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3180300000007

第7章 国内ESP教学与研究综述(1)

严玲

内容摘要:随着我国对外交流的深入和中学英语教育水平的提高,ESP在大学阶段的教学迎来了最好的发展时期。本文对我国ESP教学与研究的历史进行了梳理,将其划分为以介绍国外ESP研究成果为主的研究借鉴时期;国内学者的独立研究实践时期;分学科、分层次的纵深发展时期三个不同阶段,并对每个阶段的代表性成果进行了阐述。

关键词:国内ESP综述

一、引言

二战后,各国科技、经济交往的爆发式增长触发了ESP的诞生。二战前,英语只是提升形象的软件;二战后,却成为能直接带来经济效益的硬件。国外ESP研究经历了语域分析、修辞和语篇分析、目标情境分析、学习技能分析、以学习为中心的方法几个阶段。而其发展的动力来源于学习需求、语言学和学习理论的发展。

与国外ESP发展类似,国内ESP研究与我国的对外开放程度、国际交流领域有着密切联系。从论文数量来看,2004年是个分水岭。在2004年以前,ESP论文数量甚少。但从2004年开始,ESP论文陡增,这主要得益于2004年教育部推出的大学英语多媒体教学改革。这次改革的突破性进展,激起了一线教师和研究者对大学英语改革方向的热烈讨论。有相当一部分学者认为我国大学英语未来的定位与ESP直接相关,ESP的地位由此得以显著提升,研究ESP的论文数量也直线上升。

从ESP的研究内容分析,国内的ESP研究可以较明显地分为三个阶段:20世纪90年代初以前以介绍国外ESP研究成果为主的研究借鉴阶段;90年代中后期国内学者的独立研究实践阶段;进入21世纪后,分学科、分层次的纵深发展阶段。

二、国外研究成果借鉴阶段

80年代至90年代初是ESP研究在中国的萌芽时期,当时的研究主要是对国外ESP研究成果的介绍,实践则集中在出国短训班的ESP课程中,也有部分高校进行了科技英语和外贸英语的教学实践。具体研究内容如下:

1.国外ESP研究成果介绍

ESP研究内容的来源有对一些国外期刊ESP论文的翻译,在国外大学实地听课、学习访问的体会和经验总结,对知名学者的专访,对可获取的有限的外文文献资料的综述。当时对研究成果的介绍集中在四个方面:一是ESP研究中的基本问题,包括定义、性质、历史等,涉及教学法、测试、教材、师资等各种问题的综述。二是对国外几本有影响力的教材的系统性介绍,详细论述了教材编写所蕴涵的普通教学理念和语言教学理念,及各种练习安排、课文选材和处理的方法等。三是对信息阅读教学法和交际教学法的介绍。信息阅读法是指以获取信息为主要目的的阅读法,它有别于以学习语言为主要目的的语言点阅读法。这种方法更适合具有一定英语和专业知识基础的学生学习ESP时使用,因为这些学生学习英语的目的就是要读懂英文原版专业资料。交际法是以所有相关参与者之间的交流为根据的,是一种“以学习为中心”的教学法。四是对师生关系的分析。ESP的学生通常具备一定的英语和专业知识基础,他们学习ESP课程是期望从文化教育方面、个人发展方面、学术职业方面有所提高。而教授ESP课程的教师绝大多数是英语教师,在专业知识方面弱于学生,导致不少教师产生畏惧心理。因此ESP课堂中师生的角色如何定位,如何发挥各自的作用,是一个值得探讨的课题(Strevens,1986:1~5)。

2.国内ESP出国短训班的经验总结

当时出国培训班开设的课程,通常包括一般英语课(General English Improvement):涉及听力、口语、语法结构和写作训练;科普课,帮助学员学习掌握一些必要的专业语言知识以及如何准确、正确、快速地在书中寻找自己所需要的资料;背景知识课,为学员介绍英语国家的情况,以讲座形式进行(刘敏麟,1982:7~11)。当时在教材的使用上,为了强化语言接触面,很多培训班会交替使用不同类型的教材。例如1980年在上海外国语学院的ESP强化教学班上,在短短五个月的学习时间里,学员接触的书面和听力材料不下四五十种(赵九龄,1983:19~21)。

3.国内本科教学中的ESP实践

针对大学本科学生的ESP教学在80年代末期也开始有部分实践。开设的课程通常为科技英语和外贸类英语。当时为了达到“花钱少而收效大”的目标,部分一线教师大胆设想,让大学本科四年制的学生,一二年级学习EGP和按文、理、法分科的英语,三四年级学习专业英语,可见大学英语学习四年不断线的想法由来已久。

三、国内独立研究起步阶段

90年代中后期,随着我国中小学英语水平的提高,大学阶段的英语教学开始面临挑战。同时随着改革开放的不断深入,用人单位对大学毕业生的英语应用水平开始表示不满。ESP理念在这一背景下,恰逢其时地找到了自己的落脚点,为大学阶段的英语教学带来了观念上的革新。具体地说,ESP对中国教学的启示是语言从文化目标向工具化目标的转变,它改变了“语言就是文学,文学学好了,ESP自然学到手了”的错误观念,更加重视语言的工具作用(胡鉴明,1994:63)。因此,在这一阶段,国内学者和一线教师开始对ESP进行理论探讨和实践运用,产生了自己的研究成果。

1.对ESP的理论探讨

当时人们对ESP在英语学习中是否存在,是否合理有着相当热烈的争论。认为ESP存在理据不足的学者以为“不能将语言简单地划为‘科技英语’,乃至‘物理英语’、‘生物英语’”(杨福家,1994:1)。而且各种专业英语词汇也并不存在,按学科分类方法分割出的各种“专业英语”,除有一定程度的心理意义以外并没有什么理论依据(张少雄,1994:47~50)。而支持ESP存在的学者则认为,ESP的存在至少具有三个方面的理据:一是外部条件上的社会需求理据。二是由其客观内容决定的逻辑理据。因为一个简单的事实是:只掌握普通词汇,即便词汇量相当大,也很难胜任专业性较强的交际活动,所以ESP的逻辑理据至少包括词汇、句法、修辞和交际技能与策略四个方面,它们为ESP教学提供了丰富的教学内容。三是在操作实践上的教学理据。这些理据说明,ESP无论作为一种教学途径,还是作为一种教学内容,都有其存在的合理性和可操作性。ESP教学和传统的EGP教学从根本上讲并不是相互排斥的。相反,它们有很强的互补性,完全可以并存,互为补充(范谊,1995:43~49)。

然而,无论关于ESP存在的争论胜负如何,ESP教学在大学阶段英语教学中的应用越来越引起人们的关注是一个不争的事实。不仅在作为公共英语的大学英语中,开始出现ESP的身影,就是在英语专业的教学中,面对社会需求的挑战,ESP也开始一展身手。当时已有不少研究开始关注ESP在大学英语和专业英语中的定位问题。

一部分学者认为,我国目前的大学英语基础阶段,即一、二年级阶段应由ESP替代,专业阅读阶段即三、四年级阶段由EAP代替。而真正意义上的EGP学习则应放在中学完成(卫乃兴,1994:32~36;王敏,1997:96~98)。另一部分学者则认为大学英语基础阶段,仍为四、六级的共核教学,而在过级后的专业英语阶段,教学应该向ESP的方向靠拢(庞继贤,1994:25~27)。

对于ESP在英语专业培养中的定位,众多学者认为文科英语专业学生,由于面临着非英语专业学生英语水平不断提高的挑战,应积极地走复合型人才的培养道路,向ESP靠拢。而在实践中,1993年上海外国语学院就对专业结构进行了重大改革,将专业结构分为三大类:1)复合型,由外语+专业构成(如国际贸易、国际会计、国际新闻等);(2)方向型,由外语+专业方向型课程(如英语旅游管理、英语涉外秘书、英语涉外公关);(3)双语型,由少数语种+英语构成(如法语+英语、西班牙语+英语、阿拉伯语十英语等)。

对于理科的科技英语学生的培养,有学者认为应从所在院校的各专业读完二年级的学生中去选拔。这些学生一边学习本专业的课程,一边学习英语专业的课程(他们实际上是双学位学生)。经过几年系统、精心的培养后,这些人就会成长为熟练掌握英语这一工具的优秀科技工作者,而且还可从他们中选拔合格的ESP教师(艾宪贞,1995:38~40)。这也为ESP师资培养提供了一个可行的方案,但问题是这样的学生,有多少能安心待在学校里从事教学工作?因为精通英语和专业的人才毕竟是凤毛麟角,他们的就业选择很多,学校如果没有优厚的条件,可能难以留住这些人才。

2.ESP的教学实践

这一阶段的ESP教学实践探索的主要问题包括课程设计、教学法、教学内容中的一些细节。

(1)课程设计

浙江大学的应惠兰等依据1985年版的《大学英语教学大纲》,提出了综合性大学英语后续阶段——专业阅读阶段的教学模式(应惠兰,1998:79~87)。该模式将专业英语阅读划分为三个互相依存的阶段。第一阶段为一学期的科普知识教学。第二阶段为一学期的专业课阶段,教学重点是在传授专业知识的同时,巩固第一阶段所学的学术英语阅读技能、学习技能和主动学习语言的能力等。第三阶段为一学期的文献查阅阶段,教学重点是指导学生运用在第一、二阶段所学的语言技能去查阅与毕业论文有关的专业文献。学校应规定学生必须完成文献查阅报告、文献综述报告、文献评阅报告及规定评分标准。

(2)教学法

这一阶段有关ESP教学法的讨论集中在交际法和内容教学法(Content-based Approach)两方面。刘德谦(1995:490~495)探讨了一些交际性原则应该怎样运用在实际教学中。例如教学大纲应该采用功能意念大纲,同时将意义单位附上一定的语言代码并加上语言技能,构成一份学生的交际技能指标;教材应体现语言的交际性和真实性;课堂活动中应重视的不仅是结果,更重要的是学生理解的过程。

内容教学法在这一阶段并不为一线教师所熟悉,所以反映这一教学法的教学实践的论文没有出现,但有介绍性的文章。瞿云华介绍了当时流行的三种内容教学法:Theme-based Approach——专业知识和语言知识并重的方法;Adjunct Model——为正上专业课的学生增设一门教授ESL技能课程的方法;Sheltered Approach——在用英语教授专业课的课堂上,适当教授学术英语的方法(瞿云华,1998:145~149)。

(3)教学内容

这一阶段关于ESP教学的语言主体内容如词汇、句式结构、语篇结构、体裁等的探讨很少,这是由于当时ESP教学的实践并没有得到真正有效的推广,所以教师的研究还不可能深入到语言本体的层面。当时大部分的研究集中在ESP的定位上,所以关于ESP语言本体特点的研究,仅杨广俊(1997:36~38)等讨论了科技英语的词汇和句式特点,金成星(1997:151~153)讨论了ESP教学中的长句翻译、专业术语翻译,具有多种词义的词的含义的确定等问题。此外,姜群莲(1996:56~59,85~89)讨论了中西主要文化差异与商务交际策略的联系,注意到ESP教学必须与文化教学结合起来进行,否则ESP学习者不能适应多领域跨文化交往的需要。

同类推荐
  • 人生之鉴

    人生之鉴

    人来到这个世上,从父母的养育,老师的教育,组织的培育,到自己的社会实践,都是围绕着怎样做人、如何做事,说到底人生在世得让自己能活出个人样来。人生成败三分在于做事,七分在于做人。做人是以做事为前提的,做事是为了做人。做人的素质,是通过做事的质量来衡量的,人生的精彩源于做事的精彩。做大事、做好事、做成事,是做好人的标志。做一个好人不一定能做一名称职的官、百姓拥护的官,做一名好官,必须先学会做人。
  • 震撼世界的100个科学发现(上)(世界历史回眸经典文库)

    震撼世界的100个科学发现(上)(世界历史回眸经典文库)

    本书编入科学历史上各领域震撼世界科学界的数百个科学发现。分门别类地对历史上曾经取得的重大科学突破进行分析介绍,为广大读者尤其是青年朋友们打开了科学知识之门,引人沉思,启示未来。
  • 媒介地理学:媒介作为文化图景的研究

    媒介地理学:媒介作为文化图景的研究

    浙江省哲学社会科学基金重点课题浙江省社科学术著作出版资金资助这是一部全面、系统、深入论述媒介地理思想、试图建立媒介地理学体系的学术专著。本书运用媒介地理学原理和方法,继承中国传统文化中“天地人合一、天学地学人学同源”的思想,坚守“天地人媒”整体互动、和谐平衡、共存共荣的研究方针,对媒介地理学的研究对象、体系和领域进行了分析和论证,对中外媒介地理学的历史进行了回顾和总结,对媒介地理学中的空间、时间、地方、景观和尺度等基本概念进行了深入分析和探讨,对媒介地理学的主要应用领域进行了描述和阐述,为科学了解、认识、研究和实践媒介地理学提出了一系列全新的思想观点和独特的理论视维。
  • 语言理论与实践

    语言理论与实践

    这个集子收录的是个人零散的思维碎片,如果其中存在一种教学思想的话,这种思想可以说属于“工具论”。这种“工具论”是叶圣陶先生语文教学思想的继承与发展,与现在绝大多数国家认识高度统一后推行的语文教学思想与方式(形式训练)高度一致。
  • 班主任工作与班级管理艺术

    班主任工作与班级管理艺术

    班主任是一个平凡而普通的岗位,但他们在教育教学工作中所起的作用是未可限量的。正如2006年8月教育部下达的《全国中小学班主任培训计划》中所指出的:“中小学班主任是中小学教师队伍的重要组成部分,是班级工作的组织者、班集体建设的指导者、中小学生健康成长的引领者,是中小学思想道德教育的骨干,是沟通家长和社区的桥梁,是实施素质教育的重要力量。”
热门推荐
  • 名人传记丛书:洛克菲勒

    名人传记丛书:洛克菲勒

    名人传记丛书——洛克菲勒——第一个十亿富豪的发家史:“立足课本,超越课堂”,以提高中小学生的综合素质为目的,让中小学生从课内受益到课外,是一生的良师益友。
  • 治意经

    治意经

    本书为公版书,为不受著作权法限制的作家、艺术家及其它人士发布的作品,供广大读者阅读交流。汇聚授权电子版权。
  • 大自然的奇闻趣事(探索神秘的大自然)

    大自然的奇闻趣事(探索神秘的大自然)

    大自然是一种客观存在,早于人类诞生之前就已经诞生了,千万年来,人类就在大自然的“拥抱下”一路走来。大自然包含了太多太多的神秘和奇闻,虽然从诞生伊始,人类就与大自然零距离接触,并且在很早就开始了对大自然的探索,试图了解大自然的种种奥妙之处,但到目前为止,人类还不能说已经了解了大自然,大自然依旧以它的神秘傲立于世。
  • 给孩子讲点汉字故事

    给孩子讲点汉字故事

    妙趣横生——讲述美丽汉字背后鲜为人知的奇闻趣事;炼字佳句——读锦绣文章,品字字珠玑,悟写作精要;说文解字——挖掘方块汉字之博大精深的文化内涵;……本书充分挖掘汉字所蕴涵的文化信息,用一则则故事连缀起一个个知识,用一个个趣话解释一个个问题。父母不妨翻开此书,给孩子讲述关于汉字的故事,使他沉浸于汉字带来的美丽动人、博大精深的世界,在潜移默化中得到传统文化的滋养。《给孩子讲点汉字故事》涵盖汉字的缘起与变迁、构造与间架、谐音撷趣、汉字典故、炼字之妙、字谜艺术、成语故事等内容,以故事的形式娓娓讲述汉字史实及奇闻趣事。一则则妙趣横生的故事,让你忍俊不禁的同时,也了解到汉字的前世今生;一个个鲜为人知的奇闻趣事,带你去探索历史的同时,又让你品悟到汉字的瑰丽与神奇。
  • 医心方

    医心方

    《医心方》是日本的国宝,是中日医学交流史上的一座丰碑。撰者丹波康赖(912-995)系东汉灵帝之后入籍日本的阿留王的八世孙,他医术精湛,被赐姓丹波,累迁针博士、左卫门佐。他于公元984年撰成《医心方》30卷,这是日本现存最早的医书,成为后来宫庭医学的秘典,奠定了医家丹波氏不可动摇的历史地位。该书荟集中国医学典籍达204种,其中大半在中国亡佚,集当时日本汉医之大成,内容广及医学的各个领域,乃至于养生、房中(性医学),后者则导致它在中国大陆被视为准禁书达几十年。
  • 社交金口财

    社交金口财

    《社交金口财》以社交口才为基点,旨在传授如何让你运用口才在社会交往中立于不败之地。对于每个人来说,只要你有良好的口才,在社交时就会讨人喜欢、人见人爱,你只要肯下功夫,学习他人的方法,吸收他人的经验,并在实践中运用这些方法和经验,那么,你就能成为演说家、口才大师、社交高手。
  • 王妃你穿错剧本了

    王妃你穿错剧本了

    谁能想到小透明居然穿进本虐文书,得,既然老天都看不惯无良作者胡乱开虐,那就让她好好改写下剧本。她说:“我与你相识?”他答:“唯愿再相识”一本没有完结的虐文,一个穿进书里的灵魂,一次改写结局的机会,一段挣脱不开的虐缘。
  • Hi旁边那只帅鬼

    Hi旁边那只帅鬼

    一句话简介:故事很简单,说白了,其实就是一个路痴少女和隐鬼护花使者的故事。废话版简介:容菲路痴二十年,从来不知道身边居然跟着一只鬼,还是一只帅鬼。这只鬼常年撑着一把油纸伞为她遮风挡雨辟邪驱凶,护她周全。可是为毛还要坏她姻缘?艾玛!你妹的这只鬼居然还是只风流鬼。急急如律令!哼,想做鬼丈夫,没门儿!某鬼坏笑,鬼爪一伸,丫的一下焉巴了。有门儿有门儿,简直太有门儿了!文艺版简介:容菲是个令人无语的路痴。同时她知道路痴有一个迷信的说法,那就是——鬼打墙!却不知道,头顶一把隐约模糊的油纸伞伴随她无数个春夏秋冬,为她挡风遮雨,避邪驱凶。故事的起因,要从那场雨夜神秘断头案说起……
  • 上清高上玉真众道综监宝讳

    上清高上玉真众道综监宝讳

    本书为公版书,为不受著作权法限制的作家、艺术家及其它人士发布的作品,供广大读者阅读交流。汇聚授权电子版权。
  • 重生喜乐小日子

    重生喜乐小日子

    出生的第二天把她抱走,她认了,谁让她是爹地的孩子,父债女还。对她不是打就是骂,还到处抹黑她,也认了,谁让她是自己的阿姨呢。将亲生女儿换去做了豪门千金她也认了,反正她有手有脚,自己能挣钱。可素你丫的不能坏事做尽还赶尽杀绝吧。怒……兔子急了还咬人呢,更何况小敏一直都不是一个乖乖兔……重生后,抢回她的爸妈,抢回她的身份,再抢回属于她的男人。哼,哼……看你们谁还敢唧唧歪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