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3182200000002

第2章 导论(1)

党报,“政党机关报的简称,也称‘政党报纸’”。本书所论“党报”,特指中国共产党创办的各级党委机关报,其中包括中央级党报(如《人民日报》)、省级党委机关报(如《内蒙古日报》)、地市级党委机关报(如《芜湖日报》)。

党报这一概念,实则有两个语义内涵:一是指报纸,各级党委创办的报纸——“以刊载新闻和时事评论为主的定期连续向公众发行的散页出版物”。一是指媒体,从事各级党委创办的报纸的信息采集、加工制作和传播的社会组织。为了使研究对象更为清晰,本书中党报专指第二种含义。

论及党报,还需要辨识党报与党报集团这一对概念。作为从事各级党委机关报信息采集、加工制作和传播的社会组织,党报在发展过程中亦形成了不同形态,其中以省委机关报或地、市党委机关报为龙头组建的报业集团目前已有36家(目前我国共有报业集团39家,其中光明日报报业集团、经济日报报业集团、文汇新民报业集团等三家不以党委机关报为龙头)。党报概念既有普适性,也有特指性。党报集团是以党报为龙头组建的,集团内子报子刊也都是在各级党委领导下创办的,因而党报这一概念有时又被泛指党报集团。但是,党报集团内主报与子报子刊的任务、运营模式等并不相同,集团内不同报刊的机制体制创新也往往呈现出多重目标、多元发展的态势。研究党报机制体制创新,难以对党报集团概而述之。本书的研究主体特指党报主报。

一、研究问题的提出及其意义

随着党报改革逐步深化,党报革新从新闻传播手段和技巧的改革逐步聚焦于党报体制机制的创新。就党报自身而言,经过数年的改革和探索,党报机制体制改革已经取得了重要进展。

但是,也要看到,目前党报在报业市场的竞争中,仍不同程度地存在着发行广告额下降、社会注意力降低、市场竞争力不强等问题,这些问题的解决被冀望于党报机制体制创新。

就政策取向和社会关注度、支持度而论,党报机制体制创新已经处在历史最佳时段,但是就党报承担的时代使命而言,党报机制体制创新也到了任务最紧迫的时期。一方面,文化体制改革提速成为党报机制体制创新的催化剂。党的十六大提出深化文化体制改革,把文化分成文化事业和文化产业,为党报机制体制创新指明了方向。2006年1月,中共中央、国务院发出《关于深化文化体制改革的若干意见》(以下简称《意见》),明确提出要以体制机制创新为重点,形成科学有效的宏观文化管理体制、富有效率的文化生产和服务的微观运行机制。文化体制改革被提升到前所未有的高度。文化体制改革的深化不仅给党报机制体制创新带来机遇,也使党报机制体制创新成为一项紧迫任务。

另一方面,倡导创新成为党的宣传思想工作的指导思想之一,这给党报机制体制创新带来巨大助动力。2008年1月,胡锦涛同全国宣传思想工作会议代表座谈,提出了十六字方针——“高举旗帜、围绕大局、服务人民、改革创新”。十六字方针集中体现了党的宣传工作的开拓意识、创新意识。党报作为承担政治性、公益性宣传任务的重要媒体,担负着推动社会主义文化大发展大繁荣、兴起社会主义文化建设新高潮的重大使命,解放思想,以机制体制创新促发展,是党报发展中最刻不容缓的任务。

党报机制体制创新30年,取得了可喜的成绩,但是随着党报改革涉入深水区,党报机制体制也需要突破性创新。党报机制体制创新的下一个突破口在哪里?这是本书着力探讨的问题。事实上,本书讨论的核心问题是党报作为公益性文化事业单位如何创新机制体制才能既实现非营利性要求,又能作为市场主体在舆论引导方面发挥重要影响力。

对党报机制体制创新的研究具有一定的现实意义。如何充分发挥好党报的作用,增强其在传媒市场乃至整个社会的影响力,是当前重大的实践课题。而党报提升影响力的关键是大力推进体制机制创新,从根本上消除阻碍党报发展的体制机制性障碍。党报业界对机制体制探索多年,取得很多成功经验,当然,党报机制体制创新与党报集团的机制体制创新是相关的。

例如,重庆日报报业集团党委书记、总裁陈夷茁提出,“当前,制约报业集团发展的主要原因,仍是计划经济体制沿袭下来形成的资源、资产浪费,管理分散,结构失衡,效益不高等体制、机制性障碍。现阶段,提升报业集团自主创新能力,应着力在观念创新、体制创新、管理创新、集成创新、品牌创新、科技创新六个方面做好文章。”山东大众报业集团以“两分开”作为体制创新的突破口,进行报业组织再造,改变“麻袋装土豆”的集团内简单报刊组合模式,把“联合舰队”变成捕捞、加工、运输、服务等专业化分工协作的大型“远洋捕捞船队”。国家新闻出版署报刊司司长余昌祥在第二届中国报业竞争力年会上表示:“报业的深化改革,已经从一些领先的报社变成了报业普遍的思考。很多报纸都在跃跃欲试,氛围已经形成了。”党报对体制机制的探索已经深入到报纸运行的各个环节,如在采编系统,党报以采编分离的编辑部运行模式替代原来采编合一的运行模式;在报社的经营管理方面,探索党委领导与法人治理结构建设相结合的管理模式;在媒介融合的趋势下,一些报社开始发展数字报业,为了满足资源整合的新需求,建立新的业务平台,重新梳理采编流程……这些经验值得认真总结和分析。但是,需要正视的是党报业界关于机制体制的创新也还在探索期,传统报业体制机制的种种积弊并未消除。而且,党报机制体制创新的过程非常复杂,新的问题不断涌现,例如多年改革之后,多数党报集团形成了“母报事业制,子报企业化;母报抓导向,子报闯市场”的发展格局。这一母报子报错位出击的模式在一定时期内发挥了巨大作用,是实践智慧的体现,但是,“母报抓导向,子报闯市场”显然把党报内容生产与党报经营割裂甚至对立起来,子报养党报不可能是一个成熟规范的报业集团发展中的久远局面,这表明党报还没走出发展的瓶颈期,党报改革还需要继续深化。党报如何创新机制体制才能发展壮大?其中诸多问题困扰党报发展,需要理论界的研究提供支持。

本研究的理论价值主要有两点:

第一,回答了党报集团采取的增量改革模式的机制体制创新进行到一定阶段,集团内的存量部分如何突破性创新的问题。

在党报机制体制创新的最初阶段,以从边缘向中心突破为特征的党报集团的机制体制创新更多体现在促进新创办子报子刊的机制体制创新及党报主报新增部分的机制体制创新上。但是,改革进入攻坚阶段,必须从增量部分的改革逐步过渡到存量部分的改革——作为公益性文化事业单位的党报主报如何进行突破性创新?笔者对党报主报的公益性事业单位本质作了系统研究,提出党报改革的下一个突破口是党报要坚持和重归公益性文化事业单位本质,完善非营利框架下的机制体制。

党的十六大以后,文化体制改革的目的、意义、主要任务和实施重点逐步明确。十六大报告《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开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新局面》中首次提出了对文化事业和文化产业两种不同类型的文化单位分类指导的改革方针。国家支持和保障文化公益事业,鼓励它们增强自身发展活力。同时逐步完善文化产业政策,支持文化产业发展,增强我国文化产业的整体实力和竞争力。2006年,《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深化文化体制改革的若干意见》在总结试点经验的基础上,对文化事业单位的范围做出科学和明确的划分,其中提到“党报、党刊、电台、电视台、通讯社、重点新闻网站和时政类报刊,少数承担政治性、公益性出版任务的出版单位,重要社会科学研究机构,体现民族特色和国家水准的艺术院团,实行事业体制,由国家重点扶持”。

党报被确定为公益性事业单位,要坚持正确的舆论导向,始终确保党和人民喉舌的性质。同时要优化组织结构,整合内部资源,转变经营方式。要深化内部改革,推进人事、收入分配和社会保障制度改革。多年来,党报始终是事业单位体制,为什么还要强调坚持和重归公益性事业单位本质?从一定意义上来说,事业单位是中国特色的法人社会组织,但在发展中其职能有所异化,如出现“政事不分”、“事企不分”,与行政单位和企业界限不明。

党报在发展壮大中,也出现了这样那样的问题。坚持和重归公益性事业单位本质,不是对党报现有机制体制的否定,而是在尊重和继承党报优良传统基础上,使其公益性事业单位本质更加彰显。无疑,这是一个重大的跨越,具有重要意义。

第二,针对党报机制体制创新过程中的问题作了适度的对策研究。如果说对党报回归公益性事业单位本质的系统研究是站在横向坐标上对党报特殊的运行规律加以总结,那么,从纵向坐标上对30年党报机制体制创新作历时性考察,理论与实践相结合,提出现存问题和发展对策,是本书的另一个理论价值所在。党报是党和人民的事业的齿轮和螺丝钉,舆论引导能力是党报的核心竞争力。党报运行的目标是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双赢,社会效益置于第一位。党报的机制体制创新既要摒弃计划经济体制环境下遗留的体制机制弊端,又不能简单照搬商业报纸的体制机制。什么样的机制和体制是党报做到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双赢的保证?党报如何既保持其在传媒业格局中的影响力,又同时做到成功地以一元化舆论引导多元化舆论?这是党报多年来坚持不懈地探讨的课题。笔者对党报回归公益性文化事业单位本质之后的新型体制机制作了大胆设想,当然提出的还只是一种理想状态下的模式,但也许亦可为实践者及研究者积累一定的思路,提供一些参考。

二、文献综述及本书主要创新

党报体制机制创新是个热点话题,近年来,这一主题的研究呈日渐增长的态势。关于这一课题的研究文献集中在国内。由于党报在许多国家不是主流,发行量不高,甚至只在政党内部传阅,所以几乎没有关于这一课题的国外文献。笔者搜索Pro-Quest学术研究图书馆(Pro Quest Academic Research Library,简称ARL)和ProQuest数字化博硕士论文文摘数据库(Pro-Quest Dissertations&Theses,简称PQDT,原名PQDD),均无文献可查。从国内研究来看,关于党报机制体制创新的相关研究非常丰富,笔者试从两个方面加以梳理和把握。

(一)相关领域研究综述

党报机制体制创新研究与下述两个领域的研究关联程度较高。换言之,党报机制体制研究可以上溯到党报改革研究与传媒机制体制创新研究这两个场域。

1.党报改革研究

对党报机制体制创新的研究需要立足于党报改革的深刻背景,也需要丰富的党报理论研究做支撑。

党报是中国报业体系的核心,党报改革一直是学界关注的重点。在CNKI(中国知网)中国期刊网全文数据库、中国重要会议全文数据库、中国优秀硕士论文数据库、中国优秀博士论文数据库四个数据库跨库检索,1997~2007年,仅篇名或主题或关键词中有“党报”及“改革”的就有265篇,还有大量内容散见于其他文献。近年来关于党报改革问题的论文、专著主要集中于这样几个问题:

第一,对党报生存环境及现存问题的思考。研究文章中较普遍的观点是党报公费订阅市场萎缩,广告量和广告收入增长缓慢,而党报面临报业内及报业外激烈的市场竞争,外在环境已经发生变化,生存环境不容乐观。例如,朱夏炎指出“近年来,我国的报业结构发生了深刻变化。在整个报业结构的大盘中,党报的份额没有随着市场空间的拓展而增长,一些地方甚至出现了萎缩”。研究者对党报的现存问题做了深入思考,体制不顺畅、机制僵化、观念不新、竞争加剧等被认为是制约党报壮大的成因。刘梓良认为今天党报面临的问题,“从根本上说是计划经济体制向市场经济体制转轨过程中的问题”,这也是这一时期关于党报问题成因的主流观点。

研究者对党报生存环境及存在问题反思的同时,也深刻总结了党报改革所取得的成就。《党报事业:站在新的发展起点上》一文认为十六大以来党报事业在巩固中发展、在继承中创新、在竞争中壮大,呈现出全面推进、蓬勃发展的良好局面,站在新的发展起点上。中国传媒大学党报党刊研究中心课题组《试谈十六大以来党报的新闻宣传工作》一文则提出,十六大以来,党报在防“左”、防“右”两条战线作战,正确应对中国“三变”、世界“三化”,新闻宣传工作功不可没。而且,党的十六大以来,“以党报为核心的新闻改革雷声不大,雨点不小”。

同类推荐
  • 语言和谐艺术论:广播电视语言传播的品位与导向

    语言和谐艺术论:广播电视语言传播的品位与导向

    播音主持艺术的改革,肇始于1980年年初,从以阶级斗争为纲转变为以经济建设为中心,我国进入了改革开放的历史阶段。广播电视改革,是以新闻改革作为突破口的,播音主持艺术的改革势在必行。
  • 高考状元经验谈

    高考状元经验谈

    本丛书精心选取了多个人生重大课题,内容涉及学习、生活、哲理、亲情、事业、交往等方面,结合鲜活的现实事例,启发读者思考、理解、感悟人生的真谛和意义,正确面对各种挫折和失败,树立正确的人生观和世界观,以乐观向上的态度面对人生,积极进取,成就幸福人生。
  • 报人成舍我研究

    报人成舍我研究

    本书共分三部分:专题研究论文、成氏原著文选及相关附录文献,其中成氏原著文选为成舍我离开大陆前发表的主要新闻学文章,在大陆地区首次集结出版,可为相关研究者提供第一手的原始资料。本书第一次提出了成舍我独特的“二元一体化”办报模式,并对其新闻思想与办报理念进行了多角度、纵深化的详尽分析,具有一定的创新性。
  • 舒新城谈教育(名家谈教育)

    舒新城谈教育(名家谈教育)

    本书选取舒新城先生谈教育的文章22篇,其中有专论初、中等教育的文章,也有对社会现实与教育实际间关系之论述,见解之深刻,对于当世之教育亦有借鉴意义。或许有读者会想,民国时所谈的教育于今有什么意义。读罢本丛书这10位真正教育家的文章,你会发现,中国今天所有的教育问题在那时都已经存在,他们的思考即使放在今天依然是超前的。对于思想,有时跟你所处的时代关系不大,跟思考的人有关。
  • 中华句典2

    中华句典2

    本书共收录名言警句、歇后语、谜语、对联、俗语、谚语等上万条。这些鲜活的语言文字语简意赅,大多经过千锤百炼,代代相传,才流传至今。这些语句,或寓意深长,或幽默风趣,有着过目难忘的艺术效果。本书以句句的实用性、典型性和广泛性为着眼点进行编排,所选的句句时间跨度相当大,从先秦时期的重要著作,到当代名人的智慧言语均有涉及;所选的名句范围非常广,从诗词曲赋、小说杂记等文学体裁,到俗谚、歇后语、谜语等民间文学都有涉猎。除此之外,书中还提及了一些趣味故事。通过这些或引人发笑、或让人心酸的故事,可以使读者更为深刻地理解和掌握名句。
热门推荐
  • 重生六零年代之渣男滚粗

    重生六零年代之渣男滚粗

    何悦在一次车祸中成了隔壁的罗奶奶,她觉得自己已经很倒霉了,到了老年还得养老儿子渣男人,人生不能更杯具了,可死去那一闭眼再一睁眼,她再次重生到了婴儿版的罗菊华……
  • 升级奖励系统

    升级奖励系统

    李幕尘偶然得到一个名为“升级奖励系统”的系统,还穿越到一个异世界,陷入了宏大的王朝战争当中。开局一只狗,装备全靠捡。李幕尘带着系统奖励给他的各种魔兽在异世界生活下去。升级奖励系统,顾名思义,只要升级就会得到奖励。喜欢虫族小说的也可以进来看看哦~
  • 田园有喜之憨夫宠入骨

    田园有喜之憨夫宠入骨

    顾家有女名欢喜,长辈疼哥哥宠,原以为一世欢喜,奈何一朝风云起,娘亲死,哥哥下落不明,父亲很快娶继室,百两银子卖欢喜。面对家徒四壁,全是极品的田家,没关系,欢喜会种地,还会持家,更擅长赚钱和养娃,手撕白莲花,怒踹贱渣渣。赚个盆满钵满,妇唱夫随乐呵呵。“娘子,咱们去种田吧!”“好啊!”
  • 祭痴狂

    祭痴狂

    若你不爱我,那我用这天下人的血,祭我曾经为爱付出的那股痴狂……又有什么错?——顾昧祭一夕魂穿,他借尸还魂华国顾家嫡系血脉。不想一入顾家深似海,本打算积极向上做任务,怎料事与愿违。顾家这后台有点糟心,成天尔虞我诈,个个都是影后影帝,顾昧祭:我觉得奥斯卡欠他们小金人…既然不能爱与和平,那便只好见缝插针,步步为营,免遭人诟后病。几番周折下来,顾昧祭整体感受只有一个:飙戏飙得不能太爽……可似乎这要强的人也有属于他的柔软与傲骨:“既然天下与我你已选择了天下,那便断了这痴缠又如何?”“如你所愿。”不悔此生……但似乎痴缠缘分都还未尽,偎依彼此怀抱堕落深渊万丈,以求来生再遇。
  • 男人的肋骨

    男人的肋骨

    《男人的肋骨》以两广手信之一金银肝为例,娓娓道来食材的制作、吃法、味道和奇遇。读之,与文中描写的众生一样,垂涎不止,起卧不安。老男人吃风情万种的金银肝:“发觉有人艳羡,那老男人越吃越发心满意足,越发嚼得咂咂有声,越发喝得咕噜生响。活脱脱一副镶了金牙就特别爱笑,戴了手表就特别爱撸袖子的表情。”
  • 职商

    职商

    HR硕士毕业生苗衿凭借丰富的产品及管理知识力压众多竞争对手走马上任人事经理,壮志满怀地投入到人事改革的洪流中,殊不知改革就是要破除陈规和触动既得利益.在各方利益的激烈较量中,疏于自我防范的苗衿尽管初步取得成效,但更大的漩涡却在一步步向她靠近。《职商》不同于其他职场书籍急欲传授专业技能,她以细节见长的故事性描述手法悉数关于招聘面试的实质、关于上下级的关系处理、关于同事之间的交道、关于对下级的管理、关于工作任务的安排、关于和客户的交往等等精彩故事。不同于当前书架上泛滥的“白领到金领”喜剧式的教科书,堪称一部求职入职者的警示录——在我们闯荡职场的过程中,知道哪条路不通和知道哪条路可行同样重要!
  • 给人生加点宽心

    给人生加点宽心

    人生一世,草木一秋。人的一生看似短暂,却总会遭遇各种风风雨雨,碰到各种各样的麻烦,或平步青云,或一败涂地,或万人拥护,或被人误解,或称霸一方,或遭人陷害,或享尽荣华,或身陷囹圄……不管我们如何挣扎,也不管我们想不想要,人世间的一切喜乐悲伤总是如期而至扑面而来。在纷纷扰扰的尘世中,保持一个平静恬淡的心态是每个人都应该做的。《给人生加点宽心》给人生加点宽心,便可以脱离无边的苦恼,拥抱长久的幸福。
  • 立齋閒錄

    立齋閒錄

    本书为公版书,为不受著作权法限制的作家、艺术家及其它人士发布的作品,供广大读者阅读交流。汇聚授权电子版权。
  • 重生之我有极品仙草

    重生之我有极品仙草

    池曼不知道自己是命好还是命苦,重生就重生吧,偏偏遇到一个暴脾气的仙草,还在她完全不知道的情况下和她签订什么死了才能解除的鬼契约~还遇到一个对她死缠烂打,要多不要脸有多不要脸的死胖子,虽然后来变成了死瘦子,可是她还是想说能不能让我清静点啊……不过幸好还有一个贴心的的旺财~
  • 乾坤双璧之纵横天下

    乾坤双璧之纵横天下

    霸业雄图引英雄用事,时世艰危叹生灵微贱。明末清初,王道坏尽,天昏地暗。一时,沧海横流,豪杰并起。岁月无情,四百年易逝。时至今日,尘埃落定,风烟散尽,人事已定论,英雄垂千古。天下江湖分属东盟、西盟,东盟乾元堂堂主金寓北、坤厚堂堂主上官苏儿,世称“乾坤双璧”。二人大战女真、纵横天下的江湖侠义故事,令人拍案惊奇,理当传世。作者鸥迹,虽胸无珠玉,怀揣鄙陋,却无知亦无畏,掇拾史海陈迹,以无文小字,虚拟江湖,再现一段明末清初乱世图谱,内中移花接木、断章取义之处在所难免,姑妄言之,姑妄听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