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3188300000004

第4章 国际传播与国家战略(2)

与发展传播理论观点相对立的是依附理论(Dependency Theory)。传媒依附是从大众媒介及其信息跨国界传播的角度来理解世界发达国家和地区与欠发达国家和地区之间交往、“沟通”的作用和效应。依附理论认为,当前世界各国之间的传媒和信息发展的不平衡根源于一个“中心—边缘”的传播循环体系,处于边缘的发展中国家和地区的传媒发展以加强处于中心的发达国家和地区的主导地位和维持发展中国家和地区的从属地位的方式进行,形成了边缘只有依赖中心才能发展的状况。全球性传播即媒介信息的跨国传播不仅不能促进后发展国家的社会发展,反而会阻碍其社会的现代化进程。

文化帝国主义理论作为依附理论的一个分支,认为国际传播内容流动的不平衡侵蚀了文化的自主性,抑制了弱势文化的发展,阻碍了适当的国家认同和自我形象。全球性的媒介流动导致文化同质化的趋势,不利于文化多样性的发展。

2.国际传播理论的中观层面

国际传播理论的中观层面主要从社会群体、社区、组织、阶层、政治运动等分析单位对国际传播过程进行理解。除了传播学中使用与满足理论、涵化理论、议程设置理论等效果理论外,国际传播重点关注了知识沟假说、创新扩散理论。

知识沟假说是1970年由蒂奇纳、多诺霍和奥里恩在《大众传播流动和知识差别的增长》中提出来的,他们认为,大众传播的信息传达活动无论对社会经济地位高者还是社会经济地位低者都会带来知识量增加,但由于前者获得信息和知识的速度大大快于后者,随着时间的推移,最终结果是两者之间的知识鸿沟不断变宽,差距不断扩大。1974年N.卡兹曼提出的“信息沟”认为,新传播技术的采用将带来整个社会信息流通量和信息接收量的增大,这并非对所有的社会成员均等,信息富裕阶层通过早期采用和熟练使用这些先进机器能比其他人更有信息优势,信息的贫困者又有可能沦为物质贫困者。新技术层出不穷,“老沟”未平,“新沟”又出现,“知沟”从更广泛意义上来说成为“数字鸿沟”。

创新扩散理论是美国学者E.罗杰斯于1962年在《创新的扩散》一书里提出,他研究了社区接受和学习外国新思想、新发明的动机和过程以及效果。创新扩散理论认为,由于社区中不同的人具有不同的动机、价值观念以及对变迁的态度,其成员对吸收借用新发明的态度并不一致,表现为革新者、先接受者、早期多数者、后期多数者和落后者。

知识沟假说和创新扩散理论都是从社会不同群体的角度探索人们对于传播信息的接受过程和效果。从国际传播的视角来说,这两种理论对于探讨传播强国与弱国之间的传播关系提供了中观的思路,为验证发展传播理论和媒介依附理论提供了方法。

3.国际传播理论的微观层面

国际传播理论的微观层面主要是研究处于国际传播中的个体所具有的心理行为特征。代表性理论为懊丧—攻击理论、文化休克理论、认知不和谐理论、刻板印象理论等。

懊丧—攻击理论是指随着传播技术的进步和跨文化传播的开展,一些处于弱势地位的人们借助于电视等媒介看到其他国家人的生活比自己优裕,进而对自己的现状感到不满和失望,对于强势国家产生羡慕、嫉妒甚至仇恨心理。这种懊丧心理可能会冲击原有的价值观,导致人们采取攻击行为。

文化休克理论是指由于进入不同文化的个体在失去了自己熟悉的社会交往信号或符号,对于对方的社会符号不熟悉的情况下,产生心理焦虑的现象。文化休克理论认为,跨文化的人际交流一般会经历蜜月阶段、沮丧阶段、调整阶段和适应阶段四个阶段。文化休克产生的原因是来自对不同文化和价值观的冲击。

刻板印象是李普曼提出来的,是指对事物简单化、定型化的看法。他指出,人们对特定的事物所持的固定化、简单化的观念和印象通常伴随着对事物的价值评价和好恶感情。刻板印象可以为人们认识事物提供简便的参考标准,但也阻碍对新事物的接受,因而起着社会控制的作用。刻板印象具有简单化、以偏概全等特点,有广泛的影响力。尤其是在国家形象的传播中,大众依靠传播媒介对他国进行认知,而大众传播所提供的信息往往是过于简单化的概括或与实际情况不相吻合,甚至是出于国际政治的需要而故意捏造诋毁的信息,这就使得人们对于他国的认知出现严重的偏误,给国际传播造成负面的影响。

二、国际传播的作用

(一)国际传播的政治作用

国际传播是国家外交活动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各国实施国际战略和对外政策的手段之一,具有重要的政治意义。

首先,国际传播最初大规模应用于对外宣传,对外宣传的需求反过来推动着国际传播系统的发展和升级。政府利用国际传播影响外国舆论,为自己的外交政策建立和平的舆论环境。世界上许多国家重视国际传播的重要作用,花费大量的人力、物力和财力设立了国际传播机构和设施,通过广播、电视、音像制品、图书出版物、卫星、互联网等现代传播手段,向国外受众传播本国的政治意识形态、社会制度、价值观等信息,影响他们对本国的态度,以达到影响舆论的目的。如2003年美国在攻打伊拉克之前首先进行媒体大规模宣传,矛头直指伊拉克的大规模杀伤性武器,企图赢得世界舆论的支持。另一方面,政府通过媒介力量对他国的政治、经济、社会等问题进行特定的报道和批评,使其民众对政府的态度发生转变。尤其是影视产品的跨国传播,能够借助于看似不存在宣传成分的娱乐产品,在潜移默化中改变受众对于特定国家和事务的看法。

另外,国际文化交流活动也是国际传播发挥政治作用的一种重要途径,包括文化互访、体育比赛、学术交流、留学等活动,它们可以在活动中传播国家价值观,塑造国家形象。

(二)国际传播的经济作用

国际传播同时又是国际经济交往的一部分,对于世界经济起着不可替代的作用。

第一,国际传播是国际市场经济信息交换的工具。现代市场经济的运行是以信息化为基础的,政府可以借助国际传播了解世界经济和国际市场的最新动态和发展趋势、国际组织及各地区贸易政策的变化,以便及时有效地调整关税、汇率等经济政策以及进出口产业结构,促进经济贸易的发展。企业和个人等市场参与者则可以通过国际市场交易系统实时了解国际贸易需求情况、国际金融市场的交易数据等市场交易信息,进行跨国投资和交易。

第二,国际传播促进了信息产业的发展。信息产业是以开发和利用信息资源为中心内容的产业活动,包括信息硬件产品的生产和通信技术、软件开发以及信息咨询服务。20世纪末以来,信息产业已经成为许多国家的支柱产业之一。各国政府、企业和个人不断升级自己的信息网络,对信息产品的需求加大,与此相关的国际技术贸易、国际电信服务贸易以及国际文化贸易迅速发展壮大起来。互联网出现之后,网络经济和电子商务等形态的交易方式对传统商业造成了冲击,降低了交易成本,使得国际投资、贸易更为简便。信息产业成为世界经济增长的发动机。

第三,国际广告和国际公关等国际传播方式是跨国企业与跨国传媒在国际经济方面创造出来的经济形式。跨国公司通常利用国际广告将有关品牌、商品和服务的信息传递到境外可能的用户群中,以期在全球范围内引起广泛注意和激发起实际的购买行为。国际公关是一种以全球为目标对象和范围的公共关系形态,所以要与公众建立良好关系,创造有利于自身发展的外部环境的传播活动。国际广告和国际公关传播既是国际经济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也巩固和推动了世界经济和贸易的发展。

(三)国际传播的文化作用

国际传播活动常常发生在不同文化的国家之间,给文化造成的影响和冲击早已引起文化研究者的关注,因此文化研究学派在传播学科内占据重要地位。

第一,国际传播促进了跨文化交流的发展。国际传播打破了以前文化各自隔绝的状态,可以让不同的文化相互交流和共享。国际传播技术的提升和范围的扩大增强了文化跨国的传播能力,加快了文化传播的速度。受众可以了解到其他国家的文化艺术,并学习和借鉴他国优秀文化,这就带来了世界不同文化之间的融合与进步。

第二,国际传播带来新的文化艺术形式,促进文化产业和文化贸易的兴起和发展。新的媒体技术出现会带来新的文化艺术形式,如网络文学、手机报、电子音乐等。传播技术手段使文化的商品属性解放出来,使文化因素进入市场,形成文化产业,并在世界范围之内进行广泛的国际文化贸易。将文化力转化为生产力,既可增加经济收入和就业机会,又传播国家文化,对于提高国家的综合竞争力有着积极的作用。

第三,国际传播带来文化认同与文化同化效应。由于国际传播中的媒介产品带有不同文化的因素,这些因素进入另一个文化系统中时难免会引起文化冲突,甚至导致经济和政治的问题。如掌握着媒介霸权的西方国家大量输出西方文化产品,把西方的现代主义价值观和消费主义生活方式强加给其他国家和地区,对非西方文化的传播和发展造成负面影响。在传播全球化过程中如何处理好不同文化之间的关系,使各种文化能够多元化协调发展,避免文化侵略与同化,是国际传播学重点关注的问题。

第二节 国际传播的历史、现状、特点和规律

一、国际传播的发展历史

(一)一战之前的国际传播(1500-1914)

人类社会真正从闭塞走向全球范围的国际交往肇始于1500年左右新航路的开辟。新航路的开辟打破了世界各国彼此隔绝的局面,带来了人员的跨国活动和货物贸易,继而促进了国家之间信息的交流和文化的传播。一直到第一次世界大战,这一时期是国际传播的第一阶段。这一阶段国际传播的主要工具是印刷媒介以及早期电子通信传播媒介。

1453年古登堡金属活字印刷术的发明使得大规模印刷成为可能,文艺复兴形成的知识流迫切需要扩散和传播,促进了印刷业的兴起。城市的建立、人口的流动以及之后新兴资产阶级的兴起使得报业逐渐发展起来。1621年英国出版商尼古拉斯·伯恩和托马斯·艾克尔在国王的特许下创办了《每周新闻》,大量刊登国外新闻。由于英国查理三世发布鼓励外国人经营出版事业的法令,法国、比利时、立陶宛等国的商人先后在英国经营出版业。1631年被称为法国新闻之父的泰奥弗拉斯特·勒诺多创办了《公报》,开始就是以报道国外新闻为主。在17世纪的初期,德意志、尼德兰等地都出现了定期出版的报纸,在本地发行,并行销到邻近的国家。

到19世纪初期,由于第二次工业革命的推动,早期的电子通信技术相继出现。1837年,美国人莫尔斯(Samuel Morse)发明了有线电报,人类开始了运用电子技术进行信息传播的历史,从而使得国际传播进入到电子时代。1851年世界上第一条从英国到法国的海底电缆铺设成功,1865年连接欧洲和印度的电报电缆联通。到19世纪70年代,英国的海底电报电缆已经把世界四大洲连接起来。1876年美国人贝尔发明了电话,使得言语远距离传递变成现实。1877年美国发明家爱迪生发明了留声机。1895年法国人米埃尔兄弟发明了电影。1894年意大利人马可尼发明了无线电通信技术。1902年,通过无线电跨越大西洋的言语信息传递首次成功,1907年第一台无线电收音机问世。电子传播技术的发展为国际信息传播奠定了技术基础,推动了从事国际信息传播行业的发展。1835年法国率先建立起哈瓦斯通讯社,成为世界上第一个新闻通讯社。之后,美国的美联社、德国的沃尔夫社以及英国的路透社相继成立,并从事国际新闻的采集和传播。在电子传播技术的推动下,国际传播事业在世界政治、经济、外交、军事等领域得到了充分的应用。

国际传播系统的扩大引发了各国在政治和商业领域激烈的竞争,各国想方设法垄断国际传播系统的企图十分明显,国际间的合作的重要性显现出来,国际间的合作协议呼之欲出。1865年,欧洲21个国家和伊朗在巴黎建立了“国际电报联盟”,1883年和1886年分别通过了保护工业品设计和知识产权的《巴黎公约》和保护文学创作和艺术品知识产权的《伯尔尼公约》。但由于国际协定不够完善,国家间对国际传播权的争夺越来越激烈。

同类推荐
  • 购物小窍门

    购物小窍门

    日常购物中的小窍门。米面油料的选购米质量辨别优质的大米颗粒整齐,富有光泽,比较干燥,无米虫,无沙粒,米灰极少,碎米极少,闻之有股清香味,无霉变味。
  • 有所为:主持人与广播媒体竞争力

    有所为:主持人与广播媒体竞争力

    《有所为:主持人与广播媒体竞争力》是北京人民广播电台主持人王为十年主持工作实践的提炼和总结,主要探讨了面对日益激烈的广播媒体竞争环境,如何从主持人的素质层面入手,提高主持人的竞争力,树立主持人品牌和品牌节目,从而打造更具竞争力的媒体。《有所为:主持人与广播媒体竞争力》提供了作者一线主持实践的思考和心得,还有对广播媒体产业形式和发展趋势的研究分析,着重阐述了面对当前及今后的媒体环境,作为广播节目的主体一主持人所应该具备的各种素质和能力。
  • 媒介教育论:起源、理论与应用

    媒介教育论:起源、理论与应用

    进入2008年以来,我国连续发生了一些大事,从年初的冰雪灾害,到拉萨“3·14”事件,奥运圣火传递,到“5·12”四川汶川大地震,世界各国甚为关注,也引起世界传媒广泛而强烈的复杂反应。从众多而繁杂的媒体声音中,我国民众识别了友好、善意的朋友,也看到了西方仇华、反华舆论的猖獗;识别了西方某些媒体虚假报道后面的反华心态,看到了我国面临的外部舆论形势的严峻,领悟到媒介教育的刻不容缓。
  • 中国农村学校培养学生运动员的研究

    中国农村学校培养学生运动员的研究

    本书以我国经济欠发达农村地区各方面特征和这一地区事业发展的自身特点为切入点,从新世纪对学校课余训练的基本要求出发,剖析农村地区学校培养体育后备人才的现状及其制约因素,并结合生动具体的个案分析,揭示农村地区学校体育后备人才的成功之路。
  • 马航MH370失联十七天

    马航MH370失联十七天

    (限时促销价5.99元,原价18元,欲购从速哦)2014年3月8日,马航MH370客机失联,从“失联”到“失事”,MH370牵动国人走过了煎熬的一年。安邦智库首席研究员陈功从信息分析的角度,从MH370失联的当日开始,以大量的事实信息为基础,进行了连续17天的追踪,并在极短的时间里建立起专业的分析模型,提出预测和判断,率先建议将搜索区域锁定在南印度洋。在信息的洪流里捕捉理性,从混乱和无序中找出逻辑,是信息分析实战运用的极佳案例。时值事故一周年,这本书的出版既是对事故的全景回顾和深度分析,也是对生命的彻底尊重。这一天已经过去一年了,而事情远未结束,只是掀开了耐人寻味的新篇章。
热门推荐
  • 魔君大人抱一下

    魔君大人抱一下

    花痴?草包?废物?看她强势来袭。神器?丹药?神宠?自己送上门。可是那个美男是怎么回事,不就是摸了摸你的脸,至于一直缠着我吗?男主女主1V1,绝对宠文
  • 藏龙山上的女人

    藏龙山上的女人

    本书讲述了一个柔弱而倔强的农村妇女几十年的生存史与奋斗史。其中详尽记述了主人公的心路历程,人生感悟以及对社会的思考、理解和清醒的认识。作者以自己为例子,旨在敲响所有人人生的警钟,活,要活出精彩!走,要走得坦然!
  • 忘不了的小事(心灵感悟书坊)

    忘不了的小事(心灵感悟书坊)

    众人的一生中,总有让你刻骨铭心难以忘怀的大事和小事。本书主要为您记录了一些生活中具有启迪意义的小事。事虽小,却件件忘不了。您在轻松的阅读后,会不由自主地为生活中的平时不易发现的细节和小事而感叹,如参禅般顿悟,您会感到不虚此“读”。
  • 女扮男装世子爷太能作

    女扮男装世子爷太能作

    一眼万年,转世寻你。阿初,上一世不曾保护好你,这一世,便是逆天而为,神挡杀神,佛挡杀佛。他是上界仙尊,她是魔界魔君,因为某种因素,转世到一个古代王朝,这里的人都没有法力,有法力的人都会被当做神一样供着……(以前没有注明)“王爷王爷,不好啦,世子养眼要拆了您的王府”“她想拆旧拆,人手不够本王帮他”某王一脸淡定的喝着茶“尊上尊上,殿下出宫了”“她闲闷也是应当的”某仙尊一脸的不在意“可是,殿下说要广纳后宫……”某神尊“嗖”的一下冲出去了,阿初,你是我的。(这是一个霸道傲娇仙尊和腹黑能作魔君殿下的爱情故事)
  • 原来你暗恋我呀

    原来你暗恋我呀

    四岁的陆西泽见到刚出生的楚瑶,嫌弃:“真丑。”十岁的陆西泽看着六岁的楚瑶,臭屁:“谁喜欢她谁是小狗。”十五岁的陆西泽把十一的楚瑶堵在学校门口,威胁:“听说你今天收到情书了?丢掉!”十八岁的陆西泽推开十四岁的楚瑶,冰冷:“我说过,谁喜欢你谁是小狗,楚瑶,从今以后,不要出现在我面前让我恶心。”二十六岁的陆西泽俯身在二十二岁的楚瑶耳边,低语:“汪汪……”楚瑶:“陆西泽,你脸疼不?”世间最美,莫过于我明恋你,你暗恋我,我们相恋一生……
  • 逐日之界

    逐日之界

    在这个陌生世界,光明早已暗淡,阴影丛生,万物陷于囫囵!异能横生的怖畏、人性贪婪面的主宰,是愿意与黑暗为伍?或是奋起反抗,以逐日之名,向着那未知的黑暗泥潭发起冲击?我选择后者,向着光明之途勇往而前....
  • 战国秦汉时期中国西南的对外文化交流

    战国秦汉时期中国西南的对外文化交流

    本书标题为《战国秦汉时期中国西南的对外文化交流》,但需要说明的是,这并非一部全面论述这一问题的专著,本书只是希望通过若干专题性研究,来寻找一些突破口,为重新认识中国西南地区在中国文明乃至世界文明发展过程当中的地位与作用做一些尝试性的探讨,也在一定程度上对前人的某些传统认识作必要的修正。
  • 18岁走来的我们

    18岁走来的我们

    我们曾用11年的时间去追寻所谓的爱情,到最后才发现真正的爱情却近在咫尺……
  • 星神传说

    星神传说

    太古时期,从天上掉落了带有建筑物的陨石,你是伟大的圣殿骑士团的志愿兵,你开始世界的冒险,为了破解在这个世界上出现的秘密。一个大陆,一个主角,星灵将演绎铭落的传奇。
  • 当代报告文学流变论

    当代报告文学流变论

    报告文学的崛起,是新时期最为突出的文学现象之一。本书作者一直处于新时期文学活动的中心,对报告文学的潮起潮落及其流变有着直接的参与和体验。这里所汇集的论文,是作者多年来研究报告文学的成果。文章对许多优秀作家作品的实证研究和理论探讨方面的成绩,是当前文坛较为突出的。报告文学仍然是一种需要人们再认识,再实践的新型文体,此前相关的理论著作极少。这本书的出版,有助于人们了解认识报告文学,并对报告文学的理论建设有所补益。