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3188100000003

第3章 危机事件及其类型

本章要点

危机是一种常态,危机事件是危机爆发的表象,是危机周期里的一个阶段

从古巴导弹危机事件开始追溯现代危机研究的历史

不同历史条件下危机的不同含义

第一节 危机事件及其研究

研究国际危机传播,首先要明确“危机”概念的范围。危机是一个具有高度概括性的词语,涉及不同领域的研究对象。同样的,危机作为人类社会的一种普遍存在,也有着深刻的社会和时代背景。

一、从“危机”一词的本意来看

从词源学的角度来追溯“危机”的定义,可以让我们有一个相对容易的切入点。危机在《辞源》中的解释是:危机是潜伏的祸端。危机一词最早来源于《晋书·诸葛长民传》“富贵必履危机”。《现代汉语词典》中“危机”指的是危险的祸根,或是严重困难的关头。从汉语言文学角度来看,危机是一个合成词,由“危”和“机”两个语素构成,通常从字面上理解就是“危险”和“机遇”的结合体。这也反映了中国人对待危机的辩证态度,认为是风险与机遇并存的。但据宾夕法尼亚大学的梅维恒考证,这里的“机”的意义更加接近于“关键时刻”而非“机遇”。英文的crisis来源于希腊语中的krinein一词,原意是“游离于生死之间”。根据韦氏大词典的解释,crisis指的是一切危险的、不稳定的社会情况,包含经济、军事、个人和社会事务,尤其指具有决定意义的一个转变。危机的本义,普遍被认为是一个“关口”(change),例如做决定的那一点或那一刹那,即人们熟知的转折点或决定性时刻。

单从词典里的解释说明和单纯词义出发的定义,不足以揭示危机在成为社会科学研究对象之后的本质属性。从历史唯物主义的角度出发,随着社会和时代的发展,危机的含义也有着一个由狭义到广义、由特殊到普遍、由静态到动态的转变。随着不同阶段对危机研究的不同侧重,危机的定义也呈现出阶段性的特征。

二、从危机研究的历史发展来看

人类自古以来就非常关注危机事件本身和危机处理的艺术,中国古代的传统哲学著作也有很多关于危机处理的思想,但是一般适用于个人危机。在西方世界里,根据哈贝马斯的考证,社会科学中的“危机”概念是通过18世纪历史哲学进入19世纪的社会进化学说中的。马克思就是在此基础上,“首次提出系统危机(system crisis)这一社会科学概念”。

而现代对危机的研究缘起于1962年的古巴导弹危机。同传播学是在二战背景下由政府催生发展起来的如出一辙,这场前所未有的严重危机引起了美国政府对危机研究的强烈关注,并且直接催生了现代危机管理学这门新的学科。当时,研究的对象主要是武装军事冲突和国家自然灾害等关乎国家利益和人民生命安全的重大危机事件。这一时期,危机常常与灾害(disaster)混为一谈,是危机研究的初级阶段。当时传播学中的危机研究多数为个案研究。查尔斯·赫尔曼认为:危机是一种情景状态,其决策主体的根本目标受到威胁,在改变决策之前可获得的反应时间很有限,其发生也出乎决策主体的预料。

1982年,美国著名制药公司强生公司爆发了著名的泰诺胶囊危机事件。而强生公司在危机发生后处理及时并且方法得当,使公司转危为安。从此以后,危机研究的对象从政治军事领域进入到与普通大众息息相关的商业领域。而其后1989年埃克森公司石油泄漏事件之后不久,危机管理研究逐步取代了灾害研究,研究的目的也逐步转向用于指导现实中企业和政府对危机的管理和控制。这个时期的学者们主要是从管理学和公共关系学的角度出发来定义危机的概念,主要强调对危机的事后控制,以直接减少危机为企业带来的经济损失。这个阶段研究成果丰富,建立了现代危机公关、危机管理等一系列成熟理论。这个时期罗伦斯·巴顿(Laurence Barton)认为:危机是一个会引起潜在负面影响的具有不确定性的大事件,这种事件及其后果可能对组织及其人员、产品、服务、资产和声誉造成一定的损害。

人类进入21世纪以后,在全球化浪潮的席卷下,危机呈现出一种“常态”形式。各种危机事件层出不穷,一些地区性的危机事件在全球化的影响之下迅速扩大化,成为国际重大危机事件。传统上认定的狭义的组织危机界定渐渐演变成广义的解释。“9·11”事件之后,美国的危机管理研究更加深入。在这一时期,研究重点集中在大型突发公共危机事件上。荷兰莱登大学乌里尔·罗森塔尔(Rosenthal)认为:危机就是对一个社会系统的基本价值和行为准则架构产生严重威胁,并且在时间压力和不确定性极高的情况下,必须对其作出关键决策的事件。

从上述危机研究的历史溯源我们可以看出,虽然危机的概念在历史的不同时期侧重点有所不同,但是危机的定义一般包括以下几个方面:突发性、具有潜在的危险性、需要迅速采取行动来应对、主管部门不能完全掌控、有可能产生出人意料的后果及影响、引发了传媒和公众的强烈关注。中国学者胡百精认为,危机是由组织外部环境变化或内部管理不善造成的可能破坏正常的秩序、规范和目标,要求组织在短时期内作出决策,调动各种资源,加强沟通管理的一种威胁性形势或状态。

通过以上对危机研究历史的梳理,结合赫尔曼、罗森塔尔和胡百精的观点,笔者认为,所谓危机,实质上就是一种情景状态的改变,这种改变是突然发生的,并且对一个社会(组织)系统的基本价值和行为准则架构产生严重威胁,决策者(管理者)必须在时间压力和不确定性极高的情况下作出关键决策。

三、危机是一种常态

从危机的定义我们可以看出,危机是一种形势、情境或状态,而非事件本身。状态还是事件,是涉及危机定位的根本性问题。对危机研究历史的梳理中已经可以发现,许多学者对危机的阐述是等同于危机事件的,即下定义的落脚点落在“事件”上面。但危机事件不等于危机。在现实生活中,由于许多危机都必须放在事件的发展过程中才能看清楚,许多危机需要很多附加条件和刺激因素才能显现出来,因此危机事件是危机整个过程的显性因素,而危机是隐性状态,是常态的存在。

理解危机与危机事件的不同,首先要理解危机是一种常态情景,是一直存在着的。让我们先来了解一下墨菲定律。根据爱德华·墨菲(Edward A.Murphy)在1949年创立的墨菲定律:有可能出错的事情,均会出错。综合墨菲定律,应该视危机状态为一种常态,是组织和社会发展过程中必然存在的现象,是一个必经阶段。近年来这种观点已经被广泛认可,认为危机就像人生病一样自然并具有一定的周期性。同时,危机既是威胁也是机会,因此决策者的危机处理能力应该不只体现在危机发生当时的处理技巧,而应该包含危机发生之前的议题侦测能力、风险评估技术以及危机防范计划。

四、危机研究中的“阶段取向”

为了更加明确危机事件在危机状态中的位置,下面介绍一下危机研究中的“阶段取向”(staged approaches)问题。出于对危机研究的需要,学者们人为地将危机切分成几个阶段,以便针对各个阶段详细分析,这就是危机研究中的“阶段取向”。美国学者史蒂芬·芬克(Steven Fink)最早提出危机的四阶段论——潜在期、突发期、蔓延期、解决期,Steven Fink,Crisis Management,American Management Association,1986.奠定了阶段理论的研究基础。除此之外还有许多学者提出了各自不同的阶段论述,但是基本上大同小异。最普遍也是使用者最多的阶段论述,还是将危机简单区分为危机前、危机时以及危机后三个阶段。危机前期的重点在于风险防范;危机时期就是指危机事件爆发时,这个阶段的重点是对危机的认知和抑制;危机后期主要是恢复、反思和学习阶段。

危机事件的发生,通常有三个认定的标准:突发性:危机事件之所以引发强烈的关注,就在于它的突发性,完全出乎人们的意料,使决策者措手不及甚至失去反应能力;威胁性:危机事件对组织(社会)的生存和发展产生即刻和明显的威胁,如果不迅速排除,将有可能引发巨大的损失;决策时间短:危机事件发生后,必须在有限的时间之内作出决策,在极端紧张的情势之下作出正确的判断。

危机事件是指各种紧急的、意外发生的,对人类、社会和其他资源有重大损害或潜在重大损害的突发事件。危机事件是危机爆发的表象,是危机周期里的一个阶段。即使没有危机事件的发生,危机作为一种常态也隐藏在组织(社会)发展过程中。

第二节 危机事件类型

根据不同的分类标准,得出危机事件的类型也都不尽相同。根据危机事件的性质可划分为政治性危机和非政治性危机;根据危机事件影响的范围可划分为地方危机、国家危机、区域危机和全球危机;根据危机事件的复杂程度可划分为单一危机和复合危机;根据危机事件爆发的特点可划分为突发性危机和渐进性危机;根据危机事件的周期变化可划分为递进型危机和循环型危机;根据造成危机事件的原因可划分为人为危机和自然危机。

以下主要介绍一种被学界广泛认可的分类标准,即按照危机事件产生的具体原因来进行分类,主要有以下五种:

一、自然灾害

即由于不可抗力造成的自然灾害。包括水旱灾害(洪水泛滥、严重旱灾、江河堤防决口等)、地质灾害(地震、火山喷发、泥石流、山体滑坡、地面塌陷等)、气象灾害(高温、寒潮、暴雨、台风、龙卷风、飓风、冰雹、雪灾、沙尘暴、雷电等)、海洋灾害(海啸等)、生物灾害(有害生物爆发流行、转基因生物灾害等)、森林草原火灾(严重森林草原火灾、居民点原始森林火灾等)。这类危机破坏性比较大,往往给国家和人民带来巨大的生命和财产方面的损失,有时甚至是毁灭性的灾难。例如汶川地震、印尼海啸等。

二、事故灾难

由于人为因素造成的重大生产事故。包括安全事故(矿难、井喷、供水燃气中断等)、公共设施和设备事故(大桥垮塌等)、交通运输事故(飞机失事、火车出轨等)、环境污染和生态破坏事故(严重水污染、严重环境污染物生态破坏、危险化学品泄漏、严重放射性污染等)。事故灾难是发生频率最高、次数最多的危机事件。此类危机事件发生的主要原因是人为疏忽和技术失效等偶然性因素。例如,2010年英国石油公司墨西哥湾漏油事件等。

三、公共卫生事件

由于人为或环境因素造成的对人类健康有严重破坏性影响的事件。包括重大传染病疫情(“非典”、炭疽病等)、群体性不明原因疾病(集体中毒等)、重大动植物疫情(口蹄疫、疯牛病、禽流感等)、食品安全事故(毒奶粉事件、苏丹红事件等)、职业危害事故(高温作业、尘肺等),以及其他严重影响公众健康和生命安全的事件。此类危机事件近些年来也呈高发态势,超级病菌和新型大范围流行性传染病层出不穷,为人类的健康带来了巨大的威胁。例如“非典”、甲型H1N1大流行等。

四、社会安全事件

由于人为故意造成,对他人生命和财产安全造成重大损失的社会事件。包括重大群体性事件(集体示威、集体罢工、社会骚乱、恐怖袭击等)、重大刑事案件(枪击事件、暴力犯罪事件、人质劫持事件等)。社会安全事件主要源于人们所持的不同信仰、价值观和态度之间的冲突,人们对于现行社会规则和体制的不满,以及各种反社会心理等。一般来说,社会安全事件往往可以引发政治性危机事件。因为当社会安全事件逐渐发展升级并且成为威胁国家和政权稳定的因素时,就演变成了政治性危机事件。尽管有着上述联系,但是两种危机的主体却不尽相同,即政治性危机事件针对的是政府,而社会性危机事件针对的是社会。

五、宏观政治性、经济性危机

宏观政治性危机指由于意识形态差异所引起的战争和有可能引发战争的政治事件,即前面提到过的政治性危机。宏观经济性危机是一个包含内容十分广泛的领域,由于经济一体化的原因,某一个国家或者地区一个行业领域发生的经济危机有可能会对整个经济环境造成影响,从而波及整个世界的经济。例如1997年亚洲金融危机和2008年由美国次贷危机引发的全球经济危机等。

思考题:

1.如何理解危机事件?

2.简述危机研究的历史脉络。

3.危机事件有哪些类型?

同类推荐
  • 微风无限:微时代娱乐景观管窥(“微时代漫步”系列丛书)

    微风无限:微时代娱乐景观管窥(“微时代漫步”系列丛书)

    “微”风所向,无限精彩;本书以“微文化”的精神流脉为纲,以“微娱乐”的发展肌理为目,引领读者管窥一个异彩纷呈的“微家族”。
  • 媒介空间论:媒介的空间想象力与城市景观

    媒介空间论:媒介的空间想象力与城市景观

    城市不仅是一个地理样本,也是文化样本,其中的种种景观充满了空间的隐喻。基于对受到媒介日益深远影响的城市的关注,作者从媒介空间论的视角,对城市与媒介所组成的多样空间进行了深入细致的分析与研究。媒介在城市形成与发展过程中,是一种极为重要的表现途径。本研究并不回避媒介与观察者的主观性,相反,借助媒介的空间想象力,呈现了城市中各种地理要素及社会文化所组成的复杂面貌。《21世纪媒介理论丛书·媒介空间论:媒介的空间想象方式与城市景观》对城市的中心与边缘、政治图景与性别空间、城市的全球化与地方感等内容也进行了充分的阐释。
  • 教育评估的体制创新

    教育评估的体制创新

    袁益民先生在教育评估体制创新方面所做的这一研究是一项有益的尝试。《教育评估的体制创新》从我国教育评估的历史经验和现实问题出发,以比较开阔的视野,分析描述了教育评估体制的一种新的愿景。论述中既有一般性的介绍,也有深入的分析;既有心得体会,也有理论反思;既有现实感言,也有真知灼见;既有问题的探讨,也有具体的建议,相信该项研究将能引发更多对于教育评估方面的思考。
  • 中国媒介批评学(上)

    中国媒介批评学(上)

    当今的人类世界已进入高度媒介化的时代。媒介与人、与人的全部生活息息相关。我们如何理解媒介?媒介在我们的身边究竟发挥着怎样的作用?我们应该如何更科学更合理地掌握媒介?如何利用媒介对于真实的世界和事物的真相进行认知和理解?并进而使得人与社会、人与人的精神交往更加通畅和高效。媒介批评学,就是研究和回答这些重要问题的。
  • 社会理想和社会稳定

    社会理想和社会稳定

    社会理想与社会稳定是相互联系的一对概念。社会现实往往存在着这样或那样的不足,于是引发人们产生美好的社会理想。如果社会现实与人们的社会理想差距过大,就会引发变革现实的社会活动。因此,要建构和谐社会,保证社会稳定,必须关切社会理想、研究社会理想,最大程度地满足社会理想,促进社会理想在社会现实中的实现。
热门推荐
  • 声声慢

    声声慢

    宋小词,本名宋春芳,生于一九八四年春天,在《芳草》、《长江文艺》、《山花》等文学杂志发表《滚滚向前》、《天使的颜色》、《还是一家人》、《铁骨铮铮》等中篇小说,长篇小说《所有梦想都开花》由长江文艺出版社公开出版发行,现为武汉市第八届签约作家。记得奶奶生前坐在大门边滚叶烟时,自言自语说过一句话,我是没人写,要写,我这辈子也能写出一本书来。那时我正坐在屋檐下的马扎上,咬着笔头为一篇作文急得跳脚。心想,得亏我不会写,会写我也不会写你,哼!我讨厌她就跟她讨厌我一样,我也不知道是哪儿得罪了她。按照村里所有人和亲戚六眷的看法是,她重男轻女。
  • 帝君霸爱:毒宠废材痞妃

    帝君霸爱:毒宠废材痞妃

    这位看官,请问什么是绝配?你白痴啊,当然是郎才配女貌,天才配天才啊!不!不!不!天才配天才算什么!天才配废物那才叫惊世绝配。他,帝国一字并肩王殿下,冷若冰霜,心狠手辣!最重要的是:女人勿近!她,尚书府嫡女,面目丑陋,精神力全无!外加一花痴女,人人来欺,经脉全堵的废物。金麟岂是池中物?遇风一朝便化龙!从此锋芒毕露,震世惊华!当一场意外,强者入住,双眸咋现。废物?哼!真是可笑!谁见过双系在身,灵武双修的废物!唯有他,独具慧眼“女人,嫁给我呗。”“哦?敢问殿下,嫁给你有啥好处?”“江山为聘,天下为嫁。若要在整个大陆肆意妄为。你,非我不嫁!”“美男在手,天下我有!好,成交!”
  • 快穿之boss貌美如花

    快穿之boss貌美如花

    北淮有神,名曰双笙,神有一兽,其名幽荧。“怎样才能逃离神的掌控?”“变得强大,强大到无人匹敌!”……持美行凶:你的美让我无法抵挡,我想,我早已经病入膏肓!裙下之臣:碰到你之前,我的世界一片荒芜,碰到你以后,我的世界繁花似锦。恃宠生娇:你是我掌中宝,心尖宠,无法割舍,此生不换。织梦替情:我没有什么奇怪的癖好,如果有,那只是因为,那个人是你。神级大佬:琉吟一定会保护好幽荧,刀光剑影,皆在你世界之外。虐文女主:有你的世界,璀璨如初!白马非马:我不要天命之女,我只要她!双笙帝君:“我还不能死,我等的人还没来”“等谁?”“你!”幽荧:“……”我怎么逃,依旧逃不出你的手心!
  • 虚空界祖逆命

    虚空界祖逆命

    一个跨入中年的天才拳师,卡在后天关口三十年,本以为突破的希望渺茫,但有一天修炼,却突然成就了先天,从此一代宗师之路缓缓展开
  • 国有企业严抓“四风”学习读本

    国有企业严抓“四风”学习读本

    在党的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开展以来,还没有一本专门针对国有企业如何开展党的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的辅导读本,本书正是从这一现实需要出发,为国有企业党员领导干部党务工作的同志编写了学习材料,党员干部在学习实践活动中参考。
  • 明伦汇编家范典母子部

    明伦汇编家范典母子部

    本书为公版书,为不受著作权法限制的作家、艺术家及其它人士发布的作品,供广大读者阅读交流。汇聚授权电子版权。
  • 准提心要

    准提心要

    本书为公版书,为不受著作权法限制的作家、艺术家及其它人士发布的作品,供广大读者阅读交流。汇聚授权电子版权。
  • 寻宝档案之西域风云

    寻宝档案之西域风云

    高昌回鹘,是西域三十六国中高昌古城的最后一人主人。高昌古城在战乱中被破坏,淹没在历史的长河中。可是高昌回鹘王却留下了一个关于高昌回鹘和龟兹国的宝藏。民国年间,越来越多的外国探险队蜂涌而来,劫掠者我们的宝贝。为了不让高昌回鹘王的宝藏落入外国人的手里,马佳俊勇和文嘉明先生带领着一群人踏上了寻宝之旅。
  • 五域

    五域

    故事发生在架空幻想的五域世界。这里有魔法也有科技,有人类也有其他智能生物。冰域、火域、金域、天域、地域有着不同的地貌、政治、文化。故事起始发生在冰域风暴堡,一个古老家族的领地,以主人公荧的成长为故事的开端,讲述一段在五域的爱恨情仇传奇故事。
  • 死不了的源宇宙

    死不了的源宇宙

    源宇宙,所有宇宙的起点,也是所有宇宙的终点。每一个生命体潜意识中,最渴望的最终归宿。无论是扫大街的生命之神,卖小碟片高科技生物,到处找工作的死神,开出租车的触手怪,被人揍的破坏神,卖大力丸的炼丹师……都对这个神奇的地方又爱又恨,这是一个光怪陆离的地方,这也是一个让人无语的地方。其实···只不过是死得没得再死,最后会去的地方罢了。好吧!大家都死不了啦,该怎么玩···(本书为在下任性之作,请容许在下任性的写,各位看官任性的看。在下脑袋有坑,挡不住……)读者QQ群聊号码:743287640欢迎提意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