其是欧洲古典和浪漫音乐的独特魅力。让众多的爱乐者近距离感受西方音乐人聚集于一本书所产生的共鸣。作者连纯慧让读者随音乐家的人生故事而翻腾起伏,共享音乐里你我也会经历的无常人生,并进一步阐述音乐名作的意境及其创作背后的艰难心路历程,从中我们可以体会到音乐所揭示的人性与音符交织的艺术热情。
热门推荐
  • 拔一切业障根本得生净土神咒

    拔一切业障根本得生净土神咒

    本书为公版书,为不受著作权法限制的作家、艺术家及其它人士发布的作品,供广大读者阅读交流。汇聚授权电子版权。
  • 轮回之纨绔神女

    轮回之纨绔神女

    轮回之时,到底是谁打破了神的界限?两人尝尽背叛之苦,“你想看到的就是神族的血流满这地方嘛!”轮回后,再次相忘,可再见时,到底是谁呼唤了谁的名字。“小言儿,我可是输给你了呢。”“那是,所以你就准备被我困一辈子吧。”“这可是你说的!不许反悔!”“永不反悔!”……“你终究是丢下我一个人。”“我会回来的,等我。”“哥,这就是你想看到的嘛?”再相见时,你却将我遗忘。“你中毒了,你怎么这么不小心,我才没在你身边……”“你是谁?”“我?嗯……墨冰。”大战即将爆发,“帝修!我说了!没有你我也能让陌殇清醒过来!”“哥!深渊!你们回来!”……“行了小祖宗,这只是神识,死不了的。”大战结束,“好了,孩子,你也该回去了。”“帝修回来了。”
  • 少年维特之烦恼

    少年维特之烦恼

    年轻的维特离开市民世界,来到W城。一天他被邀请参加舞会,并认识了绿蒂。绿蒂在母亲去世之后照顾着六个兄弟姐妹。维特知道她已经订过婚,却不顾这些,立刻爱上了她。
  • 皇明诗选

    皇明诗选

    本书为公版书,为不受著作权法限制的作家、艺术家及其它人士发布的作品,供广大读者阅读交流。汇聚授权电子版权。
  • 正德大帝

    正德大帝

    弘治十八年五月,一代中兴之主弘治皇帝驾崩。正德王朝的大幕正式拉开。自此伊始,大明帝国向全球亮出了他的獠牙。当帝国的战舰再次扬帆,带来的不再只是商品,还有枪炮与钢铁以及文明!当帝国的铁骑再次西进,留下的不只是鲜血,还有城堡与蒸汽!VIP全订读者群:673036420普通读者群:398359794
  • 代号“龙舌草”

    代号“龙舌草”

    1945年中美英三国共同发表《波茨坦公告》,敦促日本投降,日本拒不投降,但天皇已知无力回天,便发出密令:对即将回国的日本官兵进行大清洗,大日本帝国需要是忠诚的卫士不是卖国者。凡是在二战期间为他国传递情报者,一律绞杀。我党在截获了日军即将绞杀所谓的“内奸”的情报后,立即着手组建了一支以代号“龙舌草”为中心的特别行动小组。谍影重重中,危机四伏,雌雄难辩,孰敌孰友?
  • 穿越末世:第一女配

    穿越末世:第一女配

    游戏大神夏悠光竟然被游戏玩死,惨死之后才知道自己原来只是个是炮灰。好不容易和世界意识——未央做了交易得以重生,她发誓再也不要当配角!穿越到了末世发生的六年前。游戏里的技能和空间她全都有!因为她可是要成为站在女主背后的女人!夏悠光:等等,似乎哪里不对啊?未央:没不对,因为你,还是炮灰女配!辅助女主方是王道!什么?夏悠光的内心是崩溃的,说好的女主女配撕X到老呢,为什么不按常理出牌!为了不被炮灰,还是紧紧抱紧女主大腿吧骚年!
  • 帅府有佳人

    帅府有佳人

    三年前,清朝大势已去,他说:“跟了我如何。”那时,她有婚约在身,断然不肯。他穷追不舍,强取豪夺。他说:“你等着,我给你打下一片天下来。”她笑:“你对所有女人都是这样说的吧。”他一本正经道:“弱水三千,只取一瓢饮。”民国乱世,他已是虎踞东北的大元帅,而她依旧是他宠爱的三夫人。他说:“给我生个孩子吧。”她羞道:“谁要跟你生孩子,真不要脸。”平淡的日子书写着花落随风,莫失莫忘,不离不弃。
  • 被选中的人

    被选中的人

    迎面走来一个男人,五官端正却相貌平平。他身强体壮,个子也很高,却没有一点威严的感觉。硬要说的话,大概挺直的腰板是他唯一的特点了。他给人感觉很像电视剧里的那个父亲。不对,应该说像电视剧中聚集的群众演员,总之并不显眼。好像要下雨。小松连次一边時不時抬头看看那阴郁的天空,一边径直朝我走来。他提出在这儿——涩谷的宫下公园见面。这里目前只有两对小情侣在散步,所以即使我们没见过面,应该也不会认错人。连次来到长椅旁,在我身边坐下。他一哆嗦,便顺手竖起了大衣衣领。一阵风吹过,长椅旁的小树左右摇晃。“让您特地过来,辛苦了。”
  • 全宇宙最强最牛最厉害杀生系统

    全宇宙最强最牛最厉害杀生系统

    “姐姐,有人叫我杀神一号,有人叫我救世主,有人叫我包租公,有人叫我村委会主任,有人叫我木镇长,有人叫我木掌门,有人叫我赌神,有人叫我机灵小旋风,不过,我最喜欢的还是救世主。姐姐,你可以叫我老司机!”木小风说道。“你怎么会有这么多名字?”“这个……我……呃……大概是因为我长得帅吧!”“……”古幻玉。“姐姐,一会儿天就要黑了,我的小木屋里只有一张床,怎么办?”古幻玉有些懵逼。什么怎么办?“咳咳,姐姐晚上不睡觉,姐姐要修炼。”“姐姐,修炼有什么意思?睡觉比修炼好玩!”“……”古幻玉。群号:922862145,欢迎各位道友加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